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光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光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光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光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沙 枣 李 娟 抢在葵花成熟之前,沙枣抢先一步丰收了。 我妈说:“这就是麻雀们整个冬天里的口粮。” 此地的麻雀何其富足! 冬日里的每一天,它们起床后,像掀开棉被一般抖落翅膀上的雪,往最近的沙枣枝一跳,就开始用餐了。 它扭头向左啄几口,再扭头向右啄几口。 吃完了脑袋附近的,挪一下小爪,继续左右开弓吃啊吃啊。 吃饱了,该消食了,大雪中的树林才热闹起来。串门的串门,打招呼的打招呼,吵架的吵架。然后大家一起没头没脑地欢歌,再乱蓬蓬地惊起,呼啦啦,从一棵树涌往另一棵树。 我行走在沙枣林中,猜测麻雀的乐趣。想象它小而黑的眼睛,圆滚滚的身子,平凡的外套。 我怜惜它短暂的生命。差点儿忘了自己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穿行在沙枣林中,身边果实累累,像葡萄一样一大串一大串沉甸甸地低垂,把树枝深深压向地面。 何止是麻雀们的富足,也是我的富足啊。是我视觉上的富足,也是我记忆的富足。 我边走,边摘,边吃。赛虎和丑丑也不知从何得知这是可以吃的好东西。它俩时不时用狗嘴咬住低低垂向地面的一大串沙枣,头一歪,便捋下来满满一嘴。三嚼两嚼,连籽吞下。 在北方的大陆腹心,我相信沙枣是所有孩子童年里最重要的记忆之一。我猜没有一个小学生的作文里不曾提 到过它。包括我,也热烈歌颂过沙枣,出于成长中无处依托的激情。 但是到了今天,少年的热情完全消退,我仍愿意赞美沙枣,无条件地,无止境地。 当我独自穿行在沙枣林中,四面八方果实累累,拥挤着,推搡着,欢呼着,如盛装的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国家元首的到来。 我一边安抚民众热情,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一边吃啊吃啊,吃得停都停不下来。吃得扁桃垂体都涩涩的。似乎不如此,便无以回报沙枣们的盛情。 吃着吃着,又有些羞愧。这可是麻雀们一整个冬天的口粮啊! 但是四面一望,这壮观的盛宴!麻雀们绝对吃不完的。就算把乌鸦们加上也吃不完啊。 我暗暗记住这里。幻想有一天能重返此处,带着最心爱的朋友,炫耀一般地请他们见识这荒野深处的奇迹, 诱导他们触碰自己多年之前的孤独。 对了,还有沙枣花。 沙枣花是眼下这场奇迹的另一元。我极度渴望,向只在春天闻过沙枣花香的人描述沙枣果实,向只在秋天尝过沙枣果实的人拼命形容沙枣花香——唯有两者共同经历过,才能明白何为沙枣,才能完整体会这块贫瘠之地上 的最大传奇——这中亚腹心的金枝玉叶,荒野中的荷尔蒙之树,这片干涸大地上的催情之花。 所有开花结果的树木都诞生于物种的进化,唯有沙枣,诞生于天方夜谭,诞生于金币和银币之间、奇遇记和 地中海的古老街道之间,诞生于一千零一夜所有的男欢女爱之间。 它惯于防备,长满尖刺,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伤害。然而世上与忠贞情感相关的事物都富于攻击性,要么玫瑰, 要么沙枣。 它扎根于大地最最干涸之处,以挣扎的姿势,异常缓慢地生长。然而哪怕用尽全力,它的每一片叶子仍狭小 细碎。 小小的叶子,小小的,小小的黄花,小小的果实。沙枣树以最小的手指,开启最磅礴的能量。沙枣花开了! 我所经历的最浓烈的芳香,要么法国香水,要么沙枣花香。 沙枣花开了,这片荒野中所有的年轻的,无依无靠的爱情,终于在大地上停止了流浪。 直到沙枣终于成熟,沙枣花香才心甘情愿退守到果实深处。所有爱情瓜熟蒂落。 我一边吃沙枣,一边猜测麻雀有没有爱情。 平凡的麻雀,卑微的鸟儿。叽叽喳喳一阵,一辈子就过去了。 而沙枣供养的另一类鸟儿——乌鸦——体态稍大,想必也胃口稍好吧。乌鸦穿着黑衣服,所以看上去有强烈的庄严感。可大家对它的印象只有聒噪与不吉利。 可是当乌鸦起飞的时候,和世上所有鸟儿一样,身姿有着飞翔特有的豪情。 乌鸦的爱情呢? 乌鸦成群翱翔。不远处雁阵成行。大地上的秋天隆重得如国王登基的庆典。 在隆重的秋天里,我一边吃沙枣一边反复思量,到底沙枣够不够大家过冬呢? (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细腻生动地描写了麻雀饱食嬉闹的场面,表现了麻雀的平庸,并借此感叹其生命短暂卑微,体现了作者悲悯的情怀。 B. 虽然沙枣带着涩味不甚可口,但作者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盛情,所以在林中边走边吃,竟然感染得两条狗都大口吞咽。 C. 沙枣带给了作者丰富的文学想象,因其生长环境恶劣、枝干多刺和花香浓烈等特点而被赋予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情感内涵。 D. 文章以“过冬”起,以“过冬”结,首尾呼应,而末句“到底沙枣够不够大家过冬”的追问再次含蓄地表达了对沙枣的赞美。 5. 作者为什么在少年的热情消退后仍愿意赞美沙枣?请简要分析。 6. 文章写乌鸦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 C 5. ①沙枣为鸟儿提供过冬的口粮,给人带来味觉和视觉的享受; ②沙枣带给人丰富的记忆,让人回味往日的激情与孤独; ③沙枣花象征着忠贞的爱情,能激发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忧伤; ④沙枣扎根于干涸之地,有顽强的生命力。 6. ①以“加上乌鸦也吃不完”,突出沙枣的丰收; ②借乌鸦不受人们待见,但一样有自己的庄严和豪情,表达生命平等的观念; ③借对乌鸦的爱情的追问,引发对爱情的思考。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表现了麻雀的平庸,并借此感叹其生命短暂卑微……”错误,从文中来看,不是表现麻雀平庸,是表现沙枣丰收带来的欢乐;也不是“借此”来“感叹其生命短暂卑微”,文中描写麻雀饱食嬉闹的场面主要体现丰收的欢乐。B项,“沙枣带着涩味不甚可口”错误,狗是否被“感染”文中也无体现。文中说“我边走,边摘,边吃。赛虎和丑丑也不知从何得知这是可以吃的好东西。它俩时不时用狗嘴咬住低低垂向地面的一大串沙枣,头一歪,便捋下来满满一嘴。