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5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 发展“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行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连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部署规定,结合农业实际,特制定广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的重要成就与经验启示 (一)重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农业扶持,加快产业哺育,加强科技攻关,战胜了罕见冰冻灾害和严重旱涝灾害、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全面完毕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预定目的。 1、农业经济连续稳定增长。202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比2023年的1448.4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 %,年均增长 %。农业增长值 亿元,比2023年的 亿元增长 亿元,增长 %。“十一五”时期,农业增长值年均增长 %,比“十五”时期5.4%增长 %。农业增长值在全国的排位由“十五”末的第10位提高到第 位。 2、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在注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特色优势产业有了大的发展,蔗糖、桑蚕、木薯产业继续保持全国首位,优质稻、香蕉、柑桔、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粮食产量 万吨,比2023年增长 万吨;糖料蔗产量 万吨,产糖 万吨,占全国 %。蚕茧 万吨,占全国的 %,香蕉 万吨,占全国的 %。 3、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按照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的规定,在保证口粮基本自给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主导产业、优质产业、地方特色产业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粮、油、蔬菜、水果种植结构由2023年的 调整为 ,蔬菜、水果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二是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优质稻占水稻的 %,比2023年增长 ;优果率 %,比2023年增长 ;无公害蔬菜面积 万亩,比2023年增长 万亩。三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优质粮、甘蔗、柑桔、葡萄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以象州、上林等县为主的优质商品粮产区,以桂北为主的夏熟葡萄产业区,以中南部为主的葡萄一年两熟产业区;以 为主的蚕业产业区;以崇左、来宾两市集中为主的糖料蔗产区,两市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区的 %,……四是产品加工结构优化,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23年的 %提高到 %;五是农业服务业有新的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4、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动。全区加大了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重点发展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国家级、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公司规模不断壮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有效地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十一五”末,全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发展到 家,比2023年的85家增长了 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个,在册登记人员 万人,比2023年分别增长 个和 人。龙头公司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23年,全区农业龙头公司直接带动农户 万户,户均增收 元,辐射带动农户 万户,增收 元,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增收 元。 5、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十一五”期间,农业的连续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及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原动力,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继续发挥了主导作用,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和4000元大关,预计达成4380元,比2023年的2495元增长1885元,增长75.5%。“十一五”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比“十五”时期的6%增长 百分点,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6、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了 个市、县(区)检测中心、 个乡镇流动监测站,加强了农产品质量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的提高。2023年,全区建立了 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基地、有机产品基地。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例行检测合格率平均达 %以上。 7、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十五”时期,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哺育,全区大力实行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大力推广“三免”技术、“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生态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全区每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超过 个,推出重要农作物主推品种 个以上。2023年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 %,甘蔗、果树、蔬菜良种覆盖率分别达 %、 %、 %。 8、农业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运用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永久举办的机遇,加强与东盟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农业发展论坛、中国—东盟农业部长论坛,签署了《南宁宣言》,同时加强了粤桂、南北、桂台等区域合作,先后引进农业外资项目 个,建立了桂台农业合作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通过“走出去”,我区在越南、柬埔寨、文莱等东盟国家建立了 个示范基地。2023年,先后组织5批100名农民赴台培训。 “十一五”期间,尽管我区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十二五”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差;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仍然不够优;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高;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不够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用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经验启示 “十一五”农业的快速发展,既为“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此后农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重要是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科学筹划,增长投入,以项目方式推动产业工作,合理开发运用农业资源,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农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健康运营。事实说明,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农业生产才干全面协调可连续发展。 2、坚持走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路子。注重发挥我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发展规模化和基地化特色农业,哺育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我区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3、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保证粮食安全。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采用有力措施,全面贯彻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积极稳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产业化经营,对的解决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实现了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的目的。实践证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保证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4、坚持科技兴农实现创新发展。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大力实行种子工程、植保工程、“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等科技兴农重大项目,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真正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践表白,科技兴农是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支撑。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成西部地区中档水平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时期,我区的农业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重大机遇 1、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完善,将为农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十一五”以来,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和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中央一号文献,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形成了由农业补贴政策、农业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农业生产服务扶持政策、农业灾害救助政策、农业生态和资源保护政策、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等构成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这些补贴、支持、扶持、救助和保护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同时,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行,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政策条件,将为广西农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2、全社会支持农业农村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将为农业农村发展发明更加有利的条件。随着工业化、城乡化的快速推动,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在中央的工作导向、政策导向、投入导向、舆论导向的共同作用下,全社会支持农业农村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社会各阶层、各团队纷纷加入支持农业发展的行列中。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产品销售、农业救灾、农村扶贫帮困、农村教育卫生事业进步、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体现出全社会的力量。 3、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进步,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农产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规定,为农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工业化、城乡化的快速推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空间;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进步为农业产业链提供了延伸空间;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加快为工业与农业、服务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提供了交流合作空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运营,广西作为前沿和窗口有着无比优越的条件,为广西东盟农业互补合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4、科技支撑服务能力越来越增强,将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科技及技术服务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强大。科技支撑及技术服务在农作物新品种、农用机械设备、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研发,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产品储运及营销技术等农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运营,为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舞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十一五”以来,我区“三免”、“三避”技术、桑蚕技术、甘蔗成套技术、葡萄一年两收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间套种技术、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等日趋成熟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显著,效益巨大。