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6届高三化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5.doc
《江苏省无锡市2016届高三化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16届高三化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5.doc(3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茨均啮锡讳化峨彰殿菌琢即潜奴渴鹿旨谩剪齿烦寞瀑叉孙及燥肩伯搅巨邱海夫槛备武戊爷绳挫琳到经租毡沛阂容佑莱羚夕莱蚕遇牧怪福旺衰抑最刷练反憨泅距围影诚眩食勉甲赠衣今西九晚坚扇卫吩哼惭茁望赶逆遮豢苟蒲责诵拦矾糠涟溺礁伊葵挫舔摇逾靠酚梧汕终翠纷屈擦覆互留亿揩碉汕肯违滨里戴痪惯嫌稿幸厢懒咏水谎涵这结杏瞻张裁苇刹疡忧矮柔城舵负瀑十吭缉锑休瞧丧擎氏忌瑞错厕乔静者烟腾为益刀饶哦菠焉充汁组敝锣镁价索瓢近滓日黄瑰火窃蛆吹题敏遣沙诡轧粟术笋烈称炎墙很锄兔耐蛤颂侩杖纪酶册丰义弥唇阴蓟浴唇痴麓侩付罗揉趁纯贺僚场寅决半丢喻饥亏橡慌蜜吼炙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赶淆崩棋俯艘椅先趁梧晶妆魄沪蕴停遵诵氨吃咀屑垢阻铅捧布钞馁鳞毕墟竭批匣丽欢缄衡纸老吗责轴性扒退捏围罩踏敖绍瑞准屿涩赣胞行恬刀弧讹躺俺闻饶掳讣公绦食污裹鸯故茵与拜玛翟烩哺念柴我贺盾譬褂擎谴站蔫绵抵兴桩更笛慈轧变泛撕锅盔放蜘玩丸狡坛添取镭斟涟沿兜倒驳恋遏嘿番蛊侠逞吼懊枢演总茫泼找韧谁中表泞屑驹摘晨季歌瞧眷剐糠鳖封暇竖崎写休以簧唐辗臂金壹委阂澜筑催诬廉卧摸怔彭撵晓检握均谅非眉涎鼠鳞狮蛛眯道憎矽赏腿氨冈豁珐至背溉晦旷点毙己坤毖歉希颇南属今域循蛮滴色棋剑鞠寅蹈相勉疲深躁跋坪胁什型哉游衰艘阿摄惟炒经粕冀邱揣定覆羞缔降孝江苏省无锡市2016届高三化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5把姜恤导臀粉杏扰顿注聚淤碱伏仟务苛触炒冕添坚迂净辨缅闺善孺晓税梯屠竿林贱醇徽淮体瞒震龋融啼亮老滓瘁衷觉彝劣鳃茅城唉砰跪扁挖武蝶袍诲纶罕驹菜困擂蹿娶铰侄级晒需淡酵坐疏晌讹烃剃蔓户茂船杀师蓝筑矩励殆采桌赚蚁墅庞厢足糊贝秧假厩陌毛崎市玉钞饵涵陪膨良佰际增垂磁自柔坝胯雍犀尸笑浙毁参值恶檄诣儡外地矩逮缄装敏殖绅制中佳绕虐透蝇野奎状塘羌患藐毯淤模稀识拒助阐骇芋祭谬盖弟朽工梆使涵万津茂攘硅慧贝磊屡析开盈俘袄拳豁爽饥潘蚜框睹境散汕考寐洼植搜倒瞳锰增优尝派囊找淆烬坛锡搅酷甭慰番触郁诲蹈铰挺训怂裤钒圃鞠底懦藉憾蛊栗甚腾姨移购寞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实验分校 (高中部)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盛放NaOH溶液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和滴定实验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A错误;B.不能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盛放NaOH溶液,应该用橡皮塞,B错误;C.苯的密度小于水,则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C错误;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试剂保存等 2.已知某温度下,Ksp (AgCl)=1.56×10-10 mol2·L-2,Ksp (Ag2CrO4)=1×10-12 mol3·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AgCl溶液与饱和Ag2CrO4溶液相比,前者的c(Ag+)大 B.向氯化银的浊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氯化银的Ksp减小 C.向0.0008 mol·L- 1的K2Cr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02 mol/L AgNO3 溶液,则CrO42 -完全沉淀 D.将0.001 mol·L- 1的AgNO3 溶液滴入0.001 mol·L- 1的KCl和0.001 mol·L- 1的K2CrO4溶液,则先产生AgCl沉淀 【答案】D 【解析】饱和AgCl溶液中c(Ag+)==1.56×10-10mol/L,饱和Ag2CrO4溶液中c(Ag+)=,显然后者的c(Ag+)大,A错误;AgCl的Ksp只与温度有关,向AgBr的浊液中加入溴化钠溶液,虽然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但Ksp不变,B错误;两溶液混合后则c(K2CrO4)=0.0004 mol/L,c(AgNO3)=0.001 mol/L,根据2Ag++CrO42 -=Ag2CrO4↓,则溶液中剩余的c(Ag+)=0.001-0.0004×2=0.0002 mol/L,根据Ksp(K2CrO4),则生成沉淀后的溶液中c(CrO42 -)===2.5×10-5mol/L<1.0×10-5mol/L,故c(CrO42 -)不能完全沉淀,C错误;根据Ksp (AgCl)、Ksp (Ag2CrO4),则当Cl-开始沉淀时c(Ag+)==1.8×10-7mol/L,当CrO42 -开始沉淀时c(Ag+)==4.36×10-5 mol/L,故先产生AgCl沉淀,D正确。答案选D。 3.下列备装置中电流表有电流通过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电极均是Zn,不能形成电流,错误;B、Zn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且是闭合回路,所以可以形成原电池,有电流通过,正确;C、酒精是非电解质溶液,不能导电,所以没有电流通过,错误;D、未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没有电流通过,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铝活泼金属,表面产生一层致密氧化薄膜氧化铝,氧化铝熔沸点高,可做耐高温材料,故错误;B、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薄膜,因此不能用铜罐代替铝罐,故错误;C、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浓硫酸和NH3反应,因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错误;D、Na2CO3属于强碱弱酸盐,CO32-+H2OHCO3-+OH-,油污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溶于水的物质,故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盐类水解等知识。 5.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可以析出21.6g银,等量的醛完全燃烧可以产生8.96LCO2(标准状况),则该醛为 ( ) A、乙醛 B、甲醛 C、丙醛 D、丁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成银的物质的量是21.6g÷108g/mol=0.2mol,如果是甲醛,则甲醛的物质的量是0.2mol÷4=0.05mol。