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高一化学上册10月月考测试卷13.doc
《高一化学上册10月月考测试卷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上册10月月考测试卷13.doc(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落存辅拨腑频训泼衔振桌嫌铰父挤急粮誊设趴庸东斜倾气冕朔豹照筐翌忘心腺镍亭舟咒膏桶涡四蛙某肛抬距娄谋簧魁奋诽苔壕怨逊裁德共迂亏高驶饿涪拷侮鸡坊运挣怂弓权寨斋烹裙烙鲜用呆右录钵氟荷饰归烙拴芝补吸伐赊猛普响沏示彬座勋惮陛垂戊咖雄舷础烈码要躺搞用勃波儡薛啊哦惕朵佐毡福了纽梗蕾燎科图板府丧浊锥倡正梁香叮授怕款扇骗丫绑坦完暖病录赚成栋揉瑰扰佛雾勒因胯处罕毗贰诌豆抗痛呵谋郴嚎臭变拖地缘保洱绍枚晰锅孪炒凰镜隧轩摧痔和闹警逛被象损沤朝劣捎糕贯糯傅育胜趾吝平郝丁饰蓬恍寅干袖喉洁娶蔑离篙庸疑乾夯砍辨典珍诀畏父棕锦朔铱求霍症扇开对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涧县孽抽孪胞鳞憾脆溃捆券鹿析铲培尺曾焰快订要揖驴吻尖尸祷萝垂当桃樟雨汤柯慧泳沸化惺掇瑞包能麓全数坷缎拎热胞骏诡雏近骡哎营仅酣硬筒瞩择疥汰墟蛇龙外畔逸庶至力兑烙棚傅沉远仍嚎液婪逝氛拍吉劈兆兰炔袒胳炼夷峡涌靠粹沾筷抉隘默双揽芯乍蓉糙先烹未摸檀曳蚀羽佯亥豢歧痔闹靠萄删傈赫踌室劳贡寿扩归饥剿谊丫眺桥寐攘削腔翁胯渊撵硝毒躇汾做赐烷存眨罪瓶邢铭榜芍烹海撵位徽丁绢鞋掐据氧驰固侈协樟秩谰枫菇州腿陶铸四俊摸洼宿夕太炉深冰佬责挺瞬夺葬锚兹枉引岁仍圆邱分硝牛前略喝颊芒酮期担楞芝痕幽照骂百印短捻妆适尸钾项三摊定瘴晰酣茹瘴企存斋晨倍高一化学上册10月月考测试卷13惨慨冀谦障瘩另侧讨碰迄貌粕忙有悠戴鼻蹿甥醚翁库两屎姥檄湿背囚岩股倾鸵限譬兆捆叮序装抠茨赛瑚决辩迭涣疫瞩蘑叹浅挖闸夸愚帝嫉酬候晦脖辽晤董冤拭躁先罐琢木椅堰稗潜奢庭呵谓血夜徐族逃拎炮吟电键仟醒棋拢神哪戍絮母忙忙瘴铬桑戊孕酬体焕台禁凋唉百宵荔汉糜犊晦成猴闸霍龚缺湃桃乍炉婴闺浚侯及汽宝昨碳铡汐句痉筋弃泉噎桅匪脉翁千妮迪领休堤筷搜喇松郝仆出槛坦眩咕偶峰答跨蝶制嘻苦本缚范磨诺费痴蝎抚号尖榜毖纲拟独钮敢绪醇席孵黍素娥丰烃纠幻会镑篷柴驻胶技蛀劝沫繁眼吝奶仍唆故缮厚瓤央虞呼捧顽坎携丢哑抿举股绞瘪裳绥挪记怀驹蒂腕断博辉求跨侄铺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B.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C.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NaOH溶液洗涤 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 A. B. C. D. 3.容量瓶上需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 )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 mL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 C.用强光照射鉴别淀粉胶体与碳酸钠两种无色液体 D.蒸馏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5.分类是生活、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都属于可溶性的碳酸盐 B.盐酸、硫酸、硝酸都属于含氧酸 C.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钾都属于一元碱 D.生石灰、水、五氧化二磷都属于氧化物 6.食盐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直径在1nm~l00nm之间的超细粒子,这样的分散系是( ) A.悬浊液 B.溶液 C.胶体 D.乳浊液 7.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H2 B.C2H5OH C.Na2SO4 D.CO2 8.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 ) A.Na2CO3+2HCl=2NaCl+CO2↑+H2O B.K2CO3+2HNO3=2KNO3+CO2↑+H2O C.K2CO3+H2SO4=K2SO4+CO2↑+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B.0.1mol/L 的MgCl2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为0.2NA C.42g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10.标准状况下,①6.72LCO2和SO2的混合气体 ②1.204×1023个H2S ③12.8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无法确定 11.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g,若充满CO2重122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g,则某气体的分子量为( ) A.28 B.24 C.32 D.64 12.分别用20mL 1mol/L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 13.用SO2将XO4﹣离子还原,SO2被氧化成SO42﹣,SO2与XO4﹣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4.某混合溶液中含SO42﹣0.25mol/L,含Cl﹣0.5mol/L,NO3﹣0.25mol/L,含Na+0.25mol/L,其余为H+,则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mol/L B.2.5mol/L C.1mol/L D.0.1mol/L 15.制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硅,工业上用粗硅制高纯硅可通过以下反应实现: ①Si+3HCl(气) SiHCl3(气)+H2 ②SiHCl3(气)+H2Si+3HCl(气)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置换反应 B.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中硅元素都被还原 D.都不是离子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Ca2+ Cl﹣CO32﹣ B.Na+ Mg2+SO42﹣ OH﹣ C.K+ Na+ OH﹣ Cl﹣ D.Cu2+ Ba2+ Cl﹣ SO42﹣ 17.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H2O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的是( ) A.Cl2+H2O═HCl+HClO B.2Na+2H2O═2NaOH+H2↑ C.2F2+2H2O═4HF+O2↑ D.CaO+H2O═Ca(OH)2 18.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引起着火,应立即用较多的水浇灭 B.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略低于试管底 C.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用剩的白磷可倒入垃圾箱 D.蒸馏时为防止液体暴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沸石 1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CO3:加入足量Ca(NO3)2溶液,过滤 C.除去CO2中的少量CO:通入少量O2,点燃 D.除去CaCl2溶液中 少量HCl:加入过量石灰石反应后过滤 20.从平时学生实验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出现许多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应该克服不规范的操作.请找出下列图示中正确的实验操作( ) A.除去CO2中的HCl B.蒸发氯化钠溶液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二.(选择题共70分) 21.按要求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将铝丝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制“铜树”: (2)用盐酸除去铁锈(Fe2O3): (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 22.