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专题物体的运动.doc
《2023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专题物体的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专题物体的运动.doc(3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9-1) 专题一 物体运动 考纲内容 复习指南 1.参照系、质点(Ⅰ)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及图象(Ⅱ) 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本专题内容考察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1)理解直线运动中参照系、质点、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等概念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简朴推论;(3)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于体育运动、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送等实际问题之中.复习时对以上基本概念要逐一全面理解,对规律及公式要重点突破. 考点1 1.参照系.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这个参照物称为________. (1)对同一种物体运动,所选参照系不一样,对它运动描述成果就不一样. (2)若无尤其阐明,一般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为参照系. (3)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状况时,必要选用同一参照系. 2.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当物体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可以忽视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做一种有________点,简称为________. (2)质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点,它是一种________ 模型,是科学抽象. (3)怎样判断物体与否能看做质点? ①一种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不能以大小而论,而要看它大小和形状与否对所研究问题影响可否忽视.如研究天体运动时,可以将天体当作质点,而研究原子内部构造时,原子不能当作质点. ②同一种物体在有些状况下可以看做质点,而在另某些状况下又不能看做质点.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在研究整个运动时间时,就可以把它看做质点;若计算它通过某座大桥所需时间时,则必要考虑火车长度,就不可以把它看做质点. 考点1 1.参照系 2.(1)质量 质点 (2)理想 ►小试身手 1.(·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巍巍青山两岸走”选用参照物是( ) A.江中竹排 B.两岸青山 C.天上浮云 D.空中飞鸟 1.解析:以江中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运动,A对旳. 答案:A 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重要方面,忽视次要原因,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是常常采用一种科学研究措施.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关地球能否看做质点说法对旳是( )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做质点 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2.解析:物体大小和形状不是区别物体能否看做质点条件,故A、B错误;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忽视地球大小和形状,将地球看做质点.故选D. 答案:D 措施归纳 1.参照系选用是自由,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系. 2.选用参照系不一样,有关物体运动状态结论也许不一样. 3.研究一种物体能否当作质点,重要看物体形状和大小相对于咱们研究问题,能不能忽视,假如可以忽视,该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 考点2 1.时刻与时间. (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________来体现. (2)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间隔,用时间轴上________来体现. (3)时间与时刻比较:体现时间如第2秒内、2秒内、前2秒等,体现时刻如5秒末、第5秒末、第5秒初等. 2.位移与旅程. (1)位移用来描述质点________变化,可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向线段体现,是矢量,与途径________关. (2)旅程是指质点__________长度,是标量,与途径______关. (3)位移大小与旅程关系:旅程一般______位移大小,只有当物体做______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旅程. 考点2 1.(1)一种点 (2)一段线段 2.(1)位置 无 (2)运动轨迹 有 (3)不不不小于 单 ►小试身手 3.(多选)火车从广州车站开往北京站,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是( ) A.列车在16∶10由广州东站发车 B.列车在武昌站停车10分钟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抵达武昌站 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 3.解析:时刻指是时间轴上一种点,时间指是时间轴上一段.B、D两项体现是一段时间;A、C两项体现是某一瞬时,指是时刻,因此对旳选项为A、C. 答案:AC 4.(·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质点从N点沿半径均为R两个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质点旅程、位移大小分别是( ) A.4R,0 B.2πR,4R C.2πR,0 D.2πR,2R 4.解析:旅程等于轨迹长度即圆周周长2πR,位移大小为4个半径大小,即4R,B对旳. 答案:B 措施归纳 1.时刻是一种瞬间,对应着运动物体处在一种位置. 2.时间是时间轴上一段,对应着运动物体发生一段位移. 3.位移大小不不小于或等于旅程,只有在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旅程. 