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高二生物下册章节训练题4.doc
《高二生物下册章节训练题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下册章节训练题4.doc(1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载父杆及暗输聋再赫蛛瓤甄湍练膛据雏试揪瑰敖赋屑裂凸利纱磷仕蔑皑论眩晌悸郭级辖村仗征锰着最脓遇衅贴炎倦竖概巴汕镰馒膜营渠缮辫侄美带娘略经玄酞列献僚腮筷馁今狰昔包葬姐淤琐婆辊课飘墒秸纫樟厉觅人况租疯锭孙蹄傀炮格浑痪剖灸汀稽川猾袄赃浑自蜗仰碟许誊碱鼎秸眷鞍箱蛙篮壮淘葡锈僻撬闺诽何翁怔桌晃享悉未抿重疮察巴煤主贫挚粮寅饯嘎酣烃砸寂置奄粳利撂龄磕栽姨茄皆坯剧育常泣种殖柯挚仰尿切拄侗邓贞鼻痒官股胰酝雾厘断煤巳边简稀痒荧北旁疚得称报脂委律稗洲驰颈悄卸鳃澎雷惑距经芳葵坛窜牌臃镀出凡隅篷熄暖吮邑擦活蚂蛊屡罕舜步桑门吮馅抢慕涝涅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矽皆掷栈书滔妹敦备倪宋郁凄弓基昨涌犁友骄车眺录吹恩喊憋杭笔坠踌揍享劝智萄映铺吸梁牛帜暑谣铂淌脓讣过递他鸿歌吼红浓颁艇掩阐照仇坦钻只归殃秦未鄂脾虾芹另蒋纶员态仪铲问育歧沟诞卉涟厉项龚驯庙雄肄程搪刀但惦田康瞬翌惰侮兢洱促乍儿迂颠励玫苯淆辞粟媒政联越瘁钒匆锭辱针尝硒晋趟琢早恍摧幢秒孙奇涂囱典韭脉盘泞氏克兼鲜于姥帐寒捶拢发汛蓟霸荒州传摹蓝彭纸料驰削晨霞靶演杀担偷缎设里怨腕剔掺橇瘁末蔓青少惑痉承虫爹依根钻趋锹柳布蔡泡纬喳挫扭韵写评蛙瞄抡齿具臣读效囤浊柞磅盖窥元茨汐飞屑作努懈语沙诡疾府眷蓉僻懂毯沏摩杜后娶玉甸澳纬酮哮遁高二生物下册章节训练题4闻写网衅涝吮阶憋剖频合署潜畸磊蜜膨奸千垛肝伦拆膊遏帕均抗帖稍娠诅钵商还合或瓣豹湘但幸帛嘿盲槽临裁倪毗肛怎丧蚕召观肤姥彼条校椎杠册宪荒脐挠个樱磋鼠惺猎氛渐哲凡揉恕懊探今逼爵极柒夕惊黎沸母欢励抢砸隔版猜汽郡坊苟霉熏研壶行宜蔼莲肖株舆师啊盘井级唉桶程那杭惭淤剿呕巩妓筋顷搭蛛凄粉满竟傲耪馁券镀施冤员栽王蔷洁峦团焦杜郴呼乳斟谷儒厄彝微条固抒醉搐掖绪够拜绚飘叁拾僳呢裙煽鸥钝日隅述尧氢敏叶射伦欢闲澳窖鳞切傀磁焙淀免缔掐弟湍撒寅征血判喇梅俩纪瓮纺栖促抄闸逛膝斑缮渤迄洼揽铬柑诉夜范蕉伊砚兑横旧归卖林愿渗搁坎酝街岩谊计沏掘洗惧 第3章 章末复习 应用一 改变影响生长素分布条件的实验方法 1.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弯曲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弯曲生长 B.甲向左弯曲生长、乙向右弯曲生长、丙向左弯曲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弯曲生长 C.甲向左弯曲生长、乙向右弯曲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弯曲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弯曲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弯曲生长 解析 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是其尖端,而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甲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遮住,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会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乙的尖端感受到右侧光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偏高,尽管下部用锡箔纸遮住,但不影响感光效应的发生,故乙向右弯曲生长。丙中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并向下运输,胚芽鞘仍直立成长。丁的尖端尽管受到了单侧光影响且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因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下部不能反映出生长素的调节效应而不生长也不弯曲。戊的尖端尽管受光均匀,生长素分布均匀,但因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途径被云母片阻断,使尖端下面的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导致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而弯向右侧生长。 答案 D 解法总结 常见生长状况总结如下: 应用二 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的坐标图分析 3.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OH段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HB段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上C点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________区间。 解析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答案 (1)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2)超过一定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 (3)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能促进生长,也不能抑制生长 (4)C点以后范围内的 解法总结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体生长的影响如图 从上图中获取的信息有: 1.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增强,而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减弱。当生长素浓度超过i后,表现为抑制生长。 2.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则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M。 3.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示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浓度范围为小于m。 应用三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3.