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docx
《自然界的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界的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实验准备】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板块Ⅰ 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电脑显示图片资料) ① 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 ② 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 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点评】 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 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 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① 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x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x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x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x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x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侯,航运、旅游…… 【点评】 教师先从具体的事例――x疆葡萄入手,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当然,“结合水”只给学生作了简单的交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使学生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体会出水的无穷价值,而且把爱护水的这一价值观也寓于其中。 板块Ⅱ 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内容4:猜测水的组成 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 师: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电源。 生:看到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慢,负极快。 师: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水蒸气还是其它气体? 【点评】 猜测是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则是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这样为下一步探究开发了素材,也激发学生探究欲。 内容5:(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师:指导阅读P45-46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生:阅读。 师:我们一起推测一下拉瓦锡设计实验前的想法。 生:讨论。 师-生: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 燃空气”;如果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么也就证明了水的组成了。 师-生:从上述思路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师:我们的实验正是按拉瓦锡的思路进行验证。 【点评】 这一环节是教师注重“过程与方法”经典之作,第一步教师是引导分析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第二步是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思路,这种提升对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十分有好处的。 板块Ⅲ 验证推导:水的组成 内容6:现象论证――分析产物 师:(录相展示)氧气的检验方法;氢气的检验方法与验纯知识。 生:欣赏、学习。 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电解器两极结果。 生:(可能的描述)正极气体多,负极气体少;V正:V负约为1:2…… 师:用录相中展示的方法检验两极气体,要求学生观察现象。 生:(观察)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负极气体能燃烧。 (判断)两极产生的不是水蒸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师-生:在通电条件下,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通电 水 氢气+氧气 (H2O) (H2) (O2) 师-生: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的实验结果现在可以表示为: 点燃 氢气+氧气 水 (H2) (O2) (H2O) 师:从上述资料中我们还了解到科学家用哪一个词来描述物质的组成? 生:用“元素”一词。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化学概念? 师―生:师生互动,共同清理出元素、化合物、纯净物等概念,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水的组成这一具体内容强化理解三条化学概念的基本意义。 师:对比上述两个相反的反应过程,我们现在能否推侧水的组成是怎样的? 生: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师:我们从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还发现了哪些问题? 生:学生讨论的焦点是“一个反应很不容易发生,而另一个反应很容易发生”,不容易发生说明反应条件难以达到,而且成本很高。 师:同学们分析思路有价值,如第一个反应很难实现,我们这个世界目前比较头痛的是能源短缺,千方百计地找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物质,而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就是氢能源,我们今天才发现,制造这种能源的原理很简单,但反应条件太苛刻,我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今后在这一方面研究有所突破,为人类作出大的贡献。 【点评】 有了科学家的方法意识,有了一定的原有的知识积累,但还不能真正认识水的组成,这时教师采用两条办法,其一是看别人的实验录像,这样可以接受较规范的实验与事实,也节约时间;其二学生自己作实验,进而得出水的组成这一结论,再一鼓作气地找出元素的概念。然而这并不是高潮所在,高潮是教师应用两个相反的化学方程式,在论证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板块Ⅳ 反思评价 内容7:挖掘实验结果 师:反思1:我们通过分析水的组成的实验过程中,在实验方法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反思2:我们对今天出现的几种化学新概念理解透彻了吗? 