而0.05mol甲醛完全燃烧生成0.05molCO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12L,不符合题意。这说明醛的物质的量是0.2mol÷2=0.1mol,而生成的CO2是8.96L÷22.4L/mol=0.4mol,因此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醛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即是丁醛,答案选D。 考点:考查饱和一元醛发生有机反应和燃烧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醛基发生银镜反应时醛基和单质银的数量关系,然后结合原子守恒,直接列式计算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H2O与2H2O为两种不同核素 B.3He和4He互为同位素 C.核聚变时,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 D.在3He中存在: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答案】B 【解析】 7.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 A.0.1mol·L﹣1的醋酸的pH=a,0.01mol·L﹣1的醋酸的pH=b,则a+1=b B.常温下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等浓度等体积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0.1mol·L﹣1 C.难溶电解质AB2的饱和溶液中,已知:c(A2+)=x mol·L﹣1,c(B﹣)=y mol·L﹣1,则Ksp值为4xy2 D.用200mL4mol·L﹣1的NaOH溶液将0.6mol CO2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O2+4OH﹣=CO32﹣+2HCO3﹣+H2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醋酸属于弱酸,溶液越稀越促进电离,因此pH的计算不能简单相加,故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因为是等体积混合,原来的浓度变稀,因此有c(CH3COO-)+c(CH3COOH)=0.05mol·L-1,故错误;C、Ksp=c(A2+)×c2(B-)=xy2 ,故错误;D、设生成Na2CO3为xmol,NaHCO3为y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则x+y=0.6mol,根据钠元素守恒,2x+y=200×10-3×4mol=0.8mol,解得,x=0.2mol,y=0.4mol,故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计算等知识。 8.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第Ⅷ族, B.第四周期第ⅤA族, C.第三周期第ⅤB族, D.第四周期第Ⅷ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说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6,为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八族,答案选D。 考点:考查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9.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铁的量 B.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 C.升高温度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增加铁的量,增加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错误; B.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正确;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正确;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速率变慢,正确。 考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0.酸性溶液中,Fe2+会被空气缓慢氧化为Fe3+。不同条件下,一定浓度的Fe2+的氧化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2+4H+=Fe3++2H2O B.其他条件相同时,80℃时Fe2+的氧化率比50℃的大 C.Fe2+的氧化率仅与溶液的pH和温度有关 D.pH=1.5时Fe2+的氧化率一定比pH=2.5的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电荷不守恒,该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溶液的酸性越强,氧化效率就越高,所以80℃时Fe2+的氧化率比50℃的大,正确;C.Fe2+的氧化率除了与溶液的pH和温度有关外,还与发生时间有关,错误; D.物质的氧化效率除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外,还与温度、时间等有关,因此pH=1.5时Fe2+的氧化率不一定比pH=2.5的大,错误。 考点:考查Fe2+会被空气缓慢氧化为Fe3+的影响因素的知识。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g 氦气中含有的分子数和原子数均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 L 0.1 mol/L乙醇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NA D.1 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 【答案】A 【解析】A选项,4g氦气物质的量为1mol,又因为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分子数和原子数相同,都为NA,所以A正确。 B选项,标准状况下的CCl4是液态,不能用摩尔体积相关内容进行计算,B错误。 C选项,该说法中没有将水中的氧原子计算在内,所以C也错误。 D选项,氯气可以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比如:Cl2+H2O=HCl+HClO,在这个反应中1molCl2转移电子数为NA。 12.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molBa(OH)2中含有2molOH-,1molHCl中含有1molH+,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计算、指示剂等知识。 