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药膳文本.doc
《中华药膳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药膳文本.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中华药膳目录第一篇 药膳理论第二篇 消化系统疾病食疗药膳第三篇 呼吸系统疾病食疗药膳 第四篇 泌尿系统疾病食疗药膳第五篇 心血管疾病食疗药膳第六篇 感觉器官疾病食疗药膳第七篇 手术后食疗药膳第八篇 消暑药膳第九篇 美体养生药膳第一篇 药膳理论一 览古话药膳我国传统医药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相应,比如我们民间所用的药膳就是结合日常防治疾病的一些传统疗法。古书周礼天官记载:“春发做宜食酸以收敛夏解缓宜食苦以坚硬秋收敛吃辛以发散,冬坚实吃戚以和软”。这是当时人们对四季饮食养生方法的归纳 ,中同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斋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义载“小毒治
2、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几,锌肉果蔬,食养尽之 ”说明药物以治疗、食物以养的关系。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食物可以当作药物来应用,如红枣、芝麻鸿蛋、葡萄、芹菜等,开创以食当药之例。中国最早的热病学和内科学著作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许多药食结合的方剂。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甘草小麦大枣汤等是用汤剂来治病的。盛唐时期孙思邈的于金要方食治篇是我国第一篇专论食疗的论文提出了饮食治疗的概念记载了大量的药食结合的食品和方剂,如乌鲤鱼煮汤治疗水肿病,现在还常应用他的弟子盂洗写了食疗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饮食疗法的专著汁三卷二百二十七条书中最早己载了花粉食品。宋代陈直
3、养老奉亲书是一本老年人食疗的专著。元代忽思慧饮脯正要中载有育婴、妊娠、饮膳、卫生,食性禁忌等,是一本营养学专著。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食物400余种、药酒75种、药粥42种对 代的药膳进行了汇总。在我国食疗,药膳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明确了食物与中药相结合的关系。在中医理沦指导下药以治疗食以养生;以食佐药来治病以药佐食来养生,构成了我国独特的食疗药膳的理论体系。中医临床有辨证施治 辨证施护和辨证施食完整的理论体系 常人体质虚弱者称体虚,慢性疾病的虚弱称虚证体质虚弱分阳虚、阴虚、气虚、皿虚四种类型,结合五脏称五脏虚证。食物有四气五睬的区分四气又称四性:寒、热、温,凉 五昧是苦 酸、甘、辛、咸。此外尚有
4、平性与淡昧。不同的性昧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如生姜、辣椒性热能胜寒羊肉、鸡肉性温能温阳补虚,绿豆、西瓜性寒能清火退热甲鱼鸭子性凉能清补阴康,桂圆、红枣昧甘能补脾胃,百合昧苦能补肺清热 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性质和人体的阴阳气m的体质又可将食物分为平补、温补、清补三类。平补食物是指那些不论正常人或病人都可食用的食物,是维持健康和生命所必须的食物,如谷类、豆类、蔬菜及水果等。这类食物性能平和,或稍偏温,或稍偏凉,长期服用,一般没有不良反应,阴虚、阳虚、气虚病人均可食用。温补指食性温的食物,如牛肉、羊肉、乳类、荔枝、桂圆等,阳虚者常吃这类食物可帮助生热,改善怕冷的感觉;阴虚之体则不宜多吃,多吃反会加重内热,
5、而出现咽干、牙龈肿痛、出血、便秘等症。清补指食性凉的食物,如生梨、生藕、芹菜、百合、甲鱼等。阴虚者常吃这类食物可以清火,能改善怕热的感觉,其中有些食物在夏天可以消暑;阳虚之体则不宜多吃,多吃反而会更加怕冷或影响消化,使大便变稀。此外,尚有温散的食物,性味辛热,如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等。这类食物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在寒冷和潮湿的地区,人们常用以御寒和除湿。这类食物一般不作为营养性食品,而用作调味品或用来克服某些食物的寒性。阴虚之体者不宜食用,食了会加重内热,正常人常吃也会产生虚火。有些地区人们习惯于吃辣的食物,则又当别论。二 药膳分类有讲究药膳不仅具有可食性, 更因其具有保健性且可在家庭自
6、制,而备受人们的喜爱。药膳能巧妙地将中药与食物相配, 以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但药膳种类繁多,具体该如何划分呢? 请看本文介绍:药膳可按性状、制作方法、治疗作用三方面分类。(一)按性状分类依据性状, 药膳可分为以下几种:1 菜肴 此类药膳是以蔬菜、肉、蛋、鱼、虾等为原料,配一定比例的药物制成的菜肴。这类药膳可以制成冷菜、蒸菜、炖菜、炒菜、炸菜、卤菜等。2 米面类 此类药膳是以米和面粉为基本原料, 加一定补益药物或性味平和的药物制成的馒头、汤圆、包子等各种饮食。3 粥食 此类药膳是以米、麦等原料, 加一定的补益药物煮成
