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前楼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前楼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前楼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前楼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补偿 (金云凌) 市环保局。 上午,杨铭局长正埋头处理公文。办公室主任进来说,有位养鱼老汉说非得见局长不可。杨局二话不说,快步走向会客室。这是位六十开外的老汉,他见杨局进来,忙不迭地说:“您是局长吧?您可要为我们养鱼户主持公道哇!”杨局握住老汉的手:“坐下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老汉焦急地诉说起来:“我姓王,王浜村人,今早给鱼喂食,谁想,我养在鱼塘里的三千多尾鲢鱼,平白无故地全死了!我又急又恼地往上游查看,离鱼塘二三里地有家恒源炼染厂,那排水口排出的水黑乎乎的,有股异味。我断定是恒源厂排出的污水毒死了鱼!”说着,王老汉叹了口气,“那可是我全部的家当噢,真要了我的命啊!” 事关重大,杨局立马安排下属跟王老汉去现场取证,特别是恒源厂排污口的水样。 杨局刚交代完工作,“笃笃”,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这人进屋,语调夸张:“杨铭兄,大局长公务繁忙呵!”来人叫费都,两人曾在同一连队同一班当兵三年,亲如兄弟。复员后,杨铭分在市环保局,费都子承父业,做了恒源厂的老板。杨局明白费都此行目的,让座敬茶:“老弟,你大老板光临,有何贵干?” “鄙厂遇上了点麻烦事。”费都耸耸肩,“你去过我那厂,下游二三里的地段有个大鱼塘,今早那养鱼老头找到厂里,非说他养的鱼死掉是我的厂子排污造成的,跟我大吵一场。事后我了解了一下,原来排污口一只阀门坏了,这事还请……”言下之意,无非是看在老战友的情分上,高抬贵手,从中斡旋。 杨局哼哼哈哈打着马虎眼,客气地留费都吃饭。费都说此事未了,还是改日吧。临走,将一样东西麻利地塞到杨局办公桌抽屉里,伸出五根手指一扬,留下一句话:“密码,你手机尾号六位……”还没等杨局反应过来,费都已一溜烟地离去。 下午下班前,下属向杨局汇报,经调查取证,王浜村死鱼事件确为恒源厂排污所致。 第二天,杨局带领下属驱车前往王浜村处理死鱼事件。一行人到了王老汉的养鱼窝棚。杨局在等费都的当儿,同王老汉聊起家常。王老汉说,他老伴有心脏病,不能干活,一直在家休养,家里就指望这鱼塘。就一个儿子,在部队当连长……当杨局得知王老汉的儿子就是当年自己当兵所在排的王排长时,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 久等费都不来。杨局知他有意回避,火了,走出窝棚用手机给他打电话,没好气地说:“嗳,我说老弟,你道这养鱼老汉是谁?是你‘爸’!”顿了顿,他缓和一下口气,“就是当年你我服役时,一次投弹训练,你心一慌,把手榴弹扔在了脚边,将你扑倒在掩体里救你小命的王排长他爸!你昨天给的50000元银行卡是赔偿吧?”杨局给了费都一个台阶,费都支吾着,杨局自顾自说,“这样吧,就当是你授权委托我的!” 杨局挂了电话,进窝棚,将银行卡交到了王老汉手里,说:“这是费老板给你的50000元补偿,你看能不能摆平?我责成他整改,下不为例!”(选自《短小说》,有删改) 16. 请简要概括杨铭局长的四个形象特征。(4分) 17. 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照应的手法?请列举出三例。(6分) 18. “补偿”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7分)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围绕王老汉的鱼塘被工厂废水污染的后续事件,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局长杨铭、厂长费都和受害者王老汉。 B.文章在描写王老汉时使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如写王老汉向杨铭反映情况是就使用了神态描写,“焦急”表现王老汉的心态,“叹”表现他的情感。 C.费都是恒源连染厂的老板,在处理污染问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老战友,可见他的精明和老于世故;给老战友送钱,可见他认为钱能摆平一切。 D.文中的“还没等杨局反应过来”一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杨局以前没有遇到过这种送钱的事情,一时不知如何处理;二是暗示杨局不会要这个钱。 E.王老汉的儿子虽然是没有出场的人物,但在小说情节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王老汉的儿子没有救过费都,王老汉的事情就不会这样顺利解决。 参考答案: 16.①亲近百姓官员。没官架子,关心百姓疾苦。②雷厉风行官员。做事果敢,不拖泥带水。③处事灵活的官员。特事特办,懂得机智变通。④铭记感恩的官员。战友情深,永远不忘报恩。 17. 18. “补偿”一词作为标题意蕴丰富。①照应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偿”首先是指杨铭把费都的5万元贿赂款给王老汉,补偿了其鱼塘的损失。②寄托作者的情感倾向。文中王老汉鱼塘的损失,儿子对费都的救命之恩,远不是金钱就可以补偿的。③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补偿”岂止是金钱?拿什么来“补偿”你,我的救命恩人?浮生百态,褒贬已定。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不可死踩参考答案) 19.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4.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B.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5.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生趣。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参考答案: 4.B 5.B 6.A 4. 试题分析: A.“全部内容”绝对化。C.“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我们”应是“画家”.D.“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错。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 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B“反衬”错,原文是“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 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B.目的是论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C.应是融合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听觉艺术”属无中生有。D.原文是“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而非“隔绝俗世”。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味蕾上的乡愁 野夫 ①所谓乡愁,对我而言,大多时候只是某种童年的味觉。 ②记忆中的那些口感,在被岁月发酵后往往形成经久回味的芳馥,于只身远游的路上,时时诱发你“不如归去”的念头。 ③我已经走遍了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地方。当对未知事物的尝鲜渴望渐渐餍足之时,我知道我的青春业已耗散在穿州过府的五味百感中;这时,乡愁开始从舌尖上漫漶而来,在枯涩得近乎麻木的味蕾上绽放出怀乡的忧郁――我知道,我于此际开始衰老。而一根老了的舌头,则会像蛇信般搜索回山的径路,它似乎比身体还更需要故乡的饲养。如果不能找到孩提时的食单,也许就会枯叶般迅即陨落。 ④我所成长的时代仿佛正是这个国家的漫长荒年。那是在迹近穷壤的鄂西南边地,一个土苗汉侗杂居的小镇。