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一些资料.pdf
《关于汉字的一些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汉字的一些资料.pdf(7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汉字是记录汉语(中文)的形意文字。汉字亦名列世上最古老、并唯一流传至今的形意 文字,推估可追溯至4,000年以上。汉字也被日文与朝鲜文,以及古代越南文等东亚多国语 言借用。汉字一词本身可能为日语传回汉语的回归词,但时代已久。在清朝前期,政府官方文字是满 文,当时已用汉字一词称呼中国传统的文字。更之前的古代中国,因为没有与他国区分的 必要,多称呼为字或文字。直到目前为止,台湾负责文字政策的教育部,仍不使用 汉字这个词,而称之为国字,例如国字标准字形表等。不过在民间以及其他非文字 政策掌管单位的民间机构,已逐渐使用汉字一词。此外也有中国字这样的称呼。汉字的特点有以下几项:字根组字:以本身即有意义的869个声母及265个形母的象形字为字根(大陆称部件),组成 各种汉字。参考汉字的字形与编码第三页表意:承上,字根本身表义,多个字根合成新义,且空间的配置对字义有影响。(朱邦复先 生的字易即是探讨此)兼容并蓄:各语言、各领域应用可以六书基本规则,可贴近自身领域、地域所需组出所需要 之字。书同文:汉字本身不完全表音,不同方言、甚至语言,仍可书同文,以文意、字义来互相了 解。独有的文化如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等。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 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 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 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 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有观点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对汉字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支持者甚少。原始文字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划的方 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划。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 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 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 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河南贾湖距今8000年前 龟甲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符号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符号。从象形到表意 泰山封山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意音文字的发展 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 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 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划圆润流畅。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文字的统一有 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 所罕见。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演变。初期汉字系统的字数很少,大量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 文字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可以更精准的表述,以及因应随历史发展不断增加的新事务,就以字根组合的方式,来细化组出大量的字出来,使得文书上可以可记载的越来越精密。例 如说,最早海上的交通工具就只有:舟一种;但演化到现在,除了舟以外,还有U反、艇、船、舰等不同小大规模与形制的舟,这使得记载为文时,只要看一个字,我们就 知道指的是那一种舟,这样辨识理解的效率非常高;反过来,以组词的方式就还要看过 前后文(或短或常)才能判断正确的意义,较缺乏辨识效率,但方便口语沟通(汉字同音字太多,听觉不易辨识,解法一为组词,二为如韩日语数音为一字:里发音为海里)。造字在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汉字的数量应时代需要不断地增加,新造的字不断出现: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I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I,而造隋 字作为国号。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墨(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五代刘岩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巽字。在近代,由于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着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 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于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一一译为啤 酒。为了表示英制的单位,还造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察(加仑)、a(千瓦)、IR(英IR)等。不过这些多音节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 标准计量局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陆地区已不再使 用,但港、澳、台等地仍可见到。现代汉字形成小篆笔划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 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草书、楷 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体等字 形。造字原理 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有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设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写作上,人在 其下写作下。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 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 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但形声字,也因古今语言音韵变迁,不少古代同类形声字在今天 的官话已无共同音素了。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 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 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 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经的大雅??朴亦云:周王寿考。苏轼的屈 原塔诗也有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一语。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别注意的是,后代的文字学家针对许慎的前述的定义也作了大量的解释。其中包括形转说、声转说、义 转说三类,只是这三种说法有人认为不够全面,当代古文字家林江先生也有解释说转 注就是一个形体(字根)记录两个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例如帚和妇与甲 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 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 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闻,本意是用耳朵听东西的意思。例如大学第七章中有视而不见,听而 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但后来被假借成嗅觉 的动词(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错用)。总结以上六书,前四项,造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这六个原理,是古代文字学 学者归纳出来的字学理论。其所含汉字构成法则,是长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个人独创 的。