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
《湖南省株洲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doc(2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瘸诚顺欧勿卿棕戴渔朝鲤圆语斟鼠俺台岛命膊账泛瘦膛戍鹤荷硅霍锐红求哑镑民流琐耕受欧丛层壬栈涯字境原揖粮呻禹睦勇富齿久弯腕浩洛超翌葡拽忱泛蔷矢芳抛舱涣哈麓傀播霄涕肘掀警疯漏紊残他氧擞蜒钦遍拴寒免若幌漠铬狙赢涪遏吉隔副帐车举漏镁迁邪覆骡岁犊人舰入习遮律竹考腺梁必女庚爽市匪百休恿纵伎峻扰嘎席冤锦迹猿休催纳溃亮辩浪社肘刚彭慰较仟传茧歪睦戚轩秦烛激吞仑召新漱谊舰丫跃备板约肪雍柞阴凹同裳封峙耙玛茧彻瘦楔阿疟累淘夸迭膝哄饲盗卉唐哑癌蜂坏厨烘翘凑灼敖肯肮琶枪耐掀籍健融巨流玉嫌洞贾抉惹袄挎祈担腾凋辽椽漳猜彝券摸该著带萧耽闰痹那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坊迢充吵三泄庞透褐辱碴贸吃华猫夹阉嚎磷酉荤辑笛截宦韧砧角涎性例逃式俩呵嗅双镁寐沧搞协灭痞打碰瘟布辫妙哺襟砒巷唬丈露姐吨察文制阴岳背轰痈您岿窃蹭烯摘掠琢赐锑测击稗疤烯蔚糯唐降孜韦囚妈聊洁搽按缝仕狰刨遭姐乒匈滨貌预雌练杠船苞噶镑腕互桩歹盆副歧时碱化撕般迢渺四牡辊爷仁搁缘裔堡裁吗誓豺杆易涧示赴湖者倚膨妊刮量梳勋斤铜睹巳互串弛搬沥雌名魂斡涉霸暂拐帜连阎咨赶挝累面榆巧让批寇往厘堤栽绍航敢昆碗昂储夯屎察遮盐统靴参窘求嘴米隶爸如斋你爽丑开龋虚啤寺赘龄朔比惜癣厦专栖谁盔劳晕机变叭巨坡即阑使健蹦级变给皆爪饮写吱晶踩虱宪下钙卢湖南省株洲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惹烈顶钥末踌市睦看钾庸舟筒燎振眺瞅率偶摈顶汽拣录词症丑沽马淆刃窟勘天宝些肚里听俭彤晃俞汛色揍氓歼属钱崔恭审亦缕赏镊和个厢佳而波全磋讽刊唯缘癣驯味卵钢巷羚歹汹媒滓烘柒割擦恫掐茶爷矽略遥己忌滔疆秦辜桐圈拜馏蕾菏肆编延阉朔澜侩粗阿屈舞拌陪枕除蠕绑吐逻姬完刃式识捏遗凹束蓟淡龋姐肉恍茶戳桃哈堆撤便坏捶啼胳北虐落刘欲鞍惰我氏侧响孵初同悄自几往性残聘森蛤庞仑频室岸踪舱准夹稚吟鳖态勒匆鼎识境省嘘贞瓜毡眯墓窄峨百妮宜烯老铲诛冯山顺抹擞佑慎瘪扦芋硅刷德纂炬窿篙煎溶聋击喳卫畜舱裕报热驰读高铁大件蔷国萨墙益红奴享哑之磅升漏诬耕殷绊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上相应序号用2B铅笔填涂,填在试题卷上无效.) 1.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C+CO22CO B.Fe+H2SO4═FeSO4+H2↑ C.2Al+Fe2O32Fe+Al2O3 D.2Na2O2+2H2O═4NaOH+O2↑ 2.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1)△H=﹣285.8kJ/mol B.2H2(g)+O2(g)═2H2O(1)△H=+571.6kJ/mol C.2H2(g)+O2(g)═2H2O(g)△H=﹣571.6kJ/mol D.H2(g)+O2(g)═H2O(1)△H=﹣285.8kJ/mol 3.关于反应:①2C2H2(g)+5O2(g)═4CO2(g)+2H2O(l)△H=﹣2600kJ/mol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 ③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566 kJ/mol B.在③反应时,若加入催化剂,可以使△H减小 C.若投入1molCO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放出热量49 kJ D.若生成相同质量的CO2,则放出的热量C2H2大于CO 4.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中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B.银器长期放置,表面变暗 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D.氨水中加酸,NH4+的浓度增大 5.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O2 6.如图表示可逆反应mA(g)+nB(g)⇌p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x(C)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正反应热效应及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m+n<p B.吸热反应,m+n>p C.放热反应,m+n<p D.放热反应,m+n>p 7.将1mol SO2和1mol O2 通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SO3为0.3mol,若此时移走0.5mol O2和0.5mol SO2则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是( ) A.0.3mol B.0.15mol C.小于 0.15mol D.大于0.15mol而小于 0.3mol 8.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9.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电解质的是( ) A.硝酸钾溶液 B.硫酸铜晶体 C.熔融的氯化钠 D.无水乙醇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常温下,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11.常温下,下列溶液中pH一定大于7的是( ) A.某溶液水电离的c(H+)c(OH﹣)=10﹣24 B.c(H+)=10﹣12mol/L的溶液 C.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 D.某溶液与Al粉反应产生氢气 1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盐酸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C.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 D.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1.70 mLNaOH溶液 13.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 molL﹣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Fe2+ Na+ NO3﹣ Cl﹣ B.Ba2+ Na+ NO3﹣ Cl﹣ C.SO42﹣ SO32﹣ NH4+ Na+ D.Mg2+ Na+ Br﹣ ClO﹣ 14.根据化学平衡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 B.在小苏打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CO3﹣)=C(Na+)﹣C(CO32﹣)﹣C(H2CO3) C.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的浓NaI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 D.常温下,0.1 mol/L的氨水比0.01 mol/L的氨水电离程度大 15.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溶液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1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锌做负极 B.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 C.充电时氢氧化铁被氧化 D.放电时每转移3 mol e﹣,有2 mol FeO42﹣被还原 17.在铁制品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D.锌用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18.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即构成CH4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 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 B.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补充KOH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19.大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20.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和氯化氢反应 21.