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下裴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山西省临汾市下裴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临汾市下裴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山西省临汾市下裴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泥沙俱下的生活 毕淑敏 有年轻人问,对生活,你有没有产生过厌倦的情绪? 说心里话,我是一个从本质上对生命持悲观态度的人,但对生活,基本上没产生过厌倦情绪。这好像是矛盾的两极,骨子里其实相通。也许因为青年时代,在对世界的感知还混混沌沌的时候,我就毫无准备地抵达了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猝不及防中,灵魂经历了大的恐惧,大的悲哀。平定之后,也就有了对一般厌倦的定力。面对穷凶极恶的高寒缺氧,无穷无尽的冰川雪岭,你无法抗拒人是多么渺弱,生命是多么孤单这副铁枷。你有1000种可能性会死,比如雪崩,比如坠崖,比如高原肺水肿,比如急性心力衰竭,比如战死疆场,比如车祸枪伤……但你却在苦难的夹缝当中,仍然完整地活着。而且,只要你不打算立即结束自己,就得继续活下去。 愁云惨淡畏畏缩缩地是活,昂扬快乐兴致勃勃地也是活。我盘算了一下,权衡利弊,觉得还是取后种活法比较适宜。不单是自我感觉稍愉快,而且让他人(起码是父母)也较为安宁。就像得过了剧烈的水痘,对类似的疾病就有了抗体,从那以后,一般的颓丧就无法击倒我了。我明白日常生活的核心,其实是如何善待每人仅此一次的生命。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因为泥沙俱下并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他又问,你对自己的才能有没有过怀疑或是绝望? 我是一个“泛才能论”者——即认为每个人都必有自己独特的才能,赞成李白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这才能到底是什么,没人事先向我们交底,大家都蒙在鼓里。本人不一定清楚,家人朋友也未必明晰,全靠仔细寻找加上运气。有的人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了;有的人费时一世一生;还有的人,干脆终身在暗中摸索,不得所终。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施展才能的领域。例如爱好音乐,爱好写作……都是比较传统的项目,热爱电脑,热爱基因工程……则是最近若干年才开发出来的新领域。有时想,擅长操纵计算机的才能,以前必定也悄悄存在着,但世上没这物件时,具有此类本领潜质的人,只好委屈地干着别的行当。他若是去学画画,技巧不一定高,就痛苦万分,觉得自己不成才。比尔·盖茨先生若是生长在唐朝,整个就算瞎了一代英雄。所以,寻找才能是一项相当艰巨重大的工程,切莫等闲。 人们通常把爱好当作才能,一般说来两相符合的概率很高,但并不像克隆羊那样惟妙惟肖。爱好这个东西,有的时候很能迷惑人。一门心思凭它引路,也会害人不浅。有时你爱的恰好是你所不具备特长的东西,就像病人热爱健康,矮个儿渴望长高一样。因为不具备,所以就更爱得痴迷,九死不悔。我判断人对自己的才能,产生深度的怀疑以至绝望,多半产生于这种“爱好不当”的旋涡之中。因此在大的怀疑和绝望之前,不妨先静下心来,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考察一下自己的才能,真正投影于何方。评估关头,最好先安稳地睡一觉,半夜时分醒来,万籁俱寂时,摒弃世俗和金钱的阴影,纯粹从人的天性出发,充满快乐地想一想。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充满快乐地去想呢?我以为,真正令才能充分发育的土壤,应该同时是我们分泌快乐的源泉。 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是怎样度过人生的低潮期的? 安静地等待。好好睡觉,像一只冬眠的熊。锻炼身体,坚信无论是承受更深的低潮或是迎接高潮,好的体魄都用得着。和知心的朋友谈天,基本上不发牢骚,主要是回忆快乐的时光。多读书,看一些传记。一来增长知识,顺带还可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趁机做家务,把平时忙碌顾不上的活儿都在此时干完。 17、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作者为什么说“好像是矛盾的两极,骨子里其实相通”? (6分) 18、在作者看来,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才能? (6分) 19、作者度过人生低潮期的做法是睡觉、聊天、读书、做家务等,你认同这种做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老人与海》在塑造主人公桑地亚哥人物形象上很有特色。请选取他与鲨鱼的搏斗(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场景,来对其人物进行描写,不少于200字。 要求:1.可发挥自己的想象,不拘泥原文 ,又不可脱离原文搏斗时使用的工具。 2.以动作、心理和肖像描写并结合议论刻画人物的硬汉形象。 3.应用疑问句、排比句来表达感情。 4.结构相对完整、连贯、得体。 参考答案: 17、面对大自然的许多恶劣环境及许多意外事件,生命是那么渺弱、孤单,随时有可能终止,所以作者对生命持悲观态度。