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富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富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富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富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渐渐 朱以撒 ①空无一叶的九重葛,整个冬日在寒风中抖瑟。近日发现有星点紫红色的叶芽从枝条的骨节探出,每一日都非常微弱地发展。与此同时,朋友赠送的洋兰,细细地看,正在敛约着极盛时刻的嫣红,细微地走向它的反面。这两种走向,因为太细了,往往让人浑然无觉。 ②正常的生长或者凋零,都是在难以分辨中进行的。在叙述这种进展程度时,我经常运用两个字——渐渐。 ③一滴融入了清水的墨,坠落在白色宣纸上会有多大,效果如何,一般人是难以言说的。有的人挥毫时左手总是攥着一团卫生纸,墨一入纸,便飞蛾扑火般地敷上去,吸干。于是右手不断地写,左手不断地吸,一眼可见手头功夫的匮乏。同时,左手这个寒酸的动作与优雅的右手难以匹配。我习惯了墨汁垂落,宣纸柔软承露般地接住它的圆润,然后缓缓化开。其向着外围扩散的模样毛茸茸的,内浓外淡,内黑外白,非人工可以合成。搁笔后挂起,品一盅茶后再去看看,晕化恰到好处,比挥毫时刻多了一些水乡气息。因为渐渐,才如此微妙。 ④深沉的夜色里,宁静中传来更夫的脚步声,还有低沉的梆声。好像时间是由更夫带来的,由他来向梦中人传达时间的进度。在一个缺乏钟表的年份,更夫出现,在深夜里,替人守时,使梆声飘入睡意里。夜,在渐渐中流转。那些赶早的人满怀感激,起身收拾行囊,穿过夜幕渐淡阗寂的街巷,悄悄地消失在远处。不少旧日的文本都展示了这个情节,甚至由更夫把夜间许多叙事的残片缝缀起来,让深沉的夜晚有一些动感——在更夫的步履下,舒缓的、浸润的青石板路面上,共同地流露出连绵的湿意。 ⑤一位小姐倚在临街窗旁,右手执一柄描花纨扇,正朝窗外张望。街面上耍把戏的正在调遣三寸不烂之舌,寻常话语一经渲染,灿若桃花。小姐渐渐笑了,很平和。她把手抬起来,让纨扇更近于自己的脸庞,一旦笑颜大展,纨扇已经遮掩了春色。春色三分毋须多,泛滥起来就不那么可爱了。像一夜秋风凌厉,打落万千叶片,这与我偏重于渐渐的心理相违。有的黄叶就能生出一些美感。它是先落下两片,再落下两片。一点点地递进,含蓄文雅,有一种长调般的韵味。让人端详着树顶,晚秋正在缓步移近,天空在落叶的疏朗中渐大,这个秋天才算是一步一步被拥有了。 ⑥孩子渐渐地长大了,长辈渐渐地老去,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进展,由小到大,由壮而衰。老子是不看好强壮的,物壮则老,他说。在他眼里,人最好不要长大,永远地柔、弱,这样就有无限生机。生活慢下来时,孩童说着稚气无忌的话语,无知以至无畏。疏离了天性,超常地精明有心计,善于察言观色,在我眼里,这样的孩童就让人讨嫌了。我读到几幅儿童书法,笔下老到,甚至老气横秋,心里就十分惋惜。在这个变数很大的空间里,没有多少人乐意那么长久地等待。一粒花蕾,不要急于让它成为一朵花。生活的节奏在看不见的地方支配着我们的手脚呢。 ⑦主人从草地上觅食的鸡群里挑了一只芦花色的公鸡,作为款待客人的佐食佳肴。从炖罐里飘出来的肉香,让人贯串起放纵奔跑于田畴地角、花径草丛中正常生长的过程。从出壳到长成,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积累,允许生长的缓慢。主人安时处顺的生存观,显然有过人的耐心。我们在口舌感到快感的同时,还有一种美感,渐渐递增起来的美感。 ⑧像自然草木那样,渐渐地生,渐渐地长,渐渐地枯黄;像自然四季那样渐渐地来,渐渐地渗透,渐渐地转换。我们的日子,真要原生态一些,还真得倚仗渐渐了。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九重葛与洋兰让人浑然无觉的向上生长过程写起,显示出作者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也引发了下文关于渐渐的思考。 B. 本文思路开阔,今古相接,由物及人,形散神聚,具体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渐渐”的感悟与思考。 C. 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例如第三段,将有的人书法手头功夫的匮乏、书写动作的不协调和“我”从容不迫的书写、悠然自得的心态进行对比,表达了“我”对“渐渐”的体悟。 D. 作者善于借生活片段来表达情感,如老到乃至老气横秋的儿童书法,既表现出对孩子的惋惜,也包含着对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的否定。 5.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关于“渐渐”的多个场景,请分两类概括,并说说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场景组织到一起的? 6. “渐渐”在本文中有哪些意蕴?“渐渐”在行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4. A 5. 主要写了两类场景,一类是自然场景:九重葛与洋兰等草木正常生长与凋零,秋天等四季自然转换;一类是生活场景:书法作品自然晕化,更夫步履舒缓为人报时,小姐以纨扇遮挡住笑颜,小孩子稚气与老成,主人安时处顺地养鸡与炖鸡等,作者是通过感受、观察和想像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的。 