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學者姚文柟會通古今喪禮之研究.pdf
《近代上海學者姚文柟會通古今喪禮之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上海學者姚文柟會通古今喪禮之研究.pdf(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近代上海學者姚文柟會通古今喪禮之研究近代上海學者姚文柟會通古今喪禮之研究孫致文内容摘要 清末民初上海學者姚文柟曾於 年受孫傳芳之聘參加江蘇修訂禮制會負責主稿“喪禮喪服草案”而於去世前一年完成喪服喪禮草案一書 該書參酌前代官修禮書大唐開元禮政和五禮新儀明會典大清通禮及北洋政府“禮制館”所編中華民國通禮草案又屢次引用司馬光書儀、朱熹家禮 姚書雖不以考禮、復原爲目的但於考量“實用”的原則中仍見對古禮的考索並檢討前代禮書的得失 本文以姚書中喪禮草案爲探討對象分析書中喪禮儀式因革損益的得失並著重辨析姚書與朱子家禮的關係 本文認爲該書雖爲實用而設但其間頗能展現姚氏對禮制、禮義的理解 另一方面姚氏之所以據
2、禮義、禮俗補禮經未備實是因其巨細靡遺考量各項儀節施行時的需要而絶非滿足文獻考索的興趣 再者姚氏並非身居國家禮制館的官員也非隱身書齋的學究或許由於長期投身社會事業使他深知民間禮俗且能明察習俗之良窳進而去蕪存菁兼容並包 今日政府相關部門及各界學者若有意重訂禮制姚氏著作實堪作爲借鏡關 鍵 詞 姚文柟 喪禮 制禮 禮制草案 上海禮俗一 前言“喪禮”雖只是禮制、禮儀中的一環但始終被視爲極重要之事 孔子教人行“孝”須“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子離婁下更説:“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荀子禮論 也説:“禮者謹於治生死者本文初稿曾於“東亞禮學與經學國際研討會 暨上海儒學院第三届年會”(復旦大
3、學哲學學院、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上海市儒學研究會主辦 年 月 日)宣讀並得與會學者指正特此致謝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也 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姦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正是在此種“孝”道思想的驅使下儒家喪葬禮制不僅完整嚴密甚至已略顯繁瑣 眾所周知儀禮十七篇中既有記載喪禮完整儀節的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三篇又有記載守喪制度的喪服一篇 喪禮、喪服雖明載於經文但時移世變歷代皆有因革損益以使其簡易可行 朱熹即曾言:“禮時爲大”有聖人者作必將因今之禮而裁酌其中取其簡易易曉而可行必不至復取古人繁縟之禮而施之於今也 古禮如此零碎繁冗今豈
4、可行!亦且得隨時裁損爾 孔子從先進恐已有此意“禮時爲大”語出禮記禮器朱子之意是指禮須審時而制、與時俱進 雖言“有聖人者作”必將“裁酌其中”但聖人不世出後賢仍須“隨時裁損”使“禮”不至徒成虚文 姚文柟喪服喪禮草案一書即是在古代禮制的基礎上裁酌損益而成的一部行禮指引姚文柟字子讓上海人生於清咸豐七年()光緒十一年(乙酉)舉人民國後曾任國會眾議院議員、江蘇省諮議局議員、上海市議會議員等職曾參與編修上海縣志江蘇省通志卒於民國廿二年()民國十五年()受“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江蘇省長陳陶遺之聘姚文柟成爲“江蘇修訂禮制會”十一位會員之一且被推舉主稿“喪禮喪服草案”但“禮制會”於國民政府北伐後解散原擬編定的