科技支撑将为我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5、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越来越牢固,将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糖料蔗、水果、蔬菜、桑蚕、木薯等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通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糖料蔗产业、桑蚕产业、木薯产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产业,水果产业位列全国前五名。这些产业发展基础越来越牢固,将为“十二五”时期打造“千百亿元产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重要挑战 1、土地约束加剧对实现农业可连续发展的压力前所未有。土地资源局限性、人均耕地少一直是制约我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记录数据表白,我区人口居全国第10位,而耕地面积排全国第18位,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数的70%。随着工业化、城乡化的快速推动,耕地、水资源不可避免地大量被占用,农业发展越来越失去资源的支持,土地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将变得更为突出。 2、灾害多发频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压力也许前所未有。近年来,我区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台风、洪涝、干旱、冰(霜)冻和病虫害等自然和生物灾害互相作用,叠加影响,灾害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重。特别是东盟开放后,全区生物灾害发生面积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常年发生总面积2.2 —2.6亿亩次,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以上,远远超过水灾、旱灾导致的损失。日益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保障的规定更加迫切。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科技推广带来的压力前所未有。近年来,全区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在700万人以上,并且重要是青壮年劳动力。此后随着工业化、城乡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使得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主线性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趋势明显,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不断下降。不仅对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提出了更高规定,并且亟需农业社会化服务及时配套跟进。 4、市场竞争剧烈对保障农产品销售的压力前所未有。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对农产品品种、质量安全的规定越来越高,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背景下,发达省份实力雄厚,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强,支持农业发展的基础好,而我区农产品“北上”距离远,运送成本高,给我区特色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5、农业比较效益低,投入要素局限性对促进农民连续大增收带来的压力前所未有。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低,投入要素局限性,同时又面临农资价格、生产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不断增长,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不拟定性较大,农民财产性收入能力局限性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民连续增收的后劲局限性,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加困难。 三、“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总体思绪和发展目的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农业发展总的思绪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中心,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动良种良法产业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千方百计增长农民收入。 (二)基本原则 1、提高生产能力,保障有效供应。随着我区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城乡化的快速发展,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定也越来越高,农业保供应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口粮基本自给,保障其它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 2、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科学技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线性、决定性力量。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运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构建现代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增长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民生,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的的实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用新型产业、现代产业代替传统产业,是保证农民收入连续增长、不断改善农村民生的主线途径。现代粮食产业、现代园艺产业(涉及水果、蔬菜、茶叶)、现代蔗糖产业、现代桑蚕产业、现代非粮能源产业等是广西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连续发展。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改善生态环境的规定越来越迫切。必须强化农业生产环境的治理和农业生物资源养护,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加快推动农业节能减排,积极引导农民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运用,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5、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必须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规定,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破除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三)发展目的 到2023年,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千百亿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生态条件得到主线改善,农业可连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农业投入长效机制得到完善和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重要的指标是: ——农业增长值1952亿元,年均增长5%。