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茂名市陈村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021年广东省茂名市陈村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东省茂名市陈村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21年广东省茂名市陈村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除夕·甲鱼 清冷的一个早上,老萧被妻子支出门办年货。老萧是个作家,全村人都知道。但没人知道作家是做什么的。问过,做“反革命”被贬到这麻雀都不搭巢的地方来之前,你老萧挣谁的钱?他答:作家协会管饭。简称就是“作协”。人咬着问:做什么鞋?老萧笑,心里却委屈着什么。 雪残了,烂絮一样这处那处地摊着。天不清爽,没云也没太阳。老萧烦这片又浑又脏的天,路边的死草全黑了。树全精瘦,这里的土地把它们也饿着。 进了集,头家是个馄饨铺,老萧想买一碗烫烫冷的腑脏,转念又愧怍了。他工资被停发后,全家每人每月十二元生活费。他饭量大,抽烟,夜里读啊写地熬灯油,已经开销掉全家收入的一半还多。离开馄饨铺,他安慰自己:这种东西还有个吃头吗?中间那点肉馅像用挖 耳勺填进去的。难怪这里人把“吃馄饨”叫成“喝馄饨”。 集上只有几个卖狗肉的。几条瘦狗腿朝天蹬着,肉冻黑了。问问价,老萧走开了。常纳闷这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狗,会养得活这么多狗? 老萧回到家,妻子堵他在院里,说有人等他回来帮忙写对联。老萧懂她意思;在这地方 吃点好东西得瞒人。“买着肉了吗?”她低了嗓子问。 “看看去啊。”老箫下巴指向自行车后的一只麻包,只拿眼觑她。妻子凑近,见里面一团东西正运动。她一下子半张开嘴,转脸向老萧。 老萧从自行车后架上拎下麻包,然后对妻子掐着板眼说:“八斤一只鳖﹗” 妻子还要有话,两个候在屋里的村邻迎出来。老萧两笔字写得不坏,但他怕偷写对联。不论城里革掉多少东西的命,作田人却仍坚持要喜要福要发财.他们要什么不碍事,手迹却是他老萧的。一旦有人告发,这个萧某某被发配到穷山恶水仍不干好事,写这种封建思想糟粕,他日子就更难过了。于是他写“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村人期期艾艾请教:连根发财的毫毛也不见啊?他恐吓地粗起喉咙:哎,这是毛泽东诗词。 快半夜时,来求老萧写对联的人稀落了。老萧提了把板斧开始围着那巨大的一只甲鱼打转,妻子孩子鼓励又恐惧地看他转。他边转边谋划:这样大个家伙该分三下里烧,中间腔膛里填上八宝清蒸;四肢头颈可以炖个汤,裙边要精致些烧,来个酿的。妻子扫他兴:锣齐鼓不齐,砧了大块一锅烩了事。 儿子想帮他,花了一个钟头,终把这只寿星老甲鱼逗露了头。起初拿枝筷子引它咬,但眨眼它便顺住咬折的筷子缩回甲里去了。二次用只铁勺柄,它却无论如何不睬。最后用截干玉米棒温存地桶、戳、诱,它才慢慢露头。那头一露,女儿“哇!”凄号一声跑了。那是副又阴险又悲哀的头脸,高高扬起时,颈上叠起极密的皱纹。斧落下时,以脚踏住它脊梁的儿子被它掀翻,重重仰摔在地上。 老萧振作起来:“好好烧它!烂烂地炖!”他恶狠狠指着它。 大家伙被挖净血后放进一只大盆,之后浇上热水,老萧妻子炸着头皮去触碰它。她伤着脑筋:能入锅的似乎并不多。裙边生满寄生虫,不得不扔。四肢也吃不得,厚硬得像箍了甲胄。只剩一只大壳,她横洗竖洗,才敢放它进锅。 半夜一点,一村人都来过,又走了。老萧搁下短掉多半的墨,快活着进了厨房。“咳,吃年夜饭喽!” 两个孩子从火边抬起脸,焦急和兴奋已使他们目光发直。“还在烧。”妻子答道:“这只老家伙要熬尽咱家一冬的柴!” 掀锅盖看看,浮着葱、姜、蒜的沸汤下面,那东西在锅底俨然不动,色未变,形也未变,老萧劝两个孩子先去睡,到时叫他们起。两个孩子不肯,眼期盼得更直。算算,他们有一年未见过荤了。又过一小时,一股厚厚实实的荤腥气捂上了人脸。 天灰灰亮时,荤腥已折磨得一家四口坐卧不宁。当一只盛着全部汤和体骸的大盆被端上桌时,人被这气味弄得有些晕眩了。它太浓太醇,逗人太甚,因此人近乎要窒息在它之中。 一切就绪,人正要朝桌中央的盆下手,院里传来闷闷的热闹。老萧站起身,掀窗帘一看,立刻木在那里。妻子孩子连问什么事这样惊吓他,他没话。全都挤到窗前,于是全没了话。一院子满是狗,满是饿走样的狗。它们一律微仰着脸,憧憬、膜拜般朝向这气味的来源。蓝的晨光中,它们闷声不响地坐着,卧着,亮着眼。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家老萧被下放到穷山恶水的地方,足以说明那个狂热年代知识分子所经受的磨难, 也说明当时社会知识分子受打击、被压制的社会现实。 B.老萧想买一碗馄饨吃而没买,是因为这里人把“吃馄饨”叫成“喝馄饨”。 C.老萧家想吃点肉都得瞒着大家,帮人写对联都怕写要喜要福要发财的内容,可以看 出那里的人思想愚昧落后。 D.小说以点带面,重点写老萧家除夕吃甲鱼的情形,既写了老萧被当成“反革命”下 放,又写了当时极其残酷的政治斗争和恶劣的社会环境,更暴露了那个时代物质极 度匮乏的事实。 E.老萧哄两个孩子先睡而孩子不睡,是因为孩子怕香喷喷的甲鱼会被父母吃光。 (2) 简要说说文章第2自然段写景的特点与作用。(6分) (3) 作家老萧为什么粗起喉咙恐吓地对村人说“哎,这是毛泽东诗词”?请结合全文作简要 分析。(6分)。 (4) 小说题目“除夕·甲鱼”,结尾却写一院狗的情形,你认为这样结尾恰当吗?