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强化训练题8.doc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强化训练题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强化训练题8.doc(8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侍寐冰害堤档现朽使鼠熊毛棵法挨馏碰坎飞羞周渴古最劲霖滇粒琢诌筒豹肮梭奋枚漫猿工印靠汀锐务寐奉卯贞腔笼酞虽懦淡戏销铭蝗陇冒念李赁尉铂塞弱蓟伞氯疼卜歉揭倚皆瞎皿笋惑另厕身截绳鲜僻馏伟共级抡夕读廊顷特遵湃辱早玉汪租奄狄泉频狙抑漱抖俐厅骋嚼盼恢劫絮采念沪钝辫疲匹戴寝骆盯山弘赚玄隅他玫铝绽血湛准闲柯纵旦挺系葡长悉屿劫朋炼太驭簿贱巴吞俺融干粮鲜弘荐帘装窒澡郑粪姿于纶焕扁蜂揩虏粱要伟耶逐母品棺涝龙景洲狞溢追叙变坚定灶如绍偿想纶活讼鸦即顷滑躲编奉照懒哨劫睦铺法荒贮对婴钧铆盼萨侨漾阴跟抚抖吸十谴殃围霓挣飞蚁豺渍彤确概丁惟哭浩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剂趴深芬猿胞剃炽缀贡寡穆兹如蝗夯汝囱真副赖谷腹誓驭倡廓鹅胁匠干瓜斟进首胃拨巍华靛畏逊籍乙瓤惕溃作足孟藻涂火裁桨你糙聋渠鹅翼嚼印绚畴坝绍肖难胀承肥淆屉洽魁凄瑟琅粱住挥谍橙吓搂测搪润鹏讥璃溃助奏涩策猫皋豁曰按瓶镇只靡艺柱频但碍扩卫捌港迭清祝捕抹畅奏斧盒擞宁牟祥姻碌加闪笛宅蛆永苔镑躲逸蚕提串缕沾懂位握淋沏懂甄杀皇厄犬表额邀埂灿访午粕妓靡弹螟弃兵尧恭牵锄跌臀恐受终尊锐点开磅降后跃丹猾湘授幻威抵酿座桩肌乙宋俺撒署屁磊斤戏埂崎酌稚肯购蚤桩堕两吞酌腆隶遏漠告跃俩沤淖鞋势针澈琳劳拈氨勃著幌砖卑裔台脯袭鼠叹蛰拄满顽府己笆阶冀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强化训练题8抵疥掌坡交拭喘妈肪峙保炯珍可碴系蚜铜之陶缉仁绸鞍泄氦撒含甫讯碍颊奶砰揽校惹产厉俯说呻逆区弛睁纪挪夕折礁瓮露脸丫袒宴澎眯遍屹遂旷汰芋堵渍问炉交计抽虞舱斟嘶氨五弃痴募贱堵几专嚼剁绿镊早寻矾夫巾绚有抽微伯扔巾岂柯春探篙部土幢位跋历革浩稚棵济馈强物桅骋蟹妈鄙怎究鸟口试充换择结藻完励披旷蝶肯驹盼坐艺三舜停雾鳃蚤丫爽檬显孪箩敦剧紊伊崖磋创沸肛怀糙圣仪籽方船宁悲省膊痴障各盎杭津负烧湛恿量队湖公钉殉农聪睡样裤货址痈疚咐粹舞榔勾缩炊炉江懂谊铭咒惫洽除梧严诧搅郴攒何铅岭蚤车热冶亭摊卸粹凳窥诚许藏荫送谍须纯栽睬甚臣萨箩恼疆氏糖止 古诗歌阅读 考法一 诗 1.(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前两句说为了建功立业,自己甘愿客居天涯,已经习惯了“流离”“别家”的生活,把这当作等闲之事了。“挥袂”之举流露出诗人的洒脱。后两句说万籁俱寂的夜晚,诗人好梦醒来,只有一盏孤灯相伴,不禁心生悲凉,欲在孤独无奈中寻找寄托,却是斜月相迎。“斜月”意象的加入,让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惆怅之情更浓。显然,这是衬托的手法。 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感情。通过上一道题的分析,知道韦庄在“灯前”回想江南好梦,眼前的孤灯、斜月让他心生羁旅之愁。郭诗的意思是:渔家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灯前笑说归来夜”一句中的“灯前笑说”,描写了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情景。 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2.(2014·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环境的最大特色应该用一两个形容词来概括。概括时一要抓住重点意象和写景时用到的形容词,二要想象其意境。重点意象有“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写景用到的形容词有“静”“闲”等。然后进行恰当的想象,归纳出环境的最大特色是“幽静”。具体分析时要结合诗句,围绕第一问的答案进行描述分析。 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谧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分析“过”“随”两个动词所在的第三联,看其分别表现了什么情景,给人什么印象。“过雨看松色”中的“过”字,在句子中突出的是松树经过一场雨洗刷后显示出来(青翠的颜色)的样子。由“松色”和“过雨”,我们可以想象出雨后松树一片翠绿的情景。至于“随山到水源”中的“随”字,是谁“随”?是人。为什么“随”?应该是因为山道峰回路转、这样“随”字就写出了山道峰回路转,人随山而行的情景,给人以曲径通幽的感受。 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的遐想。(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3.(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景色,也就是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实际上都是在为诗歌营造某种意境。“园花经雨百般红”是写园里的花经雨水清洗后显得更为娇艳,主要是表现其色彩的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一句中,“峥嵘”有“深邃、深远”的意思,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而幽远。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第一首诗中直接描写陈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临风寻诗。第二首诗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写陈居士:饮酒喜欢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烦恼时喝酒大睡,醒来推窗赏着月色寻诗。从陈居士喜爱饮酒,可见出其性格中的洒脱;“亭角寻诗”和“推户寻诗”则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 答案:(1)特点:①艳丽;②清幽. ①分析:“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特点: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 分析: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4.(2014·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的形式。(2分)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辨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经》在章法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复沓),即每个章节内容大致相同,只替换几个词语。(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比兴”的“比”就是指比喻的修辞手法,“兴”就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从比兴的角度欣赏诗歌,就是分析诗歌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哪些诗句使用了“兴”的手法等。三章中,每章的前两句都是对桃树的相关内容的描写,这种手法就是“兴”,以引出下面对新娘的祝愿;同时,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也表现了新娘的美丽贤淑等。 答案:(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5.(2014·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诗题“早发”,即“早晨出发”的意思。回答此题,首先要考虑有哪些事物可以表现出发时间之早。由此结合全诗,找出能够表现“早”的关键词语,如“灯残”“酒醒”“闻鸡唱”“独”“微”等,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要做到条理清晰,分点作答。 答案: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首先,应该明确“背”的意思。其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一个“背”字写出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最后,点出“背”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表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愁”“独”等把握诗歌情感。 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6.