汉字的结构汉字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因此有方块字的别 称,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有以下特色:单一字内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在表达同样的事物时,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达同样 的讯息,所以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一个汉字乃由四百多个表意象形字母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积木一样组 合而成。一个未知文字的含意,可拆字,从组成字根以及空间的配置推断出其字义。当时代演进出现 新事物难以词的方式来表达时,也能以字根组合原则,合成出新字来用,例如中文的铀字,就是近代为了表现一种新发现的化学元素而新造的字。汉字组成的字根空间配置对字义有影响:如同样是心跟亡的合体,左右排是忙,上 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导致不同含义;文字右边有乂这个字的部件,这表示右手(手 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对左边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发现),如果右手上面 拿东西就变成攵,有这个字根的,几乎 都是攻击性或是用暴力达成某件事,例如攻、败、敲、收、散、政、牧、敕等等。字形(汉字书法)汉字有各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即有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字体,汉字的字形不一样。规整的字体(如楷书、宋体、隶书、篆书等)书写下的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 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 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笔、尘;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复合结构,如赢、斑等。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划。书写汉字时,笔划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 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 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读音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大陆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 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由于汉字 数目庞大,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 在不同方言中有一定差别,但在汉语中是普 遍存在的。汉字虽然以表意为主,但并非没有表音成分,最常见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来词的音 译,比如沙发。此外,还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词,如(一命)呜 呼、哈哈大笑等。但即 使如此,还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别是该国国内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国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底线,比如FBushJ绝不能音译成不死。由于汉字自汉朝到20世纪似乎没有经过多少变化,汉字没有直接表现汉语发音的变化。必 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有学者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发音为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类似今日的韩、日语。详见上古汉语。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往往一个字有很多读法,原因来自中国不 同时期传入日本的发音。在朝鲜语中则大致为一字一音,没有训读。受日本影响,其他汉字使用国后来也使用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番(加仑)、衽(千瓦)等。但是在大陆地区由于官方废除已基本不使用,台湾仍在使用,一般人也明了其 意思。注音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 这种注音方法,如壕,射臬也,读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 来进行注音。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于冷僻,这就难以 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鞋等。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 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 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 调所拼成。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俗称与夕口匚)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 音符号仍是台湾教学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大陆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由于汉字以本身表义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于产生 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 度。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今日北京话前者读FpangJ,后者为FlongJo如何解释 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汉字与词语汉字是汉文组成的最小单位。语素是汉文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于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 独立构成语素,比如我,类比于英语中的单一字母构成的词 汇,比如I。现经白话文 大多数词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不过,和英语中词汇和字母的关系不同,语素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个汉字独立构成语素时的意思有相关性,因此相当程度上简化了 记忆。词语包括语素和若干个语素形成的短语。汉字的高效率,体现在几百个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种事物的上万汉字;几千个常用字,又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准确掌握这数十万词语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种负担。汉语常 用词汇约为几万条,总词汇量约有百万条,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显得有些令人望而却步,但 由于大多数汉字构词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仅就词汇而言,其学习 难度并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样数量外文词汇的记忆强度则要大得多。而从古文的角度来看,用字本义,比起五四白话文运动以降过度依赖词语,会来的精确且有 效率,例如朱邦复先生就提畅精确使用汉字的复古作为。汉字的数量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日常所使用的汉字约为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复 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复盖98%以上,3000字时已至I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 果相差不大。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 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 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 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 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的大汉和字典收 字48902个,另有附录1062个;台湾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个;汉语大字典收字 54678个。20世纪已出版的字数最多的是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目前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的国家标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录可考证之繁简、日、韩语汉字共76,067个,但并不普及,只有在户政系统等少数环 境使用。