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河南华夏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河南省周口市河南华夏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河南华夏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市河南华夏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露天电影 迟子建 ①上世纪70年代,山村的孩子大约没有没看过露天电影的。我们那个小镇的人,可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种子站,它就在我们小镇的西头,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是部队,一个是十三连,一个是十七连。 ②在种子站的广场放露天电影,下午时候,一些老人就把座位摆好了。老人们胳膊上挎着一个或两个板凳,抽着旱烟:慢悠悠地朝种子站走去。由于他们眼神差,又大都佝偻着腰,必须要坐在前几排,所以提前把座位占好是必须的了。那些板凳高矮不一、颜色各异地排列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支杂牌军。他们放好板凳,会回家做他们的活计,等到电影快开演了,他们才不慌不忙地踱着步子走来,一副首长的派头。 ③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都不在我们小镇,它们是驻扎在山里的部队,一个离我们稍近一些,有五六里的样子,是十七连:另一处则要远很多,在打石场那一带,距离我们起码有十五里的路途,是十三连。老人们是绝不会去这两个连队看电影的,他们的腿脚经不起折腾了。而大人们就是去的话,也是选择十七连的时候多。能够去十三连的,都是如我一般大的孩子。大家相邀在一起,沿着公路,走上一两个小时,到达连队时已是一身的汗,而电影往往已过半场,看得个囫囵半片的。回来的时候呢,山路上阴风飒飒,再赶上月色稀薄的夜晚,森林中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我们就会被吓得一惊一乍的,得手拉着手行走才觉得心不慌。所以一去十三连看电影,就有小孩子回来后生病。高烧后说胡话照理是正常的,可家长们非说是走夜路时撞上了鬼,至于鬼长得什么样,想必他们也是不知道的。所以一说去十三连看电影,家长都不乐意,我们只有偷着去了。 ④因为驻扎在我们小镇附近的这两个连队经常放电影,我曾经认为世界上过着最幸福生活的就是那些当兵的人。连队的战士格外欢迎孩子们来看电影,他们会把自己的板凳让给我们坐,还会用茶缸端来热水给我们喝。当然,战士们对待那些十七八岁的女孩的态度,比对待我们这些十一二的毛头小孩更要热情,他们喜欢围坐在大姑娘身边看电影。 ⑤我们家的邻居有一个姑娘,叫青云,青云是个大姑娘了,她喜欢去十七连看电影。凡是有关电影的消息,最早都是她发布的。因为十七连的战士跟她很熟。要放电影了,总有人给她通风报信。她个子很高,腰肢纤细,头发又黑又亮,喜欢梳两条大辫子。她眼睛不大,眉毛浅浅淡淡的,肤色白里透粉,非常有韵味。她带着我们去十七连看电影时,神情中总是带着几分得意,好像回她的娘家似的理直气壮的。到了电影开演的时候,她往往看着看着就不见了。我们都以为她去小树林解手去了,可她一去就不回来,直至剧终。所以若问她电影演了些什么,她只能说出个大概。 ⑥爱上青云家的,是小钟和小李,他们总是结伴而来。小李好像是部队的文书,不太爱说话,又黑又瘦的。小钟呢,他不胖不瘦,浓眉大眼,肤色跟青云一样白皙,在十七连当伙夫,所以有时他会偷上一些豆油带给青云家。青云一烙油饼的时候,我就想一定是十七连的人又给她送豆油来了。青云那时中学毕业,在家务农,那年的秋天她去看护麦田,得了尿毒症,住进医院,不久就死了。她死的时候小钟正回南方探家,他回来后并不知道青云已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而一直在连队没有下山的小李也不知情。等到又要放电影的时候,小钟和小李来到青云家,听说了青云的事后,两个人都呆了,小钟还落了泪。人们依据泪水,判断青云跟小钟是一对,小李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 ⑦青云没了,我们得知电影消息的源头也就断了。从那后,我们很少到十七连去看电影了。不久这个连队就换防到别处去了,他们留在营地的,不过是几顶废弃的帐篷。我们采山经过那里的时候,总要看看那两棵悬挂着银幕的大树,当时树间的那方白布曾上演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啊。树还在,故事也在继续,只是演绎着这故事的人已经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 19. 结合文本,分析青云姑娘的形象特点。 20. 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1. 文章标题是“露天电影”,作者为何花那么多笔墨写青云的故事? 22. 请探究第⑦段画线句的丰富意蕴。 树还在,故事也在继续,只是演绎着这故事的人已经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 参考答案: 19. 从身材、头发、肤色等方面写出青云外形靓丽;从她不看电影去约会的行为中看出她对爱情的向往;她年纪轻轻得病而死,写出她命运的不幸。 20. 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和比喻的修辞,生动细致地写出了老人们看露天电影前占座位的情景,表现了老人们对露天电影的期待。 21. 青云的爱情故事由看露天电影引起的;人们对露天电影的向往与青云对感情的渴望是相一致的,都表达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露天电影的消失与青云的死亡都给作品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22. ①这里曾放过很多电影,有许多电影故事在此上演;这里发生过像青云的爱情故事一样的或悲或喜的动人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露天电影以及相关人事、生活的怀念。②连队离开后,曾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还在演绎着、流传着,只是故事的主人公早己飘零。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要先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找出关于该人物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由文中“她个子很高,腰肢纤细,头发又黑又亮,喜欢梳两条大辫子。她眼睛不大,眉毛浅浅淡淡的,肤色白里透粉,非常有韵味”可概括出青云长相俊美,外形靓丽;文中说青云每次去看电影时“往往看着看着就不见了……直至剧终”,暗示青云是借看电影为名找喜欢的人约会去了,可见她向往爱情;青云只有是个年轻姑娘,却不幸得了尿毒症去世了,可以概括出她命运不幸。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考核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把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从内容手法等角度分析。从内容上来看,第二段画线部分写的是放露天电影前老人们到放映场地占座的情景,晚上放电影,下午的时候老人们就把座位占好了,表明老人们盼望看露天电影,喜欢看露天电影。