反思3:“用通电的办法从水中得到氢气要消耗电能,现在大家在设想通过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得到氢气,如果这一设想得到实现,我们将得到大量兼价而又清洁的能源,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作用? 反思4: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浪费水的行为吗? 师:上述四个反思问题不需要同学们立即作答,但我们要时时思考,不断地感悟出新体会。 内容8:小结学习收获 师:要求学生根据H2 、O2和H2 O的符号比较它们元素种类上的区别。 生:H2 、O2只含一种元素,H2 O含有二种元素。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单质”、“化合物”两个概念,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生:学生自习,理解概念,相互举例理解和深化。 师-生:判断、纠偏。 师-生:回忆学习过程,小结课题收获: ①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水、氢气的符号…… ②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 (学生答)学习了科学家探究实验的思路: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论证,知道了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 师:最后请同学们整理出本节课我们探究的内容和方法,并将这些内容写在教材上。 点评: 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四个反思题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学生最后整理学习体会与笔记也是一个创造,变学生的机械记忆为愉快的学习形式。 生:学生在交流中活动与整理。 【总评】 本节案例的特点是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用最新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思维材料充分,创新空间广阔,学生在探究中互动感知深刻,这样学生就较顺利地通达“三维目标”。 课题2 分子和原子(A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粒子。 【实验准备】品红的扩散 氨分子扩散实验 二氧化氮气体在空气中扩散 水和酒精的混合 压缩水和空气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问题情景】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见了花香,你闻见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引入课题】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想一想】你看见了什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拓展】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播放动画】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 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请你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学生猜想】 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1、用洁净烧杯C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观察现象。 3、小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获得结论】 1、氨水能使酚酞试剂变红。 2、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分组实验】 A组: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 B组:下面一个集气瓶盛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上面一个集气瓶盛空气,抽走中间玻璃片,观察现象。 C组:(1)50ml水与50ml水混合 (2)50ml酒精与50ml酒精 (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D组:各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汇报实验结果】你有何发现? 【拓展结论并投影】 结论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考一考你】1、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黑色的部分是什么? 2、“酒香不怕巷子深”、水烧开后在壶口处能看见白雾,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投影】1、几种常见分子模型 2、空气的自白(模拟空气中的氮气分子、氧分子、水分子、氦原子等微粒模型以及运动情况) 【讨论与交流】 1、解释四幅Flash动画中的问题 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受…… 3、P52 3(2)(3)(4)(6) 4、动动手,制作几种分子模型 【知识梳理】我已知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在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分子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原子构成的 第二课时 【实物展示】 请几名同学把亲手制作的分子模型展示给大家。(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分子里的各个原子可以拆开) 【问题情景】投影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观察P49氢气与氯气的反应的示意图,仔细分析在此变化过程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小组讨论】1、教师也参与讨论 2、小组交流观点 【模型演示】 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一人演示一人解说)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同上) 【分析】 水的蒸发:水分子未变,分子间隔增大……物理变化 电解 水的电解:水 氢气 + 氧气……化学变化 (水分子) (氢分子)(氧分子) 【获得结论】1、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发生改变。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质疑探究】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呢? 