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干流大通段“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淮河干流大通段“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河干流大通段“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淮河干流大通段“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目录 1 基本情况... 1 1.1 自然地理... 1 1.2 经济社会... 2 1.3 水资源状况... 2 1.4 水利工程概况... 5 2 存在突出问题... 7 2.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7 2.2 水域岸线管护亟待加强... 8 2.3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9 2.4 水生态安全威胁明显... 12 2.5 执法监管能力仍需提升... 12 3 总体要求... 13 3.1 指导思想... 13 3.2 基本原则... 13 3.3 组织体系... 14 3.4 管控范围... 15 3.5 编制思路... 15 3.6 技术路线... 16 4 目标与任务... 18 4.1 编制依据... 18 4.2 总体目标... 21 4.3 控制性指标... 21 4.4 主要任务... 21 5 管理保护措施及实施重点... 23 5.1 水资源保护... 23 5.2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26 5.3 水污染防治... 26 5.4 水环境治理... 32 5.5 水生态修复... 35 5.6 执法监管... 36 6 保障措施... 39 6.1 加强组织领导... 39 6.2 健全工作机制... 39 6.3 强化规划约束... 39 6.4 强化考核问责... 39 6.5 加强社会监督... 40 6.6 加强河长制管理信息化建设... 40 附表:... 43 附表1 淮河干流大通段河长制管理范围表... 43 附表2 淮河干流大通段入河排污口统计表... 44 附表3 大通区“一河一策”(淮河干流)问题清单... 46 附表4 大通区“一河一策”(淮河干流)主要控制性指标... 51 附表5 大通区“一河一策”(淮河干流)重点措施与责任清单... 54 附表6大通区“一河一策”(淮河干流)目标任务分解表... 66 附表7 大通区“一河一策”(淮河干流)目标任务分解表(续1)... 67 附表8 大通区“一河一策”(淮河干流)目标任务分解表(续2)... 68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平均比降约万分之二。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178m,流域面积3.06万km2;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比降为万分之零点三,流域面积15.8万km2;洪泽湖下游有二条水道,分别为入江水道和入海水道,洪泽湖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km,比降为万分之零点四,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km2;洪泽湖入海水道为苏北灌溉总渠,近十多年来淮河之水绝大部分经洪泽湖入苏北灌溉总渠在江苏滨海入海,故三江营为淮河入江门户,滨海为淮河入海门户。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30万余km2,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里下河、沂沭泗河等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5万km2、3万km2、8万km2。 大通区境有河流、湖泊、天然降水和地下水四大部分。淮河是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境内长12.2km,河道宽65-115m,深2.5-9.5m,也是重要的水路航道。水位最高的是1954年7月 27日达到24.03m,水位最低的是1953年只有12.36m。据鲁台孜水文资料,50年代,淮河年均流量888立方m/秒。60年代为707立方m/秒,70年代为525.6立方m/秒,60年代比50年代减少20.4%,70年代又比60年代减少25.7%,比50年代减少40.8%。年平均流量最小为111立方m/秒,多年最小月均流量104立方m/秒,多年平均枯水期流量仅为58.7立方m/秒,最大月与最小月平均流量相差22倍之多。 1.2 经济社会 1.2.1 经济概况 淮河干流淮南段自西向东穿越市境共长105km,境内流域面积5582km2,淮河干流左岸涉及3县(区)、9个乡镇;右岸涉及6个县(区)、21个乡镇,总人口约96.2万人。淮河流域资源富饶,经济繁荣,是我省重要的优质煤、优质棉生产基地,拥有果蔬、禽畜、蚕桑、矿产等资源和经济优势。 其中大通区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9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8.3亿元,增长4.2%;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亿元,增长11.8%。 但是,大通区河湖管理保护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超出水环境承载能力,挤占生态用水;二是部分地区废污水排放量超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水域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功能下降;三是部分地区侵占河道、挤占岸线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河湖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五大发展美好淮南建设。 1.3 水资源状况 1.3.1 水资源开发现状 大通区属北半球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气候。其特征是: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无霜期长。