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成本居高的形成机理及其治理——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docx
《中国行政成本居高的形成机理及其治理——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行政成本居高的形成机理及其治理——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中国行政成本居高的形成机理及其治理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 付爱兰(北京大学,北京100871)摘要:政府作为国家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在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资源,也会造成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间接损失。政府行政成本,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最终都要由社会公众承担。行政成本本质上是一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国行政成本居高的根源就在于不受社会制约的职能膨胀、法治缺失和预算软约束。只有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才能找到适合中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治理路径。关键词:行政成本;形成机理;国家与社会关系F014?4:A:(14)3003407近些年来,
2、中国行政成本问题由于其敏感性、重要性、复杂性而在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类社会离不开政府,政府是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权威组织,因而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自国家产生以来,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在维护公共利益、满足公民各种需要的行政活动过程中必然占用和消耗各种社会资源,“政府并非完全无成本地运行,政府行政机制本身并非不要成本,实际上有时它的成本大得惊人”1(p.22)。政府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政府的行政成本最终要由社会公众来承担,行政成本问题不仅是经济、财政问题,更是政治、社会问题。把中国行政成本问题放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野中分析,对于深入理解行政成本,进而寻求降
3、控行政成本的可能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一、全方位、多角度的行政成本再认识(一)行政成本的内涵和外延目前学界对于行政成本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共识。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行政成本做出了不同的界定。有的学者把行政成本界定为“政府(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为了履行其职能而直接开销或消耗包括人事费用、物事费用在内各种费用”2。这一概念把行政成本限定为广义的政府机构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成本,旨在度量财政资源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配置比例,故没有包括机会成本、社会成本等间接成本。有学者认为“政府成本包括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以及政府决策和行政行为引起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成本”3。该定义属于社会宏观成本范畴,不
4、足在于将政府用于社会公众的职能性支出也包括在内,不利于成本的实际控制。还有学者基于实证研究的角度,把行政成本界定为“相当于我国统计年鉴中按功能分类的行政管理费(又称行政支出)的概念(但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指预算内的行政管理费,另一种包括预算外的行政管理费在内)”4。这一概念主要是考虑成本的可量化性,故不包括会计上难以计量的隐性成本。本文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野来审思中国行政成本问题。一切行政成本最终都要由公众承担,因而公众需要了解全部的、真实的行政成本,只有掌握了行政成本的整个范围、形成机理、全部责任者,才具备降控行政成本的前提和基础。故本文所采纳的行政成本概念是一个整体的、综合的指标体系,既包
5、括可量化的会计成本,也包括难以量化的机会成本、社会成本、生态成本等;既包括有效成本,也包括无效成本;既包括显性成本,也包括隐性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也包括间接损失。(二)行政成本控制的内在困境行政成本是一个相对指标,衡量行政成本要从投入与产出两方面着手。行政产出包括有形的与无形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眼前的与长远的,是一种非市场产出,一般不进入市场交换领域,基本上不受产品或服务市场的约束。行政产出往往是一些中间产出。各级政府组成了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生产体系,很难确定单个组织对最终产出的影响,因而也就很难明确造成政府高成本的责任主体。另外,政府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活动具有高度垄断性,很难用私人市场的供
6、需关系来衡量其价值。一旦公共物品或服务被垄断性地生产或提供,消费者不管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都必须接受,而不能通过拒付价款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约束政府。对于企业来说,收入是约束成本的重要因素。对于政府而言,用以支付投入的行政收入与行政成本并没有直接关系,“维护非市场活动的收入具有非价格来源:即来自政府的税收或来自捐赠或其它提供给政府的非价格来源”5(p.46)。政府财政收入是以强制方式从社会中取得的,全民所有的产权性质造成了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仅就支出性质来看,政府变成了纯粹的消费者,其消费是一种“无主消费”,导致对行政成本攀升的漠视。(三)行政成本是一个“度”的问题行政成本的底线在于不能超出政
7、府的收入水平和国民经济的负担水平。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在满足公共需求、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是必要的、必须的。设立机构、配备人员、建设相应的办公场所和设施是必要的、必须的,机构臃肿、人员膨胀、豪华办公楼是过度的;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是必须的,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是过度的;信息协调、会议协调是必要的、必须的,公文旅行、文山会海是过度的。政府及其官员“经济人”的本性,决定了政府内在具有努力扩大收入、增加支出的冲动,这就需要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把行政成本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既能满足履行职能的需要,又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四)行政成本的提出理顺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8、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来自于企业经营。成本理念被应用到行政领域,是中国政府在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存在一种“财政幻觉”,倾向于认为是“国家在养人民”,造成了一种扭曲的国家和社会关系:行政的目的不是服务公众而是管理公众,政府是管理的主体,而人民成了被管理的对象。行政成本概念的提出强调社会公众的“出资人”、“委托人”地位,政府接受公众的“信托”为公众服务,是公众的代理人、“公仆”,这就从根本上理顺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评价行政活动的效果,就不应该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价,不应该是行政系统内部的自我评价,而应该是公众的评价、以