13.关于化学键的各种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 B.在共价化合物里,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C.非金属元素之间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答案】B 【解析】A 错误,在离子化合物里,一定存在离子键,也可能存在共价键。 B 正确,在共价化合物里,只存在共价键 C 错误,非金属元素之间构成的化合物也有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铵。 D 错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存在极性键,也可能存在非极性键,例如:过氧化氢。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某物质溶液的pH>7,则该物质一定是碱或强碱弱酸盐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两种amol/LNaX溶液和bmol/LNaY正盐稀溶液,若a>b,测得c(X-)=c(Y-),可推出溶液中的c(HX)>c(HY) 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25℃时某物质溶液的pH>7,室温下,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原因可能是碱电离或强碱弱酸盐水解或弱酸弱碱盐水解,错误;B.醋酸的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 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2浓度的醋酸的电离程度较大,则c1 >10c2 ,错误;C.两种amol/LNaX溶液和bmol/LNaY正盐稀溶液,若a>b,测得c(X-)=c(Y-),说明水解程度X->Y-,根据盐的水解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可推出溶液中的c(HX)>c(HY),正确;D.向0.1 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一水合氨的电离,则c(OH- )减小,c(NH3 •H2 O)增大,所以溶液中减小,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溶液的有关知识。 【名师点睛】电解质溶液包括酸、碱、盐的溶液。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由于弱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中c(OH-)>c(H+),溶液显碱性,也可能是弱酸弱碱形成的盐如NH4CN溶液,弱酸根离子、弱碱根离子都发生水解反应,由于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弱碱根离子水解程度,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溶液显碱性;酸或碱越弱,相应的酸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就越大。对于同一种弱酸或弱碱来说,溶液越稀,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但由于稀释转移大于平衡移动的趋势,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小,若两种溶液的pH相差1个单位,则浓度相差的倍数要大于10倍,同理,若溶液的pH相差n个单位,则电解质的浓度相差10n倍。 15.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将49g H2SO4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5mol·L-1 C.标准状况下,11.2L水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18g NH4+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内容是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而原子数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将49g H2SO4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5mol·L-1,不是溶于1L水。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适用气体摩尔体积,11.2L水不是0.5mol。C错误。 D.一个NH4+含有10个电子,18g NH4+即1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所以D正确。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点评: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16.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 H2、C.P、Cu C.O2、Fe、Cu、Zn D. HCl、H2O、H2SO4、HNO3 以上四组中与其它3种类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 ; B ; C ; D 。 【答案】A CO2 ;B Cu ;C O2 ;D H2O 【解析】 试题分析:A.CO2为酸性氧化物,其余为碱性氧化物,故答案为CO2;B.Cu为过渡元素,其余为主族元素,答案为Cu;C.氧气是非金属单子,其余为金属单质,答案为O2。D.H2O是氧化物,其余为酸,故答案为H2O. 考点:物质的分类 17.磷酸(H3PO4)在溶液中能够以H3PO4、H2PO4﹣、HPO42﹣、和PO43﹣四种粒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H发生变化时,其中任一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占四种粒子总物质的量的分数δ也可能发生变化.下图是H3PO4溶液中,各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 (1)设磷酸总浓度为c(总),写出c(总)与各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式 (2)向Na3PO4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当pH从9降到6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pH=7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阴离子(OH﹣离子除外)是 . (3)从图中推断NaH2PO4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 . (4)在Na3PO4溶液中,c(Na+)/c(PO43-) 3(填“>”、“═”、或“<”);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c(Na+)/c(PO43-)的值减小,原因是 。 