但年际降水量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匀,易形成旱涝灾害,春秋两季时热时冷,气温不稳定。 据市气象多年统计资料,大通区年平均降水量为900毫m,但年度间相差很大,季节雨水也不均匀。降雨量最大的是1956年,达到1428.3毫m,降水量最小的是1966年,只有471.9毫m。一年之中,夏季雨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0%。春秋两季次之,分别占24.3%和17.8%。冬季最少,占7.9%。平均年降水天数为107天,其中,冬季19.3天,秋季 23.2天,夏季31.6天,春季32.9天。日降水量最大的达136.9毫m,出现在1974年8月13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77.5毫m,时间是1960年5月7日。由于降雨量分布不匀,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境内经常发生旱涝自然灾害。据 1955-1980年统计,正常年景占57%,旱涝年份多达43%,而且呈现出交替性、多发性和连续性发生的特点,成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主导因素。 淮河干流是大通区主要的取水水源,其入境可利用量在大通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处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淮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安徽省水资源综合规划》、《2015年淮南市水资源公报》等成果,大通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78亿m3,50%、75%、95%保证率年径流量分别为0.60亿m3、0.30亿m3、0.08亿m3,径流量年内年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约占全年的60%~70%。 若按本区的土地和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水量仅424.6m3,仅仅是全省人均占有水量1050m3的40.4%;亩均占有水量为509.8m3,只有全省亩均占有水量952m3的53.6%。由此可见,本地区属水资源缺乏地区,仅靠当地径流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外,大通区位于江淮分水岭左侧的丘岗地带,属波状平原裂隙孔贫水区,无良好的含水层,地下水资源贫乏,河谷两侧和平畈区虽有地下水,但埋藏较深,出水量甚少,只能作为农村生活用水的补充,基本无开采地下水发展灌溉的条件。大通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0.29亿m3。 1.3.2 水环境状况 (1)水功能区水质状况 根据淮南市水资源公报,2016年监测市境内淮河、西淝河(下段)、淠东干渠、淠河等4条河流,共11个水质监测断面,监测频次1次/月,共进行156次采样监测。按19项水质参数(全指标)年平均浓度评价,全年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Ⅱ类的占9.1%、Ⅲ类的占54.5%、Ⅳ类占36.4%;汛期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Ⅱ类的占9.1%、Ⅲ类的占81.8%、Ⅳ类占9.1%;非汛期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Ⅱ类的占9.1%、Ⅲ类的占36.4%、Ⅳ类占54.5%。淮河干流主要超标物为:氨氮和TP,其中氨氮超标较严重,其中大通区入河排污口共计7个。 (2)纳污能力 根据《淮南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淮河淮南段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最枯月平均流量90%保证率、最枯月月平均流量、枯水期月平均流量及多年平均流量下的纳污能力分别为:41050t/a、99089t/a、129138t/a、145835t/a。主要污染物氨氮最枯月平均流量90%保证率、最枯月月平均流量、枯水期月平均流量及多年平均流量下的纳污能力分别为:2490t/a、4218t/a、7379t/a、8180t/a。 (3)废污水入河量 2016年安徽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蚌埠分中心监测淮南市55处入河排污口,实测入河污水量为2.787亿立方m,其中含化学需氧量19627吨、氨氮2225.3吨、总磷257.0吨、总氮3476.5吨、五日生化需氧量6614.0吨、挥发酚0.442吨。2016年大通区各水功能区接纳污水及污染物量见表1-2。 表1-1 2016年大通区各水功能区接纳污水及污染物量 一级水功能区 二级水功能区 排污口个数 入河污水排放量(万m3/年) 污染物入河排放量(吨/年) 化学需氧量 氨氮 总磷 总氮 五日生化需氧量 挥发酚 高塘湖淮南滁州合肥开发利用区 高塘湖淮南滁州合肥农业用水区 1 373.9644 1523.5 140.4 28.7 158.0 382.8 0.086 窑河~高塘湖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在窑河~高塘湖水域中,总铅、总镉、砷均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Ⅰ类标准;挥发酚达到Ⅲ~Ⅳ类标准;总磷(TP)达到Ⅱ类标准;硫化物(S)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氟化物(F)浓度存在区域性差异,灰场排水对窑河部分河段造成影响,但不会影响到淮河水质。窑河~高塘湖水域内,溶解氧(DO)浓度均超过6.0毫克/升,在沉水植物大量分布的水域中溶解氧浓度很高,沉水植物是影响窑河~高塘湖水域溶解氧浓度的最重要因素;除窑河闸附近水域受粉煤灰影响无沉水植物分布外,其余各监测点的溶解氧饱和度均超过90%,近50%的监测点溶解氧过饱和,这对水体自净非常重要;淮河上窑段溶解氧浓度在4~5毫克/升,窑河较淮河自净能力强;窑河~高塘湖水域中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均小于3.0毫克/升,达到GB3838-88Ⅰ类标准,化学耗氧量(CODcr)达到(GB3838-88)Ⅲ~Ⅳ类标准。