从手法上来看,“挎着一个或两个板凳,抽着旱烟”“踱着步子”属于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那些板凳高矮不一、颜色各异地排列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支杂牌军”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考生依据这些信息可概括出本题答案。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答出“作者为何花那么多笔墨写青云的故事”,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内容和主题来分析。从内容上来看,文章中写的有关青云的主要故事,就是她的爱情,而她的爱情是与露天电影有关系的。从表达主题来看,盼望观看露天电影表现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青云对爱情的向往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二者是一致的;青云青年早逝,露天电影也消失了,因此写青云的故事和写露天电影都表达出一种伤感的情绪。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探究第⑦段画线句的丰富意蕴,考核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本题所考查的句子在文章的结尾处,有总结上文的作用,需要结合全文来分析。从全文来看,“故事”指的是这里曾经放映过露天电影,发生过青云的爱情故事,“故事也在继续”,一方面指人们心里还记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记得露天电影,记得青云,表达出作者对露天电影和与露天电影相关的人和事的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指类似的故事还在继续发生着,但是“演绎着这故事的人已经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当年的露天电影虽然非常受欢迎,但已经消失了,当年故事的主人公青云年经美丽却年轻轻就去世了,表达出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点睛】第1题是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这类题目是高考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 (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 龙良骅 (1)天空飘着小雨。早春的雨,带着寒意,若雾,若烟,轻轻地来,像几声嫩嫩的鸟鸣,像几朵怯怯的蓓蕾。 (2)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3)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但几丛翠竹挺拔着,几丛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生机。游人稀少,在我们的前面,只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静静地走着。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4)墓在山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5)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几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墓碑顶上,放置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地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房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沈从文的作品明媚而忧伤,在现代作家行列里,他是独特的一位,他笔下的人物,特别是跟他一样的那些乡下人,都是自然之子,秉承着天命,在原野里花开花落,像水一样,按着命定的流向流淌。 (6)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总之,想尽一切办法逃避书本,去和自然亲近,去日光下认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哪怕是因逃学而被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人的首选出路。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里认识了船家、水手、兵士、妓女、商人。直至二十岁,才脱下军装上岸,背着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出现在北京车站的站台上,来读那本永远也读不尽的大书。中国现代文学从此多了难得的水的灵气。水的滋润,让沈从文的作品永远水气盈盈,他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健康丰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美丽光辉。 (7)美国学者金介甫说,如果要为中国现代作家排座次,鲁迅是当然的第一,沈从文是名副其实的第二! (8)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淹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则?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其实,沈从文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则永葆生命力,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我相信,刚才和我们同来的那对年轻的情侣也一定是沈从文的崇拜者。因为,他的作品有丰沛的水,源头是鲜活的。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第(1)自然段以雨起笔,用嫩嫩的鸟鸣、怯怯的蓓蕾等生动地写出了早春细雨的特点,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B.沈从文的坟茔和墓碑都是奇特的,这说明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其创作之路是一条异于常人的艰难探索之路。 C.文章写拜谒沈从文墓的那对年轻情侣并非闲笔,意在表明沈从文的作品在年轻一代的读者中也具有影响力。 D.作者从沈从文墓的特点联想到他的作品及其人生经历,坚信沈从文的作品会永恒,表达了心中的崇敬之情。 E.文中多处使用反问、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精练准确,清新自然,具有诗情画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16.为什么作者把沈从文称为“乡下人”?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答: 17.根据文章,完成下列两题。(6分) (1)请从“衬托”的角度,对第(3)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 (2)“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中“小书”和“大书”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8.