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上墙2007.docx
《安全管理制度上墙20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上墙2007.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安 全 培 训 教 育 制 度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增强安全操作技能,保证其具备应有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特制订本制度。 1 .“三级”安全教育 1.1 凡新入厂员工(包括合同工和临时工)、试用人员、长期实习人员(三个月以上)均需经过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转岗人员需持单位转岗证明或公司调令到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办理变更手续。在本车间内部岗位调动需重新接受班组级安全教育,在车间之间调动需接受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离岗一年以上的需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2 各级安全教育要保证培训学习时间,公司级32学时以上,车间级24学时以上,班组级16学时以上。 1.3“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实行补考制,第一次考试不合格可以进行一次补考,补考不合格交回上一级培训单位或公司人事部门。 1.4 一级(公司级)安全教育由公司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和人事部门负责,二级(车间级)、三级(班组级)教育,各单位必须建立安全教育教材、台帐、试卷(班组级试卷按岗位分类)。安全教育教材内容要符合安全培训要求,经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审批后方可有效。 2.外来人员 2.1 外来施工人员进入生产区内作业前,必须先到业务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审查,开具施工证明或签定业务合同(协议),然后到安全环保管理中心接受安全培训,签定《安全管理协议书》,经审批同意后可持入厂证进入作业区域作业,并执行公司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2.2 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和外来短期实习人员,必须到安全环保管理中心接受安全教育,在指定人员的陪同下进入生产区。实习人员未经允许不准独立操作,特殊情况下需经车间主任同意,在岗位主操作的监督下方可操作。 3 .特种作业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资格培训,取得《特种作业安全作业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并按规定定期参加复审。 4. 复工安全培训 复工人员到公司安全环保管理中心接受上岗前的安全培训,重温安全基础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返岗作业。 5. 日常安全教育 5.1 各单位每年必须对所在单位的员工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培训要有计划、实施过程文件、教材、试卷、台帐。 5.2 每年的安全培训内容要符合公司安全的要求,所编写的教材必须报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备案。 5.3 各单位在培训、考试时必须提前通知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将对培训、考试的过程进行监督考核,并做记录。并对各单位的培训效果实行随机抽考制。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为了使公司各单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规范化,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制订本制度。 1.日常安全检查 1.1 公司安全环保管理中心不定时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员工的思想状况及“三违”现象等内容,对查出的不符合项进行考核并记录。 1.2 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要不定时对本单位进行安全巡检,对检查的不符合内容进行考核并记录。 1.3 各单位的值班人员要对夜间四点班和零点班巡检不少于两次,对检查的不符合内容进行考核并记录。 1.4 班组安全员对本班人员和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每班不少于三次,对检查的不符合内容进行考核并记录。 1.5 岗位操作人员每小时要对本岗位的生产装置和安全设施巡检一次,并做好记录。 2. 综合安全检查 2.1 公司运营管理中心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安全生产检查组,每月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现场管理、安全基础管理等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性安全检查。检查情况依据公司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将检查考核情况进行通报。 2.2 各单位每周对单位的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按规定进行考核。 2.3 各车间根据公司规定进行综合安全检查,并保存检查记录。 3. 季节性安全检查 3.1 安全环保管理中心要针对冬季和夏季的生产特点组织两次季节性安全检查,并保存检查记录。 3.2 夏季安全检查内容为: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 3.3 冬季安全检查内容为:防冻、防滑、防火、防煤气中毒。 4. 节日前检查 节日(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前,各单位要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设施、备用设备完好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5. 专业安全检查 各单位应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装卸环节、防尘防毒、环境保护等进行检查。专业检查由专业科室负责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参加检查。 6.安全隐患整改 6.1 各单位对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安排专人负责整改,并且要签字确认。对于未按要求和期限整改的隐患,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由单位负责人和整改负责人负直接责任。 6.2 安全隐患整改费用不计入日常维修费用,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卡、扣、减、留。由此发生事故,由相关人员承担直接责任。 6.3 对于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由于客观原因确实不能按期整改完的,必须在期限前2天内将原因书面报安全环保管理中心。 7. 安全检查落实 7.1 对安全环保管理中心下发的所有《安全检查通报》或《安全检查通知单》要保存完整。 7.2 对于安全环保管理中心检查的所有问题,相关单位要及时拿出落实措施,认真落实整改,严禁弄虚作假。 7.3 在接到安全环保管理中心下发的《安全整改通知单》2天内将落实措施填写《安全检查整改落实反馈单》报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存档。 