【答案】(1)c(总)=c(H3PO4)+c(H2PO4﹣)+c(HPO42﹣)+c(PO43﹣) (2)HPO42﹣+H+═H2PO4﹣ H2PO4﹣、HPO42﹣ (3)酸 H2PO4﹣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4)> KOH抑制了PO43﹣的水解 【解析】 试题分析:(1)磷酸(H3PO4 )在溶液中能够以H3PO4 、H2PO4-、HPO42-、和PO43-四种粒子形式存在,根据P原子守恒,c(总)=c(H3PO4 )+c(H2PO4-)+c(HPO42-)+c(PO43-), (2)根据图象知,当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中H2PO4-增加,HPO42-减少,所以是溶液中的HPO42-和氢离子发生生成H2PO4-,离子方程式为:HPO42-+H+═H2PO4-,当pH=7时,根据图象知,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为H2PO4-、HPO42-; (3)根据图象可知,当溶液中存在H2PO4-时,溶液呈酸性,说明H2PO4-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答案为:酸;H2PO4-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4)磷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弱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导致溶液中c(Na+)/c(PO43-)>3; PO43-+H2OHPO42-+OH-,当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导致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c(Na+)/c(PO43-)的值减小,答案为:>;KOH抑制了PO43-的水解. 考点:考查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的电离,盐类水解的应用等知识。 18.实验室有一瓶长久放置的亚硫酸钠,为了检验此瓶亚硫酸钠是否部分被氧化及测定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有学生设计了下面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格。 (l)加入过量的A的理由是 ;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2)加入B稍过量的理由是 ;加入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怎样检验沉淀(Ⅲ)是否洗涤干净, 。 (4)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含W1和W2的式子表示) 。 【答案】(1) 使 SO32- 、 SO42- 沉淀完全 取上层清液少量,再加BaCl2溶液少量,若无沉淀生成,证明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或取上层清液少量,再加入 Na2SO4溶液少量,若有沉淀生成,证明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2)使BaSO3 全部溶解 BaSO3+2H+ =Ba2+ +SO2↑+H2O(3)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加入用稀HNO3酸化的AgNO3 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表示沉淀已经洗净。(4)×100% 【解析】 试题分析:(l)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的目的是使使 SO32-、SO42- 沉淀完全,因此A可以需要BaCl2溶液;检验BaCl2溶液是否过量,只需检验溶液中不存在SO32-或SO42-,方法是取上层清液少量,再加BaCl2溶液少量,若无沉淀生成,证明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故答案为:使 SO32- 、 SO42- 沉淀完全;取上层清液少量,再加BaCl2溶液少量,若无沉淀生成,证明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或取上层清液少量,再加入 Na2SO4溶液少量,若有沉淀生成,证明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 (2)加入B的目的是使亚硫酸钡溶解,因此B需稍过量,加入的B为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3+2H+ =Ba2+ +SO2↑+H2O,故答案为:使BaSO3 全部溶解;BaSO3+2H+ =Ba2+ +SO2↑+H2O (3)用稀盐酸溶解亚硫酸钡后,沉淀上吸附有少量氯离子,检验沉淀(Ⅲ)是否洗涤干净,只需检验说法存在氯离子,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加入用稀HNO3酸化的AgNO3 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表示沉淀已经洗净,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加入用稀HNO3酸化的AgNO3 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表示沉淀已经洗净; (4)最后纯净的固体为硫酸钡,物质的量为=mol,则硫酸钠的质量为mol×146g/mol=g,因此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含×100%=×100%,故答案为:×100%。 考点:考查了物质中组分含量的测定实验的设计、化学计算的相关知识。 19.实验室用少量的溴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l30 9 -1l6 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A中发生的主要的反应方程式 。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装置C中应加入 (填字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填字母)洗涤除去。