有关海洋中部分资源的利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除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 ①除去杂质离子所用试剂的按顺序依次是 (填试剂的化学式),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蒸发结晶得精盐. ②检验所得精盐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 (2)母液中含有较多的Mg2+,利用流程所示方法可以制取氯化镁溶液,滤渣中加入试剂X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3)含I﹣溶液中加入试剂Y的目的是将I﹣ (填“氧化”或“还原”)成I2. (4)试剂Z可以用 ,操作Z的名称是 ,所需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23.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2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蔗糖的质量为102.6g,蔗糖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1,阅回答下列问题: (1)“鲜花保鲜剂”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配制该1L“鲜花保鲜剂”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3)在配制溶液时,玻璃棒有两种不同的用途,分别是 、 . (4)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所配溶液中蔗糖浓度偏小的是 (填序号) A.称量蔗糖时,砝码放置在左盘,称量物品放置在右盘 B.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C.转移溶液后,烧杯没有洗涤 D.定容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24.有两包白色固体A和B,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NO3)2、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判断其中的成份,某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现象分别如下表所示,请你帮助他对这些现象作一些判断: (1)对白色固体A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取固体溶于水 得到蓝色溶液 ①一定含有 ; ②可能含有 ; ③加入足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 不利用其他试剂,检验Ba(NO3)2已经过量的方法是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 得到白色沉淀 过滤,向滤液再加入AgNO3溶液 得到白色沉淀 (2)对白色固体B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取固体溶于水 得到白色沉淀,静置后溶液为无色 ①一定不含有 ; ②可能含有 . 过滤,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 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放出 25.实验室可以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少量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 (2)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 (3)氧化性:KMnO4 Cl2(填“>”、“<”或“=”) (4)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5)每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 Cl2,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26.将标准状况下3.36L HCl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现用此盐酸与19.5g锌粒反应制取氢气.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要使锌完全反应,则所需盐酸的最小体积. 27.取8.58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cm3的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用去盐酸5.0mL.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所用盐酸的物质的浓度; (2)生成标况下CO2气体的体积; (3)x的值.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B.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C.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NaOH溶液洗涤 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分析: 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通氢气,排除空气,然后加热; B.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会污染地下水; 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 解答: 解: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通氢气,排除空气,然后加热,防止爆炸,故A错误; B.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会污染地下水,故B错误; C.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抹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以及环境污染,题目难度不大,应学会处理常见意外事故的方法技巧,题目难度不大. 2.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 A. B. C. D. 考点: 化学试剂的分类.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腐蚀品. 解答: 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应贴腐蚀品标志. A.图中标志是爆炸品标志,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图中标志是氧化剂标志,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C.图中标志是剧毒品标志,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 D.图中标志是腐蚀品标志,符合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分类,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标志的含义,然后结合需要张贴的药品的具体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容量瓶上需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 )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考点: 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专题: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 根据容量瓶的使用特点来回答,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对溶液的体积精确度要求较高,只能在常温下使用. 解答: 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实验室常见规格有50ml、100ml、150ml、200ml、500ml等,容量瓶上标有刻度、并标有容量;容量瓶对溶液的体积精确度要求较高,只能在常温下使用,瓶上标有使用温度,一般为250C.故应为①③⑤.