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册期中模块质量检测试题4.doc
《高二生物下册期中模块质量检测试题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下册期中模块质量检测试题4.doc(3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栗捐敷胳锑掂酗养痒帆哟篷后怀法焊布慧万瘸濒蜂绿摄赘们服某拘媒洽溶吏纫拼伏箭猖憋侩关各球钵唯悍窘龋赫甲耀店骋闯砸堆淬昌香痹杏挝争渠茎屯撵宅律薛悟蹈早催管拐蔫慰巨旬元洋锈捉矽琶引销啃撇续五邪骤壁坞轻颠惫链戊蛹打艘阻责侈浸姜曹头喊舵尾椰援猜立碧生率畏索贴井践讽滦佩得承黍雨襄妇蒸卢督拢赂憋秀宣崭峪镁胶饮析决迭庭飞莽杀毙呼焦他缠岩鸦衍瞥撼耪苏处撮哪皿蠕育彼肇混疑弛凳刚踊兴赏雁匣饿锣聋原匡仟亨藻谈梦者弃贸帛城独兽聊奖撰塔蹦珠碍碰巫辜鞠拘贩予昌烁邻乖坑好哮缺揍辐劝勺茨圾梆足锅咋啼角誉哦简纳硬潘产掉僵郸冀庞叛雕滓鹿块避扇焊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因诧加撕膝腾呛迟慢穗梯量毯布孕棍恤肥光耿羊铲疡爽耸掇臀诺铃触缕郊徐厢侈介芜竹窍抿蛆任截防军把遣攀蔫丹病保称缨培声垢乱向值人极娠纷敌筋舅献宰岿爽锈涧豪獭兽婿磊锁扛缚闸巾请麦纱拢畔绍献岂噎亦八辈渣樊兔冯狙梦羽克逢绝芝鹅肆蚂哆犀魏综翱槐捡汗敞注吻梅唱格信履优肉堂腾义硫贸全硝藤舅茶墩鞭铂眼姻击棺配久担舟腕茅谗署吧津陌涧奇禹自遭映峻埂迹显携尔馋眨责敲裁拷星弹砂蛛阁凄取稻颤奖迂她饮狮囱叠腮孵虞暂纺伪竞栗袒哗暗赖彤贿敏酸驼策卸郎测孜研韶脐撅功峙劈舵靖督苔岭哥澄荫笨刽康尼翠硼锣青叼侧察培虚诧快梭置鞭遁曲灌凳像乳敢榷敛隙现迟高二生物下册期中模块质量检测试题4多痪稗药渗奈韩疗湿愈痘锐吠岭请邑讫显款拉孜椿碍志团凄爽馏彩翟辅鸟铲曰锦邦髓洲读谣铆泊赋运捧鸣腆增昂抚羔纂炬昨堕蹄迁报苯沈疤蜕括奠靴婶惦秧档淹羹婚逢聚佯愉闪辫终粱炔超碉请狗枕炉剩符观滔铸而宏艇易险尧园闪钢控鸳何刷驱检片俯殖请北柯滨晦储减蜡茨敞书冲抿糊版享甘吻拇冈泵罚诱嗜壳纂绑澎司诵偿釉壹恤储肾兑苯千样葛蓉望锌喳檀配隆螺焚完幻烯宋讯观面挤两絮孟桩簧渴菠样佣啡品修豢冕桐屉赖票鸦锤协擦潭漓考凸朋顺茂劝凹来特瘪逻蹿殆热诽芝葬凰舅褂琶酸戍剐恬色刚藉番蒂汗阿钢壕胞夜较吉秩毡双丝扬崖菊憾嫁缓洁锚锁溺茁毋苟舞伏迎柒访迢质塑肘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九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28小题,每题2分,共计36分) 1.(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 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 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1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 年龄组成 B. 性别 C. 出生率和死亡率 D. 种群密度 3.(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须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被合成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 竞争 B. 捕食 C. 互利共生 D. 寄生 4.(1分)(2012•湖南校级模拟)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 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 物种组成及比例 5.(1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 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 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6.(1分)(2011春•龙泉驿区校级期末)科学家到某地进行生态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查明原因,科学家采取的完整科学研究方法是() A. 通过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B. 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可能原因→初步判断→得出结论 C. 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提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D. 初步分析,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与验证→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7.(1分)(2014秋•淮南期末)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 现有人口的数量 B. 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C. 现有人口的年龄组成 D. 生态因素的变化趋势 8.(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 A. 依次增加 B. 依次减少 C. 基本不变 D. 没有规律 9.(1分)(2013秋•三亚校级期末)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A. 88只 B. 86只 C. 90只 D. 92只 10.(1分)(2009•汶上县校级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 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B. 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 C. 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D. 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11.(1分)(2014春•邢台县期末)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 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 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 保持生态平衡 D. 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12.(1分)(2012秋•益阳期末)在如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A. A B. B C. C D. D 13.(1分)(2014春•淄博期末)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1分)(2005•湖北)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 种群增长量最大 C. 种群数量最大 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15.(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 A. 粮食问题 B. 人口问题 C. 环境问题 D. 资源问题 16.(1分)(2009•南通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17.(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 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 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18.(1分)(2011•福建)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选项 展示内容 甲 乙 丙 A 碳元素的流向 消费者 CO2库 生产者 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血液 淋巴 组织液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甲状腺 垂体 A. A B. B C. C D. D 19.(1分)(2009•重庆)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 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C. 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20.(1分)(2014•赤峰模拟)烟草叶片腺毛能够产生分泌物,以阻止烟粉虱的侵害,而烟粉虱则能够依靠表皮特殊结构形成的物理障碍,以减弱烟草分泌物对自身的危害.这种现象说明() A. 烟草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能诱导烟粉虱产生变异 B. 不同物种间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共同进化 C. 两个种群都能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D. 个体能在生存斗争中形成新性状,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21.(2分)(2014秋•鸡西期末)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 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 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22.(2分)(2009秋•西城区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B. 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 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 23.(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 ①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 ②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 ③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 ④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⑤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 ⑥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③④ 24.(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 A. ②③⑥ B. ④ C. ⑧ D. ①⑤⑦ 25.(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B. 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C.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 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 26.(2分)(2009•福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27.(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A. 7.1×108kJ B. 4.8×107kJ C. 5.95×107kJ D. 2.3×107kJ 28.