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习题答案全.doc
《酶工程习题答案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工程习题答案全.doc(5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酶 : 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2、酶工程: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它是运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是将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微生物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是借助工程学手段运用酶或细胞、细胞器的特定功能提供产品的一门科学 3、核酸类酶: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分子。它可以催化自身RNA剪切或剪接作用,还可以催化其他RNA,DNA多糖,酯类等分子进行反映 4、蛋白类酶 : 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它只能催化其他分子进行反映。 5、酶的生产:是指通过人工操作获得所需酶的技术过程。重要涉及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培养产酶,酶提取和分离纯化等 6、酶的改性是通过各种方法改善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重要涉及酶分子的修饰,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等 7、酶的应用 :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物质或者不良物质的技术过程,重要涉及酶反映器的选择和设计以及酶在各领域的应用等。 8、酶的专一性:又称为特异性,是指酶在催化生化反映时对底物的选择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类型反映的特性。亦即酶只能催化某一类或某一种化学反映。 9、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Kp。又称为摩尔催化活性,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 二、填空题 1、根据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重要组分的不同,酶可以分为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大类。 2、核酸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重要组分是__________,蛋白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重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分子内催化作用的核酸类酶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酶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转换数的重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的度量指标。 5、非竞争性克制的特点是最大反映速度Vm__________________,米氏常数Km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酶工程是( )的技术过程。 A、运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B、通过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获得所需酶 C、酶的生产与应用 D、酶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2、核酸类酶是( )。 A、催化RNA进行水解反映的一类酶 B、催化RNA进行剪接反映的一类酶 C、由RNA组成的一类酶 D、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重要组分为RNA的一类酶 3、RNA剪切酶是( )。 A、催化其他RNA分子进行反映的酶 B、催化其他RNA分子进行剪切反映的R酶 C、催化自身RNA分子进行剪切反映的R酶 D、催化自身RNA分子进行剪接反映的R酶 4、酶的改性是指通过各种方法( )的技术过程。 A、改善酶的催化特性 B、改变酶的催化特性 C、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D、提高酶的稳定性 5、酶的转换数是指( )。 A、酶催化底物转化成产物的数量 B、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分子数 C、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分子数 D、每摩尔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摩尔数 四、判断题 ( )1、相同的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进行测定期,酶活力不同。 ( )2、竞争性克制的特点是最大反映速度Vm不变,米氏常数Km 增大。 ( )3、催化两个化合物缩成一个化合物的酶称为合成酶。 ( )4、RNA剪切酶是催化RNA分子进行剪切反映的核酸类酶。 ( )5、水解酶在水溶液中不能催化其逆反映。 五、简答题 1、何谓酶工程,其重要内容有哪些? 