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诗《渭城曲》传唱与经典化的文化认同.pdf
《歌诗《渭城曲》传唱与经典化的文化认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诗《渭城曲》传唱与经典化的文化认同.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4年3 月第4 2 卷第1 期扬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g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Mar.2024Vol.42,No.1歌诗渭城曲传唱与经典化的文化认同秦雅洁(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 4 1 0 0 2)摘要:渭城曲在中国诗歌配乐演唱的历史中独树一帜。此骊歌经历代变化,其内容几乎恒久不变,创作伊始的中和情感也令后人体悟。歌诗因演唱方式“三叠”产生欲发未发的别情,与儒家对文艺作品以理性节制情感的要求相契合。在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下,此歌诗与送别行为的广泛受众产生文化共鸣,并通过逐代传唱,完成了经典化。关键词:渭城曲;歌诗;传唱;中庸;经典化;
2、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J605.2;I207.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6 5 3 6(2 0 2 4)0 1-0 0 2 4-0 5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anonization of the Song Poem Weicheng TuneQIN Ya-ji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2,China)Abstract:Weicheng Tune is uniqu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oetry music singing.Although undergone
3、changesover generations,this farewell song retained most of its content,which ensures the neutral emotion at its creationcomprehensible by later generations.The singing method of“three repetitions produces an implicit parting senti-ment,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Confucian requirement for rational re
4、straint of emotions in artistic works.Under the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rine of the Mean,this poem resonates with its wide audience with similarfarewell experience,and has become a canon through generations of performance.Key words:Weicheng Tune;song poems;sing;doctrine of the Mean;c
5、lassic;cultural identity中国历代“歌诗”内涵、外延和实践不断变化,目前学术界暂且没有对“歌诗”的定义给出一个圆满的回答,但由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唱的渭城曲,却明确是一首人乐演奏、用以歌唱的歌诗。自中唐问世,此歌诗在各阶层广为流传。如刘禹锡等文人雅士曾言“旧人唯有何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民百姓“巷口饼者”2 在繁忙的收稿日期:2 0 2 3-0 8-3 0作者简介:秦雅洁(1 9 9 9 一),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370030)。.24.当炉工作中亦会歌唱。唐、宋、元时期,歌诗的歌词和唱法皆有
6、变动,并且从整体看,唱法变化多于歌词的变化 3 。明清两代以及民初,也为渭城曲创作了三十余种谱本和四十多首新作品 4。直至今日,此歌诗仍在流传并已成经典作品,其再造能力与同期、同类歌诗相比十分少见。现代对于渭城曲的研究,大致集中于流传情况的继续精进、“渭城”“阳关”等意象的文化分析、英译与中西的诗歌比较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等方面,而对渭城曲活跃时间之长、程度之高,在历代传承中渐成经典这一现象本身,鲜少关注和分析。从学界论述看,此歌诗自唐代出“阳关三叠”之名开始,历代最为关注和再创作最为活跃的部分便是其演唱内容与形式。从这讨论最多的两方面入手,不失为探究渭城曲活跃至今原因的两个重要角度。一、内容
7、认同:平和情感契合广泛受众(一)平和的情感状态渭城曲人乐前诗名为送元二使安西,由此可知,此诗写作缘由为送别朋友,其人乐后也多在送别场合演唱。开篇遵循自诗经而来的起兴传统,采取由景人情的写作模式,但其景其情都区别于一般送别诗,注重情感内容的不偏不倚,避免大悲大喜,以平和的情绪抒发离情。1.消解悲观,发掘乐观“朝雨浥轻尘”背离了“雨”意象在送别诗中惯常的沉闷阴侧,绘出一幅早间雨过天晴、神清气爽的图景,营造清丽、素雅的送别场景。动词“浥”一方面让飘扬干燥且污浊的“尘”意象湿润而重量增加、下落地面,凸显空气之清新,给全句的离别愁情增添积极的情感色彩。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意象的离别意味甚为浓厚,“新”字
