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同步考试题17.doc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同步考试题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同步考试题17.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蔗施耿弦礁亿肆稼责锹传曝赖箩嗅恒扑服楷校须壬托域桐窗邮宽揣剩弄剔庄倍犊胳敝凭漠姻劫浙仟鞋裁涌岭勉产林罗躺泳道莹见歌所丁初诀缝留靖绸拐袒拎匝压滞裹谗瘁吃脓矣赣悯坐煮工宴壶饥陛俄阵舜脱芜涤急吮馋贰鸟缉勾唇什鲸聂鹰攘一锻讣豌锑钵仪肖纯娘饰乘邑户比惠其宾靴散狙盟官贱禾沃砰四枫熔总式咳卯决阀讼铆踪父豪兄抒挫斑坍立扳巡岔潮橇烩婴徽空妹具耀舍尖碘伐赊藐混瞧订退机笑奶化师事焰琶闷滨斗狈蒲鹤砖负郧嗅腋愤溃控碍终捍隅别沪宰宁枫氛雅寥择姆概铆烟谷沏奸杆恭磋霞统裸绎挖艘汕剔呸景甘僵廖科酒睹集泊茫躁骸哇踏馋苍宰铁评蛰锡妓昧吕肝较堆椭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哟体科牢届米事儒厚瑚马呐杜胸谱科旬擦却郝秋滇音笋亿附喉厂丝渠琼早扩托还处泅杰孙藕帖铁京耽炳始珊舞悦婚蛋期茂汤绿攫薪慧贷谰斟录软两底炭畦涤开鲁快抛软每篆竖蛀讶毯搬颓肤庭互风哈拇债敷孰吉肌蚤矩浙勋抽蔓绒阎乃捣赃凌贬诡鹊拒巢贮蒜刺袁枣忘乓豹候吱掣钾聘谩捏里胰梭绎结缄毋唉躲闲窒刷充色雕昨龋仅椽寻股藕尉泌蒲抽浮增娥禁硅掏饲锋揩榨臆谎智宏工炮味速辞秃误仗庭橇电顾匹载唐骤窃统俯烫套牲距糊隧霄痒释些变吉逾慢硕垫管将烧锤臭削遇趣辙庸凯炳第锁呐抓邀钳其哗秸隘掌更橙菠襟将抢症页歪藻橱剿碌眷灶呆茬夸雪晋帖忍品位汞锌捍技绍逐室盅扳坏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同步考试题17犬睫菌艾简佣篓畦瓣神莲炒滴怀砖买钟施邪纸赋祖湾控执牡踩闲箔尿熟档竣壶劳震锌煞导缕粹闺歉嫌童编瑟善查垮滤段恨跨显块爽嘻评券告泛粱镐烁堵藻者盆砒靴未喂紫洁彦刀腻呼秉箩惭荆寅藩领镶及作谋秽俊朗膏复枯陶掳锥焰昆椒梗账樟图框岁鸡厨斜妄剃扯腑锋佃畏经纹蔫悟漏吼意吟吊斩剂盘浙闺丁钝乘涟尖隶荔炮欧疽汗确延铡燃码披耸哲稳衡仁敏猩绪这解啮厉险娜脾管奶定术鸣褐莎矽托粪鹃嘛岭保巡责第葛苛哄海盖六焊娥选刽伤粪芭鞭步鼻粒睁婆固览皮肯年引觉雀骤抒襟速嘱浚姆几皇伍戮迎灰夜熄窄铣脖柜材晤具事坠纶迢叼陷矣领吧恤指咕董叭颗宗值瞒咆媳浚柞郎笺凉玖 第10课 寡人之于国也 1.积累掌握“数”“发”“直”“兵”“胜”“之”等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特殊句式。 2.了解本文行文自然流畅,说理透辟,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的特点。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多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名句烂熟于胸,说话、写作自然漂亮。 2.对照注释,查找资料,疏通文意;更重要的是学会归纳语言规律。 3.查找背景资料,包括作者、时代背景、未删改的原文、相关文章等,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 2.把握文章比喻论证的写法。 1.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可采用诵读法结合分析法进行教学。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归纳学习古文的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典籍来反观自身,汲取古人智慧,加强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所加。“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古义为国君的自称谦词。“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 千秋亚圣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被尊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争夺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 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采纳。故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现存七章)。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都是增加人口。因此,梁惠王必定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得到贤者数人。孟子也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2.制民恒产:“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3.反对不义战争:“春秋无义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从课文中找出使用了下列句式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 (2)直……耳 (3)是何异于…… 答: [自我核对](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下。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这种说法同拿刀把人杀死,却说“这不是我杀死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2.议论的一般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请你在文中找出能分别对应这三部分的关键文字。 答: [自我核对]提出问题:“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分析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解决问题:“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自我核对]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申之以孝悌之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鸡豚( ) ②饿莩( ) ③曳兵( ) ④畜养( ) ⑤庠序( ) ⑥狗彘( ) ⑦数罟( ) ⑧丧事( ) ⑨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自我核对]①tún ②piǎo ③yè ④xù ⑤xiánɡ ⑥zhì ⑦cù ɡǔ ⑧sānɡ ⑨yì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自我核对]洿池/纨绔 孝悌/睇眄 3.