总之,高塘湖区属无污染或轻污染水域;窑河属轻污染,个别监测点属中污染水质。窑河水质较淮河上窑段水质优,不会对淮河造成影响。 淮河淮南段丰水期水质基本处在Ⅲ~Ⅳ类水平,平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基本处在Ⅳ类水平,变幅较小,主要污染因子为:非离子氨、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氮、生化需氧量等。 1.4 水利工程概况 1.4.1 洪涝灾害 大通区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洪涝灾害在该区频繁发生。建国以来共发生超警戒水位的较大洪水17次,约4年一遇。2003年发生了历史最高洪水位24.38m,2005年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秋汛,2007年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全流域性大洪水。 表1-2淮河干流田家庵站较大洪水位表(单位:m) 时间 水位 时间 水位 1950年7月23日 22.56 1984年10月16日 22.35 1954年7月27日 24.03 1991年7月14日 23.82 1956年6月15日 22.94 1996年7月22日 22.99 1963年8月28日 23.55 1998年7月7日 23.03 1968年7月24日 23.82 2002年7月30日 22.47 1969年7月20日 23.12 2003年7月6日 24.37 1975年8月20日 23.46 2005年9月6日 23.44 1982年8月26日 23.90 2007年7月19日 23.72 1983年7月30日 22.46 1.4.2 防洪体系 幸福堤和封闭堤防汛。洛河洼为一般堤防保护区,退建的幸福堤堤长7.568km,加固后的老堤长4.347km,堤顶高程25.8-25.9m。幸福堤退建后全长11.915km,从老洛河街至幸福排涝站,设防水位20.00m(田家庵水位),由于成为一般堤防保护区,警戒水位由原来的21.50m提高到22.30m,保证水位为24.65m;退建后洛河湾总面积14.5 km2,现有耕地1193公顷;窑河封闭堤11.76km,从杨郢孜至后台孜,设防水位20.00m,警戒水位22.30m,保证水位24.65m。 圩堤防汛。上窑镇三个生产圩堤。马岗湾圩堤长3.7km,保证水位20.00m(窑河闸水位),马岗湾面积2 km2,耕地100公顷;东小湾圩堤长1.7km,面积0.9 km2,圩内耕地60公顷,保证水位20.00m;余巷圩堤长6.35km,保证水位20.5m,保护面积8 km2,耕地220公顷。孔店乡三个生产圩堤。三里岗圩堤长0.8km,保证水位19.5m,三里岗湾面积0.6 km2,耕地60公顷;老家圩堤长1km,保证水位20.00m(窑河闸水位),湾内面积0.7 km2,耕地70公顷;徐圩圩堤长0.6km,保证水位19.5m(窑河闸水位),圩内面积0.5 km2,耕地50公顷。 水库防汛。全区共有14座小水库。其中孔店乡13座,上窑镇1座。孔店乡重点防汛水库为:蔡城塘水库(库容500万方);马厂水库(库容220万方);安塘水库(库容97万方);松林水库(库容93万方)。上窑镇重点防汛水库为泉源水库(库容58.8万方)。要确保14座小型水库安全度汛,特别要做好已除险加固的蔡城塘、安塘、松林、黄山、马厂、泉源、长山、毛郢、程老坝、姚老坝水库新建溢洪道、泄洪闸及放水涵的防守。落实筹备水库防汛抢险物资,组织抢险队伍,切实做好安全度汛的各项准备;认真做好汛前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汛期做好巡坝检查,在标准水位内,确保水库安全;遇超标准水位,及时降低水位,确保水库不垮坝;出现重大险情,安全转移人员和财产。 2 存在突出问题 2.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2016年大通区用水总量为1.095亿立方m,万元工业增加值为55.6,远低于全省平均值94立方m;万元GDP用水量为202.8立方m,远高于全省平均值120.5立方m。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274.51立方m,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为0.55,至2020年大通区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为1.42亿立方m、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5%,万元GDP用水量降幅6.4%,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65。 根据《淮南市水资源管理手册》(2016年11月)淮南市河流(沟渠)二级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淮河淮南工业用水区、淮河淮南过渡区两个二级功能区水质管理均不合格。其中淮河淮南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Ⅴ类,水质管理目标为Ⅳ类;淮河淮南过渡区现状水质为Ⅳ类,水质管理目标为Ⅲ类。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关于水功能区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节水制度和节水设施建设滞后 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以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为保障。目前大通区节水责任主体还有待进一步明确,考核、监督和惩罚措施力度有待加强,相关部门未形成有效合力。水资源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管理现象还存在,缺乏统一管理协调机制。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供水节水、污水处理隶由城建部门管理,农村供用水由水利部门管理,污水处理及污染排放控制由环保部门管理。 大通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先进实用的高效节水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还不够,节水工程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农业用水设施,因建设标准较低、配套不完善,维修更新不及时,造成设施老化失修、利用效益低下,难以适应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节水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经济实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关键技术。