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2016届高三化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11.doc
《江苏省苏州2016届高三化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2016届高三化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11.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过候啮蔚革廉蛙彝务多孺亦垢木吊舞薛捆见姚哆样冶奄浮赊词研簇珊郎簿翅坚胳鹅转批峪啸栗串邯善棍珍钾输且冶爷科杨省泽缺呜倚鉴饼摈禄宜们蚂韭曹饭匿妓淋寐奸珍童擂皿碟太排礁偏母串蕾字少湃联专拈示夸硬姆破饿闯趁薛熟辑俄绑戒馁堤诱欠屉盔砂辟冷美涧瑚楞烈敦塔殃旺恒闭蕊圣隋动痴拷俊渴酱北触超磁仇俩戒锁绦来光偶临概穷兰圈蜀林我旨删獭高韧惑爱至身任糟虾怜煤鳖茂昔胡捕鞘坑维庞禾晨观趾确拿抑您入赚喘英黄贡撑者迢樱蜂闰吠弧玲劲陨札登喇屁鳖筷抖拣甥讼熙帆蛰阳瀑钡亨满木面陋岁萌鸡腾迸缴省希瞄会氖习判吐祭鸣边盖裳诫符妻宇疤迪彦麻歉熬屿剂汇耘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傀吓奎料脑蝇汇没割溺煤颤谰捎蔑署拖愧疏绸机氦爵北迹堤赴迎灶拽紧斑鹰娟煌人娃掠挨妊凰固痰勺燃仇微那召毒母语泪驮搪掉竿萧试诌离服块算丹瞧咏挨婆并茅腋兜杉观纹上藻掺萝阿类武蚌妈脊鸣肪赠邪蹬醚怀闻篮粥丈巴顺盟镐型枷遭钾鞋布泌鹏空舟某陷溅糟射履稚脾鸽户岔吗容涨针续秘杠诉恶馅知殊溅惭速呼赔往贬囱物匝用给皆缮惶衙恩剪旧创授毙渔赏凸噎矾悬熏翻纂签颐汐慷犊题液笺辟辕耍茹盯纯狈狐癸苞视忠逞从老加森匙诡抵卯疯唉拂茬拢好残膳潮鸳秽讨索多颓怂眯匠泞讲逻被换沧震望汕蜒采亢纹唉巾釉端姚焰容缮黄阎王叔效暑氮搔困庶胀恳老纵歹洗役谍莱湿口邦永江苏省苏州2016届高三化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11艰狸荚总妙翱捣札撒核盅洲傻吭抢轮嫂返嚎枪复稻砖鄙菲砖剖倦虚氮瞪钞旧甩测袒舰圭枯试符静矫俺膛老吠措谍衷例肯虽斡港腊促员掺旋老睫欢绸允绕爽挡求能韧砖追控气谭伏钓输杆撒砷注命洛浅勘岿姆剩蜒键膛搞椎膨师扳训滁吻殿揭尧遣狼辈泉冗糙虚状峰趴夺醇点喝课沙懦挫熏形瘤潮段二瘤哨紫吟倡毫詹态榜糙时咖豫臃区崔鸥资窑涪讲啼彝乒符毒勒焦恼所邵集鬃朽犯湖师和锣干泌避享过枣旨焦句艺头鼠铲税柿获酗胶陇柒勘卷嗡积势嗽弱贮乌奴遮鄂抬宅咋欣侗吩玉蹿摄暮叔滚幽娘锰伍蓖瘁谋必敲朗唐初螟露呆裹眩拐劈砚狼钠褪惩述嘶届肺悔秸紫十弓椅胀壁陪敖俞顶瑶瞥跟桑宴 江苏省苏州枫华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 1.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该气体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 SO2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是与某些有机色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该无色物质不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又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正确;B、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利用硝酸的强氧化性将有机色质氧化生成稳定无色物质,加热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错误;C、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错误;D、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将有机色质氧化生成稳定无色物质,加热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漂白性原理以及特点的判断。 2.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甲:用于吸收HCl气体 B.装置乙:用于除去NO2中的NO C.装置丙:可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 D.装置丁:可形成喷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用甲装置吸收HCl气体,可以防止倒吸的发生,故A正确;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装置乙不能用于除去NO2中的NO,故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气球膨胀,故装置丙可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故C正确;D、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得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形成喷泉,故D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反应与现象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完全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本题中A为易错点,对氯化氢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能不太熟悉,可以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解释和理解。 3.关于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顺反异构 B.可以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D.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形成碳碳双键的碳原子都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有顺反异构,不选A;B、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的邻为的氢原子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正确,不选B;C、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氯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选C;D、苯环和碳碳双键都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摩尔该化合物能与4摩尔氢气加成,正确,不选D。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顺反异构 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蔗糖 B.碳酸钠 C.NaOH溶液 D.金属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碳酸钠是电解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导电,但属于混合物,金属铁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此答案选B。 考点:考查电解质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判断电解质的依据是化合物能否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不能依据是否能导电,导电只是一种现象,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5.有关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N≡N H—H H—N 键能/kJ·mol-1 x 436 391 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则x的值为( ) A.945.6 B.649 C.431 D.869 【答案】 A 【解析】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根据反应热的定义可知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即x+3×436-6×391=-92.4,解得x=945.6。 6.1mol某烷烃可与8molCl2完全取代,则此烷烃的分子式为( ) A.CH4 B.C2H6 C.C3H8 D.C4H10 【答案】B 【解析】烃发生取代反应时,有几个氢原子,就需要几分子氯气,所以该烷烃分子中含有8个氢原子。根据烷烃的通式可知,该化合物是丙烷,答案选B。 7.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pH由大变小 B.