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cr调质钢磨削强化温度与强化效果试验研究-毕业论文.doc
《40cr调质钢磨削强化温度与强化效果试验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cr调质钢磨削强化温度与强化效果试验研究-毕业论文.doc(3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目 录摘 要1ABSTRACT2第一章 绪论31.1 磨削强化的工艺优势31.2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51.3 本课题拟开展的主要工作7第二章 温度标定92.1 热电偶概述92.2 40Cr康铜非标准热电偶的标定11第三章 温度测量试验153.1 40Cr钢的简介153.2 40Cr钢磨削强化的可行性分析163.3 测温的目的与意义163.4 磨削用量条件的优化173.5 温度测量19第四章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254.1 40Cr磨削强化试验显微硬度梯度分析254.2 硬化层金相分析284.3 淬硬层硬度厚度稳定性分析32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345.1 结论345.2 展望
2、34致 谢36参 考 文 献37摘 要磨削强化是利用粗磨产生的磨削热对工件表面进行强化的新技术,可以将磨削加工和工件表面强化复合为一体。为考察磨削强化的效果,以调质后的40Cr为试验对象,采用棕刚玉砂轮在MMD7125平面磨床上对磨削强化用量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半人工热电偶法对磨削温度进行了测量,对冷却速度进行了确定;利用HSX-1000型全自动显微硬度测试仪测定了磨削强化层的显微硬度;在金相显微镜上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金相组织照片。试验结果表明:磨削硬化层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硬化深度均满足表面强化要求。完全硬化区由细小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点状碳化物组成,过渡区由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珠光
3、体)组成;硬化区显微硬度在HV512-700之间,硬化层深度达到了1.2mm。关键词:40Cr,磨削强化,温度测量,显微硬度,金相组织,硬化深度ABSTRACT The grinding hardening is a new technology of grinding and hardening workpiece surfaces using grinding heat during the course of coarse grinding. It can integrate the grinding process with the surface hardening process.
4、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rinding hardening, the parameter of grinding hardening of 40Cr is optimized with the grinding wheel of corundum on flat surface grinding machine of MMD7125. The temperature of grinding is measured by the way of half artificial thermocouple and the speed of cooling is c
5、onfirmed. The microhardness is measured by automatic microhardness test instrument of HSX-1000. The photo of metallography is shot on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digital camera.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indicate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hardened layer, microhardness and the depth of hardened layer all
6、 meet the request of surface hardening. The completely hardening region is composed of fine acicular martensites,residual austenites and a few dot-like carbonides and the transition region is made up of martensites and sorbites (pearlite). The microhardness of hardening region is HV512-700 and the d
7、epth of hardened layer reaches to 1.2mm. Keywords: 40Cr, grinding harden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 microhardness, metallography,depth of hardened layer第一章 绪论1.1 磨削强化的工艺优势许多钢质零件需通过金属热处理来改善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及疲劳强度。金属热处理是在固态下将钢或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适当时间获得相应的高温晶相,然后快速冷却,以获得远离平衡状态的不稳定组织。钢件的表面淬火是众多热处理方法中的一种,通常是整体热处理(
8、退火,正火或调质等)后,将表面层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温度并急速冷却的工艺方法。钢件表面层加热方法很多,主要有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解液加热,电接触加热,脉冲加热,激光加热,电子束加热等等。与完全淬硬热处理相比,表面淬硬处理的优点是零件的整体柔韧性好。表面热处理的方法众多,然而不管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都需要对零件进行运输、储存、清洗等操作,不可能将其集成到产品的机械加工生产线上,因此,将使产品生产周期加长,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先将40Cr表面感应淬火强化处理,然后再粗磨和精磨的工艺至少存在以下弊端:一是零件在表面淬火后所进行的粗磨加工可能会对已淬硬表层造成热损伤;