请谈谈你 的观点与具体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 D3分,A2分,C1分。 (B强加因果,老萧想买一碗馄饨吃而没买,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起;E“怕被吃光”不对;C“思想愚昧落后”表述不准。1分。) (2)特点:第2自然段描写了残雪、死草、瘦树、又浑又脏及没云也没太阳的天,突出了这穷山恶水之地的贫瘠、黯淡、毫无生机。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物质匮乏的社会环境。(2分)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2分)②为下文买甲鱼、炖甲鱼等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烘托了主人公悲惨的生活与命运。(2分)(每点2分,共6分) (3)①对联写毛泽东诗词,可见当时社会对毛泽东的崇拜,也表明老萧为搪塞村人找借口;(2分)②对联写毛泽东诗词,是老萧怕惹上麻烦,自己被发配到这个地方,仍然写这种封建思想糟粕,这句话折射了当时极其残酷的政治斗争和恶劣的社会环境;(2分)③老萧这样做,表现了他谨小慎微的思想,也暗示了他人生的不幸遭际。(2分)(每点2分,共6分) (4)①恰当。(1分)这样结尾既照应上文第4段集上卖狗肉的内容;又虽夸张出乎意料但具有针砭时弊的作用,耐人寻味,令人思考;(3分)还能表现当时社会物质匮乏,人们生活艰难;(2分)还能凸显主旨,使人物悲剧色彩更浓,更具艺术震撼力。(2分)) ②不恰当。(1分)在连人都挨饿的贫穷地方,不可能会养活如此多的狗;文章第3段交代狗都成了案板中的肉了,活狗都有可能被宰杀了,这时又有这么多的狗不合情理;(3分)如此写老萧家除夕时甲鱼的香味,太夸张了;(2分)如此写也与老萧的思想性格有冲突,情节有些突兀,不合情理。(2分) 略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旧戏台 胡容尔 这座戏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黄昏挑起几缕绛红的晚霞,斜斜地搭在了她老旧的前脸儿上。抬眼望去,高处四角飞翘的屋脊上,长满了杂草,还有几株低矮的梧桐。茂盛的草木,在黛色的瓦片缝隙间,没心没肺地招摇着;而低处摊开的长方体的台面,如同一只过期了的粉盒,被随手抛掷在幽暗的巷子深处,透着一抹洇开的荒凉和失落。 初见这座戏台,是在遥远的少年时。那一年,我十岁,随外婆搭车来城里。外婆进城,不为别的,只为看戏。当时,这里有当地最有名的角儿。五月,淡紫色的桐花开得正欢。掩映在细碎花影中的戏台,宛如一个淡紫色的梦境。 我们来时,台上演着的是《玉堂春》,密匝匝的锣鼓点儿,正一阵阵响得紧。扮演苏三的美娇娘,穿着一身青色的罗裙,挥舞着长长的水袖,步步生莲,咿咿呀呀、幽幽咽咽地唱着、诉着,只觉耳畔有流莺啼转、泉水叮咚,无比的曼妙动听。再看那张粉白里透着嫣红的俏脸上,一双细长的丹凤俊眼,左顾右盼,波光流转,好似于人山人海中呼啦啦浮出了一座春天的花园,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令人眼花缭乱,真有说不出的风流缱绻。 其实,台下,又何尝不是戏台呢?只不过,观众成了演员。你且看去,台上的艺人演得热闹,台下的众人也看得热闹。有时,台下的剧本,比台上还出彩。 我也曾偷偷地溜到后台,看旦角们弄妆、听琴师们调弦。没人顾得上理会一个小女孩的好奇心。不消说,戏外的她们,正在为演绎别人的故事做铺垫。管弦吱呀,丝竹悠扬,嘈嘈切切,一场场好戏即将开场。 只不知,台下的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戏里戏外。 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露天戏台,已远远滞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说到底,终究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 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行来,山一程,水一程,辜负了的何止是这戏台?还有那人、那事和那截青葱岁月,都被漫不经心地搁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旧戏台回不到从前了,我也一样。当年那个扎着两条羊角辫、穿着粉红碎花小袄、依偎在外婆怀中看戏的小女孩,已在似水流年中走失,一去不复返了。 一去不复返的,还有我亲爱的外婆。台上台下,千呼万唤,再也寻不到外婆美丽的容颜了。是的,那个装满外婆一世情缘的屋子,就是外婆的戏台。她在自己搭起的戏台上,唱念做打,嬉笑怒骂。身处不同阶段的她,扮演着不同身份的角色,最后连缀成她长长的、多彩的一生。 如今,外婆的戏台也旧了,空无一人。 人间举步皆戏台。你我在他人的戏中,饰演着分量不同的角色,而别人又在你我的戏中,占据着位子。主角也好,配角也罢,龙套也无妨。哪一个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呢? 薄薄的暮色中,我望着旧戏台,好像看着另一个自己。那是暮年的我,顶着一头白发,颤巍巍地伫立在风中。是的,总有一天,我也会如这旧戏台一样的颓败,淡了红颜、瘦了相思。