(3分)但正因为生命的脆弱、短暂,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刻,好好地活下去,所以作者对生活没有产生过厌倦情绪,这两者好像矛盾,实则相通。(3分) 18、①每个人都必有自己独特的才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的才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就自己的才能。②爱好不一定等同才能,“爱好不当“反而会让人怀疑自己的真实才能。③应从人的天性出发,充满快乐地思索自己的才能真正投影于何方。(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19.观点一:认同。①睡觉、锻炼身体可以使自己养精蓄锐,渡过难关。②聊天可以与朋友交流沟通,减少自己的郁闷,分享别人的快乐。③做家务等可以使自己暂时忘却不顺,逐步走出低迷。(每点2分) 观点二:不认同。①面对人生的低潮,应该勇于面对,而不应躲避了事。②人生不得意时,应该及时总结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睡觉、做家务恐怕于事无补。③人生处于低潮时,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走出低潮;躲在家里,看别人的传记,也许不能帮助自己很快走出低谷。(每点2分) 20. 没有运用动作、心理和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硬汉形象,5分左右;比喻、排比、议论,缺一项各扣2分。 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慧眼识英才 1956年8月,“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在北京举行。经华罗庚推荐,陈景润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他的论文。 这个报告会是中国数学界元老俊杰云集的群英会,能在其中占一席之地,并非易事。陈景润被分配在数论代数分组,该组的论文宣读大会在古香古色的北京大学的一个教室中举行。站在讲台上,陈景润发现,与会的30多位数学家的目光,全系在他的身上。他,竟然变成了一只受惊的小鹿,不知如何是好。论文宣读一开始,所有准备好的言辞,全部逃遁得无影无踪,头脑一片空白,勉强说了几句,结结巴巴,不知怎么表达才好,猛然记起,应当在黑板上写个题目。转身写完题目,说了一二句,又急匆匆地转身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这就是华罗庚极力赞扬的陈景润么?台下的听众开始摇头,接着,嘀咕开了。当年,陈景润在中学教书,第一堂课也是这样的。思维缜密的数学家,言辞表达委实太让人感到遗憾,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真是急煞人了。满头大汗,背上更是冷汗如洗,台上的陈景润开始痴痴地站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 他的老师,厦门大学的李文清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对陈景润的论文作了补充介绍,但人们仍感到不甚满足。这时,一个魁梧的身影在众人的目光中健步移上台去,喔,是华罗庚,这位中国数学界堪称泰斗的大人物,颇有风度地向大家笑了笑,接着,阐述了陈景润这篇论文的意义和不凡之处,充分评价了陈景润所取得的成果。 对于陈景润的这篇论文,1956年8月24日的《人民日报》在报道这次大会时,特别指出:“从大学毕业才三年的陈景润,在两年的业余时间里,阅读了华罗庚的大部分著作,他提出的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对华罗庚的研究成果有了一些推进。”这个评价客观且不乏冷静,陈景润的成果终于得到了公认。 貌不惊人的陈景润在宣读论文时出了“洋相”,但他那锐利的进取精神,却使华罗庚深深地感动了。华罗庚是江苏金坛人,家境贫寒,又身患残疾,没有上过大学,精湛的数学造诣和深厚的数学功底全靠自己自学的。当初,只在金坛初中任会计兼庶务,幸有唐培经、熊庆来、杨武之、郑洞荪、叶企荪等人对他的奖掖和帮助,把他调到清华大学工作,并给予无私的帮助和逐步的提携,才使他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一代宗师。以己推人,华罗庚把期望寄托在仅此见过一面的陈景润身上。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当然我们不鼓励那种不埋头苦干专作嘶鸣的科学工作者,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科学研究在深入而又深入的时候,而出现的‘怪僻’、‘偏激’、‘健忘’、‘似痴若愚’,不对具体的人进行具体的分析是不合乎辩证法的。鸣之而通其意,正是我们热心于科学事业的职责,也正是伯乐之所以为伯乐。” 华罗庚极力推荐陈景润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数学所主动和厦大协商,得到了厦大党委、王亚南校长和数学系的全力支持。1957年9月,陈景润正式调到北京,进入全国最高研究机构,揭开了他生命史上坎坷而最辉煌的一页。进京以后,陈景润仍然保持那种孤雁独翔式的科研方式,他习惯于一个人独处,习惯于单枪匹马去叩响科学的殿堂。华罗庚充分理解陈景润这种难以移易的独特个性,他身为研究所所长,给了陈景润充分的自由天地。对于这一切,陈景润感激不尽。 