2、试述酶活力测定的基本环节。 3、简述影响酶催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 蛋白类酶,核酸类酶。 2、 蛋白质,核糖核酸。 3、 自我剪切酶,自我剪接酶。 4、 酶量,酶纯度,酶催化效率。 5、 减小,不变。 二、 选择题 1、C 2、D 3、B 4、A 5、C 四、判断题 1、(X) 2、(√ ) 3、(X) 4、(X) 5、(√ ) 五、简答题 1、答: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酶工程的重要内容涉及: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酶定向进化、酶反映器和酶的应用等。 2、答:酶活力测定通常涉及两个阶段。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酶与底物反映一段时间,然后再测定反映液中底物或产物的变化量。一般通过如下几个环节: (1)根据酶催化的专一性,选择适宜的底物,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 (2)根据酶的动力学性质,拟定酶催化反映的温度、pH、底物浓度、激活剂浓度等反映条件。温度可以选择在室温(25℃)、体温(37℃)、酶反映最适温度或其他选用的温度;pH应是酶催化反映的最适pH;底物浓度应大于5Km等。 (3)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均匀,适时记下反映开始的时间。 (4)反映到一定的时间,取出适量的反映液,运用各种生化检测技术,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少量。 3、答:酶的催化作用受到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浓度、克制剂浓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底物浓度:在底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酶催化反映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反映速度随着底物浓度的增长而加快。当底物浓度达成一定的数值时,反映速度的上升不再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而是逐步趋向平衡。 (2)酶浓度:在底物浓度足够高的条件下,酶催化反映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3)温度的影响:每一种酶的催化反映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酶才干进行催化反映;在最高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反映速度达成最大。 (4)pH的影响:酶的催化作用与反映液的pH有很大关系。每一种酶都有各自的适宜pH范围和最适pH。只有在适宜pH范围内,酶才干显示其催化活性在最适pH条件下,酶催化反映速度达成最大。 (5)克制剂的影响:在克制剂的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减少甚至丧失,从而影响酶的催化功能。克制剂有可逆性克制剂和不可逆性克制剂之分。不可逆性克制剂与酶分子结合后,克制剂难以除去,酶活性难以恢复。可逆性克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只要将克制剂除去,酶活性即可恢复。 (6)激活剂的影响:在激活剂的影响下,酶的催化活性提高或者由无性得酶原生成有催化活性的酶。 第二章 微生物发酵产酶 一、 名词解释 1、酶的发酵生产 :通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运用为生物的生命活动获得所需酶的技术过程 2、转录 :是在 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硷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的过程 3、翻译 :以mRNA为模板,以各种氨基酸为底物,在核糖体蛋白体上通过各种tRNA,酶和辅助因子的作用,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4、酶的诱导:加入某些物质使酶的生物合成或加速进行的现象。 5、酶的反馈阻遏:是指酶催化反映的产物或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使该酶的生物合成收到阻遏。 6、分解代谢物阻遏 : 7、发酵动力学:重要研究在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速度,产物形成速度、基质消耗速度以及环境因素对速度的影响;在酶的发酵生产中,研究酶发酵动力学对于了解酶生物合成模式;发酵条件的优化控制,提高酶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填空题 1、转录是以 为模板,以 为底物,在 的作用下生成 的过程。 2、微生物产酶方式可以分为同步合成型, 中期合成型, 四种。 3、生长因素是 所必需的 。 4、莫诺德常数Ks是指生长速率达成 时的 。 5、发酵动力学是研究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速率, ,基质消耗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三、选择题 1、可以通过添加( )使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解除。 A、诱导物 B、激活剂 C、cAMP D、ATP 2、在酶发酵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D )。 