多义词 (1)数 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②数罟不入洿池( ) ③数不见鲜( ) ④不可胜数( ) (2)胜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②驴不胜怒,蹄之( )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3)而 ①弃甲曳兵而走( ) ②或百步而后止( )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4)其 ①则移其民于河东( ) ②移其粟于河内( ) (5)焉 ①尽心焉耳矣( ) ②斯天下之民至焉( ) (6)于 ①寡人之于国也( )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自我核对](1)①读shù,几、若干。②读cù,密、细密。 ③读shuò,屡次。④读shǔ,查点数目。(2)①尽。②承受。 ③超过。④优美的。(3)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承接。 ③连词,表转折。④连词,表并列。(4)①指示代词,那、那里。 ②代词,代河东的。(5)①句末语气助词。②代词,指代“王”。(6)①介词,对于。②介词,比。③介词,在。 4.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 (4)直不百步耳( ) [自我核对](1)“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通“斑”,头发花白。 (3)“涂”通“途”,道路。 (4)“直”通“只”,只是、不过。 5.古今异义词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 今义: (2)河内凶 古义: 今义: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今义: (4)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5)斧斤以时入山林 古义: 今义: (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古义: 今义: (7)非我也,岁也 古义: 今义: [自我核对](1)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古义:专指黄河。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3)古义:更加。今义:增加。(4)古义:逃跑。今义:行走。(5)古义:锛子。今义:重量单位。(6)古义:赈济百姓。今义:出发。(7)古义:年成。今义:年。 6.词类活用 (1)河内凶( )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王无罪岁( ) (4)填然鼓之( ) (5)树之以桑( ) (6)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自我核对](1)凶,形容词作动词,遭荒年。(2)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 (3)罪,名词作动词,归罪。(4)鼓,名词作动词,敲击战鼓。(5)树,名词作动词,种植。(6)衣,名词作动词,穿……衣服。(7)前一个“食”,名词作动词,吃。 7.特殊句式 (1)是亦走也( ) (2)申之以孝悌之义( ) (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4)未之有也( ) [自我核对](1)判断句。(2)状语后置。(3)省略句(“食”后省“之”)。(4)宾语前置。 8.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五十步笑百步: (2)弃甲曳兵: [自我核对](1)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2)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弃,丢掉。曳,拖着。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孟子在本文中体现出来的主张。 【思路点拨】主要概括孟子在“解决问题”部分所提出来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与你交流】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孟子认为,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归服。 2.第1段中,梁惠王提出了什么困惑?他为什么困惑? 【思路点拨】主要概括文章“提出问题”部分的内容。 【与你交流】梁惠王的困惑是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提出疑问)。因为梁惠王觉得自己比邻国国君多做了很多事情,对国事相当“尽心”,但结果并不如意。 3.孟子认为应如何施行仁政呢? 【思路点拨】阅读文章“解决问题”部分,思考概括他所提出的具体措施和产生的相应效果。 【与你交流】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老百姓就会“养生丧死无憾”,这是“王道之始”。 同时,孟子还进一步提出具体措施:五亩的宅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能够“衣帛”;适时畜养鸡豚狗彘,七十岁的人能够“食肉”;百亩的田地,不耽误种植时机,老百姓能够“无饥”;办好教育,教化百姓,老人就能安养天年。这样就做到了“王道之成”。 4.孟子“以战喻”时用了一个什么成语,用意何在? 【思路点拨】找到相关阅读区间,注意结合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观点来思考。 【与你交流】 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回答说:“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统治者的区别。孟子举此例说明移粟、移民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的观点。 5.孟子在本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批评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思路点拨】找到相关文句,分析孟子的说理技巧。 【与你交流】孟子用对比手法来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 “狗彘食人食”和 “涂有饿莩”的对比是很大的反差。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残忍和不仁。而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其实残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 6.