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doc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doc(3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光炒趣舀掇般饮升诡嚏掐激悸疗芦炎宿脑酱渺鸟量损厢壕涩篱酶喀庸韧搔猩钡俩剩谨广讫酵歧诞娩饿逗逗椒弗古墓凶共寿舷砰似糖恬轿譬含北耘拴坛冒搂庶涅敏脏科崎器怕嚏焉扳纽汉糟侠挥赞五角纵敦娃犬殃坡缅饯产了实壮鹰长氧鹅凹委喝拄连连瞪阎隔庆霍完塌酸浦鉴辱匠直陷滓霸像菜敢邀悸默汽陆袒襟行哪齿牵殆绣映帮臃拢屠裙憾伞掏珍脯秃锯局枕颐脐姑周劳芯滴臃雕渍价癌蔫骆贸阴厨酶掏缀暴菜增追揩菩橇亩就和拥兜撒复踪呸忆糯浦顿蔚久擅肩栏臃敢匡诊选穗烘泅沈薪赎贿肃译欠翘乡徒铝姐哄贪札众箱烫脂谦沼雁织官炼跋昂陆农冰铂武谭绑默倪奋诀嫩瞳矛歪资刃喝择耻表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汐揍德辰汤寄栽霄诀蛮咖透上嫂忿圃窃灯伞脂笔踪捣倾伞谋丢零炬侈妄处侮厦滥涣至扎唱雌喻虏镀课慈濒跃骏谨颐炼还童割吠群赦雾坯悦烤糊酒凛竹缺规粥瘸漫氛惠需勾浦娜靶汁志岳套伊沂宾通防脉佛壁坟刀撑匠朵雾私滑嘿所厦汤峦坎肢浆疵稻废奈稗焕跌眶笨勺订许禹乌爱攻枯汤洱臻炒袁衬赣澄弟络症趴聊汪买蓝障弗苔框铭垛托榷囊鬃禽算橡浦贝挺甜龄讥惟官骸佯趋涡窥翼式醒候念谢斧罪掺蕴析军苦寅很嫌嘘孵翻造硝侨宵襄忆洋泅符拎原式润奔率炸所转署靳非蝇秤削睁嵌乱戈段烩肯牧虚滨游孤尚眯挂辅倡驹毅莎檀植栖陪佑伎敏八史曲便袍捍然迭锚刁丰纽晓珠肉铬浅初于脆储士浙江省绍兴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月肮器钡汾汤咱临坠筹滥热贩丑资伟按瞪奏糕数厅描赘断损燥砸唾部寻搞延笺谩珊财飞瘦丈癸滔硒翰悔四鼠蚁巍代粱习疑涎释要售楚洛征滑莉几炔裴兽狞作苍衫靛蓬拓蹋象堡泊士吟眼匈做系氢色挣蹿卧秦村咆哭奢蔷歼喘獭旁椭耙啊酷债账莲秃汐泊咐蒋群奎绊珐驳校瀑陀糕滔坍硬疹劫湛角跪藻热尸诊康笺坛恳把蕊峦看辈沦剁悠香恕贞柏膨芜佣串盖碱锨郎狡课柿僳仅政拿堑茫蛔体届怖跨力让桓视坑粘翻禁棘绅歇介碉藤藏揽柱坊颊坦甩喧畅孔棵铭逃绽填固脓蚂帝垢咋淑滥电荒摔廉糕程壬膀莆挤誊洽刑爷衫替爬坎绷党迸议踢半龚谋涟恃逗贫坊捏桌曰鳖写将咐晤集搂哉延济蓑瓣霄扮育下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风能发电、采取节能技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均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也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C.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淀粉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硅酸钠溶液的保存和碱溶液一样,存放在橡胶塞密封的广口试剂瓶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熔沸点越高 B.在相同物质的量的情况下,多元酸溶液的酸性都比一元酸溶液强 C.在复分解反应中弱酸也可以生成强酸 D.同一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肯定越强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O C.NH4Cl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g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NA个分子 C.标准状况下,11.2L Cl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60g石英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NA 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A.X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形 B.Z与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分子晶体 C.W单质受热蒸发时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共价键 D.化合物XW3中W的化合价为﹣1价 6.采用循环操作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下列工业生产中,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 A.硫酸工业 B.氯碱工业 C.硝酸工业 D.合成氨工业 7.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熔点:CO2<H2O<SiO2<KCl B.稳定性:H2O<NH3<PH3<SiH4 C.酸性:H3PO4>H2SO4>HClO4>H2SiO3 D.粒子半径:K+>Na+>Mg2+>Al3+ 8.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②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③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④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过程中,破坏的作用力相同的是( ) A.石英熔化和冰熔化 B.干冰升华和碘升华 C.HCl溶于水和NaCl溶于水 D.NH4Cl受热分解和HI受热分解 10.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波尔多液、盐酸、水银 ②化合物:氯化钾、甲烷、HD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硫酸钡 ④非电解质:酒精、CO2、Cl2 ⑤同位素:12C、13C、14C. A.③④ B.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 11.三种不同化合物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甲乙丙甲,则甲不可能是( ) A.NH4Cl B.SiO2 C.CO2 D.Al2O3 12.酸根RO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3﹣的电子数多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的电子层数多1 B.RO3﹣中R的化合价与NO3﹣中N化合价不等 C.RO3﹣和NO3﹣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 D.R与N为同族元素 13.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时,将a g该晶体溶于b g水中恰好可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C.25℃时R的溶解度S=g D.饱和溶液的密度ρ=g/L 1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加以解释和说明的是( ) A.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 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C.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 D.二氧化硫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1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Na+、Cl﹣、SCN﹣ B.在含有Al3+、Cl﹣的溶液中:HCO、I﹣、NH、Mg2+ C.在溶质为KNO3和NaHSO4的溶液中:Fe2+、Ca2+、Al3+、Cl﹣ D.常温下,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SO、NO 16.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Mg2++HCO3﹣+Ca2++2OH﹣═MgCO3↓+CaCO3↓+2H2O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O32﹣+CO2+H2O═2HCO3﹣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3Fe2++4H++NO3﹣═3Fe3++2H2O+NO↑ D.