考点3 速度 1. 速度概念. 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______和方向物理量,是矢量,速度大小叫______,它只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是标量.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1)平均速度:是指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似. (2)平均速率:是指旅程与通过这段旅程所用时间比值,是标量. 3.瞬时速度:是指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似. 4.单位:m/s或km/h,国际单位:m/s,1 m/s=________km/h. 考点3 1.快慢 速率 4.3.6 ►小试身手 5.(·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运动员参与100 m赛跑,第10 s末抵达终点时速度为12 m/s,则全程平均速度是( ) A.6 m/s B.10 m/s C.11 m/s D.12 m/s 5.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比值v== m/s=10 m/s,B对旳. 答案:B 措施归纳 1.变速运动物体在不一样步间内(或不一样位移上)平均速度一般都不相等. 2.变速运动平均速度必要根据定义=来计算,它不一定等于速度平均值. 考点4 1.加速度概念: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______物理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似. (1)定义式为a=____________ . (2)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 2.速度与加速度比较: (1)速度很大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很大.如高空做匀速飞行飞机. (2)加速度很大物体,其速度不一定很大.如刚发射炮弹. (3)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以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以减小. (4)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似时,物体做______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______运动. (5)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3.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比较: 比较 项目 速度 速度 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物理量 定 义式 v= Δv=vt-v0 a= 或a= 单位 m/s m/s m/s2 方向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似 由Δv=vt-v0决定 与Δv方向一致,而与v0、vt方向无关 大小 位移与时间比值 Δv=vt-v0 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比值 1.快慢 (1) (2)m/s2 2.(4)加速 减速 ►小试身手 6.(·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 m/s,第1 s末速度为3 m/s,则质点加速度大小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6.解析:由加速度定义式得a== m/s2=2 m/s2,B对旳. 答案:B 措施归纳 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区别不是通过加速度变大还是变小来区别,应当是通过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与否一致来区别.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似,则是加速运动;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则是减速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思索问题时要注意它们方向. 考点5 1.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物体运动________仪器,使用交流电. (2)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4~6 V;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220 V. (3)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每隔T=______打一种点. 2.纸带. 纸带上两打点间距离记录是________运动物体通过位移. 3.数据处理. 用纸带上记录位移测量瞬时速度,纸带记录下点迹如图所示.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B、D之间平均速度vBD可以近似地当作是打点C时________,(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即是该段时间平均速度)即vC=,T是每两个点之间时间间隔,sBD为B、D两点之间距离. 考点5 1.(1)时间 (3)0.02 s 2.一种打点周期 3.瞬时速度 ►小试身手 7.如图所示是一条运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尚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如图所示,则打计数点“3”时纸带瞬时速度为( ) A.0.3 m/s B.0.4 m/s C.0.61 m/s D.0.68 m/s 7.解析:v3= m/s=0.61 m/s. 答案:C 措施归纳 设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T,那么纸带上相邻两个点时间间隔就是T.假如数出纸带上一系列点总数为N,则打这些点所用总时间为t=(N-1)T.假如测出这N个点之间总距离s,则t时间内纸带运动平均速度为==.假如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式计算出来就是纸带运动速度. 考点6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在________作用下,从________开始下落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s=gt2、vt=gt、vt=.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速度之比为:________…… (2)1 s内、2 s内、3 s内……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位移之比为:________……(奇数比) 理解: (1)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公式中所有量都取正值. (2)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因此位移s、时间t、末速度vt;三个物理量中,只需懂得其中一种,就可以求得此外两个. 