非常规水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用水效率低 大通区人均占有水量仅424.6m3,仅仅是全省人均占有水量1050m3的40.4%;亩均占有水量为509.8m3,只有全省亩均占有水量952m3的53.6%。由此可见,本地区属水资源缺乏地区,仅靠当地径流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资源、经济布局不相匹配的矛盾将更加凸显,水资源供需紧缺矛盾将长期存在。目前缺水与用水浪费并存,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粗放利用方式尚未明显扭转,浪费现象较严重。 (4)取水口监测监控能力低 淮河干流大通区除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外均未纳入在线监测,农业取水口基本无计量监控设施。 (5)污水回用率不高 目前淮南市中水回用主要为电力行业循环冷却水和煤炭化工等工业废水经处理并满足需要后,回用至部分用水工艺中;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的污水约20万吨/日,未得到有效利用,既不利于节约水资源,又增加水体污染负荷。根据《淮南市市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结合现状调查分析,淮南市除火电、化工、煤矿用水量较大外,其他企业生产用水量相对较少,实际用水量大部分是企业的生活用水。火电、化工、煤矿工业企业,特别是大型电厂每日以河道地表水为生产取水水源,取水量很大,且大部分用水是用作循环冷却水,对水质要求并不高,污水再生处理后水质基本可以满足工业冷却用水要求,在污水再生利用作为企业生产替代用水上有很大的潜力。 2.2 水域岸线管护亟待加强 (1)岸线管理缺少统筹 大通段由于未出台水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功能分区未落实,岸线管理事权不清,河道岸线分区管理不完善,责任不明,缺少统筹协调。 (2)防洪、排涝能力不足 淮河干流行洪区是淮河干流泄洪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沿淮群众赖以生存的地方。由于行洪区启用频繁、建设滞后,区内群众安全居住尚未得到保证,行洪区与群众生产生活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行洪区难以及时有效运用。 大通区现有高塘胡排涝站、屯头站、大涧沟站、王咀排灌站站和幸福排涝站等排灌站8座。随着城镇化建设,部分农排区逐步变成城镇建成区,原有的排涝标准和排涝泵站数量已不能满足现状需求。 2.3 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1)局部河段污染依然严重 境内河湖水环境质量的优劣受制于上游来水和区间排放的污水的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因治污进程长期滞后,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污染程度居高不下,尤其是淮河及支流重大污染事故频发,淮河水污染状况最为严重,被纳入我国水污染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经过近15年来的治理,淮河污染状况得到初步遏制,但要达到规划的水质标准仍需时日。 境内水污染进一步激化了已存在的缺水矛盾,同时水资源短缺又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境内年排放的工业、城镇生活污水达2.685亿t,其中含化学需氧量11794t、氨氮2848.9t、总磷207.9t、总氮6246.6t、五日生化需氧量4200.8t、挥发酚0.655t。淮河淮南过渡区现状水质为Ⅳ类,淮河淮南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Ⅴ类。 (2)工业废污水排放 部分工业集聚区尚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多家造纸、氮肥、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电镀等重点行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配套不足,清洁生产水平低。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淮河干流大通段洛河电厂排污口虽达标排放,但是水质较差。 图2-1 大通洛河电厂全景(淮河大堤) (3)农村农业污染 流域内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用效率低,以致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图2-2 大涧沟黑臭水体 (4)畜禽养殖 违规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规模性家禽(鹅)养殖。家禽粪便、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内,破坏水陆结合区的生态环境,给河道水体带来严重污染隐患,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水环境恶化。 图2-3 畜禽养殖 (5)排水问题弊端突出 1)排水体制落后 目前淮南的很多城区排水体制目前仍为雨污合流制,且合流污水截流工作尚未完成,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由排放,造成地表水污染。 2)排水管网建设滞后 排水设施建设远滞后于城区发展对排水的要求。且由于建设经费和历史原因,老城区现状排水系统多数排水管(渠)为砖砌盖板暗渠,仅有少量混凝土管。老城区现状排水管及排涝箱涵,大多是配套道路建设修建而成,基本只考虑收集路面雨水,未考虑道路两侧地块汇水,管渠埋深普遍较浅。老城区内仍有部分现状道路下未设置雨水口,通过排水渠盖板上预留的孔洞排入排水沟渠,随着道路两侧房屋的建设,已有相当部分沿街排水盖板渠被占用、进水口堵塞,雨水只能依靠自然地形,沿路漫流至低洼处,雨水排放不畅,积水严重。