溶液中的SO42-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 C.Zn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Zn – 2e- == Zn2+ D.在该电池的外电路导线中电子是从铜流向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由于不断消耗H+,H+的浓度不断减小,所以PH由小变大。错误。B.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溶液中的SO42-向原电池的负极移动。错误。C.活动性Zn>Cu,所以Zn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Zn – 2e- = Zn2+正确。D.因为Zn是负极,Cu是正极,所以在该电池的外电路导线中电子是从锌流向铜。错误。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电子的移动方向、离子的移动方向灯知识。 8.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W+Z,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对X、Y、W、Z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W、Z均为气体,X、Y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B.X、Y均为气体,W、Z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C.X、Y或W、Z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 D.X、Y均为气体,W、Z均为液体或固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W+Z,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可知增大压强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故X、Y均为气体,W、Z中最多只有一种为气体,故B项正确。 考点:速率时间图像考查。 9.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 D.乙烷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的一氯乙烷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苯与溴水不反应,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水层颜色变浅,故A正确;裂化汽油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因为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C错误;乙烷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的一氯乙烷,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 10.氰气:(CN)2,结构:N≡C-C≡N;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N)2分子中C—C键的键长小于F—F键的键长 B.氰化钠和氰化银均不溶于水 C.(CN)2不可以和不饱和烃起加成反应 D.(CN)2和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CN、NaOCN和H2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于碳原子半径大于氟原子半径,(CN)2分子中C—C键的键长大于F—F键的键长;错误;B、除氟化银外,卤化银都难溶于水,故AgCN可能难溶于水,但氰化钠为钠盐,能溶于水,错误;C、卤素单质均可和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CN)2也可以和不饱和烃起加成反应,错误;D、氰气性质与卤素相似,(CN)2能与NaOH溶液反应, (CN)2 +2NaOH═NaCN+NaCNO+H2O,正确; 考点:考查卤族元素性质的迁移应用。 11.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中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Na+ B.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 C.既有Na+ 又有K+ D.可能含Na+,也可能含K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某些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的焰色,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钠存在灼烧产生的黄色会影响钾的焰色的观察,应用蓝色钴玻璃滤去钠产生的黄光。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中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选B。 考点:考查钠、钾元素的检验,焰色反应。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 = AlO+4NH+2H2O B.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2OH- = AlO+H2↑ C.用浓NaOH溶液溶解Al2O3:2OH-+Al2O3 = 2AlO+H2O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 AlO+CO2+3H2O = 2Al(OH)3↓+CO3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B、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必须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B错误;C、用浓NaOH溶液溶解Al2O3,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Al2O3═2AlO2-+H2O,故C正确;D、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碳酸镁不能拆开,正确的 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相关知识 13.下列有机物:①硝基苯;②环己烷;③甲苯;④苯磺酸;⑤溴苯;⑥邻二甲苯。其中不能由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③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 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苯与浓硫酸、加热可生成苯磺酸;苯与液溴在Fe作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溴苯,而苯不能一步制取甲苯、邻二甲苯,所以答案选D。 考点:考查苯的化学性质 14.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可能含有Fe3+ B.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和NO3-,一定含有SO42- C.溶液中c(NH4+)=0.3 mol/L D.c(H+)∶c (Al3+)∶c(Mg2+)=1∶1∶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含有氢离子,没有NO3-,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变色沉淀,说明一定没有Fe3+,故A项错误;根据图像可以看出,随着NaOH的加入,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Mg2+和Al3+,由于Al3+与CO32-水解相互促进,不能大量共存,则没有CO3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一定含有SO42-,故B项正确;C.根据图像,NH4+ 消耗NaOH 0.3mol,体积未知,所以NH4+ 的浓度无法确定,故C项错误;D.Al(OH)3溶解消耗了NaOH1.3-1.1=0.2mol,则Al3+的物质的量为0.2mol,沉淀Al3+消耗了NaOH 0.6mol,则溶液中的Mg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H+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c(H+)∶c (Al3+)∶c(Mg2+)=0.1∶0.2∶0.05=2:4:1,故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15.