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与文学 蒋德均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也为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阅读与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那么,网络究竟能否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呢? 当前,尽管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自然也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因此,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互联网技术,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正如评论家吴思敬指出:“诗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在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并直接与间接地改变着当代诗歌的形态。” 然而,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尽管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性事件,但它只是也只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的形态,却无法改变文学艺术本身的内在审美属性。无论纸质媒介也好,电子媒介也罢,还是多媒体技术也好,它们都只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一种媒介或载体、一个平台或途径,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依然是创新与唯美。就像评论家吴骏晨所说的:“诗歌的本质,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人对自身以及环境的思考,是向人性深处挖掘的结果。网络,只是一个载体,它和其他的出版媒介没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使得诗歌作品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我也同意诗人黄梵所说的:“我不认为网络可以改变诗歌,网络的便捷并不等于诗歌的便捷,只要是用语言写诗,网络便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 当然,网络等多媒体技术为文学艺术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可以也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为文学艺术催生新的美学因子和艺术元素。网络作为虚拟空间,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时,也为作品的阅读、批评、存储等提供了空间的方便和时速,尤其是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使文学的阅读视野空间迅速扩大和极度方便。同时,网络写作可以根据写作者写作意愿和美学追求,自由地加入音乐、绘画、游戏、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使文学艺术获得了全新的活力与生机。然而,它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也使其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甚至出现由写作软件生成的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广遭人们诟病。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但是我们始终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绝不以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不同或先进与否论高下,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仍要取决于它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03月11日第07版) 1.下面对文中有关“互联网”的解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互联网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也为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阅读与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 B.互联网的出现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它能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 C.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D.互联网促使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新技术,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评论家吴思敬认为,当代诗歌的形态因受互联网技术影响而变化,传播新媒体使诗歌传播发生了一次深刻变革,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 B.互联网虽然无法改变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但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形态,让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如纸质的,电子的,多媒体的等等。 C.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网络便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网络使诗歌作品只是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 D.网络写作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使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甚至有人还写出了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 3.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互联网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时,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写博客、发微博、对话聊天等。 B.