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林义社会保险的经济影响.doc
《社会保险林义社会保险的经济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险林义社会保险的经济影响.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十二章 社会保险的经济影响 本章学习要求 1. 掌握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险的影响 2. 掌握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掌握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险的协调发展 4. 掌握社会保险对储蓄、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5. 掌握社会保险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险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保险的范围 在社会保险发展的初期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其保障范围仅局限于机器制造行业和加工工业,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保险待遇的人数也相当有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逐渐扩大至其他行业,最后扩大至农业劳动者、个体劳动者。目前,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险的保障面均在90%以上,一些国家还将社会保险扩展至全体国民,如北欧国家,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民高福利社会保险体系。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可用于社会保险分配的资金和社会资源较为充足,因而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加之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支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险保障范围迅速扩大的繁荣局面。二次大战后工业化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乃促进社会保险范围扩大的基本制约因素。 对于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受经济发展水平及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社会保险的保障面相当狭窄,即使是社会保险制度相对发达的拉美国家,保障面一般也只在50%左右,只有少数国家达到70%以上。而对绝大多数亚非国家而言,社会保险保障面的平均水平低于拉美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多数劳动者收入低下,并且相当不稳定,使有支付能力的人保险需求很低,传统社会保险模式下的企业负担方式在乡村经济中难以找到合适的载体,这些均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保障面的扩展,形成城乡差异甚大的保障体系。即便是城镇居民,难以按统一标准获得保险保障,对占人口大多数的乡村劳动者而言,则仅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救济保障,而事实上不存在正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安排。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保险的项目和内容 在社会保险发展初期,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仅能提供基本保险项目如养老保险、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津贴,并且保障项目和内容都非常单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险的项目和内容日益丰实,由单一保障项目向综合性项目发展。如家庭津贴,附加养老金、康复津贴、培训津贴以及各类临时性津贴。不仅社会保险津贴的项目繁多,而且福利待遇也因各种原因不断攀升,形成高福利的发展格局。使社会保险的项目和内容,逐步超出最初的基本保障宗旨,向高福利和全面保障方向发展。显然,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不可能有社会保险项目和内容日益增多、保障水平日益提高的繁荣局面。而社会保险制度陷于危机局面,也直接源于西方国家自7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滞胀。对众多发展中国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社会保险项目与内容的发展,仍使其处于初级发展水平。社会保险的基本目标只能是保障工薪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保障项目。 (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险的保障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决定和影响社会保险的保障程度,这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险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所证实。应当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的高速增长,对于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和保障程度,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并使社会保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以西方七国养老保险支出占GDP和国民收入的平均比例为例,占GDP的比例由1960年的4.8%上升到1985年的9.3%,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由60年的5.2%上升到1985年的10.5%。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社会保险的水平也随之提高。就具体保险保障水平来说,经济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和保障程度,远远高于众多发展中国家,自然更是不言而喻的。 二、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人力资源投资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因素,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决定于人力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及生产要素、生产率两大要素。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是指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改善,包括生理及心理素质获得改善;另一方面是指劳动者教育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应把劳动者的身体素质视为人力资本的一种存量,并认为用于维持和改善人力资源素质方面的费用实质上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这种投资对经济增长进程具有特殊贡献。