安 全 作 业 管 理 制 度 为了规范安全作业行为,控制和预防风险,消除安全隐患,降低生产安全事故,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订本制度。 1. 特殊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持《特殊工种安全作业证》,方可上岗作业。学徒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安全作业证》不得独立作业。 2. 凡属高处作业、动火作业、入罐作业、吊装作业、抽堵盲板、设备检修等作业都要依据《厂区作业安全规程》落实安全措施,各类安全作业票证要有完整的签字审批手续。 3. 动火作业 3.1 在禁火作业区内动火必须到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3.2 在固定动火区可不办理动火作业证,但必须落实安全措施。 3.3 在使用气焊时,乙炔瓶与氧气瓶的距离不少于5m,距离明火不少于10m,在焊接前必须消除周围及下方的易燃物,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4 电焊作业,在地面施焊时,应站在绝缘处,在潮湿的工地或地沟槽内要站在备好的绝缘板上。 4. 登高作业 4.1 高处作业必须审批办理登高作业证。 4.2 年老体弱人员、视力差、患有头晕病者,不能登高作业。 4.3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大雾恶劣气候、霜露天等不能登高作业,夜间登高要有充足的照明。 4.4 登高作业前应检查登高用具是否安全可靠,不能借用设备、建筑物、支架、管道、绳索、不坚固的水泥架等非登高设施作为登高工具。 4.5 登高作业时在没有取得上下联系好的情况下严禁向地面扔物,大件工具要拴牢,防止滑落,地面上的监护人应和登高者统一联络信号。 5.设备内作业 5.1 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严格履行 审批手续。 5.2 进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它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并清洗、置换合格。 5.3 对于进入有毒物质的储罐内作业,必须通风置换,并在进入前30分钟之内进行化验分析合格,经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同意后方可进入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h分析一次。 5.4 在设备内作业时,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5.5设备内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电压为24V,在潮湿、狭小容器内作业应≤12V,灯具及电动工具应符合防爆、防潮等安全要求。 5.6 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6. 在带电运转设备上进行作业时,必须采取停电、挂牌等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7. 在生产区内不准使用电炉子取暖,因生产需要使用电炉子的必须经过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审批,办理《固定用火证》方可使用。 8. 各种安全作业票证要保证完整无损,不得损坏、乱画。现场作业时必须由作业人员随身携带。 9. 移动电动工具必须安装安全保护装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避免危化品事故发生,制订本制度。 1. 安全环保管理中心负责制订本制度,并对各单位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 经营部负责制订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充装的各自分管环节的管理。 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 3.1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必须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经审查批准。 3.2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 3.3 危险化学品包装内应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3.4 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5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防爆、泄压、防毒、防潮、防雷电、防渗漏、防腐、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 3.6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始终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3.7 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做出记录;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2年。 3.8 应定期组织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对本单位生产、储存装置 定期进行安全评价。 3.9 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3.10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品应当定期检查。 3.11 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3.12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 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 当定期检查或检测。 3.13 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 危险化学品经营 4.1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 4.2 从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本公司采购危险化学品。 4.3 不得销售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4.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危险化学品。 4.5 销售危险化学品,应当建有销售档案(台帐),如实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应存档至少保存一年。 4.6 销售人员应当每天核对危险化学品的销售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 4.7 销售人员负责审验购买危险化学品企业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的齐全与真伪;禁止向无证企业和单位销售危险化学品。 4.8 购买剧毒化学品,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5. 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应当凭本单位出具的证明(注明品名、数量、用途)向设区的市级公安部门申请领取《准购证》,凭《准购证》购买。企业在完成《准购证》限定的品种与数量销售后,及时将客户提供的《准购证》,交到当地公安部门治安科备案。 6. 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充装人员,要严格执行危化品充装制度,充装车辆必须提供真实、有效证件,充装车辆安全附件必须齐全,否则不得对该车进行充装。