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络”应用及其内涵演变_袁静云.pdf
《“胃络”应用及其内涵演变_袁静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络”应用及其内涵演变_袁静云.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胃络”应用及其内涵演变袁静云,牟东晓,武晓冬,赵楠琦,丁楠,董国锋,王昕,刘清国(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摘要 搜集与“胃络”相关的书籍和条文,按照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注家、临床医家、西学东渐的影响个层次,梳理“胃络”应用及其内涵的演变过程。“胃络”在应用及内涵演变过程中有两条清晰的发展线,其源头分别来自 黄帝内经“胃之大络”和“肠胃之络”。后世注家主要围绕“胃之大络”进行阐释和发挥,临床医家则主要是在“肠胃之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应用,尤其是叶天士在胃络与胃关系的确立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学东渐以后,“胃络”的内涵逐渐向解剖、实证转化
2、,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关键词 胃络;络脉;黄帝内经;内涵演变 中图分类号 随着络病学说的发展和临床应用,脏腑络脉逐渐被学界关注,“胃络”是脏腑络脉之一,在胃病的诊治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在中国知网以“胃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其相关内容主要有“胃络瘀血”“络病理论”“胃络通心”等,其中“胃络通心”中“胃络”的概念明显与“胃络瘀血”“络病理论”中“胃络”概念不同,因此有必要对“胃络”内涵的演变进行梳理。笔者通过检索正式授权的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 中华医典 软件,搜集与胃络相关的书籍和条文,并与数据库中相关书籍进行核对,查补遗漏。从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 内经)、内经 注家、临床医家、西学东
3、渐的影响个层次,探讨“胃络”应用及其内涵演变,以阐明当前“胃络”出现不同含义的原因,为今后开展“胃络”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内经 “胃络”之萌芽 内 经 中 没 有“胃 络”的 直 接 记 载。虽 然基金项目:国 家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专 项(,)作者简介:袁静云(),女,博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刘清国(),男,博士,教授,灵枢热病 曰:“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络得气也”,提到“胃络”,但由于其并非指体内的络脉,且后世注家对此多有歧义,故可忽略不计。但是,内经 中有关“胃之大络”和“肠胃之络”的记载,为之后“胃络”作为单独概念提出并应用奠定了基础。胃之
4、大络 由“胃”发出的联络膈、肺、心的脏腑之络 素问平人气象论 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在病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从循行看,胃之大络循行于体内,从胃起,“贯鬲”后“络肺”,然后再出于左乳下。从功能看,胃之大络主运行宗气。虽然经文中没有明确指出宗气的来源,但其与胃化生水谷精微应有密切关系。内经 中关于“胃之大络”的描述,提示后世学者:脏腑之间存在络脉分布,胃中水谷精微参与宗气形成,并可通过络脉到达肺、心。黄龙祥认为,这里的“胃之大络”应属脏腑之络。由此可见,“胃之大络”作为体内分布的络脉,与脏腑具有相关性
5、,为之后“胃络”单独作为脏腑络脉提法做铺垫。气怫郁,致肝胆疏泄不利,胆汁横逆,身目发黄,此时治以茵陈汤。即 温疫论发黄疸是腑病非经病 所述:“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泄,经气郁滞,其传为疸,身目如金者,宜茵陈汤。”结语综上所述,温疫论 中蕴含着丰富的郁热病机及相关论治,因此,充分认识 温疫论 中郁热辨证思路与方法,对丰富吴又可学术思想和温疫学说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启发和促进疫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构建及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学的研究。参考文献:陈大舜 中医学说之研究 长沙:岳麓书社,:艾军,戴铭,陈升,等 温病学辨证理论体系再认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艾军,戴铭,陈升,等温病郁热辨