例如,已知s,可通过公式s=gt2求得t,也可通过公式vt=求得vt. 考点6 1.重力 静止 2.(1)1∶2∶3 (2)12∶22∶32 (3)1∶3∶5 ►小试身手 8.一种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 m/s2),4 s末速度是( ) 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 8.解析:可通过公式vt=gt求得4 s末速度是40 m/s. 答案:D 措施归纳 1.熟记自由落体运动公式.位移s、时间t、末速度vt三个物理量中,只需懂得其中一种,就可以求得此外两个.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几种经典规律. 考点7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规律 1.概念: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假如在相等时间内____________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加速度________和________总保持不变. 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位移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位移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均速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7 1.速度变化量 2.大小 方向 3.vt=v0+at s=v0t+at2 v-v=2as v= ►小试身手 9.(·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末速度到达15 m/s,汽车加速度是( ) A.1 m/s2 B.3 m/s2 C.5 m/s2 D.15 m/s2 9.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可得a== m/s2=3 m/s2,选B. 答案:B 10.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最初10 s内通过位移为80 m,则它通过5 m处时速度等于( ) A.2 m/s B.4 m/s C.6 m/s D.10 m/s 10.解析:由s=at2得,a==1.6 m/s2,因此vt==4 m/s. 答案:B 措施归纳 1.熟记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时间t、初速度v0、末速度vt、加速度a五个物理量中,只需懂得其中三个,就可以求得此外两个. 2.学会将一次匀变速直线运动看做两次匀变速直线运动,运用初速度,加速度相似,联立方程组去求解. 考点8 1.位移—时间图象:体现位移和时间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体现位移s,横轴体现时间t.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关系图象(st图象)是一条________. st图象含义:(如图所示) (1)匀速直线运动中,s与t成________关系. (2)图象上任一点横坐标体现运动时间,对应纵坐标体现位移. (3)图象斜率k=________.反应速度大小,直线向上倾斜,体现物体向正方向运动,直线向下倾斜,体现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如图所示,甲在t0轴截距体现甲运动________,乙在s轴截距s0体现乙运动________,甲、乙两直线交点A体现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甲图线斜率比乙________,故甲运动速度比乙________. 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例如飞机起飞、火车进站等),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如图所示). 2.速度—时间图象:体现速度和时间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体现速度v,横轴体现时间t.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关系图象(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图中甲).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关系图象(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图中乙) vt图象含义: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与t成________关系. (2)能反应任一________速度. (3)图象倾斜程度(斜率)反应速度变化快慢,即________. (4)图象与横轴t所围________体现物体发生位移.从s=vt可获得:边长为v和t所围成矩形________,就是物体在时间t内位移(即图中斜线阴影某些).运用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求旅程和位移.在计算物体位移时,要注意图象“面积”有正负之分,在横轴上面面积为正,阐明位移为正,在横轴下面面积为负,阐明位移为负. 如图所示,甲在t轴截距体现甲运动________,乙在v轴截距v0体现乙运动________,甲、乙两直线交点A体现该时刻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甲图线斜率比乙________,故甲运动加速度比乙________. 考点8 1.倾斜直线 (1)线性 (3) 时间起点 初始位置 两者相遇 大 大 2.与t轴平行直线 倾斜直线 (1)线性 (2)时刻 (3)加速度 (4)面积 面积 时间起点 初速度 两者速度相等 大 大 ►小试身手 11.(·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甲、乙两个质点同步出发做直线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对旳是( ) A.甲速度比乙大 B.甲加速度比乙大 C.t1时刻,甲和乙速度相等 D.0~t1时间内甲在乙前面 11.解析:st图象中倾斜线体现匀速运动,它斜率体现速度,甲速度比乙大,A对旳. 答案:A 12.(·广东高考)下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内和第3 s内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加速度相似 C.第1 s内和第4 s内位移大小不等 D.0~2 s内和0~4 s内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2.解析:速度图象正负体现速度方向,A错;速度图象斜率体现加速度大小和方向,B对;速度图象“面积”体现位移,C错;0~2 s内和0~4 s内位移相等,但时间不一样,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D错. 