6. (一)意蕴:自然万物生灭兴替的进程节奏多是缓慢渐进的;社会生活的众多情景也因从容渐进而显示出美好;作者主张的生活态度要安时处顺,遵循自然渐进的节奏,而不要急功近利。(二)作用:“渐渐”明示了各材料的共同性,是贯穿材料的线索;以之为题,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文章从九重葛与洋兰让人浑然无觉的向上生长过程写起”不正确。九重葛是生长过程,洋兰是盛极转衰凋零过程,第二段开头句点明生长与凋零。故选A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题干给出的关键句,通读全文,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从原文来看,第①段描写了九重葛和洋兰的自然生长与凋零,第③段描写墨迹的晕染,第④段描写更夫打更,第⑤段描写小姐掩笑,第⑥段写人生的成长与更替,第⑦段写芦花鸡的自然成长和主人的安时处顺,可以从自然场景和生活场景角度将其归类。这些场景,既有作者的亲身感受,也有作者的想象,可见是被作者用感观和想象串联起来,服务于“渐渐”这一主题的。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全文,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答出“渐渐”的意蕴和作用,第一问,可通读全文逐段概括。从全文来看,作者先写了自然界中的九重葛与洋兰等的生长与凋零,反映出自然万物生灭兴替多是缓慢渐进的。接着写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场景中的人,表明社会生活的众多情景也因为从容渐进而显示出美好。第⑦段又将自然与人合起来写,表达出作者安时处顺,遵循自然渐进的生活态度。第二问,从结构上来看,全文围绕“渐渐”展开,“渐渐”明示了各材料的共同性,是行文线索;并且“渐渐”是文章的标题,有总领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得出本题答案。 【点睛】第1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通读全文,关注细节。(1)快速通读全篇,依据写作顺序理解思路;(2)找出议论性的段落和语句,快速把握作者情感及全文思想主旨;(3)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品味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4)分析写作手法;(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竹 刀 陆蠡 ①假如在这平野中有一座遮断视线的孤山,这对于永久囿于地的平面上的人们是多么兴奋啊。方朝日初上或夕阳西坠,有巨大的山影横过田野,替没有陪衬没有光影的画面上添上一笔淡墨,一笔浓濡;多雾或微雨的天,山顶上浮起一缕白烟,一抹烟霭,间或有一道彩色的长虹,从地平尽处一脚跨到山后,于是这山便成了居民憧憬的景物。 ②有从远僻的山乡来的人望见了这名胜的小山,便呵呵大笑道:“这也算是‘山’么?这,我们只叫作‘鸡头山’,因为只有鸡头大小。”双手叉住腰笑弯到地。 ③好奇的听客便会从他夸张的口里听到他所见的是如何绵亘数百里的大山。摩天的高岭终年住宿着白云,深谷中连飞鸟都会惊坠!嶙峋的怪石像巨灵起卧。 ④“我不欢喜这揣测的臆谈,谁能够相信这桃源的故事?” ⑤于是他描说那跨悬在山腰间的羊肠路。那是只有两尺多宽,是细密的整齐的梯级。一边靠山,一边靠削壁千仞的深壑。望下去黑魆魆的,迷眩的,这深涧底下隐伏着为蛟,为龙,或其他神怪的水族,不得而知。总之万一踹了下去,则会跌得像一个烂柿子,有渣无骨头。但是居住山里的人挑了一二百斤的干柴,往来这山道,耳朵沿搁着一朵兰花,一朵山茶,百人中之一二会放上半截纸烟。他们挑着走着谈笑着,如履平地,如行坦途,有时还开个玩笑,在别人的腰边拧一把。 ⑥他又说到山间头上簪花的少女,她在每天早晨携了竹筐到松林里去扫夜风摇落的松针,装满一筐便背了回来,沿途采些草实,在溪边洗洗手,一天也不曾间断。她有一天,正背了满筐的松针回来的时候,觉得竹筐异常的沉重,便想暂时憩憩罢,就靠着竹筐坐下,却永久地坐在那儿了。山间人都说是因为她生得太美丽,被什么山灵或河伯娶去了…… ⑦那让我选一个实际的故事说给你,只可惜有一个悲惨的收场。你知道山居的人是如何获得每天的粮食和日用品么?狩猎是不行的,鸟兽乐生,不可杀尽;农稼也不行的,团团簇簇的高山遮住了阳光。他们大都靠打柴锯木为生,换取一把盐、几枚针、一片鲞、一包白糖…… ⑧冬天,他们砍下合抱的大树,截成栋梁楹柱的尺寸,等到明春山洪暴发的时候,顺水流到港口,结成木筏,用竹篙撑着,撑到城市的近郊,售给木商运销外埠。山势陡峻的所在,木材无法输运,他们砍取寸许大小的坚木,放在泥土筑成的窑里烧成木炭,这样重量便减轻了四分之三,容易挑到外面来,木炭的销场是很好的。 ⑨“你说得又远了。没有指示给我故事的连索。” ⑩是哟!他们是靠打柴烧炭为生。但是你知道城市里的商人的阴恶和狠心么?他们想尽种种方法,把炭和木板的买价压低,卖价抬高。他们都成了巨富了,还要想出更好的方法,各行家联合起来,霸住板炭的行市。他们不买,让木筏和装炭的竹簰搁在水里,不准他们上岸,说销场坏了,除非你们完全让步。 ⑾山民空着手在城里徜来徜去, 竟想不出办法。他们的幸福的幻梦是被打碎了…… ⑿一天,一位年青的人随着大家撑着木筏到城里去,正在禁止上岸的当儿。大家议论纷纷想不出主意。