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心理学教程》(参考答案).doc
《《新编心理学教程》(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心理学教程》(参考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C 5.B 6.A 7.B 8.C 9.A 10.C 11.C 12.A 13.C 14.C 15.A 二、填空题 1.1879 德 冯特 2.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3.预测 控制 4.问卷法 访谈法 5.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6.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 7.全面观察 重点观察 长期观察 定期观察 8.文字测验 非文字测验 个别测验 团体测验 9.自我 超我 10.气质 性格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有机的心理活动过程。认识过程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力作用;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总之,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2.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带有个性的色彩。正是由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才形成一个人完整的心理面貌。 3.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因此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4.问卷法的优点是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如问卷回收率不高、被调查者不认真回答问题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等。 5.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是可以直接向被试解释访谈的目的,以提高其回答的准备程度,研究者也可以控制整个过程,使调查中的遗漏大为减少,还较方便考察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真实程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增减题目,使得研究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料。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次访谈的对象有限,费时费力,此外,访谈法对研究者的要求比较多,如研究者的行为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作用等会影响获得资料的真实性。 6.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理论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 第一,心理学对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要意义;第二,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第三,心理学对教师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优化个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 不正确。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品德的过程,这些都必须通过认知过程才可能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采用最佳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心理学研究所提供的一些原理,对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其心理活动的规律,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B 5.C 6.B 7.A 8.C 9.D 10.C 11.A 12.D 13.D 14.D 15.B 二、填空题 1.反射 反射弧 2.器官 物质基础 机能 主观反映 3.高级 低级 大脑 中脑 间脑 小脑 大脑 4.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5.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6.生理基础 具体信号 抽象信号 7.客观现实 主观条件 主客观 8.神经元 9.感觉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10.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简答题 1.答:(1)人的心理的产生既依赖于客观的条件,又依赖于主观的条件,心理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2)客观条件是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讲,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剌激和作用于人脑,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主观条件是从心理反映的形式来讲,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反映总是由一定的人进行的。一定的反映者由于已经形成主观世界,包括人的态度、观点、知识、经验和心理状态等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便是同一人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其反映也不尽相同。(3)所以,归根到底,人的心理是主客观条件对立统一的产物,心理是对人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2.左右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左半球是理性认识(言语)的优势半球,执行抽象概括思维的功能,如言语、阅读、书写、数字运算和逻辑分析推理等;而大脑右半球是感性认识优势半球,执行直观形象思维的功能,如形状知觉、空间知觉、情绪、音乐、节奏感和艺术等。 3.两种信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1)第一信号系统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 (2)两种信号刺激的广度与丰富性不同。 (3)两种信号系统形成的基础不同。 联系: (1)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 (2)第二信号系统是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的调节者。 在现实生活中,两种信号系统相互联系、协同活动,其中第二信号系统起主导作用。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人脑为心理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是心理形成的前提条件;而客观现实和人类必要的实践活动则制约着心理的丰富程度和完善程度,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 1.社会环境、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制约作用,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不同,心理活动也就有所不同,人的心理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长。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造就了王子与众不同的特殊的脑,而他的这种特殊脑反过来又限制了他心理的正常发展,一个人从事社会实践的领域越广,更多地接触现实,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越丰富,智力发展更好;反之,脱离现实的人(更不用说与世隔绝了)不可能有丰富的心理生活,而且容易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甚至形成怪癖,我们应大力提倡青少年接触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学习和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心理生活,切记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2.辕马狂奔是钱广利用了条件反射的原理的结果。条件反射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中,通过模仿、学习、训练而习得的反射。它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条件是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动物也能形成条件反射。鞭打是无条件刺激,马受到鞭打就狂奔,这是无条件反射。