三嚼两嚼,连籽吞下……一边吃啊吃啊,吃得停都停不下来。吃得扁桃垂体都涩涩的”,并非是“沙枣”带着“涩味”,而是吃得太多,导致“扁桃垂体都涩涩的”。D项,“……首尾呼应,而末句‘到底沙枣够不够大家过冬’的追问再次含蓄地表达了对沙枣的赞美”错误,从文中来看,末句不是“再次含蓄地表达了对沙枣的赞美”,而是引发思考。故选C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作者为什么在少年的热情消退后仍愿意赞美沙枣?请简要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出等体现“沙枣”价值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这就是麻雀们整个冬天里的口粮。’此地的麻雀何其富足”“何止是麻雀们的富足,也是我的富足啊。是我视觉上的富足,也是我记忆的富足”,这是说“沙枣”是麻雀的食物,同时给“我”带来视觉和味觉上的享受;如“在北方的大陆腹心,我相信沙枣是所有孩子童年里最重要的记忆之一。我猜没有一个小学生的作文里不曾提到过它。包括我,也热烈歌颂过沙枣,出于成长中无处依托的激情”,这是说“沙枣”给人带来丰富的记忆,让人回味往日的激情与孤独;如“这中亚腹心的金枝玉叶,荒野中的荷尔蒙之树,这片干涸大地上的催情之花……唯有沙枣,诞生于天方夜谭,诞生于金币和银币之间、奇遇记和地中海的古老街道之间,诞生于一千零一夜所有的男欢女爱之间……然而世上与忠贞情感相关的事物都富于攻击性,要么玫瑰, 要么沙枣……直到沙枣终于成熟,沙枣花香才心甘情愿退守到果实深处。所有爱情瓜熟蒂落”,这是说沙枣花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可以激发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忧伤;如“它扎根于大地最最干涸之处,以挣扎的姿势,异常缓慢地生长。然而哪怕用尽全力,它的每一片叶子仍狭小细碎”“沙枣树以最小的手指,开启最磅礴的能量”,这是说沙枣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些内容,所以作者在少年的热情消退后仍愿意赞美沙枣。考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答题即可。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欣赏作品的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写乌鸦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先要找出写乌鸦的内容,然后分析写了“乌鸦”的什么,再看这些内容与主要内容、文章结构以及主旨的关联。从文中来看,第一处写“就算把乌鸦们加上也吃不完啊”,这是说沙枣非常多,前面说“但是四面一望,这壮观的盛宴!麻雀们绝对吃不完的”,此处以加上乌鸦也吃不完来突出沙枣的丰收;第二处,“而沙枣供养的另一类鸟儿——乌鸦——体态稍大,想必也胃口稍好吧。乌鸦穿着黑衣服,所以看上去有强烈的庄严感。可大家对它的印象只有聒噪与不吉利”“可是当乌鸦起飞的时候,和世上所有鸟儿一样,身姿有着飞翔特有的豪情”,这里说乌鸦不受人待见,但这样的乌鸦依然有自己的庄严和豪情,由此表达了生命平等的观念;第三处,“乌鸦的爱情呢”,由上文沙枣花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到此处对乌鸦爱情的追问,这就引发读者对爱情的思考。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汉字具有形、音、意三美,音、意二美似与书法没有必然联系,作为书法的书写文本,因文辞意义所产生的文学意蕴无关于书法美本身。唯有“形美”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和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书法美正是以汉字“形美”为基础的艺术升华。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所产生的美都是通过可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书写的文本虽然直接参与到了书法作品的构建,但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而已,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可见书写文本与书法审美本体无关,也并非书法美的内容。 把书写文本当作书法美的内容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认识也无利于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睿智的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识是不曾混淆的,蔡邕在《笔论》中指出,书法要先入形,且要“纵横有可象”,这样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后来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只得其形还不够,还需要情感的介入。可见书法的内容就是形式美的问题。当然这个形不是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寄寓书法家生命、情感、心性的,经过艺术升华的形。 造成书写文本与书法形式美本身在认识上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出现了重叠和交叉,致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隶变前的古文字阶段,汉字与书法很难区分开来,基本上处于合二为一的窘境,书法美始终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的,其审美功能只是它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后来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获得了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独立发展的契机,其艺术性得到不断增长,纯粹追求书法美的作品开始涌现,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然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唐宋以后书法反映出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诉求,并有逐渐超越实用、走向纯粹艺术欣赏的趋势。