【投 影】1、水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2、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小组讨论】你有何发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小组讨论】发现各自观点 【获得结论】 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反思小结】 1、你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有哪些收获或感受?请你说出来。 2、P52 3(1)(5)、4 【点评】 “分子和原子”这部分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标实验教科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本课题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两课时的教学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体现了课改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时, 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第二,问题情景真实,实验设计巧妙,资料准备充分。特别是在介绍分子的性质时,给出了鲜活的、真实的情景材料,达到了质疑激趣的目的。增补的实验直观性强,现象明显,穿插的也很到位。 第三,教学过程设计紧凑,环环相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不过,有些地方设计过于冗长。素材获取应不拘泥于教科书,还应更生活化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题2. 分子和原子(B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自制分子模型,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培养动手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分子模型化学变化过程的演示,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子特性的探究 【实验准备】 大、小土豆、牙签、西红柿、试管、蒸馏水、浓盐酸、气球、注射器、棉花、铁、酚酞、品红、黄豆、砂、浓氨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实验,加热蒸发10毫升水,然后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体会。 生1: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生2:水沸腾前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生3:试管中的水能慢慢地变少了,试管口有水珠。 师:很好,通过水蒸发的实验,你有什么疑惑呢? 生4:我想知道水为什么会减少?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 生5:我想知道水是如何变为水蒸气的。 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要弄清你们的问题,就必须走进微观的世界,同学们在认识微观世界时,需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现在同学们就通过自己的想象、各小组的讨论、猜想水变少的原因。 生6:水具有挥发性,加热后水挥发掉了一部分。 生7: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加热后,微小的粒子跑掉一部分。 生8: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微小的粒子本身就是运动的,只不过加热后运动得快一些。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不错,水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我们所见的其它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P47面分子的有关内容。 …… 【点评】 教师首先从水蒸发的简单实验入手,引导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原有的知识积累,在此基础出提出第一个探究性问题,即“猜想水变少的原因”,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微观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在学生思维充满疑问与好奇心的基础上,再来看书,这种学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师:通过看书,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微小粒子有的是分子,而有的则是原子。(教师出示一瓶浓盐酸,小心地打开瓶盖)我这里有瓶浓盐酸,现在将它打开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呢?(在瓶口产生了白雾),对,白雾是由于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用肉眼看不见的的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又变成盐酸小液滴所形成的现象。 师:以上事实说明了空气中有水分子存在,进而证明分子真实地存在,同学们还能通过哪些事例说明分子的存在? 生1:路过酒厂、化肥厂都可以闻到酒香和臭味。 生2:打开液化气瓶可以闻到浓烈的液化气中的臭味。还可以嗅到汽油的气味。汽油瓶不盖盖放在家中,过一段时间就没了。 生3:加热一壶水可以被烧干。 师:同学们通过生活中许多的现象,说明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分子的世界。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有关分子的课件,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分子的了解有哪些? 生1:我看到科学家们用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的苯分子的图像、水分子的图像、二氧化碳分子的图像,知道分子存在的事实。它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生2:分子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 生3:分子不是静止的,是运动的。 生4:分子有不同的颜色,它不是最小的,像水分子就是由两种不同颜色的粒子组成的。 生5:分子有不同的形状。 同学们涌跃发言,各抒已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把各自对分子的了解进行了描述,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大胆地来进行探究,进一步用你们掌握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来验证你的观点,然后分组交流。 【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以后,并不是就事论事来复述教材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再次用生活中的事例和掌握的部分理论知识来对分子知识的认识,这样就形成了学生的复合思维,这种引导方法既注意让学生应用在前一次探究中感悟的方法,而且对方法的要求又更高,如要求学生用“感性知识与理论知识”双重复合方法。