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99-018--1-5.0M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doc
《K299-018--1-5.0M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299-018--1-5.0M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K299+018.00 1-5.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三局武襄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六年八月十日 1 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沪汉蓉通道武汉至老河口东段改建工程施工图[武老施变(涵)- ]。 1.1.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肆桥(8030-II)》、《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1.1.3国家、铁道部及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铁路局、中铁三局等安全、环保、水土保持、劳动的法律法规、条例。 1.1.4《桥涵预算定额》,《铁路工程劳动定额》。 1.1.5武襄铁路增建二线Ⅳ标段施工合同。 1.1.6现场调查资料。 1.1.7人员、机械设备配制情况。 1.1.8武襄铁路增建二线站前-Ⅳ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9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云梦至襄樊东段施工图技术交底资料。 1.1.10《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 1.1.11《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 1.2编制范围 工作坑开挖、滑板及后背制作、框架箱身预制、框架箱身现浇、翼墙、附属工程施工等。 2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名称: 1-5.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2.1.2工程地点:K299+018.00 2.1.3工程简介: K299+018.00 1-5.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位于区间曲线及0.8‰的坡道上,线路类型为无缝线路,线路与涵洞轴线为正交,新增二线位于既有线左侧,线间距4.60m,框架涵箱身外形尺寸为:2900×560×528(长×宽×高),位于右侧。框架顶标高为72.86m,轨底标高为74.03m,框架顶距既有轨底高度为117cm,进出口两侧分别设翼墙,长度均为3.65米。本框架桥基底置于粉质黏土,硬塑,基本承载力要求≥150Kpa。 2.2工程数量表(详见附表) 2.3地理位置、地质、自然特征、水文特征及气象 本涵地质情况属丘陵缓坡及丘间谷地,地形略有起伏,河谷较发育,埋藏有冲积湖相或谷地相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具有褐灰、深灰、灰黑色、灰黄色,软塑~流塑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性。 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所经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约15~16℃,最高气温高达42.5℃,最低气温为-9℃~-15℃。冻结深度最大约9~11cm。 2.4总体工期安排 工作坑开挖、滑板及后背制作 2006年8月20日~2005年9月10日 顶进节框架预制 2006年9月11日~2006年10月25日 便梁架设及顶进 2006年11月20日~2006年12月5日 翼墙及附属工程 2006年12月6日~2007年1月1日 3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本标段的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结合施工管理及工程进度要求,现场施工管理采取项目经理部—工区二级管理模式,经理部为决策管理层,工区为作业层。 3.2职责范围 项目经理部的职责范围: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代表本单位向建设单位负责,全权负责履行施工合同协议及合同条件并组织实施。 工区的职责范围:工区具体负责本段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工作,结合工程实际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用科学管理手段,采用最优化的施工方案、科学的施工技术、先进的工艺流程、严密的规章制度,按期、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合同工程并负责工程的维护和缺陷修复工作。 4 施工准备和工作安排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调查 现场材料料源充足,用电、交通条件、弃土场能满足施工要求。4.1.2技术准备 4.1.2.1 施工图纸齐全到位,复核设计图纸,设置临时水准点 4.1.2.2 涵位控制线已经测放。 4.1.2.3调查料源,做好试验鉴定,进行备料。 4.1.3 施工准备 4.1.3.1 改移道路,整修便道、平整场地、架设临时电力线路。 4.1.3.2 所需人工、材料、机械、物资等配备。 4.1.3.3 探明高压线和水管路位置并及时改移,对信号线进行防护。 4.1.3.4 施工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落实各项准备工作,搞好场内“四通一平”,调查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埋设情况,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改移或防护。 4.1.3.5落实劳力、机具设备、电源等情况, 4.2 施工临时设施安排 职工住所选在涵洞线路左侧简家坡村,原材料、小型机具、周转材料堆放场地,施工场地均设置在线路右侧,临时征地已办理。 