具有纯粹供人欣赏的书法幅式的应用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如竖轴、匾额、对联等。这些幅式是长期展挂于开放的空间专门供人欣赏的,纯粹的艺术美成为书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这种美是“为自身而存的美”,是对之前“附庸美”的超越,是对书法本体形式美的解放,从此之后书法逐渐变成了专供欣赏的纯粹艺术。 书法已成为纯粹的艺术,其功用就是表现美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共同构建了汉字升华为书法艺术的契机,汉字为书法艺术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初始的元形态,是书法美的基础。 (节选自2014年7月11日《中国经济时报》,作者梅跃辉) 6.下列对于“书法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起源看,在汉字发展的最初阶段,书法美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而存在的,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 B.从发展看,汉字字体的演变使书法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契机,唐宋以后书法美开始出现,逐渐成为纯粹的艺术。 C.从表现看,竖轴、匾额、对联等专门供人欣赏的书法样式的存在,说明书法美追求的就是纯粹的艺术美。 D.从本质看,书法是视觉艺术,通过“形”来展示美,书法美正是在汉字“形美”基础上的艺术升华。 7.下列对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和书法美既有着本质的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的根本性问题。 B.书法讲究形式美,但这里的“形”并非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经过艺术升华,寄寓着书法家的生命、情感、心性。 C.汉字虽然是书法作品的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出现,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 D.汉字是书法美的基础,因此先天具有象形性、形式元素丰富性、形体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诸多特点。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的重叠和交叉,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难以区分,这样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 B.文本引用蔡邕在《笔论》中有关书法“纵横有可象”的论述,是为了证明古人清楚“书法美的内容”这一观点。 C.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逐渐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开始成为纯粹的欣赏艺术。 D.书法是纯粹的艺术,是“为自身而存的美”,它并非汉字的“附庸美”,这一认识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 参考答案: 6.D(A“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表述不当,审美功能是存在的,只是属于汉字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B“开始出现”理解不当。C表述绝对。) 7.B(A“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的根本性问题”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两者的关系“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C“汉字”偷换概念,应为“书写的文本”。D因果倒置。正是因为汉字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特点,才使其成为书法美的基础。) 8.C(“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理解不当,原文说“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然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和位育”伦理观所内在涵具的“时中”“权变原则,无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个人的立身处世,都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它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 ②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人的行为也必须适应这发展变化。合乎这一规律的,则谓之“时中”。