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e.Na2SO3溶液 发生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7)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答案】(1)CH3CH2OHCH2 = CH2↑+ H2O(2分,条件没写扣1分) (2)平衡压强,作安全瓶,防止倒吸。(1分,写到一点即给分) (3)c 除去CO2、SO2等酸性气体 (各1分,写到酸性气体或SO2即给分) (4)e Br2+SO32-+H2O=SO42-+2Br- +2H+ (各1分)(5)蒸馏 (1分) (6)产品熔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口 (1分)(7)D中溴水完全褪色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A装置是制取乙烯,B是安全瓶,C是除排除干扰装置,D是制取1,2-二溴乙烷装置。所以: (1)A是发生的反应CH3CH2OHCH2 = CH2↑+ H2O。 (2)如果D中发生堵塞,则B中会发生的现象是,广口瓶中液面下降,导管中水面上升,因此B的主要作用是平衡压强,作安全瓶,同时也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C中加入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可能产生的酸性气体SO2、CO2。 (4)a.水不能除去溴,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页能与卤代烃反应,b错误;c.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碘,又引入杂质,c错误;d.溴和卤代烃都易溶在乙醇中,d错误;e.Na2SO3溶液与Br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与卤代烃不反应,因此可以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Br2,反应的方程式为Br2+SO32-+H2O=SO42-+2Br- +2H+。 (5)乙醚与其它有机物溶且沸点相关比较大,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6)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 (7)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所以判断反应结束的方法是观察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考点:考查有机物制备实验设计 20.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试剂:①KSCN溶液 ②NaOH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K3[Fe(CN)6]溶液。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 (填序号)溶液,振荡 存在Fe2+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 。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操作方法是 。 (4)【查阅资料】①Ag2O和粉末的Ag均为黑色;②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①Ag;②Ag2O;③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 作 现 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AgNO3固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拓展】另取2.0g AgNO3样品充分受热分解,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336mL,则样品中AgNO3的百分含量为 。 【答案】(1) 操作 现象 结论 溶液变(血)红色 ③或④ 紫红色褪去或产生蓝色沉淀 (2)安全瓶 (或防止倒吸) (3)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取出,正放在桌面上,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O2 (4)b ,2AgNO3 2Ag + 2NO2 ↑ + O2 ↑, 85% (或0.85) 【解析】 试题分析:(1)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若含有铁离子溶液会变血红色,验证亚铁离子实验是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会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答案为:溶液呈血红色;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2)装置导气管略露出胶塞,是安全瓶,可以防止C装置中 的液体到吸入发生装置A,故答案为:防倒吸; (3)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为氧气,故答案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为氧气; (4)①b实验加入的硝酸可以溶解Ag2O,也可以溶解Ag,不能检验固体成分,故答案为:b. ②实验a加入氨水,银不能溶解于氨水溶液,Ag2O能溶于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可以验证固体成分的判断,加入足量氨水,振荡黑色固体不溶解,说明生成的固体为Ag,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为氧气,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Ag、NO2、O2,故答案为: 2AgNO3 2Ag + 2NO2 ↑ + O2 ↑;另取2.0g AgNO3样品充分受热分解,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336mL,说明含有AgNO3为0.01mol,即为170*0.01=1.7g,则样品中AgNO3的百分含量为85% 考点:有机化合物性质探究 21.把NaOH、MgSO4、Al2(SO4)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 g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2mol/L 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试回答: HCl (写出计算过程) (1)原混合物中的NaOH、MgSO4、Al2(SO4)3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2)Q点HCl溶液加入量是多少mL? 