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与新生--民国教育革新视域下学生形象塑造与服制变化.pdf
《规训与新生--民国教育革新视域下学生形象塑造与服制变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训与新生--民国教育革新视域下学生形象塑造与服制变化.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服饰研究蒋玉秋/主持 049规训与新生 民国教育革新视域下学生形象塑造与服制变化张 婕 李 正(通讯作者)郑丽虹中国近代社会历经了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从清末学堂教育到新民主主义教育等一系列政治、文化、教育的变革。其中,民国教育理念的革新及其学校系统的改革,对培育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所需要的人才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梁启超先生看来:新民的教育与养成,关乎国家的内政与外交,“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蔡元培先生也认为,只有“造摘要: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中,教育革新使学生群体从封建帝制下只为求取功名的书生,转变为中华民族思想觉醒的中坚力量和爱国运动中的关键角色。新教育体制下
2、,学校从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方面对学生的内在思想与外在形象进行全面的教育重塑。其中,对学生形象的塑造包含了身体规训与服饰制度两个维度。教育部在 1912 年、1918 年、1929 年和 1937 年先后拟定、修正和颁布了统一的学校学生制服规程,对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穿着的制服形制加以规范。本文即以近代这一重要的教育革新时期为视角,梳理了民国新教育背景下制定与施行“学生制服规程”的动因、理念及内容,并进一步探讨它对于学生形象塑造及其精神构铸的重要意义,以期对我们今天探索如何结合各地文化特色进行多样性校服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关键词:教育革新;学生;形象塑造;身体规训;服制变化中图分类号:
3、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18(2024)02-0049-07Discipline and Rebirth:Student Image Shaping and Change of Uni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Zhang Jie Li Zheng(corresponding author)Zheng Lihong Abstract: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education
4、al innovation has transformed the student group from scholars who only sought fame under the feudal monarchy to the backbone of the ideological awakening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 key role in the patriotic movement.Under the new education system,schools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reshapin
5、g of students inner thoughts and external images from the aspects of physical education,intellectu-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Among them,the shaping of students image includes two dimensions:body discipline and clothing system.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mulated,revised an
6、d promulgated unified school student uniform regulations in 1912,1918,1929 and 1937 to standardize the uniforms worn by students of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learning stages.This article takes this important period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modern times as a perspective to sort out the motivat
7、ions,concepts and contents of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udent Uniform Regulations under the new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further explores its role in shaping students image and spiritual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To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for us to explo
