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oc
《地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oc(2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摘 要迄今为止,地球上的气候自始至终都在不停地变化。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包括偶然性和突发性波动的基本特征。在漫长的气候史上,地球气候经历过冷暖交替的冰河期和间冰期的巨大的变化。在最冷的冰河期里,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比现在约低79 C;在最温暖的间冰期里,平均气温比现在约高8-12 C。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变化,地球轨道参数的改变,大气物质成分变化,大气气溶胶的变化,云的变化,大气下垫面的特性,海水温度的变化,地表冰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等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砍伐森林,开垦荒地,开发工业区,扩大城市范围,燃烧大量化石燃料等活动。关键词:气候变化 地球 ABSTRACT
2、So far, the global climate has been changing from time to time, which is basica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cycling and fluctuating, among which it is including accident, or erupted fluctuation. On the history of the global climate, the global climate has been undergoing the very large change, which inc
3、luded glacial period and interval-glacial period that both were alternately changing by the cold and warming. In the cold glacial perio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global surface was about79C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odern time, and in the warming interval-glacial perio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4、global surface was about812C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odern time. The natural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global climate mainly include the sun radiati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earth moving orbit, the atmospheric substance, the atmospheric aerosol, the cloud, the features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at
5、mospher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ea water, the covering arias of the ice and snow of the global surface, and so on. And the anthropogenic factors include the deforestation, bringing the barren land under cultivation, developing the industry zones, extending the range of the cities, and burning of t
6、he large amount of the fossil fuels, and so on.Keywords:climate change, globe目 录1 概 论11.1 概述11.2 定义11.3 地史历史上的气候变化11.4 近代气候变化41.5 现代气候变化背景42 气候变化的原因52.1 客观世界的影响52.1.1 太阳辐射的变化52.1.2 大气环流形势和大气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82.1.3 下垫面地理条件的变化92.2 人为因素102.2.1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102.2.2 温室气体排放过度122.3 气候变化原因新说133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危害143.1 冰川消融143.
7、2 极端气候143.3 粮食减产153.4 海平面上升163.5 物种灭绝163.6 空气污染174. 国际间的主张与对策174.1 人造工程184.1.1 沙漠造林184.1.2 生物碳184.1.3 海藻农场184.2 新能源194.2.1 风能204.2.1 太阳能205. 气候变化趋势预测215.1 减缓变暖215.2 新冰河期21参考文献221 概 论1.1 概述迄今为止,地球上的气候始终都在不停地变化。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包括偶然性和突发性波动的基本特征。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外来的,也有内部的,它们被分别称为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所谓内部因子,主要指气候系统内部
8、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各种因子,例如,地面反照率的变化可以影响气候的变化,而气候变化,冰雪覆盖面积改变,又可以影响到地面反照率。所谓外部原因,主要是指天文因子和地文因子的影响。天文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及地球轨道参数(轨道偏心率,地轴岁差,黄道交角)的变化等等。地文因子主要包括大陆地块漂移,造山运动以及极轴移动等及火山爆发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物质成分的改变等等。全球气候系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大系统,上述各种因素都可能对气候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地球上的气候自始至终都在不停地变化。但是,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幅度,对于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系统的影响问题的认知就肤浅了。因此,目