《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就是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无忌惮”,则是不管事物与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单凭自己主观之愿,无原则地肆意妄行,无所顾忌,如此也必难免陷入“过”与“不及”之错误两端。故《易·艮彖》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孔、孟都非常强调“时”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适应的时间。如果离开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如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由于时代不同,故其“礼”也必须有所因革损益。这正如《易》所谓:“变通者,趋时也。” ③“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时中”的思想。儒家认为,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以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在“执中”的前提下,做到灵活变通。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权”。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只有“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故淳于髡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和“男女授受不亲”发生矛盾,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个例子生动地论证了“权”与“中”的关系,并强调了“权”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对“礼”适时地加以变通,才符合中道。 ④可见,儒家“时中”“权变”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时中”“权变”来应付、解决日益繁多的突发事件,以协调、理顺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⑤所以,对待儒家这一古老的传统伦理观,我们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态度。诚然,儒家学说中的某些具体内容确已过时,但是作为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的“中和位育”精神是永远不回过时的。其本身所包含的“时中”“权变”等内容,决定了它并非是死的教条而是活的灵魂,决定了它本身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随时调整更新,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若把“时中”的法则运用于制定政策或制度创新,则可以帮助我们尽得事理之宜而避免犯下或“左”或“右”的错误;若把既要有灵活性而又不违原则在“权变”法则用于处理对外关系和政治理论,则有利于解放思想。至于我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和利用先哲留下的这笔具有巨大潜力的精神财富,并不在于我们能指出其中的多少不足,而在于我们能否尽可能地汲取其中的营养。 1.下列各项中, 对于文章几个重要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和位育”是儒家的伦理精神,它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 B.“中和位育”伦理观包含了“时中”“权变”“执中用权”三个伦理法则。 C.“时中”原则主要指在农业生产中,要尊重大自然与时发展的基本规律。 D.“权变”原则主要是指根据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灵活变通。 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中和位育”涵具的“时中”“权变”原则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接着揭示其基本内涵。 B.第②③两端分析“时中”和“权变”的具体内容,从哲学原理出发,再引用儒家的经典论述,并举出典型事例加以论证。 C.第④段对第②③两段进行小结,肯定“时中”“权变”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对于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有重要价值。 D.第⑤段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继承儒家传统的科学态度,即扬弃其具体内容的糟粕,汲取其基本精神的营养。 3.下列各项中,对作者的基本观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相应的时间,如果离开了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 B.“执中”强调原则性,“用权”强调灵活性,相比较而言,“用权”显得更加重要。 C.中和位育精神由于包含了“时中”“权变”等内容,因此是灵活的灵魂,而永不过时。 D.我们在继承和发展儒家精神时,既要能指出其中的不足,又要能吸收其中的营养。 参考答案: 1.A B项“执中用权”并不是一个独立于“时中”“权变”的原则,不宜与两者并列。C项“时中”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农业生产只是一个方面,一个例子。D项“权变”是针对“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一般的情况适用“时中”原则。 2.D 儒家的具体内容,也只是“某些”确已过时,未必都是糟粕。 3.C A项是“孔、孟”的观点。