8、re how to combin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school uniform designs today.Key words:educational innovation;students;image shaping;body discipline;changes in uniforms理想的国民”才能得以“建立理想的国家”,可见国民教育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推动下,展开了全面的教育革新运动,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并实施了新学制。其甚至对学生的身体形象与服饰形象均做出了具体规定,产生了相
9、当大的社会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主要以私塾、书院、国子监等机构进行教育,目标是培养官员和文人,选拔人才。民国时期在西方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开始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办学与中外合办学校。但由于尚不具备西方那样成熟的学校教育理念与体系,为尽快推动本国教育革新的进程,便采用了“拿来主义”的办法,将西方教育理念融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此对本国教育进行改造。因而,当时学校学生的服制,即以西方学校的制服为模板,再加以本土化的改规训与新生 民国教育革新视域下学生形象塑造与服制变化2024服饰2期.indd 4924/4/17 上午9:50050艺术设计研究2024 02 期造后作为学生统一的制服穿着。由此,
10、学生着装开始从无序、杂乱的长袍马褂,转变为“舶来”的统一服饰,进而增强了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与对集体的归属感。此后,学生制服规程又经历了不断地修订、创新,最终完成了现代教育体系下的学生服饰形象的确立。一、近代国民教育革新的背景 及其服制变革的原因适应民族与时代需要的教育,是国民健全思想、畅通精神生活的源泉。“国民教育革新”系指民国时期在教育宗旨、教育思想、新学制确立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运动。其中,民国新教育思想尤为重要,它对学校服制规程、学生培养目标与学生形象塑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洋务运动时期,以“中体西用”“自强求富”等实用主义思想为核心
11、的晚清教育阶段。晚清政府兴学的动机始于两种觉悟,一则政府急需翻译人才加以外交重任;二则西方船坚炮利,国家急需培养出能制造船械,以及可以操作指挥海、陆军的人才,故设置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北洋武备学堂及南洋公学等这类专门学校。同时,拟选、派遣聪颖的幼童出洋留学,远赴各国学校学习军政、船政、步算诸书等。其二,钦定学堂章程与奏定学堂章程时期的教育阶段。甲午战败,清末统治者深感学校不兴,人才不足,无材为国所用,因此数下谕旨,由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王公大臣等详细学堂章程并复奏后钦定学堂章程,欲以此措施培养出能安定天下的人才。章程中对学生的出身、年龄、入学、考核和学习科目等都进行了详细
12、规定,其中也包括学生校服。虽然当时对男学生穿着的操服形制予以了“西化”特征,但其礼服、讲堂服、常服等服饰仍保留了满清袍服的形制与民族特色。以上两个阶段的教育政策皆是晚清新政救亡图存下的产物,“忠君”思想仍为其教育的宗旨与核心。其三,民国新学制颁布与学校系统改革案颁布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教育阶段。当时许多人已认识到清末教育理念落后于西方,且不适宜国民独立思想意识与社会革命的发展,教育革新势在必行。如蓝公武就提出晚清教育与新民主主义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将人视为封建帝制中巩固统治的一种工具,即过去所谓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后者才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即人的教育,所谓人的教育就是“把人当目的
13、看”。只有这样,才能“造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使受教育者能自己发展自己的人性,自己开发自己的智能,自己发挥自己创造的力量”。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类社会成为一种自由平等合理的社会”。还有人提出,教育革新应以“疆兵富国”为目标,通过学校系统与新学制改革的手段,培育中华民族自由、民主与平等的新国民。同时,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六艺传统教育体系思想来实现,即“射御,军国民主义也;书数,实利主义也;礼为德育而乐为美育”。概言之,这是以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为德育,三育并举,共同归属于政治教育。由此奠定了民国教育革新下的世界观。可见,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从某种程度
14、上打破了原有的贵族化教育,平民化教育代之而兴。此外,民国时期派遣留学生的教育政策也是中国近代实行的一项重要国策。其与新国民教育人才培养的革新,以及学校学生制服规程的制定紧密相关。这一时期选派学生赴美、日留学参观的政策风行全国,同时,教育部要求当时的学校必须采用日本学制系统。为使学生的教育与形象一致契合,在国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制度引入国内后,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学生制服也理应一并传入我国本土,以期使新服制对学生塑造新形象起到强制规范的作用。起初,学生对这一“陌生”“新奇”的款式尚不接受,直至在新学制的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等教育的全面铺开之后,学生们方逐步从思想到着装上完全接受了这一形制,并开始视
15、其为积极、先进的青年形象。民国元年九月,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以美育完成其道德”为教育宗旨的相关法令文案。其中“学校制服规程案”对学生的着装提出了总要求与规范,之后全国各省纷纷据此订立条例施行义务教育程序。同年,以日本学生制服式样作为参照,教育部又订定了民国学校制服规程,并令各校学生遵照规程穿着制服以形成整齐严肃的学风。不过学校制服规程的施行并非令行禁止,一蹴而就的,政府不得不再三强调“所有高等以上各校自应一律遵照办理。现查京师各学校惟中小各校学生尚多遵着制服,颇有整齐严肃之风。乃专门学校以上各学生仍复参差不一,是名为大学专门而秩序形式尚不足为