人力资源的投资通常包括诸多方面,通过社会保险计划为劳动者遭遇生、老、病、伤、失业等社会风险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应当是人力资源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通过劳动者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投入,各种社会保险项目的实施,一方面能够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基本医疗照顾,以避免劳动者及其家属在遭遇风险时基本生活受到威胁,避免因病所致的身体素质下降和生活水平下降,从而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保险提供的各种教育、培训计划,更是直接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时,还应看到,社会保险计划的建立,为劳动者消除和减轻了在面临各种社会风险时的不确定状态,将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集经济保障和精神慰籍为一体的社会保险制度,无疑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不言而喻的推动作用,亦是社会保险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积极影响。 (二)对资金积累和资金市场的影响 社会保险制度通过不同的筹资模式,对积累资金和资金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对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而言,由于强调收支的年度平衡,除保留小额流动储备金外,没有专门的资金积累。因而,在运行过程中,仅有部分信托基金可能参与国债市场的运作,对短期资金市场构成有一定影响作用,对资金积累进程仅有间接作用。对基金制社会保险而言,由于基金的筹集和支付有较长的时期,满足现期支付外需留有相当规模的储备基金,因而,基金制社会保险制度对于增加储蓄和资金积累具有更为直接和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资金市场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作为一项日趋重要的政府收支计划,基金制社会保险模式实际上与经济发展具有更紧密的联系,通过直接的资金供给、利率及金融市场的中介作用,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促进资金的良性循环和经济发展。 基金制社会保险模式对增加储蓄和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外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利用这一机制增加储蓄促进经济发展。对经济发达国家而言,通过部分基金制以提高储蓄水平,并通过资金市场的运作,促进实现经济增长,如近年来多层次社会保险模式受到关注,而第二、三层次的保险保障都通过基金制运作,以便增加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这已构成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特点。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些国家通过实行以强制储蓄为特征的基金制社会保险制度,在为劳动者提供基本保险保障的同时,也为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实行基金制的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险计划,以新加坡最为成功。新加坡强制储蓄的社会保险制度为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其得以长期保持较高的储蓄水平,国内储蓄水平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5.5%,成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公积金存款的80%以上用于购买国债,投入经济建设,形成了增加积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工资--增加积累的良性循环。因而,基金制社会保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应低估。 (三)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通过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方式,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机制一方面能够通过价格机制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使有限的生产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收入分配机制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源泉。于是竞争性市场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效率机制和动力机制。然而,市场机制本身并非万能,它还存在诸多缺陷,它在给经济发展带来效率和动力的同时,也会给经济增长的社会环境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在收入再分配,基本收入保障方面,尤其是在处置劳动者面临的失业、老年、疾病等特定社会风险时,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社会稳定。不仅如此,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超过一定限度,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从而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保险制度正是国家干预社会生活,纠正市场失灵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一定的收入再分配机制,对于遭遇特定社会风险的劳动者、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收入保障。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而且作为强有力的社会稳定机制,将为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如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增进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保护机制,重视构建社会保险制度,又为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险的协调发展 在社会保险制度一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它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欧美各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面临日趋严峻的危机和挑战。它集中表现在社会保险支出过度膨胀。不论是支出增长的绝对额或相对额,抑或是社会保险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均表现出惊人的膨胀势头,在许多国家均超过同期经济增长幅度。