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发展及教材建设——以《中国环境史纲》为例.pdf
《“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发展及教材建设——以《中国环境史纲》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发展及教材建设——以《中国环境史纲》为例.pdf(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教育教学研究田佳文“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发展及教材建设“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发展及教材建设以中国环境史纲为例田佳文(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摘要:环境史作为历史学分支,其学科发展与“新文科”所倡导的文理交叉、融合创新“不谋而合”。当前中国环境史学在中西学者探索下呈现“百花齐放”之姿,但在具体研究中渐显固化趋势,学科发展面临挑战。在此之际,周琼、耿金合著的中国环境史纲应运而生,著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凝练汇编成这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史教材。此书不仅梳理了中国历史环境变迁脉络,还实现了体裁结构、具体案例的守正,以及研究视角、内容结构与学术旨趣的创新,补足了长期
2、以来中国环境史通史教材的缺漏,极大地体现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多学科参与互动的探索与实践。关键词:中国环境史;“新文科”建设;中国环境史纲作者简介:田佳文(1995),女(苗族),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史、灾害文化和医疗社会史。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中图分类号:G642.0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406(2023)02-0125-10收稿日期:2023-01-14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性,环境史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此得以深刻体现。30余年的发展之
3、路,中国环境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不可忽视的发展危机。在机遇与挑战之下,中国环境史学被赋予了极高的关注和期待,把握历史规律与现实需求的密切关系,改变传统史学和“旧文科”的研究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文科”是为应对学科发展危机而采取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文科已死”的呐喊在西方社会激荡;40年后,美国希拉姆学院发出“为新文科设计模型”的号召。201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新文科”概念首次提出。次年,“六个卓越一拔尖”计划 2.0 启动大会召开,“新文科”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紧接着全国“新文科工作会议”正式发布工作宣言。2021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
4、“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立项并形成了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层层推进之下,“新文科”建设已成不可阻挡之势,掀起中国教育教学深层改革的浪潮。环境史学科需要“新文科”建设的支持和推动,“新文科”建设同样离不开环境史的积累与实践。周琼、耿金合著的 中国环境史纲由著者多年从事环境史教学工作的书稿内容汇编而成,体现了中国环境史研究者的阶段性思考,是中国环境史研究与教学的新探索。本文以此为例,在体裁结构、具体案例上讨论此书的传承与守正,于研究视角、内容结构与学术旨趣中探究发展与创新,分析其对中国环 樊丽明:“新文科”之“新”的几点理解,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10期。第38卷第2期2023年3月Vo
5、l.38No.2Mar.2023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125教育教学研究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境史学科发展的补充与融合,揭示“新文科”建设的价值与意义。一、中国环境史研究与学科发展现状(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百花齐放”在全球环境危机刺激下,20世纪70、80年代环境史在欧美学界兴起,从生态环境视角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进入主流视野,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新类型。围绕环境史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理论方法引发了各种阐释。美国学者罗德里克纳什(R.Nash)首先提出环境史是关于古往今来人居环境的历史。其后,卡洛琳麦茜特
6、(Carolyn Merchant)、泰德斯坦伯格(Ted Steinberg)、马特斯图尔特(MartA.Stewart)等学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环境史的内涵。约翰麦克尼尔(J.R.McNeill)指出人类仅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各种因子相互交织下,环境可分为物质、文化和政治三种类型。伊懋可(Mark Elvin)也进一步强调环境史研究不仅局限于人类,更要关注物种与社会乃至周遭世界的联系。随着这股浪潮吹向国内,中国环境史研究渐成三大“阵营”:一是许多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学者引介了大批优秀成果进入中国,如侯文蕙、高岱、张聪、包茂红、高国荣、梅雪芹、付成双等人,以上学者通过对西方环境史研究理论、方法等问题
7、的探讨,促使中国环境史从萌芽走向新生。二是来自中国传统史学分支,如历史地理学、灾害史学、气象学、水利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们,他们在探索中国自然、社会地理规律时,也看到了环境史研究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思路,进而充分挖掘传统学科与环境史学科的内在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中国环境史的壮大。三是越来越多的海外汉学家开始关注中国环境问题,如马立博、伊懋可、穆盛博、孟一衡等,这类学者主要从物种演进、人口移民、商业贸易、战争饥荒等方面考察生态环境变迁,由此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性著作,开启了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视野。近年来,在专家学者的不懈探索之下,中国环境史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一,理论探讨更加深入。唐纳德休斯称
8、“环境史是一门历史”,主要任务是研究从古至今人类与所处自然群落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环 R.Nash,“AmericanEnvironmentalHistory:ANewTeachingFrontier,”PacificHistoricalReview,no.3,1972,pp.362-372.J.R.McNeill,“Observations on the Nature and 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History and Theory,vol.42,no.4,2003,p.6.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