5 施工总体部署与安排 5.1 施工管理目标 5.1.1 工期目标 计划于2006年8 月 20日开工,2007年 1月1日竣工。 5.1.2 质量工作目标 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5.1.3 安全生产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安全方针。 5.1.4 安全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明确的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及严密的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以确保铁路行车安全为重点,消灭行车险性以上、人身重伤以上、机械大事故、等级火警事故等安全责任事故,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财产不受损害。杜绝重大事故、铁路行车事故、设备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员工因工死亡率、年重伤率0.5%,年负伤率10%以下。搞好劳动保护,保障员工健康。 5.1.5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生活、生产废水排放执 行三级标准;生产垃圾分类投放,生产废弃物处理符合要求。施工场地粉尘排放不超过1.0mg/m3。组织健全、目标明确、措施齐全、执行有力;施工场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材料堆码整齐、各类标志齐全;施工人员遵纪守法、文明用语、尊重民风民俗,创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5.2 施工安排 首先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然后开挖工作坑,施工滑板及后背;滑板施工完成后进行框架涵身预制;在顶进施工前一个月完成左右两侧防护挖孔桩的施工;顶进时采用D20甲型便梁,便梁支墩采用枕木垛。 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工序调整,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性质及施工队伍的素质组织现场施工,根据施工进度和工序要求及时进行人员调整。结合施工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及时投入相关机具设备,确保工期实现。 5.3 施工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5.4劳力安排 根据工程性质及施工队伍的素质组织现场施工,根据施工进度和工序要求及时进行人员调整,计划日投入劳力不少于50人。 5.5 施工机具(详见附表) 6 施工工艺 6.1 施工方案 本框架涵分两次顶进施工,先顶进15m涵节,然后横移14m涵节7.1m使之与设计涵轴重合,再纵向顶进就位,采用200T卧式千斤顶6台(其中2台备用),每个顶程根据开挖情况控制在0.2~0.5m之间,结合现场情况做好防水层的保护工作。 顶进环节所涉及的施工人员,诸如油泵司机、线路防护、机具设备维修等均按专职人员配置;顶进设备如顶稿、顶铁、油泵、横梁等必须配置齐全,现场安装完毕。 检查框架主体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各种预埋设备是否齐全,防水层是否完整无破损。 顶进前对线路加固全面检查,并测量框架的高度。复核框架的中心线,对既有线高程检查并做好记录。 6.2 框架涵预制工艺(详见流程图) 6.3 顶进施工工艺 顶进所用液压系统各部件进行单体实验,合格后方可安装,并进行试运转,在顶进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严禁在工作情况下整修。 列车经过时严禁进行顶进作业,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当列车接近时,提前用信号与千斤顶和油泵的操作人员联系,暂停顶进,同时通知作业人员避让至安全位置。 在每次顶进前,细致检查液压系统,后背等。如无异常方可顶进,开挖土方和顶进工作循环进行。 顶进油顶的布置以框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布置。 顶拄,顶铁、与油顶应成一直线,并根据顶拄长度,每隔6m设置一道横梁,横梁采用50Kg/m钢轨,5根相扣而成。 6.4 施工方法 6.4.1 开挖工作坑 在保证排水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挖填土数量和缩短顶进长度。开挖前根据线路平面、地形、环境及施工需要合理布置工作坑平面位置。工作坑采用机械开挖,自卸汽车弃运,边坡和基底辅助以人力施工,工作坑内两侧设置排水沟及汇水井,水泵抽水。工作坑顶面两侧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坑内。工作坑底做到密实平整,并有足够的承载力。 6.4.2 后背 后背采用钢轨桩(P43)后背, K299+018涵每延米正面布置钢轨8根(间距0. 125M);后背梁为C20钢筋混凝土梁,厚0.30M,高1.0M,其中埋入滑板下0.50M,并与滑板同时灌筑; K299+018涵顶面715CM×658CM(横*纵),并按1∶1比例放坡;挡土板采用旧混凝土枕或旧模板。 6.4.3 滑板 工作坑挖好后,先施工0.1 m 厚碎石或卵石垫层,然后现浇0.2 m C15混凝土滑板。所修滑板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并使其中心线与框架桥设计中心线一致。为防止顶进时扎头,采用底板延伸顶进,并预留仰坡(约0.25~0.5%);滑板前端比箱身长1.0m,后端与后背相连,长18m,宽13.45m。滑板下设地锚梁,间距3.75 m,以增加滑板的稳定性,为消除箱身方向偏差,在滑板左侧设导向墩,并与滑板同时灌筑,导向墩每隔4.7m一个,横断面为0.2×0.2m,高出滑板0.3m,深入滑板0.4m,导向墩与箱身间留10cm的空隙,以便导向。 6.4.4 润滑隔离层设置 C15混凝土滑板上铺一层石蜡(掺25%的机油)和滑石粉,最上面铺塑料薄膜。 6.4.5 箱身预制 6.4.5.1在滑板润滑隔层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身,分两节并列预制,分别是14m、15m,两节间净距1.5m,做到测量定位准确,使先顶进一节箱身中心线、滑板中心线和顶进桥位的中心线三者均在一直线上。