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全书教案.docx
《《中国传统文化》全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全书教案.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全 书 教 案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 授课单元 绪 论 课题 中国文化的根基 课时 2 类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主编 第二版)绪论部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将教材内容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围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及其特征而设计,解决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模糊和意识淡薄的问题。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大一学生,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意义和功能等认识不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的内涵;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基础; 4.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能力目标 1.能说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素质目标 1.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增强学生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自觉性。 重点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难点 理解文化的内涵 教学设计 调查、提问、交流; 探讨、表达。 二、教学过程 步骤用时 课 前 课前准备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教师 学生 任务1在线问卷 任务2思考问题 任务3资料准备 1.制作课前任务单发布到平台。 2.查看学生问卷结果统计分析,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2.完成相关任务。 3.为思考题准备相关资料。 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提前在平台沟通交流讨论,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 中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 手段 教师 学生 10 介绍本课程的相关情况 教师介绍 学生听课 10 环节一:情境创设,发现问题 教师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探究的主动性。 教师总结:每一个民族,都有他独特的文化。在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事例:一个民族的灭亡,并不是这个民族的人全部死掉了,而是在这个民族的人身上不再存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了。 1.教师播放视屏:三个着装相同的人(分别是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你能分辨出他的国籍吗?为什么? 2. 教师讲授文化的重要性。 1.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思考。 2.学生回答。 3.学习听课。 资料 查询 65 环节二:知识学习,解决问题 1.了解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首先,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必须经过人类加工制作的过程。其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不是天生的遗传本能,而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知识和经验。第三,文化是共有的,是人类社会共同认可的,如果是个别的,不为社会广泛接受的,则不构成文化。第四,文化具有民族性。虽然文化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但是也是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产物,有其民族特征。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二,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基础。 自然环境决定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特性。 4.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疆域完整,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 ,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虽然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但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就是书上所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长久的统一状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被毁灭的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即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一面临海、三面为陆的天然地理环境,使得中国这偌大的土地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外来的文化一方面由于地理的因素无法传入中国,另一方面即使传入中国,也由于其量的原因和教化的力度使其无法得以广泛地传播,而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黑洞”。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周边外来文化进行潜移默化中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风格和日趋完善的系统,长期绵延不绝。另外,因为疆域宽大,纵使游牧民族南侵,也仍有地域作为退路供回旋,保持了文化的生生不息。 第二,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的思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 孟子的“观于海者难为水”,都表达了多元开放的包容思想。荀子在主持学宫的时候,实行开明的政策,招揽列国名流,汇集百家学说,兼容并包、来去自由。