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doc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2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日期:2023年06月02日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熊汉忠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不仅早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事实上也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国内首家专门从事压力管理服务的应专心理学专业机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在发布“202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之后,于2023年初继续跟新浪网教育求职频道合作,在2023年4月1日~20日期间,推出了“2023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短短的20天时间内累计回收问卷5335份,其中有效问卷4903份。我们采用专业的心理学记录软件,对490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同时与2023年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以期为政府、就业机构、大学生等提供更有价值的就业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报告提纲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压力分析 第三部分:思考与建议 第四部分:致谢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性别比例 图1-1性别比例 如图1-1所示,参与本次调查的男性2707人占总体的55.2%,女性2196人占总体的44.8% 。男性的参与度略高于女性,相对2023(女性29.6%)而言,女性的参与度有了显著增长。 2、学历构成 图1-2 学历构成 如图1-2所示,本次调查中,本科生3359人,占总人数的68.5%,为群体主导人群;专科生790人,占总体人数的16.1%;硕士研究生709人,占总体人数的14.5%;博士生44人,占总体人数的0.9%。 3、是否非独生子女 图1-3 独生子女比例 如图1-3所示,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2424人占总数的49.4%,非独生子女2479人占总数的50.6%,两者基本持平。 4、是否应届毕业生 图1-4 应届毕业生比例 如图1-4所示,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899人,占总数的18.3%,应届毕业已经找到工作的648人(13.2%),往届毕业尚未入职253人(5.2%),往届毕业生已经入职1061人(21.6%),在校1~3年级学生2046人(42%) 5、是否有兼职经历 图1-5 总体人群的兼职情况 图1-6 在校1~3年级学生的兼职比例 如图1-5、1-6所示,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中有6成多的人有过兼职经历,即便是在校低年级(1~3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这与2023的结果基本相似。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兼职方式了解社会,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成功地从学校走向社会而积累工作经验,因此,兼职也几乎成了大学生就业前的一种流行趋势了。 6、是否学生干部 图1-7 学生干部比例 如图1-7所示,跟兼职的趋势相类似,约有6成的(56%)的被调查者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尽管本次调查只是以网络匿名的方式进行,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构成,但如此高的学生干部比例,一方面说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社会参与性更强,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更多,如各种社团等,从而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胆量和责任心的增强、人脉的扩展、个人能力的提高等,自然有助于大学生减缓就业压力,增长成功就业的机会。 7、生源 图1-8学生生源情况 如图1-8所示,本次调查中来自乡镇1918人,来自中小城市1459人,来自省会及其他城市1421人,其他地区105人。 8、学科分布 图1-9 专业构成 如图1-9所示,参与本次调查人群涉及21个专业,其中 法学234人、中文183人、外文255人、经济/金融、518人管理/营销735人、计算机/电子信息845人、教育133人、社会学83人、物理49人、艺术264人 、数学80人、历史哲学68人、化学192人、生物156人、食品49人、医学224人、环境/地理131人、建筑156人、测绘20人、电气161人、机械、367人。 9、家庭经济情况 图1-10家庭收入情况 如图1-10所示,本次调查中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2023元以及2023~5000之间,两类人群分别占40%与33%。 10、学校类别 图1-11 学校类别 如图1-11所示,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中以来自民办高校以及国家211/985工程高校的学生为主,分别占38%、18%。 11、期待月薪 图1-12 总体人群的盼望月薪分布 图1-13不同学历的期待月薪 如图1-12、1-13所示,参与调查的人群盼望月薪重要集中分布在2023~5000元范围内,并且,期待月薪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其中,专科生期待月薪接近2023元;本科生月薪盼望为2500元;硕士生为3000~3500元;博士生重要集中在4500~5000元。