A、诱导酶的生物合成 B、阻遏酶的生物合成 C、提高酶活力 D、提高细胞透过性 3、有些酶在细胞进入平衡期以后还可以继续合成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由于( )。 A、该酶所相应的mRNA稳定性好 B、该酶所相应的DNA稳定性好 C、细胞自溶后使酶分泌出来 D、培养基中尚有充足的营养成分 4、莫诺德常数是指( ) A、反映速度达成最大反映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B、比生长速率达成最大比生长速率一半时的限制性基质浓度。 C、产酶速率达成最大产酶速率一半时的限制性基质浓度。 D、细胞生长速率达成最大细胞生长速率一半时的限制性基质浓度。 四、判断题 ( )1、固定化细胞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长繁殖,由于细胞密度增大,使生化反映加速,所以可以提高酶活力。 ( )2、某些酶的催化反映产物可以诱导该酶的生物合成。 ( )3、在酶的发酵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酶率和缩短发酵周期,最抱负的酶合成方式是延续合成型。 ( )4、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辨认mRNA和tRNA的功能。 ( )5、固定化原生质体与固定化细胞同样可以进行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五、简答题 1、为什么属于滞后合成型的酶要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甚至进入平衡期以后才开始合成? 2、简述微生物发酵产酶培养基的重要组分及其作用。 3、简述微生物发酵产酶过程中工艺条件的限制性。 4、固定化细胞发酵产酶有哪些特点? 5、固定化微生物原生质体发酵产酶有哪些特点? 6、试述酵发酵动力学的重要内容。 六、综合分析题 1、在酵发酵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酶的产率,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第二章参考答案 二 填空题 1 DNA,核苷三磷酸,依赖DNA的RNA聚合酶,RNA 2 延续合成型,滞后合成型 3 细胞生长繁殖,微量有机化合物 4 最大比生长速率一半,限制性基质浓度 5 产物生成速率 三选择题 1C 2D 3A 4B 四判断题 1错 2 对 3 对 4 错 5错 五简答题 1 答:属于滞后合成型的酶,之所以要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甚至进入平衡期后才开始合成,重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由于酶的生物合成受到培养基中阻遏作用,只有随着细胞的生长,阻遏物几乎被细胞用完而解除阻遏以后,酶才开始大量合成;二是由于该类型酶对所相应的mRNA稳定性好,可以在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后的相称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进行酶的生物合成。 2 答:培养基的重要组成涉及: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碳源是指可认为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碳源也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能源。碳是构成细胞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所有酶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碳源是酶的生物合成法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氮源是指能向细胞提供氮元素的营养物质。氮元素是各种细胞中蛋白质。核酸等组分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也是各种酶分子的组成元素。氮源是细胞生长、繁殖和酶的生产的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的重要作用是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必不可缺的各种无机元素,并对细胞内外的PH、氧化还原电位和渗透压起调节作用。 生长素是指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重要涉及各种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分;嘌呤和嘧啶是核酸和某些辅助酶或辅基的组分;维生素重要是起辅酶作用。 3 答:微生物发酵产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需要和变化情况,适时进行PH、温度、溶解氧等发酵工艺条件的控制。 (1)PH的调节控制 (2)温度的调节控制 (3)溶解氧的调节控制 4答:固定化细胞发酵产酶与游离细胞发酵产酶相比,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1) 提高酶产率 (2) 可以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较长时间。 (3) 基因工程菌的质粒稳定,不易丢失 (4) 发酵稳定性好 (5) 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运用率产品容易分离纯化:固定化细胞不溶于水,发酵完毕后,容易与发酵液分离,并且发酵液中所含的游离细胞很少,这就有助于产品的分离纯化,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6) 合用于胞外酶等胞外产物的生产。 