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视域下三线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呈现.pdf
《口述史视域下三线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呈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述史视域下三线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呈现.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3/04总第 90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四卷19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3.04.003口述史视域下三线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呈现代俊袁晓艳周雪代芮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回溯始于二十世纪 60 年代的三线建设,多维度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了铺垫。政治层面,通过实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制建设,加强了党的领导,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经济层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跨越式的“共同发展”快速提高了民族地区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了各民族人民平等交往和
2、交流,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文化层面,多种途径的文化交流和交融,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教育层面,平等、优惠的教育政策,以及教育内容同质化等,培育了青少年一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际传递和持续铸牢。在口述史视域之下,通过西南民族地区三线建设亲历者的回忆,讲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变化历程,挖掘三线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和历史经验,为新时期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参考。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三线建设;口述史;价值;历史经验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4001910基金项目:2
3、022 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重大项目“三线建设与西南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SC22EZD005)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代俊(1967),女,攀枝花学院教授,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袁晓艳(1980),女,攀枝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周雪(2000),女,攀枝花学院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三线建设口述史;代芮(2001),女,攀枝花学院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三线建设口述史。四川 攀枝花 617000三线建设是始于二十世纪 60 年代的一场规模浩大的国防和经济建设,以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为
4、重点区域,以基础工业、国防科技为重点项目,几百万人力、数千个建设项目和数百个企事业单位落地于此。1 三线建设逐步将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转移,改善了我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三线建设可以视作我国“第一次西部大开发”。2 三线建设不仅对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改善中西部地区生产生活,开放思想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整合,早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费孝通先生在 1988年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念。3 我们可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解为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
5、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要JOUNAL OF ETHNOLOGY2023/04总第 90 期第十四卷20素。4 在以云贵川为主体的我国西南疆土上,汉族和数十个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世代居住,至三线建设启动后,大大小小的三线项目落地民族地区,与本地民族村落形成“犬牙交错”的互嵌布局。5 以沿边沿海外向交通为代表的一线沿海文明,以及二线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和新兴工业文明被带到偏远落后的三线地区,促成了多民族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三线建设带动的不是一厂、一村、一地、一面的发展,而是整个西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6、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目前对三线建设的研究多集中在史料集成、遗产保护、促进西部社会发展、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其中口述史收集与研究最为紧急。6 口述史是“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大众史观的代表,能感受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补充文献资料所不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7 我们以口述史为研究视角,以三线建设影响深远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亲历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四个方面探究三线建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影响。一、从政治层面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备战而展开的国防和经济建设。三线建设的展开不仅维护了新中