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生产设施的管理,提高生产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设施技术状态良好,确保设备安全长周期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1. 管理原则 2.1 设备安全管理应当依靠技术进步,坚持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以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2. 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从制定设备规划方案起到投产止这一阶段全部活动的管理工作。它包括设备的规划决策、外购设备的选型采购和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使用初期管理四个环节。 2.1 设备规划包括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两部分,设备规划的编制,必须结合企业经营方针目标,由规划部门或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拟定,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论证并提出设备的技术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2.2 设备的选型应本着技术上先进、适用、生产效率高、性能稳定、结构合理、安全可靠、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好的原则进行。 2.3 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应当由国家批准的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须有制造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制造安装,为设备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2.4 设备质量的验收按照厂《外协加工件及设备制作质量控制制度》验收入库。 2.5 设备投用前,设备管理部门应本着对设备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检查设备的设计、制造、采购、安装等一系列环节上的情况,掌握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生产工艺要求。特种设备还应报请有关部门检验,取得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 设备的使用管理 3.1 设备验收合格并取得使用证后即进入使用阶段,正常使用过程中要认真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润滑制度,做好各种运行记录,消除跑冒滴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设备管理人员要对设备认真建档、建帐、建卡,使设备运行有章可循。 3.3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工艺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地使用和维护好设备。对新用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严格执行巡回检查,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及时消除跑冒滴漏,使设备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3.4 对生产中发生的设备故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再次发生类似事故,处理事故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 4. 特种设备的管理 4.1 对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其他特种设备的管理,必须按有关技术检验标准、规程、规定执行。 4.2 应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没有取得质检部门颁发许可证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 4.3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4.4 特种设备进厂要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以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由设备管理中心签发验收单后,财务部门方可付款。 4.5 特种设备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主要包括:制造材料、安装、历次检修、检验、改造及事故记录等。 4.6 特种设备运行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准带压和高温条件下拧紧或拆卸螺栓,未经批准,不准对主要受压元件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工作。 4.7 特种设备、安全装置和附件应严格遵循检验周期,定期校验,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 5. 设备在使用中由于磨损、腐蚀、老化,使其精度、性能、动力达不到工艺要求和安全要求,且能耗高、污染严重而无法进行修复、改造的设备,需作报废处理。 6. 设备报废由使用部门根据设备报废的有关条件写明原因,经设备电议中心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符合条件的,由设备电议中心填写报废单,经总工批准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批准报废的设备必须进行清洗、置换、拆除,不得继续在生产线上使用。 安 全 投 入 保 障 制 度 为了确保公司对安全资金的不断投入,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达到和保持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1. 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由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和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安排,按上年度销售收入≥0.5%的标准进行提取。 2. 整改及所需费用的提取,经公司审计后由财务管理中心统一保障安全费用的落实。 3. 各单位要确保的安全费用主要用于安全教育培训、个体安全劳动保障用品器材、安全生产设施技术改造及维护等方面。 4. 为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转变员工“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观念,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得以强大的资金后方保障。 5. 为减少职业危害,防止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损伤,由经营管理中心对外购生产所需物件、劳保器材、用品用具的相关资质把关。 6. 生产设施技术改造和维护费用:各部门应严格履行整改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已严重落伍淘汰的设备、设施应作报废处理。 7.对于生产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或因资金保障出现整改滞后现象者,一律按年初签订的公司《安全经济责任书》中的相关条款进行考核。 