9、公众满意度为标准的评价。行政成本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两方面的变化。一是成本的投入是为了最大化的产出。在既定的GDP份额内,公众选择把资源投入到行政领域是为了获得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增加社会的净福利。这就要求政府不仅要把钱用来自www.L于公共目的,还要保证每一分钱的价值都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行政成本是可以控制、应该控制也是必须控制的。“代理人”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量和质都符合委托人要求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任何不经济、浪费以致腐败的行为都必须得到有效的约束和控制。二、中国行政成本居高的表象不论是纵向的、历史的比较还是横向的比较,不论是政府的自我意识还是从公众感知的角度,
10、中国政府的行政成本都是很高的。(一)行政支出费用不断攀升以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预算内支出数据为例,1978年中国“行政管理费”支出额为52.90亿元,到2006年这一支出增长为7571.05亿元。2007年这项费用的统计名称改为“一般公共服务”,当年的支出额增长为8514.24亿元,到2011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额突破1万亿元,进一步增长到10987.78亿元。中国“行政管理费”的绝对数量在从1978年到2011年的33年间增长了206倍,而同期GDP增长128倍,财政支出增长96倍。“行政管理费”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GDP和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政府把原本可以用在公民身上的财政资源更多的花
11、费在了自己身上。1978年至2011年,行政管理费占GDP的比重从1.45%上升到2.32%。这一指标衡量的是每单位行政成本的投入所能够产生的经济产出值。也就是说,在1978年每100元的GDP产出需要投入1.45元的行政管理费用,到了2011年则需投入2.32元。显然,在单位成本经济效益不断降低的情况下,要维持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政府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近年来,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更多地着眼于民生领域,行政成本占GDP的比重开始有所下降。尽管如此,中国行政成本不论是总量还是占GDP、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依然很高。(二)公众的行政成本负担不断加重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
12、用由5.50元增长到815.5元,增长147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91倍、人均财政支出增长69倍。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纳入排名的213个国家中排名第114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而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2位。这表明,国家富了但公民没有富,政府收入大幅跃升而公民福利相对减少。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指出,中国现阶段不合理的公共投入高居世界第一,大量的财政资金被用于行政成本、豪华的城市建设和豪华的公共设施建设。他指出:“公共资金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既然在行政成本和豪华性公共建设方面投入的比例过高,高居世界第一,那么,中国用于基本民生方面的
13、公共投入的比例必然会过低,而且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通过对比一些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一个时期中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和卫生领域的财政资金占GDP的比重,他指出“中国用于基本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的比例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6。以中国和美国2004年的财政支出为例:中国行政成本支出的比例是37.6%,经济建设支来自wWW出的比例占到11.6%,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比例为25%,其他支出为25.8%;美国用于行政支出的比例为12.5%,经济建设为5%,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比例为75%,其他支出为7.5%。中国政府的行政成本支出约为美国的3倍,政府直接投资经济建设的支出为美国的2倍
14、,而基本民生投入则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三)决策失误成本高昂中国人民大学的毛昭晖教授指出,中国政府的决策失误率有30%,西方发达国家的决策失误率平均约为5%7。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决策失误导致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5000亿元,每年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估算,由于决策失误,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约在1万亿以上8。2006年,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10家中央企业原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指出,这些企业转移挪用、贪污受贿等涉嫌经济犯罪金额为16亿元,但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45亿元,是16亿的9倍之多9。(四
15、)社会转型引致的成本沉重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还很明显,全能政府理念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行政权力的触角一直延伸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社会转型的大背景滋生了中国转型时期独特的高昂的行政成本,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带来的高昂的协调成本;政府治理过程中干预过度导致社会功能萎缩,造成的高昂的替代成本;各类主体的权力界定不清、同级内耗、政府及其官员自利和寻租倾向较大造成的高昂的人治成本。三、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畸高行政成本形成机理行政成本本质上是一种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认识中国的行政成本,
16、必须把其放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野中。一方面,政府的职能规模、机构规模和人员规模取决于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和社会的自治程度;另一方面,行政成本的无限扩张根源在于不受民主权利制约的公共权力。就政府自身考察政府成本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这种考量才有价值,才能抓住高昂行政成本产生的根源。(一)政府职能交叉、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产生的高昂行政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职能被限定在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范围内,这就意味着政府不能过多地介入市场机制运行良好、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领域,而应该立足于为市场经济提供支持和保障、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领域。目前中国仍处于经济、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行政 成本 形成 机理 及其 治理 基于 国家 社会关系 视角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