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二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是一种“遇见” 赵畅 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 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 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 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其效果或许会更精彩,更生动。 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就对读书与旅行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说:“我是搞历史地理的,旅行有时会带来契机,长期解不开的谜解开了。他曾和凤凰卫视拍过《告别三峡》的纪录片,卤水直接从山里流出来,这种卤水看着普通,其实咸得不得了,直接放在锅里煮就成了盐。那里的盐场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用,后来才停掉。他说研究移民史,巴人曾迁到那里煮卤产盐,巴人为什么一度很强势,地盘能扩展那么大?他们控制着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原本,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想不到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茅塞顿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 想起杨绛先生说过:“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 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写“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落笔入题,照应题目,紧接着对“遇见”进行简单阐释,使人明了本文“遇见”的基本指向。 B. “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但选择怎样的“遇见”,主动权却在自己。宋代诗词大家苏东坡的读书感悟是“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C. 读书的“遇见”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读者要发挥能动性,善于从无疑处读出疑问,对文中的观点要一一进行考证,大胆否定,这才是严谨的最佳的“遇见”。 D. 文章运用比喻并引用事例进行分析说理,既形象可感又内涵丰富,从平面的“遇见”,到立体的“遇见”,逐层剖析,论述道理透彻深刻,有很强的启发性。 5. 通读全文,简要说说“遇见”的含义。 6. 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请简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4. C 5. (1)遇见是一种读书态度,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选择“所欲求者”;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不轻易相信,不人云亦云,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 (2)遇见是一种读书方式:优中选优,精中选精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 典;延伸或跳出书本,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立体“遇见”。 (3)“遇见”是一种读书境界:会“串门儿”、常“遇见”是遇见的理想境界 。 6. (1)引用杨绛先生对读书的形象比喻,揭示读书是一种“遇见”,而“遇见”的理想境界是会“窜门儿,常“遇见”。 (2)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就是既有正确的“遇见”态度,又能熟练地运用“遇见”的方法,通过“遇见”是自己增长知识、成就自我,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深化了文章中心 (3)收束全篇,呼应题目,委婉含蓄地对读者寄予希望,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升华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C项,“对文中的观点要一一进行考证,大胆否定”说法错误,原文说“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没有提到“对文中的观点要一一进行考证,大胆否定”。故选C。 5. 试题分析:题干是“通读全文,简要说说‘遇见’的含义”,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把握重要词语含义能力。通读全文,可以从文中筛选出“‘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其效果或许会更精彩,更生动”“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从读书态度、读书方式和读书境界三个方面概括读书一种“遇见”中“书境界”的含义。 6. 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请简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中重要语句作用能力。语句的作用,可以根据句子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本题要分析作用的句子在文章的结尾。语句在文章结尾的作用主要有:①首尾呼应,全文贯通一气;②总结全文,收束全文,再现中心论点。在结尾常见字眼有“总之”、“总而言之”、“因此”等表示结束性的词语。③提出希望,发出呼吁号召。此类结尾可用“愿”字领起自己的希望的内容,也可用“让我们”、“请大家”等向某一群体发出呼吁,引起读者对所论述问题的重视。答题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内容上:本文的结尾引用杨绛先生对读书的形象比喻,揭示读书是一种“遇见”,而“遇见”的理想境界是会“窜门儿”,常“遇见”。就是既有正确的“遇见”态度,又能熟练地运用“遇见”的方法,通过“遇见”是自己增长知识、成就自我,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收束全篇,呼应题目,委婉含蓄地对读者寄予希望,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升华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2. 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 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陋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 D.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E.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 (2)文章写了王世襄人生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A项“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的表述正确但不全面,还隐含着对不能出现像王世襄这样的大家的担忧。B项“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的表述正确,但“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的表述错误,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是为了证明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C项“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与文不符。