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胡金店镇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湖北省孝感市胡金店镇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胡金店镇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湖北省孝感市胡金店镇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民主一样,正义也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正义的历史可以说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在西方语境中,正义指的是社会价值(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名誉等)的分配原则,以及对这些社会价值实际分配状态的主观判断。显然,如果按照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的定义,把政治理解为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那么,正义就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对这一点,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亚里士多德也有自己的认识,他明确表示,“公正是为政的准绳”,因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在他看来,正义原则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的平等与差异两种关系,对平等的因素同等对待,对差异的因素区别对待。这两种处理平等与差异因素的原则,他分别称之为“算术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正义的实现,就在于通过上述两项原则的结合与平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应得之物。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政体是城邦的“形式”,亦即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它规定了一个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以及何为不义。由此出发,在不同的政体之下,人与人之间哪些方面相互平等、哪些方面彼此相异也就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并非人们之间先天存在的平等与差异的关系决定了政体的不同,而是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异。基于政体的差异,上述正义原则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正义,即分配的正义与矫正的正义。前者指按照政体所要求的原则(身份、财富、品德、贡献等)对价值特别是政治权力进行分配,后者则通过在分配中参考其他因素,以实现对前者的矫正或者补充。 这就意味着民主政体、寡头政体或者贵族政体都有它们各不相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民主政体要求在城邦重要的机构中平等地分配政治权力,同时考虑财富、贡献等使人们相互差异的因素,并使之在一些次要机构的权力分配中有所体现;寡头政体或贵族政体则要求按照财富或者身份的差别分配城邦中最根本的权力,同时考虑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一面,使每一个人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某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决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上述不同的分配方案恰恰体现了这些政体的内在要求,但关键在于它们采用不同的分配正义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补偿的正义。只有两者相互平衡,政体才能稳定持久。 (选自《正义原则的功能及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实现》,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正义和民主都是源自西方的政治范畴,二者的历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 B. 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就是政治,所以正义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 C.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对正义的理解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支持与赞赏。 D.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所以公正是为政的准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通过分析戴维·伊斯顿及亚里土士多德对“政治”或“正义”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了“正义”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B. 第二段引述亚里士多德的看法阐明了正义原则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正义;第三段则论述了根据政体差异,对正义原则进行的相应调整。 C. 文章几处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 D. 文章最后一段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再总说的思路,具体论述了“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中体现的政体的内在要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亚里士多德将同等对待平等因素的原则,称之为“算术上的均等”,将区别对待差异因素的原则,称之为“比例上的均等”。 B. “算术上的均等”与“比例上的均等”相互结合与平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他们的应得之物,才能实现正义。 C.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是城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政体规定具体的城邦中何为正义何为不义;不同的政体使人们彼此相同或者彼此相异。 D. 不同政体根据自己的内在要求,施行不同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民主政体在分配和矫正的过程中更能把握两者间的平衡。 参考答案: 1. D 2. C 3. D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二者的历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文中并无依据,原文“正义的历史可以说与西方政治思想同样古老”。B项,“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就是政治,所以正义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说法强加因果。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如果按照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的定义,把政治理解为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那么,正义就是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标准”,原文是假设关系。