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doc
《中国新闻传播史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新闻传播史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doc(4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精选文档 第二编 《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知识体系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复习提示 中国古代报纸,从唐至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邸报、小报和报房京报等类报纸。办报者从官员扩展到私人,并进而成为社会上一种行业;从官办为主到以民办为主,从类似新闻信件的手抄品到活字印刷的小册子,从非卖品到沿街叫卖收费订阅,总趋势是逐渐进步的。但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 复习本章,要求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古代官报的产生及发展变化的同时,对小报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予以认识,尤其对邸报和小报的特点和性质要加以区别、比较并认真地把握;另外,民间报房及其所办报纸也是本章应该关注的重点。 二、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露布 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它是进行宣传鼓励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它直接面向大众,能取得现场实效。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将其用于发布军事捷报,把最新消息写在木板或丝帛上,高高悬起以吸引读者 2、进奏院状 (地方级别) •唐代,进奏院状是进奏官提供给节度使的汇报资料,包括中央政府公开发布的官方新闻,以及进奏院采集的新闻信息。因为只送节度使(观察使)本人阅读,无复本,只是一种半官方性质的情报。 •宋代进奏院状的性质有了很大变化。改由中央政府控制,扩大了传播范围,不再是单线的情报资料;内容也基本定型,包括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大臣奏章。 3、开元杂报 指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传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 4、敦煌进奏院状 一种和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1)没有报头,开编和结尾部分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2)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主官;(3)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进奏院状的基本内容是谕旨、奏折、官方动态等)。(宋代的报纸审查制度) 5、邸报 是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由都进奏院负责发布。其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官僚的奏章;军事情报、刑罚等。它从宫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宫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6、宋代小报 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是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内容主要是:朝廷动态报道。官吏任免消息。皇帝谕旨诏令等。小报的信息灵通。时效性较强,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还未公开的“朝廷机事”。读者范围广。小报的发行,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的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它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漏之禁。因此受到了封建统治者和派官员的查禁。(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民办报纸。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开创了我国民办报纸的先河。) 7、定本制度 是一种为了加强“邸报”传报活动的管理,使有关限制传报的禁令得到贯彻而设立的制度。规定:进奏院将所编报状抄送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本。据此发抄。它是中国第一次建立审报体制。定一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 8、报房京报 是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的通称。其基本内容是宫门抄、皇帝喻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报的稿件是从宫廷有关部门抄出来 ,滑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9、辕门抄 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出版各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内容包括上谕、江藩牌示和出版者自行采写的官场消息。它们和当地的京报相配合,一个提供中央信息,一个提供地方信息,成为当地官绅了解政情的两个重要渠道。 10、《天变邸抄》 是一份专门报道在明熹宗时期,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天变邸钞原件已经无存,它的全文是被当时人根据原件或抄件,以附录的方式辑入私人文集或丛刻,间接保存下来的。《天》的报道并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的,出于民间报房,属于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类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 11、《万历邸抄》 明抄本《万历邸钞》共32册,现存台北“中央图书馆”,这部抄本是将万历一朝的邸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抄录者在摘录的过程中做了一些编辑整理的工作,包括删节、增加一些“摘由”,增加一些注释性的说明,并适当做一些综合。所以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12、《急选报》是唯一保存至今的明代报纸原件。《急选报》出版于万历年间,用雕版印刷,内容是吏部急选官员的名单。这份急选报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和编辑发行人的姓名,估计是民间报房的产物,是民间报房“邸报”之外,众多“报儿”的一种。有可能单独发行也可能做为附件随邸报一起发行。这说明在万历八年就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自称为“报”的印刷品,因此弥足珍贵。 13、旗报是一种将文字写在旗帜上,大旗招展,引人注目的传播方式。 14牌报:是将文字写在牌上,也是一种可以流动传观,或固定围观的新闻宣传方。 15、揭贴:是一种传单,可张贴、传闻,内容多为檄文、政策性的声明与公告等。 16、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的特殊媒介,是一种木舌金铃的发生器具,也是早期口语传播中的重要工具。