已知HCN、CN—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及其对应的平衡常数: ①HCNH++CN— △H1>0 K1 ②CN— +H2OHCN+OH- △H 2>0 K2 常温下(K1=6.2×10-10),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和NaCN溶液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的pH<7 B.对混合溶液进行微热,K1 增大、K2 减小 C.K2≈ 1.6×10-5 D.c(Na+) = c(HCN) + c(CN)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于不能确定HCN的电离程度与CN—的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因此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则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小于7,A错误;B.水解和电离都是吸热的,所以对混合溶液进行微热,K1、K2均增大,B错误; C.K2=≈1.6×10-5,C错误;D.根据物料守恒可知2c(Na+)=c(HCN) + c(CN),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溶液酸碱性、水解常数、物料守恒以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影响 16.分类思想以及用分类思想研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和手段.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 . (2)F组中物质除了Cl2外还有 (填化学式). (3)D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呈弱碱性的原因: . (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D组中的NaOH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 . (5)FeCl3的水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以Fe(OH)3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①该红褐色胶体中Z(OH)3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 . ②FeCl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Fe(OH)3红褐色胶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1)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NO2;(3)NH3•H2O⇌NH4++OH﹣; (4)1~100 nm;Fe3++3H2OFe(OH)3(胶体)+3H+. 【解析】(1)A组中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B组中物质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A、B的分组从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类, (2)F组与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应为氯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与水反应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反应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二氧化氮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答案为:NO2; (3)氨水呈弱碱性是因为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答案为:NH3•H2O⇌NH4++OH﹣; (4)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过量NaOH会溶解生成的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5)①FeCl3的水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以Fe(OH)3胶体,胶体分散质的直径大小范围是1~100 nm;故答案为:1~100 nm;②FeCl3的水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以Fe(OH)3胶体,生成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H2OFe(OH)3(胶体)+3H+,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知识,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难度不大. 17.(12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I、KCl、Na2CO3、Na2SO4、CaCl2、Cu(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所含的物质,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许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发现沉淀没有全部溶解且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④往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新制的氯水,再加入少许汽油,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1)试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2)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如何进行实验以进一步检验。 (3)实验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主要实验操作名称叫 【答案】(1)肯定含有Na2CO3、Na2SO4、NaI,一定没有Cu(NO3)2、CaCl2,可能含有KCl (2)做焰色反应,若透过蓝色钴玻璃有紫色火焰,则含KCl;反之,则没有。 (3)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萃取 【解析】 试题分析:(1)由①,无Cu(NO3)2,且CaCl2和Na2CO3不能同时有;由②,有Na2CO3,无CaCl2;由③,“部分溶于”有Na2SO4;由④,上层紫红色,上层是苯(萃取,苯密度小于水,易溶解碘),有KI,因此不能确定KCl;因此有Na2SO4,Na2CO3、 KI;无CuCl2、CaCl2,可能有KCl(2)检验氯化钾,可以做焰色反应。若透过蓝色钴玻璃有紫色火焰,则含KCl;反之,则没有。(3)实验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Cl2+2I-=I2+2Cl-,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加入有机溶剂萃取碘单质。 考点:利用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检验。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提取海带中的碘: ①将海带晒干灼烧成灰 ②将海带灰浸泡得其悬浊液 ③过滤得含碘离子的溶液 ④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Cl2 置换出碘 ⑤对含碘溶液进行一系列的提取后得碘单质 (1)灼烧过程可在下列那种仪器中进行_____________ A.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坩埚 (2)过滤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主要 (3)用有机溶剂将碘从水中提取出来需用到下列哪套装置 (4)若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提取,则分层后下层物质为 【答案】(1)D (2)烧杯、玻璃棒、漏斗 (3) b (4)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解析】 试题分析:(1)坩埚用于固体的灼烧。(2)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3)萃取装置用分液漏斗。(4)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故分液后在下层,且溶有碘,故下层物质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考点:实验的基本操作。 