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生1:我们小组是将少量的品红放入装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水中有红色丝状物在游动,且在热水中游动得快一些,我们验证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的运动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生2:我们小组先闻了水和酒精的气味,然后将10ml和10ml酒精混在了一起,知道了水分子和酒精的气味不一样,不同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不同分子有不同性质。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了20ml,说明分子间有距离。 生3:我们小组猜想分子是运动的,然后用对比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先将酚酞溶液滴几滴在装有浓氨水的试管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分子与酚酞分子接触后溶液变成了红色。对比实验有一条滤纸上不同的位置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滤纸放在试管中,管口用木塞塞住,我们发现纸条上滴有酚酞的地方从管口到底部依次变红,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生4:我们组用注射器先抽取了一定的空气,然后把注射器封住可向内推动活塞,验证了分子间有间隙。 师:很好!同学们亲自探究出了分子的一些特征,但很遗憾的是分子太小,我们不能亲眼目睹它,你们能想象出来它吗?(能) 生5:不同的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有不同的性质。像用警犬能缉毒追踪。 生6:分子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生7:分子间有间隙,就像铁钉可钉入木头中而不能钉入铁块中一样。 生8:1ml黄豆与1ml沙混合,总体积一定小于2ml。生活中车轮中充灌空气能被压缩,气球可以挤压变形。 生9: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像食盐、白糖在热水中溶化快一些,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干一些。 师:很好,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将微观的分子活生生地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现在,老师也有一个模型,请大家欣赏(老师展示一个用土豆、胡萝卜做的水分子模型)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呢? 生1:是一个水分子的模型,它是由二部分组成的,呈“V”字形,说明分子不是最小的,是由比它更小的粒子组成。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问题有创造新点,下面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研究教材中P50页图3――12和3―13,这两个图象什么? (下面第一小组的同学对图3――12的描述,第二小组同学对图3――13的描述略) 生1:单个图象乒乓球、象桔子、象汤圆、象眼睛; 生2:前面的两个图象金鱼的身体;这一组图象我们上体育课,先集中,再分开进行单项活动; 生3:象米老鼠,人类太不友善了,他们用极端手段先把米老鼠的耳朵与头肢解,再分门别类的摆在货架上买…… 生4:其中一个 象一个新爸爸带着两个小孩,另一个 象一个新妈妈带着两个小孩,新爸爸和新妈妈再婚以后大人到一起去玩,两家的小孩又到一起去玩。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是的,分子不是最小的,它是由比它更小的原子构成。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呢?也不是,它只不过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请同学阅读书本P50面的原子的有关知识,把你对原子的理解与大家进行交流。 生1:根据书中“3―12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 3―13氧化汞分子的分解示意图”图示,我们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化学变化实质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生2:若分子是一座房子,则原子就是建房子的砖。 生3:若分子是一个变形金刚,原子就是拼图的各个部件。 生4:若分子是一个英文单词,原子就是构成每个单词的字母。若分子是一个中文方块字,则原子就是构成方块字的基本笔划。 生5:若原子是一个汉字,则分子是一句话。每句话可分有各个汉字,各个汉字可组成一句话。 …… 师:太精彩了,老师通过同学们的描述,眼前好像看见了许许多多分子、原子,真想把它们捉住,上述两组图中的信息还发现了哪些规律? 生1:分子的破裂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些粒子只是形式上在变,箭头左右原子的总个数没有改变,哪么总质量也不会变,箭头两边也只有两种原子,原子的种类也没变…… 生2:从图3――12中我还发现了制取绿色能源――氢气的原理,虽然它现在还没有什么经济意义,但我要告诉科学家们改进的两条思路,就是去找更好的催化剂,去找更廉价的能源代替电能,就用太阳能吧! 师:同学们在大脑中已经建立了分子与原子的模型,我们能否用生活中最常见最常用的物质来建立分子和原子的模型?请各组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用西红柿、土豆、牙签等自己动手做一个分子模型,展示给同学们。 同学们纷纷做分子和原子的模型,相互交流,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个个喜气洋洋。 【点评】 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分子、原子有哪些特点,可谓煞费苦心,这里有引导学生实验、猜想、分析图的意义、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熟知的实例和用蔬菜做分子和原子模型。从学生分析图的意义与规律环节看出,学生的思维灵气折射出无穷的创造力。做模型的过程能让学将宏观知识形象化,微观知识表观化。从教师在上述各环节的引导技巧看出,只要教师留心,我们身边有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师:我们欣赏了同学们自制的分子模型。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请本班一大个(A)和两小个(B、C)上台,按老师指令行动,其他同学在下面猜一猜,他们做的是什么游戏。 生A用手牵着生B、生C三人不停地转动。 生1:他们表演的是一个水分子。 生2:生A代表一个氧原子 生3:生B、生C分别代表一个氢原子 生4:若A抱着B、C更像一些 …… 师:谢谢刚才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哪位同学还有更精彩的表演吗? 生1:我们可以表演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我们可以…… 【点评】 学生经过几次大型探究,大脑皮层一定会有一些紧张,教师些时利用游戏形式来进行知识的整合,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和调节。 