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历史中的大唐曾经风光无限,在思想、文化、国力、疆土等方面几乎都达到了鼎盛,这和大唐文化包容一切的气度是分不开的。虽然华夏民族也曾历经各种灾难,但他在同化周边各族群的过程中,逐渐与他们凝聚融合为包含各兄弟民族的中华文化大国。历史上蒙古族、满族都曾入侵统治过中原,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人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甚至多次建立起强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中原文化所同化,反复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国亦有古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绵延不绝,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结果。 第三,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似一个百花齐放的皇家花园,千姿百态,丰富多彩。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文化为中国塑造了一个礼仪之邦的形象,让炎黄子孙得以二世、三世乃至万世延续下去;中华汉字整洁优美,字形多样,铿锵圆润,故中国书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如汉赋、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至今被人传颂;中国的戏曲、国画匠心独具,如京剧、豫剧、越剧、山水画、宫廷画等等越来越被视为珍品;“四大发明”曾让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叹为观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其整体性、实用性在明清之前走在世界最前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1.教师通过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乡下人和“没文化真可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涵义。 2.教师举例讲授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3.教师引导学生查询中国文化产生的基础,然后总结。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学生听课并思考。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网上查询问题。 4.学生分组讨论。 10 环节三:答疑、总结 1.教师与学生问答互动,使得学习内容更加清晰、深入。 2.总结本节课内容并作出号召: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也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 1.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并引导学生读相关经典文献。 2.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号召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 1.学生问疑 2.学生听讲 5 环节四:布置任务 1.列出本课程本学期的任务 2.布置任务。 以上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讲解 学生记录 课 后 课 后 拓 展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教师 学生 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拓展学习,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师生在交流空间进行讨论,教师问题答疑。 1.传送拓展资料。 2.与学生互动。 1.拓展学习。 2.与老师互动。 3.组成学习团队。 网络教学平台: 提供拓展课后资源和师生交流。 后记(经验、不足): 教 案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 授课单元 第一讲 课题 孔子的思想 课时 2 类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主编 第二版)第一讲孔子部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将教材内容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围绕了孔子“仁”的思想及其人文精神设计,解决高职学生对孔子只是概念理解的问题。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大一学生,他们虽然有对孔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仅限于概念理解,并没有让他走入自己的精神世界,更没有用“仁”的精神指导实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孔子的生平及理想 2.掌握“仁”的思想内涵; 3.熟悉儒家思想的人文内涵。 4.了解孔子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 2.能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3.能够“人文”的对待人和事。 素质目标 1.增加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2.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 重点 1.孔子的理想及其启示; 2.“仁”的思想内涵。 难点 “仁”的思想及其人文精神。 教学设计 教授、启迪、探讨; 探讨、故事、辩论。 二、教学过程 步骤用时 课 前 课 前 准 备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教师 学生 任务1在线问卷:孔子调查问卷 任务2思考问题:孔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任务3资料准备 :孔子相关资料。 1.制作课前任务单发布到平台。 2.查看学生问卷结果统计分析,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2.完成相关任务。 3.为思考题准备相关资料。 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提前在平台沟通交流讨论,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 中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 手段 教师 学生 10 介绍本课程的相关情况 教师介绍 学生听课 10 环节一:情境创设,发现问题 1.教师播放《孔子》视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探究的主动性。 教师总结: 2.“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 。 