据记载,夏商周时期,一类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巡行各地时手持木铎,传达政令、收集民情。 17、岩刻:主要盛行于周以后,多用于颂德和纪功。 春秋战国时期,传播活动更为频繁,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了修筑驰道、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为社会传播的畅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8、小本:流行于元代民间的新闻传播媒体,这种小本由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从内容、形式和发行的方式来看,这种小本很可能就是宋代小报的延续。元代的言禁比宋代更甚,小本的编印和发行都是私下进行的并不顺利。 (二)简答题 1、先秦及其以前的传播手段主要有哪些? 口头传播——烽烟旗鼓——木铎 2、秦汉及其以前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有哪些? 简策——丝帛——露布 3、唐代进奏院状报的内容及特征。P7 4、宋代邸报的内容与特征。P12~13 5、小报在宋代产生并盛行的原因。 (1)外部环境:宋代内忧外患严重,社会动荡不安的产物 (2)内在因素:朝报的商品化 6、明代邸报的发布和抄传一般要经过哪些环节?P22 通政司——六科——提塘 7、清代的提塘、提塘报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P34、38 清代的提塘分为:京塘和省塘两种 京塘指的是设在北京的提塘。主要特点是:收受和传呈地方上报中央的各类公文,包括地方政府上报中央各部院的文书和地方大员写给皇帝的奏折;收受和下达中央各部院发给本省的一般公文,皇帝发给本省官员的一般谕旨和赏赐品;发行邸报。 在提塘的各项日常工作中,抄传发行官报即邸报占有重要地位。从清初到清末,驻京提塘向基层官员发行“邸报”这一体制没有变化。为了及时处理邸报的誊录发行等项工作,从清代初年起,就出现了提塘自设的报房。说它具有半官方的性质,属于般官方机构,也许更加符合它的实际。提塘所办的这些报房,有时也被称为抄房。 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 清代的民家包房有的说法是认为,民间报房是从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的,是由提塘及其所设报房垄断“邸报”的抄录坎坷发行活动,到一部分人分离出来。以刻报为生,进而设立自办的报房,刊刻抄报,这也许就是清代民间报房诞生的历史轨迹。 北京民间报房所处的报纸,通称京报。这些报房因而也被称为京报房。他们所出的京报,在部分读者中有时候也被混称为邸抄报或者邸报。 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报的全部稿件都来自内阁和科抄,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编辑工作很简单,把收到的宫门抄,上谕,章奏大体分一下类,照发就行了。无须标点,也不加任何标题,各报房所出的京报因而大同小异。所异的,仅在上谕和章奏的选择上,选哪些,不选哪些,各报房不尽一致,因而各家报房京报的内容稍有所不同。这也是那么多报房京报能够并存的一个原因 8、如何理解清代《京报》诞生的意义? 清代《京报》作为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完备形式,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内容——发行——读者——宗旨(赢利) 9、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中国古代报纸,通称为“邸报”,还有“状”、“报”、“朝报”、“塘报”等多种名称:其特征是: (1)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开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不仅设有专文、专讯,甚至连专门采访的新闻都没有2)它的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消息等。 (3)它的发行与传递也不同于现代报纸。它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的,而不是由报馆出版、发行的。 总的来说,它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宫文书色彩,但是毕竟不是作为具有行政效力的事件下达,而是作为人们满足了解朝廷延动向的需求而抄传的。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 10、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 宋代的邸报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基本内容是: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开降奖惩、战报等。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的内容:以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是一个不定期的非宫方报纸。它突破了宫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宫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11、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它是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抄。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近代报刊提供转载(来源) (三)论述题 1、宋代小报具有那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止? 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特点: 小报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小报”和“新闻”都是当时读者对它的习惯性称呼,用以区别于正式的官报。 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北宋以前,还没有专业化,徽宗时期以后,才逐渐形成唯一种职业,社会上开始有了一些“专以探报此事为生”的人。 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小报”的主要内容是:官吏任免消息;皇帝的谕旨诏令等时事性政治材料。 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 小报的读者范围很广泛。 小报本身并没有言论,只是通过它所选刊的文件和消息来表示它的倾向。 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 屡禁不绝的原因: 宋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查禁“小报”,曾颁布过很多谕旨和法令。北宋时期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的条例,但是已经有了不少限制“小报”出版和查缉惩治小报发行人的规定。 南宋以后,由于小报发展迅速,社会上以小报为先,以朝报为常,引起了当局的注意,这才加强了对“小报”的限制,并陆续颁布了对小报的禁令。 但是终宋之世,小报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这说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 2、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 (1)内因:这是根本原因。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中国古代报纸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反映。 (2)外因:清代民间报房及其所办的报纸的没落,其历史背景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封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打进中国市场。从主观来说,由于官方对这类报纸控制过严,办报人除照录科抄和牌示之外,不能越雷池一步,古代报纸不能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客观来说,则是兼有新闻、评论、广告和文学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可读性较强,信息量较大,新闻时效性较强的近代化新式报刊的出现。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一、复习提示 近代报刊是内容与形式都比中国古代报纸先进的新型报刊,是在鸦片战争前西方列强图谋打开中国大门的过程中传入中国的。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最先出现于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而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是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的葡语《蜜蜂华报》(1822年9月12日)。鸦片战争前,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主旨不在报业经营,而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宣传和情报活动。 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是,往往大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旨趣,标榜其宗旨是为了中国,是为了“润泽汉人”,是“有益于中华之举”。而事实上,外人在华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是用报纸的一般功能来掩盖其主要为列强服务的实质。比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人郭士力,身份非常复杂,既是传教士、“中国通”(汉学家),也是一个报人、间谍、翻译家(侵略者)。 不过,外报是远较中国古代报纸先进的近代传媒,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观上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它们为被封建统治长期禁锢的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睁开眼睛看世界、认识中国落后的窗口,从而促使了这部分中国人的觉醒。 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也不可避免地为新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利用。 它们所介绍的文化科学知识,是西方人民数百年来奋斗所取得的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文化结晶,也理所当然地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这些知识分子从而活跃了思想,增长了见识,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愿望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 反映在新闻事业方面,外报的出现,起到了示范和刺激的作用。一些中国的有识之士,通过与外报的接触,初步认识到近代报刊的功能和作用,从19世纪70年代起,借鉴外报的业务经验,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揭开了中国新闻事业的新篇章。 复习本章,要求了解并掌握以下报刊的概况:《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遐迩贯珍》、《万国公报》、《申报》、《字林西报》等。 二、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文月刊,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由英国传教士米怜主办,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它是一份宗教性刊物,虽介绍天文、地理、医学等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但旨在宣扬上帝的全德全能。前五卷概未涉及时事政治,自第六卷起增设“全地各国纪略”栏目,简要介绍各国情况,发表一些时事评论,如评价法国大革命、支持波旁王朝,甚至涉及鸦片贸易等现实问题。在宣传策略上,传教士们采取附会儒学的方式,并采用木刻竹纸印刷,装订以后就像中国线装书。此外,《察世俗》中还出现了中文近代报刊上的几个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 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痘娘娘悬人环运图》。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创办人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该刊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也注重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刊登中外贸易进出口物价表。在宣传策略上,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3、《蜜蜂华报》 澳门是最先出现外文报刊的中国领土。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1822年在澳门创刊。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该报是当时葡萄牙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机关报。一年后,由于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19世纪30年代以后,葡文报刊在澳门成批出现,所报道的内容也大多是葡萄牙本国和澳门的问题,对中国事务很少有兴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大。 4、《遐迩贯珍》 19世纪50年代后,近代中文报业在香港出现,最早问世的是英国传教士1985年创办的《遐迩贯珍》(Chinese Serial)。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 5、《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1864年,北华捷报馆将《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这时,报馆组织改组为字林洋行,故名曰《字林西报》。《北华捷报》改为其副刊,到1951年停刊,是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家外文报纸。《字林西报》在创刊后仍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重视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较大。 6、《万国公报》1868年创刊于上海。是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报刊,前身是《中国新教会报》,周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内容以时速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配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但对于与宗教有关事情则详加记载。