答案:B 措施归纳 位移图象、速度图象一定要记住两坐标轴截距、交点、斜率物理意义,两种图象中怎样体现各物理量正负问题,此外就是速度图象中面积体现位移大小. 考点9 1.匀变速直线运动判断根据:持续相等时间位移之差为恒量. 即Δs=s2-s1=s3-s2=s4-s3=…… 2.运用纸带打点求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a=.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在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相等Δs=aT2. 理解: (1)打点周期T=0.02 s,中间有四点未画出,每五个打点取一种计数点,中间有五个间距等说法都是相似意思,即计数点之间周期为T=0.1 s. (2)逐差法可以减小误差:a1=,a2=,a3=,得平均加速度为:==,可理解为将偶数段位移分为持续相等时间两大段位移,如图所示,a=,sⅠ、sⅡ分别是每一大段总位移,t为每一大段时间间隔. ►小试身手 13.下图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纸带上打点时间间隔是T=0.02 s,且每两个计数点间尚有四个打点.已知s1=1.2 cm,s2=2.4 cm,s3=3.6 cm,s4=4.8 cm,则纸带加速度a等于( ) A.1.0 m/s2 B.1.2 m/s2 C.1.4 m/s2 D.1.6 m/s2 13.解析:a== cm/s2=1.2 m/s2. 答案:B 措施归纳 1.纸带处理有三个方面要掌握:(1)会判断纸带与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会求某打点瞬时速度及两打点之间平均速度;(3)会求纸带加速度. 2.要理解公式a=计算措施,注意周期T是两计数点之 一、单项选用题Ⅰ: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符合题目规定. 1.下列物理量为矢量是( ) A.速度 B.时间 C.动能 D.质量 1.A 2.行驶汽车上乘客,看到道路两旁树木不停向后退,这是由于乘客选用参照系是( ) A.所乘坐汽车 B.地面上建筑物 C.道路旁树木 D.路边站着人 2.A 3.下列对物体运动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照系是( )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3.解析:大江东去指是江水向东流去,显然是以地面为参照系;轻舟穿过万重山、夕阳西下也是以地面为参照系;飞花两岸则是以船为参照系. 答案:D 4.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做质点处理是( ) A.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该端转动木杆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 B.在大海中航行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位置时,可以把它当做质点来处理 C.研究杂技演员走钢丝演出时,杂技演员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 D.研究地球自转运动时,地球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 4.B 5.一辆汽车沿着水平湖岸匀速行驶,速度为5 m/s,汽车在水中倒影相对于汽车速度是( ) A.10 m/s B.5 m/s C.-5 m/s D.0 m/s 5.D 6.弹射器竖直向上弹出一种小球,小球上升最大高度为h,从弹出点落回到处过程中,有关小球位移和旅程,下列说法对旳是( ) A.位移为,旅程为 B.位移为,旅程为 C.位移为,旅程为 D.位移为,旅程为 6.C 7.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是( ) A.旅程 B.加速度 C.速度 D.位移 7.A 8.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抵达B点时速度为v,再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2v,则AB与BC位移大小之比为( ) A.1∶3 B.1∶4 C.1∶2 D.1∶1 8.A 9.放课时小明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她身边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则小明(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鉴定 9.解析:选用参照物时,应想象自己坐在参照物上观测物体运动. 答案:B 10.某同学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验中,使用了频率为50 Hz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相邻两个点时间间隔是( ) A.0.01 s B.0.02 s C.0.1 s D.0.2 s 10.B 11.如图是某物体运动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0~2 s内位移是2 m B.0~3 s内位移是6 m C.0~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2~4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11.A 12.如图所示,体现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是( ) 12.B 13.如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纸带上点记录了小车运动信息,下列判断对旳是( ) A.小车做加速运动 B.小车做匀速运动 C.小车做减速运动 D.小车在A点速度不不不小于在C点速度 13.A 14.某同学用刻度尺对旳测量铅笔长度,成果为16.34 cm.由此可知该刻度尺最小刻度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14.D 15.A、B两物体同步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是( ) A.0~20 s内A、B两物体间距离逐渐增大 B.20~40 s内A、B两物体间距离逐渐减小,40 s末B追上A C.0~40 s内A、B两物体间距离一直在增大,40 s末到达最大 D.40 s后A、B两物体间距离再次增大 15.解析:0~20 s内A速度一直比B大,因而两物体间距离一直增大;20~40 s内B速度比A大,因而两物体间距离逐渐减小,由vt图象面积意义可知,在40 s末,两物体相遇;两物体在40 s相遇后,B速度比A速度大,两物体间距离不停增大. 答案:C 16.(·广东学业水平模仿)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甲、乙两物体vt图象,则由图象可知( ) A.它们速度方向相似,加速度方向相反 B.它们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均相反 C.它们在t1时刻相遇 D.在0~t2时间内它们位移大小相似,方向相反 16.