在滑板施工间隙制作、焊接钢筋网片。滑板及保护层达到一定强度后,按照放样位置安放钢筋,拼装模板,准备工作就绪后,浇筑C40钢筋混凝土底板,边墙钢筋位置在施工中精确固定,混凝土边墙施工缝预留在下梗胁顶部以上至少5CM。底板浇筑完后继续立边墙及顶板模板,支模时将两侧侧墙前端保持10mm的正偏差,后端保持10mm的负偏差,以减小顶入阻力。边墙模板内侧采用圆木或方木内支撑,拉筋采用φ16圆钢,顶板采用钢管或环扣式万能杆件脚手架满堂支撑,边墙及顶板一次浇筑完成。预制完成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养生,施工防水层。 6.4.5.2模板工程 6.4.5.2.1钢模板使用前应清除模板上粘存物,剔除变形破损钢模,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6.4.5.2.2模板与钢筋之间设置砂浆垫块,垫块厚度与保护层厚度一致,强度与混凝土强度一致。 6.4.5.2.3模板及支撑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保证砼构筑物各部分形状及尺寸的正确性。 6.4.5.2.4模板及支撑必须安置于可靠的基底上,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6.4.5.2.5模板安装必须牢固,按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注砼前模板内积水杂物应清理干净。 6.4.5.3 钢筋工程 6.4.5.3.1钢筋工、电焊工持证上岗。保证做到岗前教育、培训。 6.4.5.3.2每批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场,然后按规格、种类、批号分别堆放,做到下垫上覆。 6.4.5.3.3钢筋加工前必须做好钢筋表面的油污铁锈清除工作,且钢筋平直,无局部曲折。 6.4.5.3.4主筋接长宜采用闪光对焊,当纵向打磨加工有困难时,采用双面搭接焊,其它钢筋采用双面搭接焊。 6.4.5.3.5当采用双面搭接焊时,每个焊工在成批焊接前必须先试焊合格,焊接接头长度I级钢筋不少于4d,II级钢筋不少于5d;在同条件下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从中抽取三个作抗拉试验。钢筋电弧焊接头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 帮条焊接头钢筋轴线得纵向偏移 0.5d 搭接焊接头钢筋轴线 弯折角 4° 偏移 0.1d,且不大于3mm 焊缝高度 +0.05d~0 焊缝宽度 +0.1d~0 焊缝长度 -0.5d 咬肉深度 0.05d,且不大于0.5mm 在2d 长的焊缝表面上,焊缝的气孔及夹渣 数量 2个 面积 6m㎡ 注:d为钢筋直径,单位为mm。 6.4.5.3.6当框架螺纹主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时,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 6.4.5.3.6.1每批钢筋焊接前,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进行焊接。 6.4.5.3.6.2每个焊工均应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按实际条件试焊2个对焊接头试件,并作冷弯试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6.4.5.3.6.3每个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②钢筋表面不应有明的烧伤或裂纹。③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④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剔出重焊后方可提交二次验收。⑤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并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且呈塑性断裂。 6.4.5.3.6.4钢筋接头设置在钢筋承受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25%;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6.4.5.3.7钢筋骨架先进行预制,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必要时可补入辅助钢筋或在钢筋的某些交叉点处焊牢,但不得在主筋上起弧。安装钢筋骨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钢筋网架经预制、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6.4.5.3.8框架涵节钢筋布置应按各涵身钢筋布置各注明的排列编号循环配置,但涵节始末端必须采用闭合型钢筋排架,同时适当调整始末排钢筋间距,使其至端面的混凝土保护层为3CM。 6.4.5.3.9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 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2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钢筋保护层厚度c(mm) c≥35 +10,-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c〈35 +5,-2 c≤25 +3,-1 6.4.5.4混凝土工程 6.4.5.4.1水泥严格按业主对本标段水泥供应的批复文件执行,采用老河口宝石牌普通硅酸盐水泥,每批水泥必须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按批进行水泥的原材料实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框架涵身使用P42.5R水泥,其它使用P32.5R水泥。 