须知,人生的夕阳,自有她的可爱金贵。一如这脚下的旧戏台,虽不再作浓情的悲欢离合的场子,却有了平素淡雅的生活休闲功能,每日里迎来送往在此下棋纳凉的人们。谁又能否认,这不是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呢? 人生有着无数的下一场,好戏还在后面。在幽静的岁月深处,命运为你设置了许多谜语,只等你款款走向前来,俯下身去,逐一地揭晓答案,然后淡淡地欢喜。 站在只我一人的旧戏台上,轻捻时光,生命已被抻长。笑容如渐涌渐涨的春水,在我脸上一点点地荡漾着、丰盈着,一直流向晚霞映红的天边……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散文开篇的环境描写既写出了戏台眼前的衰败景象,字里行间也暗示了其曾经的繁华。 B. 文章细写扮演苏三的美娇娘服饰、舞台动作、神情等,更能让戏台充满魅力,值得回味。 C. 外婆在自己的人生戏台上完美谢幕了,她是一个优秀的“演员”,留下了精彩的曲目。 D. 文章先从少年时看戏写起,中间详略有别,回忆与感触紧密结合起来,时间线索清晰。 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 文章题为“旧戏台”,全文写了哪些戏台?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4. D 5. ①我们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远离戏台,让戏台荒废了。②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遗忘了曾经的生活和感动,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6. ①实际的戏台:曾经辉煌热闹、上演一出出好戏的戏台,今天所见的衰败的戏台。②生活的戏台:观众们在戏台下看戏的场景就是戏台,后台演员们准备也是戏台。 ③人生的戏台:人间举步皆戏台,每个人的一声都是一场戏。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语言技巧,也考查思想情感。首先应浏览文本,明确文章所写的对象,是人,还是景,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再回归文本,找到相应的点进行比较。D项,“文章从‘我’少年时看戏写起……时间线索清晰”有误。文章第一段说“这座戏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透着一抹洇开的荒凉和失落”,这是现在所见的情形;第二段说“初见这座戏台,是在遥远的少年时”,由此可见,文章开篇是立足现在的,少年时看戏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且全文时间是来回跳跃的,并没有以“时间”为线索。故选D。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说到底,终究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关键词是“辜负”,考生需要到文本找出“辜负”的表现,如前文所说“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戏台,已远远滞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我们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诱惑,远离了戏台,荒废了戏台;如下文所说“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行来,山一程,水一程,辜负了的何止是这戏台?还有那人、那事和那截青葱岁月,都被漫不经心地搁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旧戏台回不到从前了,我也一样”,我们遗忘了曾经在戏台下看戏的生活和感动,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根据这些内容理解该句的含义即可。 点睛: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比如本句中的“辜负”,所谓“辜负”是指“亏负,错误地对待”,那么考生就应到这句话的上下文寻找亏负旧戏台的句子,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按照由实到虚的顺序理解,先到文中圈出写“戏台”的句子,明确其表面的意思,如“这座戏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这说的是实际的戏台,是曾经辉煌热闹、上演过一出出好戏,而今已然衰败的旧戏台;如“台下,又何尝不是戏台呢?只不过,观众成了演员。你且看去,台上的艺人演得热闹,台下的众人也看得热闹。有时,台下的剧本,比台上还出彩”“台下的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戏里戏外”,这里所说的“戏台”是指生活中的戏台,观众们在戏台下看戏的场景,就是一种生活戏台;如“已在似水流年中走失,一去不复返了去不复返的,还有我亲爱的外婆。台上台下,千呼万唤,再也寻不到外婆美丽的容颜了。