大树本是无关刺激物,在此成为条件刺激物。车夫钱广每次到下坡转弯处的这棵大树旁就使劲抽打辕马,刺激马受惊狂奔起来。经过多次强化,使马建立起了见到大树便受惊狂奔之间的条件反射。这样,马只要一看见大树就受惊狂奔,几乎造成万山大叔车毁人亡的事故。 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A 5.C 6.A 7.B 8.B 9.D 10.B 11.A 12.A 13.A 14.B 15.C 二、填空题 1.能动性 2.自我认识 3.自强 自制 4.教师的态度和评价 5.指向性 集中性 6.强度 紧张度 7.广度 8.心理过程 9.适应性动作 无关动作的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10.强度 对比 新异性 运动变化 11.外部事物 内部刺激 自身状态 12.无意识水平 前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 13.无意识 14.五 非快速眼动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 做梦 15.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16.无意注意 三、判断题 2、3、5、9、12、13是正确的 1.(×)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4.(×)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该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的现象。 7.(×)注意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一个对象,而是说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变化,但是活动的总方向始终不变。 8.(×)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10.(×) 梦是睡眠过程的第五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 11.(×)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各自尤其优势和劣势。 14.(×)注意的广度也叫做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多少的特性。 15.(×)教学活动中,若只强调有意注意的作用,则易使学生陷入疲劳,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四、简答题 1.答: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反映的高级形式,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其中言语和思维是意识活动的核心因素。 意识可以分为三种水平:无意识是指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处于前意识里面的心理活动平时不能意识到,经努力回忆和提醒才能进入意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部分。 2.答:人类意识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意识的自觉性:它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部环境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2)意识的能动性:它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 3.答: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一类是人的主体状态。 (1)引起无意注意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 刺激物的强度,相对强烈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无意注意;②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突出的刺激物的更容易引起无意注意;③ 刺激物的新异性。越是新奇独特的刺激物,越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④ 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下,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更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2)无意注意产生的主观原因:① 人的需要和兴趣。② 情绪和知识经验。 4.答:无意注意是一种较为轻松的注意形式,如果在教学中能很好地利用无意注意,将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由于有诸多因素可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如果被与教学无关的干扰因素所吸引,则会对教学活动产生阻碍。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来自刺激的特点以及人自身的状态。针对这些因素,扬长避短,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它。(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应丰富,具有一定新异性;在教学目标上应适当在学生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形式上要富于变化,从而不断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无意注意。(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干扰。校舍的选择应远离喧嚣的场所,适当进行绿化,各项设施布局合理;教室布置应光线充足、空气清新,活动中心应在空间上处在所有学生注意的最佳位置;教师形象大方,举止得体。 5.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做到:提高活动的目的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五、案例分析题 1.答:(1)此例说明了有意注意向有意后注意转化的过程。(2)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有时刚刚听报告时,对报告不感兴趣,这时是一种有意注意,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保持在听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他对这个课题的内容发生兴趣或熟练后,不需要意志努力就可以保持注意了,这个现象也称为有意后注意。 2.答:“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分配的情况。小学生注意分配的能力还比较差,常常顾此失彼,所以王乐群还不能做到一心二用。注意分配的条件是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余都是熟练的达到自动化的程度。王乐群看书和听音乐都是生疏的,很难实现注意的分配。而王爱琴是音乐老师,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符合注意分配的条件,可以做到“一心二用”。 3.不成功。穿着漂亮的新衣服、用彩色粉笔装饰黑板边缘,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其上课开小差;语言平静、流畅,无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发现学生开小差时立即点名批评,容易使其他学生的注意很快从课堂上转入到该事端,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A 5.B 6.C 7.B 8.A 9.A 10.C 11.A 12.D 13.A 14.C 15.A 16.D 17.B 二、填空题 1.感觉 2.适应 感觉的补偿 3.同时对比 相继对比 同时对比 相继对比 4.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 5.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6.目的性 顺序性 深刻性 精确性 全面性 7.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8.视力 10 9.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10.运动觉、平衡觉 机体觉 三、判断题 1、2、3、4、10是正确的 5.(×)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是时间知觉。 6.(×)人在高兴时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在烦闷或等人时又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这都是人的错觉。 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8.(×)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光线,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发声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16~20 000赫兹的声音。 