原乡民在遥远的古代,大抵曾经被唤作“武陵源中人”,抑或在书卷里有过鲜衣美食;但在我断奶之后,体味到这个世界的却是粗食杂粮――在那个年代,山胞们多无主食和配肴之分,而菜谱一说,则肯定奢侈得闻所未闻。 ⑤比如土豆红薯这些分属菜蔬的作物,那时多是平民人家活命的晚餐;而一碗汤面,往往竟成了重情讲礼门第待客下饭的主菜。尽管如此困顿,但依旧有许多当时用以度荒果腹的野菜,居然装点了我们的简单生活,并构成我的童年味觉,成为今日乡思中津津有味的美食。 ⑥我怀念故乡的食物首推由“蕨”衍生的几道村肴。 ⑦其一曰凉粉。这几乎是父母在夏天的最高奖赏——给五分钱,去街上买一碗,绝对在半秒间吸溜得一干二净。这是用山中的蕨根捣粉搅糊后用漏瓢制成的粉条,然后用自制泡菜的酸水加上辣椒粉勾兑即可食用。 ⑧其二曰蕨苔。也即蕨长出地面的那部分,约尺许,色青红,不蔓不枝,头卷曲如问号。食前需要先用水稍煮一煮,再捞出炒海椒面和腊肉。 ⑨其三曰蕨粑。原材料也即蕨根粉,在搅糊时兑以剩饭,凝结晒干,食用时切片炒肉。当然这道菜,一般则只在逢年过节的席面上才会搬上。 ⑩蕨,原是山野间的一种寻常植物,但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然进入中国人的食谱,其学名谓之“薇”――它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文学史。商遗民伯夷叔齐兄弟,“义不食周粟”,躲进首阳山中,靠的就是“采薇”而食。之后的诗人呼喊着“采薇采薇胡不归”且“长歌怀采薇”时,已经不再是灾年里的口腹之念,表达的却是一种隐逸的悬想和对当朝者的不合作立场。也许正是因为有“蕨”在漫山遍野的卑微存在,才能使得代复一代的读书人还能勉强残留一点决绝的风骨,在饥饿的肚肠和空虚的精神之中找到最后的依赖。 ?多数人在荣辱沉浮的命途中,都会忠实于童年的味觉――这是一种构成出身的元素,同时还可能是一种人生的底色和立场。毛泽东位及九五之尊,万变不离的还是红烧肉和辣椒,一份乡村小地主家的食品趣味,大抵也决定了他一生的选择。而晋朝时的大官人张翰,则可以在秋风起时,因为想念故乡的鲈脍莼羹,竟然挂冠归去。 ?许多年以来,我像米兰昆德拉所说那样――从一个酒杯走向下一个酒杯――似乎已经尝遍了生活食色。贫困童年时垫下的野蕨村蔬,仿佛一直耿耿于怀未能被尘世的珍肴所消化,且固执地在我飘浮失重之际,提醒着我的味觉。也许正是那些古老的养分,一直支撑着我的身心,使我在怀乡的饥饿时分,要不断地反刍这些隔年的粮食。 (选自《尘世挽歌》,有删节) 21. 请赏析第3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22. 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当时用以度荒果腹的野菜”,“成为今日乡思中津津有味的美食”?结合全文找出理由(3分) 23. 第⑩自然段中写到了蕨的学名“薇”以及伯夷叔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 24.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味蕾上的乡愁”为题目有什么好处?(5分) 参考答案: 21.①“漫漶而来”“绽放出”(1分)具体形象地写出了乡愁渐渐蔓延、深化的过程,把乡愁具象化、动态化(1分)。②用比喻(比拟)的手法(1分),写出了童年味觉对舌头的重要性,突出了思乡之迫切,乡愁之浓重(1分)。(共4分) 22.①当时的野菜装点了我们的简单生活,留下美好的记忆。②它构成了我们童年的味觉,我们的出生和人生底色,留下一生忠实的印迹。③岁月将故乡和童年的味觉发酵成美味,引人怀念。④故乡的野菜凝聚着我在故乡的岁月,成为浓浓思乡之情的寄托。(3分,答对任意1点得1分) 23.①说明食薇在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了文章内容。②揭示了食薇在文学史上的精神内涵——隐逸情怀、决绝风骨,深化了文章思想。③卑微的存在却能成为精神的依赖,为下文写野蔬成为古老的养分、作者怀乡的寄托作铺垫。(6分,各2分) 24.①采用比喻的手法,把乡愁比作舌尖上可品尝的美味,用语新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暗示了文章写作的切入点,味觉表达乡愁,角度新颖、小巧。③内容上总领全文,点明了文章的乡思的主旨,表达对故乡及故乡野菜的怀念。(答对任意1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 略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下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出人也远矣 出:超过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C.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D.士大夫之族 族:类 9.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古之人不余欺也 10.下列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8B 9D 10D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灌将军夫者字仲孺,颍阴人也。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汉法,父子俱,有死事,得与丧归,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于是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两人及从奴十余骑驰入吴军,至戏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还走汉壁,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曲折,请复往。”将军壮而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召固止之。吴军破,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武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郊,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上恐太后诛夫,徒夫为燕相。数岁,坐法免,家居长安。 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势在己之右,欲必陵之;士在己左,愈贫贱,尤益礼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波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选自《汉书·灌夫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B.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C.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D.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灌婴舍人,灌婴的左右亲信或门客。“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 B. 至二千石,升官到郡守级别,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 C. 窦太后昆弟,即窦太后的兄弟。古代“六亲”之一:“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 D. 在己之右,指等级、地位比自己低的。汉代崇左,故以右为下,为贱,为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灌夫父亲灌孟本来姓张,在做颍阴侯灌婴的舍人时,受到灌婴的宠信被推荐,官至二千石,所以用灌氏家的姓。 B. 父亲战死后,灌夫不肯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护送灵柩回家。他慷慨激昂地表示,要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来替父亲报仇。 C. 灌夫喝酒好发酒疯,又一次与长乐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因打了窦甫而犯法丢官,只好闲居在长安家中。 D. 