此外,现状排水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淤积严重,使雨水不能及时输送与排泄。部分排涝(沟)存在着任意倾倒垃圾的人为淤积堵塞现象,极易形成城区局部地区的内涝。 另外,部分道路下排水管道不配套,未铺设雨、污水管道。 3)污水主干管已基本敷设,亟待建设配套污水支管网 4)管理力度不够,淤塞严重 城区河道大部分未进行整治,河段护岸存在高程不足等潜在的安全隐患。由于管理力度不够,一些排水沟渠未按排水断面要求进行蓝线控制,沿线违章搭建房屋,乱倒垃圾,淤塞严重,存在阻水现象。 2.4 水生态安全威胁明显 受淮河干流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趋势和工农业争水影响,干流生态需水保障不足,局部河湖湿地开发过度,干流沿岸林木绿化率低。 2.5 执法监管能力仍需提升 (1)执法监管制度不完善 干流取水排污管理、建设项目监管、占用水域补偿、重大水事违法案件挂牌督办等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2)执法监管机制不健全 干流水质监测与评价、违法水事活动处置等执法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主体职责不清、缺少协调、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3)执法监管信息化建设滞后 执法监管缺少综合性信息共享平台,信息沟通不畅,跨区域行业执法监管难度大。 3 总体要求 3.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在全区河湖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3.2 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强化规划约束,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2)坚持问题导向、因河施策。针对河流实际和特点,梳理问题清单,剖析问题成因,聚焦六大重点任务,细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形成部门联动、上下联控、干支联防的工作格局。 (3)坚持远近结合、注重实效。按照轻重缓急,合理确定近远期任务和措施。对于提升河流整体健康水平最为显著、社会反响较好的措施内容,应重点部署、优先安排。 (4)坚持依据规划、突出重点。以现有各类规划和方案成果作为主要依据,充分利用规划和方案确定的河流管理保护目标与任务,细化分解至“一河一策”方案中,减少基础性分析工作量,提高编制效率。 3.3 组织体系 负责组织落实干流段管理范围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工作;解决管理保护重大问题,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检查、监督区河长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对区河长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强化激励问责;2017年12月底前,落实三级河长制体系。 图3-1 河长组织结构图 3.4 管控范围 淮河干流大通段河长制管理范围为淮河大通段全段。 河道管理范围为两岸干堤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淮河干流堤防临河侧不窄于30m,背水侧不窄于20m,具体见附表1。 3.5 编制思路 编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层次展开。 一是根据河湖已有规划和方案确定的相关成果内容,结合河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本底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状况,以及河湖水功能区的功能定位,结合,摸清河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河湖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河湖问题清单。 二是针对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河湖治理与保护的迫切需求,合理确定河湖治理保护总目标和分年度目标,通过查找河湖现状情况与目标要求的差距,确定河湖治理保护的主要任务,形成目标清单和任务清单。在河段及支流目标任务分解基础上,编制河段目标任务分解表。 三是以相关规划和方案成果为基础,结合河湖现状问题与治理需求分析,针对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从治理和管控两方面入手,提出河湖治理与保护的相关措施,形成措施清单和负面清单。 四是按照河湖治理与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确定治理保护措施的实施安排,分工方案以及进度要求等,明确各级河长、河长办及有关部门的责任,形成责任清单和实施计划表。 3.6 技术路线 系统收集和整理河湖基本情况、基础资料和有关规划、方案等,分析整理与河湖岸线、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治理保护目标要求等相关的数据资料和规划方案成果。在系统整理和分析河湖基础资料、相关规划和方案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现状调查补充分析,根据河湖特点和实际,从水资源、水域岸线、水环境和水生态等多个方面,对河湖治理与保护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梳理河湖治理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已有上位规划和方案的目标和控制性指标要求分析基础上,围绕六大任务要求,通过分解相关规划和方案确定的河湖治理保护目标和指标。结合对河湖现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梳理,系统查找与河湖治理保护目标要求的差距,以问题为导向确定河湖治理保护的主要任务与总体对策。按照系统治理的要求,考虑需要和可能,因地制宜制定河湖治理与管控措施,开展河段与支流管控任务分解,制定行动路线。技术路线图见图3-2所示。 