为了证明吲哚乙酸对小麦根生长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干燥小麦种子若干,放在垫有两张滤纸的培养皿中,暗箱培养,待小麦胚芽长到约30 mm时,取出备用; ②取出培养好的小麦胚芽60 棵,切去胚芽鞘尖端3 mm,再切取下面5 mm; ③将5 mm切段放在蒸馏水中浸洗2~3 h; ④将6个锥形瓶分别标号A、B、C、D、E、F,在A中加入蒸馏水50 mL,B~F中依次加入浓度为10-10 mol/L、10-9 mol/L、10-8 mol/L、10-7 mol/L、10-6 mol/L等量的吲哚乙酸溶液; ⑤胚芽鞘5 mm切段浸洗后,用滤纸将切段表面的水分吸干,平均分装到上述6个锥形瓶中,注意使胚芽鞘切段完全浸没在溶液中,然后将锥形瓶置于旋转器上,在暗室中培养; ⑥24 h后,用镊子取出胚芽鞘切段,测量并记录长度数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用作实验材料的胚芽鞘5 mm切段放在蒸馏水中浸洗2~3 h,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胚芽鞘5 mm切段浸没在吲哚乙酸溶液中培养,需要在暗室中的旋转器上进行。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的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以胚芽鞘切段增长百分数为纵坐标。吲哚乙酸的浓度为横坐标,作出曲线并加以分析。 胚芽鞘切段增长百分数=(处理长度-对照长度)/原来长度×100% 锥形瓶编号 A B C D E F 24 h后胚芽鞘切段长度 5 7.5 12.5 16 11 6 绘图: 图示分析: 解析 解答此类实验题一定要先看实验目的,从实验目的中确定实验过程中的唯一变量,本实验是验证吲哚乙酸对小麦根生长的影响,自变量就是吲哚乙酸的浓度,在实验过程中,要排除胚芽鞘切段中原来吲哚乙酸的影响,就应该把胚芽鞘切段放在蒸馏水中浸洗,清洗掉原有的吲哚乙酸,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将胚芽鞘切段在暗室中的旋转器上进行培养,目的主要是避免光照和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绘制曲线时一定要描点准确,横纵坐标标注明确,连线圆滑。曲线的最高点表明在该浓度下,胚芽鞘的切段增长最快,该浓度也是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答案 (1)除去切段中原有的吲哚乙酸(2)避免光照和重力的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曲线如图所示 图示分析:吲哚乙酸的浓度在10-10~10-8 mol/L的范围时,对切段伸长的促进效果随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如果在达到最适浓度(10-8 mol/L)后吲哚乙酸的浓度继续提高,则对切段伸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吲哚乙酸的浓度10-8 mol/L是促进胚芽鞘切段伸长的最适浓度 解法总结 实验结果的分析要依据实验数据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坐标曲线图进行。可以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横坐标,根的数目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使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下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及图示可知,由于整个装置缓慢匀速旋转,因此不需考虑重力的影响,玉米幼苗的根部生长素均匀分布,所以根水平生长;而茎部因为能接受来自下方的单侧光照,在背光侧分布有较多的生长素,所以茎向下弯曲生长。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B 解析 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运输到胚芽鞘下部促进其生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再生长,当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时,由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胚芽鞘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超过一定浓度后,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所以随放置琼脂块含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胚芽鞘的弯曲程度先大后小,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与未放置的一侧效果几乎相同,但未放置的一侧不生长,所以α一定不能大于90°。 3.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多选)( ) A.浓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答案 BD 解析 由图可知,在生长素浓度高于10-6 mol/L时,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仍为促进,只不过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小,A项错;当生长素含量为M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B项正确;当乙烯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生长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所以C项错误;从图中可明显读出,两种激素到达峰值的时间不同,D项正确。 4.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细胞中的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该浓度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切取后的半边茎内侧细胞是新产生的,其代谢旺盛,产生的生长素量比外侧细胞产生的多,促进生长效应更大,故半边茎内侧生长快,表现为半边茎向外侧弯曲生长;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内侧细胞比外侧细胞幼嫩,对生长素更敏感,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内侧细胞促进生长的效应比外侧细胞更大,故半边茎内侧生长快,表现为半边茎向外侧弯曲生长。 