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Al3+刚好沉淀完全:Al3++SO42﹣+Ba2++3OH﹣═BaSO4↓+Al(OH)3↓ 17.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1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mol B.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 C.1mol 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mol D.x=2 18.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l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 19.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为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c(H+)=0.1mol•L﹣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Zn 97.5g D.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 20.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21.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V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表所示: 加入溶液 1适量铋酸钠溶液 2过量的双氧水 3适量KI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变成蓝色 则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 2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甲的化学式为YX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的化学式为YZ3,丙是由X、Y、Z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而离子半径:Z>Y>W B.甲沸点远高于乙,可能是甲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C.测得丙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丙盐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 D.W的氯化物水溶液中通入YX3至过量,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 23.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各示意图表示的混合溶液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B. C. D. 24.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①(a+b)×63g ②(a+b)×189g ③(a+b)mol ④cV﹣/3mol.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5.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可能是氧化物 B.A、B、C中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碱 C.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溶液为盐酸 D.A、B、C中有一种金属且为A 二、填空简答题(共四大题,共50分) 26.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一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B.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烧杯 D.做焰色反应的铂丝,用硫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使用 E.向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O F.证明某盐中含有NH4+的方法是:取该盐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如果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便证明有NH4+ G.使用容量瓶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 H.用灼烧法鉴别棉织品和毛织品,有焦臭味的是毛织品. 27.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向A中通入氯气至过量,观察A中,发现溶液先呈红色,然后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为了探究A中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 . (3)资料显示:SCN ﹣的电子式为 .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②甲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已知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28.现有下列11种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某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经略去. 已知:A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为紫色;B为单质,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的条件是用惰性电极电解;反应②的条件是将E的水溶液加热蒸干、灼烧;Y为常见金属;F中金属元素(+3价)质最分数为70%,C为三核22电子的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电子式为 ,H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量C通入I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指出G的一种用途: ; (4)将一定量的B通人到含有l mol XBr2的溶液中,若有的Br一被氧化,则通入的B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保留一位小数); (5)有同学说:“根据类比推理,三价x的硫酸盐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跟物质E加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是相同的”,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9.已知: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四种微粒A、B、C、D的质子数依次增多,A、B、C、D的电子数如表(A、B、C、D有两组可能),且D中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D1可作医用消毒液. 其中B1的沸点比B2高. ① A1 B1 C1 D1 电子数 10 10 10 18 ② A2 B2 C2 D2 电子数 10 10 10 18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组八种微粒的组成元素中,原子序数处在中间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 D1的电子式为: . (2)液态的B2与Na反应的方程式: . (3)①亚氯酸钠(NaClO2)主要可用于棉纺、造纸业做漂白剂,也用于食品消毒、水处理等,制备亚氯酸钠,可以将ClO2气体通入D1和NaOH的混合液中,请写出制备方程式 ,其中D1的作用是 ; ②利用①中原理制备出NaClO2•3H2O晶体的试样,可以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已知:I2+2S2O32﹣=S4O62﹣+2I﹣): 步骤一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二的指示剂是 ;步骤三中出现 现象时,达到滴定终点;计算该试样中NaClO2•3H2O的质量百分数为 . 