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陈景润在自己身患重病住院的日子里,依然牢记着华罗庚当年对他的厚爱之心。华罗庚于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讲学时,心脏病突发而不幸去世,陈景润闻讯悲痛万分。后来,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数学大师,人们在中关村数学研究所门前的院子里竖起了一尊华罗庚铜像。在铜像揭幕仪式上,已是病重住院的陈景润,眼睛睁不开,坐着轮椅,坚持到这里向尊敬的恩师表示感激之情。他终于来了,他把绵绵的思念和无限的崇敬,永远留在了这里。 (摘编自沈世豪《陈景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华罗庚的推荐下,陈景润参加了“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并在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这才使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可。 B.陈景润虽然思维缜密,勇于探索,但却是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语言表达能力太差,这使他的研究成果经常难以得到大家的认可。 C.虽然陈景润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华罗庚胸怀宽广,看重的是陈景润的数学才华和进取精神,极力推荐把陈景润调到数学研究所。 D.陈景润在科研方式上习惯于独往独来,孤雁独翔,单枪匹马,华罗庚很赞赏他的这种科研方式,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天地和大力的支持。 E.陈景润知恩图报,即使自己重病住院,坐着轮椅,也坚持参加华罗庚铜像揭幕仪式,以表达他对华罗庚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之情。 (2)文中介绍华罗庚的出身、简历及唐培经、熊庆来等人对他的提携和帮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陈景润身上具有哪些特点呢?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4)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的数学天才,并且推荐他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大力支持陈景润的研究,使陈景润后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请你就对“发现”、“推荐”、“支持”三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2)①使读者对华罗庚的身世和经历有了基本了解;②说明了他极力推举陈景润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根源;③赞扬了两代数学大师帮助和提携新人的无私精神。 (3)①热爱数学,锐利进取,思维缜密;②知恩善报,对恩师非常尊敬和感激;③习惯于单枪匹马地进行自我研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4)观点一:善于发现、慧眼识才,是人才成功的前提。 ①华罗庚能够慧眼识英才,发现陈景润的非凡之处;②华罗庚的及早发现,为陈景润的钻研提供了动力;③遇上华罗庚,是陈景润成功的重要因素。 观点二:即使不完美也敢于推荐,是人才成功的起点。 ①在陈景润出了“洋相”时,充分评价他取得的成果;②能够看清陈景润的主流精神,不为小的缺点所遮蔽;③极力推荐,主动协调关系,使陈景润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观点三:大力无私地帮助,是人才成功的根本。 ①尊重陈景润的独特个性和研究方式;②尽力为陈景润的科研提供自由和方便;③华罗庚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是陈景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意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3. 阅读《纪念刘和珍君》中的选段,完成22~24题。 ①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②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③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④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⑤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⑥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⑦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2.在选文①第段中,作者说“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紧接着又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如何理解?