如在西欧和北欧诸国,社会保险支出在1960~1975年中达到高峰,膨胀幅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英、法、德、意、比利时等国,在这期间的GDP年均增长率在2.6%~4.6%之间,而社会保险开支在5.6%~9.6%之间,超过前者1倍左右(《社会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载《经济学动态》,1994(8))。 社会保险支出急剧膨胀对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作用。 1.不断增加的社会保险支出是造成一些国家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例,1993年联邦财政收入11540亿美元,财政支出为14080亿美元,其中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7643美元,占54%,仅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就超过5000亿美元。显然,社会保险支出的膨胀是许多工业化国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保险支出的不断增加,通常直接加压于企业和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尤其在“以支定收,年度平衡”的现收现付社会保险制度下,支出的增加首先需要提高纳税比例。而税率的无限制提高无疑会加重企业负担,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进而给经济运行带来消极后果。 3.社会保险支出的膨胀,给经济发展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带来了负面效应。一方面,政府预算赤字增加,使之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的调控能力削弱,政府刺激经济的回旋余地缩小,另一方面,费用的增加直接增大人工成本,导致一国竞争能力的下降,使经济发展长期在萧条中徘徊。 第二节 社会保险的经济效应 一、社会保险对储蓄的影响作用 (一)社会保险与储蓄的关联 在现代经济学中,储蓄问题是经济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微观的角度看,储蓄是指未耗用的、可供贷给资金短缺者的货币收入。储蓄既是一种个人经济行为,也是整个经济运行的一种结果。无论是个人储蓄的多少,还是宏观储蓄水平,都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储蓄的增减变化,历来是经济学家们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社会保险制度是增加储蓄,抑或是减少储蓄,在工业化国家曾经有长期激烈的争论,由于社会保险与储蓄之间异常复杂的经济关系,以及受诸多经济和其他变量的影响,使社会保险的储蓄效应成为尤为引人关注的问题。 社会保险运行的全过程,从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基金的储存、营运与保值增值、保险金给付,都会从各个方面对储蓄产生影响,都具有明显的储蓄效应。 社会保险的储蓄效应首先表现在筹资过程。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无论是采取社会保险税的形式,还是采取费用征集形式或成本列支等形式,都具有减少个人和企业收入的效果,从而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一般情况下,征收社会保险税或征缴保险费对个人收入及储蓄影响较为直接,成本列支或营业外列支的形式则对储蓄的影响作用较为间接。如对个人征税时,会减少个人的现期收入,使家庭本来用于未来消费的储蓄减少,从而对储蓄产生较直接的影响。对企业征收工薪税,作为企业承担部分社会保险责任的体现,通过部分地增加企业人工成本,会不同程度地减少企业收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和积累能力,降低企业储蓄率。所以,征收社会保险税,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使企业可留用的利润减少,一般均有降低储蓄率的作用。 社会保险基金的储存过程或积累过程会对储蓄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社会保险基金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以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等形式,储存于特定或专门的国库账户或信托基金中,从而成为储蓄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若从全社会资金运动状况分析,如果来源于个人和企业,以及政府出资的社会保险资金,本来都是各部门储蓄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并未发生变化,而只会影响储蓄的构成。如个人和企业的储蓄转化为公共部门储蓄,政府的预算资金转变为政府社会保险账户的储蓄;如果来源于个人、企业以及政府出资的资金中,有一部分本来是用于消费的,则可能存在消费转化为储蓄。尤其在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制度下,存在着代际间的转移支付,年青一代支付老年退休一代的保险金,因而存在着现期消费转化为储蓄。而年青一代日后退休,领取保险金的过程,则是一种延期消费。社会保险基金的储存还可视为是一种社会储蓄,即将个人和企业的储蓄转化为政府统一管理、依法运行的社会储蓄,而基金的投资营运、保值增值又有助于增大社会储蓄总量,也从另一个侧面对储蓄产生影响。 (二)社会保险影响储蓄的过程 概而言之,社会保险(主要是养老保险计划)影响储蓄主要有几大渠道。第一,社会保险财务机制通过征税与政府承担隐性债务形式实现给付社会保险待遇的过程而影响消费模式与行为,由消费行为的变化进而影响储蓄的增减。第二,通过社会保险金给付的财富效应,即养保险计划的纳费数额与预期养老金货币现值之间评估而产生的一种个人收入的增减效应,由此影响人们的储蓄行为及储蓄的增减。第三,由于社会保险机制改变人们退休时间而产生的政策效应。一般认为,个人退休时间愈趋提前,愈应在工作就业期间多储蓄,以满足退休后的经济保障需要,因而通过退休行为的变化影响人们的储蓄行为。第四,社会保险对储蓄的影响程度可能会因自愿性家庭代际间转移和政府强制实施的代际间转移而减低。退休人员由现在职劳动者负担,现有在职劳动者又顺理由下一代劳动者负担是现收现付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否与一代人已通过较高水平的储蓄补偿了由下一代承担的养老保险负担,或每年通过政府强制性代际间转移行为实现,均会对储蓄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五,社会保险对储蓄的影响,因选择基金制和现收现付制模式具有很大差异。有关研究表明,在美国的现收现付社会保险制度下,对私人储蓄具有明显的负效应,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基金制的社会保险制度则对增加储蓄和促进资金市场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基金制模式有助于在较长时期内对投资结构、储蓄水平和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应当指出,社会保险储蓄效应及其传导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尚未解决的问题。自1974年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社会保险对储蓄影响及增减效应的大讨论。以著名经济学家菲尔德斯汀和巴诺为代表的两派经济学家,各自通过构建理论模式、展开实证分析和范围广泛的国际比较,迄今仍未获得完全一致的结论。根据多数经济学家的主张,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制度即便不是对储蓄产生较大程度降低效应的话,它也几乎无助于增加储蓄。而基金制社会保险制度则可能相当程度地增加储蓄,尽管它包含着储蓄结构的变化,如私人储蓄与政府储蓄总量的消长。由于实证分析未能对理论模式做出完备的阐释,各种见解尚不足以作为令人信服的政策依据。 