灌夫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后来他家的池塘田园遍布颍川,宗族门客为了张权势和利益,横行颍川。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壮而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召固止之。 (2)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参考答案: 10. A 11. D 12. C 13. (1)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恐怕灌夫战死,便向太尉报告,太尉召见他并坚决地阻止了他。 (2)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也因此而推祟(赞许)他。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夫”“数岁”“诸公”“由是”。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右,指等级、地位比自己高的。在汉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因打了窦太后昆弟而犯法丢官”错误,根据原文,应是打了窦甫后,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几年以后,又因犯法丢官。 13.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壮”勇敢、“义”义气、“亡”战死、“固”坚决。(2)“荐”推荐、“宠”夸奖、“下辈”地位低的人、“多”推祟。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将军灌夫字仲孺,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便推荐他,官至二千石级,所以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婴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颍阴侯勉强推荐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常攻击叛军的坚固的阵地,因而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门,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灌夫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吴军几十人。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了,只是他和另一人一马回来。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不死。灌夫的创伤稍稍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请您让我再前去。”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恐怕灌夫战死,便向太尉报告,太尉召见他并坚决地阻止了他。等到吴军被攻破,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把灌夫的情况向汉景帝汇报了,灌夫担任了中郎将。过了几个年,因为犯法而丢了官,在长安安了家,长安城中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于是,灌夫又重新担任代国国相。 武帝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是强大的兵力驻扎的地方,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把灌夫内调为太仆。(建元)二年,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几年以后,又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家中。 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一定要想办法去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士人,越是贫贱的,就更加用尊礼恭敬他们,跟他们平等相待。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也因此而推重他。 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那些和他交往的人,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灌夫家中职累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就有几十近百人。池塘田园遍布颍川,他的宗族和门客为了扩张权势和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年甫冠 甫:刚刚 B.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报:批复 C.引兵夜渡河 引:率领 D.其为灾当益甚 益:增加 9.下列各组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B.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C.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D.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D.“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参考答案: 8.D 9.C 10.D 11.B 12.我前面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立即(就)做不吉祥的事? 9.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应先回归语段,结合语境理解句子大致的意思,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这句话的意思是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真伪不可知,意思相对独立完整,后面可以断开。排除AD项,B项最后“其献”表意不完整,因而是错误的,故选C。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11. 【试题分析】作答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的题型,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等。做题时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对比对即能发现问题。B项中“设譬引喻”错;异兽事件并没有提到“听从他的意见”。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如该题B项,“设譬引喻” “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是曲解文意,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句中,向者,时间词,先前、前面的意思,者,时间衬词(如昔者,曩者)。行,施行。春秋鼎盛,指人的年龄正处于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遽,立即。为,做。注意整体语意的连贯通顺。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 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贡纳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青岛市 平度 中学 一语 文联 考试题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