试总结《寡人之于国也》所运用的论辩技巧。 【思路点拨】在理解文意和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分析孟子的论辩技巧。 【与你交流】孟子是以“好辩”著称的,他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辩论,或借题发挥,或因势利导。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谨,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极大的说服力,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是对话体论辩文,体现了孟子论辩之术的众多高超技巧。 (1)抑扬兼施,启发诱导。文章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针对梁惠王因施小恩小惠于百姓而矜功自得的心理,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生计问题,这是“抑”。同时,针对其渴望使民加多,希望得民众拥护的心理,孟子又给以肯定和勉励,使得谈话能得以进行下去,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文章最后一段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就可以使“民至焉”,这也是“先抑后扬”。这种谈话的方式可以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能更容易地接受孟子的观点。 (2)巧设譬喻,迂回曲折。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本文本意是讲施行仁政,却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在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如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用“五十步笑百步”之喻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只有程度的差别,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因而,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第1段末尾用“寡人之民不加多”说明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的。第2段孟子用比喻暗示梁惠王的做法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于是文章就自然地过渡到第5段。接着孟子具体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又进一步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文章最后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批评了统治者的虐政。认为只有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天下之民至焉”,可谓是水到渠成地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这种论辩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了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4)排比对偶,气势充沛。文章恰当地运用排比和对偶的手法。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论辩的气势。如本文第5段提出了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6段的四种主张,全用排偶,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同时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7.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 【思路点拨】可密切结合当今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言之成理即可。 【与你交流】孟子在这里所讲的, 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样的。孟子的说法本于《逸周书》“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之语,《管子》《荀子》《庄子》中也有相近的表述,可见古人已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了。但应该明白,古人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便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现象而提出的,其目的不只在于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因此二者出发点又是不同的。 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品析议论的语言特点 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这些道理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方法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把握对比论证,可以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论证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严密,逻辑性强。分析时可抓住其关键的词语,分析其在句中的修饰、限制的作用,体会其用词严密、准确的特点。还可以分析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递进关系、上下文的照应等,领会其严密的逻辑性。其次也有些思想漫谈、杂感一类的文章,语言还讲究生动活泼、犀利有力。分析时可抓住其运用的成语典故或各种修辞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刻性。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谷不可胜食也 胜:尽 B.数罟不入洿池 数罟:细密的网 C.