(3分) 23. 作者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用意何在?(3分) 24. 请说说你对选文第⑦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22.刘和珍事实上是“我”的学生,但她现在“为了中国而死”,而“我”却“苟活到现在”,所以后面又否认她是“我”的学生。(1分)这既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剖,(1分)又表达出作者对刘和珍深深的敬意。(1分) 23.突出刘和珍的和蔼、善良,(1分)反衬反动派的凶残,(1分)和反动文人的卑劣。(1分) 24.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2分)又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2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动词,指识其本名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夫夷以近 ③不随以止也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⑥/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③⑤/②/⑥D.②③④/①⑤/⑥ 16.对第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段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来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需要有坚定的意志的道理。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参考答案: 14.B 15.A 16.D 17.(1)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2)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采取资料的缘故了。 15.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察文言虚词。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① ⑥ 介词,可译为“因为”。② 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又”等,或者不译。③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而”或不译。④ ⑤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或不译。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 项“象征的手法”说法不当。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①,披蒙茸②,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 玄裳缟衣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⑤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巉(chán)岩:高峻险要的岩石。②披蒙茸:披,分开。蒙,覆盖。茸,这里指杂草。③冯夷:传说中的水神。④玄裳缟衣:玄,黑中带红。缟,白色。裳,下衣。衣,上衣。⑤畴(chóu)昔:过去,以前。 4.(本题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从:跟随 B.顾安所得酒乎 安:哪里 C.掠予舟而西也 西:西方 D.道士顾笑 顾:回头 5.(本题3分)下列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归于临皋②渔樵于江渚之上 B.①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①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①以待子不时之需 ②举匏尊以相属 6.(本题3分)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前赤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前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消沉和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7.(本题10分)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参考答案: 4.C 5.B 6.D 7.(1)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2)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 4.“西”,名词用作动词,向西飞去。 5.A.“于”,都是介词,表处所。B.“者”,①用在表时间的词之后,起补充音节的作用;②代词,表“的地方”。C.“而”都是连词,表转: 折关系。D.