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1.(×)虽然错觉广泛存在,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判断、推理等来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与规律。 四、简答题 1.答: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① 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从内容上来说知觉比感觉更为丰富和生动; ② 感觉和知觉的产生过程不同。感觉的产生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需要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 ③ 感觉和知觉赖以产生的因素不同。感觉的产生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而知觉主要取决于知觉者本人的特点。 联系:① 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② 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③ 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常将两者统称为感知。 2.答: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它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颜色恒常和明度恒常。 3.答:感觉对比是指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比较明显。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就叫继时对比,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为明显。 4.答:使小学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小学儿童观察的兴趣;提供观察的机会,让小学儿童体验随时观察;教给小学儿童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正确处理和运用观察的结果,注重观察的反馈。 五、案例分析 1.这是倒飞错觉现象。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时,远处天水一色,分不出天空与海面,失去了空间视觉参考标志,没有经验的飞行员就容易产生倒飞错觉,误将天空知觉为海面,以致最后飞入海中,造成机毁人亡。 2.这是味觉适应现象。解释何谓感觉适应。感觉适应,特别是味觉适应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第五章 记忆 练习与思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C 5.B 6.B 7.B 8.C 9.B 10.C 11.D 12.D 13.A 14.D 15.B 二、填空题 1.感知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2.过去经验 3.形象记忆 4.识记 保持 再认与回忆 5.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6.中间 储存 7.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8.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 9.重复 理解 10.德 不均衡 先快后慢 三、判断题 1.6.9.10是正确的 2.错误。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储存在感觉通道中,只有经过注意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3.错误。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4.错误。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 5.错误。识记根据其有无预定目的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7.错误。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的规律,显示出人类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错误。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 以后的附加学习。 四、简答题 1.答: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划分,可以把记忆分为以下两种: (1)内隐记忆:指人在无意识状态下,已有的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作用的记忆。 (2)外显记忆:指人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的知识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影响的记忆。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以下四种: (1)形象记忆:是指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语词记忆:是指以语词所表示的意义为内容的记忆; (3)情感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是指以自己所作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以下三种: (1)瞬时记忆:保持时间一秒钟左右的记忆; (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3)长时记忆:保持时间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2.答:遗忘是记忆的相反方面,是指对于识记过的事物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论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错误。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识记后短时期内遗忘较多,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记忆保持的份量较少了,遗忘的发展也较慢了。 3.答: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有意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无意识记的主导地位;意义识记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机械识记的主导地位;抽象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形象记忆的主导地位。 五、案例分析 1.答: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人们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小明的学习违背了遗忘规律。表现在只是上课时认真学习,考试前临阵磨枪,而没有效地及时复习,使知识牢固化。要学到扎实的知识就应该根据遗忘规律合理地组织复习。首先复习要及时;其次,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再者,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提倡“过度学习”;最后,复习时要将学习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答:因为甲组呈现的一组数字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被试只好采用机械识记;乙组呈现的一组数字中包含着明显的倍数关系,容易为被试所理解而进行意义识记。识记原理表明,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因而,乙组对材料记得又快又准。 第六章 思 维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A 5.D 6.B 7.C 8.A 9.B 10.B 11.A 12.B 13.C 14.B 15.A 16.B 17.A 二、填空题 1.本质特性 规律性 间接性 概括性 2.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 3.分析 综合 比较 抽象 概括 具体化 4.概念 判断 推理 5.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 6.新的反应方式 重新组织 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 7.思维的广阔性 深刻性 灵活性 敏捷性 批判性 8.直观形象水平 形象抽象水平 本质抽象水平 9.具体实例 直观特征 重要特征 实际功用 种属关系 正确定义 10.第一级直观形象水平的理解 第二级形象抽象水平的理解 第三级抽象水平的理解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对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是主要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发展儿童的言语;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新颖性、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和有“灵感”状态出现。 