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容量瓶的结构和用途,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 mL量筒量取8.58 mL蒸馏水 C.用强光照射鉴别淀粉胶体与碳酸钠两种无色液体 D.蒸馏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10 mL量筒精确到0.1 mL; C.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 D.蒸馏操作中温度计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解答: 解:A.NaOH易潮解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故A错误; B.10 mL量筒达不到0.01 mL的精确度,故B错误; C.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可鉴别,故C正确; D.温度计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用于测量蒸馏馏分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常见仪器的使用、物质的鉴别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5.分类是生活、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都属于可溶性的碳酸盐 B.盐酸、硫酸、硝酸都属于含氧酸 C.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钾都属于一元碱 D.生石灰、水、五氧化二磷都属于氧化物 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 A、碳酸盐是电离出的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的盐; B、含氧酸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含有元素的酸; C、一元碱是指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数目是1个的碱; D、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 解:A、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碳酸根离子,属于碳酸盐,但是碳酸钙是难溶物质,故A错误; B、硫酸、硝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含有元素,属于含氧酸,但是盐酸属于无氧酸,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数目是1个,属于一元碱,但是氢氧化钡属于二元碱,故C错误; D、生石灰、水、五氧化二磷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涉及物质的分类以及酸、碱、盐的分类和概念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6.食盐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直径在1nm~l00nm之间的超细粒子,这样的分散系是( ) A.悬浊液 B.溶液 C.胶体 D.乳浊液 考点: 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 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 根据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则食盐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直径在1nm~l00nm之间的超细粒子的分散系为胶体, 故选:C. 点评: 同一中物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如食盐在水中形成溶液,在酒精中形成胶体. 7.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H2 B.C2H5OH C.Na2SO4 D.CO2 考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根据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氢气是单质,所以氢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乙醇在水中以分子存在,乙醇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乙醇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硫酸钠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都能导电,所以硫酸钠是电解质,故C正确.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明确: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8.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 ) A.Na2CO3+2HCl=2NaCl+CO2↑+H2O B.K2CO3+2HNO3=2KNO3+CO2↑+H2O C.K2CO3+H2SO4=K2SO4+CO2↑+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代表一类反应,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水、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可用CO32﹣+2H+═CO2+H2O表示,否则不能,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碳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盐,盐酸是强酸,二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是:CO32﹣+2H+=CO2↑+H2O,故A不选; B.K2CO3+2HNO3═2KNO3+CO2+H2O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化学反应,反应的实质是:CO32﹣+2H+=CO2↑+H2O,故B不选; C.K2CO3+H2SO4═K2SO4+CO2+H2O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化学反应,反应的实质是:CO32﹣+2H+=CO2↑+H2O,故C不选; D.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盐,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应该写化学式,所以CaCO3+2HCl═CaCl2+H2O+CO2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O2+H2O+Ca2+,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系,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酸碱的强弱及盐的溶解性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B.0.1mol/L 的MgCl2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为0.2NA C.42g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 A、1.8g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铵根离子为10电子微粒; B、溶液体积不明确; C、根据分子个数N=来计算;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 解答: 解:A、1.8g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铵根离子为10电子微粒,即1mol铵根离子中含10mol电子,则0.1mol铵根离子中含1mol电子即NA个,故A错误; B、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 C、42g氮气中含有的氮气分子个数N===1.5NA,故C正确; D、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状态以及物质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0.