7、国的国家安全,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而且增进了各民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进而增强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国家的认同。三线建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党在三线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和法治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一)团结、平等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民族政策传播是勾连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的中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8 当大批三线建设者迁徙到民族地区工作时,项目单位一以贯之地强调和执行“平等、尊重、帮扶”的民族政策。三线建设者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其原籍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少数民族地区,项目
8、单位及时对职工进行了民族平等的思想教育。三线干部宋立进回忆:三线单位职工政治思想工作按部队那一套管理,纪律很严,即使存在家乡观念,但是没有“抱团”现象。三线职工也会主动与少数民族居民交往,很少会因民族不同而与周围居民形成心理隔阂。转业军人罗玉赞回忆:刚转业到冕宁,单位便对我们进行民族政策宣传和教育,告诫如果双方因语言不通、民族风俗不同而产生矛盾冲突,要“忍让”,绝对不允许发生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职工陈庆安口述:民族政策很严格,事实上,彝区的外来建设者很少和彝族人发生冲突,彝族人对汉族人民也很友好。三线建设期间非常强调执行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和对基层职工的民族团结教育,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三线职工
9、与所属地区的群众走得很近,道路养护工黄丽琼回忆:我们在自己口粮并不是十分充足的情况下,也曾与周边少数民族居民尤其是孩子分享吃食,他们也会帮助我们做些小工。三线职工义务帮助山区群众,将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的三线精神贯彻到行动当中。9“民兵团”战士袁文雄回忆:彝族人肯吃苦,修建成昆铁路时出了不少力。民兵连里彝族人和汉族人各占一半,甚至有几个连全部是彝族,正、副排长和指导员都是彝族。可见三线建设过程中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是全方位的,同时少数民族人民也加入到了建设队伍之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保家卫国共同劳动的经历增强了各民族人民的政治认同。建设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对维护党的领导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10、义。早期的三线企业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严格落实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配备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发挥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团结中的带头作用。工程师王顺钦回忆:磨房沟成立电站后,西昌地委书记要求必须配置民族干部,要尊重少数民族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选拔干部要求遵循民族平等的根本原则,既不能存在地域歧视,又要关照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宋立进述:不管是厂矿还是地方,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不存在歧视,反而还重视,同等条件下要优先选用。他提及的陶兴锐(白族)就是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代表,从基层干部成长为工商联主席,第九届与第十届2023/04总第 90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四
11、卷21贵州省政协委员,其个人发展道路也反映了优秀少数民族干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特征。(二)法制建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提供了政治保障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个体或族群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后多以社会约定俗成的方式解决,导致了某些特权以及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百年的民族法制探索表明,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重视民族法制建设,民族法制建设工作就进步,国家凝聚力就加强,革命或者国家建设就处于进步的样态。10 三线建设启动后,随着党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在民族地区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认同,为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