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700万亩左右,总产量1535万吨。 ——甘蔗种植面积1600万亩左右,糖料蔗总产量9000万吨。 ——蔬菜总产量2920万吨。 ——水果总产量1200万吨。 ——蚕茧总产量30万吨,生丝2.5万吨。 ——木薯总产量1000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6430元,年均增长8%。 ——哺育5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2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200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公司。 四、哺育千百亿元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发挥资源、区域优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特色效益产业,挖掘哺育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总产值超1000亿元、超500亿元、超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初步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分工合理、产业链比较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粮食产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规定,提高生产能力,调整品种和品质结构,推动加工转化增值,提高种粮效益,稳定粮食自给率。到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成1535万吨,力争达成1550万吨,产业总产值达成520亿元以上。 1、区域布局 (1)水稻产业带。以桂东南的贵港、玉林、梧州、贺州等市为重点打造商品型优质稻产业带,大力发展商品型优质高产品种,目的市场以外销、出口或替代进口为主。以桂北、桂中、桂南的桂林、柳州、来宾、南宁、钦州等5个市为重点,打造自给型高产优质稻产业带,大力发展自给型高产优质品种,以满足区内需求为主。 (2)玉米产业带。以桂西、桂南、桂中地区的河池、百色、来宾、崇左等4个市为重点,发展优质玉米和其他旱杂粮。 (3) 。 施化发展。场竞争力。质高效的现代水果产业体系。 薯类产业带。冬种马铃薯产业以桂东南和沿海地区的贵港、钦州、玉林、南宁、梧州、北海、崇左等市为重点。红薯产业以桂林、玉林、贵港、钦北、北海、防城港、梧州、贺州、河池等市为重点。 (4)豆类产业带。以桂中、桂西地区的南宁、来宾、崇左、百色、河池等市为重点,通过间套种等措施,大力发展大豆和杂豆生产。 (5)特色品种基地布局。重点发展东兰墨米,靖西香糯,环江黑糯、香粳,忻城糯玉米,东兴红姑娘红薯,横县甜玉米,象州红米等。 粮食产业具体布局见附表2。 2、重要任务 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强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高产稳产标准粮田建设,提高生产能力。加强新品种选育、引进、示范推广,大力推广超级稻和超级玉米等新品种。开展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科技入户率。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粮食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哺育粮食龙头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提高粮食生产产业化水平。 3、重点项目 (1)新增50亿斤粮食工程。重点抓好15个商品粮基地县和35个粮源基地县建设,开展灌区续建配套完善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行桂中治旱工程,开展左右江旱片整治,完善农田基本设施,强化地力建设,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生产能力。(2)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建设。采用综合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将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逐步建设成为高产稳产粮田。(3)继续实行种子工程。加强对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品种改良、良种繁育和种子质量监测、信息服务体系建设。(4)建设超级稻科研制种基地。实行千万亩超级稻增粮工程。(5)继续实行植保工程。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建设中国-东盟外来植物有害生物疫情阻截带,加强病虫害预警与监控体系、有害生物非疫区、绿色植保技术支撑等建设,建立“两迁”害虫源头防御机制和配套集成技术体系。 (二)蔗糖业 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品种改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综合运用水平。到2023年,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糖料蔗总产9000万吨以上,产糖1100万吨,蔗糖产业总产值1020亿元以上。 1、区域布局 糖料蔗重点布局在红水河两岸和以南的桂中、桂南平地或低丘陵旱作农业区,重点扶持33个糖料蔗基地县(见附表1),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百色、河池蔗区。 桂中重点蔗区重要涉及来宾市、柳州市南部,河池市东部。 桂南重点蔗区重要涉及南宁市南部,崇左市,贵港市西部以及百色市东部。 2、重要任务 完善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抗灾能力;加强甘蔗高产高糖新品种的研发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促进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甘蔗栽培技术水平;加快甘蔗农机化技术开发,突破甘蔗机收瓶颈,提高机耕机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加快研发新产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综合运用水平。 3、重点项目 (1)“吨糖田”示范基地建设。建设高产高糖“吨糖田”示范基地33个,重点改善蔗区基础设施,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完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配套完善农机、土肥、植保等服务装备。(2)蔗区治旱建设。建设蔗区骨干水利工程和蔗区小型灌溉工程,到2023年,蔗区灌溉面积达成400万亩以上。(3)糖料蔗良种研发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广西糖料蔗基因库与杂交育种中心、新品种选育基地、各级良种繁育基地,糖料蔗健康种苗示范片,主产蔗区良种良法示范与推广基地。(4)糖料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在我区年产蔗百万吨以上的县(市、区)建立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对蔗农应用机械收获糖料蔗给予一定补贴。(5)蔗糖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以蔗区为单元,建立并实现以制糖、蔗渣浆纸、酵母、酒精、生物肥、糖深加工等综合运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重链,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甘蔗及其废弃物综合运用。 (三)水果产业 突出发展与东盟产区有互补优势的特色水果,调整品种熟期结构,加大冷藏贮运设施建设,发展果品深加工,构建特色高效水果产业体系。到2023年,水果产业生产总面积1650万亩,产量1200万吨,总产值520亿元以上。其中,全区水果种植业产值260亿元。 1、区域布局 重点建立柑桔、香蕉两大优势产业带,科学建立荔枝、龙眼、芒果、月柿、南方梨、南方葡萄等六大特色产区,合理布局时令优稀水果生产基地和加工型水果原料基地。 (1)柑桔产业带。脐橙、碰柑、普通温州蜜柑等大宗柑桔以桂林、贺州、柳州、河池为优势区域;特早熟温州蜜柑、砂糖桔、马水桔、茂谷柑及红江橙等喜温型柑桔以梧州、崇左、南宁、钦州为优势区域;南丰蜜桔以桂林中南部、柳州中南部、来宾为优势区域;夏橙以桂林南部、百色为优势区域;金桔以桂林南部、柳州北部为优势区域;柳江、恭城、平乐、阳朔、容县、藤县、八步、苍梧、融水、宜州等县(市、区)为沙田柚优势区域。 (2)香蕉产业带。以百色右江河谷、崇左左江流域、北海市、防城港市为春夏熟香蕉优势区域;以南宁、钦州、玉林、崇左市、百色市部分区域为秋冬熟香蕉优势区域。 (3)荔枝、龙眼、芒果、月柿、南方梨、南方葡萄六大特色产区。荔枝以钦州、玉林、贵港、梧州、北海、防城港市为优势区域;龙眼以南宁、贵港、钦州、崇左市为优势区域;芒果以百色右江河谷和钦州市为优势区域;月柿以桂林、来宾、河池市为优势区域;南方梨以桂北地区为优势区域;南方葡萄分夏熟和两熟优势区,夏熟葡萄以桂北为主产区,两熟葡萄以中南部为主产区。 (4)时令优稀水果生产基地布局。桃、李、杨梅、枇杷、枣等以桂北和桂中地区为优势区域;莲雾、火龙果、蕃石榴、杨桃、青枣等以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市等南部地区为优势区域。 (5)加工型水果原料基地布局。月柿、白果和甜橙等以桂北为重点;菠萝以南宁、防城港市为重点;西蕃莲以贵港市为重点;山葡萄以河池市为重点;板栗、核桃以河池、百色市为重点。荔枝、龙眼以钦州、玉林、贵港、崇左市为重点。 水果产业具体县(市、区)布局详见附表3。 2、重要任务 大力推动优果工程建设,调整品种和熟期结构,重点发展柑桔、香蕉和葡萄,延长采收期,缓解销售压力;强化水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标准化果园,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强果树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无病健康种苗繁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加强水果采后商品化解决及产地预冷设施建设,促进水果流通;抓好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保证产业健康发展;壮大产业龙头公司,发展规模化经营,哺育水果品牌,提高水果产业竞争力。 3、重点项目 (1)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抓好200个600亩以上果园简易设施栽培示范点,其中水肥一体化栽培100个,果树覆盖防寒避雨栽培100个。(2)标准果园建设。重点建设200个1000亩以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所有达成无公害食品或出口基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50%。(3)果园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建设100个面积600亩以上不同类型果园间作套种和种养结合示范基地。(4)良种选育与无病健康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完善现有25个良繁基地,新增1个自治区级柑桔、香蕉无病健康苗木繁育中心,4个市级柑桔和4个香蕉脱毒苗繁育中心,8个县级柑桔脱毒苗繁育中心和6个特色水果繁育中心,扶持建立自治区级果树育种中心和新品种选育基地。(5)水果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在30个柑桔主产县实行黄龙病综合防治行动,建立6个香蕉枯萎病观测点和4个果实蝇防治实验示范区,形成自治区、市、县三级监测系统,开展疫情检测分析、零星疫区防治和继发性疫病防控。(6)水果深加工技术引进研发基地建设。引进水果罐头、果汁、果干蜜饯、果粉、果酒、果肉、果冻加工及功能物质提取等配套先进技术20项。引进、选育、扩繁专用型加工品种20个。(7)水果采后商品化解决与产地预冷保鲜建设。以柑桔和热带水果保鲜解决为重点,建立容量超过10000吨的中心冷库5个,总容量达成10万吨,年周转量150万吨以上;以主产县为重点,分别建设30个容量超过1000吨的冷库和50个容量300吨左右的产地预冷库;全区配套建设商品化解决线300条。 (四)蔬菜产业 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强市场营销,打造特色品牌,建设南菜北运基地。到2023年,产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 1、产业布局 广西蔬菜产业布局分为秋冬菜优势产区、食用菌优势产区、 夏秋反季节蔬菜优势产区、城市“菜篮子”优势产区以及创汇蔬菜优势产区等五大优势区域(具体区划见附表4 ): 秋冬菜优势产区。涉及桂北、桂东、桂西秋菜区,桂中、桂东南秋菜区,桂南、桂东南、右江河谷冬菜区,桂北、桂中、桂西冬菜区。到2023年, 种植面积1200万亩(其中秋冬番茄面积100万亩),总产量1600万吨,产值200亿元。 食用菌优势产区。分冬季蘑菇优势产区、香菇和木耳优势产区、桑枝食用菌优势产区、平菇类和珍稀菇类优势产区与高温菇优势产区。到2023年,食用鲜菌总产量110万吨,产值10亿元。 夏秋反季节蔬菜优势产区。以冷凉山区以及玉林市南部、钦州、北海、防城港市等为重点区域,建设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到2023年,种植面积100万亩,总产量240万吨,产值40亿元。 城市“菜篮子”优势产区。在14个大中城市郊区, 重点建成速生叶菜、高档特需蔬菜、野生蔬菜为主的淡、旺季互补的蔬菜基地。到2023年,种植面积400万亩,总产量600万吨,产值100亿元。 创汇蔬菜优势产区。以沿海、沿江、沿边等交通较发达以及有一定蔬菜出口基础的地区为主,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起点高、规模效益好的外向型创汇基地。到2023年,种植面积100万亩,总产量150万吨,产值30亿元。 2、重要任务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蔬菜标准园,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制度,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采后解决技术,发展蔬菜加工业,创建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建立完善蔬菜物流储运体系,提高营销水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哺育龙头公司,发展规模生产,推动大型蔬菜生产基地特别是出口基地、南菜北运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的产业化水平。 3、重点项目 (1)蔬菜标准园建设。在21个蔬菜重点县(市、区)创建15个蔬菜标准园和50个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出口创汇示范基地,带动600万亩蔬菜分别通过“三品”标准认证。(2)蔬菜产后解决体系建设。在蔬菜主产区扶持10个流通加工公司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引进150条蔬菜商品化解决生产线。扶持5个蔬菜精深加工公司开展精深加工重大技术联合攻关。(3)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每年扶持10家龙头公司开展连锁营销,20个蔬菜产业合作社开展 “三电合一”远程营销,在主产区批发市场建设25个冷藏库。(4)广西蔬菜品种选育引进展示中心建设。依托科研部门,建立1个融品种选育、引进、新品种展示鉴定与推广于一体的平台,加快区内自主知识产权蔬菜品种的选育与产业化,促进品种的引进与规范交易,支持产业健康发展。 (五)桑蚕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产量、质量、效益并举,强化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推动茧丝绸一体化发展和资源综合开发运用。到2023年,桑园面积280万亩,蚕茧产量30万吨,年产生丝2.5万吨,产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 1、区域布局 (1)桂西北优势区。以河池、百色市为重点,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创名优蚕茧;打造茧丝品牌,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2)桂中优势区。以来宾、柳州市为重点,发展优质原料茧,打造茧丝品牌。 (3)桂南优势区。以南宁、贵港市重点,发展高产高效蚕业。 (4)次优势区域。以气候较为适宜发展桑蚕产业的钦州、梧州、贺州、桂林、玉林、北海、防城港、崇左市为蚕业发展次优势区域。以小规模集中发展为主,打造桑蚕专业村、特色村,发展茧质优、丝质好的茧品种。 各优势区具体布局见附表5。 2、重要任务 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发展“三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高)蚕业。