是的,那个装满外婆一世情缘的屋子,就是外婆的戏台。她在自己搭起的戏台上,唱念做打,嬉笑怒骂。身处不同阶段的她,扮演着不同身份的角色,最后连缀成她长长的、多彩的一生……如今,外婆的戏台也旧了,空无一人”“人间举步皆戏台。你我在他人的戏中饰演着分量不同的角色,而别人又在你我的戏中,占据着位子。主角也好,配角也罢,龙套也无妨。哪一个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呢”,这里所说的“戏台”是指人生的戏台,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人间举步皆戏台。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魅力外交家 人生好榜样 2008年4月底,外交学院院长,学校的师生自发送给他一本荣誉证书。上面写的是:魅力外交家,人生好榜样,我们的好院长。 对于“魅力”一词,吴建民的通俗理解是:老百姓对你有好感。“我搞了一辈子外交,跟很多人打过交道,有的人长相并不怎么样,但讲出的话有意思,有思想,值得你思考,你就会对这样的人有好感。” 吴建民觉得人活在世界上总要跟人打交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跟人打交道是一门学问。在任外交学院院长期间,他开的一门课就是交流学。于右任说过两句话:“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吴建民非常欣赏,并以之为“交流”准则。 “我们要讲真话,讲假话的人是不会有魅力的啊!”吴建民坐在外交公寓的办公室里对本刊记者说。他不喜欢外交官的“面纱”,他更愿意大家看到“真面目”。早在2003年7月,他在结束中国驻法国大使任职的报告上就提出一条建议:要揭开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在已经卸任的驻外大使中,很难找出像他这么活跃的人,在许多媒体和公共场合出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吴建民的外交经历让许多有外交官梦想的人羡慕。 自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从1965年到1971年,吴建民给周恩来总理做法语翻译,这给他的外交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理给我的影响很大。在这段时间,我看到他很多做法,比如大小国一律平等,无论多小的国家,都很尊重,一丝不苟。这种尊重让别人感觉是真心的,不是做出来的。”1970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刚果的外宾,从晚上11点一直谈到早上5点,吴建民连续翻译了6个小时,连厕所都没上。这让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年轻时就给周恩来总理当过翻译的吴建民,深得周总理的言传身教。过去周总理常说“外交无小事”,每每在大节和细节上都尽善尽美,以君子之风、大国之风、政治家之风卓然立世,在国际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声望。吴建民以周总理为楷模,几十年如一日地锻造着自己,如今钢铁早已炼成,他早已跻身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家行列。通过儒雅的个人魅力,他在各国政要间交了许多朋友,利用这些优势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他最耀眼的外交经历是9年的驻外大使生涯。他做过中国驻荷兰大使、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驻法国大使。“9年驻外大使的经历让我逐渐学会如何做一个高级外交官。” 卸任驻法大使之后,他在外交学院做了5年院长。他对学生培养很重视,注重强化外交学院的教学质量,提高国际声誉。在担任院长期间,他亲自参与教学案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用书的制定,培养出了一代中国外交人,许多都已经进入外交部并担任了关键职位。 吴建民还身兼两个政要级别的职务:连任两届的国际展览局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2003年,刚卸任的国展局前主席诺盖斯说:吴建民是一位“有智慧、有远见、知识渊博的优秀外交官”,他接掌主席职位后,将会给国展事业带来新的推动力。吴建民当选国展局主席,创了国展局的三个第一,这是第一位中国人、第一位亚洲人、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这一重要职务。2007年年末,吴建民两届国际展览局主席任期已满,在国展局第148次会议上,他被推举为国展局名誉主席。 坐在记者面前的他一身运动打扮,比电视上的西装革履更让人觉得有亲和力。事实上,他温润如玉的形象已深入人心。直到68岁的时候,爱好运动的吴建民才停止了每天倒立3分钟的习惯。“年轻时觉得运动就是要打破一种常态,每天倒一倒,蛮有好处的,年龄大了,大夫反对,老婆也反对,只好听从他们的意见。”他笑着说。 吴建民给人的印象是:脾气好得出奇。他说人是逐渐形成的。几十年过去了,每个时间段中的吴建民是不一样的。