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GB180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GBK收录简体、繁体及日语、韩语汉字20912 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而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 个,另有两个扩展区,总数亦高达七万多字。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 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 汉字学习的困难,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于是有许多单一的汉语意义是用汉语词语表 示,例如常见的双字词。目前汉语书写的发展多朝向造新词而非造新字。汉字的影响衍生字汉字书写体系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源文字之一,在汉字的影响下,还产生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古壮字(方块壮字)、古白字(方块白字)、古布依 字(方块布依字)、字喃等文字。但它们都因各种原因而消亡,而汉语中的女书,如今也无几人能识。日语的假名a反名)在 创制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汉字字形的影响。此外如蒙古文、满文、锡伯文等也是在汉字书写方式和书写工具的影响下,将从右向左书写 的源自阿拉米文字的书写方式改为从上到下书写,文字的结构也随之有所变化。汉字文化圈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 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在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唯一系统,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汉字和发声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比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鲜和越南都 曾经有过不会说汉语,单纯用汉字书写的历史阶段。汉字的这个特点对于维系一个统一的汉 族一个充满各种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体的民族起了主要的作用。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在日本 和朝鲜半岛,汉字被融合成它们语言的文字汉字 a(;)和汉字(弓豆)。直到现 在,日语中仍然把汉字认为是它们书写体系的一部分。在朝鲜,已经完全不再使用汉字;在 韩国,汉字的使用在近几十年来也越来越少。但是由于朝鲜语中使用了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重音现象严重,所以在需要严谨表达的场合时仍然会使用汉字。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人名、公司机构名称等均使用韩文书写,不过大多数的人名、公司机构均有其对应的汉字名称。日本汉字于公元3世纪经朝鲜半岛辗转传入日本。二战后日本开始限制汉字的数量和使用,颁布 了当用汉字表及人名用字表等,其中简化了部分汉字(日本新字体),不过文学创 作使用的汉字,并不在限制之列。日本除从中文中传入的汉字外,还创造和简化了一些汉字,如也(十字路口)、树、喇(山路)和区(广)、随(转)、配(劳动)等。详见:日本汉字。朝鲜半岛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了朝鲜半岛,朝鲜语曾经完全使用汉字来书写。1444年,朝鲜 世宗大王颁布训民正音,发明了谚文与汉字一起使用。现在的大韩民国虽禁止在正式场 合下使用汉字,并停止了在中小学中教授汉字,不过汉字在民间仍在继续使用,且可以按照 个人习惯书写,但是现在能写一笔漂亮汉字的韩国人越来越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于1948年废除了汉字,仅保留了十几个汉字。详见:韩文汉字。越南公元1世纪汉字便传入了越南,越南语也曾完全使用汉字做为书写用文字,并在汉字的基础 上创造了字喃,但是由于书写不便,汉字仍是主要的书写方式。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 立后废除了汉字,使用了称为国语字的拼音文字。现在的越南文已经看不出汉字的痕迹 了。详见:字喃、字儒汉字民俗中国许多民俗都与汉字有关,例如:射虎:就是猜灯谜,也叫打灯虎,与汉字有着密切关系。旧时的射虎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 类是文人射虎,谜面深奥谜格复杂多样谜底多为四书五经中的原句;一类是市井灯谜,谜面 谜底均很通俗。射虎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合体字:中国民间常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短语合写为一个字,以祈求吉祥,常见的合体字如招财进宝、双喜等。合体字孔孟好学谐音字:华人喜欢利用汉字的同音特点用谐音字取吉祥之意,比如蝙蝠 的蝠谐音为幸福的福,走兽的兽谐音为长寿的寿。九九消寒图: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民俗在每年数九的季节写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 双钩字,这九个字每字九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根据天气为一个笔划填充颜色,到数九结束完 成全图。花鸟字:一些民间艺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近看细节是一些花鸟划,远看 整体却是一幅字,这种字划结合的艺术形式被称作花鸟字,是一种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在中国,只有在春节庙会中,和一些节日集会中才可以看到。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也成 为一种街头艺术。早期的鸟字划大多写的是一些吉祥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在庙会见到 的鸟字划则以书写顾客的姓名为主,购买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渐转变为猎奇。汉字艺术梁启超的书法作品汉字独特优美的结构,书写的主要工具毛笔有多样的表现力,因而产 生了中文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而篆刻是和书法相关的艺术,用刀在石材上雕刻出篆字 作为印章。组字汉字历史上是不断在组新字的,目前所见的各种汉字必非一口气完成在某一年代,而是应时 代需要渐渐发展成今的面貌。例如:人这个字商朝就有了,凹凸这二字则是在唐朝的时 候才出现。此外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用字需求因而组字。例如传统国乐在记谱上会用到减字谱、工字谱,台湾政府各专门机关也有各自的特有用字:如户政用字等等。组字往往比组词在表意上更有效率,但组字组的太复杂又适逢变成常用字的话,就会衍生简 化的努力。简化楷书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汉字书写复杂;传统印刷更复杂。所以自古以来就已经有 许多的简字,但多半是人民私下使用,正式的文书仍然是用正体字,而虽然活版印刷是中国 人发明的,但由于汉字的结构特性,活版印刷帮助有限。近代,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明开始进入东亚,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中纷纷掀起了学 习西方的思潮。当中有人坚持汉字的传统,但亦有不少人鼓吹放弃使用汉字。这些鼓吹放 弃汉字运动的立论汉字落后论,内容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因 为汉字不能透过打字机书写,而必须使用巨型的排版房的铅字,也就是说汉字已成为教育 及信息化上的瓶颈。就此,许多使用汉字国家以政治推行的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 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本的完全使用假名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 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1月28日发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5月审定通过简化字总 表,1986年经少量修订后重新发表,一直在中国大陆使用至今。1977年,曾公布第二 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布二简字,试用一段时间(约八年)后因为字形过于简单 且混乱而于1986年正式宣布废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别发布了同简化字总表相同的 简化字表。日文、朝鲜文也有各自的汉字简化。拉丁化近四百年来,西方人和华人本身都提出了很多汉字的拉丁化方案,主要包括:威妥玛式拼音(1867年)邮政式拼音(1906年)国语罗马字(1928年)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粤语拼音(1993年)通用拼音(1998年)现在,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最广且被联合国接受的汉字拉丁化方案。