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在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和报费等方面的管理,充分发挥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的防护作用,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特制订本制度。 4.1 公用劳动防护用品的领用和使用。 4.1.1 使用单位持车间(部门)负责人签字的《公用劳动防护用品申请表》由分管经理审批后,方可开单据领取。 4.1.2 个人享受的劳动防护用品如胶手套、口罩、工作服、肥皂等,日常检修不再发放,大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1.3 使用后的公用劳动防护用品,各单位必须妥善保管,以备下次使用,严禁出现故意损坏、私自占有、丢失、挪用公用防护用品等现象。 4.2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 4.2.1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到期后,一律由本人持《劳动防护用品领取证》在每月的1日至10日办理领取手续,其它时间不予办理。 4.2.2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到期后,40天之内不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领取资格,不再办理领取手续,只享受下一个周期待遇。 4.2.3 劳动防护用品单据开出后本月不领取者(在库存无特殊情况下),不予办理换单据手续。 4.3 临时工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 4.3.1 非正式岗位临时工在第一次领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时,到财务部门交劳保费50元押金后,方能按规定享受发放待遇。 4.3.2 正式岗位临时工在入厂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后可领取工作服,在离职前,必需到所在单位、安全环保管理中心、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上交部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凡在岗工作不满180天的,个人所享受的一切劳动防护用品费用从押金中扣除。 4.4 安全帽的发放管理 4.4.1 凡生产系统各单位在岗员工(非正式岗位员工、分析化验员、仓库保管员、地磅员除外)享受领用安全帽待遇(工艺人员每5年一顶,各维修人员每3年一顶)。 4.4.2 管理人员佩戴蓝色安全帽;工艺人员佩戴黄色安全帽;维修人员、电修人员、计量管理人员等佩戴红色安全帽。 4.4.3 各类人员检修或日常检查维护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4.4.5 各类人员必须妥善保管各自的安全帽,在不使用安全帽时必须存放于岗位,严禁私自带出厂区或挪做他用,否则扣所在单位50元罚款。如出现丢失或损坏,本人持本单位证明和50元人民币到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后,领取新安全帽。 4.4.6 相关单位保存不编号的安全帽用于非正式岗位员工参加检修用。各单位保存规定数量的安全帽期限为5年。 4.4.7 对于人员调动或离职时,必须将安全帽交于所在车间(部门),由新单位重新调配发放安全帽。相关单位要及时将安全帽调配情况上报安全环保部。 4.5 各单位进入生产区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或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工作服、防毒面具等)。 事 故 管 理 制 度 为加强事故管理与控制,严格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和处理事故,教育和警示他人遵章守纪,避免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制度。 1.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 1.1 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1.2 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1.3 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1.4 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2. 事故种类 事故种类通常划分为以下十三类:伤害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破坏性事故、生产操作事故、设备事故、质量事故、污染事故、交通事故、计控事故、电力事故、自然灾害事故、未遂事故。 3. 事故调查与处理 3.1 发生事故,要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责任人和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提出防范措施并限期完成。 3.2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发生事故的调查结果、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 3.3 发生重伤事故的单位,要积极组织伤员救治、保护事故现场,尽可能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3.4 轻伤事故,由车间组织,会同相关科室进行事故调查,确认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填写事故报告单报送安全环保管理中心。 3.5 对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应在事故发生的当天,由车间和有关专业主管部门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明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作出处理决定。 3.6 对一般以上事故,公司安全委员会应积极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3.7 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均应整理、登记、建档,妥善保管。 3.8 负责调查处理事故的部门应当自收到事故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处理,并按各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划分事故责任,落实责任人。 4. 事故报告 4.1发生一般以上事故后(包括一般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必须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紧急情况时,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可直接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4.2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必须先由当事人和相关人员写出事故经过,经调查落实后,由所在单位按规定填写事故分析报告单,事故经过和原因分析要层次清楚,说明问题,整改措施要具体可行。事故分析报告单应体现出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 职 业 卫 生 管 理 制 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公司经济发展,制定订本制度。 1. 防尘防毒 1.1 企业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清洁生产。 