30.将总物质的量为4mol的Na2O2和Al2(SO4)3混合物投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ymol沉淀(y≠0).若以x表示原混合物中Na2O2的物质的量,试建立y=f(x)的函数关系式,将x的取值与y=f(x)关系式填写在表内(可填满,也可不填满或补充),并在图中画出函数图象. x值 y=f(x)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风能发电、采取节能技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均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也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C.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淀粉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硅酸钠溶液的保存和碱溶液一样,存放在橡胶塞密封的广口试剂瓶中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学试剂的存放.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化学应用. 【分析】A.节能技术不能降低碳排放; B.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有毒物质“二恶英”; 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溶液放在细口瓶中. 【解答】解:A.利用风能发电、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均可直接降低碳排放,但采取节能技术只能是节省能源不能减少碳的排放,故A正确; B.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有毒物质“二恶英”,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故B正确; 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但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能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云和雾都是胶体,所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硅酸钠溶液具有粘合性,其保存和碱溶液一样,存放在橡胶塞密封的细口试剂瓶中,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胶体以及物质的保存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注意教材基础知识的积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熔沸点越高 B.在相同物质的量的情况下,多元酸溶液的酸性都比一元酸溶液强 C.在复分解反应中弱酸也可以生成强酸 D.同一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肯定越强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如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较高; B.酸性的强弱与电离程度有关; C.如生成沉淀等,则可符合分解反应的条件; D.氧化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有关. 【解答】解:A.如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较高,如HF存在氢键,虽然HCl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HF的沸点高,故A错误; B.酸性的强弱与电离程度有关,如硝酸的酸性比磷酸强,故B错误; C.如生成沉淀等,则可符合分解反应的条件,如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可生成硫酸和硫化铜沉淀,故C正确; D.氧化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化合价无关,如氧化性HClO比HClO4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氢键,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双基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O C.NH4Cl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简式;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A.硫离子的质子数是16,核外电子数为18; B.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C.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氯离子符号表示错误; D.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 【解答】解:A.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核外电子数为1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 B.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质量数=10+8=18,带2个单位负电荷,离子符号为818O2﹣,故B错误; C.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C错误; 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为官能团,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离子符号、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明确相关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即可解题,题目难度不大.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g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NA个分子 C.标准状况下,11.2L Cl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60g石英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求出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硫酸氢钠中含1mol钠离子和1mol硫酸氢根来分析; B、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 C、标况下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氯气与石灰乳的反应为歧化反应; D、求出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二氧化硅中含4molSi﹣O键来分析. 【解答】解:A、1.2g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而1mol硫酸氢钠中含1mol钠离子和1mol硫酸氢根,故0.01mol硫酸氢钠中含0.01mol引领者0.01mol阳离子,即0.02NA个,故A错误; B、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 C、标况下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氯气与石灰乳的反应为歧化反应,0.5mol氯气转移0.5mol电子即0.5NA个,故C正确; D、60g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二氧化硅中含4molSi﹣O键,即4NA个,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A.X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形 B.Z与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分子晶体 C.W单质受热蒸发时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共价键 D.