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田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田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田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田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风华绝唱“冷红生” 简梅 1852年1月8日,林纾出生于闽县玉尺山。初名群玉,字琴南,年长后号畏庐。后以所居之处多枫树,取“枫落吴江冷”诗意,又别署“冷红生”。五岁时,父亲因租两条船运盐建宁,不幸遇风浪,船触礁而破,资财赔偿殆尽。窘迫中,仅靠母亲和姐姐做针线度日。十一岁时,林纾师从当地塾师薛则柯学古文辞,薛先生极喜欧阳修文与杜甫、岑参的诗歌,对他说,“若熟此,可增广胸次”,给他开启了学识与修养的大门。平日里,林纾将零用钱积攒,用于购买旧书摊残破的《汉书》、子史,“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到痴迷的地步。至二十余岁,已校阅古籍不下两千余卷。 自1874年起始,林纾随石颠山人学画达二十六年,石颠山人赞其“孺子而不局于成法”,断定他日后将大有作为。果不其然,林纾北上之后,画品画艺名震京城。他还擅长拳、剑术,常佩戴青露长剑,状若游侠。又曾豪言“一支笔靠在南门城楼没人搬得动”,被乡人视为“狂生”。 1882年,林纾乡试后中举。然而此后,林纾“七上春官,屡试屡败”。1895年春,林纾最后一次入京应试,而此时,甲午战争正历惨败之际,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同在北京的数千名举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林纾悲愤不已,国难当头,他愈发对端坐读书的生活产生怀疑,从此看淡仕途,终身写作、画画、教书。 1897年的一个夏日,马江画舫,精通法语的王寿昌手捧小仲马《茶花女》原著,抑扬顿挫地口述。林纾铺纸几案,凝神倾听。终于,他以“信、达、雅”的文言文,一挥而就……几个月后,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轰然问世。这部书开启了林纾此后二十多年翻译救国道路,林纾也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译界的开山祖师和泰斗。 后来,林纾与他人合作,翻译了一百六十三种十一个国家九十八个作家的作品,其中许多著名作家如巴尔扎克、狄更斯等,都是由他首次推介到中国。不审西文的他以“译笔清腴圆润,有如宋人小令”,风靡海内外,《黑奴吁天录》《不如归》《孝女耐儿传》《爱国二童子记》《吟边燕语》等,每出一本,洛阳纸贵。鲁迅、郭沫若、茅盾、冰心、庐隐等著名作家,青少年时期都受过林译小说的熏陶。在大量的译作序、跋里,林纾向读者交代译书的目的,有的警醒国人“救国保种”,不要沦落至犹太人“知有家,而不知有国”的悲惨境地;有的劝导青年学生应当“归本于实业,爱国图强”。其赤子之心、救国改良热情,激荡神州。 由于涵读《史记》《左传》、韩柳文章多年,林纾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因此,林译小说在遣词、布局、设色、谋篇上,能将各个作家的风格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凭借清丽婉约、驯雅飞扬的古文,兼容并收,打开了一扇世界交流之窗。林译小说并没有遵循传统的“忠实”原则,常对原著加以删节、润饰、创造,这招致了一些人的非议和批评。究其原因,与林纾不懂外文,需与口译合作,口授笔追有关,但林译小说“故意”大刀阔斧的改动亦随处可见。拿《黑奴吁天录》来说,相较原著,竟然削去了多半。林译小说为现代翻译理论提供了可贵的、经典的实践支持,引发了对译者是否应介入翻译的深入思考…… 然而,时局裂变,瞬息沉浮,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中国传统的道德和文化进行总攻击。作为中西文化引桥的林纾,以锐利谨慎的目光穿过风雨动荡的时局,于纷纷扰扰中,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而痛哭,并坚决护卫着千年儒学传统的贞志。 当看到西化风潮日益汹涌猛进,中华文化传统濒临边缘,为了“力延古文之一线”,已六七十岁高龄的林纾,每日仍奋笔疾书,编撰了《修身讲义》《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古文辞类>选本》《左孟庄骚精华录》《中学国文读本》等几十部作品,以拳拳之心,融毕生所学,润泽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林纾一生成就非凡,但他最推崇的是中国语言之光﹣﹣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曾赞他是“抑遏掩蔽,能伏其光气者”。他也颇为自负地认为,“六百年中,震川外无一人敢当我者。”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的根基,他呕心沥血,直至临终已不能言,犹以指在琮儿手掌上写道:“古文万无灭亡之理,其忽怠尔修! “悠悠百年,自有能辨之者”,一曲绝唱从天野掠过!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3月21日24版) 相关链接: ①林纾性格热情,扶危济困是他经过做的事情。林纾的大部分稿酬都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他自己不会外文,却资助了许多学生到国外深造。林纾的挚友王灼三、林述庵早逝,林纾毅然把他们的孤儿收养在家中十多年,亲自教诲。 (贺志刚《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②“林纾的改良思想并不适用当时激烈变动的时代潮流,但却反映了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于国家盛衰、民族存亡的艰难时刻,表现出了文化自觉与自救的责任担当。”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纾从幼年起研习、校阅古籍,达到痴迷境地,尤喜欢欧阳修文与杜甫、岑参的诗歌,这给他开启了学识与修养的大门。 B.甲午战争惨败,让林纾悲愤不已,开始对端坐读书的生活产生怀疑,从此看淡仕途,走上了写作、画画、教书之路, C.林纾不懂西文,所以他翻译外文小说需要与精通外文者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这是他的译作常与原著有所出入的原因之一。 D.林译小说没有遵循传统的“忠实”原则,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和批评,但却能引发我们对现代翻译理论的深入的思索。 E.林纾十分推崇桐城派的大师吴汝纶,并认为除归有光外,六百年里,无一人能与他相比,这显现出林纾为人的狂妄。 (2)林译小说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为什么说林纾“表现出了文化自觉与自救的责任担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除在文化上取得突出成就外,林纾还有哪些个人魅力?