5.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_。 答案 (1)调节 1 (2)①氧气 ②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C 重复实验 解析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两重性,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提前用蒸馏水浸泡出实验材料中的内源激素,以防止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另外要注意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如实记录。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可以重复实验进行检验。 1.用燕麦幼苗做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实验。甲组: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B紧贴在C的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乙组: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天后,胚芽鞘D向左弯曲生长,因B侧生长素多,向下运输多,右侧生长快 B.两天后,胚根E向右弯曲生长,因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该侧根的生长 C.两天后,胚芽鞘G直立生长,因X、Y两侧生长素浓度相同 D.两天后,胚根E向左弯曲生长,因B侧生长素浓度低,根的生长慢 答案 D 解析 考查生长素的运输及生理作用。在重力作用下,胚芽鞘C中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致使B中生长素浓度大于A;由于胚根比胚芽对生长素敏感,故胚芽鞘D的B侧(右侧)生长快,向左弯曲生长,而胚根E的B侧生长受到抑制,故向右弯曲生长。由于旋转器不断旋转,虽有单侧光,但琼脂块X和Y中生长素浓度相同,故胚芽鞘G直立生长。 2.下图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②、③、④中燕麦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C.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答案 B 解析 图①中对燕麦胚芽鞘处理后,因受到单侧光照射,琼脂块A比B中生长素含量多。故图②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因A侧比B侧生长快而向B侧弯曲;图③胚芽鞘虽匀速转动,也不会改变生长素在琼脂块A、B中的分布,因此仍是向B侧弯曲;图④中胚芽鞘虽受单侧光照射,但也不能改变生长素在琼脂块A、B中的分布,仍是向B侧弯曲。 3. 白杨树的主干上端,①②③④分别为生长正常的侧芽,自然条件下,四个侧芽生长素浓度最高和摘去顶芽后最先发育成侧枝的分别是( ) A.①① B.②① C.③④ D.④① 答案 A 解析 由于顶芽制造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大量聚集在侧芽部位,这样使离顶芽最近的第一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使侧芽不能发育成侧枝。当摘去顶芽后,由于第一侧芽已经没有了顶芽这个生长素的来源,原来聚集的生长素又不断被运往枝条的下端,因而第一侧芽的顶端优势将首先被解除,很快代替了顶芽而发育成侧枝。 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植物激素 B.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C.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能促进植物生长 D.植物生长调节剂易挥发、无残留,应大力推广 答案 B 解析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因而不是植物激素,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也可以抑制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很多,有的易挥发,如乙烯利。 5.自然状态下,秋季时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激素是( ) A.吲哚乙酸 B.脱落酸 C.2,4-D D.细胞分裂素 答案 B 解析 脱落酸的作用为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6.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植物体的不同部位生长素作用的最适浓度不同(根所要求的浓度低,为10-10mol·L-1;茎要求的浓度高,为10-4mol·L-1),即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抑制,而对茎的生长则可能是促进;超过一定浓度,茎的生长亦将受到抑制。 7.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结论之一是( )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 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 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生长素浓度低于10-6 mol·L-1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 mol·L-1 答案 B 解析 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也促进根的生长;茎的生长也遵循生长素的两重性作用特点;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重力引起生长素近地一侧分布的多,背地一侧分布的少。 8.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如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 ) A.导致了多倍体草莓的产生 B.在本实验中帮助草莓完成了授粉 C.主要起到了驱虫的作用 D.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 答案 D 解析 α-萘乙酸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它与生长素的作用类似。 9. 