这位年青的人一声不响地在一只角落里用竹片削成一把尺来长的小刀,揣在怀里,跑上岸去,揪住一位大肚皮的木行老板,毫不费力的用竹刀刺进他的肚皮里,听说像刺豆腐一样的爽利,刺进去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血溅出来,抽回来的时候,满手都是粘腻的了。他跑出城来,在溪边洗手的时候被警吏捉去。 ⒀ “你说了可怕的故事了。我没有想到你会说出这样吓人的语句,我懊悔听这故事,但是请你说完。” ⒁官厅在检验凶器的时候颇怀疑竹刀的能力。传犯人来问: ⒂你是持这凶器杀人么? ⒃是的。 ⒄这怎么成? ⒅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 ⒆大家脸都发青了。当时便没有继续讯问。各木板行老板也似乎怵于竹刀的威力,自动派人和他们商订条件,见了他们也不如先前的骄傲。 ⒇“这位青年结果如何呢!” 21)听说刺断动脉后流血过多死了。……否则,他将在暗黑肮脏的牢屋里过他壮健的一生。 21. 第⒅段中“便是这样”一句可看出这位青年怎样的心理? 22. 赏析第⑦段画波浪线的部分。 23. 作者用对话展开文章,又不交代听话者的性别和身份,请分析这样安排的用意。 24. 作者自评本文“故事中拉出枝枝节节来,有如一篇没有结构的文章”。这些“枝枝节节”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21. ①对官厅人不知竹刀威力的鄙夷心理;②早已做好坐牢或者牺牲准备的坦然、冷静心理。 22. ①运用设问,引起听者思考、注意;②先破后立的方式提出山民们的求生方式,突出其生存条件之艰苦;③具体列出换取来的最基本的生存资料,极言生存之艰苦以及卖炭对于他们重要性,为下文青年人奋起反抗城里险恶商人作铺垫。 23. ①运用对话的形式,方便作者叙述故事,又增强了“现场感”“真实感”“悬念感”,吸引读者以“听话者”的身份介入文本创造的情境。②不出现听话者的姓名和身份,不分散读者注意力,突出故事本事,引发深沉思考。 24. 文章从平原的小山写起,写到远僻山乡的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俗以及险恶的生存条件,最后才写竹刀与青年的故事。①为下文作铺垫,这些内容其实是在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导引出青年英雄的悲壮出场;②与下文残酷的现实形成对比,山居生活神秘安宁、悠然自得的一面与后文展示的现实形成对比,引人思考;③调节了叙述节奏,也使故事更丰富更真实。 2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概括。“便是这样”反映这位青年的心理,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官厅在检验凶器的时候颇怀疑竹刀的能力”“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听说刺断动脉后流血过多死了”等可知,对官厅人不知竹刀威力的鄙夷心理;做好坐牢或者牺牲准备。 2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赏析。“只可惜有一个悲惨的收场”“狩猎是不行的,农稼也不行的”等,运用设问,引起听者思考;“大都靠打柴锯木为生,换取一把盐、几枚针……”,突出其生存条件之艰苦;“换取一把盐、几枚针、一片鲞、一包白糖……”具体列出换取来的最基本的生存资料,极言生存之艰苦以及卖炭对于他们重要性,为下文作铺垫。 点睛:句子的含义注意表层和深层之分。把语句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 2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结构安排的用意。用对话展开文章,又不交代听话者的性别和身份的用意,增强了“现场感”“真实感”“悬念感”,吸引读者。不出现听话者的姓名和身份,不分散读者注意力,突出故事本事,引发深沉思考。 2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用题。“枝枝节节”的内容的作用,主要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枝枝节节”的内容主要是指,文章从平原的小山写起,写到远僻山乡的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俗以及险恶的生存条件,最后才写竹刀与青年的故事。作用: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残酷的现实形成对比,调节了叙述节奏,也使故事更丰富更真实。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老屋情思 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金色的鞭子,猛烈地抽打着门窗,不锈钢的防盗门嗡嗡地响,第六感觉告诉我,老家那老屋,这回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 清明时节,我回到老家,给父母上完坟后,来到老屋的废墟旁边,目睹着老屋的残砖断瓦,默默感受着老屋淳厚温暖的泥土气息,我突然有一种现实被抽空的感觉,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 老屋究竟有多老?父亲没说过,我也没查过。我只知道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我们这个李姓屋场就有新屋老屋之分,老屋比新屋地势稍高一些,中间隔着一口蒿笋塘。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屋不断扩建,蒿笋塘被填平了,新屋和老屋便实行了无缝对接。