师:游戏大家也看了,大家有什么感悟呢? 生1:分子、原子的世界很美妙,我真的想畅游在分子、原子的世界里。 生2:物质的构成太奥妙,我一定要学好它,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生3:我想去网上了解更多的分子、原子知识。 师:如果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我们课后交流。现在老师留给你们二道作业。 1、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些分子的模型。 2、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我们熟知的生活现象。 【总评】 本节课的案例中,教师为了将学生引入微观世界,所给出的系列探究性问题和材料都是为了将“微观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表观化”,学生探究活动内容趣味性强,当然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大。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 3、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过滤和蒸馏等操作技巧。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烧杯、肥皂水、纯净水、浑浊河水、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实验:制取蒸馏水装置、自制净水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引入 (一)游戏进入 请三位同学头戴一顶标有“浑浊的河水”、实验室中的“自来水”和“娃哈哈纯净水”的帽子,手各拿所代表代表的水样品,走到讲台上来,教师让同学给他们定出合适的价格。 定价引发三位同学的不满,都要“讨回公道”。 请“物价管理员”解释其中原因。 这几位同学心悦诚服退场。 游戏材料:(自来水取当地价、纯净水取零售价) 种类 浑浊的河水 自来水 娃哈哈纯净水 价格 元/吨 1.5元/吨 2000元/吨 原因 受到污染,没有杀菌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 (广告词)经过27层提纯 (二)分析农村和城镇饮用水的来源及认识水净化的常识 问题1、我们班上有的同学是家住农村,请问你们家庭饮用水是什么水? 学生:我们家用的是“压井水”或池塘中的“沉淀井水”。 追问1:这些水比我们原来直接用的河水、堰水比,有哪些优点? 生:清洁、干净得多! 追问2:你们知道清洁、干净的原因是什么? 生:满脸疑惑不解的神态。 教师点拨:用干净的砂子小卵石经过简易过滤。 问题2:有的的同学家住集镇,请问这些同学家庭饮用的是什么水? 生:用的是自来水。 追问: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吗? 生:自来水是水厂从水源处取来自然水后经过加工,也就是过滤、消毒后得到的。 教师评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自来水厂的净水原理和家住农村同学们家用水的过滤原理差不多,但自来水厂净水的工艺规范得多,也复杂得多。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自来水厂的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小结:请同学们看教材P52―53的相关内容,回顾我们刚才共同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和方法,概括“干净、清洁的水是怎样得到的?” 【点评】 第一板块教师从游戏入手,让学生从乐趣中感知最是干净的水其价格最贵,从而产生认识水净化原理的欲望。教师抓住机会,结合学生现行居住实际情况深度分析学生家庭的饮水情况,这样将学生身边的事、熟悉的事与所学习的知识有机结合。 第二板块:活动与探究 (一) 浑浊河水的过滤 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先仔细看一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哪些实验仪器和药品。 生:学生清理。 教师提示:我们今天请同学们做过滤实验,由于这个实验是大家新认识的一个综合性操作实验,请同学们先观察老师做一遍。(教师操作) 教师提问2:请同学们结合教师的操作看教材中的实验图,概括老师的操作步骤。 生:同学们先讨论,在教师的提示下概括出“一贴二低三靠”的操作步骤。 教师提问3:请同学们按照操作步骤自己做实验。 学生实验:学生进行过滤操作,边实验边交流。 教师提问4:各实验小组将自己过滤的水与其它实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请实验效果好的实验组组长介绍经验,请实验效果待提高的实验组组长分析实验失败原因。 生:学生发言,重点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并结合“一贴二低三靠”操作步骤强化知识。 教师提问5:我们还有一个需要深化的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请同学们设计实验用的简易的净水装置。 学生探究活动:用空饮料瓶、小卵石、砂、棉花等自制净水装置。 教师提问6: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发明与创造,看哪一组的杰作更胜人一筹。 学生示范:每一组同学讲自制净水器的结构、功能、特点与制作材料。强调自己的净水器是简明实用的。 教师评价:教师先分析几组净水器的特点,然后用电脑展示外地学生的自制净水器的特点,与本班学生的创造发明比较,激发学生更大的创造欲望。 【点评】 在这一板块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再观察教师的规范实验操作,这样就为学生强化了规则意识,这一点在探究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在规则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的实验探究活动高效有序,有条不紊。学生对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教师再要求学生自制净水器,学生手脑并用,创造空间就十分大了。 第三板块: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自来水与纯净水的区别) 教师提问1:什么叫硬水?怎样证明某些水是不是硬水?请同学们先看书,再结合你们知道的事实说明。 生:学生先看书,后举例:我们家的开水壶内结满水垢,就说明自来水是硬水…… 教师实验:自来水和纯净水各取10毫升分别放到蒸发皿蒸干,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填写表格内容: 种类 自来水 娃哈哈纯净水 现象 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 蒸发皿底部无物质 结论 用蒸发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硬水加热可形成水垢 教师提问2:同学们从生活、生产中见到过硬水会对人的身体和生产活动带来哪些麻烦? 生:学期饮用硬水会得结石病、又比如我们学校的锅炉如果不经过软化会在锅炉内壁产生水垢,这样会浪费能源,产生危险。 生:一学生补充发言,我从网上看一些资料,发现硬水对人还有一些好处(此时课堂上炸开了,其它学生个个疑惑不解)。这位同学接着说:“硬水能给人体补钙;还能防治心脏病”。 教师评价:这位同学思考问题的角度值得推崇,当大家都是一种倾向意见时,他能发表与他人不同的意见,这就是辩证的思维方法。 教师提问3:怎么来区别硬水和软水?请大家用生活中的经验证明。 生:我们洗头发用自来水洗时头发后,头发不膨松,感到不舒服;用自来水洗衣服时衣服发硬,洗不干净还浪费肥皂。 