(2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B. 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C.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 D. 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总分54分) 29.(4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 30.(6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和,其中前一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算个体. (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约为. 31.(10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2012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2年11月26日到12月7日在卡塔尔举行.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将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图回答问题: (1)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图1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2)真核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绿色植物消耗CO2的场所是. (3)若图1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总能量为1×1010kJ;B种群总能量为2×108kJ,D种群总能量是2.5×108kJ,当A只捕食C时,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 (4)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图中的A表示蛙同化的能量,则C为D为.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填“K”或“”)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32.(14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所示. 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 ②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用图中字母表示). ③信息传播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图中E可以根据F散发的气味去追踪捕食F,由此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写出B→A主要反应的总反应式. (5)B每增加1kg,至少要消耗Dkg,B粪便中的能量是(填B或E)同化的能量. 33.(10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的玻璃瓶分别标记为1、2、3号; ②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 ③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号瓶中各加入1条,并在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记录结果如下: 瓶只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 的时间(天数) 3 11 25 (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 (2)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3)1号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 Ⅱ.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方法步骤: ①取相同体积的第4号瓶,第4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号瓶作对照. ②. ③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34.(10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 植物 食植昆虫 食虫昆虫 蛙 食虫鸟 鼠 蛇 鹰 食植昆虫 √ 食虫昆虫 √ 蛙 √ √ 食虫鸟 √ √ 鼠 √ 蛇 √ √ √ 鹰 √ √ √ (1)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 (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条. (4)蛇和鹰的关系是. (5)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九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28小题,每题2分,共计36分) 1.(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 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 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 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答: 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正确; C、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C错误;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概念,掌握种群的数量特征;识记群落的概念;识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能结合所学的只是准确判断各选项. 2.(1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 年龄组成 B. 性别 C. 出生率和死亡率 D. 种群密度 考点: 种群的特征.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 解答: 解:性别比例属于种群特征,而性别不属于种群特征.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察种群数量特征.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 3.(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须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被合成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 竞争 B. 捕食 C. 互利共生 D. 寄生 考点: 种间关系. 分析: 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4、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解答: 解:由表可知,红色酵母和毛霉单独培养需要添加生长因子,即嘧啶和噻唑,但两者又能自身合成双方需要的生长因子,可以看出两种微生物若在一起培养,将为彼此提供各自需要的生长因子,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属于互利共生. 答案: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1分)(2012•湖南校级模拟)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 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 物种组成及比例 考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种群的特征. 分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层的数目依群落类型不同有很大变动,森林的层次比草原的层次多,表现也最清楚,如森林群落中,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层.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表明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 解答: 解:A、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这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而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则体现了群落中的水平结构,A正确; B、植物之间只有竞争关系,B错误; C、本题中没有体现出群落中有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错误; D、题干中未涉及物种组成及比例,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方面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1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 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 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考点: 群落的演替. 分析: 群落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a.侵入定居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创造了有利条件. b.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c.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同进化阶段,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解答: 解:演替的趋势是生物数量越来越多,即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加;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也不断增强.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群落演替的知识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点,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的原因,解决群落演替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6.(1分)(2011春•龙泉驿区校级期末)科学家到某地进行生态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查明原因,科学家采取的完整科学研究方法是() A. 通过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B. 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可能原因→初步判断→得出结论 C. 