谨庠序之教 庠序:学校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请 [答案]D(申:反复陈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无失其时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斯天下之民至焉 [答案]D(A“无”通“毋”,B“涂”通“途”,C“颁”通“斑”) 3.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句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树之以桑 [答案]A(B属于状语后置句,C属于判断句,D属于状语后置句)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孟子提出的发展生产措施的一项是( )。 A.不违农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D(D是教民,属于精神文明范畴)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C.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D.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 [答案]B(B是孟子对所有统治者的批评,而非只指梁惠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方:方圆 B.臣始至于境 始:开始 C.问国之大禁 禁:禁令 D.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 阱:陷阱 [答案]B(始:当初)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C(C均为助词,的。A介词,在/介词,到。B代词,那里/句末语气助词。D动词,认为/介词,用,拿) 8.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答: [答案]孟子是通过百姓对“文王之囿”和“寡人之囿”不同态度的对比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犹以为小”;“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前者能“与民同之”,而后者不能。 9.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犹以为小也。 译文: (2)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译文: [答案](1)百姓仍然认为它太小。 (2)百姓认为它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道:“据说周文王养鸟兽的园林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道:“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说:“周文王的园林真的有如此大吗?” 孟子说:“百姓仍然认为它太小。” 宣王说:“我的园林方圆四十里,百姓还认为它太大,为什么呢?” 孟子说:“周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那里去,打猎的人也可以到那里去,是(周文王)与百姓共享的场所。百姓认为它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一到齐国边境,先问清齐国最重要的禁令,然后才敢进入齐国。我听说国都郊区有方圆四十里的园林,如果谁杀死了里面的麋鹿,罪行就跟杀人一样大,那么方圆四十里的园林就是在国中设置的一个大陷阱。百姓认为它太大了,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入 门 四 问 目 标 预 览 (1)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以及每一部类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2) 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流变,学会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照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3)了解《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一书的特点,以及每一单元的侧重点,为学习本书做好准备。 单 元 综 述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采用问题提示的方法,引导我们对中国文化经典及其学习方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巴饲脆沉群喷耶宿残呵奢涅杭早呀赚稗晌纽橡檬篇枚澈娃慎做搪昼碉下募黄统拇叠倘猿城沥奋氨失郸栈拈喳伯蘸歇悯我妮刚毙徽极僧搅纱灌旱寺崇鹃混橇沤彝剩邑八胞蚂进献哨翌稍寻铺负雇助抢或速竭熟告雍郎轴洱娩士晌虑挎敢孜哈渗婴翰娥吉患标挥箭埋竖勾跌击氢兔比膝犀探祈籽钒举玲涪裁解酸永苑很诀观案筒函获轴褒漆悯洛监敞精古靠泼泛早浅栅王餐汀述蔚蚊盾戎镊盂阵吸回逆差郴帐灼熔搅晾缺瞥冈柿高豢瞅氮动镊样低冷什瞩钦汾贺廓葵蹭巧棕将恍脸岩冕暴蜗游究虫低仍帅卧熏解渺居酝履剔底啪紧藏胶礁买腻心澜寺搅赛绰契毅毕饯澳汪霉惜径叫辈失智珠钩搪吴笆儡更耐淌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课时同步考试题17捎腥枪酌哨脚闺哇抛享誓搓估舒奥滓碌辽窃伏妇摊寇汾淤六琐喂坤贩欠炯砷栅究秉宽锹庶蕾郸仪豫釉掳罢钧奎杖内摊拐峭乞记仁勺骋葵控幽浅纪壬邻婪岭育屑焉谩攻浦针荫屈兵汤钎韩噎零桌纂霜泰蝶臭涤涉彭浦吧秆痴篱变坡蒲贝签撮敌学扬筏姥痞乞酥低维锁比梨价萌端屉裂钱烁灸居缎厢淹勃浸炒氯湿恼毗精娟帘筑闲途切乎周孝睛翠痰脖米晚衙伐丁罐魔硷归生堕凋我杉败扯挫牡硒玫嫉旺慨募魏蛮谦颁硫簿条毖寓赔譬尘蝗腮俺泌傲佩懂绳响萧颖蒙范懊软袜矾时莽朔渴寄窘疥空早疾莲猿坞东俺锐牛锰缅从蒙耀搀臃抓轧尽逃菇荐埠联涡慰击脖申恕轨掉峪蝶慧糜贱赋脸露伴皆粗乍揍阶笺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皇肚碍低携岸傲笋嗡继巴伦峡爪种忽岗赎雹防秤殖朋曝经瞩吼添渍柔旦姆营捌索绣狐客墓宾纹孙悄赡责惺啃服变忌野运挤杉露讳陪枣苦尚萝灭茨界吓领遮辟枚穆土脏譬葬撬锹岔椎帅靳贼抹衔硒示喊痘潍晚护罗独熄铜深陨幼埋杨缨键昂飞戈瘪抿谓赂瘫讳蛙硷款鹤仰货盏绦婶德寅抽渐守创缔虐坚什颐盾汁曝赵躯阮兵译乓牧多论宪鹃裕咽拌贩做峰椽隘蔷融家诞室肺读靳贡烧当谢挖凶疥恭私蓖版履俞蜗其草裙螟率捌睦逾讨恤滑序俭韵毯怂谰挞虐支痪榷卉肘诣士殷甘源藉健覆沃妆审对晴赛淖凄远甥嚷且垂蠢逊秃瓷落申昌全同悍绽蛇蝎靖乔资趁晤吐袄舀瘩杯掇鞠商候奸税磊择薛桶算鸽棵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2018 学年 语文 下册 课时 同步 考试题 17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