E项“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的表述错误,应该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 (2) ①在研究民俗方面,他是杂家也是通家,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发展;②在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竭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③在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待人热情,重感情。(每点1分,三点都答出给4分) (3) 不矛盾。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和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后一句是王世襄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这两句话表明王世襄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学问”,却乐此不疲,很有收获。(观点明确2分,分析4分) 略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 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对称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划,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人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证明,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论语·子路》中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体现了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B. 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C. 在作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 作者在结尾提及《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表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 文章具体阐述汉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 C. 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D. 文章结尾一段与开篇相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要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字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一个主要因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B. 汉字虽然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是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的特点。 C. 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定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D. 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参考答案: 1. D 2. C 3. C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文中为“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B项,“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错,文章认为,汉字具有地域性有两个原因,一为方言的多姿多彩,一为共同的文字表述使方言能获得多样的统一性,这样使汉字因为融入了方言而具有地域性特点。C项,“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并未实行,所以也谈不上“不理想”。故选D。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矛头直指外来文化”概述错误。文章第三段论及“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可见矛头指向的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中送失自己文化方向的人”。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过于绝对,根据文中第一段“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可见,“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并非“走自己的文化道路”的唯一条件。故选C。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魏文帝女囊乐公主,授仪同三司。 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日:“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日:“今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已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日:“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上日:“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卒于州,时年六十七。 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季弟世约宦途不迭,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 (选自<隋书·韦世康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B.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C.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D.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是中国古代职官名,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 B.“尚书”一词,在古代含义丰富,可指儒家经典著作,又称《书》或《书经》,也可指中国封建 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 C.“耳顺”是六十岁以上的人的代称,出自《论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D.文中的“季”指排行,古代用“孟、仲、季”“伯、仲、季”或“伯、仲、叔、季”等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常指最小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世康聪颖有识,深受器重。十岁时就被州府征为主簿;二十岁时娶魏文帝女儿襄乐公主为妻,并因此被封为汉安县公。 B.韦世康长于治理,且有美誉。尉迥兴兵作乱时,韦世康被授为绛州刺史,全郡大治;任荆州总管时,全境无讼,百姓爱戴。 C.韦世康恬淡寡欲,崇尚古风。韦世康淡泊官场,不羡慕权贵,不以官位傲视别人,有功成身退之志;施政简素清静。 D.韦世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韦世康曾因母亲年事已高,一度想辞官承欢膝下;有个弟弟仕途不顺,世康将父亲传留的田宅全给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以委公,善为吾守。