请结合文意,并联系读过的其他作家的作品,简要分析“自然与文学”的关系。(6分) 答: 参考答案: 15.BE(B、前后无因果关系,且“极富传奇色彩”无依据;E、文中没有“多处使用借代修辞手法”。) 16.(1)他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是真正的自然之子;(2)他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多是乡下人;(3)他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纯朴,闪耀着人性美;(4)他死后葬在听涛山,回归了乡下的泥土。(任意回答三点即可) 17.(1)用在寒风中凋谢、瑟索的其他树衬托红梅和竹,突出其透露春天信息的盎然生机,暗示了沈从文作品永葆的生命力。(指出衬托的对象1分,衬托的作用2分) (2)“小书”指在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中所学的书本知识。(1分)“大书”运用比喻手法,指的是丰富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生活。(2分) 18.示例:自然是文学不竭的源泉,抓住了自然的神韵,文学便可能葆有永久的生命力。沈从文的作品贴近自然,笔下人物都是自然之子,他的作品也因此在当年红极一时的作品都淹没在历史风烟中后,还永葆生命力。其他如《荷塘月色》《囚绿记》等。都是因为描写自然之美而成为名篇,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观点2分,结合文意2分,联系其他作品2分。言之成理即可) 略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灯 侯发山 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还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真的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捉鱼。 晚上用鱼竿捉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老还小,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小伟还知道,什么是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捉鱼。 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说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象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 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道,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天天点赞的不一定是朋友,不点赞的不一定就不是朋友,看来这话真是没说错。 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了。 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父亲愣怔了一下。 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龟儿子,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 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 (有删改) 1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善于设置悬念,第4段开头的四个问句既表现了小伟的复杂想法,也设了悬念,引发读者对“父亲”真是意图的猜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第5段是景物描写,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以及昏暗的环境,其中“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本文中指的是蛤蟆鱼要诱捕那些趋光的鱼类,却被“父亲”抓住的情景,“父亲”以此情景启示小伟,让他明白为官不贪的道理。 D. 小伟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他正直无私,愿当先锋模范,在小伟将自己的行为传到朋友圈这件事上,“父亲”开始时有些不大赞同。 18.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9. 请简要分析“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内涵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7. C 18. ①命运坎坷,爱家爱子:父亲早年丧偶,尝尽艰辛;靠捕鱼供“我”上学,将“我”养大,时时关注“我”朋友圈,担心“我”犯错,借用蛤蟆鱼来劝说。②勤劳独立,有情有义:不愿跟“我”进城,仍在农村劳动;不愿离开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的家。③不爱张扬,富有正气:支持“我”下乡扶贫等,劝“我”不能太招人眼。 19. 灯塔的光指引人走向光明,是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蛤蟆鱼的灯是为了诱捕食物,象征着自私和张扬。这句话是指人应该有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太张扬和自私。这句话既表明了父亲对小伟的谆谆教导,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题,同时也照应了小说的标题“灯”。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C,“‘父亲’以此情景启示小伟,让他明白为官不贪的道理”分析不正确,属无中生有。从“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可以看出,“父亲”想借蛤蟆鱼让小伟明白做事应低调的道理。故本题答案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题干是这样问的: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从小说中的情节“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朴实的乡下人,一切为孩子着想,不想给孩子带来麻烦。从文中“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足以见得父亲的低调做事的性格特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本题题干是这样问的:请简要分析“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内涵以及在文中的作用。考生要注意从人物形象、内容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用。从人物形象上看是父亲告诫儿子的话,足以见得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也能看出父亲的无私和奉献的精神。从主题上看作用,深化了文本中正能量的无私奉献是当下时代主流的主题。