建筑防雷设计评价技术规范.doc
《建筑防雷设计评价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雷设计评价技术规范.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DBICS 13.260K09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DB50/2172023建筑防雷设计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Evalua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23-08-20发布 2023-10-01实行发布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前 言在建筑防雷设计评价中,评价人员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等规范进行评价,但国内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所以,需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建筑防雷设计评价技术规范。在引用和参考并认真分析现行标准,结合建筑防雷设计评价的实践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2、。本标准共有 7章,对建筑防雷设计评价作了基本规定,提出了评价原则、评价依据、 评价项目与内容等内容。共有6个附录,其中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重要参考了IEC 610241:1998建筑物防雷第1部分通则和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范性内容。 本标准由重庆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重要起草单位: 重庆市防雷中心。本标准重要起草人员: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献3 术语和定义4评价原则5 评价依据6 基本规定7 评价项目与内容附录A(规范性附录)防雷装置技术指标附录B(规范性附录)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附录C(规范性附录)防雷区的划
3、分附录D(规范性附录)雷击损害风险评估范围附录E(资料性附录)接地电阻值规定附录F(资料性附录)等电位连接材料选择1 总则1.1为了规范建设工程防雷设计评价,提高防雷装置的设计质量,结合重庆地区特点,特制定本规程。1.2本规程合用于重庆行政区域内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评价,其他建设工程项目也可参照使用。1.3建设工程防雷设计评价,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4、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IEC 610241:1998建筑物防雷第1部分通则 第2分部分:指南B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检查IEC/TS 613122:1999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第2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和接地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23年版)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343202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CECS148:2023 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标准。3.1 直击雷 Direct lightning flash闪电直接
5、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3.2 雷电感应 lightning induction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也许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3.3 雷电波侵入 lightning surge on incoming services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也许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3.4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3.5接闪器 air-termination system直接截受雷击的
6、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3.6引下线 down-conductor system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3.7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3.8共用接地系统 common earthing system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地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装置。3.9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为减小雷电流产生的电位差,而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实现的电气连接。3.10
7、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由计算机、有/无线通信设备、解决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解决的人机系统。3.11电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目的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具有一非线性元件。3.12防雷区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需要规定和控制雷击电磁脉冲环境的区域。4评价原则4.1标准性原则。建筑防雷设计评价应严格按照评价依据规定,遵循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对需要
8、评价的项目和内容进行逐个评价。4.2公正性原则。在建筑防雷设计评价中,尊重客观事实,不故意刁难,保持公开、公平和公正。4.3合理性原则。防雷设计评价应结合项目实际,在保证项目“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作出科学、合理评价。5 评价依据5.1国家和地方的防雷法律法规、防雷技术标准。5.2防雷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和有关文献规定的技术规定。5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注:建设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1设计说明书(包含建筑的性质、用途、总投资、总建筑面积等情况)。2地形图和总平面图(包含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形、地物状况,建筑物的长、宽、高度及功能位置分布,相邻建筑物的高度)。3综合管网图
9、(包含管网的分布、各种管道的间距、管网与建筑物如何衔接等情况)。4建筑图和结构图(包含建筑、结构概况和功能分区等情况)。5电气图(包含强、弱电设计及电气设备布置安装情况)。6防雷设计图(包含接闪器布置平面图、接地平面图、SPD设计示意图、均压环设计图、幕墙和钢结构防雷接点图、等电位连接图和其它相关防雷图)。7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及其他资料。6 基本规定项目调研制定评价方案查阅、收集有关资料编制评价报告资料发放与存档分析与评价(组织专家评审)设计更改建议书62防雷设计评价程序如图。6.2在重庆市范围内的建筑防雷设计评价,应由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技术机构完毕。63评价机构应判断防雷设计
10、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及在相应的资质等级范围内进行设计,并根据建设单位的规定以及项目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制定评价方案。63评价机构应根据项目建设的资料和项目所在地的雷暴活动规律(包含雷暴日数、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GDP)损失模数、人员伤亡密度、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综合分析、计算,获得评价所需基础数据。6.4 评价机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及基础数据对建筑物防雷设计的依据、深度以及内容进行评价,并拟定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及内容。 68评价机构应及时出具评价报告,对于存在错误的防雷设计,评价机构应及时提供防雷设计更改建议书。 69评价报告内容应涉及项目的基本情况、评价依据、评价意
11、见和建议。 7评价分类设计评价是对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依据、防雷设计深度和设计内容进行评价,分为初步设计评价和施工图设计评价。 8 评价项目和内容8.1设计依据8.1.1判断防雷设计引用规范是否合用项目情况,是否为现行有效规范。8.1.2 判断设计标准掌握是否恰当,有否提高和减少标准的情况。8.1.3 判断防雷设计执行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及本地气象主管部门相关技术规定的符合性。8.设计深度. 初步设计.1.1检查初步设计说明书是否涉及以下内容并符合相关规定:(一)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二)防雷类别、等级和避雷针保护范围;直击雷防护措施、侧击雷防护措施、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等电位设立
12、措施;各系统接地种类和接地电阻规定;防雷产品选型及SPD保护级数设立;高、低压进出线路的敷设方式和防雷保护措施。8.2.12对于重要建筑物,应检查是否有接地平面图、接闪器布置平面图。8.2.13对于重要建筑物和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物,应检查是否采用相关特殊防雷措施。.2 施工图设计.2.1检查施工图设计说明是否涉及以下内容并符合相关规定:(一)防雷类别、接闪器形式和材型规格及敷设方式、接地装置型式和材型规格、接地电阻值规定。(二)均压环设立和防侧击雷措施。(三)除防雷接地外的其他电气系统的工作或安全接地的规定(如:电源接地型式,直流接地,局部等电位、楼层等电位、总等电位接地等)。(四)应说明
13、SPD安装数量与级数。8.2.22检查施工图是否涉及以下内容并符合相关规定:(一)接闪器布置平面图,应有重要轴线号、尺寸、标高,并标注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及其测试点位置;*(二)接地平面图,应绘制引下线、接地线、接地极、测试点、断接卡等的平面位置,并标明所用材料型号、规格、相对尺寸等及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当运用自然接地装置时,可不出此图),图纸应标注比例;*(三)幕墙、钢结构等的防雷接点图;(四)等电位连接图;(五) SPD配置图(与配电系统图配置);(六)其它须采用防雷措施的建设工程,应根据其工程性质、结构形式和防雷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绘制防雷图。注:*为必选项目。8.3设计内容8.3.
