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深县北土路口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河北省衡水市深县北土路口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深县北土路口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市深县北土路口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自闭症是一种发育紊乱,这种情况有时候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观察出来,但常常要到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才会确诊。其特点是交流障碍、不能与人交往和缺乏想象力。由于不能对自闭症进行生化或基因检测,因此不得不通过对行为的观察来进行诊断。自闭症儿童通常在医学上还伴随着其他的症状,如多动症,焦虑症或抑郁症等。结果是,“一个人的自闭症会完全不同于另一个人的自闭症”,明尼苏达大学的流行病学家吉姆?格尼说。 人们在意识到这种模糊性后,便通常将自闭症看成是一系列更笼统的被称为“普遍性发育障碍”的疾患的一部分。基本上当一个孩子出现任何一种严重的发育异常时都可以被诊断为“普遍性发育障碍”。而自闭症本身又分为三类:自闭性自闭症、高功能性自闭症和非典型性自闭症。这三种自闭症一起形成了自闭性紊乱的各种模式。 由于很难将存在发育问题的儿童与这些病症对号入座,在过去30年中,对自闭症的诊断发生过3次重大改变。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只有那些存在“广泛的语言缺陷”和 “普遍反应缺乏”等严重问题的孩子才被诊断为患有自闭症。但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修改了5次。 自闭症的定义范围放宽是自闭症患者人数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伦敦大学学院的托尼?查尔曼说:“判断谁是自闭症患者,谁不是,没有任何检测可以确认。” 除诊断标准的变化外,人们相信还有其他原因使得今天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人数较过去大幅上升,其中一个原因是所谓的“雨人效应”﹣﹣1988年的电影《雨人》使得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大幅加深。医疗保健人员对自闭症的认识也逐步深化。泰勒说:“20年前,英国可能只有10名自闭症专家,但今天,英国有两千多名自闭症专家。” 另一个原因是,有关自闭症的一种令人不快的说法已不太常见。直到约10年前,人们的一种普遍的想法还是,引起自闭症的主要原因是母亲缺乏爱心,总是依赖冰箱给孩子喂食。但现在,人们已不再把孩子患上自闭症归罪于家长看护不周。泰勒说:“父母们现在更愿意接受孩子患上自闭症这种说法。 最后的一个原因是,虽然父母们仍必须为他们的自闭症孩子努力争取得到更多的帮助,但今天他们所能得到的帮助已远远多于从前。这使得医生们更倾向于将那些边缘患者或难以确诊的患者诊断为自闭症﹣﹣他们知道这常常是能够让孩子得到一些帮助的最好办法。这也使得自闭症的诊断对父母具有吸引力。亚利桑那健康科学中心的儿科医生悉尼?佩蒂格罗夫说:“我听说过一些父母为了让他们的孩子得到需要的照顾,特别希望医生们将他们的孩子诊断为某种特定的疾病。” ﹣﹣摘自2005年9月4日《参考消息》,有删节 (1)对于“自闭症”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闭症是一种发育紊乱,几个月大的孩子虽然也会患这种疾病,但三四岁的时候是这种病的高发期。 B.自闭症是一种因发育紊乱而造成交流障碍、不能与人交往和缺乏想象力等多种症状的疾病。 C.自闭症实际上是多动症、焦虑症或抑郁症等的代名词,多出现在儿童身上。 D.自闭症又称“普遍性发育障碍”,本身又分为三类:自闭性自闭症、高功能性自闭症和非典型性自闭症。 (2)下列不能作为自闭症具有“模糊性”依据的一项是: 。 A.自闭症具有交流障碍、不能与人交往和缺乏想象力等多种特点,难以确认。 B.目前还不能进行生化或基因检测来确认自闭症。 C.自闭症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行为的观察来进行诊断的。 D.自闭症儿童通常在医学上还伴随着其他的症状,患者的症状是不相同的。 (3)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发育异常,是“普遍性发育障碍”疾病中最重的一种。 B.约10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引起自闭症的主要原因是母亲缺乏爱心,但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C.1988年的电影《雨人》使得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大幅加深,也促使英国政府培养出了两千多名自闭症专家。 D.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虽然自闭症诊断的标准发生了多次变化,但还是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标准。 参考答案: (1)B (2)A (3)D (1)A项偷换概念,原文第一段只说“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才会确诊”患“自闭症”;C项曲解原意,“自闭症”只是常常伴随多动症,焦虑症或抑郁症,而不能说两者等同;D项概念混淆不清,原文第二段表述“自闭症”只是“普遍性发育障碍” 的疾患的一部分。故选B. (2)A、“交流障碍、不能与人交往和缺乏想象力”是自闭症患者的发病特点,与原文第二自然段关于对“模糊性”的表述不一致,不能作为判断其具有“模糊性”的依据。故选A. (3)A项认为自闭症是“‘普遍性发育障碍’疾病中最重的一种”系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的表述为“人们在意识到这种模糊性后,便通常将自闭症看成是一系列更笼统的被称为‘普遍性发育障碍’的疾患的一部分”;B项曲解文意,“事实证明”错,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们观念上的转变,语文倒数第二段的表述为“直到约10年前,人们的一种普遍的想法还是,引起自闭症的主要原因是母亲缺乏爱心,总是依赖冰箱给孩子喂食。但现在,人们已不再把孩子患上自闭症归罪于家长看护不周”;C项牵强附会,上下句之间没有根本联系;另外,文中也没有说这些专家是英国政府培养的。故选D.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应题目。(6分) 中国先秦诸子有一句老话:“人尽其能,地尽其利。”“人尽其能”就是彻底的人道主义,“地尽其利”就是彻底的自然主义。不过这句中国老话没有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互相因依,只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一种朴素的愿望。