解析:两物体速度方向相似,加速度方向相反,在0~t2时间内位移大小相似,方向相似,都是正方向. 答案:A 二、单项选用题Ⅱ: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符合题目规定. 17.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所选用参照系分别是( )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 D.青山,划船人 17.解析:应把自己想象成站在参照系上看物体运动,在船上看,山动;在岸上看,帆船动. 答案:A 18.如下计时数据指时间是( ) A.咱们下午3点20分出发,不要迟到 B.我校百米跑记录是12秒8 C.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D.世界杯足球决赛今晚8时开始 18.解析:12秒8是跑一百米用时间. 答案:B 19.(·广东学业水平模仿)从天津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轮船.如图所示,曲线ACB和虚线ADB分别体现天津到上海铁路线和海上路线,线段AB体现天津到上海直线距离,下列说法对旳是( ) A.乘火车通过旅程和位移大小相等 B.乘轮船通过旅程和位移大小相等 C.乘火车和轮船通过位移相等 D.乘火车和轮船通过位移不相等 19.C 20.下列有关轨迹说法,对旳是( ) A.信号弹在夜空划出痕迹就是信号弹轨迹 B.运动物体st图象是曲线,则物体运动轨迹也是曲线 C.画出信号弹st图象,此图象就是信号弹运动轨迹 D.匀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就是物体运动轨迹 20.解析:st图象不是物体运动轨迹图. 答案:A 21.下列有关速度和加速度说法中,对旳是( ) A.加速度体现速度变化大小 B.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运动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体现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D.运动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体现物体运动速度也越来越小 21.解析:加速度体现速度变化快慢. 答案:C 22.有关加速度,下列说法对旳是( ) A.加速度体现物体运动快慢 B.加速度体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 C.加速度减小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D.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似 22.解析:物体与否减速,不是根据加速度大小与否减小,而是看加速度方向与否与速度方向相反,因此选项C错误. 答案:B 23.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限速是60 km/h,则该车与否超速(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60 km/h 23.解析:本题已知位移s、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末速度0,根据v-v=2as求解运动初速度. 答案:A 24.一小球自45 m高塔顶自由下落,若取g=10 m/s2,则小球下落过程中最终1 s内发生位移是( ) A.25 m B.20 m C.28.9 m D.15 m 24.解析:由h=gt2得45=×10×(t0+1)2,解出t0=2 s,再用前公式求出最初2 s内位移,用塔高减去前2 s位移即得. 答案:A 25.假如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一颗礼花弹上升至320 m高处,在地面发射时,竖直向上初速度至少为(g=10 m/s2)( ) A.40 m/s B.60 m/s C.80 m/s D.100 m/s 25.解析:由竖直上抛运动公式v=2gh可求. 答案:C 26.如图所示,物体沿三条不一样途径由A运动到B,下列有关它们位移大故事法中,对旳是(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同样大 26.D 27.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记录一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纸带一某些,D1是任选第一点,D11和D21是第11点和第21点,若加速度是10 cm/s2,则该计时器打点频率是( ) A.10 Hz B.20 Hz C.30 Hz D.40 Hz 27.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Δs=aT2算出周期T,再算频率. 答案:A 28.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错误是( ) A.必要选用点迹清晰纸带,并且应以打点计时器打第一种点作为第一计数点 B.要舍去开头比较密集点,任选背面较清晰某点作为第一种计数点 C.可以每隔任意相似数量点选用一种计数点 D.在数据处理时,从器材上直接读取原始数据一定要有表格记录 28.解析:前面几种点往往由于小车运动尚未稳定而不精确,故A选项错误. 答案:A 29.在近地空中某一位置处有A、B两个小球,先让A球自由下落1 s后,再让B球开始自由下落,在A球落地前,下列说法对旳是( ) A.A、B两球间距离保持不变 B.A、B两球间距离逐渐减小 C.A球相对于B球匀速下降 D.A球相对于B球加速下降 29.解析:由自由落体规律vt=gt可知vA=gt,vB=g(t-1),则vA-vB=g,即A相对B速度为定值g.故选项C对旳. 答案:C 3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试验中,下列说法对旳是( )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使小车速度变化尽量快某些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只要读到最小刻度位 D.作vt图象时,所描曲线必要通过每一种点 30.解析:木板倾斜小车才能加速滑下,加速度太小看不出速度有变化,故选B. 答案:B 31.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试验中,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其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先后次序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同步接通电源 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1.解析:若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则只能在纸带上某些打点,给测量、计算等带来较大误差. 答案:A 3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是50 Hz交变电流,其相邻点间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纸带记录时间为t,则(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T 32.