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雷视融合的数字高速公路感知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pdf
《基于雷视融合的数字高速公路感知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雷视融合的数字高速公路感知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A 收稿日期:2023 年 12 月 21 日 作者简介:唐鑫年(1985),男,汉族,广西河池人,大学本科,广西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开发,系统集成,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及数字化、智能化研究。-100-基于雷视融合的数字高速公路感知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唐鑫年 潘洪强 程贵星 吴 崑 韦 榛 广西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摘要:基于雷视融合的交通感知系统成为当前数字高速公路建设的主流方案。本文对雷视融合交通感知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设计,并提供了多场景适配的感知设备部署方案,对该感知系统中核心功能进行了简要说明。同时对
2、系统中雷视融合检测、车辆轨迹拼接两大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工程实践应用,对该套感知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本文系统采用了 4D 成像雷达结合枪机、球机视频检测设备,解决了精细化感知能力不足,实时连续感知能力偏弱、监测人力投入大等问题,从架构上为高速公路数字化建设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落实提供了可靠性解决方案。关键词关键词:数字高速公路;雷视融合;4D 成像毫米波雷达;车辆轨迹拼接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U491 0 引言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1-2。高速公路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之间人员与货物的流动需
3、求,是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总要基石。此外,相比其他道路场景,高速公路有着道路封闭、运行独立、软硬件基础良好等特性,适宜数字技术和新型智能系统的试验、落实和应用,同时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落地和商业推广提供了优先场景3。在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期,传统行业积极引入数字技术进行产业变革,交通运输领域陆续出现“数字交通”、“数字道路”、“数字高速”等业内热词,显示着数据驱动的数字化发展模式与技术实现路径在交通领域逐步深入,并落实到具体高速公路场景上。作为“数字交通”、“数字道路”的进一步延伸,“数字高速”更加聚焦到高速公路道路本身,注重对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化管理,强调从数据源出发
4、到场景应用的链条式建设模式。其中全面的交通感知能力是数字高速建设的重要前提,要对高速公路场景中的“人-车-路-事件-环境”进行全面、智能、实时、准确地检测,及时主动感知异常情况,才能为数字高速后续自主决策、应急指挥、精准管控、精细服务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目前,高速公路运行监测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监测区域有限、感知盲区较多、雨雪雾夜间检测不佳、事件检测不及时等情况,影响高速公路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前端视频设备探测距离短,受天气、环境、光线影响严重,尽管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缓解了部分问题,但视觉结构化成本较高。因此以视频图像为主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监测系统,存在精细化感知能力不足,实时连
5、续感知能偏弱、监测人力投入大等情况。而毫米波雷达是利用无线电进行探向、测距、测速,相比视频、激光雷达等光学探测设备,不受天气、环境、雨雪、灰尘等影响,具备探测距离远、全天候、高精度、多目标跟踪等属性。而毫米波雷达中的 4D 成像雷达,有着更加丰富的 4D 高分辨率点云信息,可以对目标进行更加精准地测距、测速、测角和测高,可以提供更为精准连续的轨迹跟踪和人车非的识别分类,能够更好地适配数字高速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支持自动驾驶超视距感知,提供车辆实时高精度位置信息等多维数据。但雷达由于自身技术特性限制无法目标特征化信息识别,如目标颜色、车辆车牌等。而视频监控能够利用较为成熟的图像识别算法来弥补这一缺