文学艺术之所以能获得全新的活力与生机,是因为网络为文学艺术催生了新的美学因子和艺术元素,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和美学追求加入音乐、绘画、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 C.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由此到来了。 D.因为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决定着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所以文学艺术的价值的高下不能从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层面来判断。 参考答案: 1.B(此观点与作者观点不同,作者认为网络不能改变诗歌。原文第三段“它只是也只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的形态,却无法改变文学艺术本身的内在审美属性”。) 2.A(B.“纸质的”不是互联网产生的形式,“只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C.此项说得太绝对。原文是“只要是用语言写诗,网络便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D.移花接木,“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是由“写作软件生成的”。) 3.C(因果倒置,“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的到来”,才有“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九 公 凡 夫 你要是到村子里去打听九公,无论大人小孩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九公是全村年龄最长、辈分最高的老人,是远近有名的有趣人,他的趣事就如同他的胡须,多得数也数不清。 九公九岁的时候,被送去读私塾。九公对那些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十分反感。先生也不喜欢这个调皮的学生,时不时出一些难题难为他。一天在讲曹植七步成诗时,九公却和周公秘密会谈去了。先生十分生气,就让九公当场作诗一首,不然就挨板子。九公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歪着头,略作思索,遂以“雨”成诗: 盆泼也/瓢倒也/一滴雨/一个大豆也 全班同学笑成一团,先生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九公的学业也就到此结束了。 “扫盲”的那几年,九公也和大伙一起去村小学学习。那节语文课,老师教学“人”字,九公再次拜会周公,呼呼大睡。老师辈分低,既要严肃课堂纪律,又要给爷爷辈的九公脸面,便耐心地开导他。 “其实汉字很容易学,一人为‘人’,二人为‘从’,是说两人在一起,三人为‘众’,是说很多人的意思——多形象!多生动!”九公走上讲台,边说边在黑板上写。 “如果人上边有人,人下边也有人,人左边也有人,人右边也有人,人加人,人叠人,人连人,念什么字?”九公在黑板上写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七八个“人”字。 老师有点生气:“这不是字!” “不是字?”九公面向大伙,手一挥,如同一位镇定自若的将军,“这个字念——一堆人!” 从去年入冬以来,天气持续干旱,许多地方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干旱袭击,大片大片的庄稼开始枯黄。我们这里也不例外,大伙开始忙着抗旱保收。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匮乏,加之抗旱又是个费时费力的活儿,所以效果不明显。人人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时,九公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天,九公带领四个六七十岁的老伙计到河边求雨。九公说,河中心有个千年鳖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他年轻时曾见过有人在这里求雨,当天就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方圆几里、四面八方的人都赶看热闹。 九公在河边支起一个供案,上面摆着供品,然后点燃三炷香,双手捧着擎过头顶,对着上天三叩九拜,口中还念念有词,不知说些什么。 之后,真正的求雨过程开始了。 九公身背一个簸箕——此时他就是千年鳖精的化身。四个帮手分列东南西北,围成一个圈,每人手中还提着一壶水。 九公就在中间爬来爬去。爬到东面,就抬头问:“东海龙王下不下雨?”帮手忙说: “有雨!”提起壶在九公身上浇一阵。爬到西面,九公又问:“西海龙王下不下雨?”西面的帮手忙说:“有雨!”提起壶在九公身上又浇了一阵子。“南海龙王”“北海龙王”也都声称:有雨!九公就这样爬来爬去,衣服渐渐湿透了。 说也怪,天真是渐渐地阴沉下来,起风了。甚至还滴下几滴雨。 轰隆隆,轰隆隆! 一阵响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的巨响在天空回荡。 “打雷了!要下雨了!老天爷显灵啦!”九公激动得老泪纵横,“都别傻站了,快跪下求老天爷吧!”九公向周围的人群喊去。有两个老太太当即就跪下了。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村支书刘义气喘吁吁地跑过。“别瞎闹啦!部队趁着今天的有利天气正在人工降雨呢。炮弹已经打过了,马上就要下雨。谁要是不想饿肚子,就赶快去地里挖沟引水,我只通知这一次啊!”刘义说完又转头跑掉了。 人群一哄而散。九公慌忙喊:“哎!别走!哎!”九公的四个帮手最后也随着人流不见了。九公一下子瘫坐地上。 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雨过天晴,天空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 从此,九公就常常坐在村头的那棵大柳树下,对着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不厌其烦地说:“娃呀,好好读书。将来有知识才能长本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九公不识字,从小对“之乎者也”之类的私塾教育就非常反感,这说明九公的性格中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和反封建性。 B.参加扫盲学习时,九公不但再次拜会“周公”,而且还倚仗辈分当堂捣乱,这样描写既照应了上文,也突出了九公不尊重知识的思想根深蒂固。 C.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生动诙谐,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D.九公求雨之后,天色的确变得阴沉,继而雷声轰隆,说明九公求雨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最后-天一夜的降雨靠的还是部队利用天气条件进行的人工降雨技术。 E.接到村支书通知后,人们一哄而散纷纷回地里挖沟引水,连九公的四个帮手也随着人流不见了,小说这样描写隐含着对人们势利自私的委婉批评。 (2)小说中的九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分点概括。(6分) (3)小说详细描写了九公“求雨”的过程,请分析其作用。