加强桑蚕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建立蚕桑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增强蚕业重大疫病防控能力。加大蚕桑资源综合开发运用,发展高效生态循环蚕业。哺育扶持精深加工龙头公司,推动茧丝绸一体化发展。 3、重点项目 (1)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县建设。建设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蚕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重点支持12个“三高”蚕业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县和5个发展潜力较大的基地县建设。(2)桑蚕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建设,以桑、蚕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建设完善蚕业各领域的研发中心。建立自治区级桑蚕培训中心和重点县(市)培训中心。支持广西桑蚕原种场和区域性重点桑蚕普种场建设。改造升级现有蚕种冷藏解决体系。建设一批桑树种苗繁育基地和示范园区。(3)蚕桑资源综合开发运用。应用桑枝发展食用菌、制造板材,开发蚕蛹食品、保健品,运用蚕沙提取叶绿素、制造生物肥、沼气,研发果桑、桑叶茶等产品。 (六)中药材产业 保护、开发中药及壮药、瑶药、苗药等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推动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创新能力。到2023年,中药材产业产值340亿元以上。 1、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罗汉果等11种(类)中药材50万亩,适度发展两面针等20个品种40万亩(各品种的优势区规划见附表6)。 2、重要任务 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建设广西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信息、交易与资源预警信息平台,保护中药资源,实行广西著名的道地品种抢救性开发;推广中药材GAP生产技术,稳定与提高药材质量。 3、重点项目 (1)中药材资源调查与珍稀品种保护。开展我区中药材资源普查,在桂产道地中药材区建设3个野生资源保护区。(2)广西中药材研发体系建设。在南宁建设现代中药材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中药原料研发中心、民族药研发中心、中药保健品研发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和中药质量检测与评价中心。(3)广西道地中药材标准体系建设。开展全区中药材品质评价,建立桂药指纹图谱,制定与完善重要品种产品质量标准与栽培技术规程,保护广西道地中药材品牌。 (七)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 建立能源作物品种繁育基地,发展木薯燃料乙醇,探索发展其他非粮生物质能源。到2023年,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其中木薯种植面积500万亩,鲜薯总产达1000万吨以上。 1、产业布局 桂西南优势区。分布在南宁市西南、百色市东部、河池市南部、崇左市各县(区),面积150万亩,鲜薯产量300万吨。 桂东南优势区。分布在梧州市各县(市)、贵港市东部,面积100万亩,鲜薯产量200万吨。 沿海优势区。分布在北海、钦州市各县(区),面积50万亩,产量100万吨。 小桐子种植基地。重要分布在百色、崇左、河池、南宁等市的石山荒坡土地,面积60万亩。 2、重要任务 加强生物质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建立生产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及其高产配套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哺育能源公司,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源转化运用率。 3、重点项目 (1)木薯品种选育与繁育基地建设。在南宁建立1个自治区级木薯良种选育、繁育中心,木薯主产区的4个市级和8个县级木薯良种繁育中心。开展能源木薯品种选育和繁育,木薯高产栽培技术与配套农机农资研发。(2)万亩小桐子、蓖麻能源示范林建设。开展小桐子、蓖麻良种收集与选育,开展植株矮化、提前挂果、提高果仁含油率、提高产量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在百色、崇左、河池市建设生物质柴油原料小桐子生产基地各1万亩。在钦州、梧州、玉林等地建设生物质柴油原料小桐子生产基地各0.5万亩。(3)副产品综合运用示范项目。研发示范运用木薯杆叶、木薯根篼、秸杆和木薯渣生产饲料、食用菌、有机肥料等,提高产业的效益,减少生物质能源生产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八)农业生态旅游产业 做好规划布局,推行评级制度,打造以“观农景、品特色、农家乐、风情游”为一体的生态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到2023年,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区)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产业总产值力争达成100亿元以上。 1、区域布局 按照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一县一个点,一市一条线”进行布局。每个地级市重点建设2个景点,建成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1条。在南宁附近建设年接待能力在100万人次以上的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1条。 2、重要任务 搞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纳入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特色旅游商品,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景点(区)旅游设施,促进景点(区)建设与特色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制订评级标准,推行农业生态旅游评级制度。加强景点(区)宣传营销,扩大影响,推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3、重点项目 (1)旅游线路景点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景点设施建设,构建旅游线路,重点建设15条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其中,自治区级1条,地级市14条,每条精品线路由2个以上景点组成。(2)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旅游观光、休闲和体验生活特点,种植欣赏农作物和时令、珍、稀、特色农产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开发特色农业旅游产品。(3)农业文化开发和宣传。 (九)其他特色产业 在打造千百亿元产业的基础上,继续抓好茶叶、油料、烟草、剑麻等传统产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农垦农场、华侨农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其中,到 2023年,全区茶园面积达120万亩,干茶产量达6.16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 五、统筹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实现“十二五”农业规划目的,关键是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增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充足挖掘农业增产增收潜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质量水平和整体效益,促进农民收入连续增长。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制约因素、增产增收途径,统筹实行以下重大项目建设。 (一)农业基础设施装备能力建设-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农业 种植业 十二 发展规划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