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ocx
《建设新型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新型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建设新型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董芳摘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越来越重要。现有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非均等化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运行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关键词:城乡二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F320;F292 文献识别码:A :1001-828X(2016)027-0000-0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所谓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是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把农业的转移人
2、口转为新的城镇居民,让进城的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均等的城市公共服务,在就业、住房、教育、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确保进城的农民和城市的居民享有完全平等的待遇及同等的社会权利。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党中央依据城镇化发展的新特点,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新目标。其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福利水平。新时期,推进城镇化的本质内核是人口的融合。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了产业升级。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将人从农村推向城镇,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的土地生产释放出来,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势必会产生更多的生存需要,比如吃、穿、住
3、、行等等,还有一些配套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供等方面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转型,拉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供需平衡下,新的产业转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农业转移人口又为二、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土地和市场接轨,是农业产业化的目标。新型城镇化使得一部分人从简单的农业生产解放出来,有条件和机会提高自身水平,灵活思想,加入市场化经营的阵营。同时,土地流转的改革让土地资源能够集聚起来,发挥规模的优势。人和土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新的融合效应。发挥土地优势,开展一些农业的特色化经营,将农业产品的生产打造成极具竞争性的品牌,依托城镇经济,将企
4、业化的理念和经济实力引入到农业的特色化经营,将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现代化的企业理念相结合,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从而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新型城镇化实现了城镇与农村在人口、土地和农产品、资源上的良性互动机制,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城乡差距过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在各地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本土工业的发展壮大。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农民进城务工,带来的是包括农民就业方式、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人居环境等在内的巨大变迁,在我国非常多的地区,很多农民的聚集形成的规模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小城
5、镇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专业的市场,相当规模的人口集中繁荣了小城镇。同时,大量的农民靠近就业,在转变身份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和观念上的变化,城乡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四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的现代化密不可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土地流转越来越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土地集中,为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必然要发生变化,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新型城镇化还解决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转变为城镇人口的同时,消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影响了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结构。同时,我
6、们不难发现,农业的现代化反过来会作用于新型城镇化。农村转移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以后,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现实的需求,客观上促进了教育、房产、医疗等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实现了农产品的规模化、节约型经营,丰富了小城镇的农产品结构,为城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极大的资金和空间支持。农业的产业化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的庞大市场需求,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促进农业发展,带来农民富裕,加快农村发展。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机制分析近些年来,城镇化建设经历了很大的变革。过去的城镇化只是单纯的人口转移,简单地让人们从农村走向城市,背井离乡,但忽视了配套政策制度的完善,因此,从建国以来对进
7、城的农业转移人口,依次经历了不同的称呼“盲流”、“农民工”等等,来到城市的农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受旧有的城镇化思想理念的影响,虽然今天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但实际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固有的户籍制度障碍自建国之始,户籍制度就严格限制着农民的进城自由,最早的规定杜绝农民向城市涌进,农村和城市之间严格的分离,因此就出现了“盲流”的概念,这一时期,进城的农民受尽了歧视,迫于农村生活的贫困流向城市,但仍然被城市所排斥。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城乡严重隔离的状况有所松动,政府开始意识到对于农村的发展要逐渐放开这种人口流动严重控制的状况。大量的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投
8、入到城镇经济的建设中去,虽然这种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农民开始有了城市生活还是农村生活的自由,对职业也有了选择,可以继续以土地为生,同时也可以进入城镇,经商或者成为一名工人。但由于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依旧存在,生活的不同却改变不了身份的差异,在当时,他们又有了新的称呼“流动人口”,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只是进城打工的廉价劳动力,最终还是要返回农村去。随后,农民工的新提法就是在90年代出现,城市的繁荣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交通建筑、制造业都需要大量的进城农民,他们工作卖力,勤勤恳恳,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和努力。城市人开始关注这样的一部分人群,认可他们的贡献和付出,但仍然受
9、制于城乡二元体制,他们仍然是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随他们进城的子女仍然无法得到公平的教育,生活水平仍然很低下。总而言之,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起来困难重重。无法改变的身份差别导致进城农民始终无法享受公平的对待,正是固有体制的弊端所在。 2.非均等化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障碍非均等化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约了农民市民化的速度与进程,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机制。这不仅体现在城乡居民的非均等化收入和分配制度,还有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医疗卫生的非均等化服务,又比如教育住房体制的非均等化。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是人们生存的必然所需。党和政府对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出过很多努力,
10、比如推行支农支教政策、三支一扶政策,保障一部分农村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向农村发展注入高层次的人才,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但仍然无法满足越来越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求,真正将农民变为市民,平等的公共服务提供仍然是一个深入研究的问题。非均衡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严重打击农村人口的发展积极性,人员素质尚未能大幅提高的时候容易产生过激的矛盾,影响社会发展,对政府决策的执行会产生负面的抵制情绪。3.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主体间的融合性障碍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要想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还存在着与城市居民、企业、当地政府等主体间的融合障碍。对于城市居民来讲,农业转移人口文化水平不高,据统计,201
11、1年,在农业转移人口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正因为如此,在融入城市的初期,他们不同的生活习惯,例如垃圾乱扔、大声喧哗等,都会让市民对其有抵触情绪。他们的到来,势必会与原有市民抢夺一些稀缺的公共资源,损害市民的一些原有权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所排斥,这在大城市表现更为突出。文化的差异与偏见使得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完全融合存在着障碍。对于城市的企业来讲,农业专业人口的到来会增加大量的就业需求,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要求也会增加,要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保证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入职专业培训等,这些基本的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新型 城镇 历史进程 中的 农业 转移 人口 市民 问题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