请结合材料说明。 参考答案: 答案: (1)CD (2)①以“信、达、雅”的文言写成。②能将各个作家的风格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③对原著加以删改,甚至大刀阔斧。 (3)①满怀救国改良热情,翻译外国小说,警醒国人,劝导青年。②面对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攻击,坚决护卫千年儒学传统。③为延续古文,在六七十岁高龄,编撰书籍,留下珍贵文化遗产。 (4)①有爱国热忱。以文化救国,怀揣忧国忧民之心。②有侠者风貌。擅长拳、剑术,配长剑,若游侠。③扶危济困。抚养友人遗孤,资助贫寒学生留学。④性情狂放。对知识修养自负,被称作“狂士”。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中心的基本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尤喜欢欧阳修文与杜甫、岑参的诗歌”错误,是薛则柯极喜欧阳修文与杜甫、岑参的诗歌;B、“开始对端坐读书的生活产生怀疑”错误,原来已对端坐读书的生活产生怀疑;E、“狂妄”评价不准确,显示出其豪迈,故选C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到与林纾小说特点的相关语句,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在具体表达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整理。她的小说善于用文言的形式写成,作品充满了典雅都特点,对于不同作家的风格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中心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文章的主要特点进行具体表述。她的作品表现出文化自觉与自救的责任担当,主要表现在充满救国人生情怀,不断的翻译外国小说作品,让青年群众有所警觉;面对新文化道德传统文化的冲击,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护佑,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传承。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他的个人魅力主要体现在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始终坚持文化救国,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待老弱病残有怜悯之心,其实性情豪迈,充满人生特点。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即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字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1、 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 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 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 古代经学派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为“经”。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 .《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 . 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 .《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朴质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经”。 B .《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 .《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 . 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文中明确提到“‘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可见还是跟“经纬”之“经”有关的。 2、答案:B 解析: 文中说“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左传》《公羊传》《觳梁传》只能使用六寸的简,可见在汉代不是很重要。 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应该是指“南北朝以前”。 3、答案:C 解析: 说《论语》比较“人性化”是指《论语》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是指便于观看,不是指内容。它的内容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没有提到庄重严肃的问题。 3.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唯独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艺术倾向理想,故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艺术以“似与不似”为目标,不能似,亦不能不似。 艺术批评与艺术不同,仍应以真实为目标。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包括艺术批评的娱乐化,都与真实远矣,因而有“失语”之类对艺术批评的批评,包括对艺术批评目的庸俗化的质疑,尤其“孔方兄”的不期而至,更导致艺术批评的矮化,也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 艺术批评的所谓真实是有条件的,它并不期待艺术批评与艺术的完全重合。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而在西方则有“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谓。可见,对艺术批评的期许,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直是很理性的。所谓“失语”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借助对艺术批评对象的杜撰,实现与批评对应的批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目的。“失语”之失,失在作伪。 