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4.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连,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1)准备期。这一阶段,创造者搜集、整理材料,即搜集创造活动所解决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定目的的准备。 (2)酝酿期。创造者经过一段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思维进入酝酿期。 (3)豁朗期。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豁朗期是创造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 (4)验证期。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 五、案例分析题 1.这种教师在帮助小学儿童形成和掌握“动物”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教学效果是好的。首先,教师充分掌握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概念的认知带有具体性、直观性的特点,对“动物”这一高一级概念的内涵和处延的掌握存在着困难的实际,教师运用了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充分地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这基础上进行启发、引导。这里教师所提供的“鸡、鸭、猫、猪、蚂蚁、鱼、鸟、猴子”等都是小学儿童所熟悉的动物。 第三,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了概念形成、掌握的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行多阶段的分析、综合,撇开一些非本质属性,把一些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及时加以概括,并把这一概念加以具体化。 第四,这位教师的设计还充分注意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如向学生提供了说明和加工成概念的直观材料——变式,启发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下定义活动如“他们会叫、会爬、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最后是凡是有生命、能生长,自己又能活动的生物叫做动物”。还进行概念练习工作——向学生提供肯定的或否定的例子,要学生作出判断。 2.这位教师的教具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他调动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对应用题的学习产生了兴趣。首先,教师充分掌握一年级小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特点,孩子在初学应用题时往往对抽象的文字和教学的理解发生困难,因而在教师根据教学艺术制作了直观教具,通过活动教具的演示、变化,使孩子对“共”“多”“少”等概念有具体、形象的认识,为他们形成数学概念提供了基础。其次,教学活动卡片的设计,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拓宽思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再次,教学活动卡片的设计,不仅在讲授计算课时可以使用,而且在反复练习时也可以使用,这样又能使教帅节约大量的课堂准备时间。如果在制作活动教具时,不仅制作“小鸭子”的图案,还可以制作“小青蛙”“游泳的小明支”等图案,那么这种活动卡片在“数的认识”“比多”“比少”等数学内容时都可使用,而且能增添情趣。 第七章 表象与想象 同步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B 5.C 6.A 7.B 8.D 9.B 10.C 11.A 12.B 13.C 14.B 15.B 二、填空题 1.形象 直观性 概括性 2.一般表象 个别表象 记忆表象 想象表象 3.遗觉像 4.黏合 夸张 5.无意 有意 6.有意想象 7.再造 创造 幻想 8.表象 言语 9.首创性 独立性 新颖性 10.生活愿望 未来事物 积极幻想 消极幻想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四、简答题 1.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操作与加工的过程,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关于事物的心理复现。表象的特征有: (1)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人脑中出现,具有直观形象性特征。但是,它不同于感知觉的直接性特征。表象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不如感知觉那么鲜明、完整和稳定。(2)表象具有概括性。表象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不是某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个特征,而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或共同具有的特征,是一种归类了的事物形象。(3)表象具有可操作性。表象在头脑中可以被放大缩小、拆分黏合、翻转等操作。 2.想象和记忆表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任何想象都必须以有关的记忆表象为基础,没有记忆表象做素材,想象是难以进行的;(2)想象与记忆表象都是以形象性或直觉性的反映为基本特征。想象与记忆表象也有明显的区别:(1)记忆表象是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重现或概括化,而想象则是对记忆表象加工改造后产生的新形象;(2)记忆表象主要是人的感性认识活动的结果,而想象则带有某些理性认识的特点,并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系。 3.小学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包括;创造各种条件,丰富儿童的表象;丰富小学儿童的言语;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和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 4.因此,幻想和创造想象既有异同又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不同点:幻想是是个人所向往的,追求的愿望,指向于遥远的未来,不与创造活动直接相关联;创造想象不一定是个人所祈求的、向往的,与创造性活动直接相关,有想象的结果和产物。 (2)相同点:幻想和创造想象都必须有一定的表象材料为依据,都富有创造性、新奇性。 (3)幻想和创造想象的联系:创造想象是幻想的基础,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创造想象中有一定的幻想成分,幻想中也有一定的创造想象的成分。 五.案例分析题 方志敏烈士的这段文字充分表达了他对中国未来必然走向文明、富裕强大的社会理想。 心理学认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的、有益的幻想称为理想。方志敏烈士从中华民族自身性格和民族独立的世界潮流中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必然走向。方志敏认为:虽然当时的中国仍然贫穷落后,但是“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帝国主义的锁链也必然在战斗中被“斩去”。我们的母亲一定会变得富强,“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共处。而这些理想,已经由于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成为了现实。可见,方志敏烈士的理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创见性的伟大想象。 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A 5.D 6.A 7.C 8.B 9.B 10.D 11.A 12.B 13.D 14.A 15.C 二、填空题 1.认识 推动 阻碍 2.肢体表情 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 3.激情 心境 应激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4.觉察 相同 5.认知过程 生理状态 环境因素 6.客观现实 7.生理需要 社会性需要 8.外部表现 本质内容 9.动员 阻抗 衰竭 三、判断题 1、2、5、6、7是正确的 3.(×)订正:道德感应为美感。 4.(×)订正:道德感应为应激。 8.错误(×)订正:人的情感体验错综复杂,细腻多样,不大容易判断其内心体验 四、简答题 1.答: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小学儿童的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深刻性不断增加、情感稳定性不断加强和情绪可控性不断提高。