(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画蛇添足,有人却认为此结尾画龙点睛,你怎么看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D、E不给分。(A项说九公的性格具有“反封建性”拔得过高;D项“说明九公求雨还是有一定效果”错;E项对小说这样描写的意图理解错误。) (2)①不爱读书,不尊重知识; ②愚昧迷信,顽固自大; ③天真率直,知错能改; ④热心公益。(6分,答出一点给2分) (3)①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九公煞有介事地求雨充分表现了他的愚昧迷信、荒唐可笑,含有讽刺效果。 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思想转变更合理可信。 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求雨失败、人工降雨成功使九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突出了小说批判迷信、倡导科学知识的主题。(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我认为是画蛇添足。 理由:①该结尾使人物形象前后反差太大,不够真实。九公是一个思想顽固、没有知识的老人,即使因为求雨事件思想有所转变,也很难做出这样的行动,说出这样的话。 ②使主题显得过于直白,没有韵味。如果去掉这一段,以“雨过天晴,天空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一句环境描写结尾,反而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引起人们深思的艺术效果。 ③从情节上来说,写到求雨失败、人工降雨成功,已经足以说明科学知识战胜愚昧迷信这一主题,故事在这里结束,戛然而止,结构完整;添上这一段反给人画蛇添足、节外生枝之感。 观点二:我认为是画龙点睛。 理由:①该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九公的思想经历了从顽固不化到悔悟改过的巨大转变,前后的思想行为形成鲜明对照,结尾使九公的形象变得可亲可爱、立体饱满。 ②使主题思想鲜明突出。愚昧顽固的九公最终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进行教导孩子从小就要好好读书,结尾突出了知识的强大作用,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③使情节结构更加完整。小说围绕九公这一人物展开,情节始于九公自己从小不肯读书,终于他热心督促小学生读书。这样写小说的情节结构比较完整,更好地表现了人物和主题。 (8分,有明确的观点给2分,理由答出一个给2分,意思对即可。)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的和谐观 中华文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古代文化中儒家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儒家的和谐观是什么呢? 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中庸》又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和谐”思想发展到政治领域,就有儒家本源之一——《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 “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华先民对“和”的理解是知情意的统一。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德。儒家主张,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工;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之法;应对潮流,要坚持“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追求“政通人和”之理;与国交往,要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之规,最后的终极关怀乃是“天人合一、宇宙和谐”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积千年之理论与实践而积淀流传下来的精华瑰宝。作为今人,要建设和谐社会,须高度重视和弘扬这一历史传统。 儒家学说更看重“人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提出的仁、义、礼、智、忠、孝、爱、悌、宽、恭、诚、信、笃、敬、节、恕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 儒家还为中国文化指出一个“大同”社会的远景目标,以至成为中国历史上生生不息的价值之源。《礼记·礼运第九》中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儒家在此首先强调了“天下为公”的思想,描述了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等和谐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到了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设计出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令广大农民心驰神往的和谐社会蓝图。维新运动的旗手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 儒家还强调“讲信修睦”社会和谐观。所谓“信”,就是“诚信”。社会和谐必须以诚信为本。子贡问孔子治国之道,孔子讲“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强调三者之中,“民信”最为重要,因为“民无信不立”。所谓“睦”就是“和睦”。社会和谐包括夫妻和睦、家庭和睦、宗族和睦、邻里和睦、地区和睦、民族和睦、国家太平。“政通人和”、“协和万邦”、“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衷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古语都是古代先贤们对社会和谐的体认和追求。为此,荀子提出“以善和人”的要求。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人原则,将其推广到整个社会,就成了儒家崇尚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伦理法则。 1.下列关于“儒家和谐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贵“和”尚“中”的儒家和谐观是中华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 B.因为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所以儒家和谐观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德主张。 C.儒家和谐观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个人休养观、政治观、社会观、自然观、宇宙观及待人处事法则等等,在这些内容中,儒家学说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 D.