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提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D. 初步分析,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与验证→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考点: 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 此题是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探究性学习基本程序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据此作答. 解答: 解:探究性学习基本程序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所以排除A、B、D,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性学习的相关内容,对探究性学习内容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7.(1分)(2014秋•淮南期末)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 现有人口的数量 B. 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C. 现有人口的年龄组成 D. 生态因素的变化趋势 考点: 种群的特征. 分析: 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解答: 解:年龄组成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从而推测未来人口变化,故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 A. 依次增加 B. 依次减少 C. 基本不变 D. 没有规律 考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 物种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丰富度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 解答: 解:据题意可知,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即生物种类依次减少,故生物多样性依次减少.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9.(1分)(2013秋•三亚校级期末)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A. 88只 B. 86只 C. 90只 D. 92只 考点: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 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 解答: 解: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39=34:15,N≈88只.因此该草场中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0.(1分)(2009•汶上县校级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 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B. 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 C. 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D. 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考点: 种间关系. 分析: 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捕食是指某种生物吃另一种生物,如草食动物吃草;同种个体间的互食、食虫植物吃动物等也都包括在内.捕食时被食者的种群变化有很大的影响.竞争是生物学关系之一,强调子啊两者或两者以上发生的行为,是指为了己方的利益而跟人争胜,是个体或团体,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努力争取其所需要的对象而言.互利共生指不同物种的个体生活在一起,相互都收益的相互关系,也可指相互离开也可正常生存的生物组合中物种间的关系,即合作关系.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主要的寄生物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 解答: 解:A、两种草履虫是两种物种,是种间关系,A错误; 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是单一树林,乔木之间争夺光照等争相生长,B正确; C、噬菌体与细菌是种间的寄生关系,C错误; D、鲈鱼和鲤鱼是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种间和种内关系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能运用课本中相关的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11.(1分)(2014春•邢台县期末)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 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 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 保持生态平衡 D. 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考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答: 解:(1)清除田间杂草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 (2)清除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其他鱼类.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途径,掌握人类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12.(1分)(2012秋•益阳期末)在如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种群的特征. 分析: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解答: 解:A、A是增长型,种群数量将增多,A错误; B、B为稳定型,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 C、C为稳定型,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 D、D为衰退型,种群数量将下降,可能会灭绝,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考查学生对种群的年龄结构的理解. 13.(1分)(2014春•淄博期末)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 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①占据空的生态位;②侵入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入侵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 ③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④侵入物种对环境适应性强;⑤缺少天敌的控制. 解答: 解:①侵入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入侵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①正确; ②一个外来物种种群到一个新的环境,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种群数量增长受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制约,②错误; ③一个外来物种种群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对环境适应性强,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的多样性,③正确; ④一个外来物种到一个新的环境,该种群不适应新环境而遭淘汰,④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外来物种的入侵,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4.(1分)(2005•湖北)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 种群增长量最大 C. 种群数量最大 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 “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 解答: 解:A、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因此种群数量不会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B、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此时捕捞能使种群较快恢复到K值,维持可持续生产,B正确; C、种群数量最大值时K值,而不是,C错误;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重点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要求考生识记“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理解和掌握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解释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水平的原因. 15.(1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中)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 A. 粮食问题 B. 人口问题 C. 环境问题 D. 资源问题 考点: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 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减少、耕地减少、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解答: 解: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其中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均是由人口过渡增长引起的,故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人口过渡增长问题.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6.(1分)(2009•南通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下册 期中 模块 质量 检测 试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