12、有力的保障。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法律实践中,事实上存在国家法与民间习惯法共存的现象。民族传统法制文化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自治的规范基础,它与朴素的民间道德相映照,能够助益基于法律的基层治理。11 以彝族地区为例,族人间发生冲突时可以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调解人从中协调,他们被称为“德古”或“苏依”。阿什老轨回忆:“德古”是彝族中具有威望的存在,他了解彝族的语言文字,掌握了丰富的彝族传统风俗习惯,受彝族群众的信赖与尊重。他不仅能解决彝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像彝族人与外族人的矛盾也能解决。他能分清是非,解决问题都是公平公正的,让大家心服口服。这几年发展到人民法院也承认了他,还聘请他们做人民调解员。相较于国家法律的
13、硬性约束,“德古”是将社会规范内化于心的表率,在民众中具有“法”的约束性。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吸收了少数民族传统中的有益成分,将社会关系调解人作为法制推行的辅助手段,是民族地区法制的有益补充。三线建设队伍大批进入民族地区以后,不仅影响了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及生活,也维护了各阶层民众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权益的保障。例如,民族地区多推崇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的婚俗,也严格限制外族通婚。但三线建设时期大量男性劳动者进入民族地区,打破了不同民族间的通婚约束,也将尊重妇女、夫妻平等等先进的价值观植入民心。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从客观和主观上都受到更有力的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也得到更有
14、力的推行。阿什老轨回忆:旧社会一夫多妻现象很多,甚至有些人出来工作后还悄悄这样干,但 婚姻法 有明确限制,党的纪律也有约束,这种情况就越来越少了。三线时期的实践为处理法制与民族事务关系提供了启示,即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应以尊重民族传统习俗为前提,更好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三)“工农一体”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三线建设初期,在许多重大项目建设中都实行了“工农一体”的发展政策。三线建设者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乡村社会的封闭与保守,为民族地区带来了新观念、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三线建设启动
15、后,国家、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工农一体化”,既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工农冲突,保障重点工程顺利进行,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的落后面貌。三线建设对民族地区的带动可谓“一步跨千年”。首先是在观念上“以工带农”,改变农耕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1960 年代初,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以农耕文明为主,与外面的世界相互隔离,发展思路受限,甚至部分人还有突出的“等、靠、要”思想。宋立进回忆:在一位老乡的堂屋里,燃着一堆焦炭在烤火,但是他的房子后面有个洞,他就任凭风吹,也没有想着要把洞堵上。观念不进步,只是有技术支持、资金帮助是无法带动少数民族发展的。三线建设中工人阶级带进来新的发展理念
16、和生活方式,实现了乡民思想上的跨越。任志文述:公路和成昆铁路修通以后,住在山上的老乡慢慢愿意迁到平坝居住,一些思想解放的也知道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了。其次是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的共享促进了跨越式发展。贵州地区三线建设初期,建设厂区时不得已占用农田,均由国家统一调拨,地方政府出面协调,以搬迁建房和安排就业为主要JOUNAL OF ETHNOLOGY2023/04总第 90 期第十四卷22解决手段,妥善处理无房住、无田种的问题。彭海泉回忆:三线建设的时候有那么个精神,叫工农一体化。工厂需要用地,通常是把住在那儿的老百姓搬迁到其他地方,帮他们把新房子盖起来,有些人的房子就盖在厂区内,用水、用电都是免费。
17、单位还安排一些没有其他生产能力的人就业,就连一些没有文化的都进了工厂。同时,三线建设完善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大企业建立起医院、学校、发电站、商铺、内部公路等一系列成套设施,很多设施设备也向当地居民开放。工矿企业人口众多、人员集中,传统的厕所会产生大量的生态肥料,全部用于支援驻地农业生产。包家进回忆:全矿的肥料都由当地农民自己挑去种地,肥料充足农业也能增产。二、经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三线建设开始之前,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一线和以中原一带为主的二线地区,这不仅让三线的经济实力和产能达不到国防战略后方的要求,也间接导致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困难。三线建设从经济发
18、展着力,缩短了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也消弭了各民族人民心理上的隔阂。(一)“工业反哺农业”促进生产力发展首先,厂矿企业的规模化需求带动了农作物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多地的三线建设者都谈及当地生产力低下,物资供应跟不上,尤其是蔬菜等生活必需的副食品保障极度困难,本地农民自己的生活也非常困难。以贵州六盘水地区和凉山为例,种植结构单一,主要的农作物是苞谷、洋芋、荞麦等。罗玉赞等人回忆:在三线建设前,当地仅有少数蔬菜品种,包括萝卜、白菜,其他蔬菜几乎没有。大批三线建设者进入后,由于供应链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对农产品的需求只能立足于当地解决,需求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其次,三线工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