儒家和谐观描绘了“大同”这社会远景目标、达成这一目标的“天下为公”思想基础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方法和措施,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做人原则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社会伦理法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与古代先贤们“政通人和”“协和万邦”的体认和追求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和谐观。 B.儒家强调“以和为美”的人际关系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人和”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来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 C.儒家设计的“大同”社会和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设计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蓝图都是和谐社会追求的目标。 D.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儒家经典,一方面是为了论述儒家和谐观的内容,另一方面增强论证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读者。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中的儒家和谐观的一项是 ( 3分) A.“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大戴·礼记·本命篇》 B.“去(民)疾苦、抑兼并、便趣农。”——王安石 C.“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董仲舒 D.“伏望皇上罢冗员之俸,损不急之赏。止无名之征,节用省费,以足军国之需,天下幸甚。”——王阳明 参考答案: 1.答案:B项。从第四段来看,儒家提出的思维模式与主张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这里是强加因果。 2.答案:A项。《周礼》规定的政治准则和古代先贤的体认和追求都是儒家和谐观的内容。 3.答案:A项。 “七出”中“无子去”“恶疾去”不符合儒家和谐观。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缝攒代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矩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袱葬顺冢,立双庙祀之。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列传二百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稍进团山下 稍:稍微 B.竟达郢 竟:最终 C.洎登舟 洎:等到 D.大兵邀击 邀:拦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B.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C.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D.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襄阳被围困五年,宋军为了给城中的守军以支援,于是造了上百艘特殊的船只,选拔了三千勇士,让他们突围进城。 B.张顺和张贵临危受命,充当三千勇士的将领。一人被称为“矮张”,一人被称为“竹园张”,二人智勇双全,力能服众。 C.在支援襄阳城的守军时,张贵在前面开路,张顺在后面压阵。结果攻破防线进入城中,发现张顺失踪了。 D.张贵在龙尾洲被北军围住后,仍然拼命杀敌,但终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文焕把他埋葬在张顺墓旁,并立两座庙祭祀他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4分) 译文: ⑵复不能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矩破围冒进,众皆辟易。(6分)[来源:学优高考网] 译文: 参考答案: 4.A(稍:逐渐) 5.C 6.D(“战死沙场”说法错误。) 7.①他们两人都有智有勇,向来被众将佩服,让他们做都统。(“俱”、“为…所”、“素”、“俾”各1分) ②又不能隐藏行踪,就开炮叫喊着开了船,趁着夜晚砍断绳索突破包围冒险前进,敌众都被惊退。(“隐迹”、“乃”、“鼓噪”、“乘夜”、“冒进”“辟易”各1分) 参考译文: 张顺,是民兵的部将。襄阳被围困五年,宋人突然了解到它的西北部有一条河叫作清泥河,发源于均、房二州。于是宋人马上就在那个地方制造轻舟一百艘,把三只船联成一舫,中间一只船装运东西,左右两只船则把它们的底部弄空来掩护它。悬出重赏招募敢死的战士,得到三千人。寻求部将,找到了张顺和张贵。人们俗称张顺为“矮张”,张贵为“竹园张”。他们两人都有智有勇,向来被众将佩服,让他们做都统。他们发出号令说:“这次出发只有一死,你们有的如果不是出于自愿,应当立刻离去,不要破坏了我们的事情。”人人都受感触而精神振奋。 汉水正在上涨,发出一百艘船,逐渐进入团山之下。过了两天,进入高头港口,结成方阵,各船安置火枪、火炮、烧炭、大斧、劲弩。夜漏滴下三刻,起掉石墩出江,用红灯作为标识。张贵首先登船,张顺殿后,乘风破浪,径直向重重包围开进。到了磨洪滩以上,北军的战船和水师布满江面,没有缝隙可以进入。众人乘着锐气总共砍断铁索以及连在一起的木桩几百根,转战一百二十里,黎明时抵达襄阳城下。城中长久断绝救援,听说救兵来了,欢呼跳跃勇气增强百倍。等到收兵,唯独失去了张顺。过了几天,有一具浮尸逆流而上,身着甲胄,手拿弓箭,直接抵达浮桥,人们一看是张顺,身上中了四枪六箭,怒气冲冲像活着时一样。各位将士为之惊叹,把他看作神人,修了坟墓把他收敛埋葬,建立祠庙祭祀他。 张贵抵达襄阳以后,襄阳大帅吕文焕极力挽留他共同守卫。张贵倚仗他的骁勇,想返回郢州,就招募两个能潜伏在水中几天不吃东西的战士,让他们带着藏在蜡丸里的书信到郢州求援。北兵增强防守,守卫更加严密,水路接连被封锁了几十里,在水里布满了木撅,即使是鱼虾也不能渡过。这两个人碰到木撅就把它锯断,竟然到达郢州,回来报告,郢州答应发兵五千驻扎在龙尾洲来帮助夹击敌人。 攻击的日期已经定下来,张贵就告别了吕文焕东下,检查所率领的部队,等到上船时,帐前有一个人逃走,是有罪过被打过的人。张贵惊慌地说:“我们的事情已经泄露了,赶快出发,他们或许还来不及知道。”又不能隐藏行踪,就开炮叫喊着开了船,趁着夜晚砍断绳索突破包围冒险前进,敌众都被惊退。出了危险地段以后,已是半夜,天很黑。到了小新城,敌人大军拦击,他们以死抗战。沿岸捆扎芦荻排列成火炬,火光冲天如同白昼一样。到了勾林滩,逐渐接近龙尾洲,远远地看到军船上旗帜飘扬,张贵的部队欢喜跳跃,举起流星火向他们示意,军船看到火光就向前迎来,等到快要会和时,却发现来的船上都是北兵。郢州兵在前两天因为风吹草动而吃惊怀疑,退驻三十里,而敌人大军得到逃跑士卒的报告,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部队作战已经困乏,又遭受出乎意料之外的迎击,被杀伤殆尽。张贵身中几十枪,终因力不能支被俘虏。终究他也不屈服,被害死。敌人就命令四个投降的士卒抬着他的尸体来到襄阳,命令他们在城下说:“认识矮张吗?这个人就是。”守城的人都哭了,城中人丧失了勇气。吕文焕杀了四个投降的士卒,把张贵埋葬在张顺的墓旁,建双庙祭祀他们。 