与2023相比,专科生的期待月薪有所增长(500元),博士生略有下降(500元)。总体来说,不同学历的人群在期待月薪水平上比较接近现实。 图1-14不同学历处在不同入职阶段的期待月薪 有趣的是,对于相同学历的人群,当他们分别处在不同的入职阶段时,期待月薪也会有所不同。当处在无工作状态时,盼望月薪相对较低,而一旦找到工作,盼望值明显上升,上升幅度在500~1000元之间,这种现象在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硕士生中都很明显,特别是硕士生,往届有工作的硕士盼望月薪甚至超过了博士生,这从一个侧面也部分解释了硕士生的自我定位还不是十分清楚,由此也容易导致压力感的增长。相对而言,博士生的盼望月薪比较稳定,较少受入职阶段的影响。 图1-15可接受零月薪比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零月薪”现象。在2023的调查中,仅有1.3%的被调查者“乐意”接受零月薪,而今年却有18%的被调查者表达“乐意”接受零月薪! 图1-16可接受零月薪的人群中不同学历所占比例 图1-17 不同学历人群中可接受零月薪的比例 乐意接受零月薪者涵盖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所有四类被调查人群,尽管专科学历与本科学历人群中乐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与20.0%,但硕士与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达乐意接受零月薪,其比例分别占各自人群总数的11.2%与11.4%。 图1-18可接受零月薪的人群中不同入职阶段所占比例 图1-19不同入职阶段人群中可接受零月薪的比例 不仅如此,可接受零月薪者也分布在所有的不同入职阶段的被调查人群中,即:低年级(1~3年级)的在校学生中与往届毕业仍未找到工作的人群同样,都有可接受零月薪的被调查者。可接受零月薪的人数在五类人群中的比例依次为应届无工作19.1%、应届有工作9.3%、往届无工作15.9%、往届有工作9.4%、在校1~3年级学生26.0%。 图1-20不同来源的人群中可接受零月薪的比例 假如认为仅仅只是经济因素而接受零月薪,那么,来自大城市的被调查者应当比来自乡镇的被调查者有更高的比例。事实表白,这同样也是一种误解。四类不同来源的被调查者中,可接受零月薪的比例依次为乡镇17.2%、中小城市17.6%、省会及以上城市20.8%、其他19.1%。 图1-21接受零月薪与盼望月薪的关系 由图1-21进一步发现,乐意接受零月薪的人群,其盼望月薪也相应地低于不乐意接受零月薪的盼望月薪。 与2023相比,2023年可接受零月薪的人群比例有了如此大幅度的显著提高(从1.3%到18%),这一发现的确让我们觉得很意外。因此,笔者随机抽查了部分可接受零月薪的被调查者,就“是否接受零月薪”这个题目,在5月14、15日(问卷调查结束近一个月)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他们填写问卷的态度、接受零月薪的时限、因素等,结果发现,在接受电话访谈的人员中,都能回忆起当时填写问卷的情形,说明被调查者当时的参与态度是认真的;接受零月薪的时限最短的为一个月,最长的可达半年;其中有一位大二学生积极告诉笔者,与她同宿舍的5个人就有3个人可以接受零月薪;接受零月薪的因素,重要集中在“积累经验、提高能力、长远发展、感爱好、是否值得付出”等偏重个人素质与价值观方面,这与过于重视高工资的功利性取向显然不同。在后面的压力分析部分,将进一步就“零月薪”与压力感受、压力应对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12、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工作的意愿 图1-22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工作的态度 在2023的调查中,明确表达不乐意去西部与郊区求职的分别占39.2%与34.7%,“乐意”去的分别为27.5%与34.2%,“可以考虑”的比例分别为31.7%与30.3%,而在今年的调查中,明确表达“不乐意”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工作的只有23%,远低于去年;有45%的人“可以考虑”去基层等艰苦的岗位工作,这类表现出灵活态度的人群比例较2023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说明年初中央政府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去西部以及基层就业的政策对大学生的就业取向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13、是否了解《劳动法》 图1-23 总体人群对《劳动法》的了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了解”与“不了解”《劳动法》的学生比例相称接近,分别为14%与19%,而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劳动法》处在“部分了解但不清楚”的状态。 图1-24不了解《劳动法》的人群分布 在19%的“不了解”《劳动法》的人群中,尽管绝大部分(58%)都是在校的1~3年级学生,但仍然涉及相称比例的往届毕业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法知识普及教育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图1-25不同入职阶段人群对《劳动法》的了解比例 在各个不同的入职阶段人群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人“不了解”《劳动法》,更多的人“部分了解但不清楚”。 第二部分:压力分析 为了跟2023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压力分析部分也分别从压力源、压力感受以及压力应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压力源分析 就业压力源分为4个维度:家庭、学校、用人单位、个人,每个维度分别有3道题目,一共涉及12道题目。 图2-1不同维度压力源的得分 由图2-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归因方式上依旧存在明显的“怨妇”现象: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虽然四个维度的因素都能明显导致就业压力,但相对而言,以来自社会(重要指用人单位)的压力源得分最高,随后依次是家庭和学校,而以来自个人方面的压力源得分最低。