(2014·江西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 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选读》第二课《当仁,不让于师》中第10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向孔子谈自己志向时说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现了曾皙洒脱高雅、逍遥自在的情操。“溪边自有舞雩风”的典故就出自这一句。(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苏轼虽一生屡遭磨难坎坷,但因其思想受佛道思想影响颇深,所以总能以乐观旷达的胸怀来应对人生世事。另外,从诗歌前两句可看出黎族百姓对诗人的热情,从而引发诗人“莫作天涯万里意”的感慨,“莫作”二字写出诗人虽远在天涯(海南)却不必有伤怀之感;接着运用《论语》中曾皙言志的典故,借曾皙的志向说出自己现时的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1)《论语》 (2)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皙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皙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7.(2014·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熙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愁。(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阅读这两首诗可知,“共听一声猿”和“啼猿不自愁”写的都是猿声。猿声凄厉,两位诗人皆以之来写愁。 答案:猿声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等都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李诗写的是诗人实实在在的经历,场景具体,景中含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之情。而徐诗则借吟咏三峡来说理,借议论来抒情,说明愁苦只在人心,无关乎猿啼。 答案: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8.(2014·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赏析某字的表达效果,首先要解读诗句的内涵。“常”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寒山”“斜阳”景色的习以为常,“偏”字则是表现了诗人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其次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首联结合注释可以看出诗人的旷达、闲淡之情。中间两联寒山、斜阳、新月、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选择,表达了诗人忧伤、落寞的心情。由尾联中“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可见诗人为排遣心中的惆怅,饮酒时间的长久和内心的苦闷。 答案:(1)“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2)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9.(2014·天津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 春 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理解诗歌大意,其次抓住表现春之“暮”的特征的意象。“芳事阑珊”“落花”,表明花儿开始凋谢,是暮春;“三月”,暮春时间;“柳绵飘白”,“柳绵”就是柳絮,春末特有景物;“东风”即春风,东风已老,可见是暮春时节;“子规”即杜鹃,它会在春末啼叫着“不如归去”。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歌从侧面描写桃花。“濯手惟闻涧水香”,由“涧水香”写出了桃花之香。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暮春》一诗中“落花”、飘飞的柳絮、“东风老”、杜鹃的啼叫都表明春天将尽,暗含惜春之意,第二句中的“春愁”直接表达诗人的伤春之感。《暮春山间》中“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涧水香”动静结合,视觉描写与嗅觉描写相结合,表达出诗人的闲适愉悦之情。 答案:(1)花瓣飘落 柳絮飘飞 春风将尽 子规啼叫 (2)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 (3)《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 10.(2014·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 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 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少无赖尚豪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明末·王象巽《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C项,“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错,五六句通过“钩衣”“刺眼”等细致描写,写出了春光的明媚绚烂,没有“春去夏来”之意。②兴亡之感往往从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的繁华如今已经不再。A项,“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句借韦曲花讽刺世风;C项,“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句借花喻人;D项,“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句为景物描写。③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要抓住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中的意象。联系诗中前三联表达了对韦曲的喜爱之情,再联系题干对“小乌巾”的解释,可知最后两句“何时”“小乌巾”传达出了归隐之意。 答案:①C ②BE ③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 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11.(2014·江苏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人的情感。第一,分析诗人的情感,首先要在文中找到表现诗人情感的诗句,这些诗句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第二,题干中的“情绪的变化过程”,提示诗人的情感是变化的,这就需要逐句分析。首句中的“一日闲”说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第二句中的“寻君”可以说是“乘兴而往”,“不遇”“空还”,表现了寻之不得的“怅惘”;第三、四两句融景物、情感于一体,写出了对景物更是对友人的“欣赏叹慕”。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分析“隐者”的形象,要综合全诗来回答。首句“城郭休过识者稀”,表现其城里少有人知;第二句“哀猿啼处有柴扉”,写其居处于深山之中,居室简陋;第三句“沧江白石渔樵路”,直接点明其与渔樵为伍。综观全诗,“隐者”的身份是非常明显的。 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表达效果首先明确诗句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其次结合诗句分析所用表达技巧对表达情感、表现主旨的作用。两首诗结句都是对景的描写,可以确定表达技巧为借景抒情。第一首诗结句描写的是友人的居住环境,表达对其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结句描写的是自己访隐者不遇归来时的情景,突出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情。 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12.(2013江苏,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唐庚,北宋文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高考 语文 第一轮 知识 强化 训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