解析: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则N个点之间时间间隔数为(N-1)个,对应时间(N-1)T. 答案:C 三、多项选用题: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规定. 33.选项中描述运动,能找到实例是( ) A.物体运动加速度不停变化,而物体速度大小却保持不变 B.物体运动加速度等于零,而速度却不等于零 C.物体运动加速度不等于零,而速度保持不变 D.物体做曲线运动,但具有恒定加速度 33.解析:A选项实例为匀速圆周运动;B选项实例为匀速直线运动;D选项实例为平抛运动.故对旳选项为A、B、D. 答案:ABD 34.有关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对旳是( )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物理量 B.加速度方向也许与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加速度越大,它速度也一定越大 D.物体加速度为零,它速度也一定为零 34.AB 35.火车从广州东站开往北京站,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是( ) A.列车在16∶10由广州东站发车 B.列车在武昌站停车10分钟 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抵达武昌站 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 35.AC 36.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做质点处理是( ) A.研究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时间,可以把飞机当做质点 B.确定轮船在大海中位置时,可以把它当做质点来处理 C.做直线运动物体可以看做质点 D.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时间时,火车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 36.解析:当研究问题需要考虑物体形状和体积时,就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 答案:AB 37.有关位移和旅程关系,下列说法中对旳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旅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旅程等于位移大小 C.物体通过两段旅程不等,但位移也许相等 D.物体通过旅程不为零,但位移也许为零 37.解析:单向直线运动时,旅程与位移大小相等. 答案:BCD 38.下列物体中,可以看做质点是( ) A.研究行驶中汽车后轮转动状况 B.研究绕地球飞行“神舟”九号宇宙飞船速度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木箱 D.计算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时间 38.BC 39.(·广东学业水平模仿)有关加速度和速度,如下说法对旳是( ) A.加速度大物体速度变化快 B.加速度大物体速度变化大 C.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必然越来越大 D.加速度为零,物体速度不一定为零 39.AD 40.下图是一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计算成果对旳有( ) A.0~1 s内位移是1 m B.0~2 s内位移是2 m C.0~1 s内加速度为零 D.1~2 s内加速度大小为2 m/s2 40.AC 41.如图所示为某次试验中打出一条通过处理后纸带,图中O为小车运动起点,A为所选用第一种计数点,O点到A点之间有某些点不清晰,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后可直接算出( ) A.从O点运动到F点时间 B.从A点运动到F点平均速度 C.从D点运动到F点时间 D.G点瞬时速度vG 41.解析:“O点到A点之间有某些点不清晰”,故无法懂得其时间,A选项错误;由于不知与否为匀加速运动,不能直接算出瞬时速度. 答案:BC 42.如图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作出如下判断中,对旳是( ) A.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 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42.BD 4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对旳是( ) A.物体第一秒末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位移一定是5 m B.物体在第一秒内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位移一定是5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每一秒内位移都是5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二分之一时速度一定是5 m/s 43.解析:“第一秒末速度”、“物体通过这段位移二分之一时速度”是指瞬时速度.在同一变速直线运动中,不一样步段或不一样位移内平均速度不一定相似;在同一段时间或同一段位移内各个时刻瞬时速度也不一定相似,因此选项A、C、D均错.由=得s=t=5×1 m=5 m,选项B对旳. 答案:ACD 44.如图所示,物体运动分三段,第0~2 s为第Ⅰ段,第2~4 s为第Ⅱ段,第4~5 s为第Ⅲ段,则下述说法中对旳是( ) A.第1 s与第4 s速度方向相似 B.第1 s加速度不不不小于第5 s加速度 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 D.第Ⅰ段与第Ⅲ段加速度与速度方向都相似 44.解析:由图象可知,速度一直为正,因此可以判断物体运动方向一直相似.第Ⅰ段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似,第Ⅱ段物体做匀速运动,第Ⅲ段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由于第Ⅰ段与第Ⅲ段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小相似,而第Ⅲ段所用时间短,因此第1 s加速度不不小于第5 s加速度. 答案:AC 45.在光滑地面上将一小钢球水平弹出,小球碰到墙壁后沿原途径反向弹回,如图所示是小球运动位移—时间图象,由此图象可知( ) A.小球在0~t1时间内做匀速运动 B.小球在0~t2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 C.小球在t2时刻回到了出发点 D.小球在t2时刻被墙壁反弹 45.解析:去与回过程均是匀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被墙壁反弹. 答案:AC-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物理 学业 水平 测试 复习资料 专题 物体 运动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