14、1检查接闪器的接闪作用和保护效果,是否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在建筑物及其它设施易遭受雷击部位设立接闪器,接闪器宜优先采用先进的防雷产品。(二)接闪器可单独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或混合接闪器形式,其保护范围应根据滚球法计算拟定。当采用避雷针时,按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总高度、基本风压、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性值、照明台等不同情况,选用相应型式的避雷针。(三)接闪器材型规格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定(见附录A)。(四)高度在30米以上的建(构)筑物应采用明式避雷带(或避雷网),避雷带应沿女儿墙外侧安装。高度在30米以下的,可采用暗式避雷带,但其敷设厚度应小于20mm。(五)建筑物天面应设立预留
15、接地端子板,以供天面金属物接地和接闪器防雷测试。(六)屋面天线及燃气管道等金属物,应处在接闪装置保护范围内。(七)炸药库、雷管库等爆炸燃烧危险场合,防直击雷应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加以保护。(八)其它场合须根据相关防雷规定采用相应的接闪器。8.3.2 检查防侧击雷的设立高度,是否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物30米以上的外墙金属栏杆、金属门窗、塑钢门窗、幕墙支架等金属物与防雷装置作可靠连接。(二)自30米起,建筑物应设立间距不大于6米的水平避雷带(可运用建筑物圈梁的结构钢筋),水平避雷带应与各引下线连接。8.3.3 检查引下线的分布、泄流效果,是否符合以下规定:(一)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周
16、边均匀对称设立,引下线材型规格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定(见附录A)。(二)引下线与电子设施、综合布线系统之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距离规定。(三)在建筑物底层和各层应设立预留电气接地,在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立用防雷测试点,防雷测试盒应采用非金属材料。(四)明敷引下线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通道不应小于3米,从地面到距地3米处应采用绝缘保护。(五)建筑物的以下部件宜用作自然引下线:建筑物内的金属设施,在金属设施的各部件间的电气连接应可靠、截面尺寸应满足标准引下线的尺寸规定;建筑物的金属框架;建筑物的连接钢筋;建筑物外部金属立面结构及附属结构。(六)当运用建筑物结构柱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应满足下列
17、条件:(1)防雷柱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采用两根钢筋作为一组防雷引下线; (2)防雷柱筋直径为10mm及以上时,应采用四根钢筋作为一组防雷引下线。(七)当运用通长金属梯、钢柱等作为引下线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834检查接地装置的布置型式、散流效果等,是否符合以下规定:(一)接地装置材型规格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定(见附录A)。(二)接地装置应优先运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规定期应增长人工接地体。(三)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规定的最小值拟定。其具体值参照(附录E)。(四)当设立人工接
18、地体时,人工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埋设成环形接地体,并可作为总等电位连接带使用。(五)接地体应尽量保持稳定,其选择和埋深应使腐蚀、土壤干涸等的影响减至最小限度。(六)当接地体埋设在也许有化学腐蚀性的土壤中时,应适当加大接地体的截面或者采用防腐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应优先采用先进的接地材料。(七)当防雷接地与计算机机房接地分别设立接地装置时,两地网间的间距应大于20米。8.3.5 检查等电位连接是否符合以下规定:(一)等电位连接的材型规格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具体可参见附录E。(二)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0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设立总等电位接地
19、端子板,每层楼宜设立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卫生间、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等应设立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三)各接地端子板应设立在便于安装和检查的位置,不得设立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四)竖直敷设金属管道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五)建筑物天面冷却塔、广告牌等金属构件须与屋顶防雷装置连接,其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六)室外沿外墙铺设的燃气供气金属管道应每12米做一次防雷接地与建筑物的均压环连接,室内燃气设备及燃气器具应做防雷电感应接地;对于燃气仪表等应跨接,做好等电位技术解决。(七)等电位接地干线应在电气竖井内明敷,并应与楼层主钢筋作等电位连接。(八)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防雷设计 评价 技术规范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