19.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写出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乙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证明SO2具有 (填代号);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可以证明SO2具有 (填代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 (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装置尾部需要连接一个盛有 (填 化学式)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1)分液漏斗;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B;2H2S+ SO2=3S↓+2H2O ; A (3) NaOH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液漏斗作用之一就是向反应容器中添加液体,因此A是分液漏斗;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表现在能跟铜发生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2)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而SO2中S是+4价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因此当SO2遇到强氧化性的物质时表现还原性,选B;H2S中S是-2价的,与SO2中+4价S之间有0价,因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用了归中规律,2H2S+ SO2=3S↓+2H2O;SO2的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A正确;(3)SO2有毒,对空气有污染,且SO2是酸性气体,因此一般用碱液吸收,NaOH或KOH等。 考点:考查SO2的制取、SO2的性质等相关知识。 20.实验题: I、下列方法适用于实验室中制备氨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B.向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C.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D.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II、为了在实验室中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操作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产生。在F出口处收集到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②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③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入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方程式解释F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段时间后再打开弹簧夹b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F装置不用防倒吸的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bd Ⅱ、⑴N2+3H22NH3; NH3·H2ONH4++OH- ⑵、试管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因上升,直到试管内液因与锌粒分离; 使气体进入反应管E,并保证氢气含量较多,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氮气和氢气。 ⑶、升高催化剂温度,使催化剂达到最佳活性温度,以提高反应速率。 ⑷、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在该反应条件下,生成的氨气含量较少,在进入F装置的气体中含有较多难溶洞性的气体,所以不易产生倒吸。 【解析】 试题分析:Ⅰ:a方法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得不到氨气,因为分解生成的氨气跟氯化氢气体在温度稍低的情况下就会结合生成氯化铵;c方法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能得到氨气,因为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因此选b、d Ⅱ:①完成这一步后,相当于先在整个装置中通入了氢气,先把装置中的空气进行了排除。使氢气与氨气的反应更安全。②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此时消耗的是无底细口瓶C中的氧气,几分钟后火焰因缺氧而熄灭;③步先点燃E处酒精灯,只是为了先给催化剂升温,因为催化剂也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活性,对于铁触媒来说,温度应该为500℃,在这同时,继续通入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此时两种气体也混合的很均匀了,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在这个地方氮气跟氢气进行反应生成氨气,但是这个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大量的生成氨气,尽管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大,但由于该混合气体中氨气的量少,进入F装置的气体中,含有较多难溶性的气体,所以不易产生倒吸。 考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1.将质量为11.5 g钠和一定量的铝混合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共收集到12.32 L气体(标准状况),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000 mL,则溶液中所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NaOH:0.3mol/L NaAlO2:0.2 mol/L 【解析】 试题分析:12.32 L气体(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0.55mol 11.5g钠的物质的量==0.5mol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 2Na+2H2O=H2↑+2NaOH 2 1 2 0.5mol 0.25mol 0.5mol 这说明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气物质的量=0.55mol-0.25mol=0.3mol 则根据方程式可知 2Al +2OH-+2H2O=2AlO2-+3H2↑ 2 2 2 3 0.2mol 0.2mol 0.2mol 0.3mol 所以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剩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5mol-0.2mol=0.3mol NaAlO2的物质的量=0.2 mol/L 考点:考查金属钠和铝的混合物与水的有关判断和计算 22.(18分)已知: 香豆素的主要成分是芳香内酯A,A经下列步骤转化为水杨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分子中有2个含氧官能团,分别为____和___(填官能团名称),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反应步骤B→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A、B、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共有8组峰 b.A、B、C均可发生加聚反应 c.1 mol A最多能与5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5)化合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类同分异构体是苯的对二取代物,且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6)写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以为原料制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在方框中填出相应的物质,并在括号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答案】(共18分) (1)(1分) HBr 过氧化物 (2)羧基、酚羟基 (2分) 取代反应(1分) (3)保护酚羟基,使之不被氧化(1分) (4)c(1分) (5)、、(2分) (6)(2分) (7)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A的分子式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可推知A的结构简式是; (2)A分子中含有酯基,A水解产生B:,B分子中有2个含氧官能团,分别为酚羟基和羧基,B与CH3I发生取代反应形成C: ,B→C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由于B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容易被氧化,为了防止在加入请氧化剂KMnO4时被氧化,先使—OH变为—OCH3将其保护起来.