该刊的读者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逐步发展成为上海乃到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 7、《申报》上海历史上第二份创刊的中文报纸,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商业性报刊。1872年由英商美查集资创办,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前后历时77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此外,《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改进(如最早使用电报,提高新闻时效性,大量报道社会新闻,拓宽新闻报道面)、报业经营管理上(如采用廉价销售策略、向社会招刊广告、兼营书籍出版业务),都对中国新闻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872年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其目的是为了嫌钱,所以十分重视办报质量。而且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这在外国人所办的报刊中,是第一家。一,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二,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三,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四,还加强报纸的言论工作,认为在必要时要仗义执言;五,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 8、《德臣报》 9、《各国消息》:中文月刊,1838年10月在广州创刊,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及其女婿奚礼尔创办。宗教性文章不复存在,主要是各国历史、地理知识的介绍,以及一些广州新闻。航运消息、物价行情更是刊物的重要内容。虽不能说是一份商业性报刊,但已产生了有关商业性报刊的办报理念,还为后人留下了主办另一类报刊的编辑理念与实践经验。 10、《广州纪录报》 外文报纸中第一份英文报纸。1827英商马地臣和美商伍德在广州创办。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 •商业性报纸,内容主要有货价行情,航运消息,也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评论,关于中国的新闻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有强烈政治色彩,竭力为鸦片战争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政策。 •后辗转迁往香港,改名《香港纪录报》,1863年停刊。(前后36年 11、《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1857年创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读者主是商店职员。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12、《北华捷报》:1850年,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创办。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该报新闻不多,言论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13、《文汇报》:1879年创刊,由英国人克拉克等任主编,是上海主要的晚报之一,该报对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为清廷所不满。 至90年代,上海形成了以《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14、《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采用低于《申报》价格的推销办法,并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后于1894年创刊《新闻报馆画报》。 (二)简答题 1、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的发展情况。 英文报刊——中文报刊(外人、华人) I、英文报纸的纷纷兴起 1841年,由于政治的因素,香港被英国侵略者所侵占。此后,由于大量英国移民进入香港,该地区的外国侨民居全国首位,为报刊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报刊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并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一个重要基地。1841-1860年,据初步统计,香港先后出版的英文报刊有17种,加上中文报刊的数目,超过同时期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出版报刊的总和。但是1861年后,香港报刊发展开始日趋落后,香港不及上海。 当时影响较大的报纸有: ① 《香港钞报》于1841年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纸。 ② 《中国之友》于1842年创刊,自第二期与《香港钞报》合并,改名为《中国之友与香港钞报》,1844年,恢复本名单独发行。该报最初支持香港政府的立场,同时,特别注重中国新闻,尤其对太平天国做过较为系统的报道,并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这在香港的外文报刊中是比较少见的,曾经引起舆论界的注意。 ③ 《广州记录报》由澳门迁至香港,更名为《香港记录报》,该保持反对香港政府的态度,十分重视刊登有关中国的材料。 ④ 1845年,《德臣报》创刊,该报又名《德臣西报》、《中国邮报》,初为周刊,1862年起改为日报。一直到1974年,才停刊,这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政治上,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的出版机构。 ⑤ 《孖剌报》Daily Press是香港早期的英文报纸,1857年10月1日创刊,最初报章头版有中文名称《每日杂报》,但约一年后这个名称已从报章上消失不见。俗称《孖剌报》、《孖剌西报》、《孖剌沙西报》,“孖剌”二字来自主编Yorick Jones Murrow的姓氏。它发行了约八十年。 1857年11月3日开始随报附送《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船头货价纸》最初逢星期一、三、五出版,刊载船期。《香港船头货价纸》在日本被官方翻印,命名为《香港新闻》,另外有已译成日文的版本,称为《香港新闻纸》。 其后逢星期二、四、六附送《香港中外新报》,该报后来独立经营。 II、《遐迩贯珍》的问世 19世纪50年代,近代中文报业开始在香港出现,最早问世的是英国传教士创办的《遐迩贯珍》。 1853年,《遐》创刊,每月1日出版,它不仅是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 虽然该报为传教士所办,但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当前实施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报道中国和外国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 1854年12月出版的《遐迩贯珍》第一次刊出《时论》,评论清军攻打上海小刀会的时间,对清军将领的谎报军情和夸大战功做了揭露。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遐》刊登的副刊是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的。 