老屋原来有上下两个堂屋,叔父成家后,上堂屋那边的房子给了叔父,父母和我们六兄弟住在下堂屋的三间房子里。 对生长在城里的孩子们来说,老屋似乎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它不过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既没有青山环绕,碧波荡漾的美景让人流连,也没有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供人欣赏,更没有叹为观止的文化古迹让人演绎,即使不倒,也卖不了几个钱。但是,在我们心中,感情这个东西是无法估价的,就像“儿不嫌母丑”一样,老屋不但寄托了父辈对儿女的福佑和期盼,而且也凝结了我们这代人的心血和汗水。老屋扩建的地基是我们一担担土从烂泥塘里填起来的;老屋的砖瓦,是我们挖土拌泥一口一块做出来的;老屋的木料,是我们一步一颤从几十公里路远的山里买来的。老屋的一砖一瓦,一木一梁都注入了我们的灵魂,它和父母连在一起,成了一种血浓于水的情节,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漂泊多久,它都会牢牢牵住你的心。可是现在,它已经容不下“从前……”这样的故事了。 老屋倒了,它倒得悲壮。 它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先天不足,没有钢筋的支撑、没有水泥的庇护,除了半截经过火炼的红砖外,几乎都是原生态。赤身裸体迎击狂风暴雨,霜刀雪剑。几十年来,尽管伤痕累累,它把眼泪藏在心中,屹立不倒。这次,它拖着摇摇欲坠的病体,与百年不遇的强敌决斗,终于倒下了。就像一个身受重伤的战士,面对力量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他用最后一点力气,打出了枪膛里最后一颗子弹,然后倒下了。他是英雄! 老屋倒了,它倒得其所。 它本是水田中肥土层下的一层粘土,被主人发现后挖掘出来打造成合适的形状,用到了合适的地方,便成了屋。为报主人知遇之恩,它以有限的空间,接纳和承载了主人一家三代人,在这里,它送走了两位坚持与自己相伴终身的老主人;在这里,它见证了少主们一个个成家立业,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在这里,它见证了第三代人的出生成长,然后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出家门。它为主人一家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直至他们搬进新居才了无牵挂地倒下,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来之于土又归之于土,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老屋倒了,它倒得刚义。 老屋知道,它存在的价值,就是有人居住。“没人住,毋宁死”,这是它的生命信条。自从两位老主人去世后,它就知道自己的大限快到了,因为狭小的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主人一家子孙繁衍的需要。它不想顶着落伍者的代号苟活于世,也不想用残缺不全的病体博得世人怜悯。“士为知己者死”,能够读懂自己生命密码的就是躺在不远处坡地上的两位老主人,于是,它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归。 老屋倒了,它静静地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与离它不远的二位老主人相依为伴,默默地注视着从这里出发四处闯荡的子孙后代。它带走了寂寞与忧伤,留下了质朴与纯真。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把一股浓浓的乡情注入了它所承载过的游子心中,让你牵挂、让你眷恋、让你回归。这种乡情将伴你一生并延续子孙,直到永远。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篇写狂风暴雨,着力突出了雨大风猛的特点,这样写既照应了标题,又为下文写老屋的倒塌埋下了伏笔。 B.送走了两位坚持与自己相伴终身的老主人,老屋知道自己完成了历史使命,知道主人的下一代也看不起自己,便在风雨中倒塌了。 C.“可是现在,它已经容不下‘从前……’这样的故事了”,这是因为老屋倒了,它与它“从前……”这样的故事彻底告别了。 D.本文以“我”对老屋的情思为线索,详细描写了老屋在经历暴风雨后倒塌的情景,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老屋的感情。 E.这篇散文擅长描写,作者设想老屋倒下前的心理,表现其刚义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文中老屋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概括。(6分) (3)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6分) (4)文章题为“老屋情思”,试探究作者在文中对老屋怀有哪些复杂的情思。(8分) 参考答案: (1)EC(选E给3分,C给2分,A给1分,答B.D不给分。) (2)①外形普通。普通的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②性格刚强。它以原生态的躯体,迎击狂风暴雨、霜刀雪剑,历经几十年。