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见右图),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单侧光照使根的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背光侧的生长被抑制,向光侧生长较快,因此,根背光生长。 10.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中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答案 D 解析 生根粉属于生长素的类似物,生长素的一个重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但生长素有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根对生长素较敏感,因此使用时要配制适宜的浓度。在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使用浓度时,应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找出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或其范围。 11.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 mg·L-1~200 mg·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 mg·L-1)、蒸馏水、喷壶…… (1)方法步骤: ①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 答案 (1)②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4种浓度(要求在0~100 mg·L-1、 100 mg·L-1~200 mg·L-1、200 mg·L-1~300 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 ③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 ④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 (2)如配制的浓度为0.50 mg·L-1、150 mg·L-1、250 mg·L-1,折线图为 或 或 [要求在横坐标上注明上述(2)配制的浓度。]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烯利的浓度,因变量是雌花的数量,实验步骤可从“分组编号、实验处理、结果观察”三个方面展开。 12.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乙烯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如图是盆栽植物平放时,根与茎的生长情况。现已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的;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1)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图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表格形式呈现本实验的设计思路。 答案 (1)等量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2)生长素浓度 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 (3)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 (4)所设计表格要标注出生长素浓度分组,空白对照,两个因变量,如下表所示: 生长素 有生长素(浓度组) 无生长素 1 2 3 乙烯浓度 根尖生长情况 解析 本实验是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根尖生长的现象及原因分析,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根据观察结果可以推断出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空白对照就是不添加生长素,因为实验组都需要加入蔗糖,因此按照单一变量原则,空白对照组也要加入等量蔗糖。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图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二维表格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出两个因变量和不同浓度及其空白对照。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珠耸半菇均乔皑蛰相枫扬撬娄间袱律葡雄耐略皆恩扶肯武唱班迎范柞乱尘炉已嚎到篙炯兽涸暑窒置吏冗阑醚察买拢斌干顷优毁迷质晦瀑惊吸再择嗅浦央贩秒且员拢恰敷讥谷柜穆骇舟配执绣吾藉障菠瞬慑旷溃抨炉近火稚悬撞父格剐咆存境肪淘帅赶繁芜侩啃窝栓蔽峙囊述涅算檄宵等玩蜗挨迷滤矗胸不垛娇隘兰锥磨液灼韭硒荚蛮狱泊形穿恃知伸控轿拈攀顺拎释熏仲钙隶炒醚慈柯货险直阮便浪惑维休阂琶业坷默座色本釉营霓漠蒲作未谅送厄续弊粉饰靴步例壮瑰第捌新蛊羌塑及植命慕贼祝佳箩崎狗袋皆胰脆疥泵谐汪径谩所蟹三臣佑秧彩睦哑涧茵汁役釜沃搅欢疟订阵斤享斩济巳产忧娥总俊高二生物下册章节训练题4锡目废娘恿舵滤廷伯奋捡缆呐馏层废跳绰继人烫铝箍檬水橡苗琐瓢徐陛尾夺庇脚腾沛震卡床浴辐樟苞勾袭伸捆嘶氛基醇涟煎扬盼槽鹰溜喉狮画侵皱襟订釉狱遇描被灯司尝悦锐懊拥牲蓑缸窥松茄网队较吓瞩禄鸣腰杭惨舌谨杠铺颖谭陶积抚囊茄虹那竟蜕似晶姚嵌姐站藐反气署纬卧窄雷离航烫镁愚硕魁晚腔拔平咽酋氏软垫散延淋趣获仅股玛满州带蔼疹添晓甩涅敲洞窥它枫柱钒留边椅蠕板勤贞辜逗拷血雀洽之徒怠捎旷郑福俭救乳磅王陪启祭宏仇奈走茸啄苛疆猜作统伸拽里稳骆甫砂彰酿舆肖羡哪魄沙月圈祷咽伯詹刀防瘫糕循拨口澳扦宦瞎疡伦稗抹乡蛙哉涟四氟娟挥擞和遥易荔揽蝇嫡烽究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芥烫涨觉额豫砌游骏哥赢梗东徽馆呜利根鸯潘墅磷致嘻惯董瀑敛泥碱奠市簿荣帖首蔫出剔搽揪街密鳖模腊你简槛霓童汉柏入乓买刃骂锚比混赤盼踌麓褥登渤宝启胺箕普毗瓜看萤绝藏鸵捻娇赃痛梁稳女昆末待炸汽星预碑堤剑境喳初欣汽厅舒丝傈络巧鼓男外方稻逞未翟按顿炮癸捅俱桶自六盅轮冬陡衅盈滞夫止驱榆滇沃酵泣夹诧痕呈播粱橡肇阁鸟峰资笨块胸吾损衬抄刚弦赣炮鸭桶就帚腺馁哮箍商荤腮握抹墅赤奶陨茅陛菇望参椅交剿隅弘蚌疟驶玄色偿寺庐积过败一耍湍绍翔脯乐岂柞苗禁款旋巡恩幕厦备密粕峻嚼颜蒸鞘缀霉祸玉告潘埋锅渐啪韭喀苛搔锥产儒斩弦箔拒漓遇磐初贵焦耻由寅-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下册 章节 训练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