马克思却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替共产主义奠定了一个稳实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也替美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在讨论人与自然的统一时,马克思提出了“美的规律”,我们不妨细心研究一下马克思的原话: 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存在。……动物固然也生产,它替自己营巢造窝,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类。但是动物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全面地生产;动物只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只有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人才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动物,而人却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联系到它的肉体,而人却自由地对待他的产品。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从这段重要文献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致性。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这条原则既适用于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也适用于包括文艺在内的精神生产。这两种生产都既要根据自然,又要对自然加工改造,这就肯定了文艺的现实主义,排除了文艺流派中的自然主义。 二、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自意识(即自觉性)。他意识到自己就是人类一个成员,而且根据这种认识来生产。动物只在受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片面地生产,人却是根据人类的深远需要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这就肯定了文艺的广阔题材和社会功用。具体的实例是蜜蜂营巢和建筑师仿制蜂房的分别。 三、“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人的生产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与美有联系,而美有美的规律。这句话前面有“因此”连接词,足见是总结全段上文。“此”显然指上文所列的两条:一条是“人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标准就是由每个物种的需要来决定的规律。动物只按自己所属的那个物种的直接需要来制造,例如蜂营巢,人却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能运用每个物种的标准,例如建筑师既能仿制蜂巢,又能建造高楼大厦和其它工程。这就是前一条的要求。另一条比前一条更进了一步,“人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去来制造”。这本身固有的标准是属于对象的,也就是根据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恩格斯论述“从猿到人”时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一切其它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所说的“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规律”。就文艺来说,这就涉及认识整个客观世界和人们所曾探讨的文艺本身的各种规律。可见“美的规律”是非常广泛的,也可以说就是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之《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蚂蚁建造巢穴,是出于它们的直接需要,这只是片面的生产。 B.“人尽其能,地尽其利”的说法,既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朴素愿望,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C.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其产品直接联系它的肉体。 D.人通过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证实了自己是一种存在。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工改造,这只体现在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中。 B.精神生产既要根据自然,又要对自然加工改造,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文艺流派中的自然主义。 C.建筑师既能仿制蜂巢,又能建造高楼大厦和其它工程,这充分证明了人能全面地自由地生产。 D.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就是“美的规律”。 9.下列现象符合文中“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的一项是 A.又饥又渴的路人采摘路边又大又红的苹果。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顽皮的孩子用蚯蚓来钓鱼,并在河边烤鱼吃。 D.人们根据环境特征和水鸟特性,建立迷人的湿地公园。 参考答案: 7.B 解析:“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说法错误,见第一段第三句。 8.C 解析:A项错在“只体现在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中”,见原文意思“适用于包括文艺在内的精神生产”;B项错在例子,见原文“肯定了文艺的现实主义,排除了文艺流派中的自然主义”;D项见原文最后一句话,选项的表述有逻辑错误,说法片面,美学研究对象并不只有“美的规律”。 9.D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 下面有关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所以,在古诗中,“落叶”是很常见的一般形象,而“树叶”这一形象从没出现在古代诗歌中。 B. 在作者看来,“落叶”与“落木”所指对象相同,但给人的感受不同。“落叶”是一般概念,意义具体而可观,内涵比较单一;“落木”是特殊的概念,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具有较多的感情色彩,内涵比较丰富。 C. 作者一方面说吴均的《答柳恽》中“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其中的“高木”也可以说成“高树”,另一方面又说“‘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两种说法前后矛盾。“木”与“树”二者所指对象明显不同。