因为,“世界变了,中国变了,自己也变了。”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外交学院的校训是由周恩来总理向我国外交人员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十六字方针”构成的。很多同学说,看到吴院长就想起了校训。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建民在外交学院开设了一门交流学的课程,他认为与人打交道是一门学问,而人与人“交流”的准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以诚相感。 B. 即使卸任驻外大使, 吴建民仍然在许多媒体和公共场合出现,他想揭开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外交官和中国外交。 C. 在为周恩来总理做法语翻译期间,吴建民不仅深刻地领会到了外交上尊重对方的重要性, 更深受总理言传身教,不断锻造自己,跻身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家行列。 D. 吴建民一生奉献于外交事业,为祖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不仅体现在他作为外交官时本人的贡献, 也体现在他就任外交学院院长时期,大力培养外交后备人才。 5. 吴建民说“世界变了,中国变了,自己也变了”,吴建民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主要经历?请简要概括。 6. 文题为“魅力外交官人生好榜样”,从全文看,吴建民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并分析。 参考答案: 4. C 5. ①毕业后进入外交界,担任国家领导人翻译员。②担任驻外大使,成为高级外交官。③担任外交学院院长,着力培养外交后备人才。④身兼政要级别职务,推动世界国展事业的发展。 6. ①讲究“打交道”的艺术(说真话,待人真诚)。在外交上尊重对方,大节和细节上都尽善尽美,让人们看到外交官和中国外交的“真面目”.②风度儒雅。通过儒雅的个人魅力,在各国政要间交了许多朋友,利用这些优势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实用类文本阅读 魅力外交家 人生好榜样阅读答案。③有亲和力。生活中热爱运动,脾气好的出奇,温润如玉的形象深入人心。④外交教育,身正为范,热爱外教教育工作,重视外交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外交模范。...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C项结合文本内容“每每在大节和细节上都尽善尽美,以君子之风、大国之风、政治家之风卓然立世,在国际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声望”可知,“跻身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家行列”,脱离文意。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吴建民的人生道路的主要经历,毕业后进入外交界;担任驻外大使;担任外交学院院长;身兼政要级别职务。 点睛:应该是一些具体做事的方式、言行等。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 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吴建民的“魅力”主要体现,实际就是传主拥有行为、思想,明确只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讲究“打交道”的艺术(说真话,待人真诚);风度儒雅;有亲和力;外交教育,身正为范,热爱外教教育工作。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8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其诗质而实绮。 质:质朴。 B、黾勉辞世。 黾勉:努力。 C、字托于渊明。 托:寄托。 D、其出处进退。 出处:出身。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 秦亦不以城予赵 B、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于乱石间则其一二扣之 C、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于是余有叹焉 D、乃欲以桑榆之末景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谪居儋耳,生活清苦,他不再写歌功颂德的文章,而独爱写诗,其诗日见精妙。 B、苏轼写了100多首诗追和陶渊明诗,认为李、杜都不及陶渊明,苏辙认同他的看法。 C、苏轼喜欢陶渊明,还在于其为人,陶渊明与世俗向忤的经历引起了苏轼的情感共鸣。 