7、的半流质饮食。这类药膳可以用具有药用价值的粮食制成, 也可以由药物和粮食合制而成。4 糕点 此类药膳是按糕点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花样繁多,一般由专业厂家制作。5 汤羹 此类药膳是以肉、蛋、奶、海味品等原料为主,加入药物经煎煮而成的较稠厚的汤液。6 精汁 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原料用一定的方法提取、分离后制成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液体。7 饮料 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和食物浸泡和压榨, 煎煮或蒸馏制成的一种专供饮用的液体。8 罐头 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按制造罐头的工艺进行加工生产。9 糖果 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加入糖料熬炼成混合固体食品。10 蜜饯 此类药膳是以植物的干、鲜果实或果皮为原料,经药液煎煮后,再附适量
8、的蜂蜜或白糖而制成。(二) 按制作方法分类1 炖 此类药膳是将药物和食物同时下锅, 适量加水, 置于武火,烧沸去浮沫。再置文火上炖烂而制成。2 焖 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同时放入锅内,加适量的调味品和汤汁。盖紧锅盖,用文火焖熟。3 爆 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置于文火或余热的柴草灰内,进行煨制而成。4 蒸 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和调料拌好, 装入容器,置蒸笼内,用蒸气蒸熟的。5 煮 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放在锅内,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熟。6 熬 此类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倒入锅内,加入水和调料,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烧至汁稠、味浓、粑烂。7 炒 此类药膳是先用武火将油锅烧热,再下油。然
9、后下药膳原料炒熟。8 熘 这是一种与炒相似的制作方法,主要区别是需放淀粉勾芡。9 卤 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加工后放八卤汁中,用中火逐步加热烹制,使其渗透卤汁而制成。10 烧 此类药膳是将食物经煸、煎等方法处理后,再调味、调色,然后加八药物、汤汁用武火烧滚文火焖烧至卤汁稠浓而制成。11 炸 此类药膳是将药膳原料放入油锅中炸熟。(三)按药膳作用分类1 保健强身类 常用的保健强身药膳有人参汤圆,十全大补汤、豆蔻馒头、茯苓包子等,具有保健强身、增强体质的功效适用于体弱或健康者平时食用。2 抗老益寿类 抗老益寿类药膳主要适宜于年老体弱的人食用。由于老年人气血虚衰,需要药膳滋补 中西医结合研究认为人体五脏
10、虚损特别是肾气虚、免疫功能降低是导致衰弱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年老体弱者食用补五脏扶肾气、提高免疫功能的药膳 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常用的抗老益寿药膳有人参汤圆、归芪鸡汤、茯苓包子、枸杞酒、玉竹心子、首乌肝片、附子羊肉汤等。3 治疗疾病类 治疗疾病的药膳,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药膳进行治疗。尤其对慢性病患者最为适宜。这类药膳经过炮制烹调成为美味佳肴,不仅可以充饥,同时可以辅助治疗如糖尿病、冠心病、神经衰弱、高血压、水肿 结石病、痢疾、妇科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常用的治疗疾病药膳按其功效又可分为以下几种:解表药膳 是用辛散药物与食物组威的药膳。它具有发汗、解肌透邪的作用使病邪外
11、出以解除表证。它适用于感冒和外感病的初期。如药膳五神汤 姜糖饮等。泻下药物 是用泻下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具有通便消积、逐水活血的作用。它适用于热结便秘、宿食停积、水饮留聚以及瘀血等里证。如蜂蜜香油汤等。清热药膳 是用寒凉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如银花露、七鲜汤等。祛寒药膳 是用辛温或辛热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有振奋阳气、温散寒邪的功能。它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的病证。如附子羊肉汤、当归羊肉汤。祛湿药膳 是用温燥、苦寒或温通的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具有燥湿化浊、清热利湿、温阳化水的作用。它适用于风湿和湿热所致的各种病症 如苡仁肘子、雪花鸡汤、三蛇酒等。消导化积药膳
12、 是用消食导滞的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具有开胃健脾、消积化滞的作用。它适用于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如山楂肉干果仁排骨等。补益药膳 是用甘温或甘凉的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具有滋补强壮作用。它适用于虚弱证和平时健身防病。如田七蒸鸡、十全大补汤、八宝鸡汤、归芪蒸鸡等。理气药膳 是用辛温通达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具有行气理气止痛作用。它适用于脘腹气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如陈皮鸡、丁香鸡、佛手酒等。理血药膳 是用辛甘温入血分的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具有养血理血、活血化瘀作用。它适用于月经不调 跌打损伤以及血虚、血瘀证。如田七蒸鸡、当归全鸡、妇科保健汤等。祛痰止咳药膳 用止咳祛痰的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 具有止咳祛
