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丘陵典型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对策研究.pdf
《江南丘陵典型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对策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丘陵典型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对策研究.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 0 2 3年1 0月第3 9卷第5期皖西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W e s t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O c t.,2 0 2 3V o l.3 9 N o.5江南丘陵典型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对策研究徐玲慧,章 磊,陈笑雨,蔡 俊(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 3 0 0 3 1)摘 要:构建科学的生态安全格局,实施相应的生态修复保护手段是保障丘陵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选取湖南省邵阳市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叠加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矢量,识别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识别出生
2、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构建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显示:(1)邵阳市生态源地2 1个,面积为1 6 5 4.1 4 k m2,呈斑块状分布于低山丘陵和低山向盆地过渡地带;(2)研究识别出6 3条潜在生态廊道,总长2 3 9 6.6 8 k m,其中2 9条重要廊道和3 4条一般廊道,生态节点3 4处,与生态源地共同构成邵阳市生态安全格局;(3)基于生态阻力值,研究区被划分为五个生态安全等级,整体生态安全性较高,较高生态安全和高度生态安全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5 6.2%;(4)构建了“三区一带”的生态安全保护格局,划分城镇生态修复区、丘陵山地过渡地带保护区、山林生态保育区以及生态廊道保育修复带,围绕“
3、源地廊道节点”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相关结果为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提供了参考。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敏感性评价;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生态保护对策;江南丘陵区中图分类号:F 1 2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9-9 7 3 5(2 0 2 3)0 5-0 1 2 2-0 8*收稿日期:2 0 2 3-0 6-1 5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S K 2 0 1 9 A 0 1 3 3)。作者简介:徐玲慧(1 9 9 8-),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生态及水资源保护;通信作者:蔡俊(1 9 7 4-),男,安徽安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和土地规划
4、。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各项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活动与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生态用地空间不断被挤压,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即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被赋予了重要的发展意义。唯有在国土开发与保护过程中贯彻生态保护和修复理念,才能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这项长期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任务2。2 0世纪9 0年代,俞孔坚教授系统地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及方法3,而后各学者不断完善研究成果。目前,“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已经成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最成熟的研究范式4-5,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研究基础。其中,
5、识别生态源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第一步,从最初仅考虑生态用地自身属性到关注生态用地在整个景观格局中的连通性问题,众多学者在具体研究中采用了生态敏感性评价6-8、生态风险评价9、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 0-1 1、形态学空间分析(M S P A)等综合指标或方法识别1 2。阻力面表示生态流在流动过程中的受阻程度,学者大多在地类阻力赋值并修正后建立阻力模型。生态廊道作为连通各生态源地的通道,最常用的识别办法有电路理论和成本路径法。电路理论模型借助电流在电路中内随机游走模拟物种个体或基因在景观中的迁移扩散过程,利用源地间的电流强度反映生态源地与廊道间的相对重要性1 3,但该理论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精