3.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者和教育家。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贵族,后因宋国发生内乱迁居鲁国,至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时,地位已不及先辈,叔梁纥是鲁国武士,曾任鄹邑大夫。 孔子出生不久,父亲就死去了,家境进一步衰落。史载“孔子贫且贱”。年轻时曾当过吹鼓手,替人办理丧率,也做过管理粮库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等小宫,他自己也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幼年时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但他勤奋好学,又不耻下问,十分虚心。因此,孔子到成年时,已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各国大夫季氏逐君,鲁昭公被迫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些近臣逃到齐国。这一年,孔子也只身到了齐国。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向他问政,他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景公听后,十分高兴,想予以重用,但遭到齐国重臣晏婴及一些士大夫们的反对,景公只好对孔子敬而远之,说“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在齐几年,不得重用,只好返回鲁国。 孔子回国后,开始聚徙讲学,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由于孔子博学多能,当时有许多人纷纷向他求教,孟僖子在临死之际还嘱咐他的两个儿子要拜孔子为师。因此,孔子的学生很多,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对他们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各弟子的学业进步很快,不久,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就形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术团体,孔子的声誉也随之越来越高。 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季平子死,其家臣阳货发动叛乱,控制了鲁国的政权。孔子反对季氏,季氏用周天子的乐舞,他反对,愤怒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平子逐君,他认为是僧越行为,十分愤慨,但阳货反叛季氏,孔子同样认为是不道行为,所以对阳货也避而不见。有一天,阳货趁孔子不在家时送去蒸猪,按礼节,“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孔子因不愿见到阳货,也选择阳货不在家时回谢,但不巧,却在路上遇见了阳货,阳货劝他出来做官,孔子不感兴趣,后来阳货失败,逃到了外地。 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以孔子为中都宰”,不久,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又由司空为司寇。鲁定公十年,“孔子摄相事”。当时,正值春秋末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息,人民饱受流离丧乱之苦。孔子在位期问,理政有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两件事最为著名。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夏,齐鲁两国在夹谷(今山东莱芜县东南)会盟,孔子为鲁君相礼,机智勇敢,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使齐侯“归而大恐”。不久,齐就归还了以前侵占的鲁国的郓(今山东郓城)、灌(今山东宁阳县北)、龟阴(今山东泰安东)等地。 两年以后,孔子又参与了鲁国著名的“堕三都”事件。从前,各国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大夫,势力强大,各有私邑,后来,家臣反叛,三家的都邑成为家臣们攻守的屏障。孔子为了“张公室’,铲除逾越,恢复君臣秩序,提出了“堕三都”。叔孙氏的郈邑顺利撤除,在撤除季孙氏的费邑时,家臣公孙不狃、叔孙辄反对,并率领武装袭击首都,孔子临危不惧,下令鲁国大夫申句须、乐颀讨伐,公孙不狃等失败,费邑被堕毁。将要毁孟孙氏的成邑时,又遇到很大阻力,“公围成,弗克”。“堕三都”没有完全成功,这反映了鲁国公室实力的衰弱。孔子任鲁国司寇时,曾“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镇压反叛公室者。“孔子与闻国政三月,齐人闻而惧”,孔子在鲁国的政治活动,引起了齐国的不安,便送美女与鲁君,使之疏远孔子,加之孔子的政见,为三家大夫所疑,不被重用,他不得不离开了鲁国。 孔子离开故国后,开始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学说。他先后到宋、陈、蔡、齐、楚等国游历,奔波十数年。但是,由于当时诸侯争霸,各图强盛,对孔子的学说并不感兴趣,结果到处碰壁,孔子到陈途经匡地,匡人以为孔子是曾经侵扰过他们的阳货,把孔子包围了五天,险些丧命。孔子带着弟子们到宋,在一棵大树下演习周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不得不离开宋国。到郑,被郑人称为“若丧家之犬”,被讥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问路,也遭到戏弄讥笑。孔子系陈蔡之问,被围于野,“不得行,绝粮”。司马迁对此总结说“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但孔子始终如一,坚持宣传自己的政治学说。 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两鬓如霜的孔子又回到了鲁国,开始了专门从事教学与著述的生活。他在洙、泗二水交界处设立讲坛,广招弟子,同时潜心于整理编写古代典籍。最后修成《诗经》、《书经》、《易经》、《春秋》、《礼)、《乐》等六部著作,后世称为六经,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七十三岁的孔子,怀着未酬之志,离开了人间。 1.教师播放视屏: 2. 引导学生讨论 3.回顾孔子的生平 1.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思考。 2.学生讨论问题 3.学习听课。 资料 查询 65 环节二:知识学习,解决问题 (一)孔子的理想 1.从孔子的生平树立出孔子的理想; 2.分析孔子理想; 3.个人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 (二)“仁”的思想 1.导语: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2.“仁”的内涵 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孔子理想的问题。 2.教师各组巡查并提出适当意见。 3.教师总结“仁”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1.