5答: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产酶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 变胞内产物为胞外产物 (2) 提高酶产率 (3) 稳定性好 (4) 易于分离纯化。 6答:发酵动力学的重要内容涉及细胞生长动力学,产物生成动力学和基质消耗动力学。 细胞生长动力学重要研究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速率以及各种因素对细胞生长速率的影响规律;产物生成动力学重要研究发酵过程中产物生成速率以及各种因素对产物生成速率的影响规律;基质消耗动力学重要研究发酵过程中基质消耗速率以及各种因素对基质消耗速率的影响规律。 六 综合分析题 1答:在酶的发酵生产过程中,要使酶的产率提高,必须采用一系列的措施,重要的有: (1) 使用优良的产酶细胞:通过筛选、诱变、原生质体融合、基因重组、定向进化等手段,获得生长快、产率高、稳定性好的产酶细胞。 (2) 使用优良的发酵生产设备:通过精心设计或者选择使用高产、低耗的发酵罐等发酵生产设备。 (3) 采用先进的跟李纯化技术和设备:采用操作简便、收得率高的分离化技术设备,以达成高产丰收的效果。 (4) 控制好工艺条件:在发酵过程中,要根据菌种特性,拟定培养基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工艺优化,并根据需要和变化的情况及时加以调节控制。 (5) 此外还可以采用某些行之有效地措施,诸如添加诱导物、控制阻遏物浓度、添加表面活性剂 等。 第三章 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 一、名词解释 1、动物细胞培养产酶: 2、植物细胞培养产酶 3、抗体酶:又称为催化性抗体,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 4、纤维酶原激活剂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培养重要用于生产色素、香精、 药物 、 酶 、等次级代谢产物。 2、动物细胞培养重要用于生产疫苗、激素、单克隆抗体、多肽因子、酶等 功能性蛋白质 。 3、抗体酶的重要获得方法有修饰法、 引入法 、酶蛋白抗原诱导法。 4、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的特性差异重要有细胞体积大,生长倍增时间长,营养规定较简朴,大多数需要光照, 对剪切力敏感 等显著特点。 5、动物细胞培养方法重要有悬浮培养, 贴壁培养 , 固定化细胞培养 。 三、选择题 1、半抗原( )可以不做 A、可以诱导抗体生成,但不能与抗体特异结合 B、可以与抗体特异结合,但不能诱导抗体生成 C、可以诱导抗体产生,也可以与抗原特异结合 D、不能与抗体特异结合,也不能与抗体特异结合 2、端粒酶是( C) A、催化端粒水解的酶 B、存在于端粒中的酶 C、催化端粒生成和延长的酶 D、催化RNA生成和延长的酶 3、抗体酶是( A) A、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分子 B、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 C、催化抗体水解的酶 D、催化抗体生成的酶 4、纤溶酶原激活剂是( D) A、催化纤溶酶水解反映的酶 B、催化纤维蛋白水解反映酶 C、催化纤维蛋白原水解反映酶 D、催化纤溶酶原水解反映的酶 四、简答题与计算题 2、 何谓抗体酶?试述获得抗体酶的重要方法。 抗体酶又称为催化性抗体,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要使抗体成为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酶,只要在抗体的可变区赋予酶的催化特性,就也许成为抗体酶。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诱导法、修饰法,诱导法是抗体酶制备的重要方法,根据所采用的抗原不同,诱导法有半抗原诱导法和酶蛋白诱导法。 3、 植物细胞培养有何特点? 植物细胞培养特点(与直接提取分离相比较而言): (1)提高产率; (2)缩短周期; (3)易于管理、减轻劳动强度; (4)提高产品质量。 4、 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培养产酶的工艺流程。(Page76) 工艺流程:1、外植体的选择2、植物细胞的获取3、细胞培养4、分离纯化5、得到产物 以大蒜细胞培养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例 (1)大蒜愈伤组织的诱导:选取结实、饱满、无病虫害的大蒜蒜瓣,去除外皮,先用70%乙醇消毒20s,再用0.1%升汞消毒10min,然后无菌水漂洗3次。 在无菌条件下,切成0.5cm3的小块,植入具有3mg/L 2,4-D和1.2mg/L 6-BA 的半固体MS培养基中,在25℃,600lux,12h/d光照条件下培养18d,诱导得到愈伤组织,每18天继代一次。 (2)大蒜悬浮细胞培养:将上述在半固体MS培养基上培养18d的愈伤组织,在无菌条件下转入具有3mg/L 2,4-D和 1.2mg/L 6-BA (苄基腺嘌呤) 的液体MS培养基中,加入灭菌的玻璃珠,25℃,600lux,12h/d光照条件下震荡培养18d,使愈伤组织分散成为小细胞团或单细胞。 然后在无菌条件下,通过筛网将小细胞团或单细胞转入具有3mg/L 2,4-D和1.2mg/L 6-BA 的液体MS培养基中,25℃,600lux,12h/d光照条件下震荡培养18d。 (3)酶的分离纯化:细胞培养完毕后,收集细胞,通过细胞破碎、提取、分离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 5、 试述植物细胞培养产酶的工艺条件及其控制。 (2)植物细胞生长和发酵所使用的培养基:大量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激素、无机氮源、碳源(蔗糖)、MS培养基和B5培养基 (3)温度和pH值 (4)溶解氧的调节(通风与搅拌) (5)光照 (6)前体的添加 (7)刺激剂的应用 6、 试述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1、生长缓慢 2、培养中需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3、根据细胞的来源选择适当的培养方式 4、培养基成份复杂,成本较高 5、原代细胞培养50代后会退化死亡 6、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显得十分脆弱,必须小心地控制温度、pH值、渗透压以及溶解氧等外界条件。 7、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哪些工艺条件? 1、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氨基酸 2、温度规定严格,一般控制在36.5℃,允许波动为0.25 ℃ 3、pH调节的缓冲体系:CO2与NaHCO3系统 HEPES系统 4、渗透压的调节 第四章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一、 名词解释 1、细胞破碎:许多酶存在于细胞内。为了提取这些胞内酶,一方面需要对细胞进行破碎解决。 涉及机械破碎,物理破碎:化学破碎:酶促破碎 2、酶的提取:是指将酶或其他含酶原料中提取出来,再与杂质分开,而获得所需求的酶制品过程 3、沉淀分离:使溶液中的溶质由液相转变为固相析出,古老、实用、简朴的初步分离方法 4、层析分离:层析技术,亦称色谱技术,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它是运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限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为流动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成分离的目的。 5、凝胶层析:运用某些凝胶对于不同分子大小的组分阻滞作用的不同。 6、亲和层析:由吸附层析发展起来的 ,是从复杂混和物中纯化蛋白质的最佳方法。又称:功能层析. 生物专一吸附,选择层析,运用生物大分子间特异的亲和力来纯化生物大分子,如:抗原和抗体;酶和底物或辅酶或克制剂;激素和受体;RNA和其互补的DNA等。 7、离心分离:离心是借助于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大小和不同密度的物质分开的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8、电泳: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所带电荷性质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过程。 9、萃取:运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派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 10、双水相萃取:又称水溶液两相分派技术,用两种不相溶的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如聚乙二醇(PEG)和葡聚糖(Dextran)进行萃取。由于形成的两相均有很高的含水量(达70%〜90%),故称“双水相”系统。 11、超临界萃取:运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运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超临界流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分开 12、过滤:借助于过滤解质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物质分离的技术过程。涉及膜过滤和非膜过滤。 13、膜分离技术:大部分微滤以及超滤,反渗透,透析,电渗析等采用各种高分子膜为过滤介质,称为膜过滤,又称为膜分离技术。 14、结晶:是指物质以晶体的状态从蒸汽或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结晶既是酶是否纯净的标志(只有同类分子才干形成晶体),也是一种酶和杂蛋白分离的方法。 二、填空题 1、细胞破碎的重要方法有机械破碎,物理破碎, 化学 , 酶促 。 2、酶的提取方法重要有盐溶液提取,酸溶液提取,碱溶液提取, 。 3、结晶的方法重要有 盐析结晶 ,有机溶剂结晶法,透析平衡结晶法,等电点结晶法。 4、离心方法重要有差速离心, 密度梯度离心 , 等密度梯度离心 。 5、加压膜分离可以分为微滤, 超滤 ,反渗透。 6、常用的萃取方法有有机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 超临界萃取 ,反胶束萃取。 7、按照凝胶的组成系统不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分为连续凝胶电泳,不连续凝胶电泳,浓度梯度凝胶电泳, SDS-凝胶电泳 。 8、在CO2超临界萃取中,目的产物的分离方法重要有等压分离,等温分离, 吸附分离 。 三、选择题 1、酶的提取是( C)的技术过程。 A、从含酶物料中分离获得所需酶 B、从含酶溶液中分离获得所需酶 C、使胞内酶从含酶物料中充足溶解到溶剂或者溶液中 D、使酶从含酶物料中充足溶解到溶剂或者溶液中 2、在凝胶层析的洗脱过程中,( A) A、分子质量最大的分子最先流出 B、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最先流出 C、蛋白质分子最先流出 D、盐分子最先流出 3、超临界流体可以用于物质分离的重要因素在于( C) A、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 B、超临界流体的黏度接近于液体 C、在超临界流体中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D、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接近于气体,是通常液体的近百倍 4、在等电点聚集电泳系统中,形成pH梯度的重要因素是( B) A、系统中有pH梯度支持介质 B、系统中有两性电解质载体 C、系统中有不同等电点的蛋白质 D、系统中阳极槽装酸液,阴极槽装碱液 四、简答题 1、简述酶沉淀分离的重要方法及其原理。 