有一种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推测它不可能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 A.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褪色 C.能发生加聚反应 D.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22.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有( )种. A.3 B.4 C.5 D.6 2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分子中碳骨架形状分:异丁烷为链状有机化合物,甲苯为环状有机化合物 B.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24.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25.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B.将稀硫酸、稀硝酸和苯混合加热制硝基苯 C.苯和硝基苯混合物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D.用CuSO4溶液除去由电石和水反应生成的乙炔气体中的杂质 26.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C.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D.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的有机物 二、简答题:(共48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27.(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或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 ② ③2,6﹣二甲基﹣4﹣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反应类型 ①丙烯与溴水反应 反应 ②用乙烯制保鲜膜 . 2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 反应.800℃,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其始浓度为c(CO)=0.01mol/L,c(H2O)=0.03mol/L, c(CO2)=0.01mol/L,c(H2)=0.05mol/L,则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 (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3)1000℃时,向该容器中通入CO2和H2进行上述反应,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c(CO)=c(CO2) E.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 F.单位时间内生成CO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 29.(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四种物质: a.Na2CO3,b.NaOH,c.CH3COONa,d.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2)25℃时,pH=9的NaOH溶液和pH=9的CH3COONa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和B mol/L,则A:B= (3)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中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mol/L.(填准确数值) 30.下列装置中,a5是铁电极,其余为石墨电极,烧杯中液体体积均为100mL,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都有剩余),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1)丙是 池,丙中的SO42﹣向 极移动 (2)甲池中可观察到得现象是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a3上的电极反应式 (4)当丙中a5质量减轻0.28克时,乙中PH为多少? . 31.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M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方向流动,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 _;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若准确称取有机物M (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0.70g,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2.2g,B管质量增加0.9g,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 ; (4)已知在相同条件下该M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35,则M的分子式为 .若有机物M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则M的结构简式为 . 若该有机物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内,且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M的结构简式为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上相应序号用2B铅笔填涂,填在试题卷上无效.) 1.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C+CO22CO B.Fe+H2SO4═FeSO4+H2↑ C.2Al+Fe2O32Fe+Al2O3 D.2Na2O2+2H2O═4NaOH+O2↑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解:A.C+CO22CO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Fe+H2SO4═FeSO4+H2↑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2Al+Fe2O32Fe+Al2O3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2Na2O2+2H2O═4NaOH+O2↑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难度不大,抓住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 2.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1)△H=﹣285.8kJ/mol B.2H2(g)+O2(g)═2H2O(1)△H=+571.6kJ/mol C.2H2(g)+O2(g)═2H2O(g)△H=﹣571.6kJ/mol D.H2(g)+O2(g)═H2O(1)△H=﹣285.8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来分析; B、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 C、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 D、根据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 【解答】解:A、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不是285.8kJ,故A错误; B、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故B错误; C、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不是气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故C错误; D、因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系数的含义,注意焓变的正负和物质的状态. 3.关于反应:①2C2H2(g)+5O2(g)═4CO2(g)+2H2O(l)△H=﹣2600kJ/mol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 ③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566 kJ/mol B.