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示季子懋修书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同‘巨’,巨大)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规矩尺度)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足迹),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未有少而了了 了了:聪明 B.艺本不佳,于人何尤 尤:更加 C.而俯首以就矩镬也 就:遵守 D.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点:污辱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乃”字与“乃不俯寻吾之所得”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设九宾礼于庭,臣乃敢上璧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 B.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 C.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 D.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 14.根据文意,张居正认为儿子科考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B [解析] 尤:责备。 12.A [解析] A.却,竟然;B.于是,就;C.才;D.你的。 13.D 14.答题要点:初中科考之后狂妄自大,不量力而慕古;以后又好高骛远,使得身心疲惫;最后又妄自菲薄。 15.(1)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 (2)这必定是你心志追求高远,想广泛涉猎却使精力疲倦,这就是所说的南辕北辙啊。 (3)然后估摸自己的能力,继续以前放弃的学业,学习不分昼夜,用尽了精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 【参考译文】 你小时候就聪慧异常,刚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门路。我曾经认为你是千里马,就是和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端正脸色祝贺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出名)的。”然而自从癸酉年你科举中第,你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傲之气,自不量力地想着仿效古人,喜欢夸耀自己而自我满足,一下子因邯郸学步而失去了自己的本事,最终只得爬着回家。 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试,可是你的几个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的锐气,我不得已勉强答应了他们,结果你遭受挫败。你的学问本来就不精湛,对他人你又埋怨些什么呢?可是我私下庆幸地对自己说:“老天大概是要让他丰厚地蓄积然后竭力爆发吧。”又想到你会牢记再次失败的耻辱,肯低下头来遵守规矩。哪里想到一年里,你越写越退步,越激励你你越颓废。是你的才质不聪敏吗?本来就没有小时候聪慧了得,长大后却懵懵懂懂的人啊;是你不够努力吗?我本来就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可竟然才学造诣平常,这样说来一定是你好高骛远,而被涉猎太广弄得精力疲倦,这就是所说的南辕北辙啊!想用这个来图谋进步,这不是很困难吗? 想追寻前人的足迹,又合乎当世的准则,那只有才华超卓的人才能做到,然而自从明朝建立以来,这种人都不多见。我早年年纪小小地就登科,冒险窃取了巨大的名声,便胡乱品评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些人,自以为了得而异于常人,小小的一场科举及第,轻松就能得到。于是放弃原来的学业,而尽情在古人的典籍中驰骋翱翔。等到过了三年,学习古典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的学业已经荒废了。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恰好是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揣测估摸自己的能力,再回到以前放弃的学业上,不分白天黑夜地写作思考,用尽自己的精神和力量,侥幸学业上有所成就。而今你的才能,还没有超过我,可是你却不放低姿态沿袭我的路径,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 我们家靠读书发家。我确实爱你那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没见过世面,气量不大的人! 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闻不问,我自然也是不会严厉指责你了,但是你也要深入地思考,不要甘心自暴自弃。如果你是才质驽钝,那是天命无法勉强。可是你有能力可以去做好却不去做好,那么这又应该责备谁呢?我的话就说到这,你好好想想吧! 略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日:“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4.下列对文中加粗倾斜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 参考答案: 4.A(3分) 答题指导:请参考译文。如果考试时做不到对语段有清楚明确的理解,可以首先注意句子中的专有名词,如“高丽”“使者”“傅”“宰相”“苏轼”“蕲州”等,这些对断句都很有帮助。如果进一步注意关键动词,如“入贡”“过”“治舟”“索”“妨”等,就八九不离十了。 5.D(3分) 答题指导:这道题考察古代文化常识,请关注本公众号即将推送的相关内容。D是错的,因为“太子”只能指皇位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6.C(3分) 答题指导:这道题考察对语段的准确理解。C有两个错误,首先,此事只是孙傅的谋划,后来并未实现;其次,在孙傅的计划中,欺骗金人的说辞并非宦官误伤太子,而是“都人”误伤。 7.(10分)(1)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为帝,我就去死。 (2)金人虽然没有逼我去,我却应当与太子同行,求见两位敌帅当面斥责他们,也许万一可以成功。 文言文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翛不听。(孙傅后来)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工修船,引起骚动,花费又很多。孙傅说:“征发民工妨碍农事,而对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他在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不良的意图,以职论事而却受到处分,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靖康元年(11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周口市 河南 华夏 中学 2022 年高 语文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