沉淀分离方法 分 离 原 理 盐析沉淀法 运用不同蛋白质在不同的盐浓度条件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通过在酶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中性盐,使酶或杂质从溶液中析出沉淀,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 等电点沉淀法 运用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以及不同的两性电解质有不同的等电点这一特性,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 有机溶剂沉淀法 运用酶与其它杂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某种有机溶剂,使酶或杂质沉淀析出,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 复合沉淀法 在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使它与酶形成复合物而沉淀下来,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 选择性变性沉淀法 选择一定的条件使酶液中存在的某些杂质变性沉淀,而不影响所需的酶,从而使酶与杂质分离 2、何谓膜分离技术?在酶的生产中有何应用? 膜分离技术:大部分微滤以及超滤,反渗透,透析,电渗析等采用各种高分子膜为过滤介质,称为膜过滤,又称为膜分离技术。应用,除菌,分离病毒及生物大分子,纯水制备,透 析 应用:脱盐,海水淡化,纯水制备,从发酵液中分离柠檬酸、谷氨酸及凝胶电洗脱。 3、简述双水相萃取的概念与特点。 双水相萃取:又称水溶液两相分派技术,用两种不相溶的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如聚乙二醇(PEG)和葡聚糖(Dextran)进行萃取。由于形成的两相均有很高的含水量(达70%〜90%),故称“双水相”系统。 优点: ① 每一水相中均有很高的含水量,为酶等生物物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② PEG、Dextran和无机盐对酶等无毒害作用,不会引起变性。 4、简述超临界萃取的概念与特点。 超临界萃取:运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运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超临界流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分开。1)在超临界流体(SCF)中,溶解度大的物质溶于其中,与不溶解或溶解度小的物质分开。 2)减少压力,使SCF变为气态(密度减少),溶解物质能力下降,萃取物与溶剂分离。 常用超临界液态CO2作为萃取剂,其重要特点是: ①由于一般采用CO2作为超临界流,它无毒、无味、不燃、价廉,对环境和产品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②由于CO2的临界温度为31℃,萃取操作可以在接近常温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特别合用于对温度敏感,在高温下品质易发生变化的产品的加工; ③由于CO2对产品不产生污染,且极易与产品完全分离,故可省去复杂的脱除溶剂工艺,缩短工艺流程,减少投资和操作费用; ④选择性好,且产品中没有溶剂残留,提高产品的收率、浓度和纯度。 5、 试述凝胶层析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凝胶过滤(gel filtration)又称分子筛层析(molecular sieve chromatography)、排阻层析(exclusion chromatography),是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定相,运用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子量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技术。 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凝胶孔内,在凝胶颗粒之间的空隙向下移动,并最先被洗脱出来; 小分子物质可自由出入凝胶孔,流程长而后流出层析柱。 凝胶层析操作⑴凝胶的选择和解决⑵柱的选择⑶加样⑷洗脱及酶活检测⑸胶的保存 第五章 酶分子修饰 一、 名词解释 1、酶分子修饰: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 2、金属离子置换修饰:把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换成另一种金属离子,使酶的催化特性发生改变的修饰方法。 3、大分子结合修饰:采用水溶性大分子与酶的侧链基团共价结合。,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方法。 4、肽链有限水解修饰:在肽链的限定为点进行水解,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某些精细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方法。 5、核苷酸链剪切修饰:在核苷酸链的限定为点进行剪切,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方法。 