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跃升现象研究与政策启示.pdf
《科技人才跃升现象研究与政策启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人才跃升现象研究与政策启示.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62 摘 要:采用文献调研法,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先后出现科技人才跃升的客观条件进行研究,这些国家存在的共性条件包括:国内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国家重视培养和储备科技人才;设立了建制化的科研机构。对照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提出已经具备了科技人才跃升的基础,开始进入战略跃升期的观点;并根据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和有待提升的领域,指出未来科技人才跃升可能发生的领域。因此,在战略跃升期,中国应把培养引领型科技人才作为推动科技人才跃升的重点,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关键词:科技人才;战略科学家;战略跃升期;人才强国战略中图分类号:G322;C9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772
2、/j.issn.1009-8623.2023.07.010科技人才跃升现象研究与政策启示袁珩,郭铁成,张翼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1从科技史看科技人才跃升的客观条件科技人才跃升是指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一定数量的世界级战略科技人才。历史上,全球范围内曾出现过多次科技人才跃升,例如,英国(17 世纪 60 年代至 18 世纪 30 年代)、法国(18 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德国(19世纪10年代至 20 世纪 20 年代)和美国(20 世纪 20 年代至今)均出现过科技人才大量涌现、不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的时期。这些国家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存在一定的共性。1.1社
3、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在发生科技人才跃升的前后,都伴随国内社会、经济及生产方式发生的重大变革。社会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新的需求,为科技人才涌现提供了外部条件;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具体需求,推动科学家开展更多科学研究,以解决社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科技人才的涌现则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17 世纪,英国先于其他国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形成了稳定先进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将更多精力聚焦于经济建设,推动了生产力高速发展。英国开展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间接地推动了英国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1。在此期间,英国诞生了牛顿、波义耳、哈雷和虎克等科
4、学家。18 世纪,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促进了法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加速了法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法国启蒙运动追求知识和理性,强调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知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这些变革为法国实现科技人才跃升提供了条件。法国出现了以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和拉瓦锡等为代表的众多卓越科学家。19 世纪中期,德国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传统工业行业得到革新,并产生了新的工业行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科技和工业进入高速第一作者简介:袁珩(1989),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科技政策
5、。通信作者简介:郭铁成(1963),男,硕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创新战略、科技创新政策。电子邮箱:收稿日期:2023-04-22第 38 卷 第 7 期2023 年 7 月全球科技经济瞭望Glob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Vol.38 No.7Jul.2023 63 发展时期。为顺应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德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扩张,向更加贴近国家现代化需求的方向进行改革。这一时期,德国涌现出普朗克、欧姆、施莱登、黎曼、霍夫曼、柯立克和凯库勒等科学家。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6、大力发展以电力技术并与内燃、冶金、石油化工等组成全新的技术体系,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工业流水线的发明使美国的生产力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国家实力不断增强。这一时期美国诞生了爱迪生、贝尔、福特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进入20世纪,美国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信息技术革命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推动美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超级大国。在此期间,美国产生多位信息技术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如香农、维纳、奈奎斯特和奥本海默等。1.2科技人才大规模培养和储备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和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为上述国家实现科技人才跃升奠定了基础。17世纪下半叶,英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开始在民众中普及。英国政府
7、加大了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大学建设,并将高等教育放在了与军事、经济和政治同样重要的位置。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和学院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英国的高校开设了众多新专业和新课程。这些改革和创新不仅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英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3。从英国专利授权数量的变化研究英国科技人才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 1700 年至 1740 年,英国平均每年授权专利不足 5 个;1740 年至 1780 年,平均每年授权专利 14 个;1780 年至 1800 年,英国平均每年授权专利上升到 52 个。研究数据表明,这一时期英国拥有专利产出的科技人才数量增长较快4。法国大
8、革命(17891794 年)对法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法国各党派积极改革旧教育,提出了许多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教育方案。在中等教育方面,法国政府设立了中央学校,培养工业方面的实干人才,并注重发展历史、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在高等教育方面,法国创办了新式大学,培养了大批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1794 年,法国创办中央公共工程学校(即现在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为军工、交通、采矿、造船、测量等部门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1795 年,法国创办了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培养了众多学者。19 世纪,德国政府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对其科技人才跃升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以职业教育和普
9、通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使普通民众能够接受教育;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废除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独立钻研的精神;改革高等教育,创建柏林大学5,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现代大学的兴起。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崛起,提升了国民的科技文化素养,为德国科技人才跃升提供人才储备6。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重视发展教育,培养适应工业化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1862 年,美国颁布的莫雷尔法案要求各州建立以讲授农业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为主的学校,让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为产业界培养技术人才。该法案的实施促进了美国 19 世纪末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文化水平,为美国经济建