C项,“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支持与赞赏”,二人观点相通,但并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支持与赞赏他,戴维出生于亚里士多德之后。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文章阐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非是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古希腊正义理论的最高水平,而是为了让读者理解正义原则的功能。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项,“民主政体在分配和矫正的过程中更能把握两者间的平衡”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无依据。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路 亭 柯灵 ①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②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 ③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 ④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每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 ⑤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 ⑥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浃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霭霭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 ⑦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齿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大江沿有个过渡亭,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的双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时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亭前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记得其中的一副是: 山色湖光,四时佳兴。 早南晚北,廿里官塘。 ⑧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稍安勿躁”“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不过疲倦的行人,谁也不计较这些。 ⑨“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苦辛;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 1.如何理解第③段中“(路亭)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一句的含义?(4分) 答: 2.文章第一段说“通都大邑,行路更难”,其原因是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 3.请概括文章②—⑥段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路亭?(3分) 答: 4.作者深望用最美的笔墨描述路亭,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 1.路亭能使生理和心理压力很大的人,身心暂时有个着落(2分);路亭能让人的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2分)高考资源网 [答题指津]这一句话是对路亭作用的形象说明。下面两段文字即是对其作用的具体描述,所以只要认真分析下面两段中对路亭作用描述的句子即可。 2.人多,紧张疲劳;走累了,没休息的地方。(2分)引出下文对路亭的回忆,(2分)并与乡下有路亭供休息进行对比。(2分) [答题指津]“通都大邑,行路更难”是本段的中心句,后面的内容即是对其的解说,所以答案只要稍加概括即可。对句子作用的解答,不仅要从内容的角度去思考,还要从结构、表达技巧以及出现位置的角度去思考。 3.从路亭的外形、作用、布局三个方面。 [答题指津]本题考查的是对段落内容的概括。首先要对四个自然段分层,然后概括每层大意。第二段讲的是路亭的外形,第三至第五段讲的是路亭的作用,第六段讲的是路亭的布局。 4.对路亭特殊的风貌和品质的赞美;对路亭的深切怀念;在物质文明突飞猛进的现代,对关怀人们身心的呼吁。(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答题指津]考查作者情感涉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首先要抓住能直接表达情感的重要词句,如“深望”“最美”“(路亭)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等,由此不难得出“赞美”与“怀念”的情感。然后要结合文章第一段对现代社会的描述,通过现代社会“行路难”与将要逝去的路亭予人好处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作者对“关怀人们身心的呼吁”。 略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古代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应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秦朝是中国历史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叫“御史大夫”;汉代时,御史大夫被提升到与丞相同一行政级别别。汉文帝时,鉴于当时御史监察不力的情况,临时调派身边可信人员到下面核查,此行为称为“刺”。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正式设立“刺史”,这成为中国古代反贪的一种新型“反腐办”。 除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掘“举报”。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南北朝的北魏拓跋嗣(魏明元帝)当皇帝时,专门下诏,鼓励民众举告贫官;到了北宋,“上奏言事”备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反腐奏折,《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举报”虽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于是,“制度反腐”成为一种探索。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即官员贪赃枉法,与庶民同罪。 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明朝对贪官用刑之酷是历史上罕见的,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剥皮实草”,贪官污吏们被拉到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杀死,并将他们的皮整张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然后把这些假人摆在衙门的公座旁边,以这种阴森恐怖的方式与继任官员进行职务的移交。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污受贿数额作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并用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立足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摘编自“中华励志网”)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今中外都强调反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 B.