学生回答有关理想的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仁”的涵义。 3.学生代表回答。 4.学生听课。 10 环节三:答疑、总结 1.教师与学生问答互动,使得学习内容更加清晰、深入。 2.总结本节课内容并作出号召: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1.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并引导学生读相关经典文献。 2.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号召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 1.学生问疑 2.学生听讲 5 环节四:布置任务 2.布置任务。 以上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讲解 学生记录 课 后 课 后 拓 展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教师 学生 1.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拓展学习,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 2.师生在交流空间进行讨论,教师问题答疑。 1.传送拓展资料。 2.与学生互动。 1.拓展学习。 2.与老师互动。 网络教学平台: 提供拓展课后资源和师生交流。 后记(经验、不足): 教 案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 授课单元 第一讲 课题 老子的思想 课时 2 类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主编 第二版)第一讲老子部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将教材内容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围绕了老子的思想智慧进行设计,解决高职学生对老子智慧思想陌生和缺乏应用的问题。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大一学生,他们虽然有对老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仅限于概念理解,并没有让他的智慧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老子的生平 2.掌握“道”的思想内涵; 3.熟悉老子的主要智慧思想。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老子的智慧思想指导生活实践。 2.能够阅读《道德经》。 素质目标 1.增加学生对老子的敬仰之情。 2.激发学生阅读《道德经》的欲望。 3.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重点 老子的思想内涵。 难点 “无用之用”的思想内涵 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 步骤用时 课 前 课 前 准 备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教师 学生 任务1在线问卷:老子调查问卷 任务2资料准备 :老子相关资料。 1.制作课前任务单发布到平台。 2.查看学生问卷结果统计分析,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2.完成相关任务。 3.为思考题准备相关资料。 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提前在平台沟通交流讨论,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 中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 手段 教师 学生 10 介绍本课程的相关情况 教师介绍 学生听课 10 环节一:情境创设,发现问题 1.教师导语: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说道,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国外被人广泛翻译和阅读的一本书就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写成的《道德经》。 在西方社会,《道德经》比儒家经典更受欢迎,至今少说也有40种译本。除《圣经》以外,任何书籍在数量上都无法与《道德经》相提并论!。 李约瑟一生倾慕道家和道教,他原来并不叫李约瑟,而是(尼德兰)。因为他崇拜中国的老子,老子姓李,又叫李聃,所以他取姓李,加上Joseph,就成了“李约瑟”。李约瑟坚信:道家有不少东西可以向世界传授,尽管宗教道教今天已经垂死或已死亡,但或许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哲学的。 2.教师导出问题:你同意李约瑟的意见吗?为什么? 3.老子的生平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1]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关于他的身份,还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并不是道家创始人。 老聃长寿,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 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4.《道德经》将简介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1.教师导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师巡查各组并适当提出建议; 3.老师简介老子的生平; 4.《道德经》简介 1.学生听课并进行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3.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4.学生听讲。 资料 查询 65 环节二:知识学习,解决问题 1.关于“道” 道是“无”,人的肉眼虽无法企及,但却真实的存在,是万事万物的灵魂。 道是“始”,是万事万物本源;是自然、自在的存在,是那种无法描述,却可推动世界万物运转的混沌力量。 道是“常”,是万物变化多端背后的“不变”。是规律,是所有的存在都必须依从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 自知与知足 “知足常富”,“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也。” 这是老子的至理名言,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永远不能满足,人生许多过失,过错都源于贪得无厌。老子明确指出,极度的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最后反而使人麻痹了,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告诫人们要知足,要认识老子的精神所在,在人道上,老子叫人知足止欲,淡化物语,提倡精神文明,进而净化人的本能,达到修德符道的目的。知道了知足的人,才能够经常保持充足。对于欲望应当要加以适当的节制,知足常乐。 3. 