9、二是磨削产生的大量热能被白白浪费;三是工艺路线长,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不过,这也容易使人联想到既然磨削热能使工件表面层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上,为何不利用粗磨产生的磨削高温,再施以恰当的冷却速度,直接对材料表层强化,然后再精磨获取所要求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从而省去了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序,简化了生产工艺,主动消除了磨削热产生的消极作用,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磨削热。基于以上分析,利用磨削强化处理技术替代高、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对40Cr调质钢进行表面强化,即将磨削加工与表面强化复合为一体12。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唯有不断的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才能面对市场的竞争,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方法常见的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
10、产效率与新生产技术的研发,其中由于新技术的研发通常需要漫长的时间与大量的投资,因此竞争力的提升通常会借助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生产效率来着手。借助大量的生产与生产自动化来降低生产成本是一般常见的做法,而如能配合适当的仓管与运输则能进一步的降低成本,至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常见的做法是最佳化参数的生产,将现有设备的产能发挥到最大。此外利用加工工艺的特性,简化加工步骤,以较少的时间与设备完成所需的加工,不但可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成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精密的钢铁材料组件加工大多要经历粗加工、硬化处理、精加工来完成,其中对组件施以硬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质,如材料硬度。然而零件在硬
11、化处理的过程中会因高温作用而变形,因此零件在进行硬化处理时须搭配相关的前置作业与后续处理来确保零件的尺寸精度,但此举却会影响零件的生产效率。所谓的前置作业是指组件在粗加工阶段,需依经验在零件强化处理后可能的变形而预留加工余量,而后续处理,则是指组件在粗加工阶段所预留的加工余量与强化处理过程所造成的变形量,需借助精加工工艺来去除,然而精加工工艺的特性是以微量的材料去除,来产生良好的表面光度与尺寸精度,因此如要去除前述的加工余量与强化变形量,需耗费不少时间。此外,由于强化处理通常是离开生产线进行,因此工件的移动除了对生产效率有不小的影响外,亦会增加额外的后勤成本如仓管与运输。对于零件强化处理而导致
12、的相关问题,曾有将热处理炉置于生产线的做法出现,然而热处理炉对外围工具机操作与工件尺寸的掌控都将产生影响,因此不适用于大部分精密零件的加工过程。虽然将热处理炉置于生产线的做法会影响外围设备,但在生产线上进行强化处理可免除工件移动所需耗费的时间,同时工件运输与储藏相关的时间与成本也免除,因此热处理炉置于生产在线加工的做法可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与提升生产效率,但以目前的产业结构而言,将零件委托其他企业进行热处理的成本,远比自行建构热处理设备来的低廉,因此虽然将热处理炉置于生产在线加工,具有可提高生产效率的诱因,但相较于其所需增加的设备成本,仅此原因仍是不够的。然而如果在现有的加工过程中有其他的热源可
13、对加工组件产生加热的现象,也就是说有工艺特性可以被利用来对零件进行强化处理的话,则零件可不必再离线进行强化处理,可在生产线完成零件强化处理的步骤,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将有很大的帮助。在不利用热处理炉的情况下,要将材料的强化处理融入生产线,其关键在于如何取得足够与适当的替代热源。纵观一般加工工艺规程,工具机本身似乎没有机制可以引发材料有明显的温升,因此对于能提供材料温升热源的寻找,似乎只能从加工工艺规程的特性来着手。一般精密钢铁零件的精加工,最常采用的是磨削加工 (Grindingprocess),由于加工过程本身的原因,加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其中大部分会转换成热的形式进入工件表面,并引发工件
14、表面温升,且温升往往可达几百甚至上千摄氏度。若能利用磨削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所导致的温升,来当做零件表面强化处理的热源,则零件在经历加工的过程即可同步完成组件的表面强化处理,如此一来,材料的强化处理将可在生产线上完成,因此对精密零件生产效率的改善,将有明显的效果。虽然磨削热处理是理论上可行的技术,但尚有许多问题,如加工参数、磨削区温升对硬化层形成的影响还未被弄清。因此为了对磨削强化处理相关机理能有更多的了解,本文将借助各项相关理论的探讨为基础,规划适当的试验参数进行试验,期望借助实验参数、磨削区温升与磨后零件淬硬层状况间的关系,来验证对40Cr调质钢进行磨削表面强化处理模式的可行性。利用磨削强化
15、技术不仅使表面热处理工艺集成到生产线,使其工艺流程由传统表面热处理工艺(如图11)的多工序简化为磨削强化工艺(如图12)的集成化流程3。机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清洗热处理装卸清洗运输清洗精磨图11 传统热处理流程运输储存磨削淬硬精磨机加工图12 磨削强化流程磨削强化还将减少生产工序,缩短加工周期,降低产品成本。利用磨削热进行表面强化的研究,探索这项新型的表面热处理工艺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主动有效地控制磨削工艺条件,利用磨削热对工件表面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工件表面材料性能,从而达到简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1.2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由于在砂轮的磨削过程
16、中,不可避免的会在材料表面引发温升,而由于温升也是材料强化处理的要素之一,因此若能善用磨削过程中材料表面所产生的温升,利用磨削过程中材料表面产生的热量来对材料进行表面强化,则或许可将表面热处理集成到生产线中。利用磨削热,并通过控制磨削时进入工件的热量和温度冷却速度,使工件表面材料的金相组织在磨削后得到改变,从而达到表面强化处理的效果,这就是磨削强化。现在磨削强化任处于萌芽阶段,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磨削热所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将磨削热作为消极因素加以研究,提出了许多磨削热分析模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相应的工艺验证。分析研究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工件烧伤。虽然过去也曾出现过磨削强化概念,但那是磨削加工过