1.2 依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公司有关部门按时编制防尘防毒规划,并纳入年度安措计划和长远规划,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1.3 防止尘毒物质的泄漏和扩散,努力实现作业场所的卫生标准;对可能产生尘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工艺、设备、管道和阀门要加强维护和检修,杜绝跑冒滴漏;对防尘毒作业点要加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措施。 1.4 生产过程中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技术部门和设 备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革除不合理的工艺设备,以无毒、低毒的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物料,并逐步实行生产过程的全部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1.5 对接触尘毒作业的工人加强安全教育,掌握有关尘毒安全技术知识,加强个人防护,尽量减少操作人员与尘毒物质的直接接触,加强防尘防毒的辅助措施,为作业人员提供健康保障。 1.6 重视尘毒监测工作,搞好尘毒监护。积极协助上级劳动卫生部门对我厂尘毒进行检测。在容易泄漏有毒物质地点积极创造条件,设置有毒物质自动分析报警器。 1.7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工业卫生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三废综合排放标准》,做到防尘防毒设施和“三废”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有相应的卫生防护设施,经检查符合规定要求方可用于生产。 2. 防噪声 2.1 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标准为85分贝(A)。 2.2 教育职工了解噪声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噪声。 2.3 在现有条件下将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面积极采取隔声、使用消声器、隔振、更新设备等措施,降低噪声强度。 2.4 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对噪声严重尚不能有效治理的岗位, 上班工人可戴用内防声器和外防声器。 2.5 经常测定噪声,检查治理效果,在暂无测量手段的情况下,求助于上级劳动卫生主管部门检测。 3. 发生职业危险抢救的原则 3.1 发生职业危害的抢救工作,严格执行企业制订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急救的措施及规定》。 3.2 抢救工作坚持“立即、就地”抢救的原则,即使在送医院的途中也要坚持进行。 3.3抢救中毒人员要注意某些毒物造成中毒的潜伏期,不要掉以轻心。 3.4化学物质如硫酸、烧碱、盐酸等引起的化学性灼伤应在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切勿放弃现场救治的宝贵时间。 3.5 加强事故抢救的管理措施,掌握各种毒物中毒救治方法。应成立救援的组织机构,配齐人员,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经常性学习和演练。 4. 体检与职业病防治 4. 1新入厂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适宜有毒有害作业的,不 得分配到有毒有害岗位。 4. 2 对接触尘毒危害的职工应按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并进行相关职业病特殊项目检查,特殊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应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4. 3 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企业逐步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可采取定期轮换、短期脱离、进行预防性治疗等措施。 4. 4 认真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各单位仓库、罐区重点消防部位管理,保证厂区安全,消除火灾及泄漏危险物品的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1. 仓库储存管理 1.1 库房内物品储存要分类、分堆,堆垛与堆垛之间应当留出必要的通道,主要通道的宽度一般不应少于两米,根据库存物品的不同性质、类别确定垛距、墙距、梁距。储存量不得超过规定的储存限额。 1.2 露天存放物品应当分类、分堆,易燃和可燃物品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1.3 能自燃的物品、化学易燃品与一般物品以及性质互相抵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库储存,并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1.4 能自燃的物品、化学易燃品的堆垛应当布置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场所,并应当有专人定时测温。 1.5 遇水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化学易燃物品,不得存放在潮湿和容易积水的地点。 1.6 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的化学易燃物品,不得露天存放。 1.7 闪点在四十五度以下的桶装易燃液体不准露天存放,在炎热季节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1.8 化学易燃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安全处理。 1.9 易燃、可燃物品在入库前,应当有专人负责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库或归垛。 1.10 储存易燃和可燃物品库房、露天堆垛、罐区,不准进行分装、试验、封焊,动用明火等可能引起火灾的作业,如因特殊情况需要作业时,须经安全环保管理中心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进行现场监护,方可作业。 1.11 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不准用可燃材料搭建隔层。 1.12 在库房或露天堆垛的防火间距内,不准堆放可燃物品。 1.13 库区和库房内要经常保持整洁,用过的油棉纱、油抹布、沾油的工作服、手套等用品,必须放在库外的安全地点,妥善保管。 2. 罐区储存管理 2.1 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按操作规程进行定期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隐患。 2.2 盛装重要物料储罐均有物料液位、压力、温度等相关信息传送至中央控制室或值班室;重要参数均有上、下限报警装置。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3 储罐每年要检查一次腐蚀情况并测量其壁厚,若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整修或更换; 2.4 定期检查储罐上的测量设施,发现测量值不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立即检修或更换; 2.5 定期检查储罐呼吸阀、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水喷淋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2.6 罐区间的泵、管线等每班要按时巡回检查,出现异常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并上报。 3. 装卸运输管理 3.1运输车辆必须具有《易燃易爆化学品准运证》,否则不准进 入仓库或罐区内。 3.2 进入易燃易爆罐区或仓库界区内的车辆应符合安全规定,不得在库内检修车辆。 