5、“婚喪祭禮三種”也未完稿今所見喪服喪禮草案一書完成於姚氏逝世前一年()據書前自序所述乃是應其弟子郁元英之請而成稿再由郁氏校録成書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八四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卷二三影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頁四上 又本文引用禮記經、注、疏皆據此本網絡資料(如“百度百科”)多記姚氏卒於 年但據申報刊載之訃告、舉殯啟事、開弔大會報導等姚氏卒於民國廿二年()年十二月廿六日 本文所述姚氏生卒生及經歷係據申報民國廿二年十二月廿八日(第三張)所載姚子讓先生作古 今日下午大殮一則 該則報導内容請見文末所附掃描檔及録文孫傳芳聘
6、章太炎爲“江蘇修訂禮制會”會長該會成立之過程及組織章程見於申報民國十五年八月七日江蘇修訂禮制會之發起一則 相關史實又可參見王銳 年南京制禮事件述論 兼論身處其中的章太炎一文收入氏著新舊之辨:章太炎學行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年)第 頁 又“江蘇修訂禮制會”曾於民國十五年()八月六日舉行在南京舉行“投壺新儀”投壺禮“大賓”原邀章太炎擔任但當日章氏未到即改由姚文柟任大賓 該事始末除可見上引王銳論著又可參見趙婕妤民國初年“尊孔讀經”思潮下的“投壺新儀”一文收入思辨集第十五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出版 年)第 頁 近代上海學者姚文柟會通古今喪禮之研究該書於民國廿一年於上海排版刊印民國五十八年
7、()郁元英又於主政者倡議“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號召下在臺灣自費依原樣重印本文即以此重印本爲據姚氏喪服喪禮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並非民國肇建後第一部新訂禮制更不是最後一部 民國元年()八月民國政府公布禮制二章十月又公布服制共三章民國三年()袁世凱任大總統時内務部下轄典禮司其下即設有“禮制編訂會”後改爲“禮制館”館長爲徐世昌 今所見民國禮制七種即是“禮制館”編定的祀天通禮、祭祀冠服制、祭祀冠服圖(以上刊於民國三年八月)、祀孔典禮(刊於民國三年九月)、關岳合祀典禮(刊於民國四年五月)、忠烈祠祭禮(刊於四年五月)、相見禮(刊於四年六月)等七種合刊 禮制館及其所編禮制在袁氏帝制失敗後都被新任國務總理段祺瑞
8、廢止 民國十六年()“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下令開設“禮制館”修訂“民國禮制”“禮制館”所擬禮制分爲吉、凶、軍、賓、嘉合之而爲中華民國通禮草案民國十七年()北伐完成全國統一禮制編定的工作更加極積、全面不僅草擬、修訂禮制草案服制草案民國卅二()更於重慶開設“國立禮樂館”由官員、學者討論訂定中華民國禮制姚氏固然未能見到禮制草案服制草案但民國十六年北洋政府“禮制館”所編中華民國通禮草案中的“凶禮草案”則是姚氏編定草案的重要借鏡姚氏以“館草案”稱之除了“館草案”姚氏草案中屢見的前代官修禮書有大唐開元禮(草案稱“開元禮”)、政和五禮新儀(草案稱“政和禮”)、明會典、大清通禮至於私撰禮書則屢引司馬光
9、書儀、朱熹家禮 然而據筆者考察上述諸禮書姚氏未必親見其書應是轉引自清初徐乾學讀禮通考一書 即便如此姚氏並非抄書匠草案也非資料匯編 姚書雖是以“實用”爲考量的“禮制草案”卻又不是僅僅載明郁氏重印緣由請見書首重印弁言 姚文柟喪服喪禮草案臺北:維新書局總經銷 年參見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年第 頁民國禮制七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禮制館”於十一月十七日開館由國務總理潘復兼任總裁内務總長沈瑞麟兼任副總裁聘請江瀚、王式通爲總纂 今有民國十七年()禮議(第一期)一册載録禮制館開館紀事禮制館官制禮制館辦事規則禮制館職員録等文詳述禮制館成立經過與規章又有昏禮