“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 6.“消沉和虚无思想”不准确。 7.无 【备注】【参考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巳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很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忽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滋涌。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像两个车轮, 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游览得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6. 文言文阅言(12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2.下列居中加点词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余有叹焉。/焉用亡郑以陪。 B.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为击破沛公军。 C·沛公起如厕。/纵一苇之所如。 D·乃令张良留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分) ⑵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参考答案: 2.C,动词,去、到(焉 A句末语气词 B疑问词,怎么;为 A判断,“是” B介词,给,替;谢 A动词,道歉 B动词,告诉) 3.B(属于“无中生有”) 4.(1)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达到目的地。 (2)这就是求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慎择取的原因。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指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10月16日,上海世博会单日入园观博客流达到103.27万人次,创造了160年世博史上最高单日客流。②对于单日出现的百万客流,世博会组织方已提前建立了相应预案,做好了相应的安排。③有关方面综合世博会客流规律以及团队预约等因素,预计10月23日园区客流将再次超过70万左右人次。④世博会组织者提醒广大游客错峰参观,年老体弱者量力而行。⑤组织者希望游客能安排合理参观时间,尽量避开周末大客流。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序号 修改 参考答案: ①成分残缺,“创造了160年……客流”应改为“创造了160年世博史上最高单日客流的记录”。 ②搭配不当,“建立”应改为“设计”或“制订”。 ③重复赘余,去掉“左右”。⑤语序不当,“游客……时间”应改为“游客能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8. 请根据丰子恺先生《某种教育》这幅画,简要说明画面内容和寓意。(4分) 参考答案: 内容:图中的师傅正在乐此不疲地用模具制作一个个完全相同的小泥人,千偶一面,毫无生气。(2分) 寓意:揭示某种教育用同一个模子去教育学生,没有因材施教。束缚个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只能培养出一群没有趣味、没有活力、没有特色、机械呆板的“泥人”式的学生。 9.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名著熏陶了中华民族,使华夏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底蕴。请你选择其中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2分) 上联:读《水浒》,明侠肝义胆; 下联: 。 参考答案: 参考示例:阅《红楼》,见怨女痴男。 阅《三国》,见虎斗龙争。 阅《西游》,见千神百魔。 10. 请你在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中选一首古典诗歌,参加深圳市举行的“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活动。要求:突出该诗亮点,语言简明连贯、有吸引力,不超过50字。(5分) 推荐的诗名:《 》 (1分) 作者: (1分) 推荐辞: (3分) 参考答案: ⑴准确写出诗歌名称、作者各占1分;多、漏、错字均不得分。 ⑵推荐辞:空洞无物、没有针对性的,得0分;能写出该诗歌的最基本内容或特点的,得1分;能让读者根据推荐辞就能判断出是该首诗歌的,得2分;能抓住该诗歌亮点,语言简明连贯、有吸引力的,得3分。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 请以“座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座位 蜿蜒回折的公路像一条被晒昏了头的蛇,懒洋洋地从山脚往上一圈一圈绕着,车子像一只笨重的甲虫,在蛇背上吃力地挪动着,大大的影子仿佛拖了一个沉甸甸的“!”。太阳揪住树梢,从这棵树顶跳到另一棵树顶,最后一动不动地趴在车窗上,像一只摊在油锅里圆圆的蛋黄,映得厢内一层昏黄。