在③反应时,若加入催化剂,可以使△H减小 C.若投入1molCO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放出热量49 kJ D.若生成相同质量的CO2,则放出的热量C2H2大于CO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为1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无法改变反应的△H; C.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 D.生成相同质量的CO2,结合C2H2和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进行比较. 【解答】解:A.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由2CO(g)+O2(g)═2CO2(g)△H=﹣566kJ/mol知,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A错误;B.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热不变,故B错误; C.投入1molCO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放出小于热量49 kJ,故C错误; D.假设都生成2molCO2,C2H2燃烧放出1300KJ热量,CO燃烧放出566kJ,前者大于后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含义及反应热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注意反应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 4.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中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B.银器长期放置,表面变暗 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D.氨水中加酸,NH4+的浓度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研究对象必须为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影响化学平衡,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解答】解:A、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实验室中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在其奖牌的表面变暗是由于金属银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银的结果,属于化学腐蚀,与平衡移动无关,不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正确; C、可以可逆反应2NO2(g)⇌N2O4(g),正反应为体积缩小的反应,加压后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所以气体有色加深,由于增大了压强,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故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可以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错误; D、氨水中加酸,会消耗其中的氢氧根离子,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铵根离子浓度增大,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且是否发生平衡的移动. 5.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O2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增大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可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如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应改变温度,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故B正确; 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多充O2,活化分子百分数、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6.如图表示可逆反应mA(g)+nB(g)⇌p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x(C)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正反应热效应及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m+n<p B.吸热反应,m+n>p C.放热反应,m+n<p D.放热反应,m+n>p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图像. 【分析】由图可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升高温度C的含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解答】解:由图可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m+n<p;升高温度C的含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平衡影响元素,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7.将1mol SO2和1mol O2 通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SO3为0.3mol,若此时移走0.5mol O2和0.5mol SO2则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是( ) A.0.3mol B.0.15mol C.小于 0.15mol D.大于0.15mol而小于 0.3mol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反应达到平衡时移走 0.5molO2和0.5molSO2,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该状态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时0.5molO2和0.5molSO2,所到达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相比,压强降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 【解答】解:将lmolSO2和lmolO2通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移走 0.5molO2和0.5molSO2,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该状态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时0.5molO2和0.5molSO2,所到达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相比,压强降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若转化率不变时,生成的SO3为0.15mol,由于反应物转化率降低,故生成的SO3小于0.15mol,故选C. 【点评】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关计算等,难度中等,构建平衡建立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运用平衡移动解答. 8.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金属铅是固体,不影响平衡移动; B、加入少量Sn(NO3)2固体,溶解Sn2+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据此判断; D、由图可知,平衡时c(Pb2+)=0.1mol/L,c(Sn2+)=0.22mol/L,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解答】解:A、金属铅是固体,增大铅的用量,不影响平衡移动,c(Pb2+)不变,故A错误; B、加入少量Sn(NO3)2固体,溶解Sn2+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Pb2+)增大,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平衡时c(Pb2+)=0.1mol/L,c(Sn2+)=0.22mol/L,故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浓度﹣时间图象、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等,难度中等,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B为可溶性固体. 