10、草案昏禮修正案冠服議增訂制服議鄉飲酒議等禮制草案或專論 又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有中華民國通禮草案油印本一册但内容僅爲“凶禮草案”從内文可知該草案主筆者爲胡玉縉 年 月 日筆者至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借閱中華民國通禮草案承該所古勝隆一教授協助謹致謝忱民國十七年()至卅七年()議定中華民國禮制歷程及成果請參見拙作議禮、制禮與踐禮的當代意義 以 年“北泉議禮”爲中心的討論一文收入鍾彩鈞主編儒學的理論與應用:孔德成先生逝世五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年)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程序的“禮單”也不是一仍舊制的“復原”其間有對古禮的考索有對前代禮書的檢討也有觀察時俗的一手資料
11、 省視姚氏著作一則可以填補近代禮學研究的不足再則可作爲今後議定喪禮的借鏡姚氏草案包括喪服草案五卷、喪禮草案三卷本文只討論“喪禮”相關問題姚氏對“喪服”的見解則另撰專文討論二 禮制考索編定切合時用的禮書自然應該先理解古禮 若不明古禮則妄談因革損益 本文題目中以“學者”稱姚文柟即首先關注姚氏草案中考索禮制的“研究”傾向姚氏於儀禮禮記注疏讀之甚精甚至能勘覈鄭注、孔疏、賈疏的差異 此外草案也經常提及敖繼公儀禮集説、盛世佐儀禮集編、胡培翬儀禮正義等重要經解 以下即舉實例探析姚文柟的古禮識見 (一)有“朝夕奠”而無“日中奠”關於喪禮有“朝夕奠”而無“日中奠”姚文柟先是疏理漢唐經説再及後世禮制最後下以己意
12、草案 雖非“經注”但姚氏在草案 説明中不免仍須涉及古禮考索入斂之後停殯期間家屬雖不再輪替而哭、哭聲不絶(即“代哭”)但除了“朝夕哭”其他任何時間念及死者而哭泣旁人都不加制止 早、晚進奉酒食於靈前猶如每日按時進餐此禮儀禮未見專詞但後人如賈公彦則稱之爲“朝夕奠”既夕禮又言:“燕養、饋、羞、湯沐之饌如他日”鄭注謂“孝子不忍一日廢其事親之禮於下室日設之如生存也”簡言之即停殯期間秉持“事死如事生”的態度每日仍爲死者準備飲食盥饋之事 然而“朝夕奠”若是“事死如事生”的體現則何以没有比對午食的“日中奠”?對此賈公彦認爲鄭玄注論語鄉黨“不時不食”句時明言“不北京大學學者吴飛撰有戰後臺灣的喪服學研究一文發表於“
13、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舉辦的“戰後臺灣的經學研究(現在)”第五次學術研討會(年 月 日)文中討論四部戰後臺灣出版的喪服專著首部即爲郁元英喪服草案簡編 由於郁氏該書是根據其師姚子讓著作簡括而成因此吴文也稍稍論及姚氏著作中的喪服見解 承吴氏告知撰文前曾親自至臺北訪問姚氏弟子郁元英之么子郁慕明並搜集得郁元英未刊遺稿及姚氏喪服喪禮草案歷次刊本賈公彦儀禮疏於“大斂奠”一節經文“乃奠 燭升自阼階祝執巾席從設于奧東面”一句下有云:“自此已下朝夕奠、朔月奠、薦新皆不於尸所”參見鄭玄注賈公彦疏:儀禮注疏卷三七影清嘉慶廿一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年頁五下六上鄭玄注賈公彦疏:儀禮注疏卷四一頁七下 近
14、代上海學者姚文柟會通古今喪禮之研究時非朝夕、日中時 一日之中三時食”則可見儀禮注言“朝夕”而不言“日中”實乃“略言亦有日中也”但這畢竟只是賈公彦的推想因此又説:“或以死後略去日中直有朝夕食也”爲何只有朝、夕二奠獨缺午食姚文柟有如下看法:愚按:儀禮開元禮政和禮書儀但云“朝夕奠”似皆依賈疏後説 家禮於朝奠之後、夕奠之前增“食時上食”一節明會典因之清通禮則稍變其文曰“日中設果筵奠酒”似皆依賈疏前説 竊謂“朝饔夕飧”古之常言一日三餐似爲後世之事 但今淮南北亦頗有一日兩餐爲正式者習慣各地不同或并一地而各家不同惟根據儀禮記文用“皆如生時”一語槩之即不必於“朝夕奠”之外别有枝節除賈疏漢代以降似未見禮家詳考是
15、否有“日中奠”問題 上引姚氏之見一則梳理唐至清代官修、私撰禮書對“朝夕奠”的認知指明有依賈疏後説(“死後略去日中直有朝夕食”)者如開元禮政和禮、温公書儀但也有依賈疏前説(“略言亦有日中”)者如朱子家禮於“朝奠”“夕奠”外另增“食時上食”一節家禮雖未新創“日中奠”之制但既於朝奠、夕奠間另以“食時”爲“上食”的時間則顯然有“日中”之奠 至於清通禮雖不更易“朝夕奠”之制卻又在説明中另增“日中設果筵奠酒”一語顯示朝、夕與日中所進之食有正式與簡易之别可視作“禮以義起”的折衷之制 姚氏於此並未依循家禮新增節目也不沿襲清通禮明指“日中”時另進簡易的“果筵”草案只説:“每日朝夕哭哭止乃奠 凡燕養饋饈湯沐之節皆