这种把就业压力更多的归于外部因素(社会、家庭、学校)而弱化内部因素(个人)的影响,一方面,说明当今大学生也许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他们的责任心与自身的实际就业竞争力等个人素质尚有待加强。这一点与2023的调查结果十分相似。 图2-2 不同学历的压力源 图2-3 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源图 图2-4 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源曲线 这种不顺时的习惯性外归因倾向,不仅在不同学历的被调查者中普遍存在,并且,也不受入职阶段的影响。 其中,在不同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专科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其他学历的人群。尽管最近几年来专科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但由于专科生在就业的绝对竞争力以及个人发展上处在明显的劣势,因此,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社会乃至个人方面的压力高于其他高学历的人群也就不奇怪了。 往届毕业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入职阶段的人群,特别是在社会维度上,这类人群的得分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峰值。 图2-5 不同性别的压力源 对于不同性别的求职者来说,他们对上述四个维度压力源的感受也明显不同:男性求职者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压力,而女性求职者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社会以及个人方面的压力。 二、压力感受分析 就业压力感受共分为3个维度,分别为压力导致的生理、情绪和行为感受。每个维度各2道题目,共6道题。 1、压力感受总体分布 图2-6 压力感受总体分布图 (众坐标-频率;横坐标-得分) 表2-1 就业压力感受分量表上的总体得分情况 平均数 17.80 中位数 18.00 标准差 4.24 最小得分 8 最大得分 28 在2023的调查中,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平均得分(19.12)远高于中位数(15),揭示了去年的大学生感受到了过高的就业压力,他们的心理、生理以及行为指标等在不同限度上都受到了就业压力的影响;而在今年的调查中,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平均得分(17.80)与中位数(18.00)基本吻合,表白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在总体上已趋正常,并较2023年为低。由于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2023年下半年到2023年初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因此,相比较2023年的就业形势,2023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显得相对较小。 2、总体人群的压力体验 图2-7 总体人群的压力体验 由图2-7可以看出,在衡量压力大小的三项指标上,以情绪体验最为突出。对于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被调查者群体来说,由于压力而导致情绪过度起伏,因而更多地表现出情绪症状,因此,如何提高这些年轻人的情绪管理技能,以有效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学生本人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3、 接受零月薪与压力感受的关系 图2-8 零月薪与压力感受 图中可以发现,可以接受零月薪的被调查者在情绪体验、生理体验以及行为体验三项压力指标上的得分都明显低于不能接受零月薪的人。接受零月薪只是一种灵活的积极心态,这种心态显然可以减少求职者的就业压力。 4、 不同学历人群的压力比较 图2-9 学历与压力 在四类被调查人群中,以硕士和专科学历的人群压力感受最为强烈,特别是硕士的情绪指标最为突出,本科生的情绪指标虽然低于硕士和专科生,但远高于自身群体的生理与行为指标,只有博士的三项压力指标相对接近,总体压力感相对较低。 5、 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比较 图2-10 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图 图2-11 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曲线 与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源曲线相一致,往届毕业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被调查者所体验到三项压力指标都显著高于其别人群,另一方面是应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找到工作的应届生和往届生所体验到各项压力指标都相应较低,而1~3年级的在校低年级学生所体验到的总体压力最低,只是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尚有待加强。 6、 性别 图2-12 不同性别的压力 从图中可以看到,男性与女性在情绪指标上都有相对高的得分,但女性压力在情绪指标上的体现更为明显,而男性在生理指标和行为指标上的得分略高于女性。 三、压力应对分析 能否有效缓解压力,很大限度上取决于人们所采用的压力应对方式是否合理。在就业压力应对的题目设计上,我们选择了两个维度,即积极应对与悲观应对,各两道题。 