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 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 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 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 多数人抛弃。异体字整理除了造字以外,另外还有许多异体字。他们是意义和读音完全相同,但写法不同的字。有的 是因为历史缘故,有的是名人造字,如“和”与“稣”,“秋”与嘛”和“穗”等。中国大陆于1956年公布整理异体字表,废除了大量异体字,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恢复了部 份异体字。如“於”曾被当作“于”的异体字废除掉,但在1988年发表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中又恢复成为规范字。另外,不同地区对异体字的取舍有所不同,例如:韩国就以汉字各种 异体字中最早出现的样式为标准写法。所以,在韩语汉字的标准中,取“聒”而不取“甜”、取“耨而不取“帮”、取“鲁而不取“画”。在台湾,也有所谓的异体字,例如“台”与“台”、“体”与“体”,此外还有数字的异体字:一、二、三、四相对的是:壹、贰、叁、肆(后面这4个用在票据书写用途,以提高人为窜改的 困难度)汉族的起源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 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 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 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盖出于此。其后,在中 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 史记夏本纪中更是明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云:“禹 之父曰鳏,鳏之父 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 玄孙而颛顼之孙也。”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 和炎黄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如周民族的女祖,诗大雅生民说:“厥 初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 姓的炎帝部落。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 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如毛泽东、朱德在祭黄帝文中所 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渭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 伟业,雄立东方。”(毛泽东、朱德:祭黄帝文,新中华报1937年4 月5日。)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 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东夷集团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 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是: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 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 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 以看出东夷集团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汉族与东夷集团的族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 经过激烈的分化、互动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后,也一举冲破了原始社会的网络,跨进了文明的大门,形成为商民族。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就是说商原来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表明其与以鸟为图腾的 蚩尤部的少昊部落有着血缘关系。国语鲁语说:“商人才 帝舜”。又表 明商与舜,即帝俊部有着血缘关系。史记殷本纪所载:“殷契,母日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辔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后之,因孕,生 契。”把商部落与蚩尤部和帝俊部的关系糅到了一起。具体分析起来,就是说蚩 尤部与商部落有母系血缘关系,帝俊部则与商部落有着父系血缘关系。商王朝 是中国奴隶制发展时期,商民族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深远的渊 源关系,决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不仅如此,在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周代曾不断反周的徐夷、淮夷以及 地处僻远的莱夷,先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卷进了春秋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之中,整个的东夷集团几乎都成了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这种深厚的渊源关系,从另 一个方面又决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 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 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苗蛮集团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 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 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百越集团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远古之时,中国南方的另一支土著一百越也 早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以及岭南一带。百越集团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苗蛮集团发展的情况一样,百 越集团在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在历史长 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为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的壮族、傣 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侬佬族、毛南族、传佬族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汉族,如于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 夏民族之中,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而百越集团中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联盟,虽在三国魏晋以后发展演变为俚 人、僚人,但经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于汉族之 中,这个问题已涉及到汉族的发展问题,但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团是汉族的又一 支源。戎、狄集团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戎、狄是中国古代典籍对中原之西、之北 各氏族、部落的泛称。其实,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当时,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为三大集团,即猊、鬼 方、羌方。戎、狄与汉族的族源关系主要表现在远古的黄帝之时,白狄之先世猊就与黄 帝有不可分之关系。相传黄帝在同炎帝作战之时,曾教练熊、黑、缝、琳、笏区、虎六个氏族或部落参加战斗,取得胜利。这六个以北方野兽为图腾的氏族或部 落很可能就有属于猊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黄帝之时,可能就有部分猊的氏族或 部落参加了黄帝部落联盟。相传为黄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陕西黄陵县,正是猊出 没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一 姜部落。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传说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诗 经大雅生民中干脆把姜嫄当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时姜与周建立了牢 固的婚姻联盟,其后周王均娶姜女为后,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战国 的民族大融合之时,大部分戎、狄通过被晋、秦征服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如秦与诸戎的关系十分密切,秦的先世本为戎人,因保平王东迁有功而复封。