16、中小学校之表率”。学生制服规程作为学校教育法令与管理学生的一项纪律制度,成为当时学校教育方针及其精神的外在彰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当时的政府公报中所言:“须知学校风纪必以自尊自重为精神,而制服亦为学校风纪之一种标记,若任其参差不齐则于学生之运动服务既不便利,而精神亦现萎靡之观。学问之2024服饰2期.indd 5024/4/17 上午9:50服饰研究蒋玉秋/主持 051规训与新生 民国教育革新视域下学生形象塑造与服制变化才有所关注,也有了新的认识,学生的身心开始被给予关怀、理解与训练。正如梁启超在论尚武中所言:“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则难有文明,难有智识,难有众民,难有广土,必
17、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在此理念影响下,教育部在全国教育会议上制定了体育教育计划,订定了大学体育课程纲要。教育部与社会部还联合提倡国民保健运动,普及体育,使体育成为训练国民体质与精神教育的有效方式。学校的体育课程及活动方式大体分为各式球类、田径、游泳、器械运动、国术、拳击、体操、舞蹈、特种运动和野外活动等,并通令全国专科以上学校遵行。体育教育以锻炼健全学生的体格与合作精神为目标,要求学生养成服从集体纪律的习惯与克己自律的理性美德。如若女生上体操课时穿着制服不便利,还可以根据情况统一定制上衣为白府绸衫,下衣为布裤的美观且合适的套装。此外,为进一步推进强兵、强种、强国的身体训育政策,学校组织学
18、生军并增设学生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旨在“使国民皆具军人之本领,皆蓄军人之精神”。军事体育课以兵操、行军、野外训练、射击、登山等军事课程为主,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强悍勇武的体质、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实现由“臣民”向“国民”的转换,为塑造学生新形象及促进整个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奠定基础。为了配合这种身体训育的需要,穿着的服装也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学生制服形式。例如,1912 年 2 月 25 日,严家麟在武昌文华书院仿制英国童子军训练,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童子军。次年,在上海华童公学、青年会中学等也相继建立起童子军组织。受其影响,国内学校教育中特别添设了童子军军事课程,并将童子军教育规定为初级中学的必修
19、科目,童子军制服也仿照英国学生军穿着的标准服式。以童子军露营须知为例,其中童子军露营时需要准备的衣服包括:“旧大衣和雨衣各一件,法兰绒襯衫二件,襯袴一件,袜两双,背心一件,法兰绒睡衣一件,皮靴或皮鞋一双,帆布鞋一双,汗衫或旧短衫一件,浴袴一件”。可见,这完全是以英国短衣窄袖,袒膝露臂或袴长及踝的学生制服款式为样本。这种式样优美雅致,既便于学生户外训练且使其更加神采奕奕,又打破了学生间通过服饰差异造成的贫富身份标识,令朴素节俭相习成风,富者不复骄,贫者不复馁,更利于学生们专心学业。同时,学生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处在学校这一封闭的环境中,其身体、思想都受到监督与教导,养成必须服从训练指令的习惯。为
20、节约学生服装成本,教育部还规定各校军训服装不必另制,穿着学生制服或统一的操服即可,即“以军训学生服装,应照高中以上学校改用学生服”。并且要求其他学生义勇军“如须临时制备操服者,则其制式颜色,不得与陆军军服相似”。为了使学生个体在穿着制服过程中,增加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与集体的情感,制服规程同时还要求各学校学生使用帽徽、领章、襟章作为标志,以体现出教育的规范性与标识性。由此可见,学生的身体已完全被塑造为社会与国家中的一部分,制服成为学生身体被教育规范与训育的信号。2、德、智、美育对学生服饰的要求与服饰审美的引导对学生德、智、美的精神培育也是国民新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正如陈之佛讲到的,“现在的教育应该
21、一方面养成科学的头脑,充实国民的智能,以冀道首在不欺,若有规程而不行则法令可废”。二、“体、德、智、美”四育对学生形象塑造理念、路径的指引教育革新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革命精神、科学头脑和强健身体的青年学生,以此真正改善晚清身体柔弱、智识欠缺的国民,造就新国民与新精神,从而挽救国家危亡的民族命运。当时,许多人已意识到学生群体是历史及其教育背景下的服从者。他们对个体的认知、审美的需求与意识的形态等,都会受到国家权力、社会舆论、文化交流的干预与规约,并在其影响下逐步接受规训者的意志。这种规训只以一种隐蔽且温和的方式教育来加以实现。正是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常态化、规定式的空间和时间机制来培养训育学生的肉体
22、:由外在的身体、形象的规训,进而转化为其内在思想意识的自我约束与认同。由于教育的规训是以一种非暴力、温和的方式来控制的,因此,这种规训的权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无孔不入,且不会受到其极力的抵抗。学生们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学校灌输的思想意识、审美倾向与道德观念,不知不觉就会接受它的“操纵”,并在内心深处加以认同,最终成为约定俗成的常态。1、体育对学生健康合格身体的训育与穿着制服的规范在封建帝制思想与封建传统教育的压制与干涉下,学生的身体长期处于被遗忘、被搁置、被压抑的状态,并最终成为强制规训化的“机器”。所谓“强国先须强民,强民先须强种,强种先须强身,强身则体育尚矣”。随着民国时期教育的革新,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 民国 教育 革新 视域 学生 形象 塑造 变化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