③乐于奉献。它以有限的空间,接纳和承载了主人家三代人。(每点2分) (3)①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②作者赋予老屋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又将老屋比作一位受伤的战士。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老屋在与狂风暴雨作斗争时的顽强不屈的精神,丰富了老屋的形象。(每点2分) (4)①对老屋经受不了狂风暴雨的袭击而倒塌的遗憾之情②对老屋接纳和承载自己和家人的感激之情。③对老屋勇于和自然界的狂风暴雨、霜刀雪剑搏斗的钦佩之情。④对老屋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归的理解和尊重之情。⑤对老屋倒下后的感伤之情。(每点2分,答出任意四点给满分) (1)试题分析:A.“照应了标题”表述不当。B“老屋知道自己完成了历史使命”说法不恰切,且“知道主人的下一代也看不起自己”属无中生有。D.文章没有“详细描写”“老屋在经历暴风雨后倒塌的情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老屋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文中的答题区域,考生所找的事件应能体现“老屋特点”。答题区间在4.6.8节中,提取的关键语句是“几乎都是原生态。赤身裸体迎击狂风暴雨,霜刀雪剑。几十年来,尽管伤痕累累,它把眼泪藏在心中,屹立不倒。”“它不过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既没有青山环绕,碧波荡漾的美景让人流连,也没有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供人欣赏,更没有叹为观止的文化古迹让人演绎,即使不倒,也卖不了几个钱。”“它以有限的空间,接纳和承载了主人一家三代人”概括,形成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答题关键词“语言特点”“ 表达效果”画线句子“几十年来,尽管伤痕累累,它把眼泪藏在心中,屹立不倒。这次,它拖着摇摇欲坠的病体,与百年不遇的强敌决斗,终于倒下了。就像一个身受重伤的战士,面对力量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他用最后一点力气,打出了枪膛里最后一颗子弹,然后倒下了。他是英雄!”这是内涵比富的语句,语言特点上,主要是修辞手法,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老屋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又将老屋比作一位受伤的战士。表达效果上,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老屋在与狂风暴雨作斗争时的顽强不屈的精神,丰富了老屋的形象。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题为“老屋情思”,试探究作者在文中对老屋怀有哪些复杂的情思。”,从题干的提问来看,本题的答案应包括如下内容:对“哪些复杂的情思” 做探究,首先应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文中的答题区域,考生所找的事件应能体现“老屋特点”。答题区间在全文,提取的关键语句是“目睹着老屋的残砖断瓦,默默感受着老屋淳厚温暖的泥土气息,我突然有一种现实被抽空的感觉,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老屋的一砖一瓦,一木一梁都注入了我们的灵魂,它和父母连在一起,成了一种血浓于水的情节,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漂泊多久,它都会牢牢牵住你的心。”“ 老屋倒了,它倒得悲壮。”“老屋倒了,它倒得其所。”“老屋倒了,它倒得刚义。”“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把一股浓浓的乡情注入了它所承载过的游子心中,让你牵挂、让你眷恋、让你回归。这种乡情将伴你一生并延续子孙,直到永远。”概括,形成答案。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怨恨、仇恨 B.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 居……忧:旧制,即“丁忧”,官吏为父母守孝。 D.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通“悌”,尊敬兄长 1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B.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C.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D.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12.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序”,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本文是“引言”“前言”一类文章。 