1、总体的应对方式 图2-13 积极应对方式总体分布图 表2积极应对方式分量表总体得分 平均数 6.6 中位数 7 标准差 1.6 最小得分 2 最大得分 10 图2-14悲观应对方式总体分布图 表 3悲观应对方式分量表总体得分 平均数 5.2 中位数 5 标准差 1.7 最小得分 2 最大得分 10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总体的被调查人群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平均数(6.6)略低于中位数(7),而采用悲观应对方式的平均数(5.2)略高于中位数(5),表白参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在选择缓解压力应对方式时,更多的人倾向于(或习惯于)选择悲观的方式,而在选择更合理的积极应对方式方面尚有待加强。 2、应对方式与压力 图2-15不同压力人群的应对方式 从所有被调查者中分别选择压力最大的5%(245人)——压力顶峰与压力最小的5%(245人)——压力末尾两组人群,比较他们在选择具体的压力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情况,结果发现:压力小的一组更多的选择“积极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在“积极诉说”方面两组人群的得分接近,而压力大的人群更多的选择“回避”“手足无措”等悲观应对方式。由此说明,选择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的积极作用。压力大的一组人群在选择“积极诉说”方式上的得分略高于压力小的一组,一方面说明“积极诉说”方式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的作用也许相对有限,另一方面说明在诉说的具体对象、方式、内容等方面也许存在影响减压效果的因素。 3、学生干部的压力应对方式 图2-16 学生干部的压力应对方式 从图中看到,担任学生干部的人群在积极应对方式(积极解决、积极诉说)上的得分都高于悲观应对方式(回避、手足无措)上的得分;而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人群更多的倾向于选择悲观的压力应对方式。 4、接受零月薪者的压力应对方式 图2-17零月薪与积极应对 接受零月薪的人群在选择“积极解决”的积极压力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不接受零月薪的人群,表白这些可接受零月薪的人群在应对就业压力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 第三部分:思考与建议 一、几点发现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2023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表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与2023年的期待月薪相比,本科生、硕士生基本稳定,但专科生的期待月薪有所增长,博士生的期待月薪略有下降;在不同的入职阶段,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硕士生的盼望月薪有明显变化,特别是硕士生:找到工作的盼望月薪显著高于同学历无工作状态的,有工作的往届生盼望月薪值甚至超过了博士生; 2、可接受零月薪的人群比例较2023年有了大幅度的上升(1.3%上升到18%); 3、更多的人把就业压力归咎于外部因素(如社会、学校、家庭等),而淡化内部因素(个人)的影响,这一点在往届毕业而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中最为突出; 4、男性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压力,而女性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个人方面的压力; 5、总体人群2023年的就业压力感受明显低于2023年,压力的大小可以用“适中”来描述; 6、在不同入职阶段的人群中,往届毕业而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就业压力最大,另一方面是应届没有工作的人群,往届找到工作以及应届找到工作的人群压力感相对较低,压力最小的是在校低年级学生; 7、在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中,以硕士生和专科生的就业压力感最大,本科生的压力居中,博士生的压力相对较小; 8、在衡量压力的三项(情绪、生理、行为)指标中,总体人群的情绪指标最为突出;而接受零月薪的人群在三项指标上的得分都明显低于不能接受零月薪的人群; 9、更多的人在选择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上偏向于(或习惯于)悲观,特别是压力大的人群,而压力小的人群更多的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 10、学生干部、可接受零月薪的人群更多地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 二、思考与启示 与2023年相比,2023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我们也得到了十分丰富的数据结果,并因此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的东西更让我们思考。 1、零月薪现象 在2023年的调查中,只有1.3%的人表达可以接受零月薪,而2023年明确表达可以接受零月薪的人群比例高达18%!在接受零月薪的人群中,不仅有专科生与本科生,尚有相称比例的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不仅有在校学生、应届生,尚有往届毕业生、有工作的和没工作的;并且在来自乡镇、中小城市、省会城市等不同生源的人群中都有相称的比例,因此,可以说能接受零月薪的人群分布也很广。 对于求职者来说,可以接受零月薪只是一种态度,也许并不意味着能力低下。通过度析不同人群的盼望月薪、压力感以及压力应对方式发现,可以接受零月薪的人群盼望月薪也相对较低、压力较小,并且更多的选择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很好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可以接受零月薪的心态对于求职者应对就业压力显然有积极的意义。