二、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作用 (一)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影响 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影响是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很长时期,工业化国家老年劳动者的市场参与率均呈下降趋势,有的国家下降幅度还相当大。这一发展趋势所具有的双重政策效应引起经济学家们的浓厚兴趣。一方面,近20年来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衰退,促使各国政府通过鼓励老年劳动者提早退出生产劳动领域以缓解日趋严峻的失业问题,因而这一效应颇受决策者的欢迎并得到鼓励;但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提前退休浪潮又构成社会保险费用急剧膨胀、国家财政巨额赤字的重要原因之一。着眼于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走势,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抑制提前退休,又成为不少国家社会保险改革的重要议题。于是,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影响,重新构成90年代国际社会保险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并具有日益明显的理论和决策意义。 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保险通过提供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待遇,对于劳动者面临特定社会风险时,为其提供基本经济保障。因而,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促进劳动者的合理流动,改善劳动力市场条件,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及福利条件,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劳动者市场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也应予以充分肯定。 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征税、纳费机制和保险金给付机制实现征收。社会保险税,是社会保险运行的重要条件,亦为劳动者提供一个长期、稳定、安心工作的外部环境。但对劳动者个人当期收入而言,征税的结果,减少了个人收入,降低了当期消费水平,因而对劳动力供给有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劳动者个人收入减少后,为保证其获得基本收入或保证生活水平不至下降,亦会促使其增大工作来弥补因征税对收入造成的影响。社会保险税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影响,通常是通过计税工资基数而间接体现的。由于企业纳税基数和个人纳税基数不同,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程度亦不相同,并主要影响在职青年劳动力市场供求。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影响,还通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退休政策等途径表现出来,尤其是提前退休对老年劳动者市场参与率具有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大多数低收入劳动者做出提前退休决定与养老保险受益水平存在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此外,过于宽松的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与资格限制,如一些国家失业保险金支付水平较高,领取保险金时间过长等,都可能诱使部分人主动失业,或表现为失业后不急于重新就业,进而对劳动力市场供求产生消极影响。但就总体上分析,通过失业救济和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机制,无疑对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 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包括对在职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和因劳动者普遍化提前退休而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两个方面。社会保险对现有在职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及其程度,在较大程度上与采取何种财务机制及与之相关联的给付结构有关。若采用现收现付财务机制,劳动者纳费多少往往并不直接与未来的保险金待遇对等,相对于个人账户机制,亦不直观地表现为自身财富的积累过程,这一特征可能程度不同地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曲线。因为在这一情形下,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工资基础存在差异,即由总货币工资额决定劳动力需求决策,而由净货币工资决定劳动力供给决策。社会保险的纳费程度亦或为改变净货币工资程度而对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影响。相反,在基金制或个人账户养老保险财务机制中,劳动者的纳费从资金积累的直观意义上决定着其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数额。因而,它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程度降低。在此意义上,人们强调社会保险纳费与待遇的更紧密内在的联系,有助于减轻社会保险运行机制存在的不利劳动力市场供给的经济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日趋普遍化的老年劳动者提前退休而引发的劳动力市场供给问题,已引起工业化国家经济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这些国家未来劳动力市场供给普遍不足和提前退休所产生的费用的巨大潜在压力,促使经济学家们在更广泛意义上探寻养老保险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影响程度。有关研究表明,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促使劳动者提前退休的因素,如对提前退休领取减额养老金的规定不力,退休前待遇的临时提高及养老保险给付结构与退休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等,都促使老年劳动者纷纷提前退休,导致老年劳动者市场参与率的急剧下降。对某些国家而言,提前退休虽可暂时缓解失业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但从长期发展看,提前退休的经济影响更胜于短期调整效应,并给社会保险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甚为严重的后果。因而,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不应低估。 