9、前一些专家们担心,由于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能源的过渡消耗,污染物排放持续增加,将会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世界各国领导人对于气候变化问题也十分关注。1.2 定义全球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1.3 地史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地球形成为行星的时间尺度约为46亿年。据地质沉积层的推断,约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有大气圈和水圈。
10、地球气候史的上限,可追溯到202亿年。据地质考古资料、历史文献记载和气候观测记录分析,世界上的气候都经历着长度为几十年到几亿年为周期的气候变化。现在为科学界所公认的有: 1.大冰期与大间冰期气候:时间尺度约为几百万年到几万万年。 2.亚冰期气候与亚间冰期气候:时间尺度约为几十万年。 3.副冰期与副间冰期气候:时间尺度约为几万年。 4.寒冷期(或小冰期)与温暖期(或小间冰期)气候:时间尺度约为几百年到几千年。 5.世纪及世纪内的气候变动:时间尺度为几年到几十年。 从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来看,地球气候变化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时间跨度
11、最大,从距今22亿1万年,其最大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历史时期气候一般指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近代气候是指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 地球古气候史的时间划分,采用地质年代表示(表11)。 表1-1地质年代表在漫长的古气候变迁过程中,反复经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在表11中列出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这三个大冰期都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发生的时间也比较确定。震旦纪以前,还有过大冰期的反复出现,其出现时间目前尚有不同意见。1.震旦纪大冰期气候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约6亿年前。根据古地质研究,在亚、欧、非、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中,都发现了冰碛层
12、,说明这些地方曾经发生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冰川气候。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都有震旦纪冰碛层,表示这里曾经历过寒冷的大冰期气候。而在目前黄河以北地区震旦纪地层中分布有石膏层和龟裂纹现象,说明那里当时曾是温暖而干燥的气候。2.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气候 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发生在距今约36亿年前。这里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五个地质时期,共经历3.3亿年,都属于大间冰期气候。当时整个世界气候都比较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的温和湿润气候。当时森林面积极广,最后形成大规模的煤层,树木缺少年轮,说明当时树木终年都能均匀生长,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没有明显季节区别。在我国石炭纪时期,
13、全国都处于热带气候条件下,到了石炭纪后期出现三个气候带,自北而南分布着湿润气候带、干燥带和热带。3.石炭二迭纪大冰期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23亿年。从所发现的冰川迹象表明,受到这次冰期气候影响的主要是南半球。在北半球除印度外,目前还未找到可靠的冰川遗迹。这时我国仍具有温暖湿润气候带、干燥带和炎热潮湿气候带。4.三迭纪第三纪大间冰期气候 三迭纪第三纪大间冰期发生在距今约2亿到200万年前,包括整个中生代的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都是温暖的气候。到新生代的第三纪时,世界气候更趋暖化,共计约为2.2亿年。在我国三迭纪的气候特征是西部和西北部普遍为干燥气候。到侏罗纪,我国地层普遍分布着煤、粘土和
14、耐火粘土等,由此可以认为我国当时普遍在湿热气候控制下。侏罗纪后期到白垩纪是干燥气候发展的时期,当时我国曾出现一条明显的干燥气候带。西起新疆经天山、甘肃,向南伸至大渡河下游到江西南部都有干燥气候下的石膏层发育。到了新生代的早第三纪,世界气候更普遍变暖,格陵兰具有温带树种,我国当时的沉积物大多带有红色,说明我国当时的气候比较炎热。晚第三纪时,东亚大陆东部气候趋于湿润。晚第三纪末期世界气温普遍下降。喜热植物逐渐南退。5.第四纪大冰期气候 第四纪大冰期约从距今200万年前开始直到现在。当冰期最盛时在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大陆冰川中心,即斯堪的那维亚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纬伸展到51N左右;北美冰川中心:冰流曾
15、向低纬伸展到38N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极圈附近6070N之间,有时可能伸展到50N的贝加尔湖附近。估计当时陆地有24的面积为冰所覆盖,还有20的面积为永冻土,这是冰川最盛时的情况。在这次大冰期中,气候变动很大,冰川有多次进退。根据对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山岳冰川的研究,确定第四纪大冰期中有5个亚冰期。在中国也发现不少第四纪冰川遗迹,定出4次亚冰期(表82)。在亚冰期内,平均气温约比现代低812。在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内,气温比现代高。北极约比现代高10以上,低纬地区约比现代高5.5左右。覆盖在中纬度的冰盖消失,甚至极地冰盖整个消失。在每个亚冰期之中,气候也有波动,例如在大理