6、证方法探析中华中医药杂志,():马健 温病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收稿日期:):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期 年月 肠胃之络 分布在“胃肠”周围的脏腑之络 灵枢百病始生 言:“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这里的“肠胃之络”,是指分布在肠胃及其周围的络脉,虽然没有单独提及“胃络”,但也能说明胃腑周围分布有络脉。此外,“肠胃之络”损伤,则出血。由此推测,分布在胃腑附近的络脉损伤后,也可能导致出血。有关“络”与“血”的描述在 内经
7、 中有很多,如诊“血络”、刺“血络”,而这段原文说明分布在体内的肠胃之络,与体外络脉一样,也与“血”有密切关系。综上,内经 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胃络”,但其对“胃之大络”和“肠胃之络”的描述,提示后世学者胃腑与络脉之间的关联性。在体内,胃腑发出络脉联系其他脏腑,胃腑周围也有络脉分布,当胃腑周围络脉损伤时,则会出血。“胃络”联系周围脏腑、与“血”密切相关的特性已见端倪,这些为后世“胃络”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内经 注家对“胃络”的解释与发挥杨上善在 黄帝内经太素 中,对“胃之大络”进行注解,“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下注“下诊胃络之脉。虚音墟。虚里,城邑居处也”,首次
8、明确将“胃之大络”简称为“胃络”。其后,内经 注家的解释和发挥主要针对由“胃之大络”演变而来的“胃络”,提出“胃络”与“胃”的关系,突出“胃络”对“胃”与“心”的联系,增加“胃”与“心包”的联系,强化“胃络”对于全身血气运行的重要性。提出“胃络”与“胃”的关系“胃”作为“胃之大络”的起点,与“胃”相关,但从 内经 原文记载的循行与病候来看,“胃之大络”更像是作为“络”,表示联络部位间的纽带。而历代医家注解和发挥,明确提出“胃之大络”与“胃”的关系,如 素问悬解 提到“五脏之脉,资生于胃,胃为中土,气通四旁,故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即胃在脏腑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胃络的价值和意义。突出“胃络”对“胃
9、”与“心”的联系 内经 之“胃之大络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虽未直接点明心脏,但其与心的关系已不言而喻。医家注解时,更强化“胃之大络”对“胃”与“心”的连接作用,用于解释其他经文。如张志聪在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中解释“阳明脉解篇”中“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时,直言“胃络上通于心,阳盛则心神昏乱,故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高士宗亦言:“胃络通心,故烦心痛。”现代一些文献中提到的“胃络通于心”或许正是来源于这些注家的解释和发挥。增加“胃络”与“心包”的联系高士宗在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 中,还增加了“胃络”与“心包”的联系。如书中解释“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
10、病心痹”时,提到“阳明,金也。金,时之秋也。阳明有余,则气燥而热,故病脉痹、身时热;阳明不足,则胃络不通于心包,故病心痹”。从其解释可以看出,内经 原文出现的“心”,在高士宗的注解中,变成了“心包”。灵枢邪客 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高士宗之所以用“心包”代“心”来解释,可能就是出于“心包代心受邪”的考虑。由于脏腑理论中,心包是不同于心的独立脏腑,因此亦将此脏单独列出。强化“胃络”对于全身血气运行的重要性“胃之大络”主运行宗气,杨上善在 黄帝内经太素 中论及“宗,尊也。此之大络,一身之中血气所尊,故曰宗气”,灵枢邪客
11、 亦有“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的说法。胃为气血水谷之海,人后天之气血,皆从胃出。胃之大络,从胃出,上络心肺,“肺朝百脉”“心主血脉”,胃之大络对全身血气的运行至关重要。高士宗在 黄帝内经素问悬解中言:“五脏之脉,资生于胃,胃为中土,气通四旁,故胃之大络,名曰虚里。,是知胃络,不但通四旁,贯膈络肺,而且合于宗气,此言胃络之平气也。”还有注家在对其他经文进行注释时,明确表示胃络是转输胃腑所出气血的通道,如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认为“胃腑所出之气血,从胃络而注于脏腑之大络”。临床医家对“胃络”的拓展与应用临床医家对“胃之大络”的理解和应用,与 内经 及其后世注家基本一致,创新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胃络 应用 及其 内涵 演变 袁静云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