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pdf
《新医科背景下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医科背景下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Med Educ Manag 2024,Vol.10,No.1 2024年 第 10 卷 第 1 期http:/新医科背景下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伍艳1 黄晨1 杜双庆1 肖羽1 王坤杰2*(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研究生部,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成都 610041)【摘要】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回应未来医学挑战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关键力量。在新医科背景下进行学科交叉,推动多学科融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新时代,我国医学教育发展水平虽稳步提高,但仍存在医学学科不断分化、聚力不足、医学人才创新性不够以
2、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通过立足行业特色院校医学教育发展新定位,提出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大学科”“大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模型设计新医科创新人才教学路径及多学科融合的“未来医学+”课程体系,论证并评价该课程体系实施效果,促进多学科融合及创新育人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关键词】新医科;学科交叉;课程设计;医学教育【中图分类号】R4;G642 【文献标识码】A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with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the co
3、ntext of the New MedicineWu Yan1,Huang Chen1,Du Shuangqing1,Xiao Yu1,Wang Kunjie2*(1.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West China School of Medicine/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2.Department of Urology and Institute of Urology,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
4、hengdu 610041,China)【Abstract】High-level compound medical talents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healthcare industry,particularly in responding to future medical challenges and achieving the Healthy China 2030 goal.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cine,promoting
5、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s crucial for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has been steadily improving,there are still outstand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continuous differentiation of medical disciplines,insufficient aggregation,i
6、nsufficient concentration of efforts,insufficient innovativeness of medical talents,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 to be improved.This study,based on the new positioning of med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industry-specific institutions,proposes a major discipline and major sci
7、ence talent training model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It designs an innovative talent teaching path for the new medical science based on the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model and a Future Medicine+curriculum system integrating multiple disciplines.The study demonstrat
8、es and evaluat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this curriculum system,promoting further enhancement in the value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Keywords】New Medicine;interdisciplinary;curriculum design;medical education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04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1.
9、四川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特色品牌工作项目(2021JCJX25);2.四川大学2021年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课题项目(2021YSZ19);3.四川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十期)重点项目(SCU10012);4.四川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重大项目(JG2023-11)第一作者 伍艳,博士在读,讲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工作科科长,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Email:*通信作者 王坤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外科学、医学教育与管理。Email:18Med Educ Manag 2024,Vol.10,No.1 2024年 第 10 卷
10、 第 1 期http:/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实现国民健康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健康中国 2030”战略对于优化健康服务,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从根本上影响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规模性和结构性布局1。新医科是构筑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要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发展新医科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医学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医学教育培养体系下的医务工作者们发挥了重大作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的决定性成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智慧。对于
11、显现出的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学科融合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和医学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影响学科专业内涵发展的若干问题也应及时剖析,回应时代和社会之需。医学教育模式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载体,必须进行创新改革以顺应人类社会和时代发展3。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以融合机器人、数字化和生物新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医学服务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等领域的前沿颠覆性技术为传统医学多学科融合发展
12、提供了更多创新思路,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及高校管理者关注4。1新医科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学科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科技创新的源泉5。英国的教育学家阿什比(Eric Ashby)认为高等教育除需延续学科内在逻辑外,还需根据社会环境变化进行改革,在相关影响因素中动态发展以便更好服务社会。新医科建设既是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创医学教育的新业态,更是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的新思考,医学教育改革有必然之势与应然之道。医学与工科、理科、文科、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既能让传统医学破解发展瓶颈的局面,同时也能让其他学科在医学领域得到创新性应用
13、,为多学科发展提供了广袤的实践场域。然而,当前我国的新医科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1.1医学学科前沿发展不足的问题据报道6,目前我国的临床新药最初专利、临床检验标准和大型医疗器械三大项95%都依赖于国外引进。医疗科学模式发展至生物医学阶段后,医学学科因疾病研究和亚专科发展等因素而不断“分化”,致力于深入研究解决生命科学的问题。然而,现有医疗领域对大多数疾病的认知和治疗并没有因“分化”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生命体系的复杂运行系统和社会组织的动态变化让生命领域面临诸多难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迅速向纵深推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演进促使学科之间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包容聚
14、集,打破了学科壁垒,重设了学科边界7,生物医学领域再度成为多学科前沿交叉的“聚集点”。冷冻电镜、新的组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医学研究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也产生了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再生医学、智慧医疗等一系列的医学新理论,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正在给疾病诊治带来深刻变化,为医学发展带来更大的契机与活力,医学科技前沿领域的多突破点正在形成新热点。1.2医学人才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全球学者库2022年公布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TOP 100中,中国仅有来自化学、物理和材料学学科共 3人,医学学科无一人8。对于现阶段医疗领域缺乏创新复合
15、型人才,医学顶尖科学家更是严重匮乏的问题,只有突破现有传统学科之间的藩篱,逾越“狭隘知识”及“专科19Med Educ Manag 2024,Vol.10,No.1 2024年 第 10 卷 第 1 期http:/分化”的鸿沟,以“大学科”“大科学”的融合理念培养创新人才才能摆脱困境9。科技事业四个面向中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以人为本的医学科技发展有了新的期许。传统医学学科偏重对实证记忆与传统讲授的教学方法、重视结果考核轻视形成性评价、重视疾病诊疗能力忽视医学人文精神。这种在学科亚专业壁垒下,传统思维所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出的被动学习者,已无法再适应时代对医学发展的新要求。1.3医学人才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科 背景 学科 融合 课程体系 构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