19、技术。三线建设工人在原籍时多为农村青年,内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较之边远的民族地区领先不少,企事业单位也鼓励和组织职工给予本地农民生产帮扶。矿工包家进回忆:当地农忙的时候,包括栽种、收粮食,单位上都要派工人去帮忙。如果说这些农民哪家有困难,比如说发生火灾,单位领导一声号召,工人们就捐钱、捐衣服,去帮忙救灾。三线职工段长忠11也说:我们虽然是在城市长大的,但是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农业知识还很管用,“帮农”的时候比较擅长实践。王顺钦也讲道:磨房沟好多菜农都是重庆来的。菜农的到来一方面是保障建设者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是向当地人传授种菜技术,随后无论是蔬菜品种还是质量都大幅度改善。(二)“共同发展”加强了民族
20、间的认同三线建设改变了地区面貌和民众的生活日常,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设施、新添见识,让民族地区得到全面发展。三线建设像一辆让各民族百姓搭乘的“发展快车”,为改善民族地区生活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让共同发展成为该地区的共识。1交通发展让交往交流更加便捷交通是三线建设前期的主要项目之一,交通发展给民族地区带来了重大影响。以贵州六盘水为例,三线建设前,六盘水市众山环绕,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不发达,少数民族使用的主要交通方式是走路、骑马,因此活动交流都基本限定在本区域,很少能走出大山。民族地区交通落后,影响了当地人内部流动,甚至弱化了外界的影响。彭海泉回忆:好多当地老百姓从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不知道外界
21、什么样。阿什老轨述:成昆线通车之前都是小马车过的小路。包家进述:我们刚来的时候没有水泥路,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便道。这些回忆证实了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落后的状况。窝姆达母12述:从泽远镇到冕宁县大概需要 16 个小时;阿什老轨述:西昌走到普格约需 1 天;任志文述:年轻人从泽远镇到西昌大概走六七个小时。随着三线建设大军的到来,基础设备、材料需要运输,工厂人员也需要调配,加快铁路、公路建设十分紧迫。成昆线、贵昆线、黔桂线、贵烟线等铁路逐渐构成了西南民族地区的交通网。到 1976 年,贵州路网密度达全国平均水平,境内铁路干线、支线通车里程达 1365 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也大大增加。12 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落
22、后的状况。冕宁人解觉日哈12回忆:成昆铁路没修之前,哪儿都去不了,没得成昆铁路我们打工这些事都成不了。水城人彭光荣14回忆:贵昆线通车之前我最远到过贵阳,通车后到了昆2023/04总第 90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四卷23明。六枝人黄丽琼回忆:铁路通车前我仅到过威宁,连省会贵阳也未去过,随着交通改善,连上海也去了。三线建设推动了区域交通发展,民众读书、采购、售货、出行等等都变得更加便捷,目的地也更多、更远,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大多居住于高山,农作物产出有限,粮食基本自产自销。交通条件改善以后,山民可以将一些特色农产品带到山下销售,增加了收入。袁文雄回忆:成
23、昆铁路通车让冕宁樱桃卖得更远,还卖到了云南、渡口(攀枝花)那些地方。交通穿珠式地带动民族地区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2住房改善增强了民众的幸福感三线建设改善了民族地区的住宿和环境条件,让民众拥有更高的幸福感。三线建设者抵达援建地区时,吃饭、喝水、睡觉、洗脸等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多自搭席棚、“牛毛毡房”、“干打垒房”住宿。当地少数民族的住房条件也是极度简陋,窝姆达母12回忆:我们以前在山上住土房都算好的,上面盖的全是茅草,搬下来后就改成了瓦房。罗玉赞回忆:少数民族睡觉时,在土墙的屋角用两根棍子绑起来当“床”。矿工闫洪彬15回忆:当时当地人都是住的土房子,一边住人,一边是猪或者牛,
24、因为冬天太冷了,住在一起生一个火堆,人和牲口都可以取暖。从土墙、茅草屋到瓦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同时,三线企业征地后帮搬迁农民重建住房,并帮助附近居民修葺房屋,驻地部队还将空闲的营地留给当地学校作教室。住房条件的改善,不仅增强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各民族杂居的方式也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密切,促进了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3医疗卫生改善增强了健康意识西南地区受地理位置偏僻的影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充分,民众“看病难”是普遍性问题。三线建设在西南地区展开的同时,建设了配套的医院,派遣专业医生,协助当地培养医师,推广先进医疗技术等,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首先,大型的
25、三线建设企业一般都设立了自己的医院,解决职工看病问题的同时,也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或是没有经济来源的乡民到职工医院看病基本免费,职工医院也经常派医疗队下乡,为农村贫困的少数民族进行医疗服务。王顺钦述:下面寨子的人都来我们厂医院看病。窝姆达母12述:大队公社里会发放常用的药物,一般都是附近厂矿支援的。三线建设初期,地方医院的医疗条件普遍比厂矿差,一些地方医院无法医治的重大疾病都寻求企业医院帮助。宋立进回忆:地方医院做不了的手术,从矿务局调的医生可以做。包家进回忆:矿区医院设备齐全,比如照片啊什么的都有,附近居民生了大病的也可以到矿务局中心医院住院,手术可以在矿区医院做。阿什老轨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述 视域 三线 建设中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多维 呈现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