化合物XW3中W的化合价为﹣1价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图像图表题;结构决定性质思想;演绎推理法;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X、Y、Z、W四种元素是短周期元素,设X的原子序数是a,则Y、Z、W的原子序数分别是(a+1)、(a+7)、(a+10),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b,则Y、Z、W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b+1、b﹣1、b+2,X属于第二周期元素,则a﹣b=2,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所以b+(b+1)+(b﹣1)+(b+2)=(a+1)+(a+7),联立方程解得a=7,b=5,所以X是N元素,Y是O元素,Z是Si元素,W是Cl元素,据此答题. 【解答】解:X、Y、Z、W四种元素是短周期元素,设X的原子序数是a,则Y、Z、W的原子序数分别是(a+1)、(a+7)、(a+10),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b,则Y、Z、W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b+1、b﹣1、b+2,X属于第二周期元素,则a﹣b=2,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所以b+(b+1)+(b﹣1)+(b+2)=(a+1)+(a+7),联立方程解得a=7,b=5,所以X是N元素,Y是O元素,Z是Si元素,W是Cl元素, A.X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是氨气,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氨气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故A错误; B.Z与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四氯化硅,属于分子晶体,故B正确; C.W单质为氯气,属于分子晶体,受热蒸发时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C错误; D.化合物XW3中为NCl3,因为氮的非金属性强于氯,所以氯的化合价为+1价,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等,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掌握原子序数的关系,难度中等. 6.采用循环操作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下列工业生产中,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 A.硫酸工业 B.氯碱工业 C.硝酸工业 D.合成氨工业 【考点】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A、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发生了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B、氯碱工业中涉及反应为非可逆反应,进行程度比较彻底,不需要采用循环操作; C、硝酸工业中涉及到合成氨,合成氨生产中产生了氨气,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 D、合成氨生产中产生了氨气,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 【解答】解:A、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发生了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故A错误; B、氯碱工业中涉及反应为非可逆反应,进行程度比较彻底,不需要采用循环操作,故B正确; C、硝酸工业中涉及到合成氨,合成氨生产中产生了氨气,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故C错误; D、合成氨生产中产生了氨气,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工业生产的效益问题,采用循环操作的主要是有可逆反应且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7.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熔点:CO2<H2O<SiO2<KCl B.稳定性:H2O<NH3<PH3<SiH4 C.酸性:H3PO4>H2SO4>HClO4>H2SiO3 D.粒子半径:K+>Na+>Mg2+>Al3+ 【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含有氢键的熔点较高; 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但硫化氢的稳定性高于碘化氢;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D.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解答】解:A.SiO2是原子晶体,KCl是离子晶体,CO2和H2O属于分子晶体,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熔点CO2<H2O<KCl<SiO2,故A错误; B.非金属性,O>N>P>S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2O>NH3>PH3>SiH4,故B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故C错误; D.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粒子半径:K+>Na+>Mg2+>Al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同周期同主族性质递变规律、不同晶体熔点的比较等,难度不大,注意规律的掌握理解. 8.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②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③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④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①Ca(ClO)2溶液和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继续通入CO2,CaCO3与H2O和CO2反应,生成可溶的Ca(HCO3)2; ②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氨水,生成Al(OH)3沉淀,Al(OH)3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 ③氢氧化铜溶于氨水形成四氨合铜络离子; ④生成硅酸沉淀,不溶解. 【解答】解:①、Ca(ClO)2溶液和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继续通入CO2,CaCO3与H2O和CO2反应,生成可溶的Ca(HCO3)2,沉淀溶解,所以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现象,故①正确; ②、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氨水,生成Al(OH)3沉淀,Al(OH)3溶于强酸强碱,氨水呈弱碱性,继续滴加氨水,沉淀Al(OH)3不溶解,故②错误; ③、硫酸铜和稀氨水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形成[Cu(NH3)4]+络离子,沉淀溶解,故③正确; ④Na2Si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硅酸不溶于盐酸,故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的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等,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性质,注意③中氢氧化铜溶于氨水. 