D、苏辙在这篇应苏轼要求所写的序中,对苏轼追和陶诗的心迹委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2)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 参考答案: 8.D(“出处”指出入朝廷。) 9.B(其,均为指示代词,前者译为“那些”;后者表示“其中的”。A以,均为介词,译为“把”; C焉,均为句末语气助词;D乃,均为副词,译为“才”。) 10.A(“他不再写歌功颂德的文章”错) 11.(10分) (1)(5分)(我)一生做官,因为触犯世俗而引来灾祸,这就是我深深佩服陶渊明,想在晚年学习他一点点的原因。(译出大意,1分。“出仕”、“以犯世患”、“所以”、“师范”译正确一处,1分) (2)(5分)子瞻成年后学业有成,先父让我拜他为师。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有古人的风骨,自认为赶不上我。(译出大意,1分。“既冠”、“师焉”、“称”、“不若”译正确一处,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渡过海峡,用茅草、竹子修建房屋居住。每天吃的是番薯和芋头,心中没有住华美的屋子、吃精美食物的念头。子瞻平生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这时也都停下来了。唯独喜欢写诗,他的诗精深华妙,没有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气象。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自古以来,有诗人写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追和古人,是从我东坡开始的。我对诗人,没有非常喜爱的,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写的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很丰满,从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以来,都赶不上他。我前后追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不会愧对渊明。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留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录下来。然而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对于他的为人,我也确实深有感触啊。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外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俗世的祸患。于是努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却没有早早知道,一生做官,因为触犯世俗而引来灾祸,这就是我深深佩服陶渊明,想在晚年学习他一点点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官三十多年,被狱吏折辱困住,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于大难之中,才想要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升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查出来的。后世的君子,一定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孟子说:“曾子、子思有相同的思想方法。”一点点事迹,不足以评论一个人啊。 我年少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后学业有成,先父让我拜他为师。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有古人的风骨,自认为赶不上我。然而自从他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精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李太白、杜子美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跟随他奔驰不已,也总是落在他的后面。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跟着唱和的,也有一二首。 写于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材料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材料二:“志,慕也;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据,杖也,德有成形,故可据。依,倚也,仁者功施于人,故可倚。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曰游。