从某种意义上说,治官治吏,尤其是反贪反腐,意味着一个社会的进步诉求。 C.秦朝建立了第一个完备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D.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因为御史不奉法,监察不力,于是皇帝另派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是古代最有效的反腐手段之一,就是保障吏民一定的亩论自由,鼓励基层官员、民间人士越级上书,指阙言事。 B.作为制度反腐的手段,朱元璋对贪污腐败实施的刑罚骇人听闻,他独创的“剥皮实草”制起着杀一儆百的作用。 C.《包孝肃公奏议》一书都是记录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反腐奏折,北宋时的贫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 D.民告官,如果有理有据,又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官官相护,民怨难申,就会使矛盾激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可见,中国古人一开始就知道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B.虽然立法严惩,但腐败却从来没有绝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C.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D.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参考答案: 1.A 2.C 3.D 解析:1.于文无据或无中生有。 【思路点拨】论述类文章往往围绕某一新知识、新理论展开,所以理解文章大意,要抓住文中出现贯穿全篇的重要概念(词语)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读全文后,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与原文有关语句逐项比对备选项,以免出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范围失当等问题。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2.原文是“多是”,而非“都是”,或然已然。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3.强加因果。 【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注意:①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文段(一),完成下列问题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其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注]报闻:上书言事,上不采纳。 1.对下面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逊必侮上 侮:轻慢 B.陛下即爱厚之 即:如果 C.臣闻客有过主人者 过:路过 D.在人之右 右:上位,尊贵的地位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曲突徙薪亡恩泽 ②人为徐生上书 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 焦头烂额为上客 A.两个“亡”字相同,两个“为”字也相同 B.两个“亡”字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 C.两个“亡”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D.两个“亡”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霍氏奢侈 B.宜以时抑制 C.往事既已 D.后以为郎 4.“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把烟囱改造成拐弯的,到远处去搬柴禾,否则恐怕会发生火灾 B.把烟囱改造成拐弯的,把柴禾搬到远处去,否则将会发生火灾 C.再另外造个拐弯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处去,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D.再另外造一个拐弯的烟囱,到远处去搬柴禾,不然的话,恐怕会发生火灾 5.文中“徙薪曲突之策”指的是( ) A.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B.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其积薪 C.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 D.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6.对上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福从霍氏奢侈,必行逆道,料到其必然自取灭亡,但又不希望见到霍氏败亡,就多次上书,希望皇上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B.皇上不采纳徐福的意见,后来霍氏果然被诛灭。霍氏亡后,徐福并未得到嘉奖,等到有人上书后,他才得到了皇上的一点奖赏。 C.曲突徙薪的故事讲了有一个主人不听到访客人的意见,没有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终至发生了火灾,后来论功宴请,却只请为救火而焦头烂额的人,没请提宝贵意见的人。 D.有人向皇上建言,应该奖赏徐福,尊重有先见之明的人。 参考答案: 1.C 解析:“过”是“拜访”的意思。 2.C 解析:“亡”是“没有”的意思。“为”第一个是“给,介词”的意思;第二个是“作为,动词”的意思。 3.D 解析:“以为”是“以(之)为”即“让……成为的意思。 4.B 解析:“为”的意思是“改造”;“曲突”意思是“拐弯的”;“不”通“否”,“否则”的意思;“且”是“将要”的意思。 5.D 解析:通读全文理解文意,知道“徙薪曲突之策”的背景,根据上下文可知“徙薪曲突之策”指的是茂陵徐生的上书“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6.C 解析:后来有请,“主人乃寤而请之”。 附翻译: 先前,霍光生活奢侈,茂陵徐福说:“霍氏一定会灭亡。(因为)奢侈就会不谦逊,不谦逊就一定轻慢位尊的人。轻慢尊上,是违背道理的。地位在人家之上,人家就会妒忌。霍氏掌握政权已经很久了,妒忌他的人太多了。天下的人妒忌他,却又背道而行,不灭亡还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上疏向皇上进言,说:“霍氏安泰兴旺,陛下您要是怜惜厚待他,就应该不时加以抑制,不使他(生变)导致灭亡。”三次上书,总是没有结果。后来霍氏(获罪)被诛杀,那些告发霍氏的都封赏。有人就为徐生(感到不平)向皇上上书,说:“我听说有客人拜访主人,看到他的烟囱笔直,旁边放着干柴。客人就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曲的,远离那些干柴,否则会有火灾。主人笑笑着不回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都来救火,幸亏把火扑灭了。于是就杀牛设宴,答谢邻居们。烧焦烫伤的就坐在上边,其他的按功劳大小依次就座,却不邀请那建议把烟囱改曲的人。人家就对主人说:‘你如果听那客人的话,不用花费牛肉酒食,终究没有火灾。现在论功宴请宾客,那建议把烟囱改曲,远离干柴的人没有功劳,为救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却成为座上宾吗?’主人才醒悟了,邀请了那客人。现在茂陵的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会有变故,宜及早防止杜绝。如果原先徐福说的能得到实行,那么国家就没有分裂土地、赏官赐爵的花费,臣民没有叛逆作乱的败迹。事情已经过去了,徐福却独独没有蒙受功劳,希望陛下能够明察,尊崇那有先见之明、防范于未然的建议,让这样的人地位比只会效死力的人尊贵。”