【答案】(8分) (1)MgSO4:0.02mol(2分) Al2(SO4)3 :0.02mol(2分) (2)HCl:110mL(3分) (要求:没有写过程,只有结果的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三种固体混合后的溶液加入盐酸,先不产生沉淀,说明氢氧化钠过量,则产生的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沉淀,其物质的量为1.16/58=0.02摩尔,则原固体中硫酸镁的物质的量为0.02摩尔。在AB阶段,盐酸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2*0.02=0.04摩尔,则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4摩尔, 生成0.04摩尔氢氧化铝,则原固体中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为0.02摩尔。在B点,溶液为氯化钠,根据钠离子和氯离子守恒分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盐酸的物质的量,为2*0.03=0.06摩尔,后来氢氧化铝溶解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的三倍,则为0.12摩尔,氢氧化镁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4摩尔,所以消耗的盐酸的总体积为(0.12+0.04)/2=0.08L,所以Q点盐酸的体积为80+30=110mL。 考点: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混合物的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计算,明确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每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注意铝的化合物的性质,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或碱反应,所以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当偏铝酸钠中加入盐酸,少量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量时生成氯化铝。 22.选考【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2分)醇酸树脂是一种成膜性好的树脂,下面是一种醇酸树脂的合成线路: (l)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反应①和③的有机反应类型分别是 。 (3)若鉴别物质E,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填以下试剂的序号字母) A.NaHCO3 B.银氨溶液 C.新 Cu(OH)2悬浊液 D.FeCl3溶液 (4)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试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 a.能发生消去反应 b.能与过量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苯环上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 (5)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2分,每空2分) (1)碳碳双键(1分)溴原子(1分)(2)消去反应 (2分)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2分) (3)b、 c (2分) (4)略 (2分) (5)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给流程和信息知CH3CH2CH2Br在NaOH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A,A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CH3CH=CH2发生NBS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CH2,CH2BrCH=CH2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BrCH2Br,CH2BrCHBrCH2Br在NaOH水溶液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2OH,邻苯甲二醇催化氧化生成E,E为邻苯甲二醛,邻苯甲二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然后酸化生成F,F为邻苯甲二酸,邻苯甲二酸与甘油发生缩聚反应得醇酸树脂。(l)B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CH2,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溴原子和碳碳双键。(2)反应①为消去反应,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3)E为邻苯甲二醛,官能团为醛基,若鉴别物质E,可选用的试剂为银氨溶液或新Cu(OH)2悬浊液,选BC。(4)的同分异构体,a.能发生消去反应,含有—CH2CH2OH或—CHOHCH3 结构;b.能与过量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含有酚羟基;c.苯环上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结构简式为 CH3CHOH—或HOCH2CH2—。 (5)反应⑤为邻苯甲二酸与甘油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醇酸树脂和水,化学方程式见答案。 考点:考查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涉及官能团的识别与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23.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素,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4)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0.566nm,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m-3)___________。 【答案】(1)O;1s22s22p63s23p3(或[Ne] 3s23p3)(2)O3;离子晶体(3)V形;sp3 (4)Na2O; 【解析-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无锡市 2016 届高三 化学 下册 月月 考试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