13、痰、润肺平喘的作用。它适用于痰喘咳嗽的痛证。如贝母雪梨、银耳羹、二仁萝卜心肺汤等熄风药膳 是用滋阴潜阳的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 具有熄风镇静。平肝潜阳的作用。它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以及血虚所致的眩晕症,如菊花肉片、天麻鱼头等。安身药膳 是用甘凉滋润的药物与食物组成的药膳 具有养心安神 养血镇静的作用。它适用于心血不足、心阴亏损的心悸 失眠等证,如枣仁粥、玉竹心子等。中医学历来强调“药补不如食补 并认为“是药三分毒”。因此。在浩如烟海的民间单验方中收藏有大量的食疗方 并运用中药“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理论来指导人们如何进行食疗。如果能将日常饮食起居寓于保健、康复之中,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我们
14、何乐而不为呢!三 药膳在临床上的应用药膳在临床实践当中有着显著的疗效。在应用药膳的过程中,要因人、因地、因病,要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和药物性能的变化来进行调养。辨证论治是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以证为基础普遍应用的一种诊治方法。药膳在治病、保健等方面,均需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病证情况的差异,对药膳的具体使方面也应有所区别,这就叫“辨证施膳”。如金匮要略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补体,为害则成疾。”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必须强调辨证施膳。下面讲述应用药膳的几个原则。(一)辨证施膳1 根据疾病的性质施膳 病证有寒热之分,食物也有寒热之分。寒证与以热性饮食,忌食生冷成
15、寒,如外感风寒证,可选食适量的生姜、葱、蒜等辛散之品;热盛伤津证,可选西瓜、 、绿豆等寒凉滋阴之品。正如经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2 根据所病脏腑部位施膳 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把饮食也分为五味,即酸、辛、甘、苦、咸五味。饮食五味入胃后,各归所喜脏腑和部位,分别滋养脏腑之气。五味对人体既可以单独发挥滋补作用,如酸养肝,苦养心,甘养脾,辛补肺,咸滋肾。又能相互共济,如辛甘发散为阳而养上,酸苦涌泄为阴而滋下。对于不同的部位和脏腑之病,要根据脏腑和部位所喜所克的规律来调节饮食。如灵枢中所讲:“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故不同的病证,所食的药膳该本
16、着彼此相互资生,相互制约,补偏救弊的原则使之达到治疗的目的。3 根据病人正气损耗情况施膳 任何病证皆属于正邪相争,无论病中或病后,正气总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耗。对此需要本着“虚则补之”的原则,而行药膳调补法,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来补益精气,往往起到单独药物治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所以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参乳汤等,均取羊肉、人乳等补益气血、益精生髓,与药膳中的药物起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二)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 因时施膳 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组方施膳时必
17、须注意,要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特点以减少对人体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方法和药膳。如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湿气充斥,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故在此季节中,感受湿邪者较多,湿为阴邪,重浊粘滞,容易阻竭气机,损伤阳气,要注意“春夏养阳”。药膳用解薯汤为宜。冬天气温较低,由于气温骤降,人们不注意防寒,就易感受寒邪,易损伤阳气,所为“阴盛则阳病”就是阴寒偏盛,阳气受损,或失去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出现一系列机能减退的证候。如恶寒、肢体不温、脘腹冷痛等;寒邪收引凝滞,侵袭人体易使气机收敛牵引作痛;寒客经络关节,筋脉拘急,气血凝滞阻闭,出现肢体屈伸不利,故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敝痛”,
18、药膳则宜遵“寒则温之”的治疗原则。2 因地施膳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持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施膳亦应有的差异。东南潮湿炎热,病多湿热,宜清化之品;西北地高气寒,多燥寒,宜湿润。同是温里回阳药膳,在西北严寒地区,药量宜重,而在东南温热地区,药量就宜轻。3 因人施膳 由于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不尽相同, 在组方施善时,就有区别。如胖人多痰湿,宜清淡化痰,肥甘滋腻当忌;瘦人多阴亏津少,应滋阴生津,辛温燥热之品不宜。妇女有经血、怀孕、产后等情况,常用八珍汤、四物汤等组方配膳;老年人血衰气少,生理机能减退,多患虚证宜平补,多用十全大补汤、复元汤等组