艺术批评亦有与艺术近似的一面,因为艺术批评也有理想,因此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除却客观与公正之外,还须超越艺术,即超越批评的对象,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艺术,纯化艺术,端正艺术。对艺术批评“失语”的批评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对这一目标的偏离。 但是艺术批评的真实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这里的所谓真实只是相对意义的存在,不是指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对象之间的完全重合,仅限于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可以相互印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它大致指向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雅与俗、虚与实这些曾经以时序指向图腾、宗教、权力、风俗等等以及其他历史存续的社会意识。所有艺术批评一直围绕着这些意识形成历史波澜,并且衍生出诸如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继承与革新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不同的批评标准和不同的批评方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信仰、同一区域,其批评的标准与方式亦是变化的。不仅如此,古今之间,中西之间,还存在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争斗。这些既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亦是艺术批评的现实。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追究起来,其背后不只有批评道德的侵蚀,亦还有批评素质的掣肘,也许后者才是“失语”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从理想的层面看,并不虚妄,它可以感知,可以体悟。今日中国艺术最切近的目标应当是如何回应21世纪人类共同理想的文化自觉,中国文化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超越。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艺术的责任与使命,当然也是中国艺术批评的责任与使命。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日) 6.下列关于“失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失语”既指艺术批评本身存在的不足,也是对存在着不足的艺术批评的批评。 B.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和艺术批评的娱乐化等,都属于艺术批评的“失语”。 C“失语”是一种作伪,目的是使艺术批评同与其对应的批评对象之间没有联系。 D.除了批评道德的侵蚀会造成“失语”,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批评素质的掣肘。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而艺术批评仍以真实为目标,当艺术批评偏离或远离真实时,就会出现“失语”之类的批评。 B.艺术批评的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批评与艺术重合,但这种有条件的真实并不是说可以借助杜撰批评对象去作艺术批评。 C.艺术批评和艺术都有理想,因此艺术批评不仅要客观公正,还要超越艺术,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纯化和端正艺术。 D.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都由艺术批评衍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钱的介入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只要艺术批评能够不受金钱的干扰,就能够保持真实并重获应有的尊严。 B. 不同民族、信仰或区域之间存在着批评标准和方式的不同,即使民族、信仰或区域相同,其批评标准和方式也有变化。 C. 在艺术批评的标准和方式上,古今之间、中西之间存在是非轻重的争斗,这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之一,也是其现实之一。 D. 今天的中国、中国艺术和艺术批评的责任和使命,是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部分。 参考答案: 6.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D项中将“也许后者才是”(第6段中)的或然判断误为“还在于”的实然判断。曲解原意。 7.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偷换概念。选项中后一个“艺术批评”不同于原文的“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 8.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只要……就……”的说法不仅绝对而且无据。 略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每小题2分,共6分)ks5u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①为沛王史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②,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而何之勋烂焉。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释]①无害:无比,无人能胜。 ②厄塞:险要之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高帝为亭长,常左右之 左右:帮助。 B.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 去:离开 C.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 距:距离 D.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辄:立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何为丞相 B.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此心之所以合于乎王者,何也 C.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 D.