说“‘木’在这里比‘树’更显得单纯”,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待它们,“树”比“木”更有韵味。 D.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一般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2. 下列关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木”除了作为一般概念树的意义之外,还隐含有“落叶”“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潜藏着树干的意义。 B. “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C. 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木”与“树”虽然指的是同一对象,但诗人都喜欢借“木”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 D. 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3. 作者指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能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下列关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B.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C. 宋代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游人”,暗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D. 选文中引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的“高树”常常让我们想起树干高大,树叶茂密;“寒风扫高木”中的“高木”让我们联想到树大树高易招风摧残。 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A“从没出现”错,C不矛盾。说“当然也可以”,是从二者所指对象的角度,说明二者没有区别。说“‘木’在这里比‘树’更显得单纯”,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待它们,“木”比“树”更有韵味。D“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错。 点睛: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一般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概括文章的内容。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分析与理解,依然属于筛选信息,理解文意题型。回到原文寻找答题区域,一一比对,注意选项表达与原文的出入。B原文“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选项扩大了范围,忽视了“这里”的限定条件;C原文是“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此选项扩大了范围。D“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与原文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是“潜在的形象”。偷换概念。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意。逐个选项和原文一一比对,就会发现表述上的出入。D原文是“高树暗示了满树叶子在吹动,高木暗示了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寒风扫高木’中的‘高木’让我们联想到树大树高易招风摧残”无中生有。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藩少恬淡修检,雅容仪,好学。父卒,家富于财,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不数年而贫。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以故人子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竞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张建封在徐州,辟为从事,居幕中,谦谦未尝论细微。杜兼为濠州刺史,带使职,建封病革①,兼疾驱到府,阴有冀望。藩与同列省建封,出而泣语兼曰:“仆射公奄忽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也?宜疾去!不若此,当奏闻。”兼错愕不虞,遂径归。建封死,兼悔所志不就,怨藩甚,因诬奏藩建封死时摇动军中。德宗大怒,密诏杜佑杀之。佑素重藩,因出诏,藩览之,无动色。佑曰:“慎勿出口,吾已密论,持百口保君矣。”德宗得佑解,怒不释,亟追藩赴阙。及召见,望其仪形,曰:“此岂作恶事人耶!”乃释然,除秘书郎。 元和初,迁吏部郎中。制敕有不可,遂于黄敕后批之。吏曰:“宜别连白纸。”藩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 四年冬,帝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藏②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今陛下永鉴前古,思跻富庶,躬尚勤俭,自当理平。”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 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有删改) 注释:①革,通“亟”,指病重。②帑藏(tǎng zàng),国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兼错愕不虞 虞:预料 B.以为有宰相器 器:才能 C.或家给人足 给:供应 D.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期:期望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李藩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 A.居幕中,谦谦未尝论细微 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B.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 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 C.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 若人君竭民力,……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D.