6、酶的侧链基团修饰:采用一定的方法(一般为化学法)使酶的侧链基团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 7、氨基酸置换修饰:将酶分子肽链上的某一个氨基酸换成另一个氨基酸,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 8、定点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的某一特定位点上进行碱基的改变从而获得突变基因的操作技术。 9、核苷酸置换修饰:将酶分子核苷酸链上的某一个核苷酸置换成另一个核苷酸,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 10、酶的物理修饰:通过各种物理方法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 二、填空题 1、定点突变是在DNA序列的 特定位点 进行碱基的改变,从而获得 突变基因 的操作技术。 2、锤头型核酸类酶具有 13 个保守核苷酸残基和 3 个螺旋结构域。 3、酶分子的物理修饰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酶分子的 空间构象 ,从而改变酶的 特性和功能 。 4、通过人工方法获得的具有催化RNA水解的单链DNA分子,称为 脱氧核酸类酶 。 三、选择题 1、氨基酸置换修饰通常采用( A)技术进行 A、定点突变 B、定向进化 C、化学诱变 D、物理诱变 2、金属离子置换修饰是将( D)中的金属离子用另一种金属离子置换 A、酶液 B、反映介质 C、反映体系 D、酶分子 3、酶分子的物理修饰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酶分子的( C)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 A、组成单位 B、侧链基团 C、空间构象 D、空间构型 4、氨基酸修饰( B )的分子修饰 A、只能用于核酸类酶 B、只能用于蛋白类酶 C、可以用于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 D、不能用于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 四、判断题 ( O )1、只有以金属离子为激活剂的酶,才可以进行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 P )2、通过改变酶分子的空间构象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称为物理修饰法。 ( P )3、定点突变技术是氨基酸置换修饰和核苷酸置换修饰的重要方法。 ( P )4、某些RNA分子,通过核苷酸剪切修饰,可以成为核酸类酶。 五、简答题 1、试述酶分子修饰的概念和作用。 答:酶分子修饰: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 作用:通过酶分子修饰,可以使酶分子结构发生某些合理的改变,就也许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增强酶的稳定性,减少或消除酶的抗原性,改变酶的底物专一性等。同时通过酶分子修饰,研究和了解酶分子种主链,侧链,组成单位,金属离子和各种物理因素对酶分子空间构象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探索其结构和催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所以,酶分子修饰在酶学和酶工程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何谓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简述其重要修饰过程和作用。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把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换成另一种金属离子,使酶的催化特性发生改变的修饰方法。 重要修饰过程: (1) 酶的分离纯化:一方面将欲进行修饰的酶分离纯化,除去杂质,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每液。 (2) 除去原有的金属离子:在通过纯化的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是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与EDTA等形成螯合物。通过透析,超滤分子筛层析等方法,将EDTA-金属螯合物从酶液中除去。此时,酶往往成无活性状态。 (3) 加入置换离子:于去离子的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金属离子,酶蛋白与新加入的金属离子结合,除去多余的置换离子,就可以得到进过金属离子置换后的酶。 作用:(1)阐明金属离子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2)提高没的催化效率 (3)增强酶的稳定性 (4)改变酶的动力学特性 3、何谓大分子结合修饰?有何作用? 大分子结合修饰:采用水溶性大分子与酶的侧链基团共价结合。,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方法。 作用:(1)通过修饰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2)通过修饰可以增强没的稳定性 (3)通过修饰减少或消除酶的抗原性 5、何谓氨基酸置换修饰?有何作用? 氨基酸置换修饰:将酶分子肽链上的某一个氨基酸换成另一个氨基酸,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 作用:(1)通过修饰可以提高没的催化效率。 (2)通过修饰可以增强酶的稳定性 (3)通过修饰可以使酶的专一性发生改变 6、何谓核苷酸置换修饰?有何作用? 核苷酸置换修饰:将酶分子核苷酸链上的某一个核苷酸置换成另一个核苷酸,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 作用:(1)可以使酶的底物专一性改变 (2)获得各种不同的人造核酸类酶。 @@7、简述定点突变技术的重要技术过程及其在酶分子修饰中的应用。 答:定点突变是在DNA序列中的某一特定位点上进行碱基的改变从而获得突变基因的操作技术。定位突变技术用于酶分子修饰的重要过程如下: (1)新的酶分子结构的设计 (2)突变基因碱基序列的拟定 (3)突变基因的获得 (4)新酶的获得 定点突变技术在酶分子修饰中试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定点突变技术为氨基酸置换修饰和核苷酸置换修饰提供了先进、可靠的手段。 8、酶分子的物理修饰有何特点? 第六章 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 一、 名词解释 1、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映的酶。 2、固定化细胞:固定在载体上的细胞称为固定化细胞。 3、固定化原生质体: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新城代谢的原生质体。 4、吸附法:运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细胞吸附在其表面而使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5、包埋法:将细胞包埋在多空载体内而制成固定化细胞的方法。 6、结合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使之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酶结合在一起的固定化方法。 7、交联法:借助双功能试剂是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 的固定化酶。 二、填空题 1、固定化酶是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 催化反映的 酶。 2、固定化细胞是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 生命活动的 细胞。 3、固定化原生质体是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 生命活动 原生质体。 4、用带负电荷的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其最适pH比游离酶的最适pH 偏碱 ,用带正电荷的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其最适pH比游离酶的最适pH 偏酸 ,用不带电荷的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其最适pH与游离酶的最适pH 不变 。 5、酶催化反映的产物为酸性时,固定化酶最适pH比游离酶的最适pH 高 ,产物为碱性时,固定化酶的最适pH比游离酶的最适pH 低 ,产物为中性时,最适pH 不变 。 6、酶电极是由 固定化酶 与 能量转换器 密切结合的传感装置。 三、选择题 1、用带负电荷的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后,酶的最适pH( A)。 A、向碱性一侧移动 B、向酸性一侧移动 C、不改变 D、不拟定 2、氨基酰化酶可以催化( B)。 A、D,L-氨基酸生成D-氨基酸和L-氨基酸 B、D,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D,L-氨基酸 C、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L-氨基酸 D、D-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D-氨基酸 3、酶催化反映的产物为碱性时,固定化酶的最适pH( B) A、比游离酶的最适pH高一些 B、比游离酶的最适pH低一些 C、与游离酶的最适pH相同 D、随机变化 4、制备酵母原生质体时重要采用( D) A、溶菌酶 B、果胶酶 C、B-1,4葡聚糖酶 D、B-1,3葡聚糖酶 四、判断题 ( P )1、包埋法可以用于酶、细胞和原生质体的固定化。 ( P )2、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细胞内的结构完整,可以保持细胞原有的生命活动能力。 ( O )3、延胡索酸酶催化延胡索酸水合反映的酶。 ( O )4、采用共价结合法制备得到的固定化细胞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五、简答题 1、简述常用的固定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答:(1)、吸附法:运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细胞吸附在其表面而使细胞固定化的方法。由于靠物理吸附作用,结合力较弱,酶与载体结合不牢固容易脱落,所以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包埋法:将细胞包埋在多空载体内而制成固定化细胞的方法。涉及a凝胶包埋法 不合用于那些底物或产物分子很大的酶类的固定化。广泛用于细胞固定化中。b半透膜包埋法,合用于底物或产物都是小分子物质的酶的固定,如脲酶,天冬酰胺酶,尿酸酶,过氧化氢酶等。 (3)、结合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使之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酶结合在一起的固定化方法。分为a离子结合法 由于通过离子键结合,结合力较弱,酶与载体结合不牢固,在PH和离子强度等条件改变时,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习题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