当时平王即对秦襄公宣布:“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 地。”(史记秦本纪)。于是,从秦武公伐邦、冀戎开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后汉书西羌传。时止,秦之西的诸戎均融合于华夏民族在西 方的主要支系一秦之中了,“自是中国无戎寇”。后汉书西羌传。其四,汉族形成后,白狄之后裔匈奴,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除北匈奴远遁以外,南匈 奴全部被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没,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是 戎狄仍有相当一部分。以上所述,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 下,正如后汉羽西羌传所说:“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后汉书西羌 传。成为今日中国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仅是汉族的支源之一。总之,历史上的炎黄、东夷是汉族的主源,而苗蛮、百越和戎狄是汉族的支源。民的成 汉族形汉族 的形 成不 是一 蹴而 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 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 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 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缙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大部 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 民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以铜为兵的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 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 志着夏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也标志着夏民族的形成。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地处山东半岛,奉 鸟为图腾的商部落还过着原始社会“居无定处”、史记殷本纪。“不常厥 邑”尚书商书盘庚上。的流动生活。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 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 颂长发。的记载就是一个信息。于是,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 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史记殷本纪。“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后在鸣条会战中大胜灭夏,汤建立了一个新的奴隶制 国家一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而发 展成商民族,崛起于黄河下游。与商灭夏一样,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漆、沮流域之间,原来是商王朝部属 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 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发展成周民族。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 起。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由于国 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们称“蛮”。而江汉地区的蛮,则被称为“楚荆”,商时即有“维女荆楚”、“居国 南方”(诗经殷武)。之说。按照“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一般规律,正处在阶级产生、国家出现、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荆”,由于把战争变为一种正 常的营生,而崇尚武功,他们在不断向外发动战争中,迅速强大起来。而周成 王封熊绎于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仅奠定了楚开国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 的一个标志。越民族的形成是从于越突起开始的。分布在江浙到两广或云贵高原这一弧形 地带的百越集团,终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长期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 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所言。的状态。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域位置的优 越,商、周之时,与中原诸民族邻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一于越突起,开始了形 成为民族的历程。吴、越国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崩溃,也 标志着于越各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 发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壮一幕,是他们谱写了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阶段。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诸族作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统治下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大变动、大发展。这时,夏、商、周、楚、越诸 族发展、变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出现了民族融合 的大趋势。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间进行的。例如晋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来军队组成的规定,说明“国”与“州”对立的消 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晋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鸿沟已逐渐填 平。春秋民族大融合,还扩张到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 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 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 一个混血儿,不仅如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脩,叔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 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 种路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晋国人与戎族的秦国人联姻,更表明春秋时包括部分蛮、夷、狄、戎在内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所有这些会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于是一个非夏非商非周 非楚非越,又非蛮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一华夏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在 先 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此后,“华 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 成的新民族的族称。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 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 的天问一例,天问是就庙宇中描绘着古史的壁画而发的。当时楚国的画 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区的历史,足见民族融合的深广了。在东北方的燕国,到战 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族,回国后率军打败东 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 民族融合成华夏民族的又一个支系。在北方的赵国,战国后期是仅次于秦的强国。赵武灵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汉字 一些 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