6、度要求较高,难以获取。合理构建“源地-廊道-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当地生态服务功能高效运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可以考虑景观单元的水平联系,能较好地模拟异质景观单元对生态流的干扰,被广泛运用于格局优化的研究9。南方丘陵作为首批2 5个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试点项目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土壤条件(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壤黏重)和自然环境现状(景观破碎、生态脆弱),其生态安全维系具有一定的区域典型性和实践代表性。本研究以江南丘陵典型区邵阳市作为研究区,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构建市域内生态安全格局,针对现有的生态格局划分保护核心区域,提出相应
7、的对策,以期为红壤丘陵区的国土空间利用以及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1.1 研究区概况邵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地理位置为北纬2 5 5 8 2 7 4 0 和东经1 0 9 4 9 1 1 2 5 7。研究区面积为2 0 8 0 0 k m2,市域地形以低山丘陵、盆地为主,三面环山,西北部雪峰山,南部越岭,中部和东部为丘陵盆地地形,是中国典型地形 红壤丘陵区。境内资江自西南向东北贯流,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水充沛。图1 邵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2 数据来源邵阳市土地利用数据源于C L C D 2 0 2 1年全国土地覆数据集1 4,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农田、森林、灌
8、木、草地、水体、荒地及不透水七个地类(图1);数字高程数据(D EM)源自地理空间数据云(h t t p s:/w w w.g s c l o u d.c n/);归一化植被指数(N D V I)源自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h t t p s:/d a t a.t p d c.a c.c n/);道路距离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中心(h t t p s:/w w w.r e s d c.c n),通过裁剪、镶嵌和重分类等预处理操作获得研究数据。2 研究方法2.1 层次分析法生态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包含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本研究选取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和距水域距离等自然因素,较能真实
9、反映邵阳市的自然生态特点。地类作为人类利用土地的方式,不同的地类的利用强度,可用来表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干扰。此外,由于邵阳市是湘西南的经济中心发展城市,且地形特殊,城市扩张建设中造成地下水污染、滑坡、塌陷等众多环境地质问题,故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纳入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是S a t t y等人提出的一种可以有效处理评价因子权重的实用方法1 5。本研究借助Y a a h p软件输入专家打分结果,对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距水域距离、地质灾害易发度、地类这六个评价因子两两相比较,从而确定指标的重要程度,大大降低人为主观性与因素比较的难度,得出最终的因子权重(表1),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
10、C R=0.0 5 6 8 1 2 0 09 0 0 1 2 0 06 0 0 9 0 03 0 0 6 0 0 3 52 5 3 51 5 2 58 1 5 0.8 30.6 4 0.8 30.4 0.6 40.2 2 0.4 0.2 20.3 6 6距水域距离 8 0 0 m0.2 5 9地质灾害高发区中高发区中发区低发区无发区0.1 3 7地类水域林地草地灌木耕地建设用地裸土地0.1 6 62.2 源地识别根据邵阳市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和 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1 6,利用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和不敏感五个敏感级数。为减少将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作为
11、识别生态源地的单一依据所造成的片面性,本研究结合实际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生态保护现状,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叠加现行的自然生态保护区,以生态敏感性高且集中连片或已经是生态保护区的斑块作为生态源地。生态源地识别公式如下:E=fm a x(Ri,Rj)(1)式中,E为生态源地,Ri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等级高且连片的斑块,Rj为现行的自然保护区。2.3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1 9 9 2年,荷兰生态学家K n a p p e n提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 i n i m a l C u m u l a t i v e R e s i s t a n c e,M C R)6,9,计321第5期徐玲慧,等:江南丘陵典型
12、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对策研究算异质空间内对于物种迁移的阻力。在构建本研究区的生态阻力面时,主要考虑到自然因素(地面高程、土地利用类型等)和社会因素(建设用地和公路的距离)的影响。其公式如下:M C R=fm i ni=mj=n(Di jRi)(2)式中,M C R为最小累积阻力值,即生态源地到某点的最小累积阻力;fm i n为最小累积阻力与生态过程的正相关关系;Di j为生态源地j到某景观单元i的空间距离;Ri为区域某景观单元i对生态运动过程的阻力系数。2.4 阻力面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选取了N D V I、土地利用强度、坡度作为自然阻力因素,距主干道距离、距次干道距离作为社会阻力因素。对每