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体现在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理智感的发展和美感的发展。 2.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 3.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都是一种心理过程,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情感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的关系。 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情感通过态度的体验反映客观现实与需要的关系。 第二,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只有在认识的作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 (2)联系 第一,认识过程是情感过程的基础。情感总是随认识过程的深入而逐渐加强;个体的认识也可以起到组织整理情感的作用。 第二,情感过程对认识过程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认识过程的深入进行,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则阻碍认识活动的进行。 五、案例分析题 答案提示: (1)这个老师在课堂上产生的是激情,是消极的激情。(2)消极的激情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产生这种激情时,对周围的理解力和自制力显著降低,不能约束自己和行动,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对消极的激情要用意志力加以控制,不能让消极的激情支配自己。(3)因为老师产生消极的激情,盛怒之下,学生怕碰钉子,所以不敢承认是自己扯烂的。(4)对这件事的处理,首先教师应冷静,用意志力对自己的激情进行控制,心平气和的告诉学生,如果是哪个同学不小心扯烂了,把扯烂的部分拿给老师贴好还可以用,老师和同学们会原谅你的。如果所教歌曲不是学生手中教材上的,教师可用手中的歌本或另教学生教材上的歌,坚持把课讲下去。课后,想法把扯烂的歌单的学生查出,帮助他认识错误。 第九章 意 志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B 5.B 6.B 7.C 8.C 9.C 10.D 11.A 12.B 二、填空题 1.采取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 2.果断性 3.挫折 4.支配 行动 有明确的目的性 以随意性动作为基础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5.迅速发展(1—3年级) 平稳(3—4年级) 迅速发展(4—5年级) 平稳(5—6年级) 6.迅速发展(1—3年级) 平稳(3—5年级) 明显(5—6年级) 7.受暗示性 独断性 8.随意运动 9.克服困难 10.q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 挫折行为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 第一,要开展理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性; 第二,要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能力, 具体做法有:从生活小事上进行训练;耐心指导,反复训练; 教师注意以身作则; 第三,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耐挫力 第四,创设困难情境, 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2.答:意志同认识和情感过程有着密切联系,三者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1)意志和认识过程紧密相联系,一方面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影响,可以推动或阻碍认识的发展。(2)意志和情感不可分,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另外,意志对情感有控制、调节作用,可以使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 3.答: 意志行动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4.答: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方法有: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境 (3)总结经验教训 (4)调节抱负水平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答: (1)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动机和目的,多半是由家长、教师提出的,他们的动机和目的比较短暂、狭隘、具体。中年级以上儿童,逐步学会自觉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逐步具有比较远大的、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和目的。 (2)小学儿童的动机和目的从不稳定向稳定过渡;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案过程中,常表现为受具体事物左右,不善于运用道德标准作为意志行动决策的依据。 (3)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面对困难,小学生低年级常表现为慌张、粗心、懦弱,屈服于困难;中年级以上儿童能作进一步努力去克服困难。面对挫折,小学儿童一般不能正视现实,不善于分析原因,常把挫折的原因归因于无关的他人和事物上,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有些高年级儿童在挫折产生时,能面对现实,鼓起勇气克服困难。 五、案例分析题 参考要点: 1.小明意志比较薄弱,自觉性、自制性和坚韧性较差。小明应善于掌握自己的愿望,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养成自我检查、自我判断、自我批评的习惯;搜集格言警句,当座右铭自勉,以促进意志的自我提高。 2.答:意志品质有许多表现形式,其中有一种就是自制性。所谓自制性,就是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一种意志品质,初入学的儿童,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还不强,容易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研究表明,自制性也存在年龄发展的趋势。低年级学生由于神经兴奋较高,内抑制过程较弱,因此自制性较差,学习上容易分心或违反课堂纪律。以上这个教育情境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由于这个小男孩刚刚入学,自制力非常差,以致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正常听课。和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冲动性。一般说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冲动,这也说明了这个小男孩总是[安静不下来的原因。从另一方面来说,小低年级儿童意志和自觉性一般地说还很差,他们常常需要依靠外力的督促和检查才能完成一项工作,所谓意志的自觉性,指的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按照目的调整和控制行动以达到既定的目的,这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显然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他们需要有固定的部力量,不断地对他们施加影响,才能最后达到目标,上面这个小男孩,正是通过自己所画的红领巾(外力),不断提醒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逐步改正自己好动的毛病。 第十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B 6.C 7.C 8.C 9.B 10.A 11.C 12.D 13.B 14.C 15.B 16.D 17.D 18.B 19.C 20.D 二、填空题 1.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生理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 2.成熟 稳定 可变 3.社会 生物 4.动力 特征 自我调节 5.能力 性格 气质 6.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7.物质兴趣 精神兴趣 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 8.活动 9.个人价值观 群体价值观 10.交往 自我实现 三、判断题 1、3、5、6、7、8、9、11、15、16是错误的 2、4、1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编心理学教程 新编 心理学 教程 参考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