皇上就赐给徐福十匹帛,后来让他做了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 艰难 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参考答案: 4.A 5.B 6.D 7.(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勋,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不回答. 6. 参考答案: 17.C(敲门) 18.A(A表原因。B代词,我;代词,这些。C动词,写;动词,认为。D连词,并且;副词,将要) 19.B(A形容词活用,B没有词类活用,CD使动用法) 20.C(“主要为阮光禄着想,才不得不恳切表示同阮光禄断绝关系”不确切,应是委婉的言辞中表明与阮光禄断绝关系的严正态度) 21.(1)假若我私下独自和阮大铖交游,私下里又怕对阮大铖又毫无益处。(2)阮光禄在清议堂扬言,说你跟他(左良玉)是老交情,而且和他左良玉内外相接应,你为何不赶快离开呢?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汉字中有不少会意字,今人可以根据字形来进行理解,并且有的还不止一种理解,请从“众”“旦”“臭”中任选一个进行重新“会意”。 示例: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示例)众:多人站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大群。 众:一人是个人的关系,二人是随从关系,三人就是群众关系。 众:三个人在一起,总比一个人的力量大。 众:三人聚在一起力量当然比一个人的力量大。 众:平日多帮助人,最后人人都会帮你。 众:一人不够,再来两人,难事定能攻破! 旦: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一日之开始。 臭:平时自大了一点,最后名气总会坏一点。 臭:愿意让自己生活得像一只狗一样,名声自然就不好了。 臭:自甘做丧家犬,名声也不会香到哪里去。(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8. 根据上下文语境,在下文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美好而充实的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回首高中三年,感慨良多。 甲:这三年,或者说我成长的这十八年,父母最辛苦,虽然他们嘴上说着“不辛苦”,可是____。 这样的细节,足以让我感动落泪。 乙:这三年,特别是高三这一年,我们的老师最辛苦。所以我想送他们一首小诗:老师,如果我是小船,您就是大海,没有您我怎能远航?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 丙:这三年,不,这十二年的学习时光,我们自己也砥砺奋进,不负年华。所以,高考在即,我要送给自己和同学一副对联以振士气:立壮志十年寒窗苦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妈妈时常在陪我熬夜的时候坐着睡着了。 (2). 老师,如果我是泉水,您就是高山,没有您,我怎能潺潺流淌? (3). 展宏图一朝金榜高中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仿写的能力,第一个空,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准话题,从语境的和谐,逻辑合理、前后照应等角度分析。从上文来年看应填能体现父母辛苦的内容,从下文“这样的细节”可知,应填能体现父母辛苦的细节描写。第二个空,考查仿写的能力,解答时要仔细阅读所给例句,从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等角度进行仿写。此题从例句“老师,如果我是小船,您就是大海,没有您我怎能远航”来看,内容上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形式上要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和反问的手法,表达时要采用“老师,如果我是……,您就是……,没有您我怎能……”的格式。第三个空要求写出对联的下联,要注意做到与上联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对应工整,音韵协调;内容相关。从内容上来看,要表达激励同学努力奋斗并,预祝同学金榜题名的意思,形式上来看,要与上联“立壮志十年寒窗苦读”构成对偶句,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9.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网络文学就是当代文络文学的当代性决定了它处于极大的流动和变化变异当中,无论是主题、价值观层面的研究,叙事手法、艺术特征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挑战性,不能照搬传统文学的理论体系和衡量标准,应加强引导。而网络文学创作者要时刻对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社会影响有清醒的认识,不辜负读者的信任;需要一直坚持创造创新,将当代性、人民性和网络传播特质充分结合,以迎接网络文学新发展的东风。 ①始终____②还是____③更____④甚至____⑤才能____ 参考答案: (1). 处于 (2). 叙事手法 (3). 需要 (4). 变异 (5). 不辜负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题干要求“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首先阅读文段,辨析句子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词填入,①“始终”应填在“处于”前面,②“还是”填在“叙事手法”前,因为前文有一个关联词“无论”,③“更”填在“需要”前,以为前后两个句子是递进关系,④“甚至”填在“变异”前,因为“变化”、“变异”之间是递进关系,⑤“才能”填在“不辜负”前,“网络文学创作者要时刻对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社会影响有清醒的认识,不辜负读者的信任”句子之间是条件关系。 10. 下列各组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开舱共取出8大类123种搭载物品,其中在天上开花结果了的“蕃茄试管苗”,意味着未来在太空中可以种新鲜植物,保证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长期工作时有新鲜蔬菜吃。 B.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将众多出版机构、文化院团、影视制作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推向市场,培养一批兼具经济效益与竞争力、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企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C.《妈妈咪呀!》于1999年开始在百老汇首次亮相,12年来在全球用13种语言演唱,观众人数超过4200多万人;著名的ABBA乐队的22首金曲贯穿了一个寻找父亲的故事。 D.第11届女排世界杯收官阶段,面对与德国队的生死大战,由于中国女排最终3比0完胜对手,8胜3负位列本次世界杯第三,获得直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 参考答案: A B中“众多出版机构,文化院团、影视制作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并列不当,“经营性文化单位”与前三者是种属关系,故此句范围不清,不合逻辑。C中“开始”与“首次”重复赘冗,“人数超过……多万人”语义重复。应分别删去“开始”和“多”“人”。D中“由于中国排最终”里的“由于”的滥用,造成下旬中的两个谓语“位列…‘获得”的主语残缺,应去掉“由于”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 请以“余音未了”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无限,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略 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孝感市 金店 中学 2020 年高 语文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