守柔与不争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 无用之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 “上善若水” 《道德经》不少章节都是说水之善,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又该学习水的哪些品性呢?老子说“水善得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水滋养了万物,如人体就有大半水,但水却从不争上,生而不有,它从来不说人是她的孩子,草木是她的孩子,她是万物的主宰,相反,所有脏的它都清洗掉,包容掉,净化了,就是符合“道”的。水至柔,但水滴能穿石;什么都能改变水的形状,但“抽刀断水水更流”,一切改变都是徒劳的;积少能成多,水汇集江海成为百谷王,是其“善为下”的结果。这样看来,柔弱是胜于刚强的,老子说刚强是死的特征,柔弱则是生的特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生的时候人的肌肉是柔的有弹性的,草木也是柔的,风吹即动,但死了就硬了、枯了,这就是“柔以胜刚”的道理。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涵义。 2.教师各组巡查并提出适当意见。 3.教师总结“道”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1.学生分组讨论“道”等道家术语的涵义。 2.学生代表回答。 3.学生听课。 10 环节三:答疑、总结 1.请教师与学生问答互动,使得学习内容更加清晰、深入。 2.总结本节课内容。 古代德高之人常被冠以“子”相称,老子道学高深,为世人所尊敬故名“老子”。不管哪一种传说都表达了老子在世人心目中的非同凡响。世人对老子评价非常之高。但老子对自己的评价却很出乎人们的意料。 道德经第二十章老子原话是这样讲的: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都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 飓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这一章老子用自己举例对比,说明世人眼中的美与丑,善良与险恶等等各色社会形态对于得道之人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它们的根源只有一个:“有”或“无”。世人所敬畏或者在意的只是“不敬畏或在意”所产生的后果。老子认为自己并不像世人那样为各种社会顾忌或欲望所左右。他不在乎自己被别人怎么认为,被遗忘也好,认为“我”混混沌沌也罢,“我”的行为始终与“我”心中的道相和,它才是“我”最重视的,也是“我”生存的根本。 老子在这里用自己切身体会,诠释了忙碌的人们被世间的思想束缚,迷失了自我还不自知,不知道自己畏惧的根本是什么,看不清自己失去了什么,需要的是什么,逐渐沉迷于世俗的纷争,被社会洗脑,忘记了奋斗的“初心””。老子能够“少私寡欲”,坚守自己一生悟出的“道”,现代社会中又该如何在混乱与孤寂中坚守自己的“初心”,不妨学学老子,不必在意眼前呈现的得失,放下心中的执念,“上善若水”,敢于奉献,乐于助人,诚于守信,则功德无量,大道可期。 1.老师引导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以此体会老子的智慧。 2.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 3.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并引导学生读相关经典文献。 1.学生举例。 2.学生疑问。 3.学生听讲。 5 环节四:布置任务 2.布置任务。 以上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讲解 学生记录 课 后 课 后 拓 展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教师 学生 1.登陆网络教学平台,拓展学习,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 2.师生在交流空间进行讨论,教师问题答疑。 1.传送拓展资料。 2.与学生互动。 1.拓展学习。 2.与老师互动。 网络教学平台: 提供拓展课后资源和师生交流。 后记(经验、不足): 教 案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 授课单元 第二讲 课题 道教 课时 2 类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王艳玲主编 第二版)第二讲道教部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将教材内容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围绕了道教的积极思想进行设计,解决高职学生对道教认识误区的问题,客观的认识道教。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大一学生,他们道教的认识停留在迷信的基础上,不能辨析道教的基本思想,不能客观的认识和对待道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道教的发展历史; 2.熟悉道教的基本教义; 能力目标 1.能够客观的认识和对待道教。 2.能够辨析道家对生活有益的思想和智慧。 素质目标 1.更加珍视生命。 2.增加对“德”的重视。 重点 道教的基本思想 难点 道教的基本教义 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 步骤用时 课 前 课 前 准 备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手段 教师 学生 任务1在线问卷:道教调查问卷 任务2资料准备 :道教相关资料。 1.制作课前任务单发布到平台。 2.查看学生问卷结果统计分析,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2.完成相关任务。 3.为思考题准备相关资料。 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提前在平台沟通交流讨论,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 中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信息化 手段 教师 学生 10 介绍本课程的相关情况 教师介绍 学生听课 10 环节一:情境创设,发现问题 1.教师导语:要理解中国人,无论如何要首先理解道教。(日本·橘朴《道教与神话传说》)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鲁迅《致许寿裳》) 中国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2.教师导出问题:你对以上观点怎么看?道教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影响吗?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 3.老子的发展历史 1.教师导语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师巡查各组并适当提出建议; 3.老师简介道教发展历史; 1.学生听课并进行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3.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4.学生听讲。 资料 查询 65 环节二:知识学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全书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