17、程中派生的无目的的材料表层强化现象。近年来,国外许多基础性研究则是主动利用磨削热对工件表层进行强化处理,以改善工件表层材料性能。1994年,德国的E. Brinksmeier和T. Brockhoff首次提出了调质钢零件磨削强化的新工艺4,并于1996年、1998年和1999年进一步阐述了这项新工艺在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相关试验研究结果5。2002年澳大利亚的I. Zarudi和L.C. Zhang,2003年印度的Venkatachalapathy. V.S.K和Rajmohan. B.也相继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论文6-7。国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磨削强化工艺分两个阶段完成:
18、首先利用粗磨产生的磨削高温对工件表层强化,然后再精磨达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2)磨削强化是短时间内奥氏体化的工件表层经自冷却向马氏体相变的结果;(3)磨削强化通常采用干式磨削;(4)用刚玉砂轮磨40CrMnMo调质钢(ap=1mm,s=35m/min,w=0.5m/min,干磨),得到了马氏体强化层,强化层深度达1.8mm,表面强化层存在残余压应力,表面无裂纹;(5)成功强化出一些工件样品,并对其耐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以上国外取得的利用磨削热进行工件表层强化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吸引了包括我国台湾在内的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一些介绍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文章
19、和跟踪研究论文8-11,对推动磨削强化工艺在我国的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到目前为止,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将磨削强化工艺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去尚有诸多基础问题需要解决。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表明,主要有三大关键基础问题未能妥善解决:一是磨削强化组织形成机理的研究尚需完善。在材料一定时,磨削强化组织及其性能取决于磨削温度、温度作用时间及冷却速度,而已有的研究在没有测温、控制温度作用时间和冷却速度的情况下,仅局限于采用某一特定磨削用量条件和试样自身冷却条件下的试验或模拟结果来解释磨削强化组织的形成机理,显然不充分且有些盲目;二是磨削强化层质量稳定性的研究尚需加强。砂轮磨料的钝化、切屑的堵塞,工件内冷
20、却与外冷却条件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磨削强化层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目前的研究仅局限于磨削用量对磨削强化层深度的单因素影响规律,缺乏能直接推广应用的经过优化的磨削工艺条件组合;三是磨削强化研究范围尚需拓宽,目前的磨削强化试验基本采用切入式长方体试样平面磨削方式,而针对具体需要强化的零件外圆、成形面及大表面平面磨削强化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这些都无疑将直接影响该项新工艺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国内外目前关于磨削强化的基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如何有效控制磨削温度、温度作用时间、冷却速度,进而保证磨削强化层质量这一关键问题上,至今未能形成明确的思路和完整构想。影响磨削强化的因素
21、很多。从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切削速度、材料的影响、 砂轮的影响、工艺稳定性、磨削强化表面的耐磨性都可能对磨削强化的效果产生影响。1.切削深度:在平面磨削中,如进给速度不变,则材料去除率和切削等效厚度与切削深度成正比。切削深度的增加会使切削力增大,使热作用时间加长,进入工件表面的能量增多。2.进给速度:增大进给速度通常会使磨削力增大。实验结果表明,最大淬硬层深度出现在进给速度的中间阶段,当进给速度很高或很低时都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淬硬结果。3.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对淬硬工艺的影响十分复杂,没有普遍对应的关系。4.材料状态的影响:因为调质态材料的碳化物分布较细,所以调质态材料能
22、比退火态材料得到更大的淬硬深度。5.砂轮的影响:为使较多的热量流入工件,应选择导热率低的砂轮。6.工艺稳定性:一种新工艺应用的前提是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工艺稳定性和结果再现性。7.磨削强化表面的耐磨性:从淬硬表面的硬度和残余应力分布来看,磨削强化加工完全能满足工艺要求,但还应对磨削强化工件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价。但材料的种类繁多,性能也千差万别。国外的科学家只对其可能影响材料强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没有详细研究磨削强化在各种具体材料中的应用,也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工艺标准。要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服务于生产过程,就必须结合具体的材料进行研究。研究其可行性和适用性,制定出相
23、应的行业标准与工艺流程。由以往的研究得出,由于磨削自身的特点,磨削过程产生的硬化层与常规的表面高温形变淬火产生的硬化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磨削热源按三角形分布,磨削表层温度分布曲线的峰值趋向于热源区域(磨削弧区)的中心部位; 2.在大梯度应力场的作用下,零件的奥氏体化局部表层沿层深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3.磨削淬硬组织具有非均匀形态,马氏体尺寸沿淬硬层深由外向内逐渐增大,而位错密度则逐渐降低;4.磨削淬硬层存在压缩残余应力,淬硬层深度及显微硬度相当于激光淬火、喷丸及渗氮工艺,而且几乎不存在硬度梯度变化;5.主动利用磨削加工中的热机械作用,实现未淬硬钢零件磨削加工与表面形变淬火的集成制造,同时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0 cr 调质钢 磨削 强化 温度 效果 试验 研究 毕业论文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