这一点从电话抽样访谈结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对于用人单位(特别是公司)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可以带来利润或发明价值的人才,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便宜的劳动力。因此,求职者的单方面自降身价,虽然看起来可以直接为公司节省成本,但却并不能促使公司因此而招聘更多的庸才。基于此,求职者的零月薪假如是无条件的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接受零月薪比例的大幅度增长,应当说是一种进步:由以前的对高工资的单一的、功利性的追求,到如今的以爱好、适合度为主并注重经验积累和个人长远发展的价值取向,显然有助于求职者找到更为合适的岗位,并因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2、外归因现象 败北时的外归因,可以帮助当事人推卸责任,一定限度上也可以避免由于败北的挫败感而产生的心情不爽,然而,假如养成了习惯,就不仅不能激发个人潜能以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还也许产生抱怨甚至袭击别人和社会的行为。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将就业压力归咎于外在因素的,重要集中在往届和应届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这种外归因现象在往届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中表现更为突出。要想避免或者减少由于败北时的习惯性外归因而出现的怨妇现象,需要年轻的大学生们适当从自身角度找因素,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从败北中积累经验和教训,在挫折中成长。 3、悲观应对现象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体人群中,更多的人倾向于(或习惯于)采用悲观的压力应对方式,这同样是一种需要调整的习惯。尽管人们在受挫时通常会回避、沮丧等,但是通过学习和适应,也可以逐渐变得更为坚强。调查结果显示,压力应对方式与压力的大小呈现出很高的相关:积极应对导致更小的压力;压力大的人群更多的采用悲观应对方式。因此,对于以年轻的80后、甚至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在管理和应对各种压力方面,更需要加强专业的引导,让他们由习惯性的悲观应对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逐渐形成积极、积极的应对模式。 4、情绪敏感现象 一个人是否有压力以及压力的大小,都可以从其情绪、生理以及行为上发现相应的信号。本次调查的结果表白,总体人群的压力感受以情绪指标最为突出,表现出这些年轻的一代大学生在情绪上的敏感性。一方面说明他们具有相对丰富的情绪感觉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也许同时揭示了他们更需要加强情绪管理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压力应对能力。 5、压力常态化现象 与2023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过高的情形不同,今年的调查结果表白,2023年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观感觉表现出“适中”的常态,出现了一种就业压力缓和的趋势。一方面也许与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重视并推出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有关,这些政策措施正在不断地被大学生所了解,并逐渐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来;另一方面,也也许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有关,可接受零月薪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期待月薪的稳定甚至下降、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就业的态度更为灵活等,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更为现实、更为客观,同时也更为稳定与平和了。 三、建议与应对措施 1、加强情绪管理,积极应对压力 对于年轻人而言,情绪的起伏变化实属正常,但加强情绪管理方面的技能,不仅可以增长自身的就业机会与成功率,并且对于个人情商的提高与终身的事业发展都是有利的。同时,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需要大学生尽也许多地采用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直到形成一种习惯性的积极应对模式。 2、加强挫折锻炼,提高抗压能力 对于80后、90后的青年群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从小的一帆风顺使得他们缺失了很多历练自己的机会,特别是挫折锻炼的相对缺少,也因此让他们对逆境的适应能力与抗压能力相对较弱。在就业过程中所碰到的挫折,在让他们结识自己局限性的同时,也得到了以前所缺失的宝贵锻炼,从而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免疫能力和抗压能力。 3、学习合理归因,挖掘自身潜力 一味地推卸责任或者习惯性地指责别人和社会,并不能让自我的能力得到丝毫的提高。现在的年轻人缺的不是自信,而是合理归因。对于这些年轻的大学生而言,在学习、生活或者就业等碰到挫折时,适当的从自身找因素,显然可以激发和挖掘自身更多的潜力。 4、充足结识自我,长远规划人生 人生很短,没有人能荒废得起这短短的几十年。那些有长远职业规划的人,不仅就业更为顺利,并且事业的成功率也更高。而职业规划的准确与否,很大限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知是否充足和清楚。知道了自己的爱好和专长所在,也就不会盲目地跟随,去追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了人生总的目的,或者阶段性的目的,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这样的话,就业也成了在追求人生目的的一个过程,就业压力不仅可以因此而减轻,甚至可以转化为积极的推动力。 