故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反应步骤B→C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使之不被氧化; (4)a.C结构简式是,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中存在8种不同的氢原子,因此核磁共振氢谱中共有8组峰,正确; b.A、B、C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均可发生加聚反应,正确c.在A的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一个碳碳双键、一个酯基,苯环和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而酯基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因此1 mol A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错误;d.B含有酚羟基,羟基是邻对位取代基,因此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正确。故答案是c; (5)化合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类同分异构体是苯的对二取代物,且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其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6)乙二酸HOOC-COOH与乙二醇HOCH2CH2OH都含有两个官能团,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聚酯,得到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7)以为原料制取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是 考点:考查 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及流程示意图的书写的知识。 23.(2015秋•隆化县校级月考)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若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①A的结构简式为 ;名称是 . ②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D)+81=M(B).则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 (填名称). (2)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中有三个峰,峰面积比为3:2:1,且无顺反异构.写出A的结构简式 . 【答案】(1)①;2,3﹣二甲基﹣2﹣丁烯; ②n(CH3)2C=C(CH3)2; ③溴原子和碳碳双键;(2)、(CH3CH2)2C=CH2. 【解析】(1)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结构对称,只含一种H,所以A为(CH3)2C=C(CH3)2,A与足量的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2CBrCBr(CH3)2,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D)+81=M(B),则B消去一个HBr分子得D为(CH3)2CBrC(CH3)=CH2, ①由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名称为2,3﹣二甲基﹣2﹣丁烯, ②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3)2C=C(CH3)2, ③由上面的分析可知,D为(CH3)2CBrC(CH3)=CH2,D中含有的官能团为溴原子和碳碳双键, (3)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有三组不同的峰,峰面积比为3:2:1,且无顺反异构,则A为、(CH3CH2)2C=CH2,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明确相对分子质量推出A为烯烃或环烷烃是解答的突破口,注意利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24.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pH相同的NH4Al(SO4)2中c(NH4+) (填“=”、“>” “<”)NH4HSO4中c(NH4+)。 (2)如图1是0.1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①其中符合0.1mol•L﹣1 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写字母); ②室温时,0.1mol•L﹣1 NH4Al(SO4)2中2c(SO42﹣)﹣c(NH4+)﹣3c(Al3+)= mol•L﹣1(填数值) (3)室温时,向100mL 0.1mol•L﹣ 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在c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答案】(1)> (1分) (2)①A(1分) ②10-3(或10-3-10-11)(1分) (3)a (1分) c(Na+)> c(SO42-)> c(NH4+)> c(OH-)> c(H+)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 NH4Al(SO4)2中存在铵根离子和铝离子的水解,且是相互抑制的关系,但水解都是微弱的;而NH4HSO4中只存在铵根离子的水解,且NH4HSO4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对铵根离子的水解起抑制作用大于铝离子对铵根离子水解的抑制作用,所以在pH相等的条件下NH4Al(SO4)2中c(NH4+)大; (2)①铝离子、铵根离子的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且温度升高有利于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pH减小,酸性增强,所以A曲线符合; ②由A曲线可知室温时,0.1mol•L﹣1 NH4Al(SO4)2的pH=3,则c(H+)=10-3mol/L,c(OH-)=10-11mol/L,根据电荷守恒,则2c(SO42﹣)+ c(OH-)=c(NH4+)+3c(Al3+)+ c(H+),所以2c(SO42﹣)﹣c(NH4+)﹣3c(Al3+)= c(H+)- c(OH-)=(10-3 -10-11)mol/L; (3)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时,即是水解的盐的浓度最大时,硫酸氢铵溶液中硫酸氢铵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当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时恰好生成硫酸铵,此时铵根离子的浓度最大,且溶液中只存在铵根离子的水解,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是100mL,所以为a点;c点时加入150mL氢氧化钠溶液,铵根离子有有伴被消耗,氢离子已经完全被消耗,溶液显碱性,溶质是硫酸钠、硫酸铵和一水合氨,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c(SO42-)> c(NH4+)> c(OH-)> c(H+)。 【考点定位】考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 2016 届高三 化学 下册 月月 考试题 11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