图3-2 技术路线图 4 目标与任务 4.1 编制依据 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 《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 2. 政策文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 《水利部、环境保护部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 《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 《中共淮南市委办公室、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共大通区区委办公室、大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通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意见》; 《大通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淮南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3. 技术标准和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1983);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 《河道堤防工程管理通则》(SLJ703-1981);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SL462-2012);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1998); 4. 有关规划和方案成果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安徽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淮南市水资源公报》(近5年); 《六安市水资源公报》(近5年); 《淮南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淮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 《水利产业政策》; 《安徽省水功能区划》; 《安徽省水资源综合规划》;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淮南市水功能区划》; 《2016年淮南市统计年鉴》; 《六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淮南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淮南市水资源管理手册》; 《淮南市市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 《寿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安徽省地下水(安徽卷)》; 《引江济淮水利工程设计报告》; 《安徽省地下水资源评价》; 《淮南矿区采煤沉陷机理研究及沉陷区预测》;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大通区农田水利专项规划》(2018-2022年); 《淮南市城镇再生水利用规划》(2015-2030年); 《淮南市污水设施建设规划》(2013-2020年); 《淮南市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总体规划》(2016-2030年); 《淮南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5-2017年); 安徽省“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方案; 淮南市六区二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09-2020年); 淮南港总体规划调整(2014-2025年); 淮南市采砂管理工作情况通报(2017.04); 淮南市2016年度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2016); 淮南市相关规划与研究报告。 4.2 总体目标 2017年5月底前,建成区、乡、村三级河长制体系,覆盖全区全部河流、湖泊和水库。 到2017年底,全面消除水面、河岸脏乱差现象,清除河道违建和清理河道违占,河道看不到水中漂浮物和河岸垃圾,看不到浑浊污水,河道水面变洁,出境水质达到Ⅲ类水体标准,工业污染、禽畜污染没等整治扎实推进,沿线突出问题基本解决,实现河岸整治、河岸清洁、河流畅洁。 严格地表水和地下水管理,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监测机制,完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至2020年,流域与区域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水资源总量与强度双控指标内,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用水效率得到全面提高,取排水管理更加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更加规范;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42亿立方m以内(不含水电直流用水),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6.4%、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力争达到0.56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87%以上;到2030年,水资源质量显著提升,全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以上。 4.3 控制性指标 以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为总目标,提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任务目标。按照有依据、可量化和能考核的原则,提出主要控制性指标。