B项错在两者共同强调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灵活性并不比原则性更重要。D项错在作者认为指出不足并无意义,吸收营养才有意义。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参考答案: 15.D (乌:疑问词,哪里,怎么) 16.C (都是目的连词,来。A项,前者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后者也是连词,但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B项,前者为介词,跟,同,后者为连词,和;D项,前者为介词,引出动作对象,相当于“在……方面”,后者为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 17.B (游酢等人是宋朝学者,作者却是清代人,怎么可能在一起切磋讨论呢?作者只是 “慨然思继宋贤之迹而践其庭”而已,意思足玄想着向宋朝几位学者贤人学习) 18.(1)之后方才知道读书的人,想要爱好广博却学业精通,或者力量分散却能成功,从古 到今,没有见过啊。(“然后”、“博”、“就”各1分,“未之见”倒装句1分,语意通畅1分) (2)我猜想大概是在我衰老的时候,上天或许还是成全我幼时的志愿,而又给我这个 征兆吧!(“意”、“犹”、“兆”各1分,揣测语气1分,语意通畅1分)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大子与之进论访白鹿洞书院址奏复其旧为《学规》倪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荼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栗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躅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单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半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四书”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中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注】①荒政:赈济灾荒的措施。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学规》俾守之 B.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C.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所欲 旧/为《学规》俾守之 D.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登旧/为《学规》俾守之 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B. “九考”指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每年秋天,各州举行,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C. “四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它们都是儒家经典。 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与“乞骸骨”“下车”同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熹自小聪慧过人。读《孝经》,只看过一遍,就知道为人的是与非;和小伙伴玩耍,只有他能画出八卦图形,他的父亲感到惊奇。 B. 朱熹注重人才培养。任同安县主簿时挑选德才优异之人做学生,每天给他们传授古圣先贤提升自身修养之事和治理人民的学问。 C. 朱熹关心民众疾苦。浙东闹大饥荒,在朝廷奖赏救荒之人后,他才肯再次受职赴任,并随即写信召募米商,免商税,征粮救灾。 D. 朱熹一生著书颇丰。认为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并著书共一百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2)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参考答案: 10. B 11. D 12. A 13. (1)朱熹每天出外调查访问人民的疾苦巡察走遍浙东全境都是单人独车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他是什么人。 (2)(朱熹)常常(需要)向别人开口借钱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译文:事情结束了,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 “讫事”的意思是“结束了事情”动宾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句子,所以在“讫事”后断句,排除C、D两项;“纳粟人”是“推赏”的宾语,所以在“纳粟人”后断句,排除A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D项,“与‘乞散骨’‘下车’同义”错误,“致仕”指的是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乞骸骨”指的是“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下车”指的是官吏初到任。三者是不同的。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项,“和小伙伴玩耍,只有他能画出八卦图形”错误,依据原文“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可知,小伙伴们看到朱熹画出了八卦图形,但这并不等于只有朱熹能画出。 故选A。