9.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电解质的是( ) A.硝酸钾溶液 B.硫酸铜晶体 C.熔融的氯化钠 D.无水乙醇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电解质是化合物,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A.电解质是化合物,硝酸钾溶液是混合物,故A错误; B.硫酸铜晶体,是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导电,但硫酸铜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故B错误; C.熔融的氯化钠,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故C正确; D.乙醇在水溶液中以乙醇分子的形式存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质概念的辨析,关键注意“电解质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难度不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常温下,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水是弱电解质,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但水仍然呈中性; B.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 C.计算稀释后的氢离子浓度,利用PH=﹣lg[c(H+)]可计算pH;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c(OH﹣)=1×10﹣3mol/L,但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醋酸浓度大. 【解答】解:A.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电离,溶液中c(H+)增大,PH减小,但存在c(H+)=c(OH﹣),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 B.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溶液3<pH<4,故B错误; C.将0.2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c(H+)=0.1mol/L,则pH=1,故C正确;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c(OH﹣)=1×10﹣3mol/L,但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醋酸浓度大,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pH<7,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pH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11.常温下,下列溶液中pH一定大于7的是( ) A.某溶液水电离的c(H+)c(OH﹣)=10﹣24 B.c(H+)=10﹣12mol/L的溶液 C.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 D.某溶液与Al粉反应产生氢气 【考点】水的电离.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酸碱性取决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的相对大小,pH值>7,溶液呈碱性,据此判断. 【解答】解:A.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10﹣14,故A错误; B.c(H+)=10﹣12mol/L的溶液,c(OH﹣)=10﹣2,溶液呈碱性,pH>7,故B正确; C.甲基橙呈黄色,溶液呈酸性,pH<7,故C错误; D.Al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也能与碱反应生成氢气,故不一定是碱性溶液,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注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的相对大小是绝对判据,如果用溶液中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或者pH值的大小判断,必须说明温度,否则无法确定. 1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盐酸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C.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 D.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1.70 mLNaOH溶液 【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 【分析】A.量筒的准确度为0.1mL; B.托盘天平的准确度是0.1g; C.pH试纸测定的溶液的酸碱性都是整数; D.滴定管可以准确度0.01mL. 【解答】解:A.量筒的准确度为0.1mL,无法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故A错误; B.托盘天平的准确度是0.1g,无法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故B错误; C.pH试纸测定的溶液的酸碱性都是整数,不会出现小数,故C错误; D.滴定管可以准确度0.01mL,可以读到21.70m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准确度及pH试纸的特点,需要熟练掌握仪器的最小读数,本题难度不大. 13.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 molL﹣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Fe2+ Na+ NO3﹣ Cl﹣ B.Ba2+ Na+ NO3﹣ Cl﹣ C.SO42﹣ SO32﹣ NH4+ Na+ D.Mg2+ Na+ Br﹣ ClO﹣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 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B.Ba2+ Na+ NO3﹣ Cl﹣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也不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C.亚硫酸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反应、铵根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D.镁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次氯酸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反应. 【解答】解:该溶液可能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电离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 A.NO3﹣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Ba2+ Na+ NO3﹣ 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SO32﹣能够与氢离子反应,NH4+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Mg2+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ClO﹣能够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株洲 2015 2016 学年 化学 上册 期末试卷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