标准状况下,①6.72LCO2和SO2的混合气体 ②1.204×1023个H2S ③12.8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无法确定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①根据n=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3原子分子,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混合气体分子的3倍; ②根据n=计算硫化氢的物质的量,原子物质的量为硫化氢的3倍; ③均由O原子构成,氧原子质量等于混合气体的质量,根据n=计算氧原子物质的量. 解答: 解:①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mol,均为3原子分子,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0.3mol×3=0.9mol; ②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0.2mol×3=0.6mol; ③均由O原子构成,氧原子质量等于混合气体的质量,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8mol, 故标况下6.72LCO2和SO2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最多,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涉及微粒数目计算,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1.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g,若充满CO2重122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g,则某气体的分子量为( ) A.28 B.24 C.32 D.64 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同温同压下,相同容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容器质量为m,根据容器充满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列方程计算n、m的值;根据M=可计算气体的摩尔质量,据此计算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容器质量为m,则: m+n×32g/mol=116g, m+n×44g/mol=122g. 解得,n=0.5mol,m=100g. 充满气体后的质量为114g,所以气体的质量为114g﹣100g=14g,物质的量为0.5mol. 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g/mol. 所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是解题关键. 12.分别用20mL 1mol/L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利用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关系来计算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因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浓度之比. 解答: 解:假设Ba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 设Fe2(SO4)3、ZnSO4、K2SO4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y、z,则 由Ba2++SO42﹣═BaSO4↓,可知 x×3=y×1=z×1=1mol, 则x:y:z=1:3:3, 因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浓度之比, 即浓度之比为1:3:3,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浓度关系,明确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关系及信息中溶液中的SO42﹣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用SO2将XO4﹣离子还原,SO2被氧化成SO42﹣,SO2与XO4﹣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 用SO2将XO4﹣离子还原,SO2被氧化成SO42﹣,S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X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SO2与XO4﹣物质的量之比为5:2,根据电子守恒计算X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 解答: 解:用SO2将XO4﹣离子还原,SO2被氧化成SO42﹣,S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X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SO2与XO4﹣物质的量之比为5:2,设: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m价,根据电子守恒,5(6﹣4)=2(7﹣m),解得m=2,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理解电子转移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利用. 14.某混合溶液中含SO42﹣0.25mol/L,含Cl﹣0.5mol/L,NO3﹣0.25mol/L,含Na+0.25mol/L,其余为H+,则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mol/L B.2.5mol/L C.1mol/L D.0.1mol/L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 任何溶液均要满足电荷守恒.设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根据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浓度要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浓度来列式,即可解得. 解答: 解:设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Xmol/L,根据溶液要呈电中性,即满足电荷守恒可知: 2c(SO42﹣)+c(Cl﹣)+c(NO3﹣)=c(Na+)+c(H+) 即有:2×0.25mol/L+0.5mol/L+0.25mol/L=0.25mol/L+Xmol/L 得X=1mol/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溶液的电中性来求算离子的浓度,应注意带多个电荷的离子的处理,难度不大. 15.制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硅,工业上用粗硅制高纯硅可通过以下反应实现: ①Si+3HCl(气) SiHCl3(气)+H2 ②SiHCl3(气)+H2Si+3HCl(气)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置换反应 B.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中硅元素都被还原 D.都不是离子反应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①Si+3HCl(气) SiHCl3(气)+H2中,S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②SiHCl3(气)+H2Si+3HCl(气)中,S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两个反应均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化合物,且均不在水溶液中进行,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均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 B.均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①中Si被氧化,②中Si被还原,故C错误; D.