B. “三秦”,项羽灭秦后,将关中之地分封给秦朝三个降将,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现将中国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 C.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D. “科举”是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两千多年。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 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 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 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14.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参考答案: 10. A 11. B 12. D 13. B 14. (1)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 (2)一个平民发动起义(陈涉起义)竟使秦朝灭亡,(秦王子婴)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 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10. 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恨:遗憾。 11. 试题分析:题干是“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捕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的意思是: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盖”作发语词,一般在句首,故应在“盖”的前面停顿。这样就排除A项、C项。“然不敢辞者”的意思是: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句中“然”作“然而”的意思时,常在句首,故应在“然”的前面停顿,排除D项。据此推断B项正确。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疏通文意: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 1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项,错在“实行了两千多年”。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13.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4.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登第”:“考中进士”;“见知于欧阳公”:“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知”:“赏识,了解”;“因”:“通过”。第二句关键点:“一夫作难”:“一个平民“(陈涉”发动起义”;“隳”:“灭亡”;“为”:“被”。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上的仙人,(我)就不敢知道;如果 (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 韩琦、范仲淹、富 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 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 ,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亦足以畅叙幽情 B.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的是(2 分) (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6.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7.翻译下列句子。(8 分)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4 分)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 分) 参考答案: 4.C 5.A 6.D 7.(1)后世之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说明白(它们的真相)的情况,哪里能说得完啊! (2)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采取的缘故啊。 4.试题分析:C 介词,对于;A 连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壮族自治区 玉林市 北流 林中 2020 2021 学年 一语 文联 考试题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