13、个评价因子进行分级赋值,阻力值的范围在1 5,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设定,建立阻力面识别体系。检验结果C R=0.0 5 6 80.1,通过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表2 生态阻力因子阻力值及权重阻力因子权重分级标准阻力值N D V I0.2 5 8 3 55距主干道距离0.2 0 4 1 6 0 01距次干道距离0.1 3 4 8 0 012.5 重力模型重力模型又称引力模型,是一种定量分析两点之间相互引力作用的方法1 7,1 8。本研究借助重力模型将源地将引力值大于4的路径划分为重要生态廊道,其余为一般生态廊道。重力模型公式如下:Gi j=L2m a xL nSi L nSj L2i jPi
14、Pj(3)式中:Gi j代表源地i和j之间的引力值;Pi、Pj分别是源地i和j的阻力值;Li j是源地i和j之间的成本路径值;Lm a x是研究区所有廊道累积阻力最大值;Si、Sj分别是源地i和j的面积。3 结果分析3.1 生态敏感性评价3.1.1 单因子敏感性分析研究区单因子的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图显示,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受丘陵地形地貌影响极大,盆地与山地敏感性差异显著(见图2)。总体上,地类、坡度因子的生态敏感性较高,植被覆盖度、高程生态敏感性中等,而水域及地质灾害生态敏感性较低。土地利用类型在某种程度可表征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的干扰,建设用地、耕地大多分布于盆地,土地利用强度相对较大,生态敏感性
15、较低,占全部面积的3 4.8 1%;高度敏感和较高敏感区域主要由林地和草地覆盖,人类活动较少,占比高达6 5.1%,林地是维系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坡度因子的敏感性较高,大于2 5度的陡坡区域属于高度敏感区和较高敏感区,面积为3 4 8 5.8 5 k m2,占比为1 6.8%。中度敏感区为坡度在1 5到2 5之间的区域,面积为5 6 9 9.5 1 k m2,占比为2 7.4%。这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坡度起伏较为平缓,主要分布在四周丘陵区。植被覆盖度对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植被覆盖率高,生态高度敏感及较高敏感区占比为4 8.9%,主要分布在西南西
16、北的高大山地以及周边的丘陵地区;生态低度敏感及较低敏感区占比3 0.0%,主要分布在东北及中部的经济较发达地区,植被覆盖度较低。高程与地形变化密切相关,研究区总体上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生态高敏感和较高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大山地,共3 2 1 2.6 4 k m2,占比为1 5.4%;生态低敏感区域主要分布 中 部 盆 地 地 区,面 积 为3 2 1 2.6 k m2,占 比为1 5.4%。421皖西学院学报第3 9卷图2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邵阳市境内有资江、沅江的支流贯穿,其水系发达。但由于山地地形面积占比大,其水域面积辐射较小,因此水域因子的生态敏感性总体较低
17、。其生态高度敏感和较高敏感区的面积为1 9 5 9.0 2 k m2,仅占全部面积的9.4%。从地质灾害易发性来看,研究区地质灾害敏感性主要表现为低敏感和较低敏感,其面积为1 5 9 9 2.7 3 k m2,占比7 6.8%;生态高度敏感区面积为1 8 0 7.6 7 k m2,占全部面积的9.0%。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图3 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生态源地及生态源地缓冲区分布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地、山地与盆地过渡地带,例如隆回县、城步县;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城镇建成区以及研究区上部矿区,例如邵阳区踩空塌陷和武冈市四和山附近煤矿塌陷。3.1.2 综合敏感
18、性分析综合生态敏感性是指对上述6种单因子敏感性进行加权叠加计算,得出邵阳市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图(图3 a)。其中,对邵阳市生态敏感性影响程521第5期徐玲慧,等:江南丘陵典型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对策研究度最大的指标层是坡度。邵阳市生态综合敏感性表现为“盆地低敏感,丘陵山地高敏感”的总体特征。生态低敏感和中度敏感的区域面积和为1 3 3 5 8.5 4 k m2,共 占 比6 4.2%。生 态 高 敏 感 区 域 面 积 为7 4 4 2.5 4 k m2,占比为3 5.8%,主要零星地分布在丘陵山地和山地向盆地过渡带附近。这些区域坡度较缓、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好,土地开发强度较低,
19、是生态保护得较好的区域。3.2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3.2.1 生态源地识别依据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在高度敏感区域选取大于2 7 k m2的斑块作为生态源地,符合条件的有1 9处,同时增加未识别到的两个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一共得到2 1个生态源地(图3 b),最终生态源地总面积1 6 5 4.1 4 k 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7.9 5%。从所列举生态源地(表2)的特征来看,主要是以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地、大型水库以及大片林地辐射区所形成。其次,在生态高度敏感与较高敏感区域提取大于1 0 k m2的斑块作为生态缓冲区,是除生态源地外生境质量较好的区域,也是生态源地与其他区域的过渡区域。表3 重