16、如生時”姚氏認爲“一日三餐似爲後世之事”可見儀禮所載未必如賈疏“略言”“死後略去日中”兩種推測而可能即反映周代日常進餐的常態恰符合儀禮記“如他日”(姚氏改作“皆如生時”)的原則古代只有朝、夕二食雖只是姚氏據禮文的推想卻正是先秦生活實情 甲骨學者許進雄即指出卜辭中可見商人作息中“大食”“小食”當即是一日二食的反映鄭玄注賈公彦疏:儀禮注疏卷四一頁八上鄭玄注賈公彦疏:儀禮注疏卷四一頁八上姚文柟:喪禮草案卷上頁廿五上家禮卷四中華再造善本影中國國家書館藏南宋刻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年頁二十欽定大清通禮卷五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 册臺北:商務印書館 年頁九上姚文柟:喪禮草案卷上頁廿四下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
17、一日三餐確爲西漢初年之後的生活改變姚氏當時未必知悉甲骨卜辭研究成果但根據典籍“朝饔夕飧”等常言推斷確有洞見姚氏考索古代禮制並不僅基於對經、注、疏的體會更參考了前代經注、經説 如“帷堂”的設置即參考了明人之説 (二)“帷堂”設置之用意清代徐乾學編纂的讀禮通考也是姚氏草案參考的文獻 如徐乾學雖於“小斂”前立“帷堂”一節但又引録明人邵寶的主張認爲:“帷殯非古也 然則何以帷堂?夫帷堂在小歛之前於死者有避惡之道焉於生者有别嫌之道焉 既殯則二者皆無之矣是以帷堂而不帷殯也 乃若既葬反哭雖有几筵何帷之有?故曰無柩者不帷”儀禮士喪禮未見“帷堂”之制但禮記檀弓上有言:曾子曰:“尸未設飾故帷堂 小斂而徹帷”仲梁子曰
18、:“夫婦方亂故帷堂小斂而徹帷”若據鄭注:小斂時勢必挪移屍體因此“帷堂”之設猶如曾子所言是怕人心生輕褻之感並非仲梁子所言喪主、主婦因忙亂而設帷堂屏蔽 誠如荀子禮論所言:喪禮之凡變而飾動而遠久而平 故死之爲道也不飾則惡惡則不哀尒則翫翫則厭厭則忘忘則不敬 一朝而喪其嚴親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則嫌於禽獸矣君子恥之帷堂之設用意當如荀子所言不使生者“惡而不哀”及至小斂後遺體已由衣物、冒(帽)、衾包裹不至外露因此曾子説“小斂而徹帷”由此看來即便儀禮未見“設帷堂”之制但確有需要 朱子家禮也在“沐浴、襲、奠爲位、飯含”一節之下首言“執事者設幃及牀”姚氏草案沿用清通禮“執事者帷堂如寢”的文句且深知此設帷堂的用意於
19、大斂之後“設靈門於堂前”一目之下録讀禮通考所引邵寶之説且聲明草案根據邵氏之説“認爲帷參見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修訂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年第 頁徐乾學:讀禮通考卷四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印書館 年頁十二下 邵寶的主張見於所著容春堂集續集卷八讀禮雜説九首其二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印書館 年頁九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卷八頁十二上王先謙:荀子集解第 頁家禮卷四頁三下姚文柟:喪禮草案卷上頁十二下 近代上海學者姚文柟會通古今喪禮之研究者帷柩而非帷靈座几筵”由此可見姚氏並非盲目因襲家禮清通禮對儀節、設施之涵義也深有領會三 重釋禮文以合時用由於草案著重於確實可行因此姚