5、挑战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能力 假如说上大学是许多人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的话,就业同样也是,甚至可以说就业的意义更胜于上大学。因此,对于现实存在的就业压力,没有人可以完全回避,不如把它当作一种挑战。挑战就业压力是一种态度,这种挑战的成功,除了心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自身的实际就业能力。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即使是零月薪,对一个公司而言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因此,只有同时提高就业能力,这种挑战才会变得故意义。 第四部分:致谢 本项调查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尚有: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李昂米晓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徐建平专家谭晓月(研究生)武琳(研究生)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孟庆东(研究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吴思娜副专家 在此向参与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的上述人员表达真挚的谢意! 在问卷的发放、网络推出、数据回收等环节中,得到新浪网教育频道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北京青年宫、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北京志愿者联合会等相关机构与人员的协助与支持,在此一并表达感谢! 熊汉忠 《2023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发布 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及新浪网教育频道5月23日联合发布《2023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与2023年相比,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有所缓解,求职心态趋于平和现实,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乐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成18%,与去年的1.3%相比大幅攀升,其中本科学历人群比例最高,达成20%。 据了解,2023年我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增长20%,北京地区达成21.9万人,再加上海归以及往届毕业未就业的学生,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本次调查报告的数据来源于近5000份调查问卷以及通过电话等形式对北京高校部分学生的调查。 盼望:月薪随学历水涨船高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人群盼望月薪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长,其中专科生期待月薪接近2023元,本科生月薪盼望2500元,硕士生为3000元至3500元,博士生重要集中在4500元至5000元。与2023年相比,本科生、硕士生盼望月薪基本稳定,博士生减少500元左右,总体来说,在盼望月薪的水平上比较接近现实。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介绍,调查显示,专科生、硕士生的就业压力偏大,分析因素是专科生的就业期待值增长但是自我竞争力处在劣势,而硕士生的自我定位不够清楚,高不成低不就,往届有工作的硕士盼望月薪甚至超过博士生。 容忍:零月薪时限最长半年 在2023年的调查中,仅有1.3%的被调查者“乐意”接受零月薪,而今年的调查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达接受零月薪。接受零月薪的时限最短为1个月,最长的可达半年。 出路:近半愿去基层艰苦岗位 在2023年的调查中,明确表达不乐意去西部与郊区求职的分别占39.2%和34.7%,“可以考虑”的占31%。今年乐意去西部、基层等艰苦工作岗位的人群比例明显增长,明确表达“不乐意”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工作的只有23%,有45%的人表达“可以考虑”。政府鼓励大学生去西部以及基层就业的政策对大学生的就业取向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个案:国企用人看重忠诚度 在5月23日的调查报告发布现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海丰公司总经理宋牮章从公司角度介绍了“公司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公司用人要的非常简朴,只有两样,一个是不是现在可以用;第二个看你的未来可不可以用,值得不值得培养。作为国有公司,我们的项目周期一般很长,投入很大,因此我们很看重忠诚度,但对于民营公司,只要能力好,或者有资源带给他可用就可以。 “大学生就业过程难免碰到挫折,但找工作的过程中不要做怨妇,要有求职的饱满职业状态,同时要把求职的职位研究透,对职位所需要的能力和条件做好充足准备。以我们今年的招聘为例,要招的92个学生将从七八千份简历中挑出,第一轮筛选是看简历,很大一部分在这一关会被淘汰,万能求职简历不好使,或者专业对不上也会被淘汰,一定要写针对性简历;第二轮会电话联系,看你反映是不是积极,尚故意向如何,对公司是否真了解,这一关大约两三成的求职大学生会被淘汰;最后对自己了解,对公司了解,专业对口的才会邀约面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就业 压力 调查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