3.3 在危险性较大库区内作业的人员,不得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为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及时总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确保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1. 例会制度 1.1 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 1.2 例会由总经理主持,安委会全体成员参加,特殊情况扩大参加人员范围。 2. 例会内容 2.1 安全环保管理中心汇报上一月安全生产情况。 2.2 介绍同行业近期的安全生产形势。 2.3 传达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 2.4 分析季节性安全生产的特点,研究防范措施。 2.5 分析上个月的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指出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6 提出下一步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建议采取的措施。 3. 例会议题 3.1 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上级重要的安全生产文件精神。 3.2 研究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工作措施。 3.3 研究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时间及进度。 3.4 调度基层单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3.5 安排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 4. 会议实行签到制,并做好会议记录,存档备查。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调动干部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杜绝工作中的“三违”行为,促进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 基本要求 1.1 奖罚严明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原则,应采取有效的奖罚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1.2 企业对安全生产有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及个人应根据成绩和贡献的大小,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而引起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1.3 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酿成事故的要加重处罚,严肃处理。 2. 奖罚原则 2.1 奖励范围 2.1.1 从原料投入到生产出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事故,有突出贡献者。 2.1.2 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有突出成绩者。 2.1.3 积极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安全措施、安全技术创新,有突出成绩者。 2.1.4 对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有突出贡献者。 2.1.5 在经济承包的同时承包安全工作,有突出贡献者。 2.1.6 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抢救人员和物资有突出贡献者。 2.1.7 在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者。 2.1.8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严格遵章守纪,连续三年以上未发生 事故者。 3. 奖励级别及审批 3.1 荣誉奖励 3.1.1 车间挂安全先进牌;连续三年无重伤事故,无重大事故隐患,千人负伤率为0‰的车间,可命名为安全先进车间,颁发“安全先进车间”牌,直至不达标时摘除。 3.1.2 个人荣誉证书:所领导的车间连续三年无重大事故的正副车间主任、车间安全员,颁发“安全生产,领导有方”证书。连续三年未发生任何事故的工人应发“安全无事故光荣”证书。 3.1.3 “安全先进车间”牌的制作和挂摘、个人荣誉证书的收发,由安全主管部门负责,计算安全时间从文件公布执行之日计算。 3.2 物质奖励 3.2.1 安全先进车间的职工安全奖应高出所有职工的5%,持有个人荣誉证书者再提高5%,当安全先进牌被摘下、个人荣誉证书收回时,提高的额度随时取消。 3.2.2 职工避免重大生产事故发生,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有重大创新、事故抢救有功的,应当给子专门单项奖励。 3.2.3 企业的奖励分厂级和车间级,车间的奖励采取考核,计分办法,车间应制订出考核细则。 3.3 审批手续 厂级奖励:首先由车间安全员根据车间主任或主管部门的意见,按申请奖励报告内容填写,车间主任签述意见后,上报安全管理部门审核,最后由主管经理批准实施。车间级奖励:由车间安全员按申请奖励报告表的内容填写,由车间主任审核、批准实施。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明火、动火的管理,消除火灾和爆炸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制订本制度。 1. 各级领导要切实把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防毒、防尘、防火、防爆工作。 2. 各车间、部门应每年将防毒、防尘、防火、防爆工作规划和采取的技术措施经费、设备、器材等与生产计划一起安排,把防毒、防尘、防火、防爆的措施计划列入技术措施计划和财务、物资计划中。 3. 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基建部门必须按照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职业卫生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标准要求,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 4. 在生产过程中,对散发出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如废气、废水、废渣、废油等,要采取回收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措施,使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国家“三废”排放标准要求; 对于存在易于泄漏的易燃易爆介质附近张贴标示标识,配备消防灭火器材及消防水等措施. 5. 对于容易泄漏或散发有毒气体、液体的工艺设备,要加强计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对排毒、防尘,通、排风装置要加强管理,搞好维护保养,不得擅自移置他用和拆除。 6. 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修制度》和《消防管理规定》。 7. 在审查、验收新、扩、改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时,发现不符合防尘、防毒、防火、防爆要求,要重新返工,否则不予以验收和投产。 8. 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安全距离,要符合安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管理 制度 2007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