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 臣请为王言乐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城大肆抢掠财宝的时候,萧何却独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收走 了秦的律令图书,为汉王朝治理关中地区提供了详备的文献资料。 B.刘邦对群臣争功很生气,他完全否定了将领们“被坚执锐”“攻城略地”的功绩,认为 他们不过是一群“能得走兽”的“功狗”罢了。 C.虽然萧何对刘邦忠心耿耿,但刘邦对萧何却是疑忌重重。在京索激战中,刘邦就担心他会乘机反叛,所以常常借“劳苦”之名从前方派员到关中后方侦伺萧何的动静。 D.司马迁对萧何做了评价,认为萧何在秦时充当刀笔吏,表现平平,“未有奇节”;到“汉兴”之时,萧何才施展抱负,大有建树,堪称“勋烂”。 参考答案: 5.C距,通“拒”,抵御,抗拒。 6.C(A“以”,前“以”为“任用”、“使用”,动词;后“以”为“因为、由于”,关联性介词。B“所以”,都释为“……的缘故”。C“为”,都释为“替”,介词。D:“于”,都释为“在”,介词。) 7.B项说“刘邦……很生气,完全否定……功绩”,不合文意。) 略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余青州书 【宋】苏洵 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曰:“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令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不期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令尹子文岂独恶夫富贵哉?知其不可以求得,而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嗟夫!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人小邪?脱然为弃于人,而不知弃之为悲;纷然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为乐。 昔者,明公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而为天下之名卿。当其盛时,激昂慷慨,论得失,定可否,左摩西羌,右揣契丹,奉使千里,弹压强悍不屈之虏,其辩如决河流而东注诸海,名声四溢于中原而磅礴于戎狄之国,可谓至盛矣。及至中废而为海滨之匹夫,盖其间十有余年,明公无求于人,而人亦无求于明公者。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充斥万里,而莫之或救。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折尺棰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乂安。走明公岂有求而为之哉?适会事变以成大功,功成而爵禄至。明公之于进退之事,盖亦绰绰乎有余裕矣。 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问而不知自止!达者安于逸乐而习为高岸之节,顾视四海,饥寒穷困之士,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夫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忸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今夫天下之所以奔走于富贵者,我知之矣,而不敢以告人也。富贵之极,止于天子之相。而天子之相,果谁为之名邪?岂天为之名邪?其无乃亦人之自名邪?夫天下之官,上自三公,至于卿、大夫,而下至于士。此四者,皆人之所自为也,而人亦自贵之。而令世之士,得为君子者,一为世之所弃,则以为不若一命士之贵,而况以与三公争哉。且夫明公昔者之伏于南海,与夫今者之为东海也,君子岂有间于其间,而明公亦岂有以自轻而自重哉?洵以为明公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其尝之也盖已多矣,是以极言至此而无所迂曲。 洵,西蜀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尝所欲见者,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 伏惟加察,幸甚! (选自苏洵《嘉祐集》,有删节) 【注】①令尹子文:令尹,春秋时期楚国官名,位同国相。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楚国内乱,子文自毁其家,以纾国难。三次被免去相位,毫无愠色。②明公:对于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的尊称,此处指余靖,时任青州知州。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人高令尹子文之行 高:拾高 B. 脱然为弃于人 脱然:不经意的样子 C. 不旋踵而南方乂安 乂安:太平无事 D. 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 呕哕:呕吐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人小邪 侣鱼虾而友麋鹿 B. 明公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 将请罪于母,母不许 C. 明公之于进退之事 吾从而师之 D. 其无乃亦人之自名邪 其皆出于此乎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叙写楚国令尹子文仕途三起三落事,目的是拿明公余靖与其作类比,说明明公淡泊名利,品行高尚。 B. 明公余靖仕途发迹于南海,当上朝臣之后,安抚边疆,奉命出使,口若悬河,弹压强悍不屈的外敌,声名远播。被罢黜后,十多年间蛰居海滨,与世无争。后受命安抚南方少数民族,不久就凯旋,又得朝廷重用。 C. 苏洵认为当世之士能身为朝臣成君子者,一旦被弃,还不如命士尊贵,哪还能与三公争列;而明公余靖却能东山再起,得享爵禄,源于他对进退的淡然心态,不自轻自重。 D. 这封书信叙议结合,言辞恳切,表达了苏洵对明公余靖宠辱不惊、进退自若的博大胸襟的仰慕之情,并以未能结识他而深以为憾,渴望乘其来朝之机,得以一见。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夫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忸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 (2)洵以为明公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其尝之也盖已多矣。 参考答案: 14. A 15. A 16. B 17. 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责贱之正味也/夫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忸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18. (1)因此喜怒不触及他的内心,而别人却因此议论纷纷。 (2)我认为明公您习惯于富贵的尊荣,又拘泥于贫贱的屈辱,(这种体验)您品尝它们大概已很多次了。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高”,结合后面内容“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令尹而不怒”分析,三次任命他为令尹他却一点也不喜形于色,三次剥夺他令尹的职位他也不愤怒。“拾高”错误。应该是认为……高尚,意动用法。故选A。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连词,表并列。B项,介词,从;介词,向。C项,助词,舒缓语气,补足音节,无实义;代词,他。D项,指示代词,这;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故选A。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后受命安抚南方少数民族”错。根据原文“明公乃是起于民伍之中,折尺棰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乂安”分析,您于是在百姓的队伍中奋起,折尺棰鞭笞他们,不久南方安定。可知明公是自发去安抚南方少数民族的。故选B。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断句时,一是可找出内容独立完整的句子,降低断句难度,如本题“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就是独立句;二是从句子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如“于富贵之荣”与“忸于贫贱之辱”是并列关系;三是分析句子表述有哪几方面的意思,根据句意来进行断句。句意:这两种人都不可以对他们说轻视富贵安于贫贱的事。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贫富贵贱的本质含义。只有天下那些习惯富贵的荣耀,而且又蒙受贫贱的耻辱的人,才可以与他们谈论此类话题。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是以”,因此;“及”,到达、触及;“其”,代词,他;“而”,连词,表转折;“之”,代词,这;“嚣嚣”,议论纷纷,喧哗讨论。(2)“以为”,认为;“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习”,习惯;“于”,介词,对于,引出对象;“洵以为明公之习于富贵之荣”(状语后置句);“而”,连词,表并列;“狃”,拘泥;“之”,助词,的;“其”,代词,您;“之”,代词,指“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盖”,大概。 【点睛】参考译文: 我听说,楚国人认为令尹子文的行为很高尚,说:“三次任命他为令尹他却一点也不喜形于色,三次剥夺他令尹的职位他也不愤怒。”他做令尹,楚国人替他高兴;而他不做令尹,楚国人替他愤怒。他自己没期望做令尹,但令尹这个官位又自己来了。这难道是令尹子文厌恶富贵吗?他知道富贵不可以求得,便安然自得,因此喜怒不触及他的内心,而别人却因此议论纷纷。啊!难道这也不足以看出他的大度,别人的小气吗?被人抛弃也不放在心上,也不知道抛弃他是悲哀的事;被人任用,整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任用他是乐事。 以前,明公您开始在南海之滨努力建功,成为天下的名臣。正当您意气风发之时,您激昂慷慨,讨论得失,判定对错,左边安抚西羌,右边抚慰契丹,奉命出使千里之外的地方,打压强悍不屈服的外敌,您的辩才好像是决口的河流向东注入大海,名声在中原四溢,在戎狄等蛮夷的国度中也显出磅礴的气势,可以说是最为得意之时。等到中途被罢黜成为海滨的平民百姓,大概这十多年间,您对人无所求,而别人对您也无所求。那以后,恰逢南方少数民族肆意放纵作乱,范围波及上万里,却没有人能够去解救这危难。您于是在百姓的队伍中奋起,折尺棰鞭笞他们,不久南方安定。您难道是有所求而做这件事吗?恰好是遇到重大事件而成就了您伟大的功业,功业成,爵禄自然到了。您对于出仕退隐之事,大概也是绰绰有余啊。 可悲啊!世俗的人在功名利禄之间忙于追求却不知道自行停止。得志的人安于享乐,习惯于高高在上的样子,环视四海之内忍受饥寒、走投无路之人,没有一个不皱眉恶心而不快乐的。处境困窘的人吃粗劣的汤羹却不饱,穿粗布衣服却不暖,习惯于被贫贱的处境摧残折磨,仰望贵人的光辉,就为其神魂颠倒惊慌失措。这两种人都不可以对他们说轻视富贵安于贫贱的事。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贫富贵贱的本质含义。只有天下那些习惯富贵的荣耀,而且又蒙受贫贱的耻辱的人,才可以与他们谈论此类话题。 现在天下人汲汲于富贵的原因,我是知道的,却不敢告诉世人。人臣最大的富贵,莫过于做天子的臣相了。而做天子的臣相,果真是为了那虚名吗?这难道是上苍的虚名吗?这恐怕也是自己的名声吧?天下的官职,上自三公,中至于卿、大夫,下至于士人。这四者,都是每个人想努力争取的,也是世人所尊重的。而当今之人,能成为这四者之一(已是莫大的荣耀),但一旦被罢黜弃用,则往往自认为不如一个命士显贵,更不用说去跟三公争高低了。况且明公您过去发迹于南海,而如今困窘于东海,富贵之人中哪里有混杂于其间的呢!而您也哪里会因为这个而自轻自傲呢?我认为明公您习惯于富贵的尊荣,又拘泥于贫贱的屈辱,(这种体验)您品尝它们大概已很多次了,因此到了困窘的地步也不会自甘沉沦。 我是西蜀的平民百姓,曾有志于当世,一直拖延时光未曾有所作为,却已到了暮年。然而我曾经渴望拜会的天下英才,普天之下,大概五六人而已。那五六个人,我大都已见过,可是唯独不曾见过阁下您,我常常深以为憾。如今您回来朝中,而我又在这里,因此不得不见您。 我俯伏思量,盼望您的回音。(若能拜见您,)我将不胜荣幸! 6.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起官陟宪使 陟:提拔,升迁 B.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 C.士方登第时 方:将,将要 D.君子有谷,贻孙子 贻:给予 1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对玉岩公的景仰之情的一组是(3分) ( ) ①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 ③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④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⑤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⑥吾于周氏见之矣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其对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市 田东 高级中学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月考 试题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