6.4.5.4.2运抵工地的粗细骨料按不同产地、规格品种等条件分批贮存,并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取样试验,按批提出试验报告,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6.4.5.4.3混凝土拌制前,应测粗、细骨料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对试验单填发的砼理论配合比进行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搅拌设备利用强制式搅拌机,配备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砼搅拌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砼运输工具严密坚实,不漏浆。 6.4.5.4.4浇筑砼使用电动振动器捣固,采用插入式捣固器,移动距离不宜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砼中5-10cm。 6.4.5.4.5砼浇筑宜连续进行,间断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当允许间断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4.5.4.5.1前层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2MPa 6.4.5.4.5.2施工缝处的松弱混凝土层应凿除,并用水冲净、润湿,但不得存有积水。 6.4.5.4.6施工中设专人检查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等,发现变形走动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加固整理。 6.4.5.4.7当在夏季高温时段施工时,掺加缓凝剂,冬季施工是掺加防冻剂。 6.4.5.5 防水层 6.4.5.5.1采用JS-18阻燃防水卷材和881-I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构成的TQF-I型甲种防水层:使用“一布二涂”,设置详见“武老施图(桥)参04-12”。 6.4.5.5.2保护层:保护层采用C40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 6.4.5.5.2.1原材料要求 6.4.5.5.2.1.1混凝土:纤维网混凝土保护层按C40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水灰比为0. 4左右。 6.4.5.5.2.1.2水泥:采用标号为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不低于400kg/m3。 6.4.5.5.2.1.3细骨料:中砂,粒径小于1mm,级配应符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查方法》JGJ53-92中的要求。 6.4.5.5.2.1.4粗骨料:粒径不大于10mm的碎石或卵石,其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中的要求。 6.4.5.5.2.1.5聚丙烯纤维网:采用20mm长并符合美国ASTM系列标准,使用前对纤维网进行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并进行试铺,要求纤维抗拉强度≥58Mpa,拉伸弹性膜量≥4.5Gpa。掺量为标准袋2袋/ m3(0.9 kg/袋)。 6.4.5.5.2.1.6水:无侵蚀性的洁净水。 6.4.5.5.2.2施工方法: 6.4.5.5.2.2.1将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到入搅拌机中预混1分钟,然后加水,减水剂及纸袋包好的纤维网,混合3~5分钟,均匀即可。 6.4.5.5.2.2.2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网混凝土均匀铺在桥涵结构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直到无可见的空洞为止,然后用刀抹平。纤维网混凝土的厚度应控制在30~37.3mm。 6.4.5.5.2.2.3纤维网混凝土面层做好后,应采用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快速失水。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 6.4.5.5.2.3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保护层技术要求 6.4.5.5.2.3.1外观无肉眼可见裂缝。 6.4.5.5.2.3.2抗压强度≥28.0Mpa。 6.4.5.5.2.3.3抗折强度≥6.0Mpa。 6.4.5.5.2.3.4劈拉强度≥4.5 Mpa。 6.4.5.5.2.3.5抗渗标号≥12。 6.4.5.5.2.4质量检查: 6.4.5.5.2.4.1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在拌制和浇注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6.4.5.5.2.4.1.1检查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步工作班不少于两次。 6.4.5.5.2.4.1.2在拌制地点浇注地点用塌落度简法检查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稠度。 6.4.5.5.2.4.1.3随时检查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6.4.5.5.2.4.2检查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试验。 6.4.5.5.2.4.3评定试验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以及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6.4.5.5.3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及其它 防水层的施工及质量要求应按《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进行施工及检查,应注意: 6.4.5.5.3.1 TQF-I型防水层与混凝土面间必须紧密粘结,为此必须做到: 6.4.5.5.3.1.1为保证质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铺装基面必须平整、干净、干燥、无凹凸不平、蜂窝及麻面。 