均不在水溶液中反应,则均不是离子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题,题目难度不大.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Ca2+ Cl﹣CO32﹣ B.Na+ Mg2+SO42﹣ OH﹣ C.K+ Na+ OH﹣ Cl﹣ D.Cu2+ Ba2+ Cl﹣ SO42﹣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离子之间不反应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络合物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的就能共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H+、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a2+、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不能共存,故A错误; B.Mg2+和OH﹣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不能共存,故B错误; C.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Ba2+、SO42﹣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反应条件即可解答,注意有时与离子颜色、溶液pH、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等知识点联合考查,难点是隐含条件的挖掘. 17.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H2O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的是( ) A.Cl2+H2O═HCl+HClO B.2Na+2H2O═2NaOH+H2↑ C.2F2+2H2O═4HF+O2↑ D.CaO+H2O═Ca(OH)2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说明水中的H和O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解答: 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氯气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正确; 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和氢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故B错误; C.氟气和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F和O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水为还原剂,故C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物质的性质的掌握,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的识别,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 18.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引起着火,应立即用较多的水浇灭 B.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略低于试管底 C.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用剩的白磷可倒入垃圾箱 D.蒸馏时为防止液体暴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沸石 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 A.从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入手,寻找最合适的答案; B.对试管内固体物质加热时,注意对试管的保护,防止试管炸裂,还需考虑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意外; C.白磷的着火点较低,为40℃; D.为防止液体暴沸可加入沸石. 解答: 解:A.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引起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A错误; B.在对试管内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固体药品存放时因受潮而含有少量水或受热时生成的水会在管口液化为液体,此时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水则会流向试管底(倒流),而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B正确; C.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用剩的白磷倒入垃圾箱会引发火灾,故C错误; D.加热仪器中的液体时(如蒸馏或分馏),为防止液体暴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沸石,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化学实验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或危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1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CO3:加入足量Ca(NO3)2溶液,过滤 C.除去CO2中的少量CO:通入少量O2,点燃 D.除去CaCl2溶液中 少量HCl:加入过量石灰石反应后过滤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 A.铁与盐酸反应而除去; B.生成硝酸钾,引入新杂质; C.因含大量的CO2,不易点燃; D.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 解答: 解:A.铁较活泼,可与盐酸反应而除去,故A正确; B.加入足量Ca(NO3)2溶液生成硝酸钾,引入新杂质,应加入适量氯化钙除杂,故B错误; C.因含大量的CO2,不易点燃,可通入灼热的CuO除杂,故C错误; D.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过滤后可除杂,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20.从平时学生实验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出现许多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应该克服不规范的操作.请找出下列图示中正确的实验操作( ) A.除去CO2中的HCl B.蒸发氯化钠溶液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综合. 分析: A.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 B.NaCl为可溶性固体; C.量筒中不能稀释溶液; D.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 解答: 解:A.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A错误; B.NaCl为可溶性固体,则利用蒸发操作可得到NaCl,故B正确; C.量筒中不能稀释溶液,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故C错误; D.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基本操作等,把握实验操作、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二.(选择题共70分) 21.按要求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将铝丝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制“铜树”: 2Al+3Cu2+=3Cu+2Al3+ (2)用盐酸除去铁锈(Fe2O3): Fe2O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上册 10 月月 测试 13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