20、要生态源地编号源地名称源地特征1/重要林地2/重要林地3/重要林地4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5峰水河流域大型水库6资水流域大型水库7六都寨水库大型水库8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9桐山风景区风景名胜地1 0雪峰山风景名胜地1 1罗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1 2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1 3南洞林场大型林场1 4沅江支流水源涵养地水源涵养地1 5大衡布山风景名胜地1 6南山国家公园大型牧场、湿地保护区1 7十万古田高山平原1 8沙角洞银杉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 9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2 0河伯岭大型林场2 1莨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3.2.2 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识别
21、通过A r c G I S栅格计算器叠加六个阻力因子最终得到综合阻力面(图4)。图中可以发现,生态流通阻力值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土地利用强度大的城镇以及道路沿线区域,且主要聚集于城镇中心地区,沿主要道路向外辐射逐渐降低。而后在综合阻力面的基础上,使用成本距离工具构建最小累积阻力面,再运用成本路径识别潜在生态廊道,共计识别6 3条潜在生态廊道,总长2 3 9 6.6 8 k m,利用重力模型识别出2 9条重要廊道,长为1 1 3 8.3 1 k m。生态节点是生态廊道与生态源地的交点,也是生态环境系统极为脆弱的部分,在生态网络中具有关键作用1 9。本研究以最大阻力值等值线与潜在生态廊道的
22、交点提取到3 4个生态节点,节点主要分布于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图4 生态阻力综合评价3.2.3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以邵阳市综合阻力面为底图,利用分位数法将其划分为高度生态安全、较高生态安全、中等生态安全、较低生态安全以及低度生态安全五个等级1 8。结合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得出的生态源地,提取生态廊道、生态节点,构建完整的生态安全格局(图5)。邵阳市总体生态安全性较好,高度和较高生态安全的总面积为1 1 7 0 4.0 6 k m2,占比为5 6.2%,主要分布在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成片林地附近区域,包括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以及新宁县南部。高生态安全区生态源地较密集,生态廊道连通
23、性强,形成了稳定安全的生态网络。较高生态安全大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向盆地过渡的边缘地带,坡度较缓,植621皖西学院学报第3 9卷被覆盖度与盆地相比较高,包括洞口县中部以及武冈市中部等区域。中等生态安全的面积为4 3 6 0.7 9 k m2,占比为2 1%,主要分布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区,土地覆被以耕地为主,总体处于稳定状态,受到农业耕作一定程度的影响。低度和较低生态安全的总面积为4 7 3 6.2 3 k m2,占比为2 2.8%,主要集中于盆地中心城市建设区,例如邵阳市集中建设区和邵东市西侧,该区域土地开发强度较大,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汇集,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系统易遭到破坏,生态安全级
24、别较低。此外,在邵阳市集中建设区和邵东市未识别到较大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也较缺乏,生态连通性较差。图5 邵阳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3.3 生态安全优化对策基于邵阳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城镇生态修复区、丘陵盆地过渡地带生态保护区、山林生态保育区和生态廊道建设带(图6),形成“三区一带”的生态安全保护格局。针对目前不同的生态安全现状和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优化对策。城镇生态修复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邵阳市区、邵阳县及邵东市,这部分区域人口稠密、土地利用强度大、城镇化水平高,加上滑坡、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影响,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双重作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生态阻力值较高
25、且生态安全等级较低,亟须进行生态修复和改良工作。第一,在未来城市发展中,需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和公园等休闲用地范围的方式,增加城市内部的植被覆盖率,提高生态安全的稳定性;第二,严格执行建设用地的新建与改扩建审批,避免一味粗放地扩大建设用地面积而挤压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面积;第三,定期监测地质灾害易发地,对于灾害频发或潜在发生地的居民可实施必要的易地搬迁政策,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四,政府出台相应的经济发展政策,分流过于稠密的人口,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图6 邵阳市生态属性及生态安全保护格局丘陵盆地过渡地带生态保护区水热充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粮食供应地。其特点是由丘陵地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南 丘陵 典型 生态 安全 格局 构建 优化 对策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