III、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 2、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的发展情况。 英文报刊——中文报刊(外人、华人) 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对外开放。由于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坐落在东海之滨,地处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又有广阔的长江流域腹地,因而立即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青睐之地。 直至1865年,全国对外贸易商品的一半通过上海集散,使上海逐步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随着上海地位的日渐上升,上海的报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报业中心。 与香港一样,上海也是先出现外文报纸,但是比香港晚了八年,且发展程度低于香港。 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发生了变化,上海后来居上,直至19C90s,上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报业中心。 其中比较有名的报纸: ① 《北华捷报》:创刊时间是1850年,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周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出版发行。该报初创时主要以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该报创刊号不仅刊有大量广告,还将当时侨居上海的59个西方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名字全部刊诸报端。1856年之后,随着商业广告的日益增多,北华捷报馆开始增出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新闻》(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② 《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1864年,报馆改组为字林洋行,因此,该报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故名曰《字林西报》,之后,《北华》成为其副刊,继续出版,地位日趋下降,1867年增加商情,改为《北华捷报与市场报道》继续出《字林西报》在创刊后虽然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注重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该报在中国偏远地区都聘有自己的通讯员,还曾一度独享刊登RRAUTER的特权;对言论也十分重视,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外关系发表意见,但是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为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也日渐扩大,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③ 其他报刊:《中国之友》1866从广州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为上海第一份晚报;《文汇报》,1879创刊,上海的主要晚报之一,也是国内最先使用煤气引擎轮转机印刷的报纸。 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在70s也开始在上海办报,法文报刊在上海的影响与势力仅次于英文报刊,但是各报刊之间态度对立,斗争激烈,出版时间一般都不长。 ⑤19C80s中期,德国人在上海办报。 ⑥ 日本人 在上海办报的活动较晚,始于19C90s,在中日甲午 战争前,日本人在上海一共办过三种日文报刊和一种华文报刊,但是这些出版的时间一般都不长。 ⑦ 葡萄牙人在上海出版的葡文报刊,早在19C60s就在上海出现,但主要为该国内部政治派系斗争作宣传,寿命很短,影响甚微。 ⑧ 19世纪后期,还有件大师,就是1872年,路透社派遣柯林斯来到上海,不久建立起该社的远东分社,是为这一世界著名的老牌通讯社在中国活动的开始。上海英文《字林西报》因为与路透社同为英国人所办,首先被允许采用该社的电讯稿。 II、《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中文宗教性报纸 ① 《六合丛谈》最早问世的就是该报刊,在内容上,其刊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创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期刊。 ② 《万国公报》:19C60s后,中文宗教性报刊在上海继续扩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万国公报》。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编,其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创刊于上海,从301期更名为《万》,它是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1883年曾经停刊,1889年又再度复刊,改为月刊。在甲午战争和维新变法之间,《万国公报》大量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新闻与评论,很快引起了官员和文人的注意。洋务运动兴起后,《万》及时作出调整,完全收录京报内容,报道各国新闻,介绍西方军事科学知识,只有少量关于教会的报道,逐渐演化为以时事报道和评述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万》积极宣传和推广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鼓吹中国进行变法改革,对于维新变法运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所称道。但是它的各项主张与维新派有本质区别,维新派主张中国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而《万》鼓吹把中国纳入西方殖民势力控制之下。林乐知在《印度隶英十二益说》等文章中主张中国效仿印度,完全为西方殖民服务。《万国公报》的主要撰稿人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1907年,林乐知在上海病逝,该报随之终刊。 III、《申报》等中文商业性报刊的迅猛发展 外文商业报刊迅猛发展并取代传教士报刊而成为主流报纸。英文报刊是最早出现且数量居多的商业性报刊,以刊载商业性信息和广告为主要内容。读者多为外国商人。而面向中国商人和普通民众的中文商业报刊成为迫切需求。从19C60s开始,在各主要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中文商业报刊,中文报纸的商业性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并不一定赢利与外文报纸联系密切,是外文报纸的附属出版物。 《上海新报》1861年在上海创刊,起初是《字林西报》(周刊)的中文版,1872年改为日报。《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日报。刊载大量商业信息,并刊登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广告较多。后因与《申报》竞争失败,于1872年停刊。 《申报》,1872年4月,在上海创刊,初为双日刊,一个月后改为日报。