16、亚冰期中就至少有5次冷期(或称副冰期),而其间为相对温暖时期(或称副间冰期)。每个相对温暖时期一般维持1万年左右。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后期。 据研究,在距今1.8万年前为第四纪冰川最盛时期,一直到1. 65万年前,冰川开始融化,大约在1万年前大理亚冰期(相当于欧洲武木亚冰期)消退,北半球各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 1.4 近代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指近百年来的气候情况,它是历史气候变化的最后一个阶段。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看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从19世纪中期开始的地面温度观测的结果表明,在过去
17、的一个世纪里,全球气温大约升高了0.5。根据二氧化碳(CO2)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气候模式(最佳气候敏感度时)的预测,同一时期的温度变化大约为1。如果考虑到气溶胶的冷却效应,那么两者的一致性是相当好的。这说明,大气气溶胶,可能会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产生的增温效应;模式估算的温室气体增温效应比迄今为止所观测到的气温上升幅度大。1.5 现代气候变化背景陆地表面有永久性冰川存在,是冰河期气候的基本特征;而在间冰期里,极地冰雪全部融化,地球上没有永久性冰川或冰盖存在。目前的地球陆地上,仍然存在约3-4万立方公里(1500万平方公里)的冰盖,约为第四纪冰川最大面积的一半左右。因此,从理论上推断,目前的地球气候
18、,还没有完全脱离冰河时期。因此,目前地球气候处于偏冷的时段。而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0.75。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
19、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2 气候变化的原因现代气候学原理指出,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变化,地球轨道参数的改变,大气物质成分变化,大气气溶胶的变化,云的变化,大气下垫面的特性的改变,海水温度的变化,地表冰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等等。2.1 客观世界的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客观因子的影响和制约的。2.1.1 太阳辐射的变化太阳辐射和宇宙-地球物理因子都是通过大气和下垫面来影响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既能影响大气和下垫面从而使气候发生变化,又能直接影响气候。在大气和下垫面间,人类活动和大气及下垫面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样形成重叠的内部和外
20、部的反馈关系,从而使同一来源的太阳辐射影响不断地来回传递、组合分化和发展。在这种长期的影响传递过程中,太阳又出现许多新变动,它们对大气的影响与原有的变动所产生的影响叠加起来,交错结合,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使地球有史以来,气候的变化非常复杂。一、太阳辐射的变化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气候的变迁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关系至为密切,引起太阳辐射能变化的条件是多方面的。 (一)地球轨道因素的改变地球在自己的公转轨道上,接受太阳辐射能。而地球公转轨道的三个因素:偏心率、地轴倾角和春分点的位置都以一定的周期变动着,这就导致地球上所受到的天文辐射发生变动,引起气候变迁。1.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
21、由第六章所述,到达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天文辐射强度是与日地距离(b)的平方成反比的,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现在这个椭圆形的偏心率( e)约为0. 016。目前北半球冬季位于近日点附近,因此北半球冬半年比较短(从秋分至春分,比夏半年短7.5日),但偏心率是在0.000.06之间变动的,其周期约为96 000年。以目前情况而论,地球在近日点时所获得的天文辐射量(不考虑其它条件的影响)较现在远日点的辐射量约大1/15,当偏心率e值为极大时,则此差异就成为1/3。如果冬季在远日点,夏季在近日点,则冬季长而冷,夏季热而短,使一年之内冷热差异非常大。这种变化情况在南北半球是相反的。2.地轴倾斜度
22、的变化地轴倾斜(即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又称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由于地球轨道平面在空间有变动,所以地轴对于这个平面的倾斜度()也在变动。现在地轴倾斜度是23.44,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0000年。这个变动使得夏季太阳直射达到的极限纬度(北回归线)和冬季极夜达到的极限纬度(北极圈)发生变动。当倾斜度增加时,高纬度的年辐射量要增加,赤道地区的年辐射量会减少。例如当地轴倾斜度增大1时,在极地年辐射量增加4.02,而在赤道却减少0.35。可见地轴倾斜度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在高纬度比低纬度大得多。此外,倾斜度愈大,地球冬夏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值就愈大,特别是在高纬度地
23、区必然是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增大;相反,当倾斜度小时,则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减小。夏凉最有利于冰川的发展。3.春分点的移动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缓慢移动,大约每21000年,春分点绕地球轨道一周。春分点位置变动的结果,引起四季开始时间的移动和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变化。地球近日点所在季节的变化,每70年推迟1天。大约在1万年前,北半球在冬季是处于远日点的位置(现在是近日点),那时北半球冬季比现在要更冷,南半球则相反。上面三个轨道要素的不同周期的变化,是同时对气候发生影响的。米兰柯维奇(M.M.Lankovitch)曾综合这三者的作用计算出65N纬度上夏季太阳辐射量在60万年内的变化,并用相对纬度来表示。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气候变化 及其 影响 因素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