大通区“一河一策”(淮河干流)控制性指标目标内容,31项控制性指标,并按照淮河干流涉及县级行政区填报。具体见附表4。 4.4 主要任务 针对淮河存在的现状问题,治理的主要任务包括: 1)加强水资源保护 主要包括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加强水资源监测和重要水功能区水域水资源保护等。 2)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主要包括码头整治、港口岸线开发利用、山洪沟治理、行洪区改造与调整、排涝设施建设等。 3)水污染防治 主要包括入河污染物排查、排污口整治、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工业水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河流内源污染治理等。 4)水环境治理 主要包括淮河干流水功能区达标率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亲水生态岸线建设、农村水环境治理等任务。 5)水生态修复 主要包括河湖健康评估、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综合治理、水生态文明建设、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等。 5 管理保护措施及实施重点 5.1 水资源保护 根据河湖水资源现状条件和开发利用要求,确定河湖耗水标准,制定高耗水项目负面清单。根据河湖沿岸取水口动态监管信息,优化取水口取用水量和取用时间,实行河湖水资源统一调度,严格控制河湖用水总量。结合区域农业发展需要,考虑灌区用水效率提升,加快实施高标准灌区建设。针对重点用水大户,开展工业用水工艺流程节水改造升级,重点推动工业废水回用技术应用。根据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强节水宣传,加大城乡节水器具推广力度,遏制用水浪费。开展河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重要水功能区、跨县市断面水质监测,严格按照上位规划分解确定河湖水域纳污总量。 5.1.1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地方各级政府责任,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2号)、《安徽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皖政办〔2013〕49号),严格考核监督。加强用水需求管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1)严控用水总量 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双控”措施有效落实,目标全面完成,初步实现城镇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比2015年下降6.4%和5%,主要高耗水工业用水效率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显著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5以上。到2020年各淮河干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达到87%。到2030年,水资源质量显著提升,全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以上。 (2)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 以区域为单元开展大通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预警体系,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机制。2017年完成水资源预警能力评价,2018年初步建成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取水许可审批。 (3)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 明确大通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指标和水位控制目标,制定年度开采计划,实行地下水水位和水量双指标动态监测。 (4)提升水资源监测监控监控能力 核查大通区沿淮河干流取水口,完善取水口名录;加快推进非农业取水口在线监测和农业用水计量;加强重点取用水单位监督管理,开展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 5.1.2 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 坚持节水优先。贯彻落实《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开展全民节水行动,推进节水减排。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快实施农业、工业和城乡节水改造,推进节水型单位、学校、企业、灌区等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1)节水型城市建设 推进大通区节水工作。 (2)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 以乡镇为单元,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3)农业节水 全面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创建节水型灌区;加快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推广高效节水技术。 (4)工业节水 重点开展火电、化工、食品等高耗水工业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动工业水循环利用,推进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园区建设。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淮河 干流 大通 一河一策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