教师提问4:你们能从生活经验区别硬水和软水,哪么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感性认识? 生:我们可以借用老师先用的实验方法和表格来进行实验验证。把肥皂水分别加到装有自来水与纯净水的烧杯中比较现象,并填表中内容。 种类 自来水 娃哈哈纯净水 现象 泡沫少,有大量浮渣 无浮渣,有大量泡沫 结论 自来水与纯净水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浪费肥皂 教师评价:其实创造并不难,创造的台阶就是从别人的好的思路与方法中得到启发,有时还可以直接用别人的好思路来解决新问题。 师生小结:①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硬水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它们可溶,用肉眼难以分辨。②硬水的危害:浪费洗涤剂;浪费燃料;使一些器具结水垢;造成安全事故等.。 教师提问5:自来水怎样转化为纯净水?医院用的注射的水叫“蒸馏水”,你们知道是怎样制得的吗? 生:通过蒸馏制得。 教师小结:学生看书,教师再补充,蒸馏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又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教师提问6:你们见到过农民用过蒸馏方法吗? 生:学生先讨论,后回答:“见过!我们农村有许多酿酒小作坊,请把制取蒸馏水中的每一步与酿酒过程中结合起来,各种设备作用等同于实验仪器中的哪一个作用?(盛发酵物的铁锅相当于烧瓶,大铁盖相当于橡皮塞,白铁管相当于玻璃导管,水池相当于冷凝管,接酒的桶相当于锥形瓶等)。 【点评】 在第三板块中,教师先给学生一种分析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上升到理性认识时,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借鉴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寓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最后又将理性知识应用于分析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从生活、生产实际产生,化学知识又服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第四板块:小结 教师提问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明确了哪些道理? 生:学生从“三维目标”的三个方向去梳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道理。 教师提问2:请同学们应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提出一些个案式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先讨论交流,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下面是学生提出的三个典型问题与办法。 问题1:如果我们在野外只有浑浊的水,你将如何得到饮用水?解决问题的办法:先静止、后分离,条件可能就制一个临时净水器,最后煮沸。 问题2:有一个村被人们称之为“结石村”(患结石病的人特别多),市防疫站在该村对水质化验,结果是该村水质与邻村没有大的区别,请问患结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帮助他们消除病源?原因:这个村的村民没有良好的饮水习惯,经常饮用硬水。办法:克服饮用硬水的不良习惯,饮用水要煮沸以后饮用。 问题3: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想利用井水烧锅炉,请你帮助判断一下,此水是否适合?方法一:用肥皂水检验,浮渣少即可用;方法二:用蒸发皿蒸干,无固体留下即可。 【点评】 本课案例中教师采用“三个引导”,即:问题引导、材料引导和活动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层次明确,对于重点内容教师采用探究与再探究相结合,正向提问方式与逆向提问方式相结合,特别精道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最后提出应用性的系列问题,学生以专家的身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就一直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之,学习就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引入]: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学生深呼吸) [师]:我们的生活除了离不开空气之外,还有一种同样被我们称为生命的源泉的物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水! [师]:很好!你们知道为什么水被称为“生命的源泉”呢?请同学们看电脑屏幕! (出示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缺水的场面) [师]:看到这样的场面,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 [生1]:因为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生2]:动植物生活也需要水! [生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水!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 课题4 爱护水资源(板书)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现在屏幕上出现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是什么? [生]:是地球。 [师]:对!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蔚蓝色的星球”吗? [生]: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很多的水。 [师]:很好!的确是这样,我们地球的75%的表面积都被海洋覆盖,宇航员从外太空俯瞰地球就象一颗蔚蓝色的水球,美丽极了!既然如此,我们的地球缺水吗? [生]:不缺水。 [师]:笑而不答。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大屏幕。 (出示水资源缺乏的图片) [师]:这是干旱的沙漠;在我们的山区还有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喝不上水! 看到这样的照片,我们还能说我们不缺水吗? [提问]:我们究竟缺不缺水?缺的是什么水? (组织学生4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教师板书 一、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生]:经过我们的谈论,我们这一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我们的地球缺水!缺的是淡水! [师]:你的看法老师也非常赞同!虽然地球表面75%的面积都被水覆盖,但绝大部分是我们不能利用的海水。请同学们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界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