略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更,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享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⑤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属与贼期 期:期限 B.冒白刃伏萌身上 冒:冒险 C.贼乃敛兵止 敛:聚集 D.狱无系囚 系:关押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仲为贼所杀 前长君为奉车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 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C.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 见犯乃死,重负国 D.仲不可以绝类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 )(3分)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 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 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11.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4分) (2)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4分) (3)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4分) 12.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4分)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注]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②贤贤:尊重贤者。③易:看轻。此词翻译版本不一。④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参考答案: 6. 参考答案: 11.C(完美) 12.C(介词,在) 13.B(②④⑤谓语前置。①宾语前置。 ③定语后置) 14.A(礼以仁为基础并依赖仁来维护) 15.(1)又在庭院中错杂种植兰、桂、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添了光彩。 (2)人之常情都是爱惜生命、厌恶死亡、顾念父母妻儿的,至于被道义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 (3)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归顺。 16.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附标点后文段: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8、简答题(二选一)(字数在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相关的情节。 (2)《欧也妮?葛朗台》第九章,写老葛朗台看见查理母亲的梳妆匣,“像猛虎”一般扑去抢夺,即便女儿拿起刀子准备自杀,也没有改变主意。但后来,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请简述他转变态度的原因及表现。 参考答案: 8、(1)刘备兵败,在白帝城一病不起。(1分)临终前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1分)诸葛亮哭拜在地,表示一定会忠诚辅佐,直到死去。(1分)刘备还提醒马谡是个言过其实的人,不可重用。他又嘱咐赵云要看好刘禅。(1分)遗命刘禅要事诸葛亮如父。(1分) (2)老葛朗台转变态度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他的妻子昏死了过去(1分)。他担心妻子去世,遗产要公开(1分),其中一部分还要由女儿来继承(1分)。于是老葛朗台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与女儿“讲和”(1分),并取消软禁女儿和只许她喝冷水、吃干面包的“处罚”(1分)。 8. 下面是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一副对联,其上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参照所给的下联进行适当的调整。(5分) 已被打乱的上联为:苍茫古意 看云山四壁 剑外青来 引袖拂寒星 下联为: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调整以后的上联为: 参考答案: 引袖拂寒星 古意苍茫 看四壁云山 青来剑外 对联最基本要求是词性相同,平仄相对,仄起平收(下联末字必须是平声字)。 9.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51.2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6.7 觉得自己很一般 34.8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40.2 参照以上数据,请概括出两个主要结论。(2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 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正常判分) 略 10.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人 ① 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 ② 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当前,战乱和贫困 ③ 困扰着部分国家和地区,疾病和灾害 ④ 时时侵袭着众多的人们。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 ⑤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 ⑥ 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选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历来 不仅 依然 也 秉持 得 B 一向 既 同时 更 秉承 的 C 历来 不仅 仍然 还 秉承 的 D 一直 既 总是 也 秉持 得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考查虚词的使用,这个题目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题中从后往前选,最后一句“更加和平,更加繁荣”是补语,取“得”弃“的”;第二句根据“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关系”取递进舍并列,根据句意,选“不仅”更符合语境。 点睛: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 使用关联词语-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南省 邵阳市 第三中学 语文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