正视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不但非常有助于研究养老保险改革决策,如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可行性,有助于克服普遍化提前退休条件下引发的社会保险费用支出急剧膨胀,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们受教育、培训的时间延长,如何通过社会保险政策的调整,使其在二者中能找到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克服其消极不利影响,对于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三、社会保险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市场机制对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进经济效率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一些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市场经济中通行的利益选择,市场定价、资源配置等原则不再完全适用。尤其是在处置劳动者面临的失业、老年、疾病等特定社会风险时,市场失灵问题就尤为突出,往往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政策目标,而需要政府干预。社会保险正是克服市场失灵弊端,维护社会公平,体现政府调节与干预作用的重要社会政策,是保障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 社会保险是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它通过“专项预算”的形式把分散在各个企业和个人手中的部分资金,通过专项基金征集或专项社会保险税 (费)方式集中起来,形成集中统一使用的社会保险基金,改变企业、个人自我保障基金的分散使用、负担不均的收入分配格局,实行社会统一管理,并通过政府立法、强制实施,实现旨在强调社会公平兼顾效率的社会政策目标。通过政府举办社会保险计划介入收入再分配领域,它事实上对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成员,及同一阶层、同一成员在不同生命周期甚至不同代际间劳动者的收入状况,履行程度不同的收入再分配职责。 由于社会保险基本模式的选择、财务机制及给付结构等都对收入再分配效应具有非常复杂的关联性,使之成为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运行机制中异常复杂的问题。概而言之,社会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有几种基本形式。 1、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再分配。指劳动者劳动期间的部分收入在退休期间或面临有关社会风险时使用,从而呈现出个人收入再分配效应。这种分配效应在不同社会保险运行机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在个人账户积累模式中,劳动者个人收入再分配表现得非常直观,退休收入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表现为劳动者在不同生命周期的收入的一种积累,是延期支配或转移部分收入的结果。而在社会统筹模式中,这种个人收入再分配则表现得较为间接。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中,则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所占何种比例,而体现程度不同的个人收入再分配特征。 2、劳动者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指在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计划中,通过特定的运行机制,由生产性劳动人口负担现有老年人口的退休费用,而现有生产性劳动人口的退休费用将顺理由下一代生产性劳动者承担,从而体现出劳动者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这种收入再分配效应,一方面表现出不同代际之间在经济内涵、经济关系上的收入再分配。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代际间收入水平及数量上的某种差异性。代际间收入再分配效应的体现,取决于政府干预下社会保险计划的长期稳定运行。 3、同代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指因劳动者收入状况的差异或社会保险财务机制、给付结构体现出的不同收入水平劳动者的收入再分配。为服从特定社会政策目标,社会保险运行机制将体现某种程度的收入再分配,如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向低收入者转移,未遭受工伤、 失业风险劳动者的部分收入向遭遇风险劳动者转移,或通过社会保险计划,使收入偏低者获得往往高于纳费水平的保险金,或收入偏高者获得低于其纳费水平的保险金。因而,社会保险存在明显的、形式各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社会保险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通过社会保险呈现的收入再分配形式及其程度。如个人账户模式则较多呈现劳动者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收入再分配,较少呈现劳动者之间共济互助的收入再分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则既体现横向的共济互助的收入再分配关系,又能体现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收入再分配,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兼融特性。在业已引起广泛重视的多层次社会保险模式中,通常在第一层次,即旨在提供基本待遇水平的模式中,明显地体现社会共济性收入再分配特征。无论收入高低,一律享受最低水平保险待遇,实际上已包含了收入水平高低之间的一种再分配效应。而第二、三层次保险计划,则更侧重于劳动者纳费与待遇之间的某种对等性,较多体现效率因素,较少体现横向的不同收入水平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分析了社会保险对经济的影响。第一节主要分析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保险的范围,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保险的项目和内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险的保障程度;同时,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也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险对人力资源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保险对资金积累和资金市场的影响,社会保险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掌握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应该建立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观。 第二节主要分析了社会保险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险对储蓄的影响作用,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作用,社会保险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作用等方面。该部分涉及较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问题,而且在学术界的争论也还较多。-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保险 经济 影响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