19、方配膳;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脾常不足,应以调养后天为主,以八仙羔为主。 (三) 注意药食性能在中药学方面,有性味归经的学说,同样食物也有性味归经。各种食物由于所含的成分及其含量多少的不同,因此对人体的作用也就不同,从而表现出各自的性能。食物的性能理论,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保健中,对各种食物的保健作用用中医基础理论 加以总结,运用中药理论特别是中药学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以及药物归经等学说来分析食物包括药膳的作用,是中医药膳学的另一特点。 药物、食物的四气、五味(1)四气又叫四性,指药物或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 同的性质。寒与凉、热与温仅是程度的差异不同。此外,物或食物
20、,多具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能够纠正热性体质,保护人体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热性病证;凡属温热性的药物或食物,多具有助阳、温里、散寒等作用,能够扶助人体阳气,纠正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主要用于寒性体质和寒性病证。药物或食物的寒凉和温热性是相对药物或食物作用而言的。还有一类药物或食物在四气上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即寒热之性不明显,则称之为平性。其性质平和,不仅养生多用而且在药膳上广泛应用或配伍使用,仍归属四性。(2)五味是指药物或食物所具有的辛、甘、酸、甘、咸五种不同的味,不同昧的药物和食物具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或 食物其作用也相近似或有共同之处。它是通
21、过药物或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并经反复验证后归纳出来的。辛味药物或食物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健胃等作用,多用于表证,或气血运行不畅,如生姜、陈皮等。甘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等作用,多用于机体虚弱的虚证,如山药、大枣等用于脾胃虚弱;饴糖、甘草用于拘急腹疼等。酸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收敛、固涩 止泻的作用,多用于虚汗、久泻遗精不内藏的病证,如乌梅酸敛固涩以涩肠止泻。苦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清热、泻降、燥湿健脾等作用,多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如苦瓜用于壅塞气逆的病证,黄芩用于湿热的病证。咸味药物或食物具有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多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等病证如海带;用于大便燥结如海蛰
22、、淡盐水;用于补。肾如淡菜、鸭肉;用于养血如乌贼鱼、猪蹄等。此外,还有淡味药物和食物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与水肿和小便不利等证,如茯苓、薏米、冬瓜等;涩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与酸味药物或食物作用大致相同。各种药物或食物所具有的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兼有几种。在药膳的应用中,以甘味药物或食物最多,成味和酸味药物或食物次之,辛味药物或食物再次之,苦昧药物或食物最少。2 药物或食物的归经药物或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的作用是有一定范围或选择性的,如同为寒性药物或食物,虽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不同,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心火等;同属补益类药物或食物,也有补肺、补肾、补脾等
23、不同。所以把各种药物或食物对机体作用范围或选择性与人体脏腑经络联系起来明确它对机体脏腑经络所起的作用,这就是药物或食物的归经作用。药物或食物归经理论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或食物作用于机体脏腑的反应总结出来的。如梨能止咳归肺经,山药能止泻归脾经。另外,药物或食物的归经还与其五味理论有关。其中辛能入肺,肝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如生姜、芜荽等辛味食物归经理论加强了药物或食物选择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了药物或食物性能理论,对指导药膳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了继承开发推广发展药膳,使药膳走出误区,首先药膳的经营者一定要有相当的资质,对参加此项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培训,制订出规范的药品名称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 药膳 文本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