6.4.5.5.3.1.2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应经监理检查,确认不影响结构主体、不留下质量隐患的前提下,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修补时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再用M10水泥砂浆填补平整。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粘济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基层面的连接。 6.4.5.5.3.1.3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候(也可用吹风机加热的方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没有出现水汽可视为干燥。 6.4.5.5.3.1.4备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圆形防水涂料拌和桶、220V电源、手枪式搅拌器、量具、刮板等。 6.4.5.5.3.1.5防水涂料必须按产品说明进行配比,每次搅拌以30Kg为宜。 6.4.5.5.3.1.6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3~5分钟,并搅拌至甲、乙两组分的混合液体发出黑亮。 6.4.5.5.3.1.7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可在搅拌防水涂料的同时,加入防水涂料重量的3~8%的二甲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也可用间接蒸汽对防水涂料的甲、乙两组份分别预热,但预热时甲、乙两组均不得受水,严禁明火加热。 6.4.5.5.3.1.8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不小于8cm,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为1.5mm,前后两次的涂层应接好茬。 6.4.5.5.3.1.9防水层铺设完毕24小时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6.4.5.5.3.2质量检查 6.4.5.5.3.2.1防水涂料的甲、乙两组份配比准确、搅拌均匀、涂刷均匀、无漏刷现象。 6.4.5.5.3.2.2防水卷材的粘贴密实,表面平整,无歪斜,无皱褶、鼓泡、接口不严或边缘翘起现象。 6.4.5.5.3.2.3对上述各项检查,除可用肉眼观察的项目外,用衡器检查防水涂料的配合比,用橡胶测厚仪检查涂层切片样品的厚度。 6.4.5.5.3.3注意事项: 6.4.5.5.3.3.1防水层不得冒雨施工;夏季应避开高温时间;四级以上的强风天气不得施工。 6.4.5.5.3.3.2气温低于-10℃不宜防水层施工,涂料应保存在常温的环境中。 6.4.5.5.3.3.3涂料运至施工现场,要进行抽样复测,如复测质量结果不合格(达标不够、涂料离析、结块),不得使用。 6.4.5.5.3.3.4施工时涂料不得敞口放置,用后应及时将容器拧紧,拧严。 6.4.6翼墙、沉降缝及附属工程施工 6.4.6.1翼墙施工 顶进前在既有线右侧设置四根(武汉、襄樊端各两根)挡土挖孔桩,桩底伸入翼墙基础底3.0m,箱身顶进到位后,即开始按技术要求进行混凝土翼墙施工,模板及混凝土施工工艺详见箱身预制。 6.4.6.2沉降缝 沉降缝填塞前,必须清扫干净,并保持干燥。填塞材料使用经防腐处理的麻筋。 沉降缝内侧为填塞M10水泥砂浆深约15CM,中间填塞粘土,外侧为881-I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浸制麻绳或沥青浸制麻绳约5CM,外表面为50CM宽TQF-I型甲种防水层带。 沉降缝的表面质量达到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应密实外表光洁。 7安全管理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为指导,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实施细则组织施工。随着施工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已成为施工企业改善和搞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各级领导必须正确理解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狠抓安全措施的落实,创造良好的施工生产氛围,保证安全生产,保持安全生产,保持职工队伍稳定,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确保职工斗志振奋,企业长兴不衰。 7.1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武汉铁路局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根据武铁办(2005)421号文件执行,健全,完善各项措施,确保施工人员、设施和既有线的行车安全。 7.2本桥施工前与铁路、地方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调查或探明通信电缆等各种管线的分布情况,严禁盲目施工损坏地下电缆等设备。同时与电务部门取得联系,调查或探明通信、信号电缆的分布,严禁盲目施工损坏地下管线设备,确保行车安全。 7.3开展安全教育,上岗前,由单位领导负责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工班每日由班长或安全员进行班前讲话,提出当天的安全生产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尤其是在既有线施工时要作到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7.4每旬由安全生产领导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专职安检工程师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7.5施工前,严格按审定的施工及防护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工、料、机具全部到位。 