6、陷。因此,近年来,毫米波雷达与视频监控的一体化部署建设模式逐步成为当前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监测系统的主流方案。基于高速公路信息化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 4D 成像雷达融合视频图像的数字高速感知系统设计方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A-101-该方案以 4D 成像雷达感知为主,采集高速路交通动态数据,包括实时单车轨迹、交通态势以及交通事件等;采用边缘计算技术,通过构建统一时空坐标基准,将雷达与视频画面结构化进行融合,形成全要素感知一体化,适应各类复杂环境,达到全天候广域化感知,并联动球机,对事件进行及时取证;同时以边缘计算为核心,将连续雷达群组进行感知视野拼接融合,从而构建全天候、实时、高精度、广域
7、的高速公路交通感知网络。1 系统方案 数字高速公路感知系统,是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以雷视融合为技术核心,建设高速公路交通感知系统,将原来粗放式监测数据细化到毫秒级车道级的轨迹数据,面向“监测-分析-联动-处置-发布”等业务应用,输出针对性数据,从而提升高速公路智慧化管理水平。1.1 总体框架 基于雷视融合的数字高速感知系统总体架构,从下至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设备层,是指所有布设于公路外场端的设备,包括前端感知设备、边缘计算设备、诱导灯系统、信息发布设备等,其中前端感知设备主要有 4D 成像雷达、视频监控设备、气象环境监测设备,信息发布设备有情报板、车道级诱导灯。网络层,用于边缘端与边缘端、
8、边缘端与中心端的数据传输,即:路侧组网与中心组网;为满足计算时延要求,常见的传输通道可以使光纤专线、5G 公网。支撑层,又称中间件层,是指面向通用服务,形成的专业化数据处理或运营的组件或子系统。公路 BIM,用于展现道路三维虚拟结构以及设施静态属性数据;大数据平台,用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离线或在线处理;物联网平台,为了便于管理外场多类机电设备而建立的统一化接口监测系统;交通仿真引擎,基于雷视感知数据,并融合交通仿真技术,对交通流历史回溯、实时在线、预测仿真。应用层,面向具体业务、具体场景所实现的有效解决方案与功能,主要包括三维全景展现、设备可视管理、交通全息监控、道路态势管理、交通运行控制
9、、应急救援处置、智慧养护、车路协同等。图 1 数字高速公路感知系统构架图 图 2 数字高速公路感知系统网络拓扑图 图 3 感知系统部署方案 1.2 感知设备部署 路侧感知技术的应用是数字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同的感知设备有着不同的设计原理和工作机制,在不同的场景中表现出不一样的性能。本文根据高速公路现有道路设施条件、不同道路场景、不同传感器的特性,提供感知系统部署方案。1.2.1 方案一:同向布设 单台雷达安装在路侧杆件上(可利旧安装),实施单向检测部署模式。为保障车辆轨迹连续性,相邻杆件之间的直线控制距离在 400m 之内(成像雷达的检测距离为 500m),若遇到坡道、弯道等环境,
10、相应缩减设备之间的部署距离,宜在 250300m。该方案横向检测范围覆盖单向(即车道数4 车道)。如图 3 中方案一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A-102-所示。每个杆件标准安装 1 台 4D 成像雷达、1 台结构化枪机、1 台球型摄像机。4D 成像雷达检测面向车尾,检测去向车辆,安装高度为 68 米;枪机面向车尾、检测去向车辆,与 4D 成像雷达同高度安装;球型摄像机,安装高度为 812m,覆盖前后共 400 米的范围。该方案采用每4台成像雷达配置1台边缘计算设备的部署模式。1.2.2 方案二:背靠背布设 2 台雷达背靠背安装在中央隔离带 T 型杆上(可利旧安装),实施双向检测部署模式。为保障
11、车辆轨迹连续性,相邻杆件之间的直线控制距离在 900m 之内,若遇到坡道、弯道等环境,相应缩减设备之间的部署距离,宜在 500700m。该方案横向检测范围覆盖双向(即车道数8 车道)。如图 3 方案二所示。每个杆件标准安装 2 台 4D 成像雷达、1 台结构化枪机、1 台球型摄像机。4D 成像雷达支持双向 8 车道检测,安装高度为 68 米;枪机面向车尾、检测去向车辆,与 4D 成像雷达同高度安装;球型摄像机,安装高度为 812m,覆盖前后共 400 米的范围。该部署模式采用雷达背靠背安装方式,杆件下存在感知盲区。为保证检测连续性,本方案开发了盲区补全轨迹拼接算法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到验证。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融合 数字 高速公路 感知 系统 设计 关键技术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