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钩访,调查访问;民隐,人民的疾苦;按,巡察;屏,不带。 (2)称贷,开口借钱;给用,维持生活;非,不合;一介,一分。 【点睛】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在岀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期间,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当自己的学生,每天给他们讲授古圣先贤讲求自身修养和治理人民的学问,他还下令禁止妇女出家当尼姑道士。 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 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天轻车前往就任。(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上对王淮说:“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 朱熹在考中进士后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庆元二年,沈继祖任监察御史,上书诬告朱熹,罗列了朱熹十大罪状,皇帝下诏免掉了朱熹的职务,也取消了朱熹的祠官俸禄,朱熹的学生蔡元定也被流放到道州,在地方官吏监管下居住。庆元四年,朱熹以自己快满七十岁为理由,申请退休。庆元五年,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庆元六年,朱熹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狂士桑悦 蒋一葵 桑悦,居海虞之沙溪。家贫亡所蓄书,从肆中鬻得,读过辄焚弃之。时以孟轲自况,每书刺曰:“江南才子桑悦。” 十九举乡试,春闱策有“胸中有长剑,一日几回磨”等语,为吴检讨汝贤所黜。又作《学以至圣人之道论》,有“我去而夫子来”等语,考官缩舌曰:“岂江南桑生耶?狂士!”遂下第。再试春闱得乙榜,年二十六,籍误以二为六,请谢不为官,不许。 调邑博士,大学士丘浚慕悦名,召令观所为文,绐曰:“某先辈撰。”悦心知之,曰:“明公谓悦不怯秽乎?奈何得若文而令悦观。”浚曰:“然则,生试更为之。”归撰以奏,浚称善。逾年,按察视学者别浚,浚曰:“吾故人桑悦,幸无以属吏视也。”按察既行部抵邑,不见悦,顾问长吏:“悦今安在?岂有恙乎?”长吏素衔悦,皆曰:“无恙,自负不肯迎耳。”乃使吏往召之,悦曰:“连宵旦雨淫,传舍圯,守妻子亡暇,何候若?”按察久不能待,更两吏促之,悦益怒曰:“若真无耳者!即按察力能屈博士,可屈桑先生乎?为若期三日,先生来;不三日,不来矣。”按察欲遂收悦,缘浚不果。三日,悦诣按察,长揖立,不跪。按察厉声曰:“博士分不当得跪耶!”悦前曰:“汉汲长孺长揖大将军①,明公贵岂逾大将军?而长孺固亡贤于悦,奈何以面皮相恐,寥廓天下士哉!悦今去,天下自谓明公不容悦,曷解耳?”因脱帽径出。按察度亡已,乃下留之。 他日当选两博士自随,悦在选。故事,御史出按郡邑,博士侍左右立竟日,悦请曰:“犬马齿长,不能以筋力为礼,亦不能久任立,愿假借且使得坐。”御史闻悦名,数召问,谓曰:“匡说诗,解人颐。子有诸?”曰:“悦所谈玄妙,何匡鼎敢望?即鼎在,亦解颐。公幸赐清燕②,毕顷刻之长。”御史壮之,令坐讲。少休,悦除袜,跣而爬足垢,御史不能禁。 寻复荐之,迁长沙倅,再调柳州,悦实恶州荒落,不欲往,人问之,辄曰:“宗元小生,擅此州名久,吾一旦往,掩夺其上,不安耳。”为柳州岁馀,不堪,思归。会丁外艰,服阕,遂不起。既家居,益任诞,褐衣楚制,往来郡邑间。 (选自《尧山堂外纪》,有删改) 【注】①汉汲长孺长揖大将军:出自《史记》,汲长孺,指汲黯。汲黯长揖大将军卫青,卫青不但不怪罪,反而更加敬重汲黯。②清燕:清闲,闲暇。 5. 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书刺(刺:讽刺) B. 绐曰:“某先辈撰。”(绐:哄骗) C. 长吏素衔悦(衔:怀恨) D. 博士侍左右立竟日(竟:整,从头到尾)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闱,指明清时期春季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应考者为各省举人。 B. 博士,古代职官名,秦汉时掌管典籍。文中指最高级别的学位。 C. 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礼节,大多用于平辈之间。 D. 服阕,古代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官员守丧期满后可继续做官。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连宵旦雨淫,传舍圯,守妻子亡暇,何候若? (2)宗元小生,擅此州名久,吾一旦往,掩夺其上,不安耳。 8. 第四段中,桑悦的“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5. A 6. B 7. (1)从天黑到天亮下了太多的雨,住所房屋坍塌,我守护妻子儿女没有闲暇,为什么要迎候你呢? (2)柳宗元这个小子,占有(享有)“柳州”的称号很久了,我一旦(或:如果)到了那里,(我的名声)就会盖过柳宗元,(我)就要内心不安了。 8. 处世上(精神上):傲视权贵;语言上:狂傲(狂妄)不驯;学问上:自视甚高;行为上:不拘小节。 【5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选项A,“刺”名帖,相当于后来的名片。故选A。 【6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特点的把握,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B,“文中指最高级别的学位”说法有误。“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解答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阜阳市 界首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月考 试题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