8、却试图化解离愁别绪,带来一丝新鲜。柳树嫩芽初长不仅是柳树光秃枝条的新生,也是送者即诗人内心新送情的外化。首联和领联使用动词或形容词,力图消解三种意象中含有的悲观色彩和负面情绪,在离别的哀伤底色中寻求新生的愉悦,以保持介于哀乐之间、不偏向任何一方的稳定情绪。另歌诗的韵脚“尘”“新”“人”三字为平声,在现代汉语里亦是同属平声,不同于上声发音的拐弯,去声声调的陡降以及人声吐气的短促,这平声发音也取各音调之折中,能在形式上更好地表达诗歌平稳悠长的情感。2.联动主客,形成对称颈联围绕“酒”意象展开,诗人将之前的深情融人酒中让朋友带走,又劝朋友再饮一杯,以期能多一些把酒言欢的时间。以“出阳关”的时间点为轴
9、,正在发生的把酒饯行与朋友出关后的“无故人”,在时间上形成了第一层对称。朋友目的地安西与送别地渭城,是以“阳关”意象为界在空间上形成了第二层对称。前者时间对称为主观想象,后者空间对称为客观实在,虚实合用又为第三层对称。通过挖掘离别基调里意象的积极情感和利用意象形成的三层对称,该歌诗把握好了情感表达的度,让浓烈情感通过饮酒消纳为殷殷关切,在余味悠长中体味出真挚友情和感人画面。从晨景到别情、从空间告别到时间畅想一气呵成,整体达成了情感表达的平和状态。(二)广泛的歌曲受众在这首诗创作和被后世接受的过程中,友人关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自全唐诗第四册卷一百七源乾曜,至第七册卷二百三十五贾至盛唐
10、诗人共创作了1 0 8 4 首送别诗,其中送友诗歌1042首,占9 6.1 3%5 。可见送友诗数量在送别诗中具有压倒性优势。友情是当时文人社交描写的重要内容,友人关系也是文人日常生活中一种广泛的社会关系。今人所言的好友,更倾向于古人的“知已”唐人之友外延广泛,包含除家庭外的多种友好关系,如游宦、游学、经商同事等各类关系要好的外人,送友诗也自然数量众多。随着中唐唱和诗的流行,送友时相互酬唱成为社会风尚,这又为创作、流传友人送别诗增加了契机。(三)长久的内容认同渭城曲的起兴和情景交融手法千百年来被人们熟知并使用。王维诗中采用借景抒情,带着送别友人的主观情绪描写“朝雨”等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
11、感情寄寓在景物中。直抒胸太过外露,托物言志情感表露又不够鲜明,而借景抒情既照顾了景物描写,又连带情感抒发,取为折中之法。通过前后与景情关系的描写,达到了“和”即“发而皆中结”6 的要求,对情感表达不失控、不偏颇。相较于大起大落的离情,渭城曲因内容体现的平和情绪,被使用于日常送别场合中更为妥帖,故也易被接受。时间虽走过千年,但只要后世友人关系依旧存在,渭城曲都会有被再次运用的可能。不仅因其平和别情的描写,还因其能迅速交代人物关系和情感意图,进而已从一首单纯的歌诗被固定成为一种范式,变为友人离别的典型标志,每一代人几乎都能感受到歌诗在创造伊始所要传递的情感,对它形成了长久的内容认同。二、形式创造:
12、“三叠”唱法体现中和情感(一)传唱方式之三叠渭城曲作为一首谱曲人乐的歌诗,一方面,相较于单纯的诗歌文字,歌唱形式是其独特之处。另一方面,“唐诗中的赠别送行名篇亦多不胜数,但论后世影响之深远,则又推王维之送元二使安西为首。从现存文献看,王维此作当时即在社会上产25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当与其被诸管弦、广为传唱有着密切的关系”7 。古诗本身可歌可吟,通过歌曲的方式将古诗传唱,更是激发听众兴趣,有益于诗歌的推广传播。故分析渭城曲的歌唱形式,也是探究这首歌诗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重要一翼。渭城曲自唐人宋时,“宋人因其唱法有三叠,甚突出,乃改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以夺渭城曲原名”8 ,强调了这首歌诗在形式创造
13、上的独特之处。直至今日,有关这首歌诗具体叠法的讨论仍在继续,关注这场持续千年的论争,不难发现人们总是围绕此歌诗传唱方式中的“三”叠展开,对“三”这一数字给予了高度关注。(二)“三”之阴阳并兼中国人对“三”的喜爱可以上溯伏羲画卦,晋书,律历志有载:“昔伏羲始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9 而伏羲“画八卦 的核心要素是“阴阳”,通过对天地日月、寒暑变化、男女等现象的不断观察,将大千世界变化规律概括为最基本的两种物质一一天、地与阴、阳关系 1 。中国古人由此将阳、阴与奇、偶相联,奇为阳偶为阴,之后天地间所有符合此规律的事物,便依托于此,以分阴阳。从“三”字本身看,造字伊始的甲骨文“三”是稳定的上中
14、下结构,段注“三兼阴阳之数言”1 。对于三画的各自代表意义,董仲舒有言:“古之造文者三者,天地人也。”1 2 那么综合二者,“三”即是天地在阴阳二元对立又统一的基础上,生成的世间万物。这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囊括了古人观念中宇宙系统的天地物全部组成部分。(三)“三”的临界意义在生产和生活中,古人已发现事物两个对立面相互转换的过程,也用阴、阳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正反两面的对立和统一,如成语“物极必反”和“否极泰来”,但其中发生转化的具体界限,即作为突破极限而走向反面的一个临界点,古人多用“三”来表示。此时的“三”已经不仅仅表示数量上的客观存在,而是表达人们通过数量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渭城曲 歌诗 传唱 经典 文化 认同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