10、设储备了技术力量7。19 世纪,美国派遣众多青年人才前往欧洲留学。18151915 年,有上万余名美国学生到德国留学,其中有 5 000 余人到柏林大学学习过。这些青年人才回到美国后,大多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任教,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用于教学实践,培养下一代人才,缩小了美国与欧洲教育之间的差距。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接收了大批来自欧洲的杰出人才,他们的加入大幅度提升了美国的文化科技实力。19331941 年,有7 622 名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知识难民流入美国,其中 1 090 人是科学家,还有大量学者型和艺术型文化流亡者。他们当中还有 12 位像爱因斯坦这样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这
11、些知识难民进入美国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为美国培养了大量具备高水平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8。1.3建制化的科研机构设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各国开始建立现代的教育体系,同时,企业也开始组建工业实验室,使研发机构化、专门化和知识化。人才问题研究专题 64 1.3.1创办现代教育机构,建立高等教育制度法国在发生大革命之前已开始探索建立专科学校,培养军事、工程、矿业和造船等领域专业人才。到大革命前夕,法国共设立了涵盖军事、工程、水利和医学等学科的72所高等专科学校9。大革命之后,法国创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法兰西学
12、院和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等10。1794 年创办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体现了近代科学教育的宗旨,注重教授科学技术和科学内容,以及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9。德国于 1810 年创办了柏林大学,将开展科学研究确定为大学教授的职责,营造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柏林大学成为德国建设现代化大学的典范。此后德国多所大学以柏林大学为范例进行建设,如波恩大学与慕尼黑大学;一些传统大学也按照柏林大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如海德堡大学11。此外,德国创立了“教学科研研讨班”方式和“教学科研实验室”方式并将其积极推广,使研讨班和实验室全面融入德国大学系统中12。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兴办公立学校,普及义务教育;创办州立大学,改革教学
13、内容;建立大学研究院。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美国科技创新能力。19 世纪初,美国开始兴建公立大学。1819 年,美国创建了第一所州立大学,即弗吉尼亚大学。到 19 世纪后半叶,美国已建立起上千所小型学院。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美国开始设立法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和金融会计学院等专业性院校。莫里尔法案的颁布促使美国开始重视实用的职业技术课程,相继成立了200余所新的高等院校。1876年,美国参照德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模式,成立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此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旧式学院和加州大学等公立院校也都转型为研究型大学13。
14、到 19 世纪末,美国已基本确立了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制度14。这些改革为美国培养具备高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研究精神的人才起到重要作用。1.3.2建立现代实验室,将工业研究与人才培养 相结合19 世纪,德国开创了工业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体制。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建立了最早的实验室,并聘用了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指导他们开展工作。这开创了将现代实验室组织和教育相结合的先河。随着这一成功经验在其他学科中得到推广,德国涌现出众多将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实验室15。到 19 世纪 80 年代,这些实验室从世界各地吸引力大量学生,推动了德国科学人才的涌现。随着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实验室突破了原
15、有的大学结构,逐步融入工业企业中。19 世纪 60 年代,德国的合成染料行业最先开始进行工业研究,并于19 世纪 80 年代建立起第一批工业实验室,聘用接受过科学训练的科研人员全职开展研究。这一时期德国诞生了一批染料化学和合成染料工业领域的科技人才,如沃伦德拉鲁等16。科学家和工业实验室的结合不仅促进了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为科学家开展研究事业、取得科学突破提供了平台。20 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企业认识到工业研究的重要性,开始组建工业实验室,并与科学家联合开展研究17。20 世纪初,美国电气领域的企业最早建立了工业实验室,如通用电气实验室、杜邦东方实验室、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系统实验室以及柯达公司
16、实验室。20 世纪 30 年代,工业实验室已经成为美国创新体系的主体18。到二战开始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以大学和工业实验室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工业实验室的建立推动了美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也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发明家和科学家。例如,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诞生了众多重要发明,包括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和 C 语言等。1925 年以来,贝尔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共获得过 8 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 5 次图灵奖。从全球范围来看,20 世纪上半叶,有 2 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出自工业实验室;到 20 世纪下半叶,这一数字增至 22 位19。2中国已具备科技人才跃
17、升的基础中国经过 40 余年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本文认为,中国具备科技人才跃升的条件,已经开始进入科技人才跃升期。2.1加快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当前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与新一轮科技革 袁珩,郭铁成,张翼燕:科技人才跃升现象研究与政策启示 65 相互叠加的历史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交叉融合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引领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开辟出新的巨大增长空间20。与此同时,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工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 10 余年居世界首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链、创新链的弹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重点
18、领域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21。双重趋势叠加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急需向高质量发展,这种需求为人才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的创新经费主要发生在制造业,2021 年,制造业研发经费占全国总研发经费的 60.5%,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占制造业研发经费的 33.6%22。中国制造业体量全球最大、行业人员众多,在双重趋势的作用下,对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二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力争破解关键技术难题,在与国外竞争的很多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因此,要为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的人才提供成长空间。三是人们对美好生活
19、的向往对科技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科技领域而言,即是对社会、健康、环境和生命领域的科技发展有更大的需求。2.2具有优势的科技人才储备中国科技人才发展已具备较好基础,具有人员规模庞大、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工学培养的科技人力资源占比最多、研发人员数量增长快和领域分布广泛的特点,实现了科技人才跃升的科技人力储备。从总量上看,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较大并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截至 2020 年底,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计达到 1.12 亿人,规模在世界排名第一位。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也保持快速增长,2021 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 562 万人年,数量创新高(2020年为509.2万人年,2019年为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人才 跃升 现象 研究 政策 启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