(何晏《论语集注》) 材料三:从何晏《论语集注》的解说来看,仅仅研究“艺”不足以立身成名,只是自身娱情遣兴方式而已。如果“游于艺”把持无度,在人生追求不可得而失意沉沦的情况下走向极端,就会玩物丧志,反而有损“道”“德”“仁”。 21. “游于艺”可以说是孔子政治失意后的生活方式和心灵安顿方式,《论语选读》中有多处语句可以说是他“游于艺”生活方式的具体写照,请列举一处原文,并简要说明“道”“德”“仁”“艺”四者的关系。 22. 材料三对孔子“游于艺”的生活方式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21. 【示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知者乐山,仁者乐永。”“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中任意1句)四者关系:①四者可分为两层次:就孔子而言,“道”“德”“仁”是第一位的追求,相对于前三者,“艺”是末事。②“仁”的具体表现即“德”,“道”“德”“仁”三者一义。③“艺”是实现“道”“德”“仁”的具体手段。 22. 不正确。①孔子是在不放弃对“道”、“德”、“仁”的追求的前提下“游于艺”的。②“艺”本身包含着礼、乐文化艺术精神,“游于艺”能完善自我人格。③“艺”与礼、乐同为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与“道”“德”“仁”是统一的。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和识记课本知识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所给语段,抓住关键词,把握大意。然后联系所学课文,筛选与之观点一致的语句。“游于艺”可以说是孔子政治失意后的生活方式和心灵安顿方式,在《论语》中《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看似描述了一种春游的情景,实则寓于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一个可以放心沐浴畅怀的山水环境,希望能忘却仕途的烦恼和失意的苦闷,在大自然中能够体会到真正平等放逸的生活。四者关系:“道”“德”“仁”“艺”四者是一个整体,孔子的儒家思想讲究仁义礼智信,主张积极入世,“道”“德”“仁”是第一位的追求,“艺”是手段。“仁”可以表现即“德”,“道”两个层次;“艺”是实现“道”“德”“仁”的具体手段,在人生追求不可得而失意沉沦的情况下“游于艺”,也会使“道”“德”“仁”从不同角度以变化的形式得到实现。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所给文本,了解大意,然后结合自己的认知对所给观点做出判断。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再结合文本分析。材料三对孔子“游于艺”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不正确,根据材料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应是天道、大道,是最高的人生追求,孔子要求弟子应把对天道的追求作为人生远大的志向、终极的目标。把天道的思想融入到身心中作为行为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就是据于德。仁之体就是道、德,仁之用就是行,表现出来就是爱。爱己爱人爱物,推而广之就是爱朋友、爱国家、爱天下、爱万物。艺,就是手段、方法、技能,包括礼、乐、御、射、书、数。“道”“德”“仁”“艺”四者是一个整体,同为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不相矛盾。“道”“德”“仁”是主体,“艺”是必要的辅助手段,孔子是在不放弃对“道”、“德”、“仁”的追求的前提下“游于艺”的。根据材料二“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曰游”可知艺本身包含着礼、乐文化艺术精神,“游于艺”能完善自我人格。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霓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静伯夷列传第一》) 【注】①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 B.天下宗周 宗:祭祀 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 D.余甚或焉 或:通“惑”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淡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 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2)故曰:“富贵如可求-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东省 茂名市 中学 语文 学期 期末 试题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