9、经济研究所,1995年,第1页。侯文蕙:美国环境史观的演变,美国研究1987年第3期;高岱:当代美国环境史研究综述,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8期;张聪:美国环境史研究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期;包茂红: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梅雪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史学月刊2009年第6期;付成双:从环境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西部开发,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李并成、张力仁主编:河西走廊人地关系演变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韩昭庆: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研究,江汉论坛20
10、14年第5期;韩昭庆:清中叶至民国玉米种植与贵州石漠化变迁的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潘春辉等:西北水利史研究:开发与环境,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年;王建革:河流和圩田体系的生态变迁与长三角近代文明的成长,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2期。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马立博: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王玉茹、关永强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马立博: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关永强、高丽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穆盛博: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胡文亮译,南京:
11、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唐纳德休斯:什么是环境史,梅雪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页。唐纳德休斯:世界环境史: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角色转变,赵长凤、王宁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1页。126教育教学研究田佳文“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发展及教材建设境史关注的对象不能局限于人类,而要延伸拓展至整个生物群体。在国内,梅雪芹致力于自然、人工及社会环境的结合,从而考察三者的互动关系。而周琼基于前人的思考,提出广义、宏观的环境史定义,将自然界内非生物、生物等一并纳入考察范围内,探究各要素产生、发展、变迁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由此促发了从“人类中心论”到生物、非生物的多
12、样性研究。以上论述逐渐拓宽了研究的视阈和范围,推动中国环境史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其二,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一直是中国环境史研究的热点。穆盛博围绕“花园口决堤事件”和“19421943年河南大饥荒”进行了战争史、灾荒史与环境史的综合探究。而张健将视线放在气候变化之上,重点关注清代以来黄河中游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随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的目光不仅聚焦于中原内陆,对边疆环境史的考察也在逐步深化。如谢健从东珠、毛皮及口蘑入手,将汉人、满洲人、蒙古人等各自分列,围绕清政府“净化”边疆的角度展开论述,把“新清史”“边疆史”“环境史”三者融合,打出了一套颇有
13、新意的组合拳。而周琼、杜香玉等人开始关注物种入侵、环境疾病与边疆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海洋史、渔业史、森林史等领域也受到学者的关注和喜爱。其三,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如包茂红所言,环境史本身就是多学科知识积累的结果,自然科学给予方法和路径的启示,社会科学提供关系分析的逻辑指导。因环境史学与历史地理学两者关联密切,故在环境史学研究时,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必不可少,水文、气候、灾害等数据也成为研究空间结构、城市建设与生态变迁的有力支撑。考察与环境相关的疾病时,如鼠疫、霍乱、疟疾、血吸虫病等,则需要借助医学、毒理、病理学知识追溯病源、剖析病情;加入人口学、经济学可计算死亡率作出回归分析;以及运用公共卫生学、
14、政治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与社会的应对。在中国古代,虎患、狼灾时有发生,史书中更是常见“恶虎噬人”“豺入城食民”的记载。动植物作为自然界的主人之一,融入动物学、植物学知识对考察各生物群落与环境变迁之耦合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学者的加入,田野调查中的实例分析与环境理论交相呼应,生态人类学、生态民族学、环境社会学等学科并驾齐驱,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图景。(二)中国环境史学科发展面临挑战如前所述,中国环境史研究方兴未艾,历 周琼:定义、对象与案例:环境史基础问题再探讨,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李文涛:中古黄河
15、中下游环境、经济与社会变动,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田家怡等: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穆盛博:洪水与饥荒:1938至1950年河南黄泛区的战争与生态,林炫羽、亓民帅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年。张健: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北京:中华书局,2022年。谢健:帝国之裘:清朝的山珍、禁地以及自然边疆,关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周琼:环境史视域中的生态边疆研究,思想战线2015年第2期;周琼:近代以来西南边疆地区新物种引进与生态管理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马亚辉:瘴气与边疆安全:环境史视阈下
16、清朝西南边境管理的困境与应对,昆明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杜香玉:物种引进与生态变迁:20世纪西双版纳橡胶环境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包茂红:海洋亚洲:环境史研究的新开拓,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孟泽思:清代森林与土地管理,赵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李玉尚:海有丰歉:黄渤海的鱼类与环境变迁(13681958年),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蓝勇主编:近两千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孟一衡:杉木与帝国:早期近代中国的森林革命,张连伟、李莉、李飞、郎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包茂红:
17、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127教育教学研究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史学者在爬梳史料时,注意并深挖以往曾被忽视的内容,将其与当下热议的环境问题紧密结合,从而归纳经验、总结教训并发出生态警示。但“百花齐放”之下仍有诸多问题,即研究渐显固化趋势,学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环境史研究出现叙事固化、视角单一、史料受限等问题。环境史进入中国的时间尚晚,属于新兴事物,其属性、定义、对象未成定论,有太多值得思索之处,国内学者围绕于此的探讨持续不断。在全球生态危机的影响下,“环境破坏论”“环境衰败论”此起彼伏,这无疑是一种警示,但若深陷其中就容易
18、造成思维僵化,即过分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而忽视一系列生态改造和生态修复行为,难以看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专家学者呼吁:当今的研究工作是突破和超越“环境破坏论”的一般认识,把主题定位于社会发展与环境变化统一之上;尽快走出“进步”和“衰败”的刻板认知,把目光聚焦在文明对自然的“适应”及“不适应”,看到文明与自然的强大恢复力。此外,在环境史研究中,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话题。环境变化会带来自然灾害,同时自然灾害也会引发环境问题。当前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旱涝灾害的考察上,较少涉及冰雪、风雹等其他气象灾害以及山崩、地震等地质灾害,也甚少关注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化工污染等环境问题,更是缺乏对于性别、技
19、术、工矿、火、尘土乃至细菌史的探讨,对包含非生物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也有待更深入的挖掘。史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一份证据说一句话”更是道出研究者在史料分析时的谨慎。当下环境史研究多使用正史、地方志、地理志中涉及城镇建革、农田水利、食货、灾异等方面的文献记录,或近代报刊、档案、日记、游记等汉文材料;对于满、蒙、藏、彝等民族史料挖掘仍然不足,口述、图像史料及田野调查报告的利用更为单薄。其原因在于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尚浅,对于大多数历史学者而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习惯于故纸堆中寻找环境史料,尽可能利用考古出土与其进行印证。而如何进行田野调查,怎样收集口述资料,似乎是人类学、民族学或是社会学者的强
20、项。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历史学者也逐渐重视并提倡口述材料的采集,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仍存在差距,史料的甄别与挑选能力有待提升。尽管图像史学重新燃起,但重拾“左图右史”的研究方法却稍显生疏,如何提取青铜雕塑、石刻拓片、山川舆图中环境变迁的痕迹并将其与史料记载分析印证,令不少研究者感到手足无措。另外,民族史料的运用需要学者掌握多种民族语言。在研究清朝北方地区环境史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满文、蒙文档案及维吾尔文、朝鲜文史料,而在彝文、藏文、傣文等民族传统书卷中亦存有不少有关西南边疆生态环境的有用信息。与人类联系密切的动植物研究难度尚存,对自然界非生物的考察更是难上加难。首先,非生物在史书中的记载
21、少之又少,细菌、病毒在旧时多以疾病、瘟疫的形式出现,如要深入考察,则需要研究者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其次,如光、温度、水、岩石等无生命特征之物,史料记载有限,抽丝剥茧亦难。尤其在进行纵横考察时,如何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更是不易之举。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史料的利用与分析之路荆棘丛生,导致当前中国环境史研究陷入单一、固化的窠臼之中。二是中国环境史面临逻辑争论、学理难断,学科内驱力稍显不足。围绕环境而生的各类社会科学多数皆因寂静的春天而起,所关注的对象、提倡的研究方法大多相似。因此,环境史与社会史、生态史、环境社会学、环境人类学、环境民族学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 侯甬坚:“环境破坏论”的生态史
22、评议,历史研究2013年第2期。侯深:文明演化的另一种叙事反思环境史中的衰败论,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7期。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8教育教学研究田佳文“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发展及教材建设纠葛与交织。王利华曾在10年前围绕生态社会史和社会生态史展开过详细论述,前者是以人和社会为中心,借助生态学来理解社会的发展;后者是以其他生命系统为中心,着重分析生态演变和环境变迁的社会机制和历史根源。近期更是直言“当下中国环境史学成长的最大烦恼是学理难明,框架未立”。不可否认,社会史的研究逻辑对环境史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两者又有细微不同
23、。社会史学家主张将历史考虑扩展到权力较小或是在档案中很难找到的人,环境史学家则建议学者们跳出人文主义的鸿沟。而在环境社会学家看来,环境社会学是研究包围人类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以及人类群体、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学科,以探索非社会文化环境与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宗旨。这与环境史所提倡的“自然进入历史,人类回归自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探究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过程中,生态人类学应运而生,美国人类学家本杰明S奥洛韦(Benjamin S.Orlove)将其定义为研究人口动态、社会组织、文化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的学科。随着对“自然文化”理论的反思,环境人类学逐渐区别于生态人类学,以关注全球气候变
24、迁对地方人群的影响,总结地方经验为主要任务。脱胎于人类学的生态民族学和环境民族学,则是从生态学角度研究民族共同体及其文化与所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见,环境史与社会史、生态史、环境社会学、环境人类学、环境民族学之间的逻辑纠葛,不仅是受到环境史学科属性模糊不清的影响,还与以上学科都强调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有关。学科发展的内驱力主要表现在“书、院、人”三个方面。“书”即教材,教材在教学活动与学科发展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承担着传播研究动态、培养学科人才之重任。中国环境史研究硕果累累,尤以区域环境研究见长,但提纲挈领的教材甚少,故在教学之路上举步维艰。“院”即学科建设基地或研究中心,据薛辉统计,目前我
25、国环境史研究相关机构共计10所,最早的是1986年5月建立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最晚的是2014年5月成立的北京大学世界环境史研究中心。28年间的数量增长并不明显,且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北多南少的特点,因而在创建学科体系成长方面后劲不足,也反映了教学与研究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人”即人才,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环境史研究和学科建设在中国发展较晚,以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周期来看,从本科到研究生大概需要78年时间。30余年的中国环境史学对于学科发展而言,时间尚短,人才储备量严重不足。综上,“书、院、人”三者间并未形成有效的链接,导致当下中国环境史学科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环境史纲 文科 视域 中国 环境 史学 发展 教材 建设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