7.6施工人员,检查人员必须遵守“四必须,三不准”,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脚手架必须绑扎牢固,脚手板必须铺平,脚手架必须挂安全网或设置围护;不准穿拖鞋进施工场地,不准向列车投掷石块,不准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7.7进入施工现场的全体人员,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和违章作业;班组每日由班组长或安全员进行班前讲话,提出当天的安全生产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领工员在安排生产任务时讲明安全要求;技术室根据作业任务的不同下达安全交底给领工员、班组长。 7.8及时足量发放劳保、防护用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安全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或光脚作业。 7.9所有支撑架、脚手架、模板等承重结构都要经过设计、检算,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7.10架空线路实行“三相五线制”,动力和照明线分开,导线必须绝良好,离地面高度动力线不利低于4m,照明线不得低于3m,线路采用瓷瓶或瓷夹敷设,严禁将电线与金属导线绑在一起,电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布局合理。 7.11所有施工用具不得侵入行车建筑限界内,施工中不得对既有线钢轨、轨枕及其它设备进行碰撞和损伤,对轨道电路应注意不得将两根钢轨短路,造成行车信号混乱。 7.12施工人员不得在既有轨道上逗留、坐卧。 7.13施工现场必须备足抢险物资及工号,以防万一。 7.14每日收工前,工点负责人应组织专人进行一次详细检查,确认无安全事故隐患后才准收工。 7.15对施工范围内的通信、电力等管线,应与相关部门配合,进行妥善、安全的保护,当管线需架空防护时,不得在该管线上搭设任何临时线。 7.16施工过程中,派专职人员进行监测路肩、边坡稳定、线路几何尺寸,扣件的牢固性、侵限等项目。 7.17本框架桥顶进施工时,除严格按照《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桥涵施工技术安全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外,并应遵守铁路有关行车线上施工安全规则和工务部门安全规则。 7.18施工前组织线路、顶进各专业人员进行统一协调指挥。施工时限速45Km/h,按规定办理要点慢行手续,按批复计划办理有关事宜,各种防护用品及停车慢行作业标志等信号设备齐全,有效醒目并安设正确,严禁超计划施工和点前超量作业。限速施工作业区段,作业前由施工负责人进行书面交底后明确每个岗位责任,施工完毕立即办理清查。 7.19线路防护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经验丰富的路工担任,列车临近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料具机械撤离限界以外。 7.20线路加固设备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施工中专门人员负责对线路加固设备进行养护,检查维修,在加固中注意加固部位不得侵限,加固部件与既有线轨接触处有良好的绝缘措施,自加固线路起,每天派专人进行线路检查,养护,每经过一列车都必须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始终使线路保持良好状态。 7.21顶进设备,千斤顶应由专人操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操作。顶进过程中,千斤顶上方不得站人,以防止油管破裂伤人,顶进中如设备出现故障回油降压后方可进行检修,严禁带压检修。 7.22派专人值班,及时与车站联系,掌握列车通过情况,顶进中线路防护人员及时通报车辆通过情况,密切注意既有线路稳定。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报告现场指挥人员,停止顶进,进行相关处理。 7.23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必须“一机一闸”,有触电保护装置。架空线路必须满足一定的高度,闸刀盒必须有隔雨防潮措施,用电设备必须有警示牌。 7.24施工用的机械设备进入工地前经过检修,保养。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后,必须置于既有线建筑限界之外,机械不得违章作业,操作前必须试运转,不得带病作业。所有起重设备包括吊车、卷扬机、钢丝绳等应加强保养与维护,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及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持证上岗,加强维修护养。刹车、照明及工作状态不良严禁出车,杜绝酒后开车和开“英雄车”。 7.25在施工中,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决服从安全。 7.26对于事故苗头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进行整改。 7.27做好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7.28施工现场警示牌、标语牌明显,材料堆码整齐。 7.29搞好后勤服务,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员工的良好精神状态。 7.30安全负责人:吕国强 安全生产领导组 组 长:范建国 副组长:桑锡玉 王 平 孙乐富 代德秋 李雪峰 组 员:杨占清 史根林 杨克然 刘铁成 汪渭滨 8质量保证措施 8.1实行质量工作一票否决制,强化质量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全面组织优质生产。 8.2严格遵守《武襄铁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坚持工程检查签证制度,首先由专职质检工程师完成单位内部自检,自检合格后方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签证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3严格执行施工图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技术交底的同时,对施工人员做到交施工方法、交质量标准和施工技术措施。 