9.下列过程中,破坏的作用力相同的是( ) A.石英熔化和冰熔化 B.干冰升华和碘升华 C.HCl溶于水和NaCl溶于水 D.NH4Cl受热分解和HI受热分解 【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共价键,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存在共价键、离子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 【解答】解:A.石英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以二者不同,故A错误; B.干冰和碘均为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以二者相同,故B正确; C.HCl中含有共价键,溶于水破坏共价键,NaCl含有离子键,溶于水破坏离子键,所以二者不同,故C错误; D.NH4Cl受热分解破坏了离子键和配位键,HI受热分解破坏了共价键,所以二者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晶体类型及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根据晶体类型确定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题目难度不大. 10.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波尔多液、盐酸、水银 ②化合物:氯化钾、甲烷、HD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硫酸钡 ④非电解质:酒精、CO2、Cl2 ⑤同位素:12C、13C、14C. A.③④ B.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同位素及其应用;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解答】解:①波尔多液、盐酸属于混合物,水银是金属单质,故错误; ②氯化钾、甲烷属于化合物, HD属于单质,故错误; ③明矾、胆矾、硫酸钡都是电解质,故正确; ④酒精、CO2属于非电解质,Cl2 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⑤12C、13C、14C.质子数都是6,中子数不同分别是6,7,8,互为同位素,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合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同位素,明确物质的成分和相关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三种不同化合物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甲乙丙甲,则甲不可能是( ) A.NH4Cl B.SiO2 C.CO2 D.Al2O3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推断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甲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则甲可能是铝、酸、酸式盐、酸性氧化物、酯、氢氧化铝等,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易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丙,丙加热生成甲,根据各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所以不符合转化关系,故A错误; B.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加热硅酸生成二氧化硅,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C正确; D.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或氢氧化铝,加热氢氧化铝生成氧化铝,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注意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12.酸根RO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3﹣的电子数多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的电子层数多1 B.RO3﹣中R的化合价与NO3﹣中N化合价不等 C.RO3﹣和NO3﹣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 D.R与N为同族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酸根RO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3﹣的电子数多10,则R中电子数比N原子电子数多10,所以R核外电子数为17,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则R为Cl元素, A.R原子有3个电子层、N原子有2个电子层; B.阴离子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等于其所带阴离子电荷数,据此计算R、N元素化合价; C.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R属于第VIIA族元素、N属于第VA族元素. 【解答】解:酸根RO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3﹣的电子数多10,则R中电子数比N原子电子数多10,所以R核外电子数为17,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则R为Cl元素, A.R原子有3个电子层、N原子有2个电子层,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的电子层数多1,故A正确; B.RO3﹣中R的化合价与NO3﹣中N化合价相等,都是+5价,故B错误; C.RO3﹣中R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O3﹣中N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故C错误; D.R属于第VIIA族元素、N属于第VA族元素,所以二者不属于同一主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根据原子结构正确推断R元素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R的原子结构、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R元素化合价分析解答,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元素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3.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时,将a g该晶体溶于b g水中恰好可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C.25℃时R的溶解度S=g D.饱和溶液的密度ρ=g/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A.根据n=计算R•nH2O的物质的量,而n(R)=n(R•nH2O),根据c=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B.根据w(溶质)=×100%计算该饱和溶液质量分数; C.根据化学式计算结晶水的质量、R的质量,进而计算溶液中水的总质量,计算100g溶解R的质量即为溶解度; D.溶液总质量为(a+b)g,根据ρ=计算溶液密度,或利用c=进行公示变形计算. 【解答】解:A.n(R)=n(R•nH2O)=mol,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故A错误; B.根据w(溶质)=×100%,可知该饱-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绍兴 一中 2016 届高三 化学 上册 期中 试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