20、氏對禮文的體會不僅是爲了解讀禮經、考索古禮更是爲了使禮文能切合時用 如果儀禮所載的古制不合今用姚氏在不能扭曲文獻的前提下勉力重釋禮文重顯禮義如行“斂”禮的時間據禮記問喪“三日而斂”王制也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所謂“殯”即“斂”後入尸於棺停靈待葬 據禮記對禮義的闡釋“死三日而後斂”是基於孝子哀痛俟生之心 問喪説: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將復生然安可得奪而斂也!故曰:三日而後斂者以俟其生也 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哀矣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 是故聖人爲之斷決以三日爲之禮制也换言之以“三日”爲大斂之期一是因不忍於短時間内澆熄孝子期待親人復生之心再則
21、是考量準備喪服、喪具的時間需求 前者是心態調整問題後者則是治喪實務的需要 若依此説則“三日而斂”確有其必要姚氏草案雖仍列“三日大斂”一目但並不認爲這是必要的時程 姚氏於標目下夾注謂:“如不能待至三日可與小斂同日行之 或并小斂提早於死之即日行之亦可”其下説明又再詳言:古之制禮皆在北方天寒氣燥三日大斂不以爲遲 施之南方有時斷不能行 徐氏通攷四十三卷載梁書徐勉傳稱人間喪事多不遵禮朝終夕殯相尚以速 勉上疏請悉依古三日大斂如其不奉加以糾繩 詔可其奏云云 竊疑“朝終夕殯相尚以速”南方習慣非始梁時 勉本北人此奏未爲通論 夫禮定三日乃謂最遲之限度非謂不可速也 諸侯五日、天子七日乃因治具之繁簡赴弔之遠近亦非以延
22、長爲尊貴也 否則晉文公爲霸主名位赫赫乃己丑卒而庚寅姚文柟:喪禮草案卷上頁二十上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卷一八頁五下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卷四頁七上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卷一八頁六下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柩已出絳可見其小大兩斂即行於始死一日之中何以當時不聞譁議?足徵速斂古亦行之不爲背禮姚氏之意相較於“天寒氣燥”的北方“三日大斂”的禮制不適宜天熱潮濕的南方 姚氏以梁書徐勉傳爲據認爲“朝終夕殯”的“速斂”之俗早在南朝梁之前即已普及 此點尚是就遺體保存的實際問題爲考量就前引禮記問喪所言儒者主張“三日而斂”的關鍵在於孝子心情的調適需求 對此姚氏更有精闢之見 他説:且勉按指徐勉奉以禮記問喪篇爲根據問喪云“
23、三日而後斂者以俟其生也 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此數語者誠足人子之至情 然明習禮經者決不出此語也 禮經所定始死之日而襲死之第二日而小斂第三日而大斂 其第一日之襲所謂設冒橐之上質下殺蓋不俟終日而死者之面目首足已不可見 謂俟其生者而若是乎?第二日之小斂成方形結束非復人形謂俟其生者而若是乎?勉奏乃云“豈可不緩其告斂之辰”申其望生之冀以爲愚孝愚亦甚矣以爲依古古豈其然?由此可知姚氏完全不認同問喪“以俟其生”的説法 他從儀禮士喪禮儀節著眼認爲死亡當日行“襲”禮既時用“冒”以掩其形次日“小斂”又以“絞横三、縮一”布帶包捆且包裹十九套的衣裳“成方形結束非復人形”(意指:被包捆成方形已不見死者形貌)若此還妄言“俟其
24、生”則真可謂“愚”值得留意的是姚氏此段議論後直指“以爲依古古豈其然”儼然認爲禮記所載漢儒之説不能闡釋古代禮制之義 職是姚氏爲“大斂”之禮作了折衷:本草案攷古察今仍定二日小斂、三日大斂以爲原則而於注語詳其通變之宜既於小斂文下説明分合之故復於本文下説明祛疑之點願以質諸世之習禮者此所謂“通變”似不僅是“變通”而更是“通論其變”之意 此正可見:姚氏的折衷後所訂之“草案”不只是求其“適於今用”且又適合考察古制、辨析古義姚文柟:喪禮草案卷上頁十五上下姚文柟:喪禮草案卷上頁十五下十六上見鄭玄注賈公彦疏:儀禮注疏卷三六士喪禮頁八上下姚文柟:喪禮草案卷上頁十六上 近代上海學者姚文柟會通古今喪禮之研究四 深察禮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 上海 學者姚文柟會通 古今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