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pdf
《居安思危: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安思危: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pdf(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居安思危: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特 稿居安思危: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王 杰摘要“忧患意识”诞生于殷末周初,体现了人文精神的觉醒。从西周到春秋早期,让先哲们产生“忧患意识”的对象从周王室转向了所隶属的诸侯国,并体现在对“民”的重视上。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家所倡导的忧患意识,既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也形成了一种“鉴古知今”的历史意识。“兼济天下”的信念促使儒者的“忧患意识”超越了对于自身命运的担忧。道家认为“礼”才是国家忧患的根源,主张从精神世界上来寻求躲避忧患。墨家的“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解决国家、社会、民生等一系列难题的方案之中。而在法家看来,由一个强力的国家结束乱世
2、才是解决忧患问题的最佳方案,富国强兵是其基础。“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面对危机与挑战的重要智慧。关键词忧患意识 人文精神 生存智慧100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儒家哲学、传统文化及当代价值。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一“忧患意识”的出现何为“忧患意识”?系辞 言:“易 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 者,其有忧患乎?”又言:“易 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结合这两段话,可以获悉 系辞 的作者推测 易经 作于殷末周初,且认为“作 易 者”似乎已经具备了“忧患意识”。然而,为
3、何“忧患意识”诞生于殷末周初,而非其他时期?按照学者徐复观的说法,“以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气氛下,人感到由信仰而得救;把一切问题的责任交给于神,此时不会发生忧患意识”。因此,在宗教氛围相当浓厚的殷商,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先鬼而后礼,率民以事神”,无论是祭祀、渔猎,还是征伐、婚嫁,都采取一正一反的卜问方式。大量甲骨文的发现,也印证了殷人凡事贞卜皆问于“上帝”的特点。习惯贞卜于鬼神的殷人,或许更依赖于祖先的护佑而非超前的“忧患意识”。与殷人相比,以文王、周公为代表的杰出政治家,看到了自恃有祖先神护佑的夏、商并未能够代代相传,而是走向了灭亡,于是开始思考未来国家的发展应如何突破夏、商从兴起到灭亡的历史循环
4、,以免重蹈覆辙,这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忧患意识”的出现。这在 尚书周书召诰 里说得更为清楚明白:“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一方面周公强调应以夏、商的教训作为警戒,体现了周公对于历史的洞察力以及对西周的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担忧;另一方面,周公为了论证“小邦周克大国殷”的政治地位合法性,从夏、商政权的灭亡中得出了“天命靡常”的观点,使周从过去殷商浓厚的宗教氛围中解脱而出,从重鬼神转向重人伦道德,体现了人文精神的觉醒。对文王、周公而言,
5、“天命”之所以放弃殷商而转向周,是因为殷20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 20 页。居安思危: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商统治者的肆意妄为,失去了“天命”的护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德”的观念与地位也由此明确,并与民心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如 尚书周书泰誓 所说,“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初的政治家们反复告诫世人,要“敬德保民”,不要重蹈夏、商覆辙,这种“忧患意识”既是一种道德意识,也是一种责任意识,更是一种“鉴古知今”的历史意识。周文王的忧患意识来自“小邦周”的励志图强,周公的忧患意识来自总结夏、商灭亡的原因
6、,以警示后人,使周王朝能够国祚延绵。然而,到了西周末期,厉王、幽王已经忘却先王的警示,失去忧患意识,穷奢极欲,滥用王权,最终使西周走向覆灭。周王室东迁以后,国家已然是“礼崩乐坏”的动荡局面,诸侯相互征伐,百姓流离失所。面对这样的情景,更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怀着一种忧道、忧国、忧民的危机感、责任感,针砭时弊,丰富了“忧患意识”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二“忧患意识”与民族精神西周时期到春秋早期,先哲们“忧患意识”的对象是周王室。如前文所言,文王、周公等早期西周政治家主要从夏、商的败亡教训中吸取经验。春秋中期以来,因分封制而产生的诸侯国,受周王室衰微的影响,相互攻伐争胜,以战争的方
7、式吞并小国,增强自身的国力,“春秋无义战”,混乱局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对于本国人民的政治影响力逐渐超过了周王室,先哲们由此将“忧患意识”的对象由周王室转向了所隶属的诸侯国。以屈原为例,作为楚国的贵族,屈原的“忧患意识”既体现为对楚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也体现为对个人命运多舛的烦闷忧愁。离骚言:“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300转引自(宋)朱熹 朱子全书(第十九册)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第 25 页。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当时秦国已有鲸吞六国之势,而楚国偏安一隅,佞臣巧言令色,蒙