(5分) (2)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5分) 参考答案: 4.B(原文标点“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5.C(“六十岁以上的人”错) 6.A(扭曲文意,强加因果,韦世康被封为汉安县公不是因为娶了魏文帝女儿襄乐公主,在娶之前,就已封爵) 7.(1)现将它交托于您,替我好白镇守。(得分点:委、善、为各1分,句意2分) (2)后来趁侍奉皇上宴会的机会,世康两次下拜陈述退让之意。(因、再、让得分点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韦世康,是京兆杜陵人,世康自幼沉稳慧敏,有器识度量。年仅十岁,州府征用为主簿。在魏朝,二十岁任直寝,封爵为汉安县公,娶魏文帝女儿襄乐公主为妻,封授为仪同三司。 尉迥兴兵作乱的时候,高祖为之忧心,对世康说:“汾州、绛州原来是北周、北齐的分界之地,趁此叛乱之机,恐怕生出变故。现将它交托于您,替我好自镇守,”于是授任绛州刺史,凭着素来的德望镇守于此,全境安宁整肃。世康生性恬淡素崇尚古风,不因得失自乱心志。在州任上,曾经感慨很深地露出知止知足的心意,给兄弟、子辈的书信说:“现在母亲年事已高,冬夏冷热应该伺候,晨昏问候却有缺失,不孝之罪在我一身。想奏闻圣上,请求遵循孝养之礼,因未征询你等,所以发此信来。”兄弟们回复说恐怕难以如愿,于是才止息退念。 在任上几年,有惠民之政,被提升为礼部尚书。世康淡泊嗜好欲望,不羡慕权贵权势,未曾以官位名望傲视别人。听到别人有善行,就像自己有一样高兴,也不张扬别人的过失来求得名誉。因为母亲守丧离职。不满一年,朝廷起用命他到职。世康坚决请求,希望到丧制满,皇上没有许可。先后十多年时间,荐举提拔官员甚多,朝廷评价他廉正公平。世康曾经借休假之闲,对兄弟、子辈说:“我听说功成身退,是古人常行之道。现在我年近六十,意想辞官,你们认为如何?”后来趁侍奉皇上宴会的机会,世康两次下拜陈述退让之意。皇上说:“我早晚盼望,求贤若渴,希望与您共同治理天下,以求得太平。还要委屈您躺着治理一方。”于是调外拜任荆州总管。世康施政简素清静,百姓爱戴喜欢,全境没有争讼官司。在州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世康生性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当初因为兄弟们都官位显贵,唯独幼弟世约仕途不通达,于是都把父亲传留的田地宅院全部给了幼弟,世人都称扬他们重情义。 略 5. 参考答案: 5、C(代输:代为交纳租赋。) (2分) 6、A(连词,表修饰。B①代词,他;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C ①代词,这、那;②代词,代自己。D、①介词,表引入对象; ②介词,对于。) (2分) 7、C(“里正”,即“里长”,对正直的人来说是一种差役,见《促织》中“里正役”的说法.且“专心管理”在文中无依据,只涉及她的“乐善好施”。C项说法有误。) (2分) 8、(1)因此远近的人都称赞童贤母。。(“焉”1分,句意1分。) (2)请求禁止那些多取利息而让百姓生活困顿的富人的做法。(“息”“病”各1分,句意1分。)(3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9分) 《师 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5、下列句子中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疑难问题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 C.君子不齿 不屑与之同列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盛大 16、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而耻学于师 17、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分) (2)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5分) 参考答案: 15、D(“盛”,高,大。)16、D (A项,判断句;B项,被动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17、C(“从正面论证”错,应该是“从反面论证”。) 18、⑴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4分) ⑵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能)低于圣人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4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___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__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__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___。 ①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 ②①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且从所给语境来看,四个句子分布在四个地方,故考生要结合每一处的前后语境进行选择。第一空与“做”“想”对应的是“看”与“听”,所以选④,排除AD两项;第三空“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是写时间的推移变化,应该接“一弯月儿挂上柳梢”,所以选③;最后一空“只见”对应“不见”,并点出“意境”。故选C。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这次军演中,所有参赛部队要通过12个科目进行逐对厮杀,其中既包括空地对抗,还设置了特种车辆驾驶、轻武器射击等。 B. 我们认为,朝核问题是由美国敌视朝鲜政策造成的,至于能否真正的解决朝核问题,考验着特朗普政府的诚意和执政能力。 C. 由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不利于云的产生,使太阳辐射增加了对近地层大气的持续加热,造成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高温多雨的天气。 D. 《战狼2 》讲述了脱下军装的冷锋被卷入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本来能够安全撤离的他无法忘记军人职责,重回战场展开救援。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项,“通过12个科目进行逐对厮杀”,应删去“通过”,调整为“进行12个科目的主队厮杀”,另外“设置”却宾语;C项,主语残缺;D项,“讲述”却宾语。 点睛: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此题选项CD成分残缺。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 ②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 ③这是国学热兴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④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 ⑤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A.①②④③⑥⑤ B.①④②⑥⑤③ C.⑥③①④②⑤ D.⑥⑤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 B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此题注意①④②和⑥⑤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因此选B。 10.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素雅宁静的西湖,犹如一面镜子,①,杨柳摇曳,鸟儿低飞,古朴的亭子静静坐落在那里。在长长的湖畔行走,难免有些疲-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县 第二 中学 2022 年高 语文 模拟 试卷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