《申报》是英商美查同他人合办,后股权归期一人所有,该报重视论说和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注意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出版了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瀛寰琐记》,近代报刊的四个要素——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都具有。《申报》聘用了解中国读者的中国文人担任主笔;内容丰富,适合各个阶层的阅读;重视经营管理,注意吸引读者和刊发广告,并采用价格低廉的毛太纸印刷,大大降低了成本;最终在同《上海新报》的竞争中取得了胜利。 《申报》的出现,标志着面向公众的以时事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综合性日报,开始在报业占领主导地位。 《时报》:1886年,创刊于天津,由天津怡和洋行出资创办的中文日报,得到了李鸿章的支持。在出版中文日报的同时,出版英文的《中国时报》。1890年,李提摩太主笔,刊载时事政治的评论。1891年停刊。 3、《申报》的特点是什么?它取得成功的办法有哪些? 《申报》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最早使用了电报,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采取廉价销售的营销策略。 (三)论述题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重点)P74~76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主观上:文化侵略——客观上:文化交流——实践上:民族报业发展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 一、复习提示 从19世纪60年代起,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威胁下,中国封建统治集团被迫搞起了洋务运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产生了一批资本主义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也产生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积极要求国人自办近代报刊的,是一些早期维新派,如王韬、郑观应等人。但是,第一批国人办报,特别是在内地出版的,数量不多,寿命不长,只限于上海、广州、汉口等少数地区,而且往往挂着洋旗,托庇于租界,所以,总体上社会影响不大。 维新派的第一批报刊,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传播维新思想,促进变法活动的开展而办起来的。这批著名的报刊是《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和《强学报》。虽然出版的时间不长,但它们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批报刊,也是第一批中国政治团体机关报,标志着中国政党报纸的萌芽。 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形成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从1895年到1898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分布于20多个城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时务报》。 复习本章,要求熟悉并掌握以下报刊的创办过程及其特征,即:《循环日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报》、《湘报》、《国闻报》等。 二、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循环日报》 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由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创办,并任第一任主笔。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王韬先后在该报上发表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鼓吹变法自强。在业务上,王韬主办的《循环日报》,以“立言”为目的,大胆改革文体,首创并建设报刊政论文体,开我国国人自办报刊重政论的传统。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2、《中外纪闻》原名为《万国公报》,康门弟子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是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1895年12月16日,更名为《中外纪闻》,并成为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在其内容上,增加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以及上谕等内容。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条件。1896年元月20日被御史弹劾,而被迫停刊。《中外纪闻》虽然被封建顽固派扼杀,但它们的出版冲破了封建“言禁”,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 3、《强学报》 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是康有为南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结果。 这两份报纸都由于清廷查禁,在不久后被迫停刊。 4、《时务报》 1896年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编辑。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旬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同时开设言论栏目。维新变法的代表作《变法通议》,曾在《时务报》上连载;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其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是》,提出“去塞求通”的观点,认为报馆有耳目喉舌的作用。 《时务报》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呼吁捍卫民族独立,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发行量最高达1.7 万份。 5、《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1897年在澳门创刊,是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的亲自策划下创办的。同上海的《时务报》南北呼应,为维新运动造势。在政变发生后,国内各地维新报刊扫地以尽,唯独知新报能继续出版,歌颂死难烈士,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直到1901年才自动停刊。 6、《湘学新报》和《湘报》: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论阵地。前者于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刊,自第21期起更名为《湘学报》。该报是一份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深受读者欢迎,甚至在上海都设立的分销处。1898年2月,湖南维新派人士在长沙成立南学会,考虑到《湘学报》偏重于,维新派人士创办《湘报》为南学会机关报,谭嗣同是其主要撰稿人,发表了25篇政论文章,提倡新学新政。因其激进言论,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守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新闻 传播 重点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