8、蔽楚怀王视听,只顾谋取一己之私利,而置国家安危、百姓福祉于不顾。作为楚国大夫,屈原身系国家人民安危,多次向楚怀王进谏,言明楚国的内忧外患,并以夏桀、商纣肆意妄为、荒淫无度、任用佞臣的教训来劝诫楚怀王。然而屈原一片忧国忧民的耿耿忠心,触及了楚国贵族大臣的利益,因此被他们进谗言罢黜。屈原悲愤地发出了“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喟叹。政治上的失败使得屈原远离朝堂,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让屈原并未被现实所打败。正如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屈原心怀爱国之心,希望楚国能有像古者圣王那般的贤明君主出现,挽救楚国大厦于将倾,这展现了屈原鲜明的“忧患意识”。春秋
9、战国时期的“忧患意识”还体现在对“民”的重视上。早在西周早期,周人就已经意识到殷商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强调为政者必须时刻关注民意、民心的动向,开始关注与肯定人民的存在、人民的价值,把人民作为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根基。这种“保民”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以延续。“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语句,就是“保民”思想鲜明的特征,体现了“忧患意识”中的民本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忧患意识”成为扎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重要精神力量。三“忧患意识”在诸子思想中的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
10、室的政治地位自平王东迁之后一落千丈,诸国争霸,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代表各自阶级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各家各派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学说和政治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儒、道、墨、法四家,学术重心由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过渡,形成了“道术将为天下裂”的百家争鸣局面。他们所倡导的忧患意识,既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也是一种“鉴古知今”的历史意识。儒家的“忧患意识”。儒家特别注重“忧患意识”,孔子讲:“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展现了儒者肩负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自400居安思危: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觉。镇守仪地的边防官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更是将孔子看作一个能够改变“礼
11、崩乐坏”局面的领导者。儒家学说是意在济世救民,修身治国的仁学,是旨在解决忧患问题的哲学方法。以孔子、孟子为代表,论语 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甚至悲愤地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已经由统一的整体概念化为零零碎碎的诸侯之“邦”,出于对“礼崩乐坏”社会局面的忧虑,孔子认为应当推行“德治”“礼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国家的兴盛需要内在的道德教化引导以及外在的礼仪规范调节。作为君主,也要
12、做好自我管理,唯有己身正,推行的政令才可以让人们信服。同时,孔子忧民生之贫。弟子冉求辅佐季氏,季氏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孔子因此生气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意思是冉求辅佐一个剥削民众的执政者,他不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由此可见孔子忧民不聊生,痛恨这些搜刮民众财产的执政者。孔子忧民德更甚于忧民生,他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比起水火,民众更需要的是仁德。因此,将“仁”推广至社会层面,在孔子看来更为重要。相较于孔子,孟子更为直接地指出“忧患意识”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孟子看来,“忧患意识”并非“杞人忧天”,当它作为国家外部压力之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一种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孟子之忧虑不仅体现在“忧国”上,更体现在“忧民”上。与孔子从道德上规范民众行为相比,孟子认为保障民众的物质生活是施行道德教化的前提。他曾痛斥梁惠王,只顾自己口腹之欲,不顾百姓之生死安危,无异于率领禽兽侵害百姓,体现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乱世之中,一旦战起,百姓就要经受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苦难,所能依托的,也只有统御他们的君主。君主倘若能够安抚百姓,使人民衣食住行500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居安思危 中国文化 中的 忧患意识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