暖色调的视觉感受揉着收音机散出的“萨克斯”,温暖得满车的人昏昏欲睡…… 小秋秋一直都很兴奋:她不停地来回在走道上又跑又跳,欢快地哼唱着,圆圆的小脸蛋绽放了一脸灿烂的笑容,快乐得就像在天空飞翔的小鸟。今天妈妈给她买了一只塑料小板凳,和小草一样的绿颜色,可好看啦!上面还有乌龟和小兔子赛跑的图案,这可是小秋秋最喜欢的了!现在,小秋秋觉得这已经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啦!现在,她还舍不得坐哩,回到家要让小伙伴们好好看看,到时候,他们肯定争着抢着要坐呢…… 车子终于转过了一个弯,太阳不知什么时候跑到后面的玻璃上去了,呲牙咧嘴地笑着。 座上的人依旧睡得仿佛天塌下来也管不着,身子依旧在晃荡中摇来摆去。 “吱———”刹车突然发出刺耳的声音,穿透每一道耳膜。有人极不情愿地动了动。门开了,“轰”———挤进半个大脑袋,卡住了!使劲,再使劲!“嘭——— ”大脑袋撞到了地面上,发出沉重的痛吼。有人睁了下眼睛:原来是只装鸡的竹笼子,两只神气活现的大公鸡正晃着腥红的冠子。小秋秋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哇!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大的鸟啊?一个小老头紧跟了上来,土衣土裤,高低不一的两条裤管糊满了泥巴,岁月在他脸上雕刻出纵横交错的沟壑。老头怯怯地朝里望了望,没位儿了!“谁给这位大爷让个座?”售票的姑娘问。梦太美了!谁也不愿醒来。再问一遍,沉默。 忽然,那只白尾巴的大公鸡伸长了脖子:“喔 ———喔喔———”真是优美!这实在是世上最了不起的唤醒“梦中人”的声音,几乎所有人同时睁开了眼。他们毫不客气地打量着这个枯巴巴的乡下老汉,厌恶,愠怒———尤其是在他们微微颤动的鼻翼不小心嗅到空气里掺杂的异味之后———他们猛然又惊又怒地发现:天!自己居然和两只“畜生”呆在一个空间里!!这怎么可能??他们恼怒地拧着眉,手慌忙在空气里忽扇着。这太意外了!哦,天!那两只脏乎乎的东西,我们可是爱整洁的人……厢内有些骚动了。爱干净的乘客们可受了委屈了,纷纷指目老汉,鄙夷、愤然,所有的力量都聚集在眼光里,仿佛要将这个可怜的老头和他的“同伙”提离地面,立马从窗户里扔出去一样。 老头不自在了,畏缩地转过身子。笼子里的鸡开始打架。它们扎煞着全身的羽毛,狠命地啄着对方,笼子不大,它们都想呆得舒服一点,就得将对方扔出去。啄啊,抓啊,用尽所有力气,用尽各种招式。撕扯下的残毛碎羽纷纷飞降,满车的人惟恐不及地躲避着———这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此起彼伏的鸡鸣和女士们的尖叫把“萨克斯”撞得弯曲了…… 老头吓坏了,他可是犯了罪了,他不知道这群受过高等教育的文明人是否会用眼光把自己杀死!太阳不知何时又蹿到了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有点发焦,咧着嘴,趴在上面满脸嘲讽。 小秋秋站在那儿,好纳闷啊!她实在搞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不喜欢这个老头和那两只大大的鸟?它们看起来很漂亮啊!为什么没人让座呢?妈妈教过我要助人为乐的呀?可她现在干嘛还眯着眼睛啊?小秋秋太不明白了!她的小脑袋拼命地想啊想啊!她可不愿意这两只好看的“鸟”被扔出去!那个老头好老啊,他站得腿都发抖了!哦,对了,是不是他们没有位子了,所以大人们不让他们呆在这里?小秋秋为自己的聪明发现兴奋不已,这下子她有办法让这个老头和“大鸟”继续呆在车里了。可位子呢?小秋秋又纳闷了。有了!她眼睛一亮小脸开朗起来。她很快跑到那个杵在那儿尴尬得像截木头的老头面前,双手将小板凳往前一送:“喏,这个给你坐!”哈,我做了件好事儿啦!小秋秋开心地笑着,得意地想着! 车子继续上路了。 坡越来越陡,又多了一个人两只鸡的份量,更吃力了,慢腾腾地挪动着。老头拘谨地坐在小板凳上,小心地缩着脚,搓着手,可怜地低着头,面对着两只兴风作浪的大公鸡反省着罪过。那两个惹事生非的家伙,撕打了一阵,累了,居然依在一起眯着眼睛瞌上了!文明人无暇计较刚才的事儿了,反正老头有座了,自己可是受过教育的,犯不着为这小事儿失了君子风度,反正梦里有的是干净地儿……小秋秋乐滋滋地蹲在笼子旁边,看着那两只打累了正闭着眼睛休息的“鸟”。现在,她可是发现这世上比小板凳更快乐的事儿啦…… 太阳一个弹跳蹦回天上。“滋———”“萨克斯”绞带了……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首先分析命题的意思,“座位”,字典意指“供人坐的地方”“指椅子、凳子等可以坐的东西”“坐的或供人去坐的位子或地方”;可以指具体所坐、所在、所占的地方。具体的“座位”可以包括学校教室中的位置,也可以指公共场合和家庭中的位置,考生可以写在这些地方的“座位”上发生的事情,如“抢座”“让座”“换座”借这些“座位”上发生的事情来彰显友情、亲情、人情,或者借助这些事情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理解等。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来作文。然后分析本次作文的体裁,题干已经给出了体裁上的要求,即“记叙文”,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点睛】作为命题作文,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如“让我欢乐让我忧”,可见文中应是写既让自己欢乐,又让自己忧愁的事情。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临汾市 中学 2022 年高 语文 模拟 试题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