8.4严把工程材料关。搞好工程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工作,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对进场的原材料及时通知监理在监理见证的情况下取样送检,并按《验标》要求通知监理平行检测,未经检验的原材料不得使用。 8.5搞好工序质量控制。挖基保证边坡、排水及基础尺寸;模板精细施工,支撑牢靠;混凝土浇筑准确,加强拌合与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表观质量;钢筋工程遵循施工图纸和规范,焊接做到密实饱满。 8.6坚持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制度。 8.7认真收集、保管各种原始资料、施工记录和检查证件,认真填写工程日志,执行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标一体。 8.8施工负责人:孙乐富 技术负责人:刘铁成 安全负责人:杨克然 现场技术员:汪渭滨 现场领工员:张 飞 创优领导组 组 长:范建国 副组长:桑锡玉 王 平 孙乐富 代德秋 李雪峰 组 员:杨占清 史根林 杨克然 刘铁成 汪渭滨 9环境保护措施 9.1对施工人员进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的教育,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保”、“水土保持”规定。 9.2施工中选用合理施工方法和工艺。并派专人对施工现场周围的水质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周围水源不受污染。 9.3施工中在满足施工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用地数量,减少植被破坏范围,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 9.4噪音控制 9.4.1严格遵守GB125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组织施工,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9.4.2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噪音。 9.4.3机械运输车辆在居民区慢速行驶,不鸣气喇叭,高噪音设备远离居住区存放。 9.5环境保护: 9.5.1做好施工驻地及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排水系统设置,保证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不污染水源;合理布置临时设施,不压缩、不侵占既有水利设施,保证排洪畅通。 9.5.2对施工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防尘;机动车辆上路前对外表进行冲洗;运输、储存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时用蓬布、塑料布覆盖,防止和减少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9.5.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达标活动,减少机械废气、排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9.5.4杜绝车辆的滴、漏、跑、冒现象,要防止废油料污染地面,已经污染的要做深埋处理,并杜绝类似的情况发生。 9.5.5施工中严禁燃油外泄,严禁焚烧废物,不对当地水源产生污染。 9.6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9.6.1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按地方政府环保部门要求处理。 9.6.2加强废旧料、报废材料的回收和管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0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0.1所有现场施工人员管理 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要求施工人员遵守企业纪律、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工作时间内不擅离岗位。 10.2工程现场文明管理 10.2.1施工现场要及时完成“四通一平”,设置工点标牌,标明工程项目概况。尽早修建排水设施,现场用电设施安装规范、安全、可靠。 10.2.2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作业场要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建设安全标准工地。 10.2.3认真搞好施工现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和排水设施,要规范、安全、可靠,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成安全标准工地。 10.2.4施工场地内各种材料要分类堆放整齐,挂设标牌,标明材料规格、产地等,不同材料不能混放。各级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一律挂胸卡上岗。 10.2.5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好场地,周转材料及时返库。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洁。 11附件 K299+018涵钢轨桩后背施工检算及千斤顶的选用 K299+018涵工程数量表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框架涵预制工艺流程图 施工进度横道图 K299+018涵施工平面布置图 K299+018涵滑板、后背俯视图 K299+018涵滑板、后背侧视图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K299 018 5.0 顶进涵 施工组织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