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也 因出诏,藩览之,无动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藩年轻时安闲淡泊,勤奋好学,乐善好施,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做官;后来在东都留守杜亚处任从事,因在洛中盗窃案件中为被诬告者争辩不成而辞职离任。 B.李藩在幕府中任职时待人谦逊,因他的阻碍,濠州刺史杜兼的企图没有得逞,受到诬告后皇上下诏要杀他,由于杜佑的极力申辩和推荐,皇上任命他为秘书郎。 C.李藩任吏部郎中时,得到裴垍的赏识和推荐,皇上非常器重他;李藩做宰相才能不如裴垍,孤高苛刻不如韦贯之,但人品清正行为规范,跟他们是同一类人。 D.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的后果;所以力谏皇上俭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不数年而贫。(5分) (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5分) 参考答案: 6.B(“由于杜佑的极力申辩和推荐,皇上任命他为秘书郎”错。) 7.(1)前来吊祭的亲属中,有人拿走东西他也不禁止,后来更加致力于施舍,没过几年就贫穷了。(5分。亲族吊者(定语后置),挈去(拿走),务(致力于),散施(施舍),每点1分,大意1分。) (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富足之后,国君怎么能不富足!(5分。诚使(假使,如果),贵(以……为贵),足(富足);孰与(怎么能),每点1分,大意1分。)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 习之月余,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帜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史记?叔孙通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 醉\或妄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B.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C.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 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D.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者,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代起儒者参与政治制度的制订和国家的管理, 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B.征,又称“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这种自上而下选用官吏的方式,重要 性仅次于秦汉时的“察举制”。 C.趋,特指快步上前,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的“趋”, 与此文中的“趋”意思不同。 D.“设九宾”,设置九位传呼、导引的赞礼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设九宾于廷”的 “九宾”,指九宾大礼,是战国时代诸侯国在外交接待上的最高礼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叔孙通善择明主。最早跟随项梁,随后投靠怀王,怀王被项羽立为义帝后,叔孙通留下侍 奉项羽。自从投降刘邦后,叔孙通一直跟随刘邦,不离不弃。 B.叔孙通为主分忧。刘邦夺得天下,有功劳的大臣在皇帝面前举止失当,叔孙通主动请缨, 征召儒者为朝廷制订臣子拜见君主应该遵守的礼节规范。 C.叔孙通见识深远。高祖夺得天下后,叔孙通对皇帝陈述儒者可与守成的道理,为高祖接 受;到鲁地征召,斥责两个不服从征召的儒者人格卑鄙,不知顺应时势的变化。 D.叔孙通不贪名利。长乐宫朝贺大典圆满成功,叔孙通受到五百斤铜钱的奖赏。他把这些 铜钱全部分给了各位儒生,受到儒生的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2)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参考答案: 10.B 11.C (两处“趋”意思相同,都是小步快走的意思。) 12.C (“人格卑鄙”错,应该是“见识短浅”) 13.(1)高帝说:“该不会有困难吧?”叔孙通说:“我愿意略微采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融合起来制成新礼节。”(得无,该不会;颇,稍微、略微;杂,混合、融合、糅合;各1分,大意对2分) (2)御史执行礼仪法规,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就把他们带走。一直到朝见酒宴结束,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礼节失当的人。(如,符合;引,拉开、带走;竟,直到……结束。句子大意正确2分) 【参考译文】 叔孙通是薛县人。等项梁到了薛县,叔孙通便投靠了他。后来项梁在定陶兵败战死,叔孙通就跟随了楚怀王熊心。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叔孙通便留下侍奉项羽。汉高帝二年,汉王刘邦带领五个诸侯王攻进彭城,叔孙通就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叔孙通也跟了去,借此机会终于投靠了汉王。 汉高帝五年,天下已经统一, 诸侯们在定陶共同推举汉王为皇帝。当时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人就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廷中立柱,高帝为这事担忧。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讨厌这类事,就劝说道:“那些儒生很难和您一起进攻夺取,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和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礼仪。”高帝说:“该不会有困难吧?”叔孙通说:“我愿意略微采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成新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但要让它容易通晓,考虑我能够推广做得到。” 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鲁地儒生。鲁地有两个儒生不愿去,说:“您所侍奉的将近十位君主,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显贵的地位。我不忍心做您做的这种事。您办的事不合古法,我们不走。您还是回去吧,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见识浅陋的儒生啊,一点也不懂时世的变化。”叔孙通就与征召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他们)和皇帝左右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共一百多人。 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皇帝可以试着视察一下。”皇帝视察后,让他们向自己行礼,然后说:“我能做到这些。”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汉高帝七年,长乐宫已经建成, 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礼仪是:先在天刚亮时,谒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着诸侯群臣、文武百官按次序进入殿门,庭院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来保卫皇宫,摆设着各种兵器,树立着各式旗帜。谒者传呼“小步快走”。于是大殿下面郎中官员站在台阶两侧,台阶上有几百人之多。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官员从丞相起依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大行令设置的九个礼宾官,从上到下地传呼。于是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诸侯王以下的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仪式而惊惧肃敬的。等到仪式完毕,再摆设法定酒宴。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地低着头,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敬酒。斟酒九巡,谒者宣布“宴会结束”。御史执行礼仪法规,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就把他们带走。一直到朝见酒宴结束,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礼节失当的人。在这时,高帝非常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予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铜钱五百斤。叔孙通出皇宫,全部把五百斤铜钱赏赐给了各位儒生。各位儒生就都高兴地说:“叔孙通实在是个圣明的人,知道什么事情是当前重要的事务!”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1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有造竹所者 造:拜访 B. 德业夙成 夙:早 C. 方之陶靖节、林和靖 方:相比 D. 更为敦睦之行 更:更加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文意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厥考,他死去的父亲。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 B. 甫冠,刚满二十岁。冠,就是弱冠,也叫加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礼。男子十五岁束发,女子十五岁及笄。 C. 竹轩先生的儿子在翰林任职,向朝廷请求给父亲发放俸禄来养老,但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 D. 竹轩先生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12.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 (2)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 13. 竹轩先生“德业夙成”,请结合原文,概括“德”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10. D 11. C 12. (1)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 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 (2)我魏瀚自从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而且我与竹轩先生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 13. (1)淡泊名利;(2)超逸洒脱;(3)孝顺母亲,友爱兄弟;(4)乐善好施;(5)待人和气。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D项,“更”为“改变,改换”。故选D。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而对堂叔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错误,文中“而于外家诸孤弟妹”中的“外家”指“母亲的娘家”。故选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1)要点:蚤,通“早”;世,动词,去世;堵,墙;遗,遗留;箧,箱子;(2)要点:致政,退休;旦,农历的初一日;杖履,拄杖漫步;辱,谦辞,可译为“承蒙”。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要求概括“竹轩先生有何德”,注意根据文中的内容“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居贫,躬授徒以养母”“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概括。 参考译文 王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于世(世人多仅称呼他的“字”,而不熟悉他的“名”)。先生天性爱竹,所居房屋周围种满了竹,他每天在竹林中歌咏。先生对繁华富丽、权势财利,淡泊得很。有客人拜访他竹中居所,他就指着竹林告诉客人说:“这就是我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怎么能一天离开它呢?”学者因此称他为“竹轩先生”。 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刚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